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昆虫体躯的一般构造
2021-01-16 22:40:07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普通昆虫学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1.4 昆虫的胸部
1.4.1 胸部的基本构造
昆虫的胸部是昆虫体躯的第二段由前胸、中胸、后胸三个体节组成,各节具1对足,分别是前足、中足、后足,大多数有翅亚纲的中、后胸各有1对翅,分别叫前翅和后翅。大部分无翅昆虫各胸节的大小、形状十分相似。有翅昆虫的中、后胸因在形态上与前胸差别比较大,而特称为具翅胸节。
胸部的演化主要围绕运动功能进行。
胸部的演化主要围绕运动功能进行。
前胸:大多数昆虫的前胸由于与飞行无关而结构比较简单(如大部分的蜻蜓目、鳞翅目、双翅目、膜翅目),前胸常比中、后胸小得多。由于前胸不受飞行机械的制约,具有变异的可能性,变异常与前足的功能、性选择、拟态等密切相关,因受行走机制的限制,变异常发生在前胸背板上。
- 前胸背板:大多数昆虫的前胸背板结构简单,常为一狭片;蜚蠊目、直翅目、同翅目、半翅目、鞘翅目的昆虫的前胸背板比较发达,能起保护作用。
- 前胸侧板:侧沟将侧板分为前侧片和后侧片,侧沟下端形成一个与胸足基节顶接的侧基突。后侧片常退化,或同背板愈合,或与腹板愈合;前侧片有时也与腹板愈合。原尾目、弹尾目以及襀翅目昆虫没有真正的侧板。
- 前胸腹板:多不发达,但有些类群有特别的构造,如叩甲科昆虫前胸腹板后部中央有一个后伸的楔形突,大部分猎蝽科昆虫与姬蝽科昆虫前胸腹板中央有横纹脊组成的纵行摩擦发音沟。
具翅胸节:是昆虫中胸和后胸的合称,背板、腹板以及侧板都很发达,并且彼此紧密相连,形成一个坚强的飞行支持结构。
端背片位于前脊沟之前,常为一狭横片。在翅发达的胸节中,后一节的端背片常向前扩展与前一体节的背板紧接而形成前一节的后背片。
前盾片是前脊沟与前盾沟间的狭片,但在襀翅目、鳞翅目、鞘翅目昆虫中则比较发达。
盾片是背板的主体,位于前盾沟与盾间沟之间。
小盾片是盾间沟后的骨片,有些种类,如盾蝽科与龟蝽科的种类,中胸小盾片可将翅和整个腹部盖起来。
背板的侧缘有前、后两个突起与翅相连的关节构造,前面的突起称前背翅突,与翅基部第一腋片相支接;后面的突起称后背翅突。
- 背板:具翅胸节的背板一般具有3条沟,从前往后依次为前脊沟、前盾沟和盾间沟。其中前脊沟是最基本的一条沟,其内脊发展成为着生被纵肌的悬骨;盾间沟变化较大,常呈“倒V”形,形状与位置不固定,有时消失。
端背片位于前脊沟之前,常为一狭横片。在翅发达的胸节中,后一节的端背片常向前扩展与前一体节的背板紧接而形成前一节的后背片。
前盾片是前脊沟与前盾沟间的狭片,但在襀翅目、鳞翅目、鞘翅目昆虫中则比较发达。
盾片是背板的主体,位于前盾沟与盾间沟之间。
小盾片是盾间沟后的骨片,有些种类,如盾蝽科与龟蝽科的种类,中胸小盾片可将翅和整个腹部盖起来。
背板的侧缘有前、后两个突起与翅相连的关节构造,前面的突起称前背翅突,与翅基部第一腋片相支接;后面的突起称后背翅突。
- 侧板:具翅胸节的侧板发达,各侧背方中部有一个顶在翅第2腋片下的侧翅突,腹方中央有一个侧基突,侧翅突与侧基突之间的侧沟把侧板分为前侧片和后侧片,两侧片中部有时各有一个横沟把侧板分为4片,分别叫上前侧片与下前侧片、上后侧片与下后侧片。
在侧翅突前后的两个膜质区中各有一两个小骨片,统称上侧片。有些昆虫基节窝的前方有一个小骨片,称基前转片。 - 腹板:具翅胸节腹板上常有两个明显的沟,前面的一条称前腹沟,后面的称腹脊沟;此外还有一些膜或缝。这些沟、膜或缝把腹板分为4片,即前腹片、基腹片、小腹片及间腹片。其中前3片由主腹片分隔而来,主腹片因里面具有发达的叉状腹内突而又称具叉腹片;间腹片因里面具有内刺突又叫具刺腹片。
1.4.2 胸足的构造与类型
- 胸足的基本构造:胸足是着生在在各胸节侧腹面基节臼(或称 基节 窝)里的附肢;足与侧板的关节有两类:足基部仅与侧板的侧基突相支接的单关节构造及同时与侧基突和基前转片相支接的双关节构造,后一类关节仅见于具有基前转片的昆虫。成虫的足由6节组成,节与节之间常有一两个关节相支接。
- 基节:是足最基部的一节,常短粗,但捕食性的种类前足基节却很长,如螳螂和部分猎蝽的前足基节。
- 转节:一般较小,基部与基节以前、后关节相连,端部常与股节紧密相连而不很活动。蜻蜓目昆虫的转节中部狭隘,似为两节。
- 股节:又称腿节,常是足各节最发达的一节,其基部与转节紧密相连,端部与胫节以前后关节相接。该节的发达程度与胫节活动所需肌肉有关。捕食性昆虫足的股节表面,侧别是内侧常具有齿和刺。膜翅目细腰亚目的部分种类股节基部形成一个多少明显的拟转节,该构造又称第2转节。
- 胫节:胫节一般细长,与股节之间的双关节很发达,使胫节可以折叠到股节之下;捕食性的种类胫节内侧常具有刺或齿,有些螳螂目、半翅目等昆虫胫节具叶状扩展;猎蝽科、姬蝽科昆虫前、中足胫节端部常具海绵沟以帮助捕猎食物。螽斯的前足胫节上具听器,能接受声音信息。
- 跗节:昆虫的跗节常由1—5个亚节,即跗分节组成,原尾目、双尾目以及部分弹尾目和多数全变态昆虫的幼虫的跗节为1节,有翅亚纲的成虫和不全变态若虫或稚虫的跗节多为2—5节。各种昆虫各足跗节的亚节数可能不同。有些种类的跗节特化,如蜜蜂后足的第1跗分节特别膨大,其上内侧具成排的梳刷花粉的毛刷,特称基跗节;而蜜蜂前足的第1跗节基部有一凹陷,与胫节末端的瓣状物一起构成了净角器,以清除黏在触角上的花粉等脏物。蝼蛄前足跗节各亚节特化为齿状,以适挖土。
- 前跗节:是胸足最末端的构造,除原尾目、部分弹尾目、部分全变态类昆虫幼虫的前跗节还保留着单一爪的原始状态外,大部分昆虫的前跗节发生了不同形式的变化。一般昆虫的前跗节具两个侧爪,仅少数昆虫(如衣鱼)既有侧爪又有中爪。有些昆虫前跗节基部常有一骨片陷在最后一跗分节内,称掣爪片,以掣爪片端部中央发出一个突起伸在两爪中间的构造称爪间突,通常各侧爪还可以有各种突起、分叶等,如爪基部的瓣状构造称爪垫。直翅目等昆虫两爪中间具中垫。
- 胸足的类型:大部分昆虫的足是适于行走的器官,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足的功能与形态出现了一些变化,根据其结构与功能,可把昆虫的足分为不同的类型,常见的类型有8种。
- 步行足:为昆虫中最常见的一类足,即使是一些特殊类型的足有时亦能用于行走。步行足还有帮助捕食、清洁、抱握雌虫、攀援等功能。
- 跳跃足:股节特别发达,胫节一般细长,当股节肌肉收缩时,折在股节下的胫节突然伸开而使虫体向前上方快速运动,如蝗虫、跳甲、跳蚤的后足。
