影响力
2020-02-17 15:50:03 6 举报
AI智能生成
影响力笔记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影响力探秘
按一下就播放,模式化的自动行为
原因
模式化的自动行为在大部分人类活动中是相当普遍的,因为很多时候,它是最有效的行为方式;另一些时候,它则是必要的。你我生活在一个极端复杂的环境中——说不定是地球有史以来变化最为迅速的了,为了对付它,我们需要捷径。哪怕就是短短的一天当中遇到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我们也不可能把相关的方方面面都辨识出来,分析出来。我们做不到,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能力。相反,我们必须频繁地利用我们的范式、我们的首选经验,根据少数关键特征把事情分类,一碰到这样那样的触发特征,就不假思索地作出反应。
经典范式
许多研究表明,要是人们对物品的质量拿不准,经常会使用这一范式:一分钱一分货,价格贵就等于东西好。
我们在要别人帮忙的时候,要是能给一个理由,成功的概率会更大。
互惠,承诺和一致,社会认同,喜好,权威,稀缺,都能触发我们的磁带
例子
商人们经常用“价格贵=东西好”的公式的套路。如今,每逢旅游旺季,碰到有什么东西不好卖,就先来上一轮大加价,以此加快销售速度。她说,这一手操作成本低,效果又大大地好。不知情的游客频频中招,给她带来了极为可观的利润。就算最初的提价不成功,她还可以祭出“特价”的大旗,按原先的标价卖给那些喜欢买打折货的人——面对虚高的标价,消费者仍然会产生“贵=好”的反应,于是又被她暗中宰了一刀。
知觉对比原理
基于先前所发生事件的性质,相同的东西(也即常温的水)会显得极为不同。
每名学生依次坐在三桶水跟前:一桶水冷,一桶水常温,一桶水热。学生把一只手放进冷水里,另一只手放进热水里,之后,教授会要他们把两只手同时放进常温的水桶里。学生脸上立刻会露出好笑的困惑表情:尽管两只手放在同一桶水中,可刚刚放在冷水里的手觉得它是热水,刚刚放在热水里的手又觉得它是冷水。
子主题
子主题
假设有人走进一家时尚男装店,说自己想买三件套的西服和一件毛衣。如果你是售货员,你该先给他看哪样东西,好让他花最多的钱呢?服装店指点销售人员,要先给顾客看贵的东西。依照人们的常识,顺序应该反过来才对:要是人们买西服时就花了大把的钱,他恐怕不愿再多花钱买毛衣了。但服装商们是心知肚明的。他们完全依着对比原理来设计销售策略:先卖西服,因为顾客接下来买毛衣的时候,哪怕它再贵,价格跟西服一比,也显得不怎么高了。要是这顾客还想给自己的新西装买些配件(衬衣、皮鞋和皮带),同样的原理也适用。尽管对比原理的预测违背常识,证据却支持它。
汽车经销商也会用对比原则,他们等到跟客户谈妥了一辆车的价格,再一一报上备选配件。几万美元的生意马上就成交了,再多花个几百美元升级CD播放器这样的小玩意儿,似乎太微不足道了。车商随后建议给车窗贴膜、换用更好的轮胎,或是做些特别的车内装饰,道理也是一样的。总之,诀窍在于,要单独地提出各个选项,这样每一项的小价目跟已经确定的大数目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买过车的人都可以作证,把这些看起来没什么大不了的配件价格加起来一算,整车价格就好像注水猪肉一般涨了上去。
一个周末,我陪同销售员跟有意买房的主顾去看房子。销售员(就叫他菲尔吧)负责指点我,帮我完成实习期。我很快注意到一件事,每当菲尔带顾客去看他们想买的房子时,总是先给他们看几套不甚合意的房子。我问他为什么,他笑了。这些房子是所谓的“垫底货”,公司手里总会留着一两套破房子,还标上虚高的价格。这些房子并不打算卖给客户,只是给他们看看的,有了破烂房子作比较,公司手上真正要卖的房子就显得更加合适了。不是所有销售员都采用“垫底”法,但菲尔会用。他说,他带着顾客看了处破烂货,再给他们看真正想卖的地方,对方总会“眼睛一亮”。他喜欢看到他们的那种表情,“等他们先看了几处垃圾房,我给他们找的房子就显得当真妙不可言了。”
自动反应
很多时候,我们在对某人或某事做判断的时候,并没有用上所有可用的相关信息。相反,我们只用到了所有信息里最具代表性的一条。虽说这条孤立的信息通常都能给我们正确的指导,但它也能让我们犯下显而易见的愚蠢错误。这样的错误,一旦遭到其他聪明人的利用,会让我们显得又笨又呆,还很恶劣。
尽管只靠孤立数据容易作出愚蠢的决定,可现代生活的节奏又要求我们频繁使用这一捷径。
靠着成熟而精密的大脑,我们建立了一个信息繁多的快节奏复杂世界,使得我们不得不越发依赖类似动物(我们早就超越了的动物!)的原始反应方式来应对它。
倘若顺从业者公平公正地利用我们的捷径响应方式,我们就不应该把他们看成是敌人,事实上,他们是我们的盟友,有了他们,我们能更方便地开展高效率、高适应度的生意往来。只有那些通过弄虚作假、伪造或歪曲证据误导我们快捷响应的人才是正确的还击目标。
我们要采取一切合理的方法——抵制、威胁、对峙、谴责、抗议来报复以刺激我们的捷径反应为目的的虚假信号。
互惠
定义
要是人家给了我们什么好处,我们应当尽量回报。假设有位女性帮了我们的忙,我们应当也帮她一回;倘若有个男的送给我们一份生日礼物,我们应当记得在他生日时献上小小心意;要是有对夫妇邀请我们参加聚会,我们下次务必要记得邀请他们参加我们的。故此,依照互惠原理,我们有义务在将来回报别人的好意、礼物、邀请等。
成为影响力武器的原因
人类社会从互惠原理中得到了一项重大的竞争优势,由此,他们必须要保证社会成员全都被同化,遵守并信任这一原理。我们每个人从小听人教导,不能辜负了它,我们每个人也都知道,凡是有人敢违背它,必然要受到社会的制裁和嘲笑。由于普通人大多讨厌一味索取、从不回报的家伙,我们往往会想方设法地避免被别人看成是揩油鬼、忘恩负义的王八蛋,或是不劳而获的懒虫。
