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6技术、部署与业务应用
2020-04-17 16:50:17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IPv6技术、部署与业务应用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第三部分 IPv6应用
12 应用过渡
12.1 网页浏览
12.1.1 IPv6对网页浏览的影响
12.1.2 网页浏览迁移方案
12.2 电子邮件
12.2.1 IPv6对电子邮件的影响
12.2.2 电子邮件迁移方案
12.3 即时通信
12.3.1 IPv6对即时通信的影响
12.3.2 即时通信迁移方案
12.4 VoIP
12.4.1 VoIP业务概述
12.4.2 VoIP通信编码
12.4.3 VoIP业务现状
12.4.4 VoIP业务过渡
12.5 IPTV
12.5.1 IPTV业务概述
12.5.2 IPTV系统构成
12.5.3 IPTV业务现状
12.5.4 IPTV业务过渡
12.6 3G
12.6.1 3G概述
12.6.2 3GPP的迁移
12.6.3 3GPP2的迁移
12.7 物联网
12.7.1 物联网概述
12.7.2 物联网引入IPv6的必要性
12.7.3 物联网IPv6技术进展
12.7.4 物联网IPv6引入策略
第一部分 IPv6基础
1 绪论
1.1 IPv4的局限性
1.2 IPv6的发展现状
1.3 互联网演进的困境
2 IPv6基础协议
2.1 IPv6框架
2.2 IPv6编址
2.2.1 地址表示方式
2.2.2 地址空间和前缀
2.2.3 地址分类
2.2.4 单播地址
2.2.5 任播地址
2.2.6 多播地址
2.2.7 特殊地址
2.3 IPv6协议
2.3.1 数据包格式
2.3.2 扩展首部
2.4 ICMPv6
2.4.1 协议概述
2.4.2 错误消息
2.4.3 信息消息
2.5 邻居发现协议
2.5.1 数据包格式
2.5.2 数据结构和算法
2.5.3 前缀发现机制
2.5.4 地址解析机制
2.5.5 重复地址检测
2.5.6 邻居不可达检测
2.5.7 重定向机制
2.6 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
2.6.1 地址状态
2.6.2 协议流程
2.7 DHCPv6
2.7.1 数据包格式
2.7.2 分配地址流程
2.7.3 分配前缀流程
3 IPv6接入方式
3.1 接入网络
3.1.1 网络接入方式
3.1.2 网络接入控制方式
3.2 PPPoE
3.2.1 PPPoE链路建立过程
3.2.2 IPv6CP协议
3.2.3 PPPoE部署
3.3 IPoE
3.3.1 IPoE接入过程
3.3.2 IP Session
3.3.3 IPoE部署
3.4 IPv6接入方式综合部署
4 IPv6路由协议
4.1 路由协议的演进
4.2 IGP路由选择协议——OSPF
4.2.1 OSPF概述
4.2.2 OSPFv3与OSPFv2的区别
4.3 IGP路由选择协议——ISISv6
4.3.1 ISIS概述
4.3.2 ISISv6与ISISv4的区别
4.4 EGP路由选择协议——BGP4+
4.4.1 BGP概述
4.4.2 BGP4+与BGP4的区别
5 IPv6多播技术
5.1 多播技术产生背景
5.1.1 IP多播历史
5.1.2 什么是多播
5.1.3 IP多播的特点
5.1.4 多播技术应用
5.2 多播技术原理、标准
5.2.1 IP多播地址结构
5.2.2 IPv6多播MAC地址
5.2.3 IPv6多播组管理协议
5.2.4 IPv6多播路由协议
5.3 多播技术在IPv6与IPv4下的差异
5.3.1 IPv6的优势
5.3.2 IPv6多播协议差异
5.4 多播技术的应用场景
6 移动IPv6
6.1 移动IP基础
6.1.1 移动IP技术产生的背景
6.1.2 移动IP相关标准的发展
