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与胚胎学
2020-05-31 11:15:03 14 举报
AI智能生成
组织学与胚胎学部分章节知识点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绪论
定义
组织学——研究机体微细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它是以显微镜观察组织切片为基本方法,又称显微解剖学
内容
基本组织(总论)
上皮组织
结缔组织
肌组织
神经组织
器官、系统(各论)
组织
由形态相似或功能相关的细胞及细胞外基质组成
器官
几种不同的组织相互结合组成器官,每-器官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并完成一定的生理功能
系统
由多个相关器官联合组成,并完成连续的生理活动。如消化系统
组织+细胞外基质→组织→器官→系统
组织学常用计量单位
1nm=1000μm
1μm=1000nm
组织学研究方法
一般光学显微镜术(简称光镜,LM)
特点
镜下结构称光镜结构, 放大倍数1500倍, 分辨率0.2μm,观察时,须将组织制成薄片,厚度以5-10μm最佳,以利光线通过
组织切片(依包埋剂不同)
石蜡切片(最常用)
包括:1、取材 2、固定 3、脱水 4、透明 5、浸蜡包埋 6、切片:5-7微米厚度 7、展片 8、脱蜡 9、染色 10、脱水 11、封片
冰冻切片(酶组织化学染色)、涂片(血液)、铺片(疏松结缔组织)、磨片(牙和骨)等
染色
是用染料使无色组织切片着色,增加对比度,便于镜下观察。染色方法很多,但没有一种能使细胞全部结构同时着色
常用染料
酸性染料
伊红、坚固绿、橙黄G
碱性染料
苏木精、亚申蓝、甲苯胺蓝、碱性品红
硝酸银
H.E染色法(最常用)
苏木精(Hematoxylin)
细胞核和胞质内的嗜碱性物质(酸性物质)着蓝紫色
伊红(Eosin)
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外基质内的胶原纤维(碱性成分)等着红色
基本概念
嗜碱性
细胞和组织的酸性物质或结构与碱性染料(如苏木精)亲合力强
嗜酸性
碱性物质或结构与酸性染料(如伊红)亲合力强
中性
与两种染料的亲合力均不强
嗜(亲)银性
银染法中有些组织结构可直接(间接)使硝酸银还原呈银颗粒
异染性
有些组织细胞的结构可被染色成与染料固有的颜色不同的颜色
电子显微镜术(简称电镜,EM)
镜下结构称超微结构,可放大几万倍至几十万倍
透射电镜
观察组织、细胞内部超微结构,分辨率为0.2nm
标本制备
固定
包埋
切片
影像特点
电子密度高
被重金属侵染呈黑色的结构
电子密度低
被重金属浅染呈较亮的部分
扫描电镜
用于观察组织表面的立体结构。分辨率为5-7nm
组织化学术
为应用化学、物理、生物化学、免疫学或分子生物学的原理和技术,与组织学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技术,能在组织切片定性、定位地显示某种物质的存在与否、以及分布状态
分类
一般组织化学术
主要显示糖类(如PAS反应即\"过碘酸希夫反应\")、脂类、核酸和酶类
免疫组织化学术
应用标记的特异性抗体和组织中相应的肽或蛋白质结合,然后通过显微镜观察标记物,而获知该肽或蛋白质的分布部位及相对含量。此法特异性强,敏感度高,应用广泛
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术
即核酸分子杂交组织化学术,用于检测基因(DNA片段)的有无、及在转录水平检测基因的活性(mRNA)
放射自显影术
通过活细胞对放射性核素或其标记的物质的摄入,以显示该细胞的功能状态、或该物质在组织和细胞内的代谢过程
图像分析术
应用数学和统计学原理对组织切片提供的平面图像进行分析,从而获得立体的组织和细胞内各种有形成分的数量、体积、表面积等参数。根据连续的组织切片应用计算机进行三维重建,可以获得组织微细结构的立体模型,这部分内容称体视学
细胞培养术和组织工程
细胞培养术
是把从机体取得的细胞在体外模拟体内的条件下进行培养的技术
组织工程
是用细胞培养术在体外模拟构建机体组织或器官的技术
①生长旺盛的细胞,也称种子细胞
②细胞外基质,可用生物材料(如牛胶原)和无毒、可被机体吸收的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
③构建组织或器官,即把细胞置于细胞外基质中进行三维培养、并形成所需要的形状
④将构建物移植机体的方法
组织学学习要点
平面与立体的关系
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静态与动态的关系
分析比较,纵横联系
概述
被覆上皮
覆与体表和衬与有腔器官的腔面
腺上皮
以分泌功能为主
上皮组织的一般特点
细胞排列密集,细胞外基质少
有极性:即细胞两端结构和功能具有显著的差别,具有游离面和基底面
基底面
朝向深部结缔组织,连接血管
游离面
朝向体表或腔面
无血管
特征
位置
