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经济学
2020-05-07 19:22:04 90 举报
AI智能生成
管理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企业如何最有效地利用有限资源来满足人们无限需求的学科。它结合了经济学和企业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旨在帮助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实现利润最大化。管理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成本效益分析、市场调查、生产决策、定价策略等。通过学习管理经济学,企业管理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市场规律,制定合理的经营策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总之,管理经济学是一门实用性强、应用广泛的学科,对于现代企业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markdown加q501574022
导论
学习目标
识记
管理经济学概念
边际产量\边际成本\边际收益和边际利润等边际概念
企业的概念和特征
需求概念\影响需求的因素\需求估计和预测的主要方法
领会
最优化
无约束的最优化
有约束的最优化
企业产生的根源;企业从事经济活动的目标;企业的决策问题
需求函数\需求表和需求曲线\需求规律\需求估计中的回归分析法的步骤
简单应用
结合本章练习题学习边际分析方法在企业决策中的简单应用
经济利润\会计利润和机会成本在决策中的重要意义
区分需求量与需求的变动\并据此简单分析现实中的经济管理问题
经济利润\会计利润和机会成本在决策中的重要意义
供需分析
需求
学习目标
识记
需求概念;影响需求的因素;需求估计和预测的主要方法
领会
需求函数;需求表和需求曲线;需求规律;需求估计中的回归分析方法的步骤
简单应用
区分需求量与需求的变动,并据此简单分析现实中的经济管理问题
需求函数
概念
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购买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影响需求的因素
商品的价格
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
价格下降,需求量上升
需求量反方向变动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收入增加,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左移
收入减少,需求减少;需求曲线右移
需求量同方向变动
相关商品的价格
替代品
P1价格上升,P2需求量上升
P1价格下降,P2需求量下降
需求量同方向变动
互补品
P1价格上升,P2需求量下降
P2价格下降,P2需求量下降
需求量反方先变化
消费者的偏好
同方向变化
消费者对价格的预期,市场规模以及地区特殊因素
函数曲线
需求函数Qd=f(P)
需求定理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呈反方向变动,即需求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下降,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上升
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
个人需求
在一定时期内,在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该商品的任何一个可能的价格下,某个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某种商品的数量
市场需求
市场上所有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这种商品的数量
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
价格变动——沿需求曲线运动
需求变动
非价格因素变动
需求曲线发生位移
函数曲线
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需求估计与预测
需求估计方法
市场调查法
访问调查法
以面谈,电话或书信等形式向消费者提出询问,数据不客观
市场实验法
具有较大的客观性
统计分析方法
步骤1:建立理论模型
步骤2:收集数据
步骤3:选择函数形式
步骤4:对结果的估计和解释
需求预测方法
时间序列
长期趋势
一定时期内一个经济数据序列中的长期变化
周期变动
通常在一年的经济序列中,存在着重大的扩张和收缩
季节效应
一年之内的变动,而这种变动在不同年份中或多或少是一致的
随机波动
一个时间序列还会受到基本上无法预见的随机因素的影响
时间序列预测模型:一是平滑技术,二是回归分析法
调查和民意测验技术
经济计量分析模型
投入产出分析
供给
学习目标
识记
供给概念;影响供给的因素
领会
供给函数;供给表和供给曲线;供给规律
简单应用
区分供给量与供给的变动,并据此简单分析现实中的经济管理问题
供给函数
概念
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间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提供而且有能力提供的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影响供给的因素
商品价格
价格上升,供给量上升;供给曲线不变
价格下降,供给量下降;供给曲线不变
同方向变动
生产成本
成本下降,供给增加;供给曲线右移
成本上升,供给减少;供给曲线左移
反方向变动
替代品价格
P1价格上升,P2供给下降
P1价格下降,P2供给上升
生产者对价格的期望
价格预期上升,供给增加
政府税收、补贴
供给函数
供给表
供给曲线
供给定理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供给量预期价格呈同方向变动,即供给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着商品本身的价格下降而减少
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
价格变动——沿供给曲线运动
供给的变动
非价格变动——供给曲线发生位移
市场均衡分析
学习目标
识记
市场均衡概念;支持价格与限制价格的定义
领会
市场均衡图;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的形成及计算;供求变动对市场均衡的影响;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实施的结果
简单应用
应用供求法则简单分析现实中的经济管理问题
概念
市场均衡
是指在影响需求和供给的其他因素都给定不变的条件下,市场上的商品价格达到的水平
供求法则
反映供求状态与价格之间的变化关系
函数形式:Qs=Qd
市场均衡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与市场均衡的变动
需求增加——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交易量增加
需求减少——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价格减少
供给的变动与市场均衡的变动
供给增加——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交易量增加
供给减少——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交易量减少
供给和需求同时变动
需求增加大于供给增加——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交易量上升
需求增加小于供给增加——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交易量上升
相等不变
价格管制对市场的影响
政府规定的最低价格
最低价格又称支持价格或价格下限,是政府为了扶持某一行业的生产、保护生产者的利益而规定的高于该行业产品均衡价格的一种非市场价格
高于均衡价格
优劣
好处:保护生产者利益
坏处:不利于技术进步;市场上有过剩
政府规定的最高价格
最高价格也称限制价格或价格上限,是指政府为了防止某些生活必需品的物价上涨而规定了低于这些物品的均衡价格的价格,即规定最高价格
低于均衡价格
优劣
好处:保证人们的正常生活
坏处:市场上有大量的短缺商品,需要进行供给
例题
消费者效用分析
效用理论
学习目标
识记
效用的概念;效用理论的基本假设
领会
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
效用
把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或服务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称作效用
效用是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的主观评价,
是一种主观的心里感觉
是一种主观的心里感觉
效用因人、因时、因地而不同
效用理论的基本假设
完全信息
偏好次序
度量效用
基数效用
边际效用分析法
可以具体衡量,并可以加总。单位是Util(尤特尔)
序数效用
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的绝对量大小根本无法确定,
无法用某种统一的单位表示出来,
他们只能根据消费者的个人偏好程度排列出效用大小的先后顺序
无法用某种统一的单位表示出来,
他们只能根据消费者的个人偏好程度排列出效用大小的先后顺序
基数效用论与边际效用论
学习目标
识记
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概念;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消费者剩余
领会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内涵;边际效用分析中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MUx/Px=MUy/Py)的内涵
简单应用
运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解释现实经济问题;运用消费者均衡条件确定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购买决策;
判定均衡条件未满足时,如何调节X与Y的数量
判定均衡条件未满足时,如何调节X与Y的数量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
总效用
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消费中获得的效用量的总和。
在一定范围内,总效用随着消费者所消费商品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在一定范围内,总效用随着消费者所消费商品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边际效用
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时,所获得的总效用量的增量。
边际效用的计算公式为:MU=dTU/dQ
函数曲线
当MU>0时,总效用曲线呈上升趋势,但增加的幅度时递减的。
当MU=0时,总效用曲线达到最高点表明总效用取得最大值
当MU<0时,总效用曲线呈下降趋势,表明总效用会随着消费的增加而减少。
如果总效用曲线是连续的,则每一消费量上的边际效用值是总效用曲线上相应点的切线的斜率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一般情况下,随着某一种商品或服务的消费数量不断增加,它所带给消费者的效用的效用增量是递减的,
即消费者得到的边际效用增量是递减的,即消费者得到的边际效用最终会下降。
即消费者得到的边际效用增量是递减的,即消费者得到的边际效用最终会下降。
个人需求曲线的推导
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的特点
第一,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第二,需求曲线表示在不同价格下,消费者所愿意购买的数量。
第三,需求曲线上每一点都是消费者在既定价格下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
边际效用曲线和需求曲线的区别
在边际效用曲线图上数量是自变量,边际效用是因变量他它表明商品的购买数量引起的边际效用的变化。
在需求曲线图上数量是因变量价格是自变量,它表明商品价格的变化引起购买数量的变化。
消费者均衡
概念
消费者均衡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对各种商品的购买中获得效用最大化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在消费者货币收入固定的情况下在市场上各种商品的价格已知的情况下,
消费者应该使自己所购买的商品的边际效用与其相应的价格之比相等
消费者应该使自己所购买的商品的边际效用与其相应的价格之比相等
公式
PxX+PyY=I,其中Px是x商品的价格,Py是y商品的价格,I是消费者收入
