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HCNA认证详解与学习指南
2020-04-15 15:19:02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华为HCNA认证详解与学习指南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华为HCNA认证详解与学习指南
11 VLAN间路由
11.1 多臂路由实现VLAN间通信
11.2 单臂路由实现VLAN间通信
11.3 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间通信和现网应用
11.4 小结
11.5 练习题
12 链路聚合
12.1 链路聚合原理及适用场景
12.2 链路聚合模式
12.3 LACP基础
12.4 二层链路聚合实现
12.5 三层链路聚合实现
12.6 小结
12.7 练习题
13 Smart Link和Monitor Link
13.1 Smart Link概述
13.1.1 Smart Link基本原理
13.1.2 Smart Link负载分担
13.1.3 Smart Link配置
13.2 Monitor Link概述
13.2.1 Monitor Link实现
13.2.2 Monitor Link配置举例
13.3 小结
13.4 练习题
14 NAT网络地址转发
14.1 NAT基本工作原理
14.2 NAT的实现
14.2.1 静态NAT实现
14.2.2 NAT服务器实现
14.2.3 Easy IP实现
15 广域网
15.1 串行链路介绍
15.2 HDLC
15.2.1 HDLC介绍
15.2.2 HDLC帧结构
15.2.3 HDLC实现
15.2.4 借用地址
15.3 PPP
15.3.1 PPP应用场景
15.3.2 PPP组件
15.3.3 PPP数据帧格式
15.3.4 PPP PAP认证
15.3.5 PPP CHAP认证
15.4 PPPoE
15.4.1 PPPoE应用场景
15.4.2 PPPoE报文格式
15.4.3 PPPoE会话建立过程
15.4.4 PPPoE案例
15.4.5 PPPoE的优化和调整
15.5 小结
15.6 练习题
16 网络安全
16.1 ACL访问控制列表
16.1.1 ACL的工作原理和使用场景
16.1.2 基本ACL和实验
16.1.3 高级ACL和实验
16.1.4 基于时间的ACL和实验
16.2 AAA
16.2.1 AAA基本概念
16.2.2 AAA认证和授权
16.2.3 AAA基本配置实验
16.2.4 小结
16.3 练习题
17 IPv6和基础路由
17.1 IPv6基础
17.1.1 IPv6地址格式
17.1.2 IPv6地址分类
17.1.3 EUI-64计算IPv6地址
17.1.4 IPv6基本报头
17.1.5 IPv6扩展包头
17.1.6 IPv6无状态自动配置实现
17.1.7 IPv6地址冲突检测(DAD)
17.2 IPv6路由基础(RIPng)
17.2.1 RIPng基本原理
17.2.2 RIPng实验
17.2.3 RIPng的优化案例
17.3 IPv6路由基础(OSPFv3)
17.3.1 OSPFv3基础
17.3.2 OSPFv3报文格式
17.3.3 OSPFv3基本配置实验
17.3.4 OSPFv3实例ID实验
17.3.5 OSPFv3认证
17.4 小结
17.5 练习题
18 HCNA企业网综合实战
18.1 网络拓扑描述
18.2 网络实施需求描述
18.3 网络配置和实施
18.3.1 配置BORDER接口PPPoE拨号连接
18.3.2 配置单臂路由
18.3.3 配置两台CORE交换机Eth-Trunk连接
18.3.4 在交换机上创建VLAN并修改相连接口的模式
18.3.5 配置交换机的生成树模式
18.3.6 在BORDER路由器上配置DHCP服务
18.3.7 配置NAT
18.3.8 在BORDER设备上配置默认路由
18.4 服务器相关配置和PPPoE服务器端配置
附录A 术语
附录B 部分练习题答案
1 华为数据通信认证指南和基础实验环境
1.1 华为认证体系介绍
1.2 使用eNSP搭建基础网络
1.2.1 eNSP模拟器的基本设置方法
1.2.2 使用eNSP搭建简单的端到端网络
1.2.3 eNSP使用Wireshark捕获报文
1.2.4 eNSP常见故障解决方案
1.3 网络协议模型基础
1.3.1 网络通信模型的意义
1.3.2 OSI参考模型
1.3.3 TCP/IP参考模型
1.4 小结
1.5 练习题
2 网络类型、传输介质和VRP基础