位于体表或有腔器官腔面、器官表面
功能
保护、吸收、分泌和排泄
命名
细胞层次和表层细胞形状分类命名
类型和结构
单层上皮
单层扁平上皮
表面看
细胞呈不规则多边形,核椭圆形,位于细胞中央。细胞边缘呈锯齿状或波浪状,互相嵌合
垂直切面看
细胞核呈扁平形,胞质很薄,含核部分略厚
细胞游离面湿润光滑,便于液体流动及内脏运动
内皮
衬贴在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间皮
分布在胸膜、腹膜和心包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其他
单层立方上皮
每个细胞呈六角形或多角形
切面看
细胞呈立方形,细胞核圆形、位于细胞中央
具有分泌、吸收等功能
分布
位于肾小管上皮、甲状腺滤泡等
单层柱状上皮
细胞呈柱状,细胞核长圆形,多位于近基底部
位于胃肠道和子宫等
吸收、分泌
名词解释
杯状细胞
散在柱状细胞间,形似高脚酒杯,细胞顶部膨大,充满粘液性分泌颗粒,泡状;核为三角形或扁圆形,色深,位于基底部。 是一种腺细胞,分泌粘液,有滑润上皮及保护上皮的作用
单层纤毛柱状上皮
子宫和输卵管等腔面 ,具有纤毛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貌似复层,实为单层;基底部均附着于基膜
位于呼吸道管腔面等
组成
柱状细胞
数量最多;游离面有纤毛
梭形细胞
锥体形细胞
复层上皮
复层扁平上皮
基膜较厚,波浪状,扩大连接面
近基膜
为一层立方形或矮柱状细胞,较幼稚,具有分裂能力,补充表层脱落细胞
中间
数层多边形细胞
浅层
基层扁平细胞,最表层退化,不断脱落
位于皮肤、口腔、阴道、食道粘膜上皮
机械性保护作用(耐摩擦、阻止异物侵入)
角化(皮肤)
未角化(口腔、阴道)
变移上皮
表层
呈大立方形,胞质丰富,有的双核
中层
为多边形,倒梨形
基底
矮柱状或立方形
形状
膀胱缩小时
上皮变厚,细胞层数较多
膀胱扩张时
上皮变薄,细胞层数减少
位于排尿管道(膀胱和输尿管)
复层柱状上皮
多层细胞,深层细胞为多边形,表层为柱状
位于脸结膜、男性尿道等
腺上皮和腺
主要行使分泌功能的上皮
腺
以腺上皮为主要组成的器官
分类(有无导管)
外分泌腺
内分泌腺
外分泌腺的组成
分泌部
浆液性细胞(蛋白质分泌细胞)
核为圆形,位于细胞偏基底部;基底部胞质呈嗜碱性染色,顶部胞质含许多嗜酸性的酶原颗粒
粘液性细胞(糖蛋白分泌细胞)
核扁圆形,居细胞基底部;大部分胞质呈泡沫或空泡状
腺泡
浆液性腺泡
浆液性腺细胞组成 (有基膜及肌上皮细胞),分泌物稀薄,含唾液淀粉酶
粘液性腺泡
由粘液性腺细胞组成,分泌粘液
混合性腺泡
浆液性细胞和粘液性细胞共同组成。常见浆半月
导管
由单层或复层上皮构成,可将分泌物排至体表或器官腔内。有的导管上皮细胞还可分泌或吸收水和电解质
上皮组织的特化结构(电镜结构)
微绒毛
上皮细胞游离面胞膜和胞质伸出的细小指状突起
内为纵行微丝;里面有微丝,使微绒毛不会倒伏,起支撑作用
它们构成光镜下的纹状缘或刷状缘
具活跃吸收功能的上皮细胞有许多较长的微绒毛,如小肠上皮细胞
增加游离面的表面积
纤毛
上皮细胞游离面胞膜和胞质伸出的较粗长的能摆动的指状突起
内为9+2微管结构,是使纤毛摆动的结构
主要分布于呼吸道、生殖道等腔面
与清洁呼吸道及生殖细胞运行有关
细胞衣(糖衣)
为一薄层绒毛状的复合糖
具有黏着、支持、保护、物质交换和识别等功能
侧面
紧密连接(闭锁小带)
于相邻细胞间隙的顶端侧面,相邻细胞膜网格状脊相对并紧密相贴,呈箍状环绕细胞,封闭细胞间隙
屏障作用
阻止大分子进入,机械性连接
中间连接(黏着小带)
位于紧密连接下方的长短不等的带状连接。相邻细胞15~20nm的间隙中充满丝状物连接两细胞膜。相应胞膜内有薄层致密物质和细丝,细丝参与构成终末网
常见于心肌细胞、上皮细胞间
粘着作用,保持细胞形态,传递细胞收缩力
桥粒
位于中间连接的深部,20~30nm间隙中有丝状物交织连接两细胞膜,交织部形成中间致密线,相应膜内有致密板和折返张力丝
机械性连接
支持、固定作用
缝隙连接
点状,由连接小体构成;小体有6个杆状的连接素;每6个围成一个腔;连接素贯穿胞膜,相邻细胞两两对接,管腔通连
管腔可开放和闭合,小分子物质可相互流通,是两个细胞之间的离子通道;故为细胞之间的通讯结构,也称为“通讯连接”
存在于心肌、平滑肌和神经细胞之间
连接复合体
由上面所述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连接挨在一起称为连接复合体
基膜
上皮细胞和结缔组织共同形成的位于两者之间的薄膜;包括基板和网板二层
具有支持、连接、物质交换、引导上皮移动等功能
半桥粒
为上皮细胞一侧形成桥粒一半的结构,将上皮细胞固着在基膜上
质膜内褶
上皮细胞基底面的细胞膜折向胞质所形成的许多内褶。其间常有纵行排列的线粒体
作用主要是增加基底面细胞膜表面积
一般特点
细胞
数量少,种类多
细胞外基质(大量)
纤维
细丝状
均质状
基质
组织液
细胞无极性,有血管,来源于间充质
连接、支持、营养、保护等
....................固有结缔组织....................
