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
2020-05-11 14:12:33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中国哲学史大纲(胡适)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第二篇:中国哲学发生的时代
孔子 BC551(周灵王二十一年)~BC479(周敬王四十一年)
老子至多比孔子大20岁
发生时期:老子BC570年(周灵王初年)
背景:发生了长期战争达300年
诗经、国语、左转
等级社会(政治哲学)
当时所传达的情感:忧时《黍离》
厌世《苕之华》
乐天安命《北门》
纵欲《山有枢》
愤世《硕鼠》《伐檀》
第三篇:老子
一、老子其人
姓、氏、字、名
氏:贵族于姓之外还有氏,国为氏,官为氏
二、老子其书
上下共两篇81章,分断
三、革命家老子
无为:其实是一种干涉政治的反动
忧国忧民
中国哲学起源于社会政治的现状所以唤起的反动
四、老子论天道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在万物之外假设出一个道
五、论“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无即是道,道与无同为万物之母
六、名与无名
无名天下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所有的都是名词
七、无为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文物制度、无为的政策
天道——西洋哲学中的Law of Nature
自然力、自然规律
八、人生哲学
人肚子吃的饱饱的,做个无思无虑的愚人,知识越高,越难满足,所以要知足,
不争主义
上善若水
第四篇:孔子
一、孔子其人
述而不作
五经
春秋
教学
二、孔子的时代
邪说
老子
少正卯
邓析
暴行
臣弑君
子弑父
当时的反动
极端破坏派
极端厌世派
极端救世派
三、易
《易经》:基本的观念:变
一、易(变易的易)
二、象(符号、意象)
三、辞(趋势、指出卦象或爻象的吉凶)
四、正名主义
1、变迁都是由微变显、由简易变繁索
2、人类的一切器物制度礼法都是起于种种“象”
3、积各成“辞”,可以表示意象动作的趋向,可以指出动作行为的吉凶利害,因此可以作为人生动作的向导
建设是非善恶的标准——孔门政治哲学的根本理想
君君臣臣
父父子子
《春秋》实行正名的方法
1、正名字
2、定名分
3、寓褒贬
影响
1、语言文字上
2、名学上的
3、历史上的
五、一以贯之
孔子的知识论
因为注重推论,故注重思虑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的人生哲学
忠恕: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孟子所说的:善推其所为
完成人格:即是“仁”
君子:人生的模范(指出一种理想的模范,作为个人及社会的标准
正名:即伦常的人生哲学
孔子的行为论
行为的动机
行为的方法
行为所发生的品行
第五篇:孔门弟子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说大概77人
孔门弟子学说考:孔门弟子
子张
漆雕氏
曾子
子思
孟子
乐正子春
?
荀卿
?
颜氏
?
仲良氏
孔门正传的一派
子夏、子由、曾子一班人做代表
两大概念:“孝”、“礼”
曾子:孝有三
大孝尊亲
其次弗辱
其次能养
孝的哲学、孝的宗教
儒家的父母便和别种宗教的上帝鬼神一般,也有制裁鼓励人生行为的效能
儒家很聪明的将这套理念宗教化