互惠及其伴随而来的亏欠还债感,在人类文化中十分普遍,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人情债等。
互惠原理能用作获取他人顺从的有效策略,原因之一在于它的效力实在是太强了。有些要求,要是没有亏欠感,本来是一定会遭到拒绝的;可靠着互惠原理,你很容易让别人点头答应。甚至我们通常都不怎么喜欢的人,比方说不请自来的讨厌推销员,不愿交往的熟人,名字都没听说过的奇怪组织的代表,只要在向我们提出请求之前,先对我们施个小小的恩惠,就能极大地提高我们依其言行其事的概率。
我们大多数人都会觉得亏欠别人是很不愉快的,它沉沉地压在我们身上,要求我们尽快将之消除。不难看出这种感觉的起源在哪里,由于互惠安排在人类社会体制下极其重要,一旦欠了人情债,我们就条件反射般的感到不舒服。要是我们忽视了回报他人首发善意的需求,互惠的循环就终止了,我们的恩人将来也就不大可能做这种好事了,这不符合社会整体的最佳利益。所以,我们从小就受到教育和培养,只要亏欠了别人,情绪上就烦躁不安。光从这个原因看,光是为了卸下心理上的债务包袱,我们说不定就乐意答应还以比先前所受更大的恩惠了。
违背互惠原理,接受而不试图回报他人善举的人,是不受社会群体欢迎的。有趣的是,跨文化研究表明,要是有人反向破坏互惠原理——施予恩惠,却不让接受的人有机会回报,也是不受人喜欢的。
互惠原理如何起作用
互惠原理可触发不对等交换
互惠原理适用于强加的恩惠
例子
超市是赠送免费样品的绝佳场合,消费者经常在那儿得到某种产品的少量试用装。服务人员总是微笑着递上样品,好多人都觉得光是还回牙签或杯子就走开太过分了。于是,他们购买了一些产品,哪怕并不是十分喜欢。
机场的一个行人——就假设说是个商人吧,正匆匆穿过一个人群拥挤的区域。克利须那协会的募捐员走到他面前,递给他一朵花。这人吃了一惊,把花接住了。6但他马上反应过来,想把花还回去,并说自己并不想要花。募捐员回答说,这是来自克利须那协会的一份礼物,他可以保留的……不过,要是他能捐一些钱,帮助克利须那协会做更多善举,协会将不胜感激。此时,目标人物再一次抗议:“我不要这朵花,麻烦你拿走。”募捐员也再一次拒绝:“这是我们给您的礼物,先生。”商人脸上露出明显为难的神色。他是应该把花留着,分文不给地走开,还是屈从于根深蒂固的互惠压力,捐出一点钱呢?此时,内心的矛盾从脸上扩散到了全身。他的身体从募捐员旁偏开,似乎马上要走,但随即又被互惠原理的力量拉了回来。他的身体再一次歪开,但没有用,他还是走不掉。他放弃似的点了点头,从口袋里摸出几个美元,对方礼貌地接下了。这下,他终于能自由自在地走开了,手里还拿着“礼物”——直到他看到一只垃圾桶,把它扔了进去。
获取不对等回报:大约一年前,我的车发动不了了。我正束手无策地坐着的时候,停车场有个人走过来,最终帮我把车发动了起来。我说“谢谢”,他回说“不客气”。他离开的时候,我说:“要是遇到什么能帮忙的事儿,请随时开口。”过了一个来月,他来敲我的门,要求借用一下我的车,两个小时就够了,他自己的车送去店里修理了。我觉得欠了他的情,但又不太确定,因为我的车还相当新,他又是个特别年轻的小伙子。后来,我晓得他没成年,也没有保险。但不管怎么说,我把车借给了他。结果呢?我的车自然是毁在他手里了。
水果摊贩总喜欢先让我们尝尝水果,再决定要不要买,如果吃了他递给你的水果,你好意思不买吗。但是你不吃,你放心买吗?所以时吃还是不吃都有问题。这就是普通的套路而已。买不买跟吃不吃没有任何关系。
互惠式让步
由于互惠原理决定了妥协过程,你可以把率先让步当成一种高度有效的顺从技巧来使用。这种技巧很简单,一般叫做“拒绝—后撤”术,也叫“留面子”法。假设你想让我答应你的某个请求,为了提高获胜的概率,你可以先向我提一个大些的要求——对这样的要求我保准是要拒绝的,等我真的拒绝这个要求以后,你再提出一个稍小的要求,这个要求才是你真正的目标。倘若你的要求设置巧妙,我会把你的第二个要求看成是一种对我的让步,并有可能感到自己这边也应该让让步,于是就顺从了你的第二个要求。
拒绝—后撤术
定义
假设你想让我答应你的某个请求,为了提高获胜的概率,你可以先向我提一个大些的要求——对这样的要求我保准是要拒绝的,等我真的拒绝这个要求以后,你再提出一个稍小的要求,这个要求才是你真正的目标。倘若你的要求设置巧妙,我会把你的第二个要求看成是一种对我的让步,并有可能感到自己这边也应该让让步,于是就顺从了你的第二个要求。
拒绝—后撤手法还借助了另外两点有利因素。我们已经讨论了头一点,也即知觉对比原理。跟其他原理不同,该手法的额外优势算不上真正的心理学原理,它只不过是一种请求顺序上的安排。让我们再做一次先前的假设:我想找你借5美元。我先请求借10美元,对我而言,这样做是稳赚不赔的。如果你同意的话,我得到的钱将是我所需的两倍;如果你拒绝了,我也可以让步到一开始就想要的5美元,而靠着互惠原理和对比原理的作用,这回我成功的概率将大大增加。无论哪种方式,对我都是有好处的。这就好像我们玩投硬币定输赢,扔出人头来,我赢;扔出字来,你输。
例子
最能清晰表现“先大后小”请求法效力的实例就是零售店里“往最高了说”的策略了。销售员总是一开始把顾客带去看最豪华的款式,要是客户买了,商店自然美滋滋地赚了一笔;就算客户不想买,销售员还可以带他们去看价格更合理的款式。
装修工人,各种家电维维修费用总是虚高,比如上次修个热水器,居然报价四百rmb。但是朋友居然接受了。所以在定价上,一般都会往高了说,商家赚的最多,不接受也可以慢慢讨价划价。