疏松结缔组织
细胞种类多,纤维少,排列稀疏
广泛,可存在于组织间、器官间
连接、支持、营养、保护、防御、修复等
成纤维细胞
光镜结构
细胞扁平,多突,呈星状
核大,卵圆,浅染,核仁明显
胞质丰富,弱嗜碱性
电镜结构
含有粗面内质网(RER)(其上附着着核糖体,所以嗜碱性)
游离核糖体(Ri)丰富
高尔基复合物(Gi)发达
合成胶原蛋白、弹性蛋白——组合生成三种纤维(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和基质(糖胺多糖、糖蛋白)
创伤修复时,其分裂增殖,并形成新的胶原纤维和基质,使伤口愈合
巨噬细胞(组织细胞)
形态多样可变,常有伪足
核小深染,圆形或肾形,偏心位,核仁不明显
胞质丰富,嗜酸性,含空泡和异物颗粒
表面有皱褶、小泡、微绒毛
胞质有处、次级溶酶体、吞噬体、吞饮小泡和残余体
膜附近有许多微管微丝
来源
由单核细胞受到趋化因子作用下游出血管进入组织后分化而来
吞噬作用
非特异性吞噬
不需识别因子
特异性吞噬
识别因子(抗体)等将细菌等包裹起来
识别与粘附——识别因子与Mc表面受体结合
摄入——包裹颗粒摄入Mc胞质内,形成吞噬体、吞饮小泡
融合——吞噬体、吞饮小泡与初级溶酶体融合,形成次级溶酶体
杀灭与消化——吞入物被溶酶体酶消化、分解,异物颗粒即残余体
抗原提呈作用
巨噬细胞吞噬抗原后,其可以将抗原决定簇与其自身的MHC-II类分子结合,形成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
分泌功能
可以合成并分泌上百种生物活性物质,包括溶菌酶、补体、多种细胞因子
趋化性定向运动
可沿某些化学物质的浓度梯度朝向高浓度的部位进行定向移动(趋化性)
浆细胞
呈卵圆形,核圆偏位,染色质呈粗块状,呈辐射状分布
胞质嗜碱性,可见核旁浅染区
粗面内质网(REE)、游离核糖体(Ri)丰富
具有发达的高尔基复合物和中心粒
B淋巴细胞
合成、储存和分泌抗体——中和、消除抗原
多位于消化道、呼吸道固有层及慢性炎症区
肥大细胞
圆形或卵圆形
核小而圆,居中
胞质内充满嗜碱性颗粒
颗粒大小不一,内部结构呈多样性,可有螺旋状或网格状结晶
源自骨髓,经血流迁移至CT发育而成
合成和分泌多种活性物质,产生肝素;与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有密切关系
广泛,常沿小血管和小淋巴管分布
脂肪细胞
细胞大,圆球形,相互挤压时呈多边形
中央为一大脂滴;胞核扁圆形,位于细胞一侧
在HE切片中脂滴被溶解,细胞呈空泡状
能合成和储存脂肪,参与脂质代谢
未分化间充质细胞
是保留在成体结缔组织内的一些保持分化潜能的形态不规则的原始细胞
可增殖分化为纤维细胞、脂肪细胞、血管壁平滑肌和内皮细胞
白细胞
来自血管,以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多见
单核细胞游出血管后即分化为巨噬细胞
胶原纤维
数量最多;新鲜时呈白色,故又称为白纤维,HE切片中呈浅红色
粗细不等,由胶原原纤维(I型和III型胶原蛋白聚合而成,在电镜下可看见周期性纹理)粘合而成
EM下胶原原纤维由明暗交替的周期性横纹
胶原纤维的韧性大,抗拉力作用强,弹性差
弹性纤维
数量较少;新鲜时呈黄色,故又称为黄纤维,可被醛复红、地依红染成紫色或棕褐色
较细,直行,分支交织,断端长卷曲
EM下,核心含弹性蛋白——分子能任意卷曲,分子间共价键交联成网;外周含微原纤维
弹性纤维富于弹性而韧性差
网状纤维
由III型胶原蛋白构成;纤维细小、分支多,交织成网;不能合成网状细胞
银染呈黑色,PAS(+),HE不显示
主要分布在结缔组织与其他组织交界处,如基膜的网板
在造血器官和内分泌腺构成支架
与网状细胞共同构成造血组织
是由生物大分子构成的无定形胶状物,无色透明,具有一定粘性,孔隙中充满组织液,填充于结缔组织细胞和纤维之间, 其生物大分子主要为蛋白聚糖和纤维黏连蛋白
蛋白聚糖
也称为蛋白多糖,是基质的主要成分,大量蛋白聚糖聚合体形成有许多微孔的分子筛,允许水和营养物、代谢产物、激素、气体分子等通过,而大于孔隙的 大分子物质、细菌被阻挡,使基质称为限制细菌等有害物扩散的防御屏障
纤维黏连蛋白
是结缔组织中最重要的黏连性糖蛋白,影响细胞的粘附、迁移或肿瘤转移、胚胎发育、生长和分化等
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溶解有电解质、单糖、气体分子等小分子等水溶液通过毛细血管壁,渗入到基质内,成为组织液