- 捕捉足:基节多延长,股节发达,股节与胫节上多有相对的齿或刺而形成一个捕捉机构,如螳螂、猎蝽等很多捕食性昆虫的足。有些猎蝽的足并不特化,但他们能用前足蘸以植物的胶粘捕猎物。
- 开掘足:较宽扁,股节或胫节上具齿,适于挖土及拉断植物的细跟。如蝼蛄、金龟甲、蝉的若虫等土栖昆虫的前足。
- 游泳足:稍扁平,具较密缘毛,形若桨,适于划水。水生昆虫的足(除有些种类的前足外)均有不同程度的适应游泳的形态特化。
- 抱握足:较短粗,跗节特别膨大,具吸盘状构造,在交配时能挟持雌虫,如龙虱雄虫的前足。
- 携粉足:多毛,较宽扁,基跗节甚大,适于采集与携带花粉,如蜜蜂总科昆虫的后足。
- 攀握足:又叫把握足、攀悬足、攀登足、攀缘足等,各节较短粗,胫节端部具1指状突,与跗节呈弯爪状的前跗节构成一个钳状构造,能牢牢夹住人、畜的毛发等。如虱类的足。
1.5 昆虫的翅
1.5.1 翅的基本构造和类型
双翅目蝇类前翅后缘基部具有一两片膜质瓣,即翅瓣。一些昆虫翅两端部前缘具1深色斑,即翅痣。
昆虫是动物界最早获得飞行能力的类群,同时也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具翅的类群,飞行能力的获得是昆虫纲繁盛的重要因素之一。
- 翅的基本结构
翅一般近三角形,所以有3缘3角。将其平展时,靠近头部的一边称前缘,靠近尾部的一边呈后缘或内缘,在前缘与后缘之间的边称外缘。翅基部的角叫肩角,前缘与外缘的夹角叫顶角,外缘与内缘的夹角叫臀角。
双翅目蝇类前翅后缘基部具有一两片膜质瓣,即翅瓣。一些昆虫翅两端部前缘具1深色斑,即翅痣。
- 翅的类型
- 膜翅:膜质,薄而透明,翅脉明显可见;为昆虫中最常见的一类翅,如蜻蜓、草蛉、蜂类的前后翅、蝗虫、甲虫、蝽类的后翅等。
- 毛翅:膜质,翅面与翅脉被很多毛,多不透明或半透明;如毛翅目昆虫的翅。
- 鳞翅:膜质,因密被鳞片外观多不透明;如蝶、蛾的翅。
- 缨翅:膜质透明,脉退化,翅缘具缨状长毛;如蓟马的翅。
- 半覆翅:臀前区革质,其余部分膜质,翅折叠时臀前区盖住臀区与轭区起保护作用;如大部分竹节虫的后翅。
- 覆翅:革质,多不透明或半透明,主要起保护后翅的作用;如蝗虫、叶蝉类的前翅。
- 半鞘翅:又称半翅,其基部革质,端部膜质;如大多数蝽类的前翅。
- 鞘翅:全部骨化,坚硬,主要用于保护后翅与背部;如鞘翅目昆虫的前翅。
- 棒翅:或称平衡棒,呈棍棒状,能起感觉与平衡体躯的作用;如双翅目昆虫与雄蚧的后翅,捻翅目昆虫的前翅也可归入此类。这类翅与膜翅同源,有些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变成膜翅,如果蝇的后翅。为翅型名称统一而改称棒翅。
1.5.2 翅脉
(2)凸脉与凹脉:大多数昆虫的翅面并非绝对的平面,特别是比较原始的种类中,翅面大体呈褶扇形,纵脉凹凸相间,从背面观处与褶顶的脉称为凸脉,以“+”表示;而处于褶底的脉称为凹脉,以“-”表示。
(3)副脉、闰脉与系脉:副脉为纵脉的分支,其命名原则是在原脉的简写后顺次附以小写的a,b,c等英文字母,如Cu1的分支可写作Cu1a、Cu1b等。闰脉是在相邻的两条纵脉之间加插的一些较细的纵脉,因此又叫加插脉或间插脉;命名加插脉时是在其前一纵脉的简写字母前加一大写的英文字母“I”,系脉是两条以上的脉分段相连成的一条脉,过去命名系脉多将组成系脉的脉名用“&”或英文连字符“-”相连,如分横脉(s)与第2横脉(R2)组成的系脉写作s&R2或s-R2;不过,现在系脉命名的国际趋势是用“+”号相连各组成脉,如上述的系脉可命名为s+R2。
- 翅脉及其类型
- 翅脉的概念:翅脉是翅的两层薄壁间纵横分布的条纹,由气管部位加厚而成,对翅表起支架的作用,主要的翅脉有一定名称。
- 翅脉的类型: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把翅脉分为不同的类型。
(2)凸脉与凹脉:大多数昆虫的翅面并非绝对的平面,特别是比较原始的种类中,翅面大体呈褶扇形,纵脉凹凸相间,从背面观处与褶顶的脉称为凸脉,以“+”表示;而处于褶底的脉称为凹脉,以“-”表示。
(3)副脉、闰脉与系脉:副脉为纵脉的分支,其命名原则是在原脉的简写后顺次附以小写的a,b,c等英文字母,如Cu1的分支可写作Cu1a、Cu1b等。闰脉是在相邻的两条纵脉之间加插的一些较细的纵脉,因此又叫加插脉或间插脉;命名加插脉时是在其前一纵脉的简写字母前加一大写的英文字母“I”,系脉是两条以上的脉分段相连成的一条脉,过去命名系脉多将组成系脉的脉名用“&”或英文连字符“-”相连,如分横脉(s)与第2横脉(R2)组成的系脉写作s&R2或s-R2;不过,现在系脉命名的国际趋势是用“+”号相连各组成脉,如上述的系脉可命名为s+R2。
1.5.3 脉序
7条横脉从前之后依次为:
- 脉序:又叫脉象,指翅脉在脉翅面上的分布形式。不同类群的脉序存在一定的差别,而在同一类群中又相对稳定;因此,脉序是研究昆虫系统发育的重要特征之一。
7条横脉从前之后依次为:
- 前缘脉(C):位于翅最前方的一条不分支的凸脉,一般形成翅的前缘。
- 亚前缘脉(Sc):位于前缘脉之后的凹脉,端部常分为第1亚前缘脉(Sc1)和第2亚前缘脉(Sc2)。
- 径脉(R):通常是最强壮的一条脉;主干为凸脉;先分2支,前支叫第1径脉R1,直达翅缘;后支称径分脉(Rs),此径脉2次分支,形成第2至第5径脉(R2,R3,R4,R5)。
- 中脉(M):位于翅的中部,主干为凹脉,经2次分支形成第1至第4中脉(M1,M2,M3,M4);有时把第1次2分支后形成的前支叫前中脉(MA),后支叫后中脉(MP),前、后中脉又各分支形成第1前中脉(MA1)、第2前中脉(MA2)和第1后中脉(MP1)、第2后中脉(MP2)。
- 肘脉(Cu):主干为凹脉,分为2支,即第一肘脉(Cu1)和第2肘脉(Cu2);第1肘脉常可再分2支,分别称Cu1a、Cu1b。
- 臀脉(A):位于臀区,常3条,也可能多条,命名时从前到后依次用1A,2A,3A......nA。
- 轭脉(J):具有轭区的昆虫翅常有一两条轭脉,分别称第1轭脉(1J)和第2轭脉(2J)。
- 肩横脉(h)、径横脉(r)、分横脉(s)、径中横脉(r-m)、中横脉(m)、中肘横脉(m-cu)
1.5.4 翅的连锁
在部分2对翅都用以飞行的昆虫,前、后翅常借一些连锁器官或称连翅器连接起来,是前、后翅能相互配合,动作协调。昆虫的连翅器大体可分5类:
- 翅抱型:又叫翅肩型、膨间型、贴接型等。蝶类与部分蛾类(如枯叶蛾科、蚕蛾科等)的后翅前缘基部加宽,并多在亚前缘脉上连有一至数条肩横脉加强翅基部的强度,飞行时靠空气压力等连在一起。这类连翅器最原始的类型之一。
- 翅轭型:鳞翅目轭翅亚目的昆虫前翅基部轭区向后伸出呈指状突起,即轭叶或翅轭,飞行时伸到后翅前缘下面夹住后翅,较原始的毛翅目昆虫前翅基部也有类似的构造用于连接后翅。
