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国经济
2020-05-29 10:32:04 2 举报
AI智能生成
《解读中国经济》作者:林毅夫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第七章 城市改革及遗留问题
一、城市工业部门改革
1. 存在的主要问题:
结构不平衡(经济中存在很多短缺)、协调问题(资源调配不协调,产生了浪费)、低激励
2. 改革前的解决方式及出现的问题:
(1)结构问题一般依靠中央调整:效率不高。
(2)改变条块管理,通过权力下放解决协调问题:容易混乱。由于价格因素受到干扰,各个省份都去发展获得扶持的重工业。
(3)通过政治动员提高激励:名额有限,一旦扩开就没有了激励作用。
3. 改革后的解决方式及问题:
(1)结构性仍然靠中央调整:没什么变化
(2)下放权力,变条成块:容易混乱,且容易出现通货膨胀。
(3)在激励体制改革中需要承认物质利益的作用:切中要害。
4. 改革的进程:
(1)微观层面放权:让企业和经理具有一定的自主权,评选先进员工,给予物质奖励。
(2)资源配置和价格机制:微观层面放权之后,改革必然会向推进资源配置与价格形成机制。企业需要用掉分享到的利润,于是市场配置资源应运而生。产生了市场轨和计划轨并行的双轨制。后来市场轨不断扩大,最终双轨制并到了市场轨。
(3)总的来说,改革就是从企业的微观治理开始,然后推向资源配置和价格形成机制,从单轨的价格和配置机制变成双轨,最终趋向市场单轨这样的进程。
二、微观经营体制改革
(1)利益留成制度:国家拿大头,企业拿小头(包括奖励基金、福利基金、发展基金)但是存在企业监督的重要问题。
(2)承包制:每个企业由厂长经理负责承包,每年上缴固定的承包费,如果收益高于承包,按比例上缴。存在的问题:没有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国家拿的部分面临通缩),承包具有不对称性(如果企业亏损厂长和经理没有什么惩罚,这就使得谋取私利)
(3)明晰产权:中小型国企民营化、私有化;大型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引入股份制,让自然人关心股票的保值增值从而监督厂长经理。结果:企业生产率提高了,但是国家的利益仍然没有得到保障。
总体评价:缺乏监督,国家作为所有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
三、 资源配置机制和价格体系改革
1市场轨的出现和双轨并存
(1)需求:企业留存下来的利润需要变成真正的收益,必须在计划外买到需要的商品;(2)供给:如果生产出来的商品多于计划也要在计划外出售增加价值,企业才更有动力生产商品。
2 从计划向市场并轨
(1)由于计划外的价格高于计划内的价格,因此企业更希望生产和投资那些计划外的产品,结果导致计划部分逐渐减少,计划外部分增长迅速,比例变化非常明显。
(2)另外当市场价高于计划价,就会出现很多“寻租”行为,引发社会不满。最好的办法就是放弃资源的计划配置,由市场根据供需关系决定价格和配置资源。
四、改革的进程
(1)物资方面:计划单轨 ->双轨并存 -> 市场单轨。
(2)外汇管理方面:为了消除寻租行为,也实行了汇率并轨。
(3)金融方面:恢复四大银行,建立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实行存贷挂钩,允许国有银行多存多贷,提高银行积极性,逐渐放开管制。建立资本市场。但是目前还是双轨制。
(4)乡镇企业等非国有企业的兴起:农民逐渐有了投资基金,利用比较优势生产并销售产品。乡镇企业等非国有企业的兴起,对资源配置的改善很大。
五、改革的成就和问题:
1. 改革的成就:
(1)国有企业的效益提高了很多,虽然比非国有部分相差很多。
(2)国有企业在工业的份额下降非常快。
(3)经济外向程度不断增强。
2. 改革的问题:
(4)经济增长率高。
(1)金融部门非常脆弱;
(2)股票市场的泡沫和投机;
(3)腐败问题:政府的干预作用没有完全消除;
(4)国有企业改革还没成功:仍然需要补贴才能生存。
3. 改革问题的根源:制度的不配套。
最好的办法就是全部并到一个体制中。但是全盘市场轨现阶段不可行的原因是国企在社会占有的地位高,关系国计民生和国防安全的产品需要政府补贴;国企如果破产会有大量工人失业。这些对国有企业的保护就是和市场体制不配套的计划经济的残余。
第八章 国有企业改革
一、国有企业的问题—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1. 中小型企业:
(1)所有者和经营者合二为一;
(2)私有化
2. 大企业:
不能进行所有者和经营者合二为一。从而有两个问题:
(1) 激励不相容:所有者和经营者的目标不同;
(2) 信息不对称:所有者不清楚必要的信息,存在道德风险。
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机制:
(1) 老板监督;(2)大股东监督;(3)外部和内部审计(外部和内部审计都是由经理雇用);(4)市场竞争和充分信息;然后可以进一步设计经理人的激励。
(2) 竞争的市场是一个必要条件,但是没有最后的放诸四海而准的公司治理。
二、国有企业的问题—政策性负担和预算软约束
政策性负担:
(1) 国有企业因为根据国家战略建立,资本过度密集,不符合比较优势,统称为“政策性负担”。
(2) 国家需要增加就业, 形成大量的冗员。改革之后压力转到企业上面,成为“社会性负担”
政府会给予政策性补贴。
由于国家和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国家并不清楚政策性负担带来政策性亏损的数额,企业就会说很多是政策性亏损。