人没有什么该或不该之分,不是说人该怎样做,该如何做,消费主义当道的今天,甚至在未来的很多天,也只应是人本身该如何生而为人,不应该听任何人的,应该在道德和法律的条框内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这样看来儒家是彻头彻尾的宗教,只是这个宗教与现今消费主义有诸多的不谋何故,至今中国人或者说世界上儒教休息者,大抵不习惯现代的世界,觉得坏了规矩,乱了方圆
礼的哲学
儒家不信鬼神,但要大肆宣扬孝道和祭祀
礼是卫生书(防患于未然),法是医药书
凡事过犹不及
人的情欲本是可善可恶,但情欲需要有个节制,若没有节制,便要生出许多流弊
儒家向来不主张无欲(宋儒始有去人欲之说),但主张“因人之情而为之节文以为民坊”
但如家将这种思想推于极端,把许多性情上的事都要以刻板的礼节去做
礼:1、规定伦理名分2、节制情欲3、养成道德习惯
第六篇:墨子
一、墨子其人
按孙诒让所说,定他为鲁国人,生于周敬王二十年与三十年之间(BC500~BC490)死于周威烈王元年与十年之间(BC425~BC416)
墨子真的是全方位和儒家对着干
儒家:无鬼神,厚葬久丧,重礼乐,信天命
墨家:明鬼,节葬,非乐,非命,非攻,兼爱,节用,天志
墨子是个宗教家,最恨儒家一面不信鬼神一面却讲究祭祀丧礼,
墨子他教人要吃苦修行——墨教
《墨子》书今本53篇,分五组
第一组:不用看
第二组: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非儒
优先观看
第三组:《经》上下、《经说》上下、《大取》《小取》六篇
第三优先看
第四组:《耕柱》《贵义》《公孟》《鲁问》《公输》
最优先观看
第五组:《备城门》以下到《杂守》凡11篇,所记都是墨家守敌方法,与哲学没啥关系。不用看
二、墨子的哲学方法
孔子:理想目的;什么;
儒家最爱提出一个极高的理想标准作为人生的目的,如论政治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都是理想的目的,却不是进行的方法,全不问人为什么为人子要孝,为什么为人臣要敬,只说理想中的父子君臣朋友是该如此的
儒家只注重行为的动机,不注重行为的效果,只说这事应该如此做,不问为什么应该如此做,
墨子:进行方法;为什么;
墨子的方法恰与此相反,墨子处处要问一个为什么,知道了为什么方才可以知道怎样做,
能应用的便是善的,善的便是能应用的,这边是墨子的应用主义、实利主义,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与此应用主义有颇多的相似点,但阳明与墨子有绝不同之处,阳明天良知一面,墨子却不然,他的是非的准则不是心内的良知,乃是心外的实用,
墨子主张“义外”,阳明主张“义内”
三、三表法
上面说的是墨子的哲学方法,这里说的是墨子的论证方法。上面是广义“逻辑”,这里是“逻辑”的应用
三表是什么?
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
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
于何用之?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三表的价值
第三表:实用主义
弊端:“用”、“利”解的太狭了
例:墨子对“非乐”的“用”、”利“的解
第二表:耳目的流弊
耳目所见所闻,是有限的
平常人的耳目最易错误迷乱
第三表:墨子最恨儒者“复古”的议论
墨子的第一表和第三表是同样的意思
第三表说的是现在和将来的实际
第一表说的是过去的实际应用
四、墨子的宗教
上面两张是墨子学说的根本观念,根本观念在于人生行为上的应用,讲应用就要知道人生的应用千头万绪,绝不能预先定下一条“施诸四海而皆准,行诸百事而不悖”的公式
第一,天志
墨子的宗教,以“天志”为本
“天下之明法度”便是天志,天的志是什么?