我在街上走着,碰到了一个十一二岁的男孩子。他作了自我介绍,并说童子军一年一度的马戏表演就要在本周六晚上举行了,他正在卖门票。他问我是否愿意购买5美元的门票。我可不想把大好的周末时间耗在看童子军马戏表演上,于是谢绝了。“好吧,”他说,“要是你不想买门票,买我们几根巧克力棒如何?一根才1块钱。”我买了两根,但立刻意识到发生了点怪事:因为(a)我对巧克力棒没什么兴趣;(b)我喜欢钞票;(c)我手里拿着两根巧克力棒傻站在那里;(d)他拿着我的钞票走开了。
额外作用
拒绝—后撤手法似乎不光刺激人们答应请求,还鼓励他们切身实践承诺,甚至叫他们自愿履行进一步的要求。
责任感。碰到对手运用拒绝—后撤手法的受试者,觉得自己对谈判的最终结果负有更多的责任。人要是对契约的条款感到负有责任,自然就会更乐意遵守这一契约。
满意感。尽管平均而言,与采用退让策略的人做对手的受试者分给对方的钱最多,这部分人却对最终安排最为满意。人们或许是这么想的:靠
如何拒绝
倘若别人的提议我们确实赞同,那就不妨接受它;倘若这一提议别有所图,那我们就置之不理。
先要搞清楚对方的目的,如果只是利用了你为了得到你身上的其他东西,比如钱比如人。你就可以当对方居心不良,该咋样咋样喽。
承诺和一致(脑子里的怪物)
言出必行
承诺是关键
诱使我们做出各种承诺,然后再利用一致性迫使我们实现诺言,或者相关行为。
在接受琐碎请求时务必小心谨慎,因为一旦同意了,它就有可能影响我们的自我认知。它不光能提高我们对分量更大的类似请求的顺从度,还能使我们更乐意去做一些跟先前答应的小要求毫不相关的事情。
先给人一个甜头,诱使人作出有利的购买决定。而后,等决定作好了,交易却还没最终拍板,卖方巧妙地取消了最初的甜头。
成为影响力武器的原因
信仰、言语和行为前后不一的人,会被看成是脑筋混乱、表里不一,甚至精神有毛病的。另一方面,言行高度一致大多跟个性坚强、智力出众挂钩,它是逻辑性、稳定性和诚实感的核心。
个人承诺是预防客户撕毁合同的一种重要心理机制。
每当一个人当众选择了一种立场,他便会产生维持它的动机,因为这样才能显得前后一致。
书面承诺如此有效还有另一个原因:它比口头承诺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有证据清楚地表明,为一个承诺付出的努力越多,它对承诺者的影响也就越大。
费尽周折才得到某样东西的人,比轻轻轻松就得到的人,对这件东西往往更为珍视。
他们希望参与者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一旦作了,就没有借口可找,没有退路可选。只有当我们认为外界不存在强大的压力时,我们才会为自己的行为发自内心地负起责任。
一旦作出艰难的选择,人就很乐意相信自己选对了。事实上,我们所有人都会一次次地欺骗自己,以便在作出选择之后,坚信自己做得没错。
一旦我们作出了一个选择,或采取了某种立场,我们立刻就会碰到来自内心和外部的压力,迫使我们按照承诺说的那样去做。在这样的压力之下,我们会想方设法地以行动证明自己先前的决定是正确的。
例子
只要一下注,他们对自己所挑之马获胜的信心立时大增。当然,这些马的实际获胜概率没有任何变化,马还是原先那匹马,站在跟原先相同的赛道上,赛马场也是原先那个赛马场。只不过,在下注者的脑袋里,一买下彩票,这批马获胜的可能性就顿时变大了。
研究者的助手在沙滩上随机选一个人(也即实验的受试者),在离他两米开外的地方铺上一块沙滩浴巾。助手躺在浴巾上,从便携收音机里听了一小会儿音乐,便站起身,离开浴巾到海滩上去散步。过一会儿,研究人员会假装成小偷,走过来拿起收音机,试着把它带走。你可能已经猜到了,正常情况下,由于自己可能会受到伤害,受试者是不愿冒险去阻止小偷的。“偷窃”事件上演了20回,旁观者出手阻止的只有4次。但只要稍加调整,同样的过程再重演20回,结果就来了个彻底改观。在后面的20回重演里,助手在离开浴巾之前请受试者“帮忙看着我的东西”,所有受试者都答应了。这下,在承诺和一致原理的推动下,20个受试者有19个成了虚拟的义务警员,他们主动阻止了偷窃行为,要求对方给出解释,甚至出手拦住小偷,不让他拎着收音机逃跑。
他给印第安纳州卢布明顿地区抽选出来的居民样本打电话说,自己正在做一项调查,想知道他们的意愿:要是美国癌症协会需要募捐,他们是否愿意花三个小时帮忙。显然,大家都不愿显得缺乏爱心,很多人都说他们会当志愿者。在通过如此微妙的手法征得了承诺之后,过了几天,美国癌症协会真的打电话来要求社区组织募捐团,结果,帮忙的志愿者比从前足足多了7倍。另有一批研究人员采用同一策略,请居民预测自己是否会在选举日当天投票,这下子,在接受电话调查的人里面,投票率大幅提高。
他们对某些客户提供十分优惠的价格,比如某款车的价格比竞争对手低上400美元。不过,这笔划算的交易可不是真的,经销商根本无意兑现,它的唯一目的是让潜在客户决定在本店买车。一旦客户作了决定,经销商就会采取一系列的活动,培养客户的个人承诺感——填写一大堆购车表,安排各方面的贷款条件,有时候,还鼓励客户试驾一整天的车,之后再签合同,“这样你就有了拥有这辆车的感觉,还开着它给邻居和同事看了”。经销商知道,在此期间,客户一般会找出大把的新理由来支持自己的选择,证明自己的投资很划算。之后便会发生一些事情。有时,销售员会在计算中发现一个“错误”——比如忘了把空调算到成本里,倘若买家还是要空调,那就得把400美元重新加到价格当中。为了撇清自己的嫌疑,有些经销商会让银行批贷款的工作人员发现错误。还有些时候,到了最后关头交易突然被驳回了——销售员跟老板汇报工作,老板唱了黑脸:“这样子卖车会亏钱的。”买一辆车要好几千甚至上万美元,多上400美元似乎没那么肉疼,再说了,销售员会强调,价格跟竞争对手是一样的:“这可是你选的车呀,对吧?”
如何拒绝
知道了我现在掌握的这些情况,要是时间能够倒流,我还会作出同样的选择吗?