MUx/Px=MUy/Py
均衡判断方法
若MUx/Px>MUy/y意味着最后一单位货币购买X商品所得到的边际效用大于用于Y商品所得到的边际效用,
为了获得最大效用,将会增加X的商品购买、减少Y商品的购买,直到MUx/Px=MUy=Py为止,反之亦然。
为了获得最大效用,将会增加X的商品购买、减少Y商品的购买,直到MUx/Px=MUy=Py为止,反之亦然。
结论推广:消费多种商品,设各种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1,P2···Pn,购买量分别为Q1,Q2···Qn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分别为MU1,MU2···MUn,
则可以把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写为
P1Q1+P2Q2+···PnQn=I(限制条件)
MU1/P1=MU2/P2=···MUn/Pn(均衡条件)
则可以把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写为
P1Q1+P2Q2+···PnQn=I(限制条件)
MU1/P1=MU2/P2=···MUn/Pn(均衡条件)
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就是消费者愿意为某一商品支付的价格与他在购买该商品时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
生活必需品的消费者剩余档,因为消费者对这类物品的效用评价高,愿意付出的价格也高,但这一物品的市场价格一般并不高。
消费者剩余并不是实际收入的增加,只是一种心理感觉,这一概念是分析某些问题时的一种重要工具。
消费者剩余是由于边际效应递减规律所决定的。
序数效用论与无差异曲线分析
学习目标
识记:无差异曲线的概念及特征边际替代率的概念及计算消费者的预算线及其方程和斜率。
领会:无差异分析中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图和均衡条件的内涵。
简单应用:运用无差异曲线分析中,消费者均衡条件确定后,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的购买决策。
无差异曲线。
概念
无差异曲线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与无差异曲线对应的效用函数为:U=f(x,y)
性质
无差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同时其形状是凸向原点的。
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之间不能相交。
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
边际替代率
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
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
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
MRSxy=MUx/MUy
消费者预算线
预算线是在给定的价格和收入下,消费者把所有收入用于消费所能获得的商品组合点的轨迹。
如果消费者将所有收入用于购买商品x和y商品,商品x和y的价格分别为Px和Py的预算线,
可以用方程表示为:PxX+PyY=I
改为直线方程形式:Y=I/Py-PxX/Py
如果消费者将所有收入用于购买商品x和y商品,商品x和y的价格分别为Px和Py的预算线,
可以用方程表示为:PxX+PyY=I
改为直线方程形式:Y=I/Py-PxX/Py
价格非同时移动
如果x的价格上升,那么x点将会向左移动。围绕Y轴顺时针旋转
如果x的价格下降,那么x点将会向右移动。围绕Y轴逆时针旋转
价格同时移动
如果商品x和y的价格同时下降,那么消费者预算线将会向右移动。斜率不变
如果商品x和y的价格同时上升,那么消费者预算线将会向左移动。斜率不变
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MUx/MUy=Px/Py
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价格消费曲线:是指在消费者的偏好、收入以及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某一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
当商品价格发生变动时,预算线的斜率必然发生变动,消费者的均衡点也随之变动,
需求曲线上的每一点都在每一价格水平上可以给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需求量。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分析
弹性理论
弹性理论是经济学家将物理学的弹性原理运用于经济学分析时形成的一种理论,包括需求弹性理论和供给弹性理论。
需求弹性
学习目标
识记
需求价格弹性需求交叉弹性需求收入弹性的概念。
领会
需求价格弹性的分类及其影响因素,恩格尔定律和恩格尔系数与国家或家庭生活水平高低的关系,需求交叉弹性的分类。
简单应用
运用需求收入弹性分析企业随国民经济波动而进行的产品结构调整决策,运用需求交叉弹性的大小分析产品之间的相互关系,并由此分析和预测产品价格和销量的变化规律。
综合应用
在需求价格弹性(包括点弹性和弧弹性)的计算基础上,分析需求价格弹性与企业销售收入的关系,通过教材中的案例资料学习,运用需求价格弹性分析企业的价格决策的方法。
概念
需求弹性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其影响因素变动的反应敏感程度。
通过需求弹性可以反映出影响需求量的某个因素(商品的价格,居民的收入水平)发生变化时,需求量的变化状况。
需求价格弹性
概念
需求价格弹性是指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公式
见markdown
计算结果通常是负值
需求价格弹性的种类
需求价格弹性分为五种类型:需求完全弹性,需求缺乏弹性,需求富有弹性,需求完全无弹性,需求单位弹性
Ed=0,则称为该商品的需求对其价格变动完全无弹性;
Ed<1,则称该商品的需求对其价格变动缺乏弹性;
Ed=1,则称该商品的需求对其价格变动为单位弹性
Ed>1,则称该商品的需求对其价格变动负有弹性;
Ed=无穷大,则称该商品的需求对其价格变动具有完全弹性,也称需求对其价格变动的具有无限弹性。
分类和图像见markdown
需求价格弹性的应用
见markdown
需求收入弹性
概念
需求的收入弹性是指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
需求收入弹性系数=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收入变动的百分比
公式
见markdown
需求收入弹性种类
Em=0,需求输入无弹性,即该商品需求对收入变化毫无反应,比较接近的商品如食盐,
Em>1,需求收入富有弹性,即收入增加或减少,该商品的需求量会有较大幅度的 增加或减少,一般来讲高档消费品,耐用消费品,如高档家电,室内装修,外出旅游和奢侈品都是属于此类
Em=1需求收入单位弹性,及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幅度或减少幅度和收入的增加减少幅度是一样的,衣服是公认的接近单位弹性的商品,
Em<1需求收入缺乏弹性,即收入增加或减少,该商品的需求量会有较小幅度增加或减少,生活必需品一般属于此类,
Em<0需求收入负弹性预期收入增加该商品的需求量反而减少,收入减少,该商品的需求量反而增加,像肥肉,籼米,土豆,公共交通都属于此类
总结:
Em>0——正常品;
Em<=0——特殊商品或低档商品。
Em>0——正常品;
Em<=0——特殊商品或低档商品。
恩格尔定律
恩格尔定律指出,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恩格尔定律的公式为:
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系数=实物支出变动的百分比/收入变动的百分比,
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系数=实物支出变动的百分比/收入变动的百分比,
需求交叉弹性
概念
需求的交叉弹性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需求交叉弹性衡量的是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对另一种商品需求的影响,
需求交叉弹性衡量的是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对另一种商品需求的影响,
公式
见markdown
需求交叉弹性种类
Ec>0,X与Y两种商品间有替代关系
Ec>0,X与Y两种商品间有替代关系
Ec>0,X与Y两种商品间有替代关系
需求交叉弹性的应用
企业往往生产多种商品,如果产品相互之间的需求交叉弹性为正值,
则说明这些产品之间存在替代关系;
因此提高或降低其中某种商品的价格,不仅会影响该种商品的需求,
同样会影响其替代品的需求,因此需要进行综合考虑 。
则说明这些产品之间存在替代关系;
因此提高或降低其中某种商品的价格,不仅会影响该种商品的需求,
同样会影响其替代品的需求,因此需要进行综合考虑 。
交叉弹性越大,说明两家企业生产产品之间的竞争越激烈;
企业必须密切关注竞争企业的经营动向,并及时采取相应对策
企业必须密切关注竞争企业的经营动向,并及时采取相应对策
如果企业生产的多种产品相互之间的需求交叉弹性为负值,说明这些产品之间存在互补关系
互补产品往往可以分为,主体产品和配套产品通常的定价策略是对主体产品定低价,配套产品定高价,
供给弹性
学习目标
识记
供给价格弹性的概念,
领会
供给价格弹性的分类和影响因素,
供给价格弹性的概念
共计价格弹性是指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供给量的相对变动,相对于其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供给量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之比,其大小用供给弹性系数来表示,
公式
见markdown
计算结果通常是正值
供给价格弹性的分类
根据供给价格弹性的公式计算结果可以把供给价格弹性分为5类:
无弹性,缺乏弹性,单位弹性,富有弹性和无限弹性,
无弹性,缺乏弹性,单位弹性,富有弹性和无限弹性,
若Es=0,则称该商品的供给无弹性,例如珍稀物品,如珍贵艺术品,古董等,
若0<Es<1,则该商品的供给缺乏弹性,生产调整比较困难的商品,其供给就缺乏弹性,比如农产品就属于此类,
若Es=1则称该商品的供给为单位弹性,
若1<Es<无穷,则该商品的供给富有弹性,生产调整比较容易的商品,其供给就富有弹性,一般工业品就属于此类,
若Es等于无穷则称该商品的供给无限弹性,
分类和图像见markdown
影响供给弹性的主要因素,
商品生产时间的长短,
商品生产的周期,
生产规模和规模变化的难易程度,
生产成本的变化,
此外商品本身的特性也影响商品的供给弹性,
生产要素投入的决策分析
生产函数
学习目标
识记
生产要素的分类,生产函数的概念,短期与长期的概念及划分标准,
领会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函数形式及函数中参数a(阿尔法),b(贝塔)的含义,
生产要素
概念
生产要素是指从事生产所必须投入的各种经济资源,
作为一个生产企业最本质的功能,
就是将各种生产要素转换为产品或服务,再通过市场出售给顾客,
作为一个生产企业最本质的功能,
就是将各种生产要素转换为产品或服务,再通过市场出售给顾客,
经济学四要素
在管理经济学中,人们把生产要素分为4类,
土地(N)泛指自然界中一切能用于生产的物质,
劳动(L)人类在生产过程中提供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资本(K)只劳动与土地两种原始要素生产出来,
再用于生产过程的中间产品资本的货币形态通常称为货币资本,
再用于生产过程的中间产品资本的货币形态通常称为货币资本,
企业家才能(E)他是指企业家经营企业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与创新能力,
生产函数
概念
生产函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
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把握要点
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最大产量,
函数关系,
技术不变,
技术系数
生产函数的技术技术是指为生产某一单位产品所需的各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
表格见markdown
生产函数一般形式
为简化分析,我们假设企业使用的两种生产要素,
劳动和资本只生产一种产出产品或服务,
这样生产函数就可记为:
Q=f(L,K);
劳动和资本只生产一种产出产品或服务,
这样生产函数就可记为:
Q=f(L,K);
常见生产函数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见markdown)
a和b的经济含义是当a+b=1时a和b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的产出弹性,据此可以展示劳动和资本生产过程中的相对重要性.