曰:兼爱天下之人。
第二:兼爱
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所以要兼爱
第三:非攻
不兼爱是天下一切罪恶的根本,而天下罪恶最大的,莫如“攻国”,天下人无论怎样高谈仁义道德,若不肯“非攻”,便是“明小物而不明大物”。
兼爱是“义的”,攻国是“不义的”
因为不利,所以不义
墨子的“利”不是自私自利的“利”,而是最大多数的最大幸福,这是“兼爱”的真义,也是“非攻”的本意
第四:明鬼
儒家讲丧礼祭礼,并非深信鬼神,不过是要用“慎终追远”的手段来做到“民德归厚”的目的
儒:积善之家必有条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但是墨子是一个教主,深恐怕人类若没有一个行为上的裁制力,要为非作恶,所以他极力要说明鬼神不但有,并且还能作威作福,“能赏贤而罚暴”
墨子明鬼的宗旨,也是为实际上的应用,也是要用“民德归厚”,但是他却不肯学儒家“无鱼而不往”的手段,他是真的相信有鬼神的。
第五:非命
墨子不信命定之说,正因为他深信天志,正因为他深信鬼神能赏善而罚暴
墨子以天志欲人兼爱,不欲人相害,
又以鬼神能赏善罚暴,能顺天志,能中鬼之利,便可得福,不能如此,便可的祸
第六:节丧短丧
墨子深恨儒家,一面不信鬼神,一面却又在私人身上作出许多虚文仪节,所以他对鬼神只有精神上的信仰,不注重形式上的虚文
第七:非乐
乐是广义上的“乐”(一切艺术)都认为是“奢侈品”都应该废除
第八:赏贤
那时候贵族政治还没有完全消灭,虽然有些奇才杰士,从下等社会中跳上政治舞台,但大多数还掌握在贵族手,所以,他反对种种家族制度和贵族政治
第九:尚同(上同)
上是状语
取法平上,用“天”来统一天下
天志就是尚同,尚同就是天志
墨家最重要的在于他的哲学的根本观念,只是前两章讲的是方法,它在哲学史上的重要,只在于它的应用主义
第七章:杨朱
一、《杨朱篇》
《列子》的第七篇
所记的都是杨朱的言辞行事,就这篇可信
“为我主义”有旁证
书中论“名实”的不是后世的问题,确实是战国的问题
《列子》八篇之中只有这一篇专记一人的言行
二、杨朱其人
大概杨朱的年代当在BC440~BC630之间
哲学是时代的产物,当时那种时代,造就出了这种极端消极的哲学
三、无名主义
杨朱哲学的根本方法在于他的无名主义
“名实”两字乃是极其重要的问题
每一个“实”的称谓便是那实的“名”
实时个体的,特别的;名实代表实的共相的
人的知识上,名的用处极大。老子最先讨论名的用处,但老子主张“无名无欲”,故要人复归于“无名之朴”
孔子深知名的用处,故主张正名,以为若能正名,便可用全称的名,来整治个体的事物
墨子注重实用,故提出一个“实”字,攻击当时的君子“誉义之名而不察其实”
无名论的应用有两种趋势
一是把一切名器礼文都看作人造的虚文
一是只认个人的重要,轻视人伦的关系,故趋于个人主义
四、为我
杨朱的人生哲学只是一种极端的“为我主义”
根本观念:一切有生命之物,都有一个“存我的天性”,动植物都具此性,不单是人所独有。
人类智识发达,群众的观念也更发达,故能于“存我”观念之外,另有“存群”的观念,不但要保存自己,还要保存家族、社会、国家,方可使自己的生存格外稳固
五、悲观
杨朱主张为我。凡是极端为我的人,没有一个不抱悲观的
六、养生
“从心而动,不违自然所好;......从性而游,不逆万物所好“
不要太贪,太贪“损生”,不要太富,太富了“累身”
主张“乐生”“逸身”,他并不求长寿,也不求不死
不求久生不死,也不求速死,只是“从心而动,任性而游“,这是杨朱的“自然主义”
第八篇:别墨
一、墨辩与别墨
墨学传承,传人的学说
“倍谲不同”之处在于,墨家的后人,于“宗教的墨学”之外,另分出一派“科学的墨学”(他们自称为别墨)
所讨论的:坚白之辩,同异之辩
《经》上下、《经说》上下、《大取》《小取》
上面六篇,绝非墨子所作的理由:约有四端