组织液是从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入基质而形成,而后通过毛细血管静脉端或毛细淋巴管、再回吸收入血液
软骨和骨
胚胎时期的间充质
软骨
软骨膜
除关节软骨外,余表面均覆较致密的结缔组织--软骨膜
外层
即胶原纤维较多,细胞少,起保护作用
内层
纤维少,细胞较多,含骨祖细胞(梭形小细胞)---增殖分化为成软骨细胞
软骨组织
软骨细胞
位于软骨陷窝内;其周围有软骨基质,称为软骨囊(含硫酸软骨素较多的基质),强嗜碱性
近软骨膜
幼稚、细胞小、变圆、单个分布
中部
近圆形,成群分布,称同源细胞群(由软骨膜内的骨祖细胞增殖分化,向内迁移而来),核椭圆形,胞质弱嗜碱性
EM
粗面内质网丰富、高尔基复合物发达
产生软骨基质
软骨基质
成分因软骨类型而异,主要为胶原原纤维
呈凝胶状,主要成分是蛋白多糖,构成分子筛结构
软骨内无血管,软骨基质具有良好的可渗透性,含大量组织液
胎儿
早期的四肢、躯干支架
成体
关节面、椎间盘、呼吸道、耳廓
透明软骨
构成肋软骨、关节软骨、呼吸道内的软骨等;分布最广,最常见
纤维成分为胶原原纤维,具有较强的抗压性;H-E染色的透明软骨切片中看不到纤维的原因是纤维与基质的折光率相同
纤维软骨
分布于椎间盘、关节盘及耻骨联合等处
含大量平行或交错排列的胶原纤维束,细胞小而少,成行分布于纤维束之间;抗拉力强
弹性软骨
分布于耳廓、会厌等处
含有大量交织分布的弹性纤维,富有弹性
生长方式
附加性生长(软骨膜下生长)
软骨膜内层的骨祖细胞向软骨表面不断添加新的软骨细胞,产生基质和纤维,使软骨从表面向外扩大
间质性生长(软骨内生长)
软骨内软骨细胞的长大和分裂,不断地产生基质和纤维,使软骨从内部生长增大
骨
骨组织
位于骨基质内
骨细胞
单个分布于骨板内或骨板间
为有许多细长突起的扁椭圆形小细胞,胞体位于骨陷窝,突起位于骨小管
相邻骨细胞的突起以缝隙连接相连,骨小管彼此连通
骨陷窝和骨小管内含组织液,可营养骨细胞和输送代谢产物
位于骨组织表面
骨祖细胞
位于骨外膜和骨内膜之间的干细胞。细胞小,梭形,核椭圆,胞质弱嗜碱性。当骨组织生长或改建时,其能分裂分化为成骨细胞
成骨细胞
骨组织表面,成年前较多,长排成一层
胞体矮柱状或椭圆形,有细小突起,突起常与表层骨细胞的突起形成连接
核圆,胞质嗜碱性
大量粗面内质网(RER)和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GO)
合成和分泌骨基质的有机成分---类骨质
钙化类骨质--基质小泡。当成骨细胞被类骨质包理后,便成为骨细胞
破骨细胞
骨组织表面,为由多个单核细胞融合而成的多核细胞
大, φ 100μm,2-50个核,近骨基质侧有纹状缘,胞质泡沫状 ,嗜酸性,呈浅红色
1)微绒毛 (皱褶缘) :高、密、不规则,增大吸收面积
2)溶酶体:功能活跃时,释放多种蛋白酶、碳酸酐酶、乳酸及柠檬酸等,在酶及酸的作用下使骨基质溶解
3)吞饮泡和吞噬泡:位皱褶缘基部,内含小骨盐晶体及解体的有机成分,表明破骨细胞有溶解和吸收骨基质的作用
4)亮区:皱褶缘周缘一环形胞质区,内有多量微丝,无其它细胞器。胞膜平整并紧贴于骨基质表面,形成一环形胞质围墙,使所围区域成为封闭的微环境区
骨基质
有机成分
占90%,由I型胶原蛋白构成
无定形基质
糖胺多糖
黏着胶原原纤维
骨钙蛋白、骨桥蛋白骨黏连蛋白、钙结合蛋白
钙化细胞及骨质粘附
无机成分
称为骨盐,主要为羟磷灰石结晶,属于不溶性中性盐,呈细针状,长10-20nm,沿胶原原纤维长轴规则排列并与之结合
骨板
骨基质的基本结构形式,呈板层状,骨盐沉积、结合在胶原原纤维间,使骨基质既坚硬又有韧性,有效的增强了骨的支持力
同一骨板内的纤维相互平行,相邻骨板的纤维相互垂直
长骨
骨干(骨密质) 常考
环骨板
长骨干的外侧面及近骨髓腔的内测面
外环骨板
较厚,约有10-40层,较整齐环绕骨干排列
内环骨板
较薄,仅数层,排列不规则
穿通管
内、外环骨板均有的横向穿越的小管;其与纵行排列的骨单位中央管(含毛细血管)相连通,它们都是小血管神经及骨膜成分的通道,并含有组织液
含有毛细血管
骨单位(哈弗氏系统)
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是长骨干起支持作用的主要结构单位;骨单位顺骨干长轴作纵向排列。
中轴
中央管(哈弗管),内含骨膜组织、Cap和神经