- 翅缰型:飞行时前、后翅间以翅缰或翅缰鬃连接起来;它又有3种类型:缰鬃刺型、缰毛型及缰钩型。缰鬃刺型为原始的连翅器之一,其前翅轭区稍扩大,后缘具一列轭刺,后翅的前缘具有直伸缰鬃,虽然这些刺与鬃不牢固地与翅相连,但已足够是前、后翅在飞行时相互协调,如长翅目澳蝎蛉科昆虫的连翅器。缰毛型连翅器为大多数蛾类所具,其后翅前缘基部有一到数根弯曲的翅缰,前翅腹面肘脉上具一簇毛。缰钩型连翅器为鳞翅目部分类群雄性所具有,其后翅前缘具1根弯曲的翅缰,前翅的亚前缘脉或径脉上有一个弯曲的钩状薄片,即翅缰钩;有人把缰毛型及缰钩型中前翅上容纳后翅翅缰的毛或钩统称容缰器。
- 翅褶型:翅褶型连翅器是通过前翅或后翅或两者同时具有的褶及相应构造把前、后翅连锁起来的。此型连翅器也有3类:褶刺型、褶钩型及褶褶型。
- 翅嵌型:此型为部分半翅目昆虫所特有,其前翅腹面爪片的端部具有一个夹状构造,此夹状构造具长短、多少不一的指形小突;后翅前缘中部向上弯曲并加厚似铁轨状,飞行时嵌入前翅的夹状构造中。
1.6 昆虫的腹部
1.6.1 腹部的形状
腹部是昆虫体躯的第3体段,也是最后一个体段,尽管它与胸部的分界看起来明显,但由于多数有翅昆虫第1腹节的端背片与后胸的悬骨有关,所以胸部与腹部紧密相连,膜翅目细腰亚目的昆虫腹部第1节甚至与后胸合并成胸部的一部分,称为并胸腹节。(指膜翅目细腰亚目的昆虫腹部第一节 与后胸合并成胸部的一部分,称为并胸腹节)
与生殖有关的附肢特化成为外生殖器——雄性为抱握器,雌性为产卵器及尾须。腹部里面包藏着主要的内脏器官,所以腹部是昆虫的内脏活动( 新陈代谢)和生殖的中心。
与生殖有关的附肢特化成为外生殖器——雄性为抱握器,雌性为产卵器及尾须。腹部里面包藏着主要的内脏器官,所以腹部是昆虫的内脏活动( 新陈代谢)和生殖的中心。
- 腹的外部形状
昆虫的腹部大多近纺锤形或圆筒形,常比胸部略细,以近基部或中部最宽,如半翅目蝽科昆虫稻绿蝽和稻绿蝽的若虫;但也有一些奇特的形状,裙猎蝽属的昆虫腹部呈裙装,美洲蜜蚁及穿皮潜蚤等昆虫的腹部球形;而很多细腰亚目的昆虫腹部基部几节呈细杆状;褐蛉雄虫腹部呈蝎尾状。此外,有些昆虫还具有特化的卵瓣,使腹部的形状更为多样;最典型的例子为马尾蜂,其产卵管为体长的7—9倍。
1.6.2 腹部的分节
除原尾目昆虫自孵化后腹部节数增多外,其他所有的昆虫腹节数不随个体发育的进程而有所增加。除软体的幼虫外成虫和大部分若虫及幼虫的腹节都是次生节,节间膜及背板与腹板间的侧膜都较发达。因此,腹部的弯曲与伸缩都比较方便,以适于内脏的活动及交配与产卵的需要。
- 腹部的节数
除原尾目昆虫自孵化后腹部节数增多外,其他所有的昆虫腹节数不随个体发育的进程而有所增加。除软体的幼虫外成虫和大部分若虫及幼虫的腹节都是次生节,节间膜及背板与腹板间的侧膜都较发达。因此,腹部的弯曲与伸缩都比较方便,以适于内脏的活动及交配与产卵的需要。
- 昆虫的腹节
- 脏节:又叫生殖前节,因节中有大部分的内脏器官而得名。大部分昆虫中脏节各节的大小、构造比较均一,唯膜翅目细腰亚目的昆虫腹部第1、第2或1—3节很小。有翅亚纲成虫的脏节上绝无附肢,但在某些昆虫中具一些次生的突起,如猎蝽科昆虫中端部脏节的腹板上具不对称的脏节突。
- 生殖节:着生有昆虫的交配及产卵器官。大部分有翅亚纲及无翅亚纲缨尾目雌虫的生殖孔位于腹部第8和第9腹板间,也有少数位于第7腹板后或第8腹板上,甚至有些位于第9腹板上或第9腹板后。雄虫的生殖孔则多位于第9、第10膜板间阳茎的端部。
- 生殖后节:除原尾目昆虫外最多只有两节,即第10、第11节,若有1节,则端节可能是第10节或第10、第11节合并而成。第10腹节的大小与尾须的大小成正相关,如有些双尾目的昆虫尾须发展成铗,第10节就特别大。第11节又叫臀节,肛门位于该节的末端,其背板称为肛上板,腹侧面的两个骨片称肛侧板,除原尾目昆虫外该节一般退化。部分缨尾目和蜉蝣目昆虫的第11节虽然不发达,但却有1对很长的尾须及由背板伸出的中尾丝。
1.6.3 昆虫的外生殖器
外生殖器适用于交配和产卵的构造。
- 雌虫——产卵器
一、基本构造
常为管状构造,由3对称为产卵瓣的瓣状构造组成。一般认为,产卵瓣是附肢演变而来的。3对产卵瓣按着生的上下位置关系及来源分别有不同的名称。
第8腹节上的产卵瓣称第1产卵瓣或称腹产卵瓣,也有人叫第1生殖突,它着生在第1载瓣片或称第1生殖突基节上。第9腹节上的相应构造称第2产卵瓣或称为内产卵瓣,也有人称第2生殖突,它着生在第2载瓣片或称第2生殖突基节上。在第2载瓣片上向后伸出的瓣状外长物叫第3产卵瓣或称背产卵瓣。
常为管状构造,由3对称为产卵瓣的瓣状构造组成。一般认为,产卵瓣是附肢演变而来的。3对产卵瓣按着生的上下位置关系及来源分别有不同的名称。
第8腹节上的产卵瓣称第1产卵瓣或称腹产卵瓣,也有人叫第1生殖突,它着生在第1载瓣片或称第1生殖突基节上。第9腹节上的相应构造称第2产卵瓣或称为内产卵瓣,也有人称第2生殖突,它着生在第2载瓣片或称第2生殖突基节上。在第2载瓣片上向后伸出的瓣状外长物叫第3产卵瓣或称背产卵瓣。
二、产卵器的变异与适应
不同类型的昆虫具有不同形状的产卵器,低等昆虫(如原尾目、蜉蝣目昆虫)无特化的产卵器,而是由两条输卵管分别开口于第7腹节腹板后缘,它们具有1对产卵孔,这是产卵器的原始类型。高等昆虫仅具1个产卵孔,其产卵器的形态与产卵的方式与习性相适应,如在土中产卵的昆虫产卵器常呈锥状或矛状,在植物组织中产卵的昆虫常具有刺破或锯破寄主植物的构造,寄生性的昆虫常具有细长的产卵器,在物体表面产卵的昆虫常不具特化的产卵器。有些昆虫的产卵器特化,而使功能变化,如蜜蜂、胡蜂等的产卵器变成了自卫或进攻猎物的器官。
不同类型的昆虫具有不同形状的产卵器,低等昆虫(如原尾目、蜉蝣目昆虫)无特化的产卵器,而是由两条输卵管分别开口于第7腹节腹板后缘,它们具有1对产卵孔,这是产卵器的原始类型。高等昆虫仅具1个产卵孔,其产卵器的形态与产卵的方式与习性相适应,如在土中产卵的昆虫产卵器常呈锥状或矛状,在植物组织中产卵的昆虫常具有刺破或锯破寄主植物的构造,寄生性的昆虫常具有细长的产卵器,在物体表面产卵的昆虫常不具特化的产卵器。有些昆虫的产卵器特化,而使功能变化,如蜜蜂、胡蜂等的产卵器变成了自卫或进攻猎物的器官。
- 雄虫——交配器
一、雄性外生殖器的类型
昆虫的雄性外生殖器可分两大类,一类为比较原始的昆虫如原尾目、蜉蝣目及部分革翅目昆虫所具,其外生殖器具有成对的阳茎,在蜉蝣目中,成对的阳茎有时部分愈合。另一类为多数有翅亚纲的昆虫所有阳茎为单一的管状或叶状构造;比较原始的螳螂目、蜚蠊目昆虫的阳茎为几个叶状突起,称为叶阳茎;而大部分有翅亚纲昆虫的阳茎大体呈管状。
虽然单一阳茎是由成对阳茎演化而来。值得提出的是蜻蜓目昆虫的阳茎退化,以第2或第3腹节腹板上次生交尾器代替阳茎。