文体不同
理想不同
“墨者”之称。《小取》篇两称墨者
此六篇与惠施、公孙龙的关系
这6篇乃是中国古代名学最重要的书,古代本没有什么“名家”,无论哪一家的哲学,都有一种为学的方法,这个方法便是名学(逻辑)
所以老子要无名,孔子要正名,墨子说“言有三志”,扬子说“实无名,名无实”,公孙龙有《名实论》,荀子有《正名篇》,庄子有《齐物论》,伊文子有《刑名》之论;这些都是各家的“名学”。
六篇《墨辩》的性质
第一,《经上》《经说上》。《经说上》是《经上》的详细解释。“界说”
第二,《经下》《经说下》。《经说下》是《经下》的详细说明。“定理”
第三,《大取》最难读
第四,《小取》最易读,这一篇和前五篇不同,并不是一句一条的界说,乃是一篇有条理有格局的文章,全章分为九节
二、墨辩论知识
知识论起于老子、孔子,到“别墨”始有精密的知识论
《墨辩》论“知”,分三层
一、“知材也”(知,学习知识,知道知识,是我们的一种才能)
二、“知,接也”(这个知识“感觉”,人本有“所以知”的官能,才能发生一种“感觉”,才能接受,这个接就是接受
三、“智,明也”(这个是心知,是识,有了感觉还要知道这种感觉是什么
这三物是如何同力合作呢?这中间须靠两种作用:久是“宙”是时间,宇是“空间”
一个是“久”
一个是“宇”
眼可以见有,而不可得坚;手可以得坚,而不可见有。
那我们如何知道一个事物是坚白石呢?这都是心知的作用,知道刚才的坚物,就是刺客的白物,是时间的组合,知道坚白两性相盈,成为一物,是空间的组合。这都是心知的作用,有这贯串组合的心知,方才有知识
有了久与宇的作用,才有“记忆”,久的作用,于记忆更为重要
知识须靠“各”的帮助,《墨辩》分“各”为三种
达
类
私
“达名”是最普及的名字,“类名”是一类物事的名称,“私名”是“本名”。
知识的种类:凡有三种
闻
别人传授给我的
说
由推论得来的
采
自己亲身经历来的
《墨辩》的人生哲学:
虽也主张“知行合一”,却有两层特别的见解
这些别墨知道人生的行为,不是完全受“知识”的节制
“知识”之外还有“欲望”,不可轻视。行为是知识的止境,却又是倚赖着“欲”的
别墨的新“乐利主义”,墨子已有“义即是利”的意思,但是他却没有明白细说,到了“别墨”才有完整的乐利主义
这比说“义即是利”又进一层,直指利害的来源,在于人情的喜恶,就是说善恶的来源,在于人情的欲恶。所以一切教育的宗旨,在于要使人有正当的欲恶。欲恶一正,是非善恶都正了。
乐利主义的公式:如何才是正当的欲恶?《大取》篇有一条公式道:“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利之中取大,非不得已也;害之中取小,不得已也。害之中取小,非取害也,取利也。”
别墨的乐利主义并不是自私自利,乃是一种为天下的乐利主义
三、论辩
辩的界说
墨家的“辩”,是分别是非真伪的方法
辩的用处及辩的根本方法
《小取篇》目的
1、明是非
2、审治乱
3、明同异
4、察名实
5、处利害
6、决嫌疑
方法
摹略(搜索)万物之然,论求群言之比
搜索万物的现象,比较各种现象交互的关系,然后把这些现象中的种种关系,都用语言文字表示出来
故
单有名或单有实,都不能达意,有了“辞”,才可达意。但在辩论上,单有了辞,还不够用,必须有理由,这个理由,便叫做“故”
明“故”的辞,便叫做“说”(premise前提)
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
以类取,以类予。类便是相似
故:“物之所以然”,是成事之因
法:本义:一种模子,模范,法象
故:有之必然,
法:所若而然
一类的法即一类所以然的故
辩的七法
以上说的都是辩的根本观念,现在说辩的各种方法
一、或也者,不尽也
例:马或黄或白(这两都不能包含马的一切颜色)
二、假也者,今不然也
例:今夜若起风,明天定无雨
还未实现的,今不然也