社会认同原理
社会认同原理。该原理指出,在判断何为正确时,我们会根据别人的意见行事。
成为影响力武器的原因
我们对社会认同的反应方式完全是无意识的、条件反射式的,这样一来,偏颇甚至伪造的证据也能愚弄我们。
例子
“别人都在做的事情肯定错不了”,这种心态在很多场合都会遭到利用。每晚开始营业前,调酒师常常会在自己的小费罐子里放上几张之前客户给的票子,给后来的客人留下一个印象:把钱折起来当小费是酒吧里司空见惯的礼貌行为。出于同样的原因,教会募款员也会在筹款箱里放上一些钱,以期产生同样的积极影响。基督教传教士也有一套广为人知的做法:他们在听众当中安插“托儿”,到了特定的时间,这些托儿就走上台做见证或捐款。
广告商喜欢告诉我们一种产品“增长最快”或“销量最大”,因为这样一来,他们就没必要直接说服我们这种产品质量有多好,而只需说其他很多人是这么想的就足够了。电视慈善捐款的制作人会花上相当长的时间,不断播出已经认捐的观众的名单。这一信息显然是想告诉还没行动的观众:“看哪,所有的人都决定要捐钱了。这肯定是一件正确的事情,该做。”一些夜总会的老板会在会所很空的时候,故意让门口排起长队,为自家夜总会的质量制造可见的社会认同品牌。销售员也受到指点,要多多提到已经有多少多少客户购买了自家的产品。销售兼励志顾问卡维特·罗伯特(Cavett Robert)在给销售学员的建议中准确总结了社会认同原理:“95%的人都爱模仿别人,只有5%的人能首先发起行动,所以,要想把人说服,我们提供任何证据的效果都比不上别人的行动。”
广告商喜欢告诉我们一种产品“增长最快”或“销量最大”,因为这样一来,他们就没必要直接说服我们这种产品质量有多好,而只需说其他很多人是这么想的就足够了。电视慈善捐款的制作人会花上相当长的时间,不断播出已经认捐的观众的名单。这一信息显然是想告诉还没行动的观众:“看哪,所有的人都决定要捐钱了。这肯定是一件正确的事情,该做。”一些夜总会的老板会在会所很空的时候,故意让门口排起长队,为自家夜总会的质量制造可见的社会认同品牌。销售员也受到指点,要多多提到已经有多少多少客户购买了自家的产品。销售兼励志顾问卡维特·罗伯特(Cavett Robert)在给销售学员的建议中准确总结了社会认同原理:“95%的人都爱模仿别人,只有5%的人能首先发起行动,所以,要想把人说服,我们提供任何证据的效果都比不上别人的行动。”
对紧急事件的受害者而言,“人越多越安全”的想法有可能完全错误。跟一群人在场比起来,要是当时的旁观者只有一个,说不定急需救助者的生存概率反而更大一些。为了验证这一不同寻常的论点,达利、拉坦纳和他们的学生、同事展开了一次系统化的感人研究项目,得出了一组明确的结果。实验的基本程序是模拟紧急事件,只不过有时候是让一个人看到,有时候是让一群人看到。而后,他们记下紧急事件受害者在两种情况下所得到的援助次数。他们的第一次实验是让一名纽约的大学生假装癫痫病发作。要是在场的只有一名旁观者,85%的时候他都得到了帮助,而有5名旁观者在场时,“病人”得到帮助的概率就降到了31%。既然几乎所有单个的旁观者都出手帮了忙,说我们处在一个不关心他人痛苦的“冷漠社会”就显得不那么理直气壮了。很明显,是其他旁观者的在场,使得人们施以援手的概率降到了可耻的水平
我在十字路口发生了一场严重的车祸。我和对方司机全都受了伤:他倒在方向盘上昏迷不醒,我脚步踉跄地下了车,血滴滴答答地洒在路上。周围的汽车慢慢从我们身边开过去,司机们目瞪口呆,却并未停车。我突然想起:“哦,对了,这不是跟研究的结果一样吗?他们全都走开了!”很幸运,身为社会学家,我对旁观者的研究有所了解,及时地想到了这一点。我从研究发现的角度反思了一下当前的困境,马上知道该怎么做了。我站直身子,好让别人能把我看得清楚些。接着,我径直指着一辆车的司机:“打电话报警。”又指着第二辆和第三辆车的司机:“停车,我们需要帮助。”不光他们飞快地过来帮了忙,人们的善意也传染开来,更多的司机自发停了车,去照看另一位受害者。
在一家跑马场工作的时候,我洞悉了一种伪造社会证据牟取私利的方法。为了降低风险,赚更多的钱,有些投注者能煽动公众把赌注压在劣马身上。
跑马场的赔率是根据马身上下的赌注来确定的,一匹马身上压的钱越多,赔率就越低。好多赌马的人对赛马或下注策略的知识少得可怜,因此,尤其是当他们对参赛的马匹没什么了解的时候,他们就会把注下在最受欢迎的那匹马上。由于记分牌每分钟都会更新赔率,公众随时都能判断出目前哪匹马最受欢迎。赌马老手改动赔率的手法其实非常简单,这家伙早就看准了哪匹马的赢的机会大,接着,他挑选一匹赔率很大(比如15:1)、根本没机会赢的马,下注的窗口一打开,这人就把100美元投在这匹劣马上,于是计分板上显示的赔率一下就降到了2:1,创造出“这匹马很受欢迎”的假象。
现在,社会认同原理开始发挥作用了。不确定把钱压到哪匹马上的人会观察记分牌,根据先前赌客的投注判断哪匹马最受欢迎,然后跟进。等其他人继续把钱压在这匹“最受欢迎”的马身上,滚雪球效应就出现了。此时,赌马老手可以回到投注窗口,在他真正看中的马身上下重注,现在,这匹马的赔率会比较高,因为“新的最受欢迎赛马”已经出现在计分板上了。要是这家伙赢了,先前的100美元投资就能赚回好多倍。
我亲眼见识过这套把戏。记得,有一回,一个人将100美元压在了赛前赔率是10:1的一匹马上,把它弄成了初期的大热门。赛场上流传起了谣言,说最早下注的家伙有内幕消息。接下来的事情你应该猜得到,人人(我也在内)都在这匹马上压钱。结果它跑了最后一名,还把腿给跑瘸了。很多人亏了大把的钱;可有人却赚了个盆满钵满。我们永远不会知道那人是谁,但他一个人把所有的钱都捞走了。这家伙把社会认同理论吃得很透。
跑马场的赔率是根据马身上下的赌注来确定的,一匹马身上压的钱越多,赔率就越低。好多赌马的人对赛马或下注策略的知识少得可怜,因此,尤其是当他们对参赛的马匹没什么了解的时候,他们就会把注下在最受欢迎的那匹马上。由于记分牌每分钟都会更新赔率,公众随时都能判断出目前哪匹马最受欢迎。赌马老手改动赔率的手法其实非常简单,这家伙早就看准了哪匹马的赢的机会大,接着,他挑选一匹赔率很大(比如15:1)、根本没机会赢的马,下注的窗口一打开,这人就把100美元投在这匹劣马上,于是计分板上显示的赔率一下就降到了2:1,创造出“这匹马很受欢迎”的假象。
现在,社会认同原理开始发挥作用了。不确定把钱压到哪匹马上的人会观察记分牌,根据先前赌客的投注判断哪匹马最受欢迎,然后跟进。等其他人继续把钱压在这匹“最受欢迎”的马身上,滚雪球效应就出现了。此时,赌马老手可以回到投注窗口,在他真正看中的马身上下重注,现在,这匹马的赔率会比较高,因为“新的最受欢迎赛马”已经出现在计分板上了。要是这家伙赢了,先前的100美元投资就能赚回好多倍。
我亲眼见识过这套把戏。记得,有一回,一个人将100美元压在了赛前赔率是10:1的一匹马上,把它弄成了初期的大热门。赛场上流传起了谣言,说最早下注的家伙有内幕消息。接下来的事情你应该猜得到,人人(我也在内)都在这匹马上压钱。结果它跑了最后一名,还把腿给跑瘸了。很多人亏了大把的钱;可有人却赚了个盆满钵满。我们永远不会知道那人是谁,但他一个人把所有的钱都捞走了。这家伙把社会认同理论吃得很透。