昆虫的雄性外生殖器可分两大类,一类为比较原始的昆虫如原尾目、蜉蝣目及部分革翅目昆虫所具,其外生殖器具有成对的阳茎,在蜉蝣目中,成对的阳茎有时部分愈合。另一类为多数有翅亚纲的昆虫所有阳茎为单一的管状或叶状构造;比较原始的螳螂目、蜚蠊目昆虫的阳茎为几个叶状突起,称为叶阳茎;而大部分有翅亚纲昆虫的阳茎大体呈管状。
虽然单一阳茎是由成对阳茎演化而来。值得提出的是蜻蜓目昆虫的阳茎退化,以第2或第3腹节腹板上次生交尾器代替阳茎。
1.6.4 昆虫的交配器
二、雄性外生殖器的基本结构:昆虫的雄性外生殖器主要由阳茎和抱握器两部分组成。
阳茎:一般而言,阳茎是将昆虫的精子注入雌虫体内的构造,位于主要由下生殖器形成的生殖腔内。阳茎一般为管状或锥状的构造,大多包括阳茎基和阳茎体两部分,阳茎一般为环形或三角形,两侧常具称为阳基侧叶的突起。阳茎体的结构复杂,表面有时有固定或不固定的叶、钩、刺等突起,阳茎体端部一般具可以翻缩的阳茎端。在交配时,阳茎可伸缩的部分在肌肉与血液压力的作用下,逐渐膨胀,将阳茎伸出体外,插入雌虫体内,有时充分伸展的阳茎可比不交配时的阳茎长几倍至十几倍。
抱握器:是着生在第9腹节上的棒状、叶状或其他形状的突出物。除蜉蝣目昆虫的抱握器外,一般不分节,常为1对对称的结构,有时仅有1个,个别种类抱握器消失。
阳茎:一般而言,阳茎是将昆虫的精子注入雌虫体内的构造,位于主要由下生殖器形成的生殖腔内。阳茎一般为管状或锥状的构造,大多包括阳茎基和阳茎体两部分,阳茎一般为环形或三角形,两侧常具称为阳基侧叶的突起。阳茎体的结构复杂,表面有时有固定或不固定的叶、钩、刺等突起,阳茎体端部一般具可以翻缩的阳茎端。在交配时,阳茎可伸缩的部分在肌肉与血液压力的作用下,逐渐膨胀,将阳茎伸出体外,插入雌虫体内,有时充分伸展的阳茎可比不交配时的阳茎长几倍至十几倍。
抱握器:是着生在第9腹节上的棒状、叶状或其他形状的突出物。除蜉蝣目昆虫的抱握器外,一般不分节,常为1对对称的结构,有时仅有1个,个别种类抱握器消失。
锁钥学说:是Dufour1844年在研究了双翅目昆虫外生殖器构造之后提出的一种解释昆虫中间机械隔离的学说,他认为昆虫的雌、雄两性外生殖器的相应构造如锁钥关系那样严格吻合,不同种间的锁钥关系明显不同。
从已知研究的类群看,直翅目、半翅目(狭义)。蚤目及部分双翅目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支持锁钥关系学说,如很多长蝽科昆虫的阳茎端具有很长的生殖孔丝,在交配时这根丝可以穿过雌虫的阴道进入受精囊中;东亚飞蝗的内阳茎在交配时亦可雌虫受精囊的近端部。但对鳞翅目、同翅目蚜虫类及部分膜翅目的研究结果则不支持锁钥学说,表现为近缘中间雄性外生殖器的相似及雌性外生殖器分化程度甚小等。
从已知研究的类群看,直翅目、半翅目(狭义)。蚤目及部分双翅目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支持锁钥关系学说,如很多长蝽科昆虫的阳茎端具有很长的生殖孔丝,在交配时这根丝可以穿过雌虫的阴道进入受精囊中;东亚飞蝗的内阳茎在交配时亦可雌虫受精囊的近端部。但对鳞翅目、同翅目蚜虫类及部分膜翅目的研究结果则不支持锁钥学说,表现为近缘中间雄性外生殖器的相似及雌性外生殖器分化程度甚小等。
1.6.5 昆虫腹节的非生殖性附肢
昆虫腹部的非生殖性附肢主要有3类:一些低等昆虫生殖后节上的尾须、无翅亚纲昆虫脏节上的附肢及一些幼虫的腹足。
一、尾须
尾须是第11腹节的附肢,存在于部分广义无翅亚纲及低等有翅亚纲(蜉蝣目、蜻蜓目、直翅类、革翅目等)昆虫中;形态变化较大,如部分双尾目、革翅目的尾须呈铗状,部分双尾目、缨尾目、蜉蝣目的尾须细长如丝,蝗虫类、蜚蠊目的尾须短锥状或棒状;尾须上多具感觉毛,主要功能为感觉,但铗状的尾须可用于防御,蠼螋的铗状尾须还可以帮助捕获猎物、折叠后翅等。
尾须是第11腹节的附肢,存在于部分广义无翅亚纲及低等有翅亚纲(蜉蝣目、蜻蜓目、直翅类、革翅目等)昆虫中;形态变化较大,如部分双尾目、革翅目的尾须呈铗状,部分双尾目、缨尾目、蜉蝣目的尾须细长如丝,蝗虫类、蜚蠊目的尾须短锥状或棒状;尾须上多具感觉毛,主要功能为感觉,但铗状的尾须可用于防御,蠼螋的铗状尾须还可以帮助捕获猎物、折叠后翅等。
二、无翅亚纲昆虫腹部的附肢
广义无翅亚纲的昆虫除了部分种类生殖后节上具尾须外,成虫脏节亦有成对的附肢,这是无翅亚纲区别于有翅亚纲的重要特征之一。
(2)握弹器 是位于第3腹节腹面的一个很小的构造。其端部分叉,外缘具齿;一般情况下握弹器的两叉穿插在弹器叉节基部的“圆洞”中,叉张开时能撑持弹器。当握弹器收肌收缩时,握弹器端部的叉合拢,弹器脱出,与此同时弹器收肌收缩,向后弹击,虫体向上前方跳跃。
(3)弹器 又叫叉状器或跳器,是第4、第5腹节腹面的一个基部合并、端部分叉的附肢;基部合并的部分称弹器基,两分支叫叉节,叉节末端的小节称端节;在分支的基部内缘各有一凹陷,两分支合并时,两凹陷组成一“圆洞”。
广义无翅亚纲的昆虫除了部分种类生殖后节上具尾须外,成虫脏节亦有成对的附肢,这是无翅亚纲区别于有翅亚纲的重要特征之一。
- 弹尾目腹部的附肢:此目昆虫有了3对附肢:黏管、握弹器及弹器。
(2)握弹器 是位于第3腹节腹面的一个很小的构造。其端部分叉,外缘具齿;一般情况下握弹器的两叉穿插在弹器叉节基部的“圆洞”中,叉张开时能撑持弹器。当握弹器收肌收缩时,握弹器端部的叉合拢,弹器脱出,与此同时弹器收肌收缩,向后弹击,虫体向上前方跳跃。
(3)弹器 又叫叉状器或跳器,是第4、第5腹节腹面的一个基部合并、端部分叉的附肢;基部合并的部分称弹器基,两分支叫叉节,叉节末端的小节称端节;在分支的基部内缘各有一凹陷,两分支合并时,两凹陷组成一“圆洞”。
- 缨尾目、双尾目、原尾目昆虫腹部的附肢
三、有翅亚纲昆虫幼期腹部的附肢
有翅亚纲昆虫只有在幼期才有与行动有关的附肢。这些附肢又可分两大类。
有翅亚纲昆虫只有在幼期才有与行动有关的附肢。这些附肢又可分两大类。
- 水生有翅亚纲昆虫幼期腹部的附肢:蜉蝣目和部分广翅目昆虫的幼期生活在水中,其腹部的附肢多与呼吸与水中运动有关,如蜉蝣稚虫腹部前7节的背板与腹板间的骨片上分别有1对气管鳃;广翅目泥蛉属幼虫腹部第1至第7节两侧各具1对分节的附肢。
- 陆生有翅亚纲昆虫幼虫腹部的附肢:鳞翅目、长翅目、部分膜翅目昆虫的幼虫的腹部具有可以用于行走的附肢,称腹足。鳞翅目幼虫的腹足常有5对,分别着生在第3至第6和第10腹节上,其中第10腹节上的足又称臀足。长翅目幼虫的腹足5对。膜翅目叶蜂类幼虫的腹足为6—8对,有时多达10对。这些腹足的构造简单,由亚基节、基节与趾组成。鳞翅目幼虫腹足末端的成排的小钩叫趾钩,叶蜂类幼虫的腹足无趾钩。
1.1 昆虫的形态
1.1.1 昆虫的形态、大小与体向
不同种昆虫的个体大小差别很大,大型的昆虫常见于鳞翅目与鞘翅目。
昆虫的大小:最小的昆虫为一些寄生性的膜翅目昆虫,通常在0.2mm以下。
对大部分昆虫而言,体长多在5-15mm之间,翅展在15-45mm之间。