这两种立辞方法,都是有待之辞,因为不能斩截断定
三、效也者,为之法也
演绎法的论证,这种论证,每立一辞,须设这辞的“法”,作为立辞的“故”
四、辟也者,举也物而以明之也
举例说明来论证“也物”即“他物”
五、侔也者,比辞而俱行也
侔与辟都是“以其所知谕其所不知而使人知之”的方法
期间有区别:
辟是用那物说明这物
侔是用那一种辞比较这一种辞
类似于今天的类比
六、援也者,曰子然,我奚独不可以然也
近人译为类推,援例,由这一件推知那一件,由这一个推知那一个
引用
七、推也者,以其所不取(举例)之同于其所取者予(断定)之也
归纳法
观察了一些个体的事物,知道他们是如此,遂以为凡和这些已观察了的例同样的事物,也必是如此
推的细则
一、求同
二、求异
三、同异交得
四、求余
五、共变
《墨辩》概念
墨辩六篇乃是中国古代第一奇书,里面除了“知”“论”“辩”的许多材料之外,还有无数有价值的材料
一、论算学
二、论形学(几何)
三、论光学
四、论力学
五、论心理学
六、论人生哲学
七、论政治学
八、论经济学
墨学名家的价值
1、有学理的基本,却没有法式的累赘
2、墨家名学将演绎归纳一样看重
3、在哲学史上的地位
1、与孔子和杨朱不同,取中庸,研究物的所以然之故
2、科学的方法,注重经验,注重推论
3、科学的精神
4、论“法”的观念,上承儒家,“象”的观念,下开法家“法”的观念
四、惠施
1、惠施其人
BC380~BC300
2、惠施“厤物之意”
他的学说如今还在传的,尽在《庄子》·天下篇
3、十事的解说
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
论空间
惠施说其大无外,谓之大一
宇动移不歇,地圆地动,无穷无极不可分断
论时间
凡此都可见,一切时分,都由人定,并非实有
论一切同异
都非绝对的
科学方法最重有无同异
此之谓大同异
结论
惠施说一切空间时间的分割区别,都是非实有,一切同异,都非绝对。
故下一断话道:“天地一体也”,故“泛爱万物”
极端的兼爱主义
五、公孙龙及其他辩者
1、公孙龙其人
生于西历前325年和前315年之间,那时惠施已经老了,公孙龙死时,当在前250年左右
2、公孙龙子
今所传《公孙龙子》有六篇,后人所加《传略》
第三篇也有许多脱误
第二篇最易读
第四篇错误更多,须与《墨子·经下》、《经说下》参看
第五篇、第六篇亦须与《经下》、《经说下》参看,才可懂得
3、《庄子》·天下篇
中21事(《列子·仲尼篇》的七事附见
4、总论
这些学说,前人往往用“诡辩”两字一笔抹煞。(二十一事)胡适将其归类。论时间、空间、知识、名
六、墨学结论
墨学的灭亡和所以灭亡的原因
1、儒家反对
2、墨家学说遭政客猜忌
3、墨家后进的“诡辩”太微妙了
第九篇:庄子
一、庄子时代的生物进化论
1、庄子其人
死时大概是西历纪元前275年左右
《庄子》书
《汉书·艺文志》说有52篇。如今所存,只有33篇
共分内篇7(大致都可信)、外篇15、杂篇11(这两个部分大都靠不住)
《庄子·天下篇》:庄子的学说,知识一个“出世主义”,中国古代的出世派治学至庄子始完全成立
2、万物变迁的问题
庄子哲学的起点,只是一个万物变迁的问题
3、《列子》书中的生物进化论
《列子》这本书是后人东西杂凑的,所以这里面有许多互相冲突的议论
《列子》书中有一段话:近世生物学家所说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4、庄子书中的生物进化论
“自化”二字,是《庄子》生物进化论的大旨
“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物种由来
他说万物本来同是一类,后来才渐渐的变成各种“不同形”的物类
这种生物进化论,说万物进化,都是自生自化,并无主宰,所以《齐物论》借影子比喻
5、进化之故
生物进化,都由自化,并无主宰。请问万物何以要变化呢?