多元无知
一般来说,在我们自己不确定、情况不明或含糊不清、意外性太大的时候,我们最有可能觉得别人的行为是正确的。在审视他人反应,消除不确定性的过程中,我们很容易忽视一点微妙而重要的事实:其他人有可能也在寻找社会证据。尤其是在局面模糊不清的时候,人人都倾向于观察别人在做什么,这会导致一种叫做“多元无知”的有趣现象。
现场有大量其他旁观者在场时,旁观者对紧急情况伸出援手的可能性最低,原因至少有两个。第一个原因很浅显,周围有其他可以帮忙的人,单个人要承担的责任就减少了,第二个原因,很多时候,紧急情况乍看起来并不会显得十分紧急。倒在小巷里的男人,是心脏病发作了,还是只是喝醉了酒?隔壁的喧闹是需要报警的暴力打斗,还是只是夫妻俩在吵吵闹闹,外人干涉不必要也不恰当?到底是怎么回事?碰到这种不确定的情况,人很自然地会根据周围其他人的行动可我们很容易忘记,其他旁观该事件的人恐怕也正在寻找社会证据。因为我们所有人都喜欢显出一副镇定自若、从容不迫的样子,我们可能只是暗中瞟着周围的人,不动声色地寻找证据。每个人都得出判断:既然没人在乎,那就应该没什么问题。与此同时,危险也有可能累积到这样一个程度:某一个体不受看似平静的其他人所影响,采取了行动
多元无知效应似乎在陌生人里显得最为突出:因为我们喜欢在公众面前表现得优雅又成熟,又因为我们不熟悉陌生人的反应,所以,置身一群素不相识的人里面,我们有可能无法流露出关切的表情,也无法正确地解读他人关切的表情。
旁观者群体没能帮忙,不是因为他们无情,而是因为他们不能确定。
一般而言,在需要紧急救助的时候,你的最佳策略就是减少不确定性,让周围人注意到你的状况,搞清楚自己的责任。
有样学样
我们在观察和我们类似的人的行为时,社会认同原理能发挥出最大的影响力。
喜好
我喜欢你的理由
外表魅力
一个人的一个正面特征就能主导其他人看待此人的眼光。现有证据清楚地表明了,大多数时候外表魅力就是这样的一个特征。
研究表明,我们会自动给长得好看的人添加一些正面特点,比如有才华、善良、诚实和聪明等。而且我们在作出这些判断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外表魅力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好看就等于好”
研究表明,我们会自动给长得好看的人添加一些正面特点,比如有才华、善良、诚实和聪明等。而且我们在作出这些判断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外表魅力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好看就等于好”
其他实验还证明,长相好看的人更容易在需要的时候获得帮助,在改变听众意见时也更具说服力。
相似性
我们喜欢与自己相似的人。不管相似之处是在观点、个性、背景还是生活方式上,我们总有这样的倾向。故此,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可以假装在若干方面跟我们相似,有意识地讨我们喜欢、要我们顺从。
我们会下意识地向跟自己相似的人作出正面反应。
恭维
我们特别喜欢听人恭维奉承。
接触与合作
由于熟悉会影响人的喜好,因此它对我们的各类决定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包括选举哪一位政客。很多时候,选民在投票站往往只是因为候选人的名字看着眼熟,就作出了选择。几年前,俄亥俄州发生了一次有争议的选举。有个人竞选该州的检察长,本来他获胜的希望极为渺茫,可选举前夕,他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布朗——俄亥俄州的政治望族大多姓这个,结果居然赢了。
研究人员发现,要让男孩们对彼此产生某种敌意很容易。只要把男孩们分到两个宿舍就足以激发出一种“我们对他们”的感觉;再让男孩们给两间宿舍起个名字(老鹰和响尾蛇),竞争意识便进一步加剧。男孩们很快就开始贬低对方一组人的素质和成绩。不过,这一阶段的敌意还算不了什么。等实验人员有意识地引入一些竞争性的活动,两组人之间的敌意就更深了。宿舍之间的寻宝、拔河、体育比赛,造成了孩子们之间的谩骂和对抗。在竞争过程中,男孩们叫对方宿舍的成员“骗子”、“小偷”和“讨厌鬼”。之后,男孩们又频频翻抄对方的宿舍,偷走、烧毁对方的旗帜,张贴威胁性的字条,午餐时打架斗殴。在一次郊游中,唯一能载人进城买食品的卡车“坏掉”了。男孩们集合起来,又是拉又是推,直到卡车上了路。还有一次,研究人员中断了夏令营的供水管道。夏令营的水来自远处的蓄水池,靠管道输送过来。面对这场共同的危机,男孩们意识到了团结行动的必要性,于是融洽地组织起来,在夜幕降临之前修好了管道。另一次要求合作的情况是:营地方面告诉男孩们,有一部很好看的电影正在出租,可费用太高,组织者负担不起。男孩们意识到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整合资源,于是凑钱把电影租下来,共同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夜晚。
合作共赢能快速磨合,消除敌意
条件反射和关联
糟糕的消息会让报信人也染上不祥。人总是自然而然地讨厌带来坏消息的人,哪怕报信人跟坏消息一点关系也没有。
古波斯帝国信使的悲惨命运
我们对负面联系留下的最初印象,似乎主要是父母教的。还记得他们总是警告我们别跟街上的坏孩子玩吗?还记得他们是怎么说的吗——我们做没做坏事无关紧要,可在邻居眼里,我们跟坏孩子玩,就是坏孩子一伙的。父母把关联原理带来的负面效应教给了我们,他们说的没错,人们的确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想法。
同一款汽车打广告,一个广告里有性感的女模特,另一个广告里没有性感的女模特。男性普遍觉得前一种广告里的车速度更快、更讨人喜欢、显得更名贵、设计更精致。可事后问起的时候,男人们拒不相信漂亮姑娘影响了他们的判断力
制造商们总是急着把自己的产品跟当前的文化热潮联系起来。
把产品跟名人联系在一起,是广告商利用关联原理赚钱的另一种办法。
午宴术
受试者对就餐期间接触到的人或事物更为喜爱。
从午宴术过渡到顺从专家的一点认识也并非难事:那就是各种美好的东西都可以拿来替换食物的角色,把它们讨人喜欢的特质“出借”给人为跟它们联系在一起的东西也没有一个长期的午餐术步骤。
人们深明关联原理的奥妙,并努力把自己跟积极的事情联系起来,跟消极的事情保持距离——哪怕他们并非事情的起因。
我们观看比赛,并不是为了它固有的表现形式或艺术意义,我们是把自我投入了进去。