这个函数的经济含义是
当资本固定不变时劳动L增加1%,产量将增加1%的3/4;
当劳动固定不变时,资本增加1%,产量将增加1%的1/4,
这说明劳动因素对产量的影响是资本因素对产量影响的三倍,
当资本固定不变时劳动L增加1%,产量将增加1%的3/4;
当劳动固定不变时,资本增加1%,产量将增加1%的1/4,
这说明劳动因素对产量的影响是资本因素对产量影响的三倍,
学习曲线
短期生产函数分析
学习目标
识记
短期生产函数的概念,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概念,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定义,边际产品价值的概念
领会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产量曲线,图生产三阶段的划分方法以及生产各阶段的特征,
简单应用
运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分析企业的现实决策问题,运用一种生产要素变动,使最佳投入量确定的均衡条件(VMP=P)分析企业的最优投入决策问题,
短期和长期的概念
概念
在管理经济学中短期和长期并不单纯指时间的长与短,主要是看这个时期中,随着产量的变化,是否所有的投入要素都可以调整,
短期
短期是指在这个时期内,企业不能根据他所要达到的产量来调整其全部生产要素,只能调整部分可变要素,
长期
长期是指在这个时期内,企业可以根据他所要达到的产量来调整其全部生产要素,及企业的整个生产规模发生变化,
短期生产函数概念
短期生产函数是指企业在此期间内只有一种投入要素的数量是可变的(如劳动力或原材料等),其他投入要素的数量不变(如厂房机器设备等),
短期生产函数又被称为单变量生产函数,
Q=f(L,__K)
劳动投入量是可变的,用l表示,资本投入量是固定不变的,用_k表示,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公式见markdown
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下,
随着劳动投入量的增加,最初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边际产量曲线都增加,但各自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就分别开始递减,其中总产量曲线从c点开始递减,平均产量曲线从b点开始递减边际产量曲线从a点开始递减,
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一定要带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相交,在相交前边际产量曲线大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后,边际产量曲线小于平均产量曲线,香蕉时边际产量曲线等于平均产量曲线,
边际产量曲线等于零时,总产量曲线达到最大值,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当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连续的等量的投入到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中时,
最初把这种生产要素增加时的产量的增量及边际产量增加,
但它增加超过一定数量之后,继续增加该要素的投入,所得到的产量的增量及边际产量是递减的,最终还是会使产量绝对减少,
最初把这种生产要素增加时的产量的增量及边际产量增加,
但它增加超过一定数量之后,继续增加该要素的投入,所得到的产量的增量及边际产量是递减的,最终还是会使产量绝对减少,
要点
这一规律是以生产技术状况既定不变为前提,
这一规律是以一种要素可变,然后其他要素投入量不变为前提,
随着某种变动要素的投入的增加,编辑,所以一般要经历递增递减,最后变为负数的过程,
可变生产要素的各个单位是同质的,
如果各生产要素只能按固定比例组合,这个规律就不适用,
生产三阶段
第一阶段,可变投入要素从零开始,到平均产量最大值L2为止,在这一阶段增加投入是有效的
第二阶段,可变要素投入从平均产量最大值L2开始,到边际产量为0的L3为止。在这一阶段增加投入仍然会有所收益,
第三阶段,可变要素投入从边际产量为0的L3以后的阶段,在这一阶段,追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显然是不合理的。
最优生产阶段
产量最大:L3
利润最大:L2-L3区间
单位产品成本最低:L2
最佳投入量
边际产品价值
公式:见markdown
生产要素的边际成本
公式见markdown
当一种生产要素变动时,生产要素最佳投入量的确定应满足以下均衡条件:
VMP=MFC,假设MFC固定,则为
VMP=P
VMP=MFC,假设MFC固定,则为
VMP=P
长期生产函数
学习目标
识记
等产量曲线的概念;边际技术替代率的概念;等成本线的概念、特征、方程及其斜率
领会
等产量曲线的特征‘边际技术替代率的计算和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内涵’
简单应用
运用生产要素最佳组合原则(MPl/Pl=MPk/Pk),确定企业生产要素的最佳投入量分析,
当要素最佳组合原则没有满足时调整生产要素的投入量的决策方法,
通过教材中提供的案例资料分析,当生产要素价格变动时,所带来的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变动
当要素最佳组合原则没有满足时调整生产要素的投入量的决策方法,
通过教材中提供的案例资料分析,当生产要素价格变动时,所带来的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变动
等产量曲线
等产量曲线是用来表示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良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
函数曲线
多条等产量曲线
性质
它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及斜率为负值,
在同一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曲线,同一条等产量曲线代表同样的产量,不同等产量曲线代表不同的产量。
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曲线所代表的产量水平越高;
离原点越近的等产量曲线所代表的产量水平越低。
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曲线所代表的产量水平越高;
离原点越近的等产量曲线所代表的产量水平越低。
在同一平面图上,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不能相交
等产量曲线的形状反映出两种投入要素的替代性
第一类:生产要素的完全替代
第二类:完全不可替代
第三类:一般的替代
第一类:生产要素的完全替代
第二类:完全不可替代
第三类:一般的替代
第一类
第二类
第三类
等产量曲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曲线
这是由于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所决定的
公式见markdown
公式见markdown
等成本曲线
见markdown
生产要素最佳组合的确定
产量既定成本最小
唯有切点的成本最低,即该切点的投入要素组合(L0K0)是是既定产量成本最小的最佳组合
成本既定产量最大
按照切点(E点)所指示的要素数量(L0K0)进行组合,能够在既定的成本下获得最大的产量
生产要素最佳组合原则
见markdown
生产扩展线
将所有生产要素投入均衡点连接起来就是企业的生产扩展线
规模报酬
学习目标
识记
规模报酬的概念
领会
规模报酬的变动和产生原因
简单应用
通过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判定企业的规模报酬状况,由此进行企业规模决策
概念
规模报酬,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所有生产要素的投入都按同一比例变化,从而生产规模变动时所引起的产量或收益的变动
在理解规模报酬这一概念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规模报酬发生作用的前提是技术水平不变
(2)规模报酬所指的是生产中使用的生产要素都在同比里地变化
随着各种投入要素同比例增加,生产规模扩大,收益或产量的变动大致可经过三个阶段
(1)规模报酬发生作用的前提是技术水平不变
(2)规模报酬所指的是生产中使用的生产要素都在同比里地变化
随着各种投入要素同比例增加,生产规模扩大,收益或产量的变动大致可经过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即产量或收益增加的幅度大于各种要素投入(规模)增加的幅度
第二阶段:规模报酬不变阶段。产量或收益增加的幅度与规模扩大的幅度相等。
第三阶段:规模报酬递减阶段。产量或收益增加的幅度小于规模扩大的幅度,甚至减少或收益绝对减少
规模报酬的变化也可以通过生产函数表现出来。
设生产函数为q0等于al0k贝塔0。
当阿尔法加贝塔大于一时,q大于拉姆达q0。即产出的增长大于。拉姆达被此时表示规模,报酬递增。
当阿尔法加贝塔等于一时q等于拉姆达q0即产出的增长等于拉姆大贝此时表示规模,报酬不变。
当阿尔法加贝塔小于一时q小于那么大q0即产出的增长小于拉姆达贝此时表示规模报酬递减。
规模报酬递增的原因。
技术方面的经济成果。
管理方面的经济效果
商业方面的经济成果。
金融方面的经济成果。
承担风险方面的经济效果。
规模报酬不变的原因。
规模报酬的趋势不可能是无限的,当生产达到一定规模之后,上述促使规模报酬递增的经济效果会逐渐消失,这个阶段往往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但最终会进入规模报酬递减阶段。
规模报酬递减的原因。
如果一个企业的生产规模过大会引起收益减少,这就是规模报酬递减,造成规模报酬递减的主要原因,就是过大规模所带来的管理效率的降低。
适度规模的原则是:尽可能是报酬规模递增,至少使报酬规模不变,绝对避免报酬规模递减。
生产函数与技术进步
学习目标
识记
生产函数与技术进步的关系
领会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测度公式的内涵
技术进步导致生产函数的改变
技术进步导致生产函数的改变,这种改变可以用等产量曲线的位移来说明。
产量曲线位移的程度越大,说明技术进步越快
技术进步的测定
经济增长的两种方式:
粗放型增长方式:依靠投入的增加
集约型增长方式:依靠技术的进步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的测度公式
见markdown
成本分析
成本与利润
学习目标
识记