但在《庄子》书中却不曾明确回答
这便是《庄子》生物进化论的大缺点
《庄子》的进化论只认得被动的合适,却不去理会那更重要的自动的合适,这是完全被动的,天然的生物进化论
二、庄子的名学与人生哲学
1、庄子的名学
完全的怀疑主义,和墨家的名学恰成反对
辩胜便是当,当的终必胜,这是墨家名学的精神
庄子名学第一步:破坏的怀疑主义
庄子名学的建设之处,若能将事理见得完全透彻了,便不用争论了
如何才能见到事理的全部面貌呢?
”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齐物论》
天下的是非,本来不是永远不变的,世上无不变之事物,也无不变之是非
是非善恶随时势变化
这种变化进化的道德观念和是非观念,有些和德国的海德格尔相似
庄子自己将这种学说推到极端,便生出不良效果。他以为是非既由于偏见,我们又如何能知自己所见不偏?
我们有限的知识,如何能断定是非?倒不如安分守己听其自然罢
庄子这种极端“不谴是非”的达观主义,即是极端的守旧主义
2、庄子的人生哲学
达观主义:达观本有多重区别,上文所说,乃是对是非的达观
庄子对人生一切寿夭、生死、祸福,也一概达观,一概归到命定。这种达观主义的根据,都在他的天道观念。
将一切都看作天道的运行;对把天道看得太神妙,不可思议了,所以他觉得这区区的我哪有作主的地位。
“依乎天理,固其自然”
但这种哲学,重的可以养成一种阿谀依违,而且媚世的无耻小人
轻的可以造成一种不关社会会痛痒,不问民生痛苦,乐天安命,听其自然的废物
3、结论
庄子的哲学,总而言之,只是一个出世主义
庄子不幸地把进化看作天道的自然,以为人力全无助进的效能
因此他虽说天道进化,却实在是守旧党的祖师
他的学说实在是社会进步和学术进步的大阻力
第十篇:荀子以前的儒家
一、大学与中庸
《礼记》中许多儒书,只有几篇可以代表战国时代的儒家哲学。
我们如今只用一部《大学》、一部《中庸》,一部《孟子》。代表西历前四世纪和第三世纪初年的儒家学说
《大学》一书,不知何人所作,书中有“曾子曰”三个字。
《中庸》古说是孔子之孙子思所作。
大概《大学》和《中庸》两部书都是孟子荀子以前的儒书,只因孟子、荀子前总该有几部这样的书,才可使学说变迁有线索可寻,不然极端伦常主义的儒家,何以忽然发生了一个尊崇个人的孟子?
极端实际的人生哲学,何以忽然生出孟子和荀子这两派心理的人生哲学?
《大学》、《中庸》两部书最重要的在于三方面
一、方法
大学: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明德天下
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味道,修道之谓教,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诚之”之道: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二、个人之注重
孔门弟子的学说有一派将“孝”字看得太重了,后来的结果,便把个人埋没在家庭伦理之中,“我”竟不是一个“我”,只是“我的父母的儿子”
这种家庭伦理的结果,自然生出两种反动
一种是极端个人主义,如扬朱的为我主义
一种是极端的为人主义,如墨家的兼爱主义
所以《大学》的主要方法如上文所引,把修身作为一切的根本,
《中庸》最重一个“诚”字,诚即是充分发达的个人的本性
三、心理的研究
从外务的儒学进入内观的儒学
《大学》的重要心理学说,在于分别“心”与“意”,
心有所在便是意,如今人说,“居心总要对得住自己,”正是此意,