由10-20层同心圆排列的骨板围成的长筒状结构,内有突起相互连接的骨细胞
表面
粘合线——纤维少、骨盐多、折光较强
骨小管
周边
在粘合线内返折
均开口于中央管
只含有骨细胞的突起和组织液,不含毛细血管
间骨板
是填充在骨单位之间的一些不规则的平行骨板,是原有骨单位或环骨板被改建时未被吸收的残留部分。其中只有骨陷窝、骨小管
骨骺(骨松质)
分布于长骨骨骺和骨干的内侧
结构
是大量针状或片状骨小梁相互连接而成的多孔隙网架结构。网孔中充满骨髓
骨膜
骨外膜
较厚,为致密CT,有穿通纤维固定骨膜和韧带
较薄,为疏松CT,含骨祖细胞、成骨细胞及小血管、神经;有外环骨板
骨内膜
是骨髓腔面、骨小梁表面、中央管及穿通管内表面的薄层结缔组织
扁平状骨祖细胞常排成一层,能分裂分化为成骨细胞,有利于骨生长、改建;外侧有内环骨板
对骨组织具有营养、保护、生长、改建及骨折后修复等作用
骨的发生
骨组织发生的基本过程
骨组织的形成
骨组织的吸收
骨发生的发生
膜内成骨
先形成结缔组织膜,再由膜上的骨祖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由成骨细胞合成、分泌形成类骨质,再钙化为骨质。如顶骨、额骨和锁骨
软骨内成骨
先形成软骨,再改建成骨组织;软骨雏形形成→软骨周骨化→软骨内骨化→骨干密质骨形成及改建。人体大多数骨均以此方式形成
骨的功能
1)支架组织
2)保护作用:大脑、胸腔、骨髓
3)钙、磷库---细胞连接、肌肉收缩、血液凝固
4)杠杆作用:肌肉收缩,转化为身体的运动
组织学与胚胎学
血液
血浆
成分
90%水、蛋白质、酶、激素、无机盐、代谢产物
理化性质
PH值:7.3-7.4;渗透压相当于0.9%NaCl
纤维蛋白
当血液凝固时,转变为纤维蛋白,析出血清
标本
常采用Wright或Giemsa染色血涂片
抽取血液抗凝后离心沉淀后,血液分为三层,从上至下分别为血浆、白细胞和血细胞板、红细胞
血细胞
红细胞(常考)
形态大小
直径7.5μm,正面看呈双凹圆盘状,侧面看呈哑铃状,中间染色浅,周围染色深;成熟时无细胞核,无细胞器,胞质内充满血红蛋白(Hb)
我国正常成年女性周围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平均含量为110-140g/L血液
功能
运输氧、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结合力比氧大1000倍,故易引起CO中毒)
弹性和可塑性
因为红细胞膜固定在一个能变形的圆盘状的网架结构上——红细胞膜骨架;主要含有血影蛋白和肌动蛋白
平均寿命
120天左右
抗原
红细胞膜上有一类镶嵌蛋白质,即血型抗原A和(或)血型抗原B,构成人类的ABO血型抗原系统
溶血
血浆渗透压下降,水分大量进入细胞,细胞膜破裂,血红蛋白逸出,残留的膜称为血影
贫血
红细胞数量小于300万个/mm³,血红蛋白数量小于10g/100ml
网织红细胞
含量较少,是未成熟的红细胞,含有核糖体
晚幼红细胞
红细胞脱去细胞核发生的时期
有粒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
细胞核
分叶,2~5叶(2~3叶多见),分叶越多,细胞越老。杆状核粒细胞(分叶少)增多,称核左移,表明有严重感染;核右移表明骨髓造血干细胞发生障碍
细胞质
粉红色,有两种颗粒:①嗜天青颗粒(溶酶体),内含酸性磷酸酶和髓过氧化物酶。②特殊颗粒(嗜中性)数量多,体积小,含有溶菌酶、吞噬素,可以杀灭细菌
有变形和吞噬功能,吞噬细菌后其自身也坏死,成为脓细胞;发生急性炎症时会增多
嗜碱性粒细胞
核不规则,常被颗粒遮盖
胞质中有大小不等的嗜碱性特殊颗粒
与肥大细胞相似
嗜酸性粒细胞
分两叶
芳基硫酸酯酶灭活--白三烯;阳离子蛋白--杀灭寄生虫
与抗过敏和抗寄生虫有关
无粒白细胞
单核细胞
白细胞中体积最大的细胞
细胞核为肾形或马蹄形,核染色浅,偏于细胞一侧;胞质呈灰蓝色,有嗜天青颗粒(溶酶体)
为巨噬细胞的前身
淋巴细胞
细胞核较大,圆形,染色深;细胞质少,深蓝色
大、中、小淋巴细胞
T细胞、B细胞核自然杀伤细胞(NK)
血小板
呈双凸的扁盘状,常伸出突起,不规则,成群分布无细胞核,有细胞器;中央为颗粒区,周边为透明区(含微管和微丝)
在止血和凝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数量低于10万/μl为血小板减少,低于5万/ μ l则有出血危险