一般昆虫分为:巨型:体长在100mm以上;
大型:体长在99-40mm之间;
中型:体长在39-15mm之间;
小型:体长在14-3mm之间;
微型:体长在2mm以下
昆虫的大小:最小的昆虫为一些寄生性的膜翅目昆虫,通常在0.2mm以下。
对大部分昆虫而言,体长多在5-15mm之间,翅展在15-45mm之间。
一般昆虫分为:巨型:体长在100mm以上;
大型:体长在99-40mm之间;
中型:体长在39-15mm之间;
小型:体长在14-3mm之间;
微型:体长在2mm以下
例:最长的竹节虫体长达357mm;
最大的蛾翅可达320mm;
有些粪蜣的身体直径可达50mm。
最大的蛾翅可达320mm;
有些粪蜣的身体直径可达50mm。
昆虫的形态:昆虫的形态差别很大,但大多数昆虫的体躯为圆筒型,一般直径不超过10mm左右对称。
在描述昆虫的形态时,常用细长、长形、圆形、椭圆形、扁平、侧扁等词语,或以常见物体的形状来说明
在描述昆虫的形态时,常用细长、长形、圆形、椭圆形、扁平、侧扁等词语,或以常见物体的形状来说明
例:细长型的竹节虫、半圆形的瓢虫、
扁平形的蝽蟓、侧扁形的跳蚤
扁平形的蝽蟓、侧扁形的跳蚤
昆虫的体向:在描述昆虫时,常以昆虫的重心为中心(多为胸部)给昆虫各结构定位,
常用的体向有前、后、背、腹、侧、左、右、内、外、基、端等。
沿身体纵轴取向头部为前方,取向腹部末端为后方;前方、后方有时又称为头向、尾向。
昆虫在平面爬行或停滞时与该平面垂直方向的近平面者为腹向远离平面者为背向。
从背面观,昆虫的头向与人的头向一致时,人体的左右向即为昆虫体的左右向,左右两向均属侧向,
侧向上近纵轴者为内方,远离纵轴者为外方。
基部与端部通常是对附肢或身体表面突出物而言,近身处为基部,远离身体处为端部。
常用的体向有前、后、背、腹、侧、左、右、内、外、基、端等。
沿身体纵轴取向头部为前方,取向腹部末端为后方;前方、后方有时又称为头向、尾向。
昆虫在平面爬行或停滞时与该平面垂直方向的近平面者为腹向远离平面者为背向。
从背面观,昆虫的头向与人的头向一致时,人体的左右向即为昆虫体的左右向,左右两向均属侧向,
侧向上近纵轴者为内方,远离纵轴者为外方。
基部与端部通常是对附肢或身体表面突出物而言,近身处为基部,远离身体处为端部。
由于昆虫形态的多样性与复杂性经常用组合式的体向名称,
如背侧方、腹侧方、侧前方、侧后方等。
如背侧方、腹侧方、侧前方、侧后方等。
1.体长:头部的最前端至腹部末端的长度,不包括头部的触角、口器和腹末尾须及外生殖器等的长度。
2.翅展:翅展开时,两前翅翅尖之间的直线距离。
3.体型:用来描述昆虫的大小,常为巨大、大型、中型、小型、微小型。
4.体形:指外部形态。
5.体向:为了描述昆虫各个部分的相对位置,通常将昆虫一定的体躯部分作为定向的基础,描述体躯各部分的位置和方向。
2.翅展:翅展开时,两前翅翅尖之间的直线距离。
3.体型:用来描述昆虫的大小,常为巨大、大型、中型、小型、微小型。
4.体形:指外部形态。
5.体向:为了描述昆虫各个部分的相对位置,通常将昆虫一定的体躯部分作为定向的基础,描述体躯各部分的位置和方向。
1.1.2 昆虫的体躯
- 昆虫的体躯由坚硬的外壳和包藏的内部组织与器官组成;
- 外壳有18-21个环节,即体节所组成;
- 大部分体节之间有柔韧的节间膜相连。
- 昆虫的体躯根据形态与功能可以分为头、胸、腹三个明显的体段。
- 头部由6节组成,成虫阶段很难找到分解痕迹;
- 胸部由3节组成,中、后胸经常紧密愈合;
- 腹部由9-12个腹节组成,有时可见腹节减少到3-5个;有翅昆虫在成虫阶段腹部除外生殖器及尾须外其他附肢一般消失。
体躯的分节方式:一般昆虫的幼期,相邻体节具环形凹陷,即节间褶,纵肌附在褶上,其体节相当于胚胎发育的真正体节,故称这种分节方式为初生分节,其体节成为初生节。
具有初生分节方式的昆虫体躯几乎可以向任何方向弯曲或者活动。例:双翅目的蝇类幼虫,即常见的蛆。
在成虫体壁的骨化过程中,相当于初生分节的节间褶也骨化了,里面形成前内脊,褶前有一未经骨化的褶环,称为体节的分界。这种因体壁骨化而产生的分节方式称次生分节,所形成的的节叫次生节或后生节。
具有初生分节方式的昆虫体躯几乎可以向任何方向弯曲或者活动。例:双翅目的蝇类幼虫,即常见的蛆。
在成虫体壁的骨化过程中,相当于初生分节的节间褶也骨化了,里面形成前内脊,褶前有一未经骨化的褶环,称为体节的分界。这种因体壁骨化而产生的分节方式称次生分节,所形成的的节叫次生节或后生节。
体节的分区与构造:昆虫的每个中间体节由背、腹两面及两个侧而组成,各面间有时分界不明显,有时以膜质相连。
大多数成虫羽化后体壁很快硬化,这过程叫骨化;背面的骨化区叫背板,腹面的骨化区叫腹板,侧面的骨化区叫侧板。
骨化的区域通常被膜质部分或沟缝分割成若干小片,即骨片,由背板分割成的小片叫背片,由腹板分割成的小片叫腹片,由侧板分割成的小片叫侧片。
大多数成虫羽化后体壁很快硬化,这过程叫骨化;背面的骨化区叫背板,腹面的骨化区叫腹板,侧面的骨化区叫侧板。
骨化的区域通常被膜质部分或沟缝分割成若干小片,即骨片,由背板分割成的小片叫背片,由腹板分割成的小片叫腹片,由侧板分割成的小片叫侧片。
- 沟是骨板褶陷而在体表留下的狭槽;沟下陷部分呈脊状或板状者称内脊,而呈刺状或叉状者叫内突,这些内突与内脊构成了昆虫的内骨骼,为肌肉提供了着生之处。
- 缝是两个骨片连接处留下的界限。
附肢:体躯具有分节的附肢是节肢动物共同的特点。昆虫在胚胎发育时几乎各体节均有一对可以发育成附肢的管状外展物或突起,到胚后发育阶段,一部分体节的附肢已经消失,一部分体节的附肢特化为不同功能的器官。
附肢具有以下三个条件:
- 头部附肢特化为触角和取食器官,胸部的附肢特化为足,腹部的一部分附肢特化为外生殖器和尾须。
- 不同类型的附肢尽管在形态上差别很大,各部分的名称各异但其基本结构却很相似。通过比较附肢的构造,可以推断各类群的演化关系。
- 昆虫的附肢多为6节,一般不超过7节,各节基部具控制该节活动的肌肉,若某个节又分成几个亚节,则亚节内不具有控制亚节活动的肌肉。
附肢具有以下三个条件:
- (1)位于体节两侧;
- (2)与身体有关节相连,可以活动;
- (3)一般分节,并有可动的关节。如:触角、足、外生殖器等。
- 体躯:指昆虫的身体体,由坚硬的外壳和包藏的内部组织与器官构成;
- 体段:按照一定结构和功能组成昆虫体躯的一系列体节,昆虫分为头、胸、腹三个体段;
- 体节:组成昆虫体躯的每个环节就是一个体节。
1.2 头壳的基本构造
1.2.1 头壳的基本构造
大部分昆虫的头近球形,头壳高度骨化,无背板、侧板、腹板之分,只有一些次生的线与沟把头壳表面分成若干区域。
(3)额唇基沟:位于口器上方,为额与唇基的分界线,故又称口上沟,常为一条较深的横沟,有时呈“倒V”形或中断甚至消失。