6.2 移动IPv6技术
6.2.1 移动IPv6网络框架
6.2.2 移动IPv6消息格式
6.2.3 移动IPv6工作机制
6.3 移动IPv6扩展
6.3.1 快速移动IPv6
6.3.2 分级移动IPv6
6.3.3 快速分级移动IPv6
6.4 代理移动IPv6
6.4.1 代理移动IPv6网络框架
6.4.2 代理移动IPv6消息格式
6.4.3 代理移动IPv6工作机制
6.5 移动IPv6优势
第二部分 IPv6部署
7 IPv6技术过渡
7.1 双栈技术
7.1.1 DS-Lite
7.1.2 6RD
7.2 翻译技术
7.2.1 无状态IP/ICMP转换
7.2.2 NAT-PT技术
7.2.3 有状态NAT64协议转换技术
7.2.4 无状态协议转换技术
7.2.5 TRT系统
7.2.6 Socks64
7.3 隧道技术
7.3.1 6to4
7.3.2 6over4
7.3.3 ISATAP
7.3.4 GRE
7.3.5 L2TP
7.3.6 6PE
7.3.7 6VPE
8 IPv6网络部署
8.1 过渡技术现状概述
8.1.1 IPv6标准化概况
8.1.2 应用平台的IPv6支持程度
8.1.3 网络设备对IPv6的支持能力
8.1.4 IPv6网络设备试用概况
8.2 IPv6过渡部署需求分析
8.2.1 业界对IPv6过渡的态度
8.2.2 ISP过渡业务选择
8.2.3 ISP网络过渡需求分析
8.2.4 企业网过渡需求
8.3 ISP骨干网部署
8.3.1 ISP骨干网部署概述
8.3.2 MPLS骨干网部署
8.3.3 IP骨干网部署
8.3.4 新建骨干网部署
8.3.5 骨干网部署方案对比
8.4 ISP宽带接入部署
8.4.1 宽带接入模型
8.4.2 IPv6对IPv4的兼容性分析
8.4.3 宽带接入部署总体方案
8.4.4 公网双栈过渡部署
8.4.5 私网双栈过渡部署
8.4.6 DS-Lite过渡部署
8.4.7 6RD过渡部署
8.4.8 认证溯源部署
8.4.9 各种过渡方案的比较
8.5 ISP移动宽带接入部署
8.5.1 移动宽带接入模型
8.5.2 移动宽带过渡部署需求
8.5.3 移动宽带接入部署方案
8.6 企业网过渡部署
8.6.1 企业网模型
8.6.2 企业网过渡部署方案
8.6.3 企业网演进方案
9 IPv6支撑系统过渡
9.1 网管系统过渡
9.1.1 网络管理系统结构
9.1.2 网络管理协议
9.1.3 IPv6网络管理
9.1.4 网络管理系统过渡
9.2 DNS系统过渡
9.2.1 DNS工作原理
9.2.2 IPv6网络的DNS
9.2.3 DNS系统过渡
9.3 AAA系统的过渡
9.3.1 AAA与RADIUS
9.3.2 IPv6的AAA
9.3.3 AAA系统过渡
10 IPv6终端过渡
10.1 终端接入网络的现状
10.1.1 宽带网络终端现状
10.1.2 VPN虚拟专用网现状
10.1.3 各种操作系统对IPv6的支持
10.2 IPv6终端的过渡技术
10.2.1 终端的双栈架构
10.2.2 Bump-In-the-Stack(BIS)
10.2.3 Bump-In-the-API(BIA)
10.2.4 Teredo隧道
10.3 终端向IPv6迁移
10.3.1 终端通过PPPoE连接到IPv6网络
10.3.2 配置支持IPv6的操作系统
10.3.3 应用程序的迁移
11 IPv6网络安全
11.1 IPv6网络安全技术
11.1.1 IPv6协议安全
11.1.2 IPSec协议及应用安全
11.1.3 移动IPv6安全
11.1.4 IPv6协议安全小结
11.2 IPv6网络安全部署
11.2.1 IPv6骨干网安全
11.2.2 边界网络安全
11.2.3 内网安全部署
11.2.4 DNS系统安全
11.2.5 应急响应机制完善
11.3 IPv6网络安全业务
11.3.1 综述
11.3.2 国外IPv6安全业务开展情况
11.3.3 IPv6安全业务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