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显性成本、隐性成本、会计成本、机会成本、增量成本和沉没成本等成本概念;
正常经济利润、会计利润和利润贡献等利润的概念
正常经济利润、会计利润和利润贡献等利润的概念
领会
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的内涵及其会计成本的关系;
机会成本的内涵及其与会计成本的关系;
增量成本和沉没成本在管理决策中的重要性;
经济利润与会计利润的差异。
机会成本的内涵及其与会计成本的关系;
增量成本和沉没成本在管理决策中的重要性;
经济利润与会计利润的差异。
简单应用
通过教材的案例,学习隐性成本、机会成本、增量成本、沉没成本和
经济利润、利润贡献等成本】利润观念在企业管理决策中的应用方法。
经济利润、利润贡献等成本】利润观念在企业管理决策中的应用方法。
概念
成本(cost)是企业从事经济活动必须要考虑的一个因素,决定着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利润水平
成本的分类
成本按照其总额与产量的关系分为
固定成本
在一定限度得成本总额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
使企业在短期内不能随意调整的固定生产要素投入的成本。
使企业在短期内不能随意调整的固定生产要素投入的成本。
变动成本
在一定限度内成本总额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的费用,
使企业在短期内可以随意调整的可变生产要素投入的费用
使企业在短期内可以随意调整的可变生产要素投入的费用
注意只有在短期内,企业的生产成本才有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分,从长期看,企业的全部成本都是变动成本
成本按其回收后归属的不同可分为
显性成本
指企业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
显性成本就是会计成本
显性成本就是会计成本
隐性成本
指在形式上没有支付义务的,企业为使用自己提供的那一部分生产要素而支付的作为报酬的费用
在会计上起支配作用的是显性成本,而管理经济学中的成本概念应当包括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的全部
会计成本与机会成本
会计成本
是在财务分析中使用的一种成本概念。它是指企业在生产活动中按市场价格支付的以前要素的费用。
机会成本
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放弃使用相同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图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通常不出现在账面上,但他是经营管理人员做出决策时必须明确考虑的,通过机会成本分析,能够使各种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做到资源的最优配置
通常不出现在账面上,但他是经营管理人员做出决策时必须明确考虑的,通过机会成本分析,能够使各种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做到资源的最优配置
增量成本与沉没成本
增量成本
指由于某项生产决策而产生的相关成本,即总成本的增量。
是决策相关成本,在项目决策时必须考虑。
是决策相关成本,在项目决策时必须考虑。
沉没成本
指企业已发生而无法收回,或不因生产决策有所改变的成本。
沉没成本是决策非相关成本,在项目决策时无需考虑,否则可能会使企业陷入错误决策之中
沉没成本是决策非相关成本,在项目决策时无需考虑,否则可能会使企业陷入错误决策之中
利润
正常利润
正常利润是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是承担风险的报酬,是企业家人才的价格,是企业家人才的机会成本。
如果企业家是自己雇佣自己,正常利润是隐性成本;
如果是购买他人的企业家才能而支付的薪金也构成正常利润,是显性成本。
在经济管理决策中,应该将正常利润计入成本之中。
企业的利润等于总收益减去总成本,所以,当企业的利润为零时,企业仍然可以得到全部的正常利润,企业可能会选择继续生产
如果是购买他人的企业家才能而支付的薪金也构成正常利润,是显性成本。
在经济管理决策中,应该将正常利润计入成本之中。
企业的利润等于总收益减去总成本,所以,当企业的利润为零时,企业仍然可以得到全部的正常利润,企业可能会选择继续生产
经济利润
经济利润也称超额利润,是指企业的总收益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即:
经济利润=总收益-总成本=总收益-(显性成本+隐性成本)
经济利润=总收益-总成本=总收益-(显性成本+隐性成本)
总成本是包含正常利润在内的所有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利润是指超过正常利润的超额利润。
管理经济学中所说的“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利润”就是指经济利润。
管理经济学中所说的“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利润”就是指经济利润。
会计利润
会计利润是企业销售产品的总收益减去会计成本(显性成本)后的余额,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会计利润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账面利润
会计利润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账面利润
会计利润=总收益-显性成本
经济利润=总收益-(显性成本+隐性成本)
会计利润大于经济利润
利润贡献
利润贡献,是指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后的余额,常备通俗的称作毛利。、
利润贡献一般分为单位产品的利润贡献和全部产品的利润贡献
计算方法:D=Q*(P-V) d=(P-V)
Q为销售量,P为销售单价,V为单位变动成本,D为利润贡献总额,d为单位利润贡献
利润贡献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最低限度的要求,即一种产品如不能提供利润贡献,则这种产品的生产经营活动一般应予放弃
利润贡献的作用一是补偿成本,二是形成利润。
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的分析
学习目标
识记
短期与长期条件下的总成本、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领会
短期总成本、总固定成本、短期平均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变动成本和短期边际成本的曲线形状及造成这些形状的原因;
短期总成本、短期平均成本、短期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
短期边际成本与固定成本之间的关系;
边际产量与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
平均产量与平均变动成本之间的关系;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形状与规模经济的关系。
短期总成本、短期平均成本、短期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
短期边际成本与固定成本之间的关系;
边际产量与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
平均产量与平均变动成本之间的关系;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形状与规模经济的关系。
简单应用
根据短期总成本函数求取短期平均成本函数和短期边际成本函数;
通过短期平均成本函数、短期边际成本函数、平均变动成本函数的曲线图圈定企业的盈亏平衡点和停止营业点,
通过长期平均成本函数确定企业的最优规模
通过短期平均成本函数、短期边际成本函数、平均变动成本函数的曲线图圈定企业的盈亏平衡点和停止营业点,
通过长期平均成本函数确定企业的最优规模
短期成本分析
成本函数
C=f(Q) C为成本,Q为产量
公式见markdown
总成本
总固定成本
总变动成本
平均成本
平均固定成本
平均变动成本
边际成本
SAC曲线与SMC曲线之间的关系
AFC一直向右下方倾斜,表明随着产量的增加,分摊到每件产品中的固定费用减少
AVC、SAC、SMC曲线都呈“U”型,表明这三种成本最初都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下降,
当下降到一定程度后,又随着产量上升,这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作用的结果。
当下降到一定程度后,又随着产量上升,这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作用的结果。
SMC曲线与SAC曲线一定相交于SAC曲线的最低点(E点)。
在相交之前,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下降,盈利
在相交之后,边际成本高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上升。亏损
在相交之前,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下降,盈利
在相交之后,边际成本高于平均成本,平均成本上升。亏损
H点为停止营业点
短期成本函数与生产函数之间的关系
边际产量和边际成本的关系
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先上升,达到最高点后在下降,
所以,边际成本MC是先下降,达到一个最低点以后在上升;
当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达到最高时,对应MC达到最低。
所以,边际成本MC是先下降,达到一个最低点以后在上升;
当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达到最高时,对应MC达到最低。
平均产量和平均变动成本的关系
可变生产要素的平均产量和平均变动成本AVC之间存在对应关系。当平均产量上升时AVC下降;当平均产量下降时AVC上升
长期成本分析
成本函数
在长期成本函数中,只有长期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与长期边际成本三个概念
公式见markdown
长期总成本(LTC)
长期总成本曲线是无数条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包络线
