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成熟的父母》读书笔记
2020-02-24 11:10:17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本书的目的是让读者了解关于自身的事实并让自己从中获得自信,清晰地看待自父母并不意味在背叛他们,客观地思考关于他们地事也不会伤害他们。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孩子
父母的忽视和拒斥
导语
童年时期父母的忽视与拒斥会对一个人自信以及成年后的人际关系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人们不断重复过去那种令人沮丧的经历,然后为自己感到不开心而自责。
负面影响
自信
成年后的人际关系
感受
和情感不成熟的父母相处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印象
沟通很难或者完全不可能
行为
他们很少给予
情绪不成熟的人不直接说他们想要什么
他们激起愤怒
父母的情感忽视会造成孩子的愤怒(愤怒是对被遗弃感的适当反应,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抗议并改变不健康的情绪状态),但情感不成熟父母下的孩子会压抑自己的情感
孩子的愤怒表达
孩子的愤怒内化行为统一造成抑郁甚至自杀
被动性进攻表达愤怒
遗忘,说谎,拖延,逃避
他们通过情绪感染与人进行沟通
表现情绪,而不描述事实
他们不做情感工作
情感工作
为理解他人而付出的时间,精力
拒绝修复与人的关系
观念
他们认为角色是很神圣的
角色权利
角色强制
当人们仅仅因为他们的个人意愿而坚持要求某人扮演特定的角色时,便会出现角色强制
作为父母,他们会想办法强迫自己的孩子按照他们的意愿行事
他们的自尊取决于你的顺从
他们有着反复无常的时间观
他们寻求的是纠葛而不是情感亲密
互动形式的差异
纠葛
激烈的依赖关系来寻求他们的同一性吗,并实现自我完成
情感亲密
两人充分表达自我,而且享受深入地了解对方,彼此通过接纳对方来建立情感上的信任
喜欢偏袒
往往自给自足的孩子因为没有陷入与他们父母的纠葛之中而得不到关注,反而使得他们更加独立自主
寻找家庭成员的替代者
他们需要他人模仿
没有角色扮演和幻想生活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可能会对你造成阻碍的家庭模式
个性得不到鼓励
对个人需求和偏好的否定
坚持内化父母的声音
拥有做人的自由。不完美的自由
暂停接触的自由
拥有设限给予的自由
拥有自我同情的自由
避免陷入过度的同理心
代表自己采取行动的自由
自由地表达自己
通过新途径接近旧关系的自由
对父母一无所求的自由
成年觉醒
类型
崩溃-觉醒
崩溃
当角色型自我和治愈幻想给一个人造成痛苦超过其带来的利处,人便会崩溃
觉醒
唤醒自己的真实感受
唤醒你的愤怒
开始多关心自己
因关系破裂而觉醒
不再把他人理想化
认识你的优点
有意识地欣赏自己的长处对人来说是很重要的
建立一套新的价值观
摆脱童年的阴影
回归自我,重视自身
如何在未成年时期避免被情感不成熟的父母影响
幻想父母会改变
建立一段新的关系
独立观察
保持观察
关联vs关系
成熟意识法
表达之后不再把事情放在心上
不要介意对方的态度
享受自我表达的过程
重要的是你清楚地表达了自己真实地想法和感受
你无法强迫他人去理解
他人也许不会给你想要的回应
不要与对方建立密切关系,要善于控制
专注于结果,而非关系
莫因关系而干扰了生活
摆脱角色型自我