2.1 局域网和广域网的区别
2.2 物理拓扑和逻辑拓扑
2.3 传输介质和通信方式
2.4 认识VRP系统
2.4.1 什么是VRP
2.4.2 VRP发展史
2.5 VRP命令行基础
2.5.1 命令行视图
2.5.2 命令行功能和在线帮助
2.6 登录和管理设备
2.6.1 通过Console登录和管理设备
2.6.2 通过Mini USB登录和管理设备
2.6.3 通过Telnet登录设备
2.7 VRP基本配置
2.7.1 配置系统时钟
2.7.2 配置标题消息
2.7.3 命令行等级划分
2.8 VRP文件系统
2.8.1 VRP文件系统
2.8.2 VRP文件系统基本命令操作
2.8.3 配置文件管理
2.8.4 配置文件重置
2.8.5 指定系统启动配置文件
2.8.6 存储设备管理
2.9 VRP系统升级与管理
2.9.1 理解产品和VRP版本命名方式
2.9.2 FTP和TFTP的应用
2.9.3 VRP系统升级
2.9.4 指定下次启动系统
2.9.5 ISSU特性介绍
2.10 补丁文件激活和管理
2.10.1 补丁(patch)分类
2.10.2 上传并激活补丁
2.10.3 指定下次启动补丁
2.10.4 卸载补丁
2.11 小结
2.12 练习题
3 以太网和交换机基础
3.1 以太网介绍
3.1.1 冲突域
3.1.2 广播域
3.1.3 CSMA/CD
3.1.4 半双工和全双工
3.1.5 自协商
3.2 以太网帧结构
3.2.1 MAC地址
3.2.2 以太帧格式
3.3 交换网络基础
3.3.1 以太网交换机
3.3.2 交换机3种转发行为
3.3.3 交换机转发原理
3.4 小结
3.5 练习题
4 STP生成树协议
4.1 交换机环路问题分析
4.2 STP的选举
4.2.1 根桥选举
4.2.2 根端口选举
4.2.3 指定端口选举
4.2.4 替代端口选举
4.2.5 边缘端口
4.2.6 STP端口角色及端口状态
4.3 STP报文类型
4.3.1 配置BPDU
4.3.2 TCN BPDU
4.3.3 STP收敛时间
4.4 STP配置举例
4.4.1 启用和禁用STP
4.4.2 修改交换机STP模式
4.4.3 修改端口开销、控制根端口和指定端口的选举
4.4.4 配置边缘端口
4.5 小结
4.6 练习题
5 VLAN虚拟局域网
5.1 VLAN的作用
5.2 VLAN帧格式(802.1Q)
5.3 VLAN链路和端口类型
5.3.1 Access端口
5.3.2 Trunk端口
5.3.3 Hybrid端口
5.3.4 VLAN划分方法
5.4 VLAN实验
5.4.1 VLAN划分实验
5.4.2 Access端口和Trunk端口综合实验
5.4.3 Hybrid端口综合实验
5.5 小结
5.6 练习题
6 IP基础
6.1 IP报文介绍
6.1.1 IP地址格式
6.1.2 层次化的IP编址方案
6.1.3 特殊地址
6.1.4 私有IP地址
6.1.5 子网划分
6.2 ARP
6.2.1 ARP工作原理
6.2.2 ARP分类
6.2.3 ARP报文格式
6.3 小结
6.4 练习题
7 TCP与UDP
7.1 TCP
7.1.1 TCP协议特性
7.1.2 TCP报文格式
7.1.3 TCP会话的建立
7.1.4 TCP会话的终止
7.1.5 TCP的确认与重传
7.1.6 TCP滑动窗口
7.1.7 应用端口
7.2 UDP
7.2.1 UDP特性
7.2.2 UDP报文格式
7.3 小结
7.4 练习题
8 P路由基础
8.1 P转发原理
8.2 路由协议概述
8.3 路由选路原则
8.3.1 最长匹配原则
8.3.2 路由优先级
8.3.3 路由开销
8.4 静态路由
8.4.1 静态路由配置
8.4.2 默认静态路由配置
8.5 小结
8.6 练习题
9 RIP
9.1 RIP基本原理
9.1.1 RIP报文格式
9.1.2 RIPv1和RIPv2的区别
9.1.3 RIP计时器
9.1.4 RIP防环机制
9.2 RIP的实现
9.2.1 RIPv1案例
9.2.2 RIPv2案例
9.3 小结
9.4 练习题
10 OSPF
10.1 OSPF基本原理
10.1.1 OSPF和RIP的区别
10.1.2 OSPF区域分层结构
10.1.3 OSPF支持的网络类型
10.1.4 OSPF报文类型
10.1.5 链路状态与LSA
10.1.6 OSPF邻居与邻接
10.1.7 OSPF邻居状态机变迁
10.1.8 DR与BDR选举
10.2 单区域OSPF实现
10.3 多区域OSPF
10.4 小结
0 条评论
回复 删除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