长期平均成本(LAC)
长期成本是单位产量所分摊的长期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函数
LAC(Q)=LTC(Q)/Q
LAC(Q)=LTC(Q)/Q
递减相切在左侧,递增相切在右侧,最低点达到最低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先降后升的“U”型特征是由于规模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位置由外在经济和外在不经济所决定。
外在经济和外在不经济是由企业以外的因素所引起的。
外在经济使LAC曲线向下平移;
外在不经济使LAC曲线向上平移。
外在经济和外在不经济是由企业以外的因素所引起的。
外在经济使LAC曲线向下平移;
外在不经济使LAC曲线向上平移。
长期边际成本
LMC曲线呈“U”型特征,这也是由于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所决定的。
成本函数估计
学习目标
识记
短期成本函数和长期成本函数估计的方法
领会
利用回归分析方法估计短期成本函数和长期成本函数时应注意的问题
简单应用
依据教材中的例题,学习通过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推导短期成本函数的方法
短期成本函数的估计
短期成本函数的估计方法有两种:
一是有生产函数推导出成本函数;
二是用统计方法进行估计。
一是有生产函数推导出成本函数;
二是用统计方法进行估计。
短期成本实际上是指给定规模下的最低成本,
所以短期成本函数的轨迹,就可以转化给在给定产出量的条件下,确定最低成本的问题
所以短期成本函数的轨迹,就可以转化给在给定产出量的条件下,确定最低成本的问题
短期成本函数的统计估计
估计短期成本函数的统计方法主要有简单外推法和回归分析法
简单外推法
简单外推法是成本估计的最简便方法,假定边际成本和平均变动成本在一定产量范围保持不变,根据目前的边际成本和平均变动成本,来推测其他产量水平上的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的值,其结果只能是近似值。
回归分析法
回归分析法是常用的估计短期成本函数的方法,在使用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成本数据的手机和整理:
第一,需要把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第二,调整投入的生产要素的价格,需要使用当期的要素价格对成本数据进行调整。
第三,应该收集事件序列成本数据,收集成本数据的观察期不宜太长,适中的
第一,需要把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第二,调整投入的生产要素的价格,需要使用当期的要素价格对成本数据进行调整。
第三,应该收集事件序列成本数据,收集成本数据的观察期不宜太长,适中的
成本函数的选择,成本数据经过收集、整理之后,就需要确定与数据相拟合的成本函数形式。
通常可以有以下三种形式:线性方程、二次方程、三次方程
通常可以有以下三种形式:线性方程、二次方程、三次方程
长期成本函数的估计
估计长期成本函数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回归分析法、技术法
回归分析法
收集的成本数据应该是截面数据,即在同一特定时间点上,各个不同规模工厂的成本数据
通常选择三次方程的函数形式来拟合总成本的观察数据
通常选择三次方程的函数形式来拟合总成本的观察数据
技术法
技术法即直接从生产函数推导长期成本函数的方法
生产产出的决策分析
边际分析
学习目标
识记
总收益、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
领会
利润最大化原则(MR=MC)的内涵
简单应用
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确定企业的最佳产量;当边际收益大于或小于边际成本时企业产出决策的调整方向
综合应用
学习将边际分析思想应用于企业管理决策中的方法
收益
总收益
总收益(TR)是指企业销售一定量产品所得到的全部收入
平均收益
平均收益(AR)是指企业销售每一单位产品平均所得到的收入
边际收益
边际收益(MR)是指企业每增加销售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入
公式见markdown
利润最大化原则
利润公式见markdown
利润最大化原则就是边际分析方法在企业生产经营决策中的具体应用。
内容:企业的某种决策只要带来的边际收入大于边际成本,企业就应该付诸实施。
只要该行为增加的收入大于增加的成本,企业就应该行动。
盈亏平衡分析
学习目标
识记
盈亏平衡分析图
领会
盈亏平衡分析图的含义、盈亏平衡点的确定。
简单应用
通过盈亏平衡分析确定企业的保本点产量以及确定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
综合应用
通过教材首章的案例,比较分析边际分析方法和盈亏平衡分析方法在企业管理决策中所体现的分析思想的差异及由此带来的决策结果
盈亏平衡分析的基本原理
分析方法
盈亏平衡分析法又称量本利分析法、保本分析法,
是通过考查产量(或销售量)、成本和利润的关系以及盈亏平衡变化的规律
来为决策提供依据的方法。
是通过考查产量(或销售量)、成本和利润的关系以及盈亏平衡变化的规律
来为决策提供依据的方法。
盈亏平衡分析的基本原理是边际分析理论,其主要目的是确定企业盈亏平衡的产销量,
其具体方法是:
把企业的总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后,
观察产品销售单价与单位可变成本,
若单价大于单位可变成本,
便存在“边际贡献”当边际贡献与固定成本相等时,恰好盈亏平衡。
其具体方法是:
把企业的总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后,
观察产品销售单价与单位可变成本,
若单价大于单位可变成本,
便存在“边际贡献”当边际贡献与固定成本相等时,恰好盈亏平衡。
在盈亏平衡点上,企业既不盈利也不亏损,因此盈亏平衡点又称保本点或盈亏临界点。
企业的产量如果低于盈亏平衡点的产量,则会发生亏损;
而高于盈亏平衡点的产量,则会发生盈利
企业的产量如果低于盈亏平衡点的产量,则会发生亏损;
而高于盈亏平衡点的产量,则会发生盈利
经营杠杆率
经营杠杆是指企业固定成本总额与变动成本总额的比率。这一比例越高,盈亏平衡销售量越高;
反之,这一比率越低,盈亏平衡销售量也越低。
反之,这一比率越低,盈亏平衡销售量也越低。
生产可能性曲线
学习目标
识记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概念;边际转化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等收益曲线的概念、方程和斜率
领会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特征;边际转换率与机会成本的关系;边际转化率递增的原因;
产品产量最佳组合原则(MCx/Px=MCy/Py)的内涵
产品产量最佳组合原则(MCx/Px=MCy/Py)的内涵
简单应用
根据生产可能性曲线和等收益曲线确定产品产量的最佳组合;运用教材中的例题,学习边际分析思想在企业管理决策中应用的方法。
无约束条件最优化的决策问题
利润最大化原则
盈亏平衡点产量
有约束条件最优化的决策问题
生产可能性曲线和等收益曲线进行分析
生产可能性曲线
概念
生产可能性曲线是指在既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能够生产各种产品产量的最大组合的轨迹
特征
生产可能性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在一般情况下,生产可能性曲线是向右上方凸出的。
这是由边际转换率(MRT)所决定的,增加某种产品的生产必须放弃另一种产品的数量
公式见markdown
子主题
等收益线
等收益线的斜率的绝对值等于两种产品的价格之比
等收益曲线是指在既定收入条件下,所必须生产的两种产品的最大数量组合的轨迹
公式见markdown
产品产量的最佳组合确定
等收益线和生产可能曲线结合
产品产量的最佳组合,就是选择某种产量的组合,使得企业能够在既定收益下,所耗费的资源最少:
或者在既定资源下,所获取的收益最大
或者在既定资源下,所获取的收益最大
资源既定收益最大的产品产量组合
唯有切点的收益最大,即该切点的产出组合是使既定资源条件下收益最大的最佳组合。
收益既定资源耗费最小的产品产量组合
唯有切点的收益最大,即该切点的产出组合是使收益既定资源耗费最小的最佳组合。
产品产量最佳组合原则
公式见markdown
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企业决策
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及企业收益规律
学习目标
识记
完全竞争市场的定义和条件
领会
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的需求曲线、平均收益曲线、边际收益曲线的特征
概念
完全竞争市场又称纯粹竞争市场,是指一种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
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
市场上所出售的商品和劳务是同质的,即不存在产品差别
市场上的各种生产资源可以充分自有地流动,不受任何因素的障碍
市场信息是畅通的
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企业收益规律
企业需求曲线(dd曲线)
平均收益曲线(AR曲线)
AR=P
边际收益曲线(MR曲线)
MR=P
AR=MR=P
完全竞争市场的企业决策
学习目标
识记
利润最大化原则的两层含义;停止营业点的含义
领会
完全竞争市场企业短期均衡图(盈利、亏损和盈亏平衡三种情况下的均衡图)的内涵;
停止营业点的决策原则;
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企业长期均衡的形成过程;
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长期决策的原则;
完全竞争市场企业的竞争战略
停止营业点的决策原则;
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企业长期均衡的形成过程;
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长期决策的原则;
完全竞争市场企业的竞争战略
简单应用
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的长期产量决策;
企业亏损状态下停止营业点决策原则在企业中的具体应用;
在长期,企业可能接受的最低价格的确定。
企业亏损状态下停止营业点决策原则在企业中的具体应用;
在长期,企业可能接受的最低价格的确定。