球迷们对失败的零容忍,甚至还能缩短本来相当成功的球员和教练的职业生涯。以弗兰克·雷登(Frank Layden)为例。雷登是NBA犹他爵士队的教练,爵士队在中西部赛区正处于领先地位时,他却突然辞职了。他率队的成绩不错,为人热情幽默,还是盐湖城地区出名的慈善活动家。可这一切都无法抵挡爵士队输球后一些球迷对他的怨念。他碰到过多起球迷泄愤事件,有一回输球以后,有个球迷等了他一个多小时,专为了狠狠骂他一顿。雷登如此解释自己辞职的决定:“有时候,在NBA,你会觉得自己像条狗。有人朝我吐口水;有人走过来对我说‘我是个律师,来打我,打我呀,这样我就好告你了’。我觉得美国人太拿体育比赛当真了。”如前面所说,我们想要自己支持的运动队赢得胜利,是为了证明自己的优越性,那我们是想向谁证明呢?当然是向我们自己,也是向其他所有人。
冠军粉
赢了是我们,输了是他们
我们展示积极的联系,隐藏消极的联系,努力让旁观者觉得我们更高大,更值得喜欢。
如何拒绝
重视结果,而非过程
假设我们正跟交易手丹商谈一辆新车的价格。丹是继乔·吉拉德之后有望摘取“最伟大的汽车销售员”称号的谈判高手。谈了一会儿,磋商了一阵,丹想要结束交易了,他希望我们打定买车的主意。在作出这类决定之前,我们首先要问自己一个关键的问题:“认识这家伙才不过25分钟,我是不是有点超乎预期地喜欢他了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兴许还会回想一下丹在这期间的表现。我们大概会想起他给我们递了吃的(咖啡、甜甜圈),恭维我们选择的配件和颜色,逗我们笑,帮我们一起对付销售经理,为我们争取更优惠的价格。
权威
权威高压的力量
盲目服从的诱惑和危险
很多情况下,只要有正统的权威说了话,其他本来应该考虑的事情就变得不相关了
成为影响力武器的原因
打从出生之日起,社会就教导我们:顺从权威是正确的,违抗权威是不对的。父母的教诲、校舍里风传的小曲、故事和儿歌里,甚至我们成年后存在的法律、军事和政治制度中,都无不充斥着这条信息。而所有这些“教化”,无不将服从和忠于正当规则摆到极高的地位。
例子
就从生活里找个权威压力强大又明显的方面吧:医疗领域。健康对我们极为重要,因此在这个领域里掌握了丰富知识、具备强大影响力的医生,把持着受人尊重的权威地位。此外,医疗机构本身也有着等级分明的权力和威望结构。各类医疗工作者很明白自己的工作处在这个结构里的什么位置上,也很明白“医生”处在这个结构的最高层。没人能驳回医生对病例的判断,除非是另一个级别更高的医生。因此,医务工作人员素来有一套历史悠久的传统:自动服从医生的指示。
这么一来,就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医生犯下了明显的错误,层级较低的人却没想过要提出质疑——这是因为一旦正统的权威下达了命令,下属就不再思考,只管照着作了。这种“按一下就播放”的下意识反应跟医院这样复杂的环境结合到一起,出错简直不可避免。
这么一来,就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医生犯下了明显的错误,层级较低的人却没想过要提出质疑——这是因为一旦正统的权威下达了命令,下属就不再思考,只管照着作了。这种“按一下就播放”的下意识反应跟医院这样复杂的环境结合到一起,出错简直不可避免。
内涵不是内容
头衔
头衔比当事人的本质更能影响他人的行为。
头衔除了能让陌生人表现更恭顺,还能让有头衔的那个人在旁人眼里显得更高大。
我们觉得一样东西看起来大些,不一定是因为它能带给我们愉悦,而是因为它很重要。A
一是体格和地位之间存在联系。故此,肯定会有人通过伪造前一种特征,营造具备后者的假象,从中渔利。这就是为什么哪怕骗子本来的身材在中等或中等偏上,也往往穿着增高鞋的原因。
衣着
在我们的文化中,还有一种衣着打扮,尽管内涵不如制服那么一目了然,但照样能暗示出权威的地位,那就是剪裁合体的西装。它也能唤起陌生人的顺从与尊重。
身份标志
衣着除了可以发挥制服的作用,还可以用于装饰性目的,表现更广义上的权威。精致、昂贵的服装承载着地位和身份的光环,珠宝和汽车等类似的身份标志也是一样。在美国,汽车作为地位象征尤其有趣,因为“美国人对汽车的爱恋”赋予了它非同寻常的意义。旧金山湾地区的一项研究显示,名车车主能得到他人的特殊尊重。
例子
我的这位朋友是东部一所著名大学的教授,他出行频繁,经常在酒吧、餐馆和机场跟陌生人闲聊。他说,从他这么多年的经验来看,最好别在谈话里透露“教授”的头衔。每当他一说自己是教授,人际交流的气氛马上就变了。前半个小时里风趣自然的聊友就像换了个人:他们对他毕恭毕敬,言听计从,乏味透顶。他的看法,先前可能引出一场热烈的讨论,现在却只能带来一连串文绉绉的附和。这个现象让他感到有些懊恼和不解,因为他说:“我不还是同一个人嘛?我都跟他们聊了30分钟了,对吗?”总之,如今再碰到类似的情况,他对自己的职业是守口如瓶了。
在一些动物群落,动物的地位取决于它是否有能力控制其他动物。此时,动物的体格就成了决定它能否获得地位的重要因素了。27通常,跟对手打斗时,块头更大、力量更强的动物会赢。然而,为了避免这类肢体冲突给整个群体带来有害影响,许多物种都会采用一些打斗之外的办法来分出高下。两个对手相遇,必定会作出一些炫耀性的攻击姿态,这其中便包括一些增大块头的小伎俩。有些哺乳动物会拱起背,把毛根根竖起;鱼会张开鳍,用水把自己胀得鼓鼓的;鸟则展开翅膀,使劲拍动。很多时候,光是这么虚张声势一番,就能把对手吓跑,而人人都觊觎的地位,则落到了那个看起来个头更大、更强壮的战士手里。
请求方拦下路人,指着站在50英尺开外一处停车计费器前的男人。请求方不管穿着便服还是警卫制服,向行人说的话是一样的:“你看到站在计费器前的那个人了吗?他停车超时了,可没有零钱。给他一毛钱吧!”之后,请求方便转过街角走开了,这样等行人走到计费器的时候,他已经从行人的视线里消失了。不过,哪怕他的人早就没影了,制服蕴含的力量却延续了下来:在请求方穿警卫制服时,几乎所有的行人都照着他的请求作了,而他穿便服时,照做的行人还不到一半。有趣的是,后来,比克曼要大学生评估实验中路人顺从的百分比。请求方穿便服时,大学生们的判断相当准确(他们猜测的概率是50%,实际概率为42%)。可他们却大大低估了请求方穿制服时的成功率(猜测概率为63%,实际概率为92%)。
实验者发现,碰到一辆崭新的豪华车堵在绿灯亮起的路口,后面的驾驶员会等更长时间才按响喇叭,而如果是一辆旧款的经济型轿车,人们按喇叭可就按得此起彼伏了。驾驶员对经济车主没什么耐心:几乎所有人都按响了喇叭,而且大多数按了不止一次;还有两次,后面的车干脆顶上了它的后保险杠。而名车带来的光环就吓人了:50%的驾驶员会恭敬地等在它后面,直到它终于开动,也没人按过喇叭。
如何拒绝
权威的资格,以及这些资格是否跟眼前的主题相关。
这个权威是真正的专家吗?
这个专家说的是真话吗?