(4)额颊沟:是一条从复眼或触角下伸至上颚基部的纵沟,为额与颊的界限,曾有眼下缝或角下缝之称。
(5)围眼沟:是围绕复眼的体壁内折而形成的沟,里面有一环形的起支持与保护复眼的宽脊——眼膈。
(6)颊下沟:有些昆虫具有的由额唇基沟到次后头沟之间的一条斜横沟,其在上颚前、后关节间的部分称口侧沟,其余部分叫口后沟。但口侧沟与口后沟很少同时存在。鳞翅目幼虫的口后沟特别发达。
(7)后头沟:头后部环绕头孔的第2条拱形沟,其两段伸达上颚的后关节处。
(8)次后头沟:后头部环绕头孔的第1条拱形沟,其两端的头壁内陷成1对幕骨后臂,其外的陷口称后幕骨陷,内面具很宽的脊,供来自颈、胸部的肌肉着生。
(2)唇基区:为额唇基沟之下和上唇之间的一块方形骨片。
(3)头顶:指额区之上、两复眼之间即头壳的背面部分,也称颅顶。
(4)颊区:为头的两侧面,包括复眼之下、额颊沟之后、后头沟之前、颊下沟之上的部分。颊区与头顶合起来又称颅侧区。
(5)颊下区:为颊下沟下面的狭小骨片。其下缘具有支接上颚的两个关节。在两个关节之间的部分称为口侧区。上颚基部以后的部分称为口后区。
(6)后头区:后头沟与次后头沟之间的拱形骨片称为后头区。通常把颊区后面的部分称为后颊,头顶之后的部分称为后头。
(7)次后头区:是后头区之后环绕头孔的拱形狭片。次后头的后缘与颈膜相连,上面有两个后头突,为颈部侧面骨片的支接点。
- 头壳上的线与沟:(1)蜕裂线:位于头部背面的一条常呈倒“Y”的线,旧称头盖封。其主干旧称头冠缝,一般较长,有的则较短甚至消失。蜕裂线在若虫或幼虫阶段很容易观察,在不全变态类昆虫的成虫中部分或全部保留,全变态类昆虫成虫期均无蜕裂线。
(3)额唇基沟:位于口器上方,为额与唇基的分界线,故又称口上沟,常为一条较深的横沟,有时呈“倒V”形或中断甚至消失。
(4)额颊沟:是一条从复眼或触角下伸至上颚基部的纵沟,为额与颊的界限,曾有眼下缝或角下缝之称。
(5)围眼沟:是围绕复眼的体壁内折而形成的沟,里面有一环形的起支持与保护复眼的宽脊——眼膈。
(6)颊下沟:有些昆虫具有的由额唇基沟到次后头沟之间的一条斜横沟,其在上颚前、后关节间的部分称口侧沟,其余部分叫口后沟。但口侧沟与口后沟很少同时存在。鳞翅目幼虫的口后沟特别发达。
(7)后头沟:头后部环绕头孔的第2条拱形沟,其两段伸达上颚的后关节处。
(8)次后头沟:后头部环绕头孔的第1条拱形沟,其两端的头壁内陷成1对幕骨后臂,其外的陷口称后幕骨陷,内面具很宽的脊,供来自颈、胸部的肌肉着生。
- 头壳的分区:头壳表面的沟于线把昆虫的头壳分成若干区,各区域的形状与位置随种类的不同而变化,但相对位置基本不变。
(2)唇基区:为额唇基沟之下和上唇之间的一块方形骨片。
(3)头顶:指额区之上、两复眼之间即头壳的背面部分,也称颅顶。
(4)颊区:为头的两侧面,包括复眼之下、额颊沟之后、后头沟之前、颊下沟之上的部分。颊区与头顶合起来又称颅侧区。
(5)颊下区:为颊下沟下面的狭小骨片。其下缘具有支接上颚的两个关节。在两个关节之间的部分称为口侧区。上颚基部以后的部分称为口后区。
(6)后头区:后头沟与次后头沟之间的拱形骨片称为后头区。通常把颊区后面的部分称为后颊,头顶之后的部分称为后头。
(7)次后头区:是后头区之后环绕头孔的拱形狭片。次后头的后缘与颈膜相连,上面有两个后头突,为颈部侧面骨片的支接点。
1.2.2 头部的内骨骼
昆虫头部坚硬的原因:1.各节间紧密愈合
2.有多条次生沟的内脊的支撑
3.头壳内有着特殊的内骨骼;但是这种内骨骼是昆虫体壁内陷而成,同脊椎动物的骨骼截然不同。
昆虫的头部内骨骼统称为幕骨,主要有一对幕骨前臂与一对幕骨后臂组成,后者常左右相连称为幕骨桥,再与幕骨前臂相连;有些昆虫的幕骨前臂上又各自产生一个突起,前上伸至触角附近的头壁上,这对突起称为幕骨背臂。
2.有多条次生沟的内脊的支撑
3.头壳内有着特殊的内骨骼;但是这种内骨骼是昆虫体壁内陷而成,同脊椎动物的骨骼截然不同。
昆虫的头部内骨骼统称为幕骨,主要有一对幕骨前臂与一对幕骨后臂组成,后者常左右相连称为幕骨桥,再与幕骨前臂相连;有些昆虫的幕骨前臂上又各自产生一个突起,前上伸至触角附近的头壁上,这对突起称为幕骨背臂。
- 幕骨的作用:1.增强头壳的坚固程度 2.为口器与前胸的部分肌肉提供了着生之处 3.是消化道、神经索上下穿插而过的支架桥。(但在有些种类,特别是寄生性和具有刺吸式口器中,幕骨部分退化或者消失。)
1.2.3 触角
除原尾目昆虫外,昆虫纲所有的种类均有触角。这一对分节附肢一般着生与额区,它基部包被于膜质的触角窝内,围角片上的支角突是触角活动的关节。
- 触角的基本构造:昆虫的触角有三节构成
- 柄节:是最基本的一节,常常比较粗短
- 梗节:是触角的第二节,一般较小,除弹尾目、双尾目外,大部分昆虫的梗节内均有江氏器;江氏器是一种特化程度比较高的声波感觉器。
- 鞭节:是触角的端节,常分成若干亚节,此节在不同的昆虫中变化很大。
- 触角的功能:昆虫的触角主要功能是嗅觉、触觉与听觉,其表面具有很多不同类型的感觉器,在昆虫的种间和种内化学通讯、声音通讯以及触觉通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触角的类型:根据触角的形状、长度、结构将触角分为12个基本类型。
- 刚毛状:触角短,基节与梗节较粗大,其余各节细似刚毛。如蜻蜓、蝉等的触角。
- 线状:线状触角又叫丝状触角,细长,呈圆筒形,除基节、梗节较粗外,其余各节大小形状相似,向端部渐细。如螽斯类、天牛类昆虫的触角。(有时触角可以长达身体的数倍)
- 念珠状:基节较长,梗节小,鞭节由多个近似圆球形、大小相似的小节组成,形似一串念珠。如白蚁、褐蛉等的触角。
- 棒状:棒状触角又叫球杆状触角,结构与线状触角相似,但近端部数节膨大如棒。如蝶类、蚁蛉类。
- 锤状:似棒状,但触角较短,鞭节端部突然膨大,形似锤状。如鞘翅目郭公虫的触角
- 锯齿状:鞭节各亚节的端部呈锯齿状向一边突出。如部分叩甲,芫菁雄虫的触角。
- 栉齿状:鞭节各亚节向侧显著突出,状如梳栉。如部分叩甲和斗象雄虫的触角。
- 羽状:又叫双栉状,鞭节各节向两侧突出呈细枝状,枝上还可能有细毛,触角状如鸟类的羽毛或形似篦子。如部分雄性蛾类的触角。
- 肘状:又叫膝状触角,其柄节较长,鞭节小,鞭节各亚节形状及大小相似,在梗节处呈肘状弯曲。如蚂蚁、蜜蜂的触角。
- 环毛状:除柄节与梗节外,鞭节部分亚节具一圈细毛。如雄性蚊类与摇蚊的触角。
- 具芒状:鞭节不分亚节,较柄节和梗节粗大,其上有刚毛状或芒状触角芒。如蝇类所特有。
- 鳃状:鞭节端部几节扩展成片,形似鱼鳃。如金龟甲的触角。
- 学习触角类型和功能在实践上的意义:1.鉴定昆虫:不同昆虫类群常有不同的触角类型,如区分鳞翅目昆虫的蛾、蝶类,蝴蝶是棒状触角,蛾类不是;具芒状的触角是双翅目蝇类所特有的。
2.辨别昆虫的性别:同种昆虫雌雄两性的触角常属于不同类型,如雄性蚊类属于环毛状触角,而雌性是丝状触角。