是骨髓中巨核细胞胞质脱落下来的胞质小块
寿命为7-14天
骨髓和血细胞发生
骨髓
红骨髓
婴幼儿期,主要由造血组织和血窦构成。造血组织以网状组织作支架,网孔中充满不同发育阶段的各种血细胞,以及少量造血干细胞、巨噬细胞等
黄骨髓
5岁以后,红→黄,为脂肪组织。成人各占一半
造血干细胞(多能干细胞)
多种血细胞的原始细胞
造血祖细胞
向一个或二个细胞系定向分化的细胞
血细胞分化过程及形态演变规律
过程
原始→幼稚(早、中、晚)→成熟
规律
①细胞体:大→小(巨核细胞小→ 大)\u000b
②细胞核:大→小(红细胞无,巨核细胞小→ 大)
③细胞质:少→多,蓝→红(淋巴细胞、单核细胞除外)\u000b;颗粒:无→有 红细胞:血红蛋白 无→有
④分裂能力:有→无 (淋巴细胞仍保留潜在分裂能力)
肌细胞
细长纤维形
细胞间
CT、血管、神经等
骨骼肌
横纹肌,随意肌(受意识所控制,如舌头里面的肌组织)
心 肌
横纹肌,不随意肌;只存在于心脏
平滑肌
无横纹肌,不随意肌(不受意识所控制,如控制瞳孔的肌组织、立毛肌)
肌纤维
即肌细胞
肌膜
肌细胞膜
肌浆
肌细胞质
肌浆网
特化的滑面内质网
收缩
细胞呈长柱形;细胞核较多,呈扁椭圆形,染色浅,位于肌膜下
肌浆内为许多与细胞长轴平行排列的肌原纤维,故胞质为嗜酸性的
明带和暗带内的肌丝配布不同导致了肌原纤维有明暗相间的横纹。上有明带(I带)、Z线、暗带(A带)、H带、M带等结构明带的中间叫Z线;暗带的中间叫M线;M线的两侧颜色较浅的区域叫H带
两个相邻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之为肌节,包括一个暗带和两个1/2明带,是骨骼肌收缩的基本结构单位
骨骼肌和基膜间有肌卫星细胞
肌原纤维
粗肌丝
由许多豆芽状肌球蛋白在暗带内M线两侧,头向外侧对称排列,鞭炮样组合而成。其头部露在外面形成横桥,上有ATP酶
细肌丝
肌动蛋白
球状单体连成串珠状纤维双股螺旋链,上有与肌球蛋白头部相结合的位点
原肌球蛋白
短的双股螺旋多肽链首尾相连而成,嵌于肌动蛋白链沟内
肌钙蛋白
球形,附于原肌球蛋白分子上,可与Ca2+ 相结合
横小管
是肌膜向肌浆内凹陷形成的与肌纤维方向垂直的小管网,从明暗交界的地方伸进去
在同一水平环绕在每根肌原纤维周围,位于I带与A带交界处
将肌膜的兴奋迅速传到每个肌节
是兴奋穿入肌细胞的通道
肌纤维内特化的滑面内质网,位于横小管间,纵行包绕在每条肌原纤维周围,也称纵小管
两侧膨大称终池,横小管与两侧的终池构成三联体;即三联体=终池+横小管+终池
肌浆网储存大量钙。其功能是调节肌浆中钙浓度以影响肌肉的收缩
骨骼肌收缩原理——滑动学说
神经兴奋→肌膜→横小管→终池→肌浆网钙通道开放→肌浆钙浓度升高→肌钙蛋白与钙结合后发生构型改变而位移→肌动蛋白位点暴露→肌球蛋白头与位点结合,激活ATP酶释放能量→肌球蛋白屈曲转动将肌动蛋白拉向M线→细肌丝滑入A带使I带和H带变窄→肌节缩短
心肌
短柱状,有分支,有横纹(不如骨骼肌明显)
核有1-2个,卵圆状,居中
以闰盘相互连接成网
1、肌原纤维不明显
2、横小管粗,位于Z线水平,从Z线位置上伸进去
3、纵小管不发达,多仅形成二联体
4、闰盘位于Z线水平,呈阶梯状,横位有中间连接和桥粒;纵位有缝隙连接,使同一房室心肌结构和功能成为整体
5、线粒体丰富
长梭形;没有肌原纤维,故无横纹;只含一个细胞核,位于中央
大小长短不一,成束或成层分布,以叠连形式存在,也可单个纤维存在
细胞骨架
发达,密斑、密体和中间丝构成
密体可作为平滑肌纤维内细肌丝和中间丝共同附着点
肌丝单位
收缩单位,由粗、细肌丝聚集形成
通过缝隙连接
小凹,肌浆网较差,细胞器位于核两侧
基本概述
①神经组织是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是神经系统中最主要的组织成分
②神经细胞具有接受刺激、整合信息和传导冲动的功能
③神经胶质细胞具有支持、饱和、分隔和营养的功能
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脑
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
神经节
神经
神经末梢
神经元
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常考点)
胞体
特 点
是神经元的营养和代谢中心;大小和形态不一
大而圆,着色浅,核仁明显