企业短期决策
在盈利状况下企业期望实现利润最大化,而在亏损状态下企业则需要决定是否停产。
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决策
如果企业成本水平较低,其平均成本低于市场价格即P>SAC。企业此时处于获利状态
如果企业面临的状况是平均成本正好与市场价格相等,即P=SAC,此时企业的需求曲线相切于平均成本的最低点,并且边际成本曲线也与该点相交
企业亏损极小化决策
在短期中,即使亏损企业依然要根据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来确定产出水平
这种亏损状态下,企业是继续生产还是停产则取决于平均变动成本(AVC)与市场价格的关系
这种亏损状态下,企业是继续生产还是停产则取决于平均变动成本(AVC)与市场价格的关系
如果企业面临的市场价格要低于平均变动成本,即P<AVC,或者TR<TVC ,企业应该选择停产
如果企业面临的市场价格等于平均变动成本,即P=AVC或TR=TVC ,就表明企业继续生产和停产,亏损额都为固定成本,生产和停产的效果完全一样,但是,在实际的生产经营中,企业在此时往往会选择继续生产。
P≥AVC就是停止营业点(或生产关闭点)
函数曲线见markdown
企业的短期供给曲线
完全竞争企业的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上等于和高于平均变动成本曲线最低点的部分,就是完全竞争企业的短期供给曲线
子主题
企业长期决策
长期均衡的形成
最终使所有企业趋向于获得正常利润,超额利润消息,实现长期均衡
子主题
企业的长期决策
当实现长期均衡时,长期成本曲线(LMC)、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都交于E点
企业的长期均衡条件是:MR=AR=LMC=P
理解长期均衡时注意:
第一,企业的长期均衡点,总收益等于总成本,企业能获得正常利润
第二,从长期均衡的形成过程可以看出,由于竞争力量的作用,最终所有企业的超额利润消失,每一个企业只要获得正常利润就是实现了利润最大化。
第三,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的长期决策是:当P>LAC或TR>LTC,行业存在超额利润,企业就会考虑进入该行业;当P<LAC或TR<LTC,出现亏损,企业就会退出该行业。
企业所面临的未来有三种可能性
(1)企业预计其需求环境在将来会有所改善。如果有这样的希望,就值得继续经营,即使在短期内有些亏损也无妨,因为将来需求有所好转后,这些损失可以得到弥补
(2)需求环境不会有大的改善,但企业预计其成本将有所降低。如果是这样,企业也值得继续经营下去。
(3)企业既看不到任何降低成本的可能性,需求环境又不可能转好。如果这样,企业应该做出停产或转产的决策。
企业竞争战略
所谓竞争战略,就是在一个行业或一组经营活动中寻求经济优势或者一个有利的竞争地位。
完全竞争企业的竞争战略就是能够比竞争对手更快、更好或者更低成本地提供产品
完全竞争企业的竞争战略就是能够比竞争对手更快、更好或者更低成本地提供产品
完全竞争市场经济绩效的评价
学习目标
识记
生产者剩余的概念
领会
资源配置有效性指标的内涵;生产有效性指标的内涵;
完全竞争市场是最理想的市场结构的原因
完全竞争市场是最理想的市场结构的原因
生产者剩余
生产者剩余是卖者得到的货币额减去可变生产成本后的差额。生产者剩余实际上是衡量卖者参与市场所得到的收益。
经济学上通常用生产者剩余来衡量生产者的福利,用消费者剩余衡量消费者的福利,两者的总和构成社会总福利
完全竞争市场能使社会福利实现最大化。
资源配置和生产效率
只有当P=MC时,企业的产量水平从整个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角度看是最优的,不仅使消费者得到了最低的价格,而且使生产者乃至整个社会的生产资源得到了最有效的利用,实现了资源的最优配置。此时,被称为实现了资源配置的有效性(resource allocation efficiency)。
完全竞争市场缺点
第一,各企业的平均成本最低并不一定社会成本就最低;
第二,各企业生产的产品无差别,使消费者的多种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第三,完全竞争市场上生产者的规模都很小,这样,他们就没有能力去实现重大的科学技术突破,从而不利于技术发展;
第四,在实际中完全竞争的情况几乎是不可能的,接近的情况也不多见。
完全竞争市场优点
实现了最高的生产效率
实现了资源的最优配置
垄断市场中的企业决策
垄断市场的条件及企业收益规律
学习目标
识记
垄断市场的定义和条件;自然垄断的定义及特征
领会
垄断市场形成的原因;垄断市场中企业的需求曲线、平均收益曲线、边际收益曲线的特征。
概念
垄断市场是指由一家企业完全控制整个行业的市场结构,即一家企业控制了某种产品或服务的市场,
垄断市场可以控制和操纵市场价格,即垄断企业是市场价格的制定者
垄断市场可以控制和操纵市场价格,即垄断企业是市场价格的制定者
垄断市场的条件及形成原因
垄断市场的条件
1.在一个行业或在某一特定的市场中,只有一家企业提供全部产品,没有竞争对手存在
企业所生产和出售的商品没有相近的代用品,即垄断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是被公认为独特的,是其他产品无法替代的。
其他任何企业进入该行业或市场都极为困难或不可能
垄断市场产生的原因
垄断市场形成的根本原因是进入障碍
1.关键资源由某企业拥有;
2.规模经济的存在,某一个企业比其他企业拥有更高的效率;
自然垄断(natural monopoly)是指由于一家企业能比两家或多家企业以更低的单位成本为整个市场供给一种产品或劳务而产生的垄断
以上两种原因所产生的垄断并非法律的原因,而是自发形成的,此时,法律并不禁止竞争
3.政府特许。政府给予某企业排他性地生产或销售某种产品(或服务)的权利
一是通过专利和著作权等进行知识产权保护
二是政府给予企业独家的生产经营特权。
由政府特许所产生的垄断是受法律保护的,此时,竞争是被法律禁止的。
垄断市场中的企业收益规律
在垄断条件下,只要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边际收益就始终小于一定产量的价格或平均收益,即MR<AR或MR<P。
如果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是线性的,那么边际收益曲线与需求曲线、平均收益曲线之间的关系
垄断企业需求曲线(dd曲线)
因为垄断行业只有一家企业,所以,行业需求曲线就是企业的需求曲线
子主题
垄断企业平均收益曲线(AR曲线)
平均收益一定等于价格,垄断市场中,平均收益曲线与需求曲线完全重合,企业的平均收益曲线就是需求曲线。该结论不仅适合于垄断市场,也适合于其他的市场结构。
子主题
垄断企业边际收益曲线(MR曲线)
垄断企业的边际收益曲线却不像完全竞争市场那样与需求曲线或平均收益曲线重合,它也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但位置比平均收益曲线要低。
在垄断条件下,只要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边际收益就始终小于一定产量的价格或平均收益,即MR<AR或MR<P。
如果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是线性的,那么边际收益曲线与需求曲线、平均收益曲线之间的关系
垄断市场中的企业决策
学习目标
识记
垄断市场企业短期、长期均衡条件和均衡图。
领会
垄断企业会忍受短期亏损的原因;垄断企业的竞争战略。
简单应用
垄断条件下企业产量和价格决策的确定。
不受政府管制的垄断企业的约束
一是受到市场需求状况的限制
二是受到生产成本的限制
企业短期决策
在垄断市场中,企业会根据利润最大化MR=MC的原则来决定价格或供给量
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MR=SMC原则,确定短期均衡点为E,均衡产量为OM,均衡价格为OH,平均成本为MF或ON。这时价格高于平均成本,企业可获得超额利润。
企业获得(总收益HOMG-总成本NOMF=利润HNFG)超额利润
企业获得最大利润(b) 企业亏损(c)
企业长期决策
垄断市场中长期均衡的条件是:MR=LMC=SMCn
由于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边际收益小于价格,所以在长期均衡点,垄断企业:P>MR=MC。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单个企业的需求曲线与边际收益曲线重合为一条水平线,所以在长期均衡点,完全竞争企业:P=MR=MC由此可以看出,与完全竞争市场相比,垄断市场的价格更高、产出更低。
垄断企业往往通过限制供给来索取较高价格,从而获取最大利润
垄断企业的供给曲线
垄断企业并不是价格的接受者,而是价格的制定者。由于垄断企业能够自由选择使其获得最大利润的价格,与此同时通过产量的调整来实现MR=MC,而且价格总是大于边际收益的。因此,询问一个垄断企业在任意一个既定价格时生产多少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垄断企业在选择供给量的同时确定价格
垄断企业的供给与价格决策受市场需求的约束,因此,垄断企业关于供给多少的决策不可能与它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分开。需求曲线的形状决定边际收益曲线的形状
因此,在垄断市场中,垄断企业的价格和产量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垄断企业是没有供给曲线的
垄断企业的竞争战略
细分市场
进入障碍
(1)绝对成本优势。
(2)规模经济。
(3)先行合约。
(4)剩余生产能力。
(5)先驱品牌优势。
(6)退出成本。高昂的退出成本会阻止新的竞争者的进入。
(7)信息障碍。
垄断管制
学习目标
识记
寻租的概念
领会
垄断产生低效率的原因;政府对垄断的管制方法
垄断与低效率
垄断与消费者剩余
相比于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将会损害消费者利益,使消费者的福利减少了
垄断与寻租
所谓寻租(rent seeking),是指个人和团体为了把别人的收入重新分配(或转移)到自己手中而花费资源来影响公共政策的行为。
寻租是需要花费资源的,而这些资源并没有生产出任何产品和服务,只是被用来实现将收入从一部分人手中转移到另一部分人手中。应该属于垄断造成的净损失。
垄断的净损失
在垄断均衡产出水平上,P>MC。因此,垄断使产出减少了QMQC,由此带来消费者剩余减少了BEC部分,该部分消费者剩余的减少并没有转移给生产者或其他方,而是垄断的净损失(deadweight loss of monopoly)。
垄断所造成的损害还表现为对技术进步的阻碍。