3.用于害虫防治:可利用触角的嗅觉功能,用性诱剂诱捕蛾类害虫。
1.2.4 头部的视觉器官
昆虫的头部着生昆虫的视觉器官;视觉器官分为两种类型:复眼,单眼。
复眼的大小与组成:复眼的大小与种类及性别有很大关系:如头蝇科昆虫复眼几乎占据头表的全部;蜻蜓目的种类复眼也很大;
2.昆虫是近视眼。
3.大部分昆虫的视觉范围比人眼的视觉范围广。如螳螂复眼的水平视觉范围为240°,垂直视觉范围为360°;突眼蝇与头蝇的视觉范围更大,在水平和垂直方向都可以达到或接近360°。
- 复眼:是昆虫最重要的一类视觉器官,一般由若干大小一致的小眼组成,为成虫和不全变态类的若虫或稚虫所具有。原尾目等低等昆虫。穴居及寄生性昆虫的复眼退化或消失。
复眼的大小与组成:复眼的大小与种类及性别有很大关系:如头蝇科昆虫复眼几乎占据头表的全部;蜻蜓目的种类复眼也很大;
- 缨翅目昆虫和一些同翅目昆虫中复眼要小得多。双翅目与膜翅目昆虫中,雄虫复眼常显著大于同种雌性的复眼,甚至雄虫复眼在背面相接,称为接眼式;而雌虫复眼则相离,称为离眼式。
- 昆虫复眼由小眼组成,小眼数目变化甚大。昆虫一个复眼的小眼数大体在300—5000个之间。鳞翅目昆虫:12000—17000个小眼;蜻蜓目昆虫:10000—28000个小眼或更多;
- 社会性昆虫各型间每个复眼的小眼数存在着差异。工蚁:100—600个小眼;雌蚁:200—800个小眼;雄蚁:400—1200个小眼。
2.昆虫是近视眼。
3.大部分昆虫的视觉范围比人眼的视觉范围广。如螳螂复眼的水平视觉范围为240°,垂直视觉范围为360°;突眼蝇与头蝇的视觉范围更大,在水平和垂直方向都可以达到或接近360°。
- 单眼:昆虫的单眼包括背单眼和侧单眼两类。它们只能感受光线的强弱与方向,而不能成像。
- 背单眼:为成虫和不全变态类的若虫或稚虫所具有,着生与额区之上部,常为3个或2个,极少为1个。如蓝带蜜蜂。若为3个,一般呈三角形排列。如蝗虫的背单眼。背单眼的有无、数目及位置等是有些种类分科或者分亚科的特征。
- 侧单眼:仅为全变态类幼虫所具有,位于头部两侧,常1—7对不等,单行或双行,弧形或线形排列。其数目与排列方式对幼虫的分类与区别有较大的用途。如鳞翅目幼虫6对侧单眼各位于触角基部略后上方,而膜翅目叶蜂幼虫仅有1对侧单眼。
昆虫远距离感觉主要靠触角、嗅觉,近距离靠复眼与单眼、视力。
昆虫感觉外部世界主要靠触角、复眼与单眼,还要靠口器感觉器,即味觉。
昆虫感觉外部世界主要靠触角、复眼与单眼,还要靠口器感觉器,即味觉。
1.3 昆虫的口器
1.3.1 咀嚼式口器
口器,又称取食器,因各类昆虫食性及取食方式的分化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口器。其中以咀嚼式口器最为原始,其他类型的口器一般由咀嚼式口器演变而成。
上颚:是1对位于上唇之后的锥状坚硬构造,其前部内侧有切齿叶以切断和撕裂食物,基部内侧有臼齿叶以磨碎食物。上颚具有强大的收肌和较小的展肌,两束肌肉的收缩使上颚能左右活动,两个上颚一般不完全对称。
下颚:是1对位于上颚之后下唇之前协助取食的构造,能相向或相背及前后运动。它包括五个部分:
上唇、上颚、下颚与下唇所围成的空腔叫口前腔,真正的口位于唇基与舌之间。舌将口前腔分为两部分,前面的部分称食窦,后面的部分称唾窦。唾管开口于唾窦基部,取食时,唾液流入口前腔,与食物相混。
具有咀嚼式口器的昆虫,口器各部分的构造随虫态、食性、习性等略有变化,如鳞翅目幼虫口器,上唇与上颚与一般咀嚼式口器相似,但下颚、下唇和舌则合为一个复合体。广翅目、蛇蛉目昆虫为捕食性,具有很发达的上颚,而为争夺雌性而好斗的锹甲科雄虫多具有异常发达的上颚。
- 咀嚼式口器:由上唇、上颚、下颚、下唇与舌五个部分组成。主要特点:具有发达而坚硬的上颚以嚼碎固体食物。无翅亚纲(白蚁)、直翅目(蝗虫)、大部分脉翅目(褐蛉)、鞘翅目(甲壳虫)、膜翅目成虫(蜻蜓)及很多类群的幼虫或若虫的口器都属于咀嚼式口器,其中以直翅类口器最为典型。
上颚:是1对位于上唇之后的锥状坚硬构造,其前部内侧有切齿叶以切断和撕裂食物,基部内侧有臼齿叶以磨碎食物。上颚具有强大的收肌和较小的展肌,两束肌肉的收缩使上颚能左右活动,两个上颚一般不完全对称。
下颚:是1对位于上颚之后下唇之前协助取食的构造,能相向或相背及前后运动。它包括五个部分:
- 轴节:是基部支接在头壳侧下方的三角形骨片。
- 茎节:为轴节端部的长方形骨片,以膜与轴节相连,可稍折动。
- 外颚叶:为连接在茎节端部的一个匙状、软软的构造,起握持食物之用。
- 内颚叶:连接在茎节端部、外颚叶内侧、较骨化、端部有齿的叶,具协助上颚刮切事务部和握持食物的作用。
- 下颚须:着生在茎节外侧负颚须节上的分节构造,一般为5节。该须具有嗅觉和味觉功能。
- 后颏:是下唇基部不能活动的部分,相当于下颚的轴节;它又可以分为基部的亚颏和端部的颏。
- 前颏:是连接在后颏前端的部分,相当于下颚的茎节,该部分可以前后、左右运动。
- 侧唇舌:是前颏端部两侧的一对较大的叶状构造,相当于下颚的外颚叶。
- 中唇舌:是前颏端部中央的一对很小的叶状构造,有时二叶合为一体,相当于下颚的内颚叶。中唇舌与侧唇舌有时可合为一体,统称唇舌。
- 下唇须:是生在前颏侧后方负唇须节上的分节构造,一般分为3节,相当于下颚的下颚须。
上唇、上颚、下颚与下唇所围成的空腔叫口前腔,真正的口位于唇基与舌之间。舌将口前腔分为两部分,前面的部分称食窦,后面的部分称唾窦。唾管开口于唾窦基部,取食时,唾液流入口前腔,与食物相混。
具有咀嚼式口器的昆虫,口器各部分的构造随虫态、食性、习性等略有变化,如鳞翅目幼虫口器,上唇与上颚与一般咀嚼式口器相似,但下颚、下唇和舌则合为一个复合体。广翅目、蛇蛉目昆虫为捕食性,具有很发达的上颚,而为争夺雌性而好斗的锹甲科雄虫多具有异常发达的上颚。
1.3.2 刺吸式口器和虹吸式口器
刺吸式口器是取食植物汁液或动物血液的昆虫所具有的既能刺入寄主体内又能吸食寄主体液的口器,为同翅目、半翅目、蚤目及部分双翅目昆虫所具有,虱目昆虫的口器也基本上属于刺吸式口器。
具有刺吸式口器的昆虫取食时,主要靠肌肉的作用使口针交替进入寄主组织,接着分泌含有抗凝物质、消化液等的唾液,然后借食窦唧筒的抽吸作用吸食寄主的体液。
不同种类的具有刺吸式口器的昆虫的口器构造有一定的差异。如蚊类的口器有6个口针,除2对上颚、下颚口针外,上唇与舌也变成了口针;蚤类的口针则是内唇与下颚的内颚叶所特化。口针的长度变化也很大,有时与喙等长,有时远长于喙。
具有刺吸式口器的昆虫取食时,主要靠肌肉的作用使口针交替进入寄主组织,接着分泌含有抗凝物质、消化液等的唾液,然后借食窦唧筒的抽吸作用吸食寄主的体液。
不同种类的具有刺吸式口器的昆虫的口器构造有一定的差异。如蚊类的口器有6个口针,除2对上颚、下颚口针外,上唇与舌也变成了口针;蚤类的口针则是内唇与下颚的内颚叶所特化。口针的长度变化也很大,有时与喙等长,有时远长于喙。