大凡论善恶,有两种观念,
1、从“居心”方面立论,
2、从“效果”方面立论
例如秦楚交战,宋轻说是不利,孟轲说是不义,
义不义是居心,利不利是效果
《大学》既如此注重诚意,自然偏向居心一方面
极端的非功利派的政治论,根本只在要诚意
中庸的人生哲学只要人喜怒哀乐皆无过无不敌,譬如饮食,只要学那“知味”的人适可为止,不当吃坏肚子了,也不当打饿肚子
二、孟子
1、孟子考
孟轲邹人,曾受业于子思的门人,未知生卒年
2、论性
孟子同时有几种论性的学说
1、性善:就是恻隐之心,善恶之心那一段
a、人的本质同是善的
人同具官能,天生的官能,无论何人的官能,都有根本相同的可能性
人同具“善端”,有触即发,不待教育
人同具良知良能,孟子的知识论全是“生知”一派
这三种都包含在孟子叫做“性”的里面,孟子以为这三种都有善的可能性,所以说性是善的
b、人的不善都是由于“不能尽其才”
推原人所以“不能尽其才”的缘故,仍有三种:
由于外力的影响(外界境遇对个人的影响)
由于自暴自弃(外界的影响或许还有的救,自暴自弃就是真的没得救了)
由于“以小害大以贱害贵”(养错了,应该该干嘛的干嘛去),(这种危害很大,学习读书更应该调用五官和自己以往的经历)
3、个人的位置
《大学》《中庸》的入学已经把人的位置抬高了,到了孟子更把个人看得十分重要
他信人性是善的,又以为人生都是有良知、良能和种种善端
论浩然之气、论大丈夫
因为他把个人的人格看得很重,因为他以为人性都是善的,所以他有一种平等主义
但只是人格上的平等,并不是说人的才智德行都平等
孟子的政治学说,很带民权的意味,也是从性善论上生出来的
4、教育哲学
孟子性善论,不但影响他的人生观,对他的教育哲学也大有影响
A、自动的
孟子深信人性本善,所以不主张被动的和逼迫的教育,只主张各人自动的教育
B、养性的
教育的宗旨只是要使这本来的善性充分发达,并保存善性
5、政治哲学
尊重民权,受墨家和杨朱影响特别大
尊重各人,尊重百姓过于君主(老子、杨朱派的影响)。
孟子的性善论趋于极端,遂成“万物皆名于我”的个人主义
还要使百姓享受乐利(墨家的影响,但孟子自己不觉得),仁政,
孔子:爸爸政策
孟子:妈妈政策
第十一篇:荀子
一、荀子其人
1、荀子略传
荀子名况,字卿,赵人,生卒年不可考,多据《史记》存疑
2、《荀子》
大概《天论》、《解蔽》、《正名》、《性恶》四篇全是荀卿的精华所在,其余20篇,即使真不是他的,也无关紧要了
3、荀子与诸子的关系
颇多批评其他学说的话,相当有价值,
二、天与性
1、论天
荀子批评庄子:”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由天谓之,道尽因矣。”不但是庄子哲学的正确评价,并且也是荀子自己的哲学的紧要关键,庄子将天道看得太重,所以生出种种安命主义和守旧主义
荀子能用老子一般人的“无意志的天”来改正儒家墨家的“赏善罚恶”有意志的天;同时却又能免去老子、庄子天道观念的安命守旧种种恶果。
荀子的“天论”,不但要人不与天争职,不但要人能与天地参,还要人征服天行以为人用
2、论物类变化
反对当时的科学(别墨)
反对生物进化的理论(庄子)
3、法后王
荀卿虽不认历史进化古今治乱异道之说,他却反对儒家“法先王”之说
要法后王,不过是因为上古制度等都不可考
4、论性
荀子论天,极力推开天道,注重人治,荀子论性,极力压倒天性,注重人为,他的天论是对庄子发的,他的性论是对孟子发的,孟子说人性是善的,荀子说人性恶,其善者伪也《性恶》
性:天生成的。伪:人力做的
荀子推崇“人为”过于“天然”,是他哲学的一大特色
荀子性恶的依据:天性有种种欲望,若顺着欲望去做,定做出恶事来,故必须有礼仪法度,人的善行,全靠人为