例子
大概两年前,我打算把自己的旧车卖了,因为我已经买了新车。一天,我路过一家二手车行,门口的牌子上写着:“我们能帮你把车卖得更贵些。”我想,这不就是我想要的吗?于是我停下来,走进去跟店主聊了聊。我告诉他,我想把旧车卖到3000美元,他说,他认为我应该再要高点儿的价钱,因为它至少值3500美元。这真叫我吃惊,要知道,在他们这种寄卖行里,我的要价越高,他们卖掉车后能留下的钱就越少。所以,他告诉我可以把价格要到3000块以上,实际上是等于让出了他自己的利润。当然,和你说的服务员文森特一样,他其实也是以假装不在乎自己的利益来骗取我的信任,可惜我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于是,我听从了店主的建议,把车留在了那儿,要价定在了3500美元。
几天之后,他们给我打来一个电话,说有个人对我的车很感兴趣,只是觉得价格稍微高了些,问我是否愿意降价200美元把车卖掉。因为我相信他们是真心为我着想,所以就同意了。第二天,他们又打来电话,说买家财务吃紧,不能买我的车了。接下来的两个星期,车行又打过两通电话,每一次都要我再降200美元好卖给某个家伙。每一次我都答应了,因为我对他们仍然很信任,可最后每次买卖都落了空。我渐渐起了疑心,给一个家里有人在车行工作的朋友打了电话。他告诉我说,这是老把戏了。他们用这一套让我这样的卖家把价钱降到极低的水平,这样等车最终卖掉,他们就能吞掉很大一块利润。
于是我到车行把车拿了回来。离开的时候,他们还在劝我把车留下来,说是只要我肯再降200美元,有个“很有希望的顾客”保准会把车买下来。
几天之后,他们给我打来一个电话,说有个人对我的车很感兴趣,只是觉得价格稍微高了些,问我是否愿意降价200美元把车卖掉。因为我相信他们是真心为我着想,所以就同意了。第二天,他们又打来电话,说买家财务吃紧,不能买我的车了。接下来的两个星期,车行又打过两通电话,每一次都要我再降200美元好卖给某个家伙。每一次我都答应了,因为我对他们仍然很信任,可最后每次买卖都落了空。我渐渐起了疑心,给一个家里有人在车行工作的朋友打了电话。他告诉我说,这是老把戏了。他们用这一套让我这样的卖家把价钱降到极低的水平,这样等车最终卖掉,他们就能吞掉很大一块利润。
于是我到车行把车拿了回来。离开的时候,他们还在劝我把车留下来,说是只要我肯再降200美元,有个“很有希望的顾客”保准会把车买下来。
餐厅的顺从环境:他有一大堆方法,会根据不同的情况有针对性地使用。如果顾客来的是一家人,他会表现得分外活泼,甚至稍带滑稽。他招呼大人,也不忘孩子。如果来的是一对在约会的年轻男女,他会变得很讲礼仪,甚至有点专横地要挟男方点大餐,多给小费。这种时候,他只跟男方说话。如果来的是一对年纪较长的已婚夫妇,他仍然是彬彬有礼,但姿态会放得较低,并尊重地对待夫妇双方。要是顾客是单独一人来就餐,文森特则会选用一种友好的态度——诚恳、健谈、热情。
面对8~12个人的大聚餐,文森特的保留曲目来了:他会说些看似有违自己利益的话。他的手法精彩之极。等第一个人——通常是女性点餐的时候,他就开始行动了。不管她选什么,文森特总会作出同样的反应:眉头紧锁,手在点餐单上打转,之后飞快地扭过头去瞅一眼经理在哪儿。这一番表演之后,他稍稍朝餐桌倾过身子,用不高但整桌人都能听见的声音说:“今晚这道菜恐怕不怎么好。我可以向您推荐这个或者那个吗(此时,文森特推荐了菜单上两道比顾客最初点的稍微便宜些的菜品)?它们今晚都不错。”
面对8~12个人的大聚餐,文森特的保留曲目来了:他会说些看似有违自己利益的话。他的手法精彩之极。等第一个人——通常是女性点餐的时候,他就开始行动了。不管她选什么,文森特总会作出同样的反应:眉头紧锁,手在点餐单上打转,之后飞快地扭过头去瞅一眼经理在哪儿。这一番表演之后,他稍稍朝餐桌倾过身子,用不高但整桌人都能听见的声音说:“今晚这道菜恐怕不怎么好。我可以向您推荐这个或者那个吗(此时,文森特推荐了菜单上两道比顾客最初点的稍微便宜些的菜品)?它们今晚都不错。”
这套把戏调用了几条重要的影响原理。首先,就算没采纳他建议的人也会觉得文森特帮了自己的忙,提供了有助于点餐的宝贵信息。人人都很感激,因此,等到了顾客决定给多少小费的时候,互惠原理会有利于文森特。除了能提高小费的百分比之外,他的态度还可能增加这桌人点菜的总金额。他把自己打扮得像是这家店里的权威人物:清楚今晚哪样菜好,哪样菜不好。而且,他看似违背自己利益的做法在这里发挥作用了:它向顾客证明文森特是个值得信赖的内线,因为他推荐的菜比原本点的菜稍微便宜。看起来,他并非只顾着往自己兜里揣钱,而是把顾客的最大利益放在心上。
稀缺
物以稀为贵
对失去某种东西的恐惧,似乎要比对获得同一物品的渴望,更能激发人们的行动力。
倘若瑕疵把一样东西变得稀缺了,垃圾也能化身成值钱的宝贝。
数量有限
最后期限
子主题
例子
使用这种发动机的敞篷汽车,我们州只有不到5辆。而且等它们卖完了就真正没货了,因为这种车型已经停产了。”“整个楼盘里,只剩两个角落还没卖掉了,这就是其中之一。另一个角落你肯定不想要,因为它是东西朝向的。你大概得认真考虑一下今天要不要多买一箱,因为工厂那边已经忙不过来了,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进货。
假设从远处看,商店有对夫妇似乎对某样待售的物品有一定的兴趣。有很多线索能说明他们感兴趣——近距离地检查电器,翻看与该产品相关的说明书,在它跟前展开讨论,但他们并不打算找销售员进一步了解情况。观察到该夫妇的兴致颇高之后,销售员可能会走过去说:“我看到你们对这台机器很感兴趣,我大概猜得出是为什么,它质量好,价格又很优惠。但很遗憾,20分钟之前,我已经把它卖给另一对夫妇了。而且,要是我没记错的话,这是最后一台了。”顾客听后一脸失望。因为买不到了,所以这台电器突然变得更具吸引力了。一般来讲,夫妇中有一个会问,店里的库房或其他分店是否还有这一型号的机器。“嗯,”销售人员会说,“有可能。我去查查吧!但我能不能这么认为:你们真的很想要它,如果我帮你按这个价格找到多余的一台,你愿意买下来?”这套手法最漂亮的地方就在这儿。根据稀缺性原理,务必要在一件商品最不可得、故此也显得吸引力最大的时候,要顾客承诺购买。在这个奇妙的脆弱时刻,许多顾客也当真会答应购买。故此,等销售员带着好消息回来(从无例外),说找到了额外的库存,同时他们手里还握着笔和销售合同。得知想要的机器货源还很充足,实际上有可能再次让一些顾客觉得它没那么大魅力了,可这时双方的交易已经进入到大多数人都没法食言的程度了。在先前的关键点他们已经拿定了购买的主意,还当众作了承诺。所以,他们不买也不行了。