掌控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当心情感不成熟父母突然坦诚
情绪不成熟父母下的孩子
共性
孩子们会幻想他们未被满足的情感需求将在未来得到满足。
以此来应对父母的忽视,
还会扮演称之为角色型自我的特殊家庭角色,
从而妄图以自我为中心的父母那里得到一些关注
以此来应对父母的忽视,
还会扮演称之为角色型自我的特殊家庭角色,
从而妄图以自我为中心的父母那里得到一些关注
<应对方式>
不同孩子对情感不成熟的父母的养育会如何表现
不同孩子对情感不成熟的父母的养育会如何表现
治愈型幻想与角色型自我
治愈型幻想
通过拼凑一个解释我们生活的故事来理解这个世界
影响
这些无意识的幻想相当于自我挫败
当爱人没能注意到他们的需求时,他们的愤怒会掩盖内心的焦虑
现象
要是。。。就好了
角色型自我
成因
如果你的父母或照顾者在你的童年时期没有在意你真是的以面,那么你大概会清楚怎么做才能与他们建立情感联系,你会逐渐用角色型自我来取代真实自我,从而让你在家里有一席之地
情感不成熟的父母常常在潜意识中对不同孩子展现出他们角色型自我和治愈型幻想的不同方面
特点
无意识形成
父母如何影响角色型自我的发展
重复构建出类似自己家庭关系
与父母的相处风格
自我掌控者
相信改变取决于自己
思维倾向
通常精神活跃,热爱学习
常常试图理解事情的起因和影响
处事方式
通过自我反思以及从自己的错误中吸取经验来内部解决问题
内化通过自我反思来促进心理发展
倾向于自我牺牲,但却又为别人做那么多而怨恨不已
注意
在一定压力下自我掌控者可能会外化
自我掌控者在过度紧张或孤独的时候可能会采取外化的应对方式
可能性
婚外情
中年危机
药物滥用
感受
很敏感,感知力很强
有强烈的情感
非常渴求与人的情感联系
对社交有着强烈的本能
对于哺乳动物而言,危险可能不会消失,但只要它们觉得自己所爱的同类在一起,就可以保持镇静
明白情感联系是很正常的,而非依赖
建立家庭之外的情感联系
避免社交和情感不成熟的关系
与他人情感联系在生存中发挥的作用
会因为需要他人的帮助而感到愧疚
很容易被忽视
他们更加独立
会因求助他人而尴尬
靠他人有限的认可而前进
对他人的认可或特殊的感情都会由衷地感激
认识儿童时期受到的忽视
慢慢学会忽视自己的感受
只得到表面的帮助
过于独立
不理解什么是虐待
在与人关系中做大部分的情感工作
试图为缺少生气的家庭增添快乐
替父母做情感工作
在成人关系中付出过多
童年乐观地认为他们长大后可以单方面地爱另一个人,并建立良好地恋爱关系
他们努力使这段感情顺利进行
容易急需帮助的人的依赖
相信忽视自身的感受可以为自己赢得爱情
外物掌控者
期望别人来为他们解决问题
思维倾向
不经思考就采取行动
不会进行自我反思,常将责任归咎于其他人和环境,而不是自我的行为
对自我形象的理解
要么缺乏自信
要么夸张的优越感
处事方式
消极应对并做事冲动
容易被冲动的人所吸引,过于依赖别人的支持以及他人带来的安定感
世界观
回避现实,而不是直面它,他们倾向于把自己的问题归咎于外界,好像现实是错误的。
这样阻碍人们的心理发展,因此常常导致情感不成熟
注意
他们会创造一个自我挫败是的恶性循环
当外物掌握者不得不面对自己冲动的后果,他们容易感受到强烈而短暂的耻辱感和失败感
外物掌握者常常会突然感到自己没什么价值,很糟糕。然而他们应对的方式是通过责备别人和找借口来摆脱自己的耻辱
外物掌握者的严重程度不一
最极端
掠夺成性,反社会
性格温和的类型
逐渐长大,也能够学会自我反思
轻度
表面上他们看起来似乎很像自我掌控者,但他们会因为自己过得不快乐而责备他人。
有虐待倾向的兄弟姐妹可能是外物掌控者
外物掌控者可能变得更内化
情感不成熟父母
认识
备注