虹吸式口器:为鳞翅目成虫(除少量原始蛾类外)所特有,其显著特点是具有一条能卷曲和伸展的喙,适于吸食花管底部的花蜜。
虹吸式口器的上唇仅为一条狭窄的横片。上颚除少数原始蛾类外均已退化。下颚的轴节和茎节缩入头内,下颚须不发达,但左、右下颚的外颚叶却十分发达,两者嵌合成喙;每个外颚叶的横切面呈新月状,两叶中间为食物道;外颚叶内一系列骨化环,不取食时喙像发条一样盘卷,取食时借肌肉与血液的压力伸直;有些吸果蛾类的喙端尖锐,能刺破果实的表皮。下唇退化成三角形小片,下唇须发达。舌退化。
虹吸式口器的上唇仅为一条狭窄的横片。上颚除少数原始蛾类外均已退化。下颚的轴节和茎节缩入头内,下颚须不发达,但左、右下颚的外颚叶却十分发达,两者嵌合成喙;每个外颚叶的横切面呈新月状,两叶中间为食物道;外颚叶内一系列骨化环,不取食时喙像发条一样盘卷,取食时借肌肉与血液的压力伸直;有些吸果蛾类的喙端尖锐,能刺破果实的表皮。下唇退化成三角形小片,下唇须发达。舌退化。
1.3.3 嚼吸式口器和舐吸式口器
嚼吸式口器仅为一部分高等膜翅目昆虫的成虫所特有,是兼有咀嚼与吸收两种功能的口器。其主要特点是下颚与下唇特化为可以临时组成吸食液体食物的喙。
该口器中上唇与上颚与咀嚼式口器的相似,发达的上颚主要用于咀嚼花粉与筑巢;下颚的外颚叶甚为发达,呈刀片状,下颚须与内颚叶较退化;下唇细长,下唇须与中唇舌延长,侧唇舌较小。
具有嚼吸式口器的昆虫,在吸食液体食物时,下颚的外颚叶包被在中唇舌的背。侧两面形成的食物道,1对下唇须合贴在中唇舌的腹面形成的唾道。内颚叶和内唇盖在舌基部的侧。上方,使口前腔闭合,临时喙便形成了。借唧筒的抽吸作用将花蜜或其他液体食物吸入消化道,有些蜂类的唧筒还兼有吐出液体的功能,以帮助酿蜜与哺喂同伴。不吸食时,下颚与下唇分开,折弯于头下。
该口器中上唇与上颚与咀嚼式口器的相似,发达的上颚主要用于咀嚼花粉与筑巢;下颚的外颚叶甚为发达,呈刀片状,下颚须与内颚叶较退化;下唇细长,下唇须与中唇舌延长,侧唇舌较小。
具有嚼吸式口器的昆虫,在吸食液体食物时,下颚的外颚叶包被在中唇舌的背。侧两面形成的食物道,1对下唇须合贴在中唇舌的腹面形成的唾道。内颚叶和内唇盖在舌基部的侧。上方,使口前腔闭合,临时喙便形成了。借唧筒的抽吸作用将花蜜或其他液体食物吸入消化道,有些蜂类的唧筒还兼有吐出液体的功能,以帮助酿蜜与哺喂同伴。不吸食时,下颚与下唇分开,折弯于头下。
舐吸式口器是双翅目蝇类特有的口器。(家蝇的口器)家蝇的口器粗短,由基喙、中喙、及端喙3部分组成。
- 基喙:是头壳的一部分,以膜质为主,略呈倒锥状,其前壁有一马蹄形的唇基,唇基前有1对棒状下颚须。上颚与下颚的大部分消失。
- 中喙:是真正的喙,主要是下唇的前颏所形成,略呈筒状,后壁骨化为唇鞘,前壁凹陷成唇槽,长片形上唇的内壁凹陷成食物道盖在唇槽上。刀片状的舌紧贴在上唇下面以闭合食物道,唾道自舌内通过。
- 端喙:即唇瓣,是喙端部两个大椭圆形海绵状吸盘,两唇瓣间有一小孔——前口,与食物道想通,唾液亦经前口流出。唇瓣的表面有两条较深纵沟及多条环沟,这些沟看起来与气管相似,故有拟气管之称。
1.3.4 其他口器
刮吸式口器见于双翅目蝇类幼虫中。此类口器十分退化,外观仅见1对口钩(一个高度骨化的次生构造)。
取食时,先用口钩刮食物,然后吸收汁液和固体碎屑。
其头全部缩入胸部,体躯前端为颈膜。
取食时,先用口钩刮食物,然后吸收汁液和固体碎屑。
其头全部缩入胸部,体躯前端为颈膜。
捕吸式口器为脉翅目昆虫的幼虫所独具,其最显著的特征是成对的上、下颚分别组成一对刺吸构造,因而又有双刺吸式口器之称。
该类口器的上颚不发达;上颚延长呈镰刀状,其腹面纵凹,下颚的外颚叶相应延长紧贴在上颚内侧形成食物道;下颚的轴节、茎节及下唇不发达,下颚须消失,但下唇须则较发达。
捕食时,幼虫将成对的捕吸器刺入猎物体内,注入消化液,进行肠外消化后再把消化好的物质吸入。
该类口器的上颚不发达;上颚延长呈镰刀状,其腹面纵凹,下颚的外颚叶相应延长紧贴在上颚内侧形成食物道;下颚的轴节、茎节及下唇不发达,下颚须消失,但下唇须则较发达。
捕食时,幼虫将成对的捕吸器刺入猎物体内,注入消化液,进行肠外消化后再把消化好的物质吸入。
锉吸式口器为缨翅目昆虫蓟马所特有,各部分的不对称性是其显著特征。
蓟马的口器短喙状或称鞘状;喙由上唇、下颚的一部分及下唇组成;右上颚退化或消失,左上颚和下颚的内颚叶变成口针,其中左上颚基部膨大,具有缩肌,是刺挫寄主组织的主要器官;下颚须与下唇须均在。蓟马在取食时,喙贴于寄主表面,用口针将寄主组织刮破,然后吸取寄主流出的汁液。
蓟马的口器短喙状或称鞘状;喙由上唇、下颚的一部分及下唇组成;右上颚退化或消失,左上颚和下颚的内颚叶变成口针,其中左上颚基部膨大,具有缩肌,是刺挫寄主组织的主要器官;下颚须与下唇须均在。蓟马在取食时,喙贴于寄主表面,用口针将寄主组织刮破,然后吸取寄主流出的汁液。
刺舐式口器为吸血性双翅目虻类昆虫所特有。
其上唇较长,端部尖;上颚变宽呈刀片状,端部尖瑞,能左右活动,能与上唇一起切破牲畜的比较坚硬的皮或人的皮肤;下颚的外颚叶形成较坚硬、细长的口针,上下抽动能使被刺破的伤口张开;下唇肥大柔软,端部有一对肉质的唇瓣,唇瓣具有一系列通向中央前口的横沟;舌变成一根较细弱的口针,唾道从舌的中央穿过。
虻类昆虫在刺破动物的皮肤后,唇瓣即贴在伤口处,血液即通过横沟流向前口,由上唇和舌形成的食物道进入口中。
其上唇较长,端部尖;上颚变宽呈刀片状,端部尖瑞,能左右活动,能与上唇一起切破牲畜的比较坚硬的皮或人的皮肤;下颚的外颚叶形成较坚硬、细长的口针,上下抽动能使被刺破的伤口张开;下唇肥大柔软,端部有一对肉质的唇瓣,唇瓣具有一系列通向中央前口的横沟;舌变成一根较细弱的口针,唾道从舌的中央穿过。
虻类昆虫在刺破动物的皮肤后,唇瓣即贴在伤口处,血液即通过横沟流向前口,由上唇和舌形成的食物道进入口中。
1.3.5 口器的位置与头部形式
昆虫由于取食方式的不同,口器的形状与着生位置也出现明显的变化,根据口器着生位置和方向,可以将昆虫的头部形式分为三大类:
- 下口式:口器着生并伸向头的下方,头的纵轴和体躯纵轴垂直,特别适于啃食植物叶片、茎秆等。大多数具有咀嚼式口器的植食性昆虫和一少部分捕食性昆虫的头式属于此类。如蝗虫、鳞翅目幼虫等的头式。
- 前口式:口器着生并伸向前方,头的纵轴与体躯纵轴方向一致,大多数具有咀嚼式口器的捕食性昆虫、钻蛀性昆虫等的头式属于前口式。如布甲、壳甲、天牛幼虫等。
- 后口式:口器伸向腹部后方,头的纵轴和体躯纵轴成一锐角,大多数具有刺吸式口器的昆虫头式属于此类。如蝉、叶蝉等同翅目头喙亚目的昆虫与几乎所有半翅目昆虫的头式。
收藏
收藏
0 条评论
下一页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