只要市场不是完全竞争的,只要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不是一条水平线,而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则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就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而不是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当价格大于边际成本时,就出现了低效率的资源配置状态。
政府对垄断的管制
垄断常常导致资源配置缺乏效率。此外,垄断利润通常也被看成是不公平的。这就有必要对垄断进行政府管制。然而,垄断特别是自然垄断能够更好地获取规模经济,并更具有技术创新的能力。所以,目前许多国家对垄断势力实行管制而不是禁止。政府对垄断的管制是多种多样的。
价格管制
按边际成本定价(P=MC),求需求曲线和边际成本的交点,这样可使垄断企业降低价格,扩大产量,使社会资源得到最优配置。
自然垄断的情况:按照P=MC定价,价格小于平均成本,出现亏损。政府需要补贴企业的亏损
自然垄断的情况:按照P=MC定价,价格小于平均成本,出现亏损。政府需要补贴企业的亏损
子主题
按平均成本定价(P=AC),这样得到一个更低的“公平价格”,消除经济利润。
在自然垄断情况下,零经济利润价格而是要稍高一些。
按平均成本定价的优点在于:第一,可以不必补贴垄断者;第二,政府可以仅关注企业利润状况。
在自然垄断情况下,零经济利润价格而是要稍高一些。
按平均成本定价的优点在于:第一,可以不必补贴垄断者;第二,政府可以仅关注企业利润状况。
子主题
反垄断法
当垄断有害于消费者时,政府可以通过立法来打破垄断或禁止垄断的形成。美国一度执行过全面禁止垄断的政策。我国于2008年8月1日开始实施《反垄断法》。
垄断竞争市场中的企业决策
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和企业收益规律
学习目标
识记
垄断竞争市场的定义和条件;市场的集中度。
领会
垄断竞争市场中企业的需求曲线、平均收益曲线、边际收益曲线的特征。
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
所谓垄断竞争(monopolistic competition)市场是指在一个市场中,有许多企业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产品的市场结构
垄断竞争市场应具备以下条件:
(1)市场上有较多企业,彼此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
(2)产品之间既存在一定的差别,又有一定的替代性。
(3)企业进出行业比较自由。
区分垄断竞争市场的方法往往用市场的集中度(concentration)来衡量。
所谓市场的集中度是指一个行业中最大企业(通常是4家最大企业)的产量(或销量)所占全行业产量(或销量)的比重。
垄断竞争市场中的企业收益规律
企业需求曲线
由于众多企业生产的产品具有替代性,企业可以自由定价的权力很有限,即企业的需求曲线只是略微倾斜,几乎是呈水平状的。
当企业通过产品差别所建立的品牌忠诚度较高时,企业就可以将价格定的比其他企业的价格高许多,这时企业所面临的需求曲线的弹性就比较小
平均收益曲线
无论何种市场结构企业的平均收益曲线均与需求曲线重合,即满足:P=AR。所以,在垄断竞争市场中,企业的平均收益曲线也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并且与需求曲线重合。
边际收益曲线
在垄断竞争市场中,由于企业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所以其边际收益曲线也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并且,其边际收益曲线位于需求曲线的下方,即P>MR。
垄断竞争市场中的企业决策
学习目标
识记
垄断竞争市场企业短期、长期均衡条件和均衡图。
领会
与完全竞争企业相比较,垄断竞争企业短期获取超额利润的决策行为的差异;垄断竞争企业长期均衡形成的过程;垄断竞争企业的竞争战略
简单应用
垄断竞争条件下企业产量和价格决策的确定。
垄断竞争市场与垄断市场最大的差别在于:垄断市场中只有唯一的卖主,而垄断竞争市场却有众多的企业。所以当垄断企业提高产品价格时,消费者除了可能减少消费之外,往往别无选择。但是,当一个垄断竞争企业提高其产品价格时,消费者有另外的选择权:他们可以从其他企业购买相似的产品。因此,垄断竞争企业的决策行为结果与垄断企业的状况会有所差异。
企业的短期决策
超额利润
不赚不亏
亏本
对广告所起的作用,一般有以下两种观点
通过广告为消费者提供更为完备的商品信息
通过广告宣传改变消费者的欲望
企业的长期决策
垄断竞争市场中企业的长期均衡的条件为
MR=LMC P=AR=LAC
垄断竞争企业的长期决策原则:依据MR=LMC确定利润最大化下的产出与价格,且进入或留在某一行业的条件是P≥LAC;如果企业面临的市场状况为P<LAC,则企业应该选择退出该行业。
垄断竞争企业的竞争战略
垄断竞争企业经常使用的竞争战略是非价格竞争,即努力形成与竞争者产品之间的差异,通过产品的差异,获取一定时间内的垄断利润。
产品的差异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实现
一方面是提高产品的品质,即进行品质竞争
另一方面是通过各种促销活动提高消费者对本企业产品的需求
对垄断竞争市场的评价
学习目标
识记
理想产量的概念。
领会
完全竞争企业与垄断竞争企业在长期均衡状态下的区别;垄断竞争企业存在多余生产能力的原因;垄断竞争市场的有利之处。
长期均衡时,垄断竞争企业与完全竞争企业的比较:
共同点:它们都只能获得正常利润。由于市场的可进入性,竞争最终使企业的超额利润消失。
区别:根据MR=LMC确定长期均衡点,由此所确定的完全竞争企业、垄断竞争企业的长期均衡的价格与产量。
子主题
一、二者的需求曲线与边际收益曲线的位置不同
二、二者的平均收益曲线或需求曲线虽然都与平均成本曲线相切,但二者切点的位置不同
三、二者的成本构成不同
但是由以上比较并不能简单得出完全竞争市场优于垄断竞争市场的结论。因为尽管垄断竞争市场中平均成本与价格较高,资源有浪费,但这种市场也有以下有利之处
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所生产的产品过于单调。
垄断竞争有利于鼓励进行创新。
寡头垄断市场中的企业决策
寡头垄断市场的条件及形成原因
学习目标
识记
寡头垄断市场的定义、条件和分类
领会
寡头垄断市场的形成原因;寡头垄断厂商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纯粹寡头垄断和有差别的寡头垄断的特征;共谋寡头垄断形成的原因。
寡头垄断市场的条件
寡头垄断(oligopoly)市场是指少数几家企业控制了某一行业的市场,供给该行业生产的大部分产品。
寡头垄断市场应该具备以下条件:
1.在一个行业或市场中,只有少数几家企业。
2.企业之间存在着互相制约、互相依存的关系。
3.新企业进入行业比较困难。
寡头垄断市场的形成原因及分类
寡头垄断市场的形成原因
寡头垄断市场存在的原因是明显的进入障碍
1.规模经济性的存在。
2.行业中现有寡头垄断企业拥有重要原材料或关键技术。
3.由几家企业控制了分销渠道。
4.现有寡头垄断企业可能受到政府的保护,或政府的规定有时提供了反对垄断的抵消力量。
许多工业部门具有大规模生产的经济利益,其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下降。但是,平均成本的降低不会是毫无止境的,当成本在一个很大的产量范围内降低时,它鼓励了大企业的发展。但是,如果在它的产量还达不到市场总需求量以前,平均成本已最终开始上升,那就不可能再鼓励大企业继续扩大规模,发展成为独家垄断的局面,而是由几家企业都在最低的平均成本情况下从事经营,以满足整个市场的需要,这就形成了寡头垄断。
市场需要1000家企业(完全竞争市场)
市场需要只需要4家企业(寡头垄断)
市场仅需要一家企业(垄断市场)
寡头垄断市场的分类
寡头垄断市场可以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划分。
1.按产品差别程度划分:,
纯粹寡头垄断
差别寡头垄断
寡头垄断市场的企业决策
学习目标
识记
古诺模型的假设条件和结论;价格刚性;卡特尔的定义;价格领袖的定义。
领会
斯威齐模型的假定条件;非合作博弈的囚徒的困境案例的经济意义;卡特尔组织不稳定性的原因;支配型价格领袖模式、效率型价格领袖模式和晴雨表型价格领袖模式各自的特征。
简单应用
运用斯威齐模型和教材中的案例说明寡头垄断企业最常用的竞争方式为非价格竞争的原因。
综合应用
运用囚徒的困境案例和卡特尔组织的决策行为,结合教材中的案例说明现实中寡头垄断企业的决策行为。
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即相互依存性和决策结果的不确定性,使得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中的产量和价格决定具有多变性,难以有一个确定的解。
古诺模型
古诺模型的假设条件是:(1)一种产品市场上只有两家企业(假定为甲企业与乙企业);(2)两家企业生产和销售的产品完全相同;(3)生产的变动成本为零,即假定边际成本为零;(4)他们共同面临的需求曲线是线性的,即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两家企业分享市场,且双方对需求状况了如指掌;(5)各方都根据对方的行动做出自己的决策,即每个企业决策时,假定其他企业产出固定不变,并都通过调整产量来实现最大利润。
子主题
斯威齐模型
美国经济学家斯威齐(P.M.Sweezy)在1939年对价格刚性提出了一种解释,这就是弯折的需求曲线模型,亦称斯威齐模型。
所谓价格刚性,是指当成本有一定量的改变时,价格却保持不变
弯折的需求曲线模型的基本假定条件是:当一家企业削价时,所有其他企业为了不减少销售量,会马上做出反应也降低价格;但如果一家企业提价,所有其他企业为了增加自己的销售量则毫无反应,并不提高价格。即斯威齐模型的基本假定是竞争对手响应降价但不响应提价。
子主题
非合作性博弈
博弈论概述
决策者在博弈过程中:第一,试图通过博弈行动使自己达到最优地位;第二,充分认识到在博弈过程中参与者相互影响的特性;第三,预测其他决策者的行为
在博弈论中,最重要的概念就是策略(strategies)和收益(payoffs)。策略是指博弈的参与者所采取的行动方案;收益是策略实行的结果。所有博弈参与者的策略与收益的组合就构成了收益矩阵(payoffs matrix)
非合作性博弈——囚徒的困境
子主题
寡头企业的非合作性博弈
子主题
现实中
在现实中,在有些情况下可能出现企业间的合作,这种合作的可能性来源于以下方面
(1)重复博弈。
(2)外界强制力量的加入。
共谋寡头模型
卡特尔
卡特尔是一个行业的各独立企业之间通过对有关价格、产量和市场划分等事项达成明确的协议而建立的组织
最有名、最成功的卡特尔是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
卡特尔分配产量应遵循各企业边际成本都相等的原则。但是在实际中通常是按照各企业的地位和实力(生产能力和原有市场占有率)或消费者需求来分配产量。
并不是所有的寡头垄断企业都采取这种合作形式,其原因可以归纳如下:
(1)产量份额分配中的问题。
(2)在许多国家,公开的卡特尔组织是违法的。
(3)作弊问题。
(4)市场进入问题。