逆反心理
就稀缺性原理而言,它的力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第一点我们应该很熟悉了,和其他影响力武器一样,稀缺性原理钻了我们思维捷径上的漏洞。这个漏洞本来也自有道理。我们都知道,难于得到的东西,一般都要比能轻松得到的东西好。故此,我们基本可以根据获得一样东西的难易程度,迅速准确地判断它的质量。
机会越来越少的话,我们的自由也会随之丧失。而我们又痛恨失去本来拥有的自由。保住既得利益的愿望,是心理逆反理论的核心。
尽管家长干涉会令感情关系出现某些问题——如一方以更挑剔的眼光看待另一方,更多地报告另一方的负面行为,但干涉同时也让情侣双方觉得彼此更加相爱,更想结婚了。
每当有东西获取起来比从前难,我们拥有它的自由受了限制,我们就越发地想要得到它。
限行令
想让信息变得更宝贵,不一定非要封杀它,只要把它弄成稀缺就行了。
例子
男孩们在妈妈的陪同下,进入一个房间。房间里摆着两件同样好玩的玩具。但一件玩具放在透明有机玻璃屏障旁边,另一件则放在屏障后面。实验里的有机玻璃板有一部分只有一英尺高,算不上是真正的屏障,因为孩子们能很容易翻过它,拿到后面的玩具;另一部分却有两英尺高,足够拦着孩子让他们拿不到玩具,除非他们绕过屏障。研究人员希望看一看,置身如此条件之下,小宝宝们要多快才能接触到玩具。研究结果很清楚:在屏障矮得拦不住后面的玩具时,男孩们对两件玩具并未表现出特别的偏好,平均而言,接触屏障旁边玩具的速度跟接触屏障后面玩具的速度差不多;而一旦屏障高得成了真正的障碍,孩子们会立刻奔向被拦着的玩具,接触它的速度比接触没拦着的玩具要快上三倍。总之,在这项研究中,面对限制了自己自由的东西,男孩们表现出了典型的“可怕的两岁”做法:直接挑衅。
研究人员向大学生们出示了一本小说的若干广告。一半学生看到的广告文案中说“本书仅限21岁以上的成人阅读”,另一半学生看到的广告则没有提及这样的年龄限制。稍后,研究人员询问学生们对这本书有什么感觉。学生们的反应就跟对其他禁令一样:较之以为能够随意阅读该书的学生,看到年龄限制的学生更想读这本书,并觉得自己会更喜欢它。
销售员照常给公司的客户——从超市或其他零售食品店卖肉的人打电话,请他们通过以下三种渠道之一购买。在下订单之前,一群客户听到的是标准销售陈述;另一群客户则除了听到标准销售陈述,还知悉了未来几个月进口牛肉有可能短缺的信息;第三群客户除了听到标准销售陈述以及牛肉短缺的消息,还了解到供应短缺消息的来源可不一般,是公司靠某条专门渠道才晓得的。31所以,最后一组顾客不光认为产品的供应有限,还认为相关消息也只有少数人知道——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双重稀缺状态。实验结果很快就出来了:公司的销售人员要老板赶紧多采购一些牛肉,因为接到的订单太多,库存供应不了了。较之只听到标准销售陈述的顾客,听说牛肉即将短缺的客户买下了双倍的牛肉。但真正推动销售量的,还要数那些通过“独家”信息晓得牛肉供应吃紧的客户。他们购买的牛肉量,是头一种客户的6倍。很明显,供应短缺的独家消息显得特别具有说服力。
最佳条件
自由这种东西,给一点又拿走,比完全不给更危险。
到了手的自由,不经一战是没人会放弃的。这个道理不光适用于国家政治,家庭也是一样。父母随随便便地许诺权利、设定规矩,有可能在无意之间给了孩子一些自由,之后再想夺走这些自由的话,孩子们必然会反抗不休。有些家长只在想得起来的时候才禁止孩子正餐后吃零食,于是孩子觉得吃些零食是理所当然的。这时,再想定规矩不让他们吃,事情可就棘手、麻烦多了,因为孩子并非少了一种从来没享受过的权利,而是丧失了一种既得的权利。正如我们在政治自由以及(尤其切合当前讨论的)巧克力饼干的例子中所见的那样,跟一贯的稀缺比起来,一样本来有后来没有了的东西,会叫人更想要。既然如此,以下研究结果也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管教前后不一的父母,最容易教出反叛心强的孩子。32
我们不光在物品稀缺时更想要它,而且,碰上有人竞争还最最想要。广告商经常利用我们身上的这种情况。在广告里,我们得知某样东西的“大众需求”极高,必须“赶紧来买”;我们看到商店开始营业之前,就有人群乌压压地围在门口;我们看到无数双手伸向货架,把产品一扫而空。这类图像不光是想让社会认同原理发挥作用。它传递的信息是:其他人都觉得这件产品很好,所以它肯定很好;除此以外,我们还要跟其他人竞争,才能得到这件产品。
参与竞争稀缺资源的感觉,有着强大的刺激性。
渴望拥有一件众人争抢的东西,几乎是出于本能的身体反应。
例子
情人的态度本来不咸不淡,可听说有对手出现,他们立刻热情四射。因此,恋爱中的男女常用的一个小手段,就是透露(或编造)自己有了新的爱慕者。销售人员也会对举棋不定的客户玩弄同样的手法。比方说,要是地产经纪想把房子卖给一个犹豫不决的潜在客户,他可能会告诉客户说,有新的买家来看了房子,很是喜欢,还打算第二天来商谈细节条款。这个新买家当然完全是捏造出来的,销售人员一般会说他们是很有钱的外地人,“为了避税的外州投资客”,或是“刚搬来镇上的一位医生和他妻子”。有些圈子把这一手法叫做“赶鸭子下架”,效果好到出奇。因为不想败给对手,好些迟迟不出手的买家立刻果断拍了板。
按购物者的说法,碰上商场结束营业前的大规模抛售或大降价特卖会,他们简直情不自禁地就给卷进去了(见图7—4)。在热火朝天的竞争氛围下,人们一窝蜂地拼抢平时根本不想买的商品。这类行为让我想起野生动物胡吞一气的“狂喂滥吃”现象。商业捕鱼者喜欢利用这种现象。他们先冲着鱼群撒下大量的鱼饵,用不了多久,水里就满是扑腾着鱼鳍、大张着嘴巴夺食的家伙们了。等它们陷入疯癫状态,连光秃秃的金属鱼钩也往肚里吞的时候,渔民们便把空鱼钩投入水下,顺顺当当地钓起鱼来,既省时间又省金钱。
拒绝方法
我们务必记住:稀缺的东西并不因为难以弄到手,就变得更好吃、更好听、更好看、更好用了。
一旦在顺从环境下体验到高涨的情绪,我们就可以提醒自己:说不定有人在玩弄稀缺手法,必须谨慎行事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