5、教育学说
孟子说性善,故他的教育学说偏重“自得”一方面。
荀子说性恶,故他的教育学说趋向于“积善”一方面
6、礼乐
荀子的礼论乐论只是他的广义教育学说,荀子以为人性恶,故不能用礼义音乐来涵养节制人的情欲
三、心理学与名学
1、论心
心也者,道之工宰也
心与情欲的关系:“天性有欲,心为之制节。”
要有正确合理的知识,方才可以有正确合理的可与不可。可以不可没有错误,一切好恶去取便也没有过失。这是荀子人生哲学的根本观念
未得道而求道的人:虚心、专一、精心
2、谬误
凡一切谬误都有雨中心补丁,不能静思,不能专一
解决办法:法圣王,古人用了心思目力,造下规矩准绳,后人依着做去
3、名学
荀卿的名学,完全是演绎法
儒法过渡时代的学说
先要立一个标准的大前提,凡是符合的,都是对的,不合的都是非的
荀子论“正名”分三步
1、所为有名
2、有缘有同异
3、制名之枢要
荀子论“正名”破坏的方面
1、惑与用名以乱名
2、惑与用实以乱名
3、惑与用名以乱实
4、辩
极不赞成辩的
第十二篇:古代哲学的终局
一、西历前三世纪之思潮:BC300~BC200.而西历前400~301是中国古代哲学极盛的时代
1、慎到、彭蒙、田骈
慎子:法治主义
慎到的哲学根本观念——“弃知去已而缘不得已”有两种结果:一是用无知的法治代有知的人治,这是上文所说的。二是因势主义
另两位与他大致相同:“齐万物以为道”
2、宋钘、尹文
宋钘(BC360~BC290)尹文(BC350~BC270)
这一派:”接万物以别宥为始“,故慎到一派主张无知,主张”莫之是,莫之非“
宋钘、尹文这一派主张心理的研究,主张正名检形,明定名分
尹文是中国古代一个法理学大家,中国古代的法理学乃是儒墨道三家哲学的结果
尹文的法理学的大旨只在于说明“名”与“法”的关系
尹文法理学的根本观念
1、形
2、名
3、分
正名的手段不同罢了
孔子想用“春秋笔法”来证明,荀卿想用国家威权来制名,多不主张用法律来正名,尹文则用法治
3、徐行、陈相、陈仲
无政府主义
1、从自食其力
2、互助的社会生活
3、不用政府
4、驺衍
齐人
没有传书
阴阳家学说
附会五行之说
演出“五德转移”的学说
二、所谓法家
1、论“法家”之名
孔子的正名论
老子的天道论
墨家的法的观念
中国法理学的基本观念
2、所谓“法家”的任务及其书
一、管仲与《管子》
二、申不害与《申子》
三、商鞅与《商君书》
四、慎到与《慎子》
五、尹文与《尹文子》
六、尸佼与《尸子》
七、韩非与《韩非子》只有几篇是可靠的
3、法
当时的法理学家所主张的“法”,乃是第三种“治众之法”,他们的意思只是要使刑赏之法,也要有律度权衡那样的公正无私,明确有效
1、成文的
2、公布的
3、一致的
4、有邢赏辅助施行的功效的
4、“法”的哲学
1、无为主义
2、正名主义
3、平等主义
4、客观主义
5、责效主义
5、韩非
“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以上说的那些都是保守主义
韩非的法治观念是进化的
韩非注重实验
功用主义
三、古代哲学之中绝
秦始皇的功绩
李斯的功绩
1、注重功用的
2、主张革新变法
子主题 3
焚书,其实没怎么烧完
坑儒,更不重要了
那中国古代哲学的中道断绝究竟是为了什么缘由?
1、怀疑主义的名学——庄子
2、狭义的功利主义——荀子
3、专制的一尊主义——荀子、韩非、李斯
4、方士派的迷信——十几年令中国哲学毁于一旦
0 条评论
下一页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