含大量RER(粗面内质网)、Ri(核糖体)、Gi(高尔基复合物)、微管、微丝和神经丝
尼氏体
强嗜碱性,斑块状或小颗粒状,因此也称为虎斑小体
含有RER和游离核糖体
可以合成结构蛋白、酶(合成神经纤维)、神经调质
轴突里面不存在尼氏体
神经原纤维
在镀银染色切片中,呈棕黑色细丝,交错排列成网,并深入树突和轴突
由神经丝和微管构成。神经丝是由神经丝蛋白构成的中间丝
由神经丝、微管和微丝共同构成细胞骨架
构成神经元的细胞骨架,微管还参与物质运输
存在整个神经元,包括胞体、轴突和树突
分泌颗粒、脂褐素等
细胞膜
可兴奋膜,具有接受刺激、处理信息、产生和传导冲动的功能
膜蛋白
其中有些是离子通道,有些是受体。受体可以与相应的神经递质结合,使某种离子通道开放
神经递质
传递信息的载体,属于小分子化学物质
神经调质
对神经信息的传递以及神经递质的效应起调节作用的物质,属于小分子肽类物质
离子通道包括化学门控通道(树突膜和胞体膜)和电位学控通道(轴膜)
突起
轴突
仅一个,呈细索状,末端常有分支
起始部称轴丘,细胞膜称轴膜,细胞质称轴质
轴突内无尼氏体,但含神经原纤维、小泡等。起始段易引起电兴奋
功能是传导神经冲动。 轴突运输
树突
有多个,多呈树状分支
内部结构与核周质基本相似,含有尼氏体。分支上有许多树突棘。功能主要是接受刺激,将神经冲动传向胞体
神经元的种类
据突起数量分
多级
一个轴突,多个树突
双级
一个树突,一个轴突
假单极
一个周围突(轴突或树突),一个中枢突(轴突)
据轴突长短分
高尔基I型
轴突很长
高尔基II型
轴突很短
据功能分
感觉神经元
位于脊髓旁边的脊神经节
中间神经元
位于脊髓灰质的后角
运动神经元
位于脊髓灰质的前角
据释放的递质分
胆碱能、去甲肾上腺能、胺能、氨基酸能、肽能、其他—NO
神经干细胞
脑和脊髓的室管膜下区、大脑海马
形态
类似星形胶质细胞
标记物
巢蛋白 nestin
在特定环境下增殖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 替换正常凋亡的细胞或参与损伤修复
突触
突触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部位
化学突触
以神经递质作为传递信息的媒介
常见连接类型有:轴突-树突、轴突-棘突、轴突-胞体
电突触
以电流作为信息载体,是缝隙连接
化学突触的结构
突触前成分
通常是神经元轴突终末,呈球状膨大,它们在银染色标本中呈现为棕黑色的环扣状,附着在另一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上,称突触小体
突触前膜
比一般细胞膜略厚,内面附有一些致密物质
突触小泡
大小形状不一,内含神经递质或神经调质
电位门控通道
当神经冲动传至轴突终末,使其开放
突触素
附在突触小泡表面,使突触小泡集合并附在细胞骨架上
锥形致密突起
附在突触前膜上,突入胞质内,突起间容纳突触小泡
滑面内质网、微管、微丝和线粒体等
突触间隙
突触前、后成分彼此相对的细胞膜为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两者之间宽约15~30nm的狭窄间隙,内含糖蛋白和细丝
突触后成分
突触后膜
受体
化学门控通道
突触的作用机理
当神经冲动沿轴膜传导到轴突终末时,突触小泡移至突触前膜,通过出胞作用释放神经递质或调质到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中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引起突触后细胞的变化。释放到突触间隙的递质分子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产生生理效应后,很快便被相应的酶灭活
神经胶质细胞
体积小,数量多,有突起,但不分树突和轴突,也无传导冲动的功能。起支持、保护、分隔、营养等作用
中枢神经系统的胶质细胞
星形胶质细胞
是胶质细胞中体积最大的一种,呈星形,核圆形或卵圆形,较大,染色浅。胞质内含胶质丝
纤维性星形胶质细胞
多分布于脑和脊髓的白质,突起长且直,分支少,胶质丝丰富
原浆性星形胶质细胞
多分布于脑和脊髓的灰质,突起短且粗,分支多,胶质丝较少
具支持和绝缘作用 ,胞突末端扩大形成脚板 -胶质界膜 或神经胶质膜 ,分泌神经营养因子,参与血-脑屏障的构成
少突胶质细胞