本书的目的是让读者了解关于自身的事实并让自己从中获得自信,清晰地看待自父母并不意味在背叛他们,客观地思考关于他们地事也不会伤害他们。
个性模式
暂时性情感回归
当一个人有一种情感不成熟地人格模式,他地某些行为会反复出现
这些行为是自发地,无意识的
情感不成熟的人不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他们很少道歉或感到后悔,因为他们并不会为自己地行为感到难为情
区别于一般情绪失控
类型
分类
驱动型父母
印象
他们格外愿意为自己的孩子投资,尽心尽责地把事情做好
表现
非常关注自己孩子的成功,自我中心主义很难察觉
不会有意识地怀疑自我,假装一切都得到解决,而不是接受孩子地独特的兴趣和生活道路
做出稀奇古怪的行为
孩子
可能缺乏主动性和自我控制能力
成年后孩子可能拒绝与其交流
成因
在情感被剥夺的环境中长大
拒绝型父母
表现
都会惩罚性地对人施暴
不具备同理心,表情漠然,敌意凝视
消极型父母
印象
他们或者爱你,但他们无法帮助你
表现
避免冲突,保持低调并服从于比自己性格更加强硬的人
情绪型父母
印象
他们需要被人细心照顾,他们很容易不安,然后家里地每个人都忙着安慰他们
表现
当其崩溃时,他们会带着自己的孩子一起体会那种崩溃的的状态:绝望,愤怒和憎恨
情绪变化快
难以忍受压力和情绪刺激
以非常绝对化的目光看待世界,非常计较,记恨他人,试图用情感计谋控制他人
孩子
许多这类父母的孩子学会了服从别人的意愿
同时,孩子长大后,可能过于关注别人的情绪和感受,造成自己的伤害
共性
没能始终如一地让一个孩子对亲子关系产生安全感
以自我为中心
无法对别人的感情产生共鸣
缺乏接纳真正的情感亲密的能力
对他人情绪不敏感
研究
不同类型的育儿方式对婴儿依恋行为质量的影响
母亲对婴儿行为
敏感性
接受度
合作-干扰
在意-忽视
结论
那些对孩子情绪更敏感的母亲养育的婴儿表现了更加稳定的依恋行为
母亲的敏感性和同理心对母子关系中婴儿依恋行为的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
成因
情感封闭对人深层次的影响
反复无常,自相矛盾
父母的反应为孩子指示了他们的自我价值所在,所以这些孩子在某种程度上会认为,父母的情绪变化是他们造成的。
防御心理让他们没有形成自我意识
未得到充分发展导致了情感缺陷
害怕自己的感觉
情感恐惧症
关注物质和外在而非情感
可能会让人扫兴
有着强烈而肤浅的情感
未曾体验过复杂情感
能够体会复杂的情感是情感成熟的标志之一
思维品质的差异
进行概念性思考会遇到很多障碍
倾向于做表面的思考
过度理智化
情感不成熟的父母如何影响他们孩子的生活
情感孤独
原因
本质
源于没有与他人建立足够的亲密关系
具体
始于童年,因为孩子们的感受被以自我为中心的父母忽视
虽然父母也会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为他们提供膳食并保障他们的安全,言行举止也很正常。
定义
一种不容易被看到或描述的模糊而私人的体验。
遗世独立之感,空虚感,存在主义孤独
对立面
情感亲密
定义
有这样一个人,你可以把所有事情,所有感受告诉他。
你可以敞开心扉,不用担心受到伤害,可以做真实的自己。
会让孩子觉得父母喜欢和自己再一起,偶尔和父母谈论一下情感问题也是可以的
孩子的表现
把别人的需要摆在第一位
他们会帮助他人,让别人知道他们没有太多的情感需求,但这样做反而让他们更加孤独
希望快点长大,早日独立
有些少年老成,但他们的内心仍然孤独
最后满足于情感孤独,回到原生家庭的原点
特点
重复
超越孤独
为什么没有情感交流会让人如此痛苦
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成为群体的一部分以为着更安全,压力更少