(1)产量份额分配中的问题。
(2)在许多国家,公开的卡特尔组织是违法的。
(3)作弊问题。
(4)市场进入问题。
子主题
价格领袖制
价格领袖(price leadership)指一个行业的价格通常由某一企业率先制定,其余企业追随其后确定各自的价格。这是寡头企业之间的一种默契,因而是一种暗中勾结。
一般是,成为价格领袖的某一企业把价格水平通知其他企业,由价格领袖审时度势,决定改变价格的时间。如果它正确,其他企业相应跟上。这样,价格领袖在没有与别人明示勾结的情况下,有效地改变了行业的价格水平。如果别的企业不相应跟上,价格领袖就恢复原价,放弃提价。
寡头垄断企业可以通过卡特尔组织或其他的协议形式来实现统一的价格,但在许多情况下寡头企业发现不需要明确的协定也能实现统一价格,这其中之一的方法就是价格领袖制。
价格领袖模式一般有以下三种:
(1)支配型价格领袖模式。领先确定价格的企业是本行业中最大的、具有支配地位的企业。
(2)效率型价格领袖模式。
(3)晴雨表型价格领袖。
寡头垄断在经济中是十分重要的。一般认为,它具有两个明显的优点:第一,可以实现规模经济,从而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第二,有利于促进科学技术进步。
对寡头垄断的批评则是针对各寡头之间的勾结往往会抬高价格,因为它对消费者的利益及社会经济福利有所损害。
企业产品定价实践
定价目标
学习目标
识记
各种定价目标
领会
各种定价目标的前提条件。
企业在为产品定价时,首先必须要有明确的是目标。不同营销目标,采取不同的定价策略。
以维持企业生存为目标
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以保持和提高市场占有率为目标
以应付或抑制竞争为目标
以树立企业形象为目标
成本加成定价法
学习目标
识记
成本加成定价法的定义
领会
成本加成定价法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步骤;成本加成率的确定;边际成本定价法的基本思想
简单应用
运用成本加成定价法、目标收益定价法、盈亏平衡定价法确定企业价格
成本加成定价法是企业最常用、最基本的定价方法。
成本加成定价的基本方法
(1)估算企业生产和销售某种产品的平均变动成本(AVC)。由于不同的产量水平上的平均变动成本不一样,一般,企业可依据其生产能力的70%~80%的产量水平来确定平均变动成本的基础。
(2)估算出固定成本,并按照产品产量将固定成本分摊到单位产品上,由此计算出平均固定成本(AFC)。
(3)将平均变动成本和平均固定成本相加,得出平均总成本(AC)。
(4)以平均总成本的一定比例即成本加成率作为企业目标利润率核算出目标利润,再加上平均总成本,得到产品价格。
“成本加成”就是指在平均总成本的基础上加上它的一定比例,据以确定价格。
P=(AVC+AFC)×(1+m)=AC(1+m)
公式中:P为产品价格,AC为平均总成本,m为成本加成率。
公式中:P为产品价格,AC为平均总成本,m为成本加成率。
成本加成率的确定
成本加成定价法的评价
优点:
(1)简单实用。
(2)计算方便。
(3)产品价格水平在一定时期内较为稳定。
(4)能保证企业获得正常利润。
不足:
忽视了市场供求和竞争因素的影响,
忽略了产品寿命周期的变化,
缺乏适应市场变化的灵活性,
不利于企业参与竞争,
容易掩盖企业经营中非正常费用的支出,不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忽略了产品寿命周期的变化,
缺乏适应市场变化的灵活性,
不利于企业参与竞争,
容易掩盖企业经营中非正常费用的支出,不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成本加成定价法的扩展
目标收益定价法
目标收益定价法也称目标利润定价法,是指以在保证企业的目标收益得以顺利实现的角度出发来确定商品价格及利润水平的定价方法。
步骤:
(1)确定目标收益率
(2)计算目标利润额
目标利润额=总投资额×目标收益率
(3)计算出产品价格
优点:
可以保证企业既定的目标利润,从而实现既定的目标收益率。
缺点:
首先只考虑了企业自身的利益而没有考虑市场竞争状况和现实的市场需求情况;其次这种定价方法需要预先确定产品销量,然后再确定产品价格,因为任何产品的销量都是其价格的函数,因此,按照这种方法定价,不一定能保证预测销售量的实现。
适用:
一般只适用于市场占有率很高的企业或具有垄断性质的企业。尤为适合大型的提供公共产品的垄断企业。
边际成本定价法
P=MC×(1+m)
盈亏平衡定价法
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将产品价格定在保本价格以上,企业就可以盈利;
如果将产品价格定在保本价格以下,企业则必然出现亏损
如果将产品价格定在保本价格以下,企业则必然出现亏损
价格歧视
学习目标
识记
价格歧视的定义;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和三级价格歧视的定义。
领会
价格歧视对消费者利益的影响;企业实行价格歧视的条件。
简单应用
运用价格歧视的定价原理和方法确定企业价格
价格歧视的定义
所谓价格歧视是指企业出于非成本差异的原因以不同的价格把同一物品或服务卖给不同的顾客。
价格歧视的原因并非成本差别所造成,而是由于企业能够识别出不同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因此企业能够根据消费者的不同支付愿望而实施不同的价格。
有时候价格歧视是指对成本不同的产品定统一的价格。
有时候价格歧视是指对成本不同的产品定统一的价格。
企业实行价格歧视的原因
企业之所以实施价格歧视其根本的目的是获取更多的超额利润,与此同时对消费者的利益所产生的影响却不固定。
损害消费者利益的价格歧视
消费者利益增加的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的种类
完全价格歧视
完全价格歧视(perfect price discrimination),也称为一级价格歧视,它是指企业根据每个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来制定每单位产品的价格,并据此来分别销售每单位产品。
二级价格歧视
二级价格歧视(second-degree price discrimination),也称为数量价格歧视,它是指企业根据不同购买量确定不同的价格。(阶梯定价)
三级价格歧视
三级价格歧视(third-degree price discrimination),也称为消费者价格歧视,它是指企业对不同市场的不同消费者实行不同的价格。(弹性定价)
实行价格歧视的条件
企业必须对价格有一定的控制力
企业必须能够区分不同消费者的支付意愿
企业应该能够阻止套利的情况出现
多种产品定价法
学习目标
识记
需求关联和生产关联的多种产品定价的主旨。
领会
需求关联和生产关联的多种产品定价的原理
在需求上相互关联的产品定价
在生产上相互关联的产品定价
以固定比例生产的关联产品定价
以变动比例生产的关联产品定价
转移定价
学习目标
识记
转移价格的定义;前向一体化和后向一体化的含义。
领会
合理确定中间产品的转移价格的重要性。
简单应用
无外部市场条件下的中间产品转移价格和有完全竞争外部市场条件下的中间产品转移价格的确定。
企业为了扩大其经营业务或控制销售渠道,把自己的下游产业加以收购与合并,即前向一体化。
企业也可通过收买或合并自己的上游产业与业务,即后向一体化。
中间产品的转移价格的合理确定之所以重要,其原因主要是:第一,中间产品转移价格水平影响进行交易的两个事业部的产量决策,由此也就影响到整个企业的产量。如果中间产品的转移价格制定得不合理,整个企业就无法按照最佳产量进行生产;第二,中间产品转移价格水平影响进行交易的两个事业部的利润水平,如果价格制定得不合理,不仅会影响到相关事业部的员工积极性,甚至会威胁到事业部或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无外部市场条件下的转移价格确定
在不存在外部市场时,中间产品的最佳转移价格由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时中间产品生产事业部的边际成本所决定
有完全竞争外部市场条件下的转移价格确定
有不完全竞争外部市场条件下的转移产品定价
其他定价方法
学习目标
识记
竞争导向定价法的定义;撇脂定价法和渗透定价法的定义
领会
竞争导向定价法的原理和具体方法;撇脂定价法和渗透定价法的基本思想和优缺点。
竞争导向定价法
竞争导向定价法是一种主要以竞争者的价格为定价依据,而相对不注重成本和需求因素的定价方法
随行就市定价法
最常见的一种竞争定价法。
以本行业的平均价格水平作为企业的定价标准。
适合那些近似完全竞争市场类型的商品
以本行业的平均价格水平作为企业的定价标准。
适合那些近似完全竞争市场类型的商品
密封投标定价法
对工程进行投标的企业通常采用的一种定价方法。
竞争价格定价法
竞争价格定价法,即根据本企业产品的实际情况及与竞争对手的产品的差异状况来确定价格。一种主动竞争的定价方法,一般为实力雄厚或产品独具特色的企业所采用。
新产品定价
撇脂定价法
撇脂定价是指在产品生命周期最初阶段的新产品最初上市时,把产品的价格定得很高,以便在较短的期间内获取最大利润,就好像从鲜奶中撇取奶油一样。
生命周期比较短的高新科技产品或时尚潮流产品较多采用这种定价策略
优点:
(1)新上市的产品,常常缺少同类的替代产品,其需求价格弹性相对较小。
(2)由于产品价格高出成本较多,有条件实行消费者差别定价。
(3)企业在产品价格方面有较大的回旋余地。
(2)由于产品价格高出成本较多,有条件实行消费者差别定价。
(3)企业在产品价格方面有较大的回旋余地。
不足:
(1)如果价格过高可能会引起消费者的不满,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
(2)如果企业产品没有市场影响力,那么采取这种定价策略则不利于打开产品的销路。
(3)产品定价过高会吸引竞争者的涌入,因此较高的产品价格难以长期维持。
(2)如果企业产品没有市场影响力,那么采取这种定价策略则不利于打开产品的销路。
(3)产品定价过高会吸引竞争者的涌入,因此较高的产品价格难以长期维持。
渗透定价法
渗透定价法是在新产品刚上市时,把价格定得很低,使产品很快被市场接受,迅速渗透到市场,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使其他企业难以进入。该定价方法常用于竞争比较激烈的日用小商品领域。
优点:
(1)可以利用低价迅速打开产品销路,占领市场,以薄利多销来获利;
(2)可以建立价格壁垒,阻止竞争者进入,有利于企业控制市场。
(2)可以建立价格壁垒,阻止竞争者进入,有利于企业控制市场。
适用:
(1)需求价格弹性大的商品。购买者对价格敏感,低价有利于刺激需求,从而扩大销路。
(2)潜在市场大,竞争者容易进入的市场。
(3)为了打开某一较低收入的消费市场。企业采用这种定价方法,易于使消费者接受。
(4)产品存在较大的规模经济性,需要大批量的生产才能大大地降低单位产品成本。
(2)潜在市场大,竞争者容易进入的市场。
(3)为了打开某一较低收入的消费市场。企业采用这种定价方法,易于使消费者接受。
(4)产品存在较大的规模经济性,需要大批量的生产才能大大地降低单位产品成本。
心理定价法
子主题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