胞体较星形胶质细胞小,核圆,染色较深,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髓鞘形成细胞
小胶质细胞
是胶质细胞中体积最小的一种,细胞突起细长有分支,表面有许多小棘突,有吞噬功能,可转变为巨噬细胞
室管膜细胞
为立方或柱形,分布在脑室及脊髓中央管的腔面,形成单层上皮。脉络丛处的可产生脑脊液
周围神经系统的胶质细胞
施万细胞
是周围神经纤维的髓鞘形成细胞。能分泌神经营养因子
卫星细胞
是神经节内包裹神经元胞体的一层扁平或立方形细胞,称被囊细胞
神经纤维
神经纤维是由神经元的长轴突外包神经胶质细胞所组成
包裹中枢神经纤维轴突的胶质细胞是少突胶质细胞,包裹周围神经纤维轴突的是施万细胞
分为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
有髓神经纤维的结间体越长,传导速度越快
周围神经系统的有髓神经纤维
1)轴突+髓鞘+施万细胞(膜、核)\u000b
2)郎飞结:神经纤维各节段间的缩窄部称郎飞结
3)结间体:相邻两个郎飞结之间的一段称结间体
结间体越长,有髓神经纤维传导速度越快
4)每个结间体的髓鞘由一个施万细胞的膜融合包裹而成
施-兰切迹:在其纵切面上常见一些漏斗形的斜裂,是施万细胞内外侧胞质间的通道
中枢神经系统的有髓神经纤维
1)轴突+髓鞘
2)少突胶质细胞突起末端的叶片状扁平薄膜包卷轴突而形成
3)一个细胞有多个突起包卷多个轴突
4)外表面无基膜包裹,髓鞘内无施-兰切迹
周围神经系统的无髓神经纤维
轴突镶嵌于施万细胞胞质内而形成,一个细胞镶嵌多根轴突,一个轴突由多个施万细胞连续包绕,无髓鞘,外有基膜
中枢神经系统的无髓神经纤维
轴突裸露,被有髓神经纤维分开
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纤维集合在一起,构成神经
大多数神经同时含有感觉、运动和植物神经纤维,也可只含感觉或运动神经纤维
结缔组织包绕形成神经外膜、神经束膜和神经内膜,在神经束膜表面有由多层扁平上皮细胞组成的神经束膜上皮-屏障作用
感觉神经末梢
是感觉神经元(假单极神经元)周围突的末端,它们通常和周围的其他组织共同构成感受器,把接收的内、外环境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通过神经纤维传至中枢,产生感觉
游离神经末梢
较细的有髓或无髓神经纤维终末部分失去施万细胞,裸露的轴突末端分成细支,分布在表皮、角膜和毛囊的上皮细胞间或结缔组织(真皮、骨膜)等内
能够感受冷、热、痛和轻触的刺激
有背囊神经末梢
触觉小体
分布在真皮乳头内的卵圆形囊包小体,小体内有许多横列的扁平细胞,有髓神经纤维的裸露末梢分支盘绕其间
能够感受应力刺激,感受触觉
环层小体
分布在皮下组织、肠系膜等处的体积较大的卵圆形或球形小体,其结构为数十层扁平细胞同心圆排列,中央有一均质圆柱体裸露神经末梢穿行其中。感受较强的应力
能够感受压觉和振动觉
肌梭
分布在骨骼肌内的梭形小体,外为结缔组织被囊,内含若干条细小的骨骼肌纤维(梭内肌纤维)感觉神经纤维失去髓鞘环包梭内肌中段或呈花枝样附于近中段处。
运动神经末梢分布在梭内肌纤维两端
肌梭为本体感受器,能够感受肌纤维的伸缩变化,调节骨骼肌活动
运动神经末梢
是运动神经元的轴突在肌组织和腺体的终末结构,该终末与邻近组织共同组成效应器,可以支配肌细胞的收缩,调节腺细胞的分泌
躯体运动神经末梢
起于脊髓灰质前角或脑干的有髓神经纤维抵达骨骼肌时失去髓鞘;轴突反复分支形成葡萄状终末与骨骼肌纤维建立突触连接,连接区呈椭圆形板状隆起,称运动终板
电镜下可见肌纤维表面浅槽,又凹陷许多深沟和皱褶,轴突终末嵌于槽内形成突触样结构
一个运动神经元的的轴突及其分支所支配的全部骨骼肌纤维全称一个运动单位
控制骨骼肌收缩
内脏运动神经末梢
分布于内脏及心血管的平滑肌、心肌和腺上皮等处。属植物神经系统的一部分
为节后神经纤维,较细,无髓鞘,其轴突终末分支常呈串珠样膨体与效应细胞建立突触联系
膨体内有突触小泡,内含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或肽类神经递质
控制心肌和平滑肌收缩
反射弧
感受器——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元——效应器
神经冲动的传导是在神经纤维的轴膜是进行的
0 条评论
回复 删除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