与人亲近,从中获得安全感
不介意分离的早期人类已经习惯了与他人保持距离,这样更利于他们生存
具体表现
重复
为什么过去不断重演
概念
许多在情感不成熟父母照顾下的孩子成年后还是选择了相似的令人沮丧的人际关系
原因
安全感源于熟悉
我们倾向于回到之前经历过的情境,因为我们知道如何应对这些情境,
逻辑链
孩子无法认识到父母的局限性,否让人痛苦的事实。
从而使得我们在未来的人际关系中无法辨识出那些会对我造成伤害的人,使得过去不断重演。
自责
因为快乐而愧疚
常常会因抱怨而愧疚
他们无法摆脱孤独感,无法在他们最亲密的关系中得到所渴望的亲密
容易
婚外恋
随时准备离开自己的伴侣
畏惧情感承诺
受困
为照顾父母而受困
不相信自己的本能
否认直觉
不相信自己值得被爱
忽视自身的感受
自卑
因父母的拒斥而缺乏自信
他们觉得坦言自己的需求对他人来说是一种打扰
选择自我封闭
成功的外表统一掩盖童年孤独
父母的拒斥不一定会让孩子缺乏自信心
情感成熟的人
情感成熟
定义
一个人能客观地进行思考并与他人保持深层次地情感联系
具体表现
可以独立完成很多事,同时还有深厚的情感寄托,能将二者顺利融入日常生活中
清楚自己追求的东西,但不会利用别人
充分从原生家庭中独立并建立自己的生活
有很好自我意识和自我认同感
有着善良的同情心,良好的情绪控制力以及高情商,让人舒服
乐意场合开胸怀和他人分享自己的看法
出现问题,他们会直接与他人共同协调彼此的差异
情绪成熟的父母懂得用一种周全的方式来对待压力,通史懂得理智地处理他们地情绪
子主题 3
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情感成熟
旧模式的吸引力
识别情感成熟的人
他们立足现实,很可靠
他们不会抱怨现实,懂得如何面对它
他们可以同时感知并思考
他们表里一致使得他们很可靠
他们不会把一切都扛在肩上
他们尊敬他人,懂得互惠
他们尊重你的底线
他们懂得回报
他们非常灵活,懂得妥协
他们总是心平气和
在一段关系中,如果一个人越早发脾气,对此关系的影响越严重
大多数人都是在刚开始交往表现很好,所以要提防那些刚开始旧烦躁易怒的人
烦躁易怒反应了这个人的脾气和权利意识,更不要说对你的不尊重了
那些情绪容易失控,并期望生活应该按照他们意愿进行的人不适合成为一个好的伴侣
他们愿意受到影响
他们很诚实
他们愿意道歉并弥补过失
他们懂得做出回应
他们的同理心让你觉得很有安全感
你能感觉他们在关注你并理解你
他们想安慰别人,也想被人安慰
他们会反思自己的行为并作出改变
他们可以很幽默和风趣
和他们在一起很愉快
与人在网上聊天需要注意对方那些方面
灵魂拷问
他们尊重你的底线吗
你想快点了解对方吗
你会因为暧昧感而感到压力吗
他们过很久才回复你,会让你感到不舒服吗
你觉得他们在认识你之前对你期望过高了吗
他们对你态度是否有点冷淡,让你何难跟他们沟通吗
他们是互惠的吗
他们会提起你在以前网上说的事情吗,还是只顾自己的呢
他们会通过不断提问以便更深入地了解你,还是仅根据你们讨论地话题来确定地想法呢
你觉得和他们商量事情很容易吗,还是你们常常谈不来
在关系中养成新的习惯
情感不成熟
性格特点
固执
抗压能力较差
喜欢做让自己最舒服地事
主观
不尊重人与人地差异性
总是,非常以自我为中心
习惯自我参照,而非自我反省
喜欢成为焦点
有时候会角色反转
缺乏同理心并且对感情不敏感
心智化
人的性格特点如同人性中一切,不是纯粹的。相反,任何特点都如同光谱一样具有连续性,相互之间有重叠的部分,内化和外化会在同一“光谱”上出现,在最极端的情况下,内化和外化千差万别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