因此国家需要承担企业所有亏损,称为预算软约束。
解决办法:
在有政策性负担的情况下,任何公司治理的改革都无效;对于大型国企改革成功的前提是剥离政策性负担。
(1) 社会性负担:冗员和养老金由政府负责。建立下岗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
(2) 战略性负担:
a) 产品对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财政拨款
b) 产品有很大的国内市场:通过到海外上市或合资的形式引入外国资本
c) 产品国内市场有限但企业有丰富的人力资本:转产
d) 产品没有市场,企业也缺乏人力资本:破产
三、国有企业的现状
(1)中小国有企业已经私有化
(2)大型国有企业的社会性负担大多已经消除
(3)由于上述改革措施的推行和资本的快速积累,发展水平的提升,要素禀赋结构的变化,大多数大型国有企业所在行业已经符合比较优势
剥离政策性负担之后,仍然需要公司治理的改革。
四、比较渐进改革和休克疗法
1. 休克疗法:
暗示企业拥有自生能力,核心是短时间建立起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必须的一揽子安排。
内容: 价格自由化、私有化、财政平衡宏观稳定。
结果:L-curve not J-curve
失败原因
(1) 固定资产在产业的转换困难,会使得GDP的下降
(2) 价格自由化不一定会市场竞争。过高的准入门槛还可能造成垄断。
(3) 在企业缺乏自生能力、有政策性负担的情况下,休克疗法的内容是不自洽的,可能造成恶性通胀。
第九讲 金融改革
一、 金融部门的现状
1. 金融在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2)技术创新和技术引进都需要大量资本,且创新风险高。产业升级也要以投资为载体。
2. 金融部门主要问题
(1)银行的呆账坏账、中小企业得不到贷款、贷款利率放开,存款利率仍没放开
(2)股票市场的泡沫和投机(仍不能成为经济的晴雨表)
(3)金融结构不合理
3. 金融体制的现状
(1) 中农工建交五大国有银行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产物,到目前仍然是中国金融体系的核心。金融体系为了保护国有企业,具有很强的政策性。非国有经济缺乏正常的融资渠道,进入正式的金融体系成本很高。
(2) 改革以后,非银行金融机构出现:股票市场、政策性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租赁公司、银子银行、互联网金融和其他类型的金融机构和创新陆续出现。但是他们资金与四大银行差很多,而且也有相似的问题。
4. 直接融资(股票市场)和间接融资(银行)的特性
二、 发展阶段与最优金融结构
1. 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
(1)动员金融资源
(2)配置金融资源
(3)分散风险
1.1 有效配置是最重要的功能。
金融体系的效率取决于它把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中最有竞争力的部门中表现最好的企业的能力。在发展的不同阶段,表现最好的企业和最有竞争力行业的特征(资金需求规模、风险特征)是不一样的。
(1)有效配置将会产生更多的剩余,下期的资本投入就会多。(和动员)
(2)有效配置可以产生更高的资本收益,以及更高的储蓄意愿。(和动员)
(3)若能配置到经济中最有竞争力的部门中表现最好的企业,既能减低项目风险也能避免系统风险。反之,项目风险和系统风险都会大。(和风险)
1.2金融体系效率衡量:
1.3 金融安排需要克服3个困难:企业家风险、技术风险、市场风险
一个发展阶段最优的金融结构取决于金融体系中各种合适的金融安排和该阶段最优产业部门中的企业资金需求规模和风险特性相匹配的情况。
2. 资源禀赋结构
中国当前的最有竞争力部门仍然是劳动相对密集的制造业和农业—劳动力密集型。
(1)这些产业往往克服了金融安排的两个风险。风险主要在于企业的经营者是否有能力(企业家风险—经营能力、道德风险)。
(2)大部分企业都是资金需求相对小的中小微企业,包括农户。
在中国现今发展阶段,金融体系的效率取决于它是否能很好地支持劳动相对密集型产业中的中小微型企业和农户的发展。
3. 中小型企业和农户
(1) 一般无法到股票市场上上市。(规模不足)
(2) 二板市场也不能解决劳动密集型的中小微企业和农户的资金需求。(风险更高)
(3) 中小微企业和农户很难在大银行获得贷款。
缺乏可抵押的资产、交易费用高、信息不对称
(4) 小微企业也很难从影子银行获得融资。(或可解决:互联网金融、地区性中小银行、)
地区性中小银行是支持中小微型企业和农户发展的最重要金融制度安排。
地区性中小银行应该成为中国现阶段金融体系的核心。
中国当前的最优金融结构,应该是建立以中小银行为核心,同时辅以大银行和股票市场的金融体系。
4. 政府对中小银行的政策
(1)1979年后,国际学界和我国政府更热衷于发展大银行,股票市场,风险投资等。
(2)改革后我国政府有时也允许中小银行自发的出现。但是困难在缺乏监管(激励不相容、信息不对称、责任不对等)
5. 推动中小银行发展的原则
(1)发展中小银行的主要定位是补课:积极发展适合目前企业和资本需求特点的地区性中小金融机构,从而促进经济较快发展。
(2)存在激励不相容、信息不对称、责任不对等的问题。
(3)政策设计:
④严格监管。
三、 金融结构和收入分配
我国当前的金融结构是改革开放以后收入分配恶化的主要原因:
能够得到资金服务的是国有或富人拥有的大企业,它们在资金上获得得不到资金服务的相对比较穷的人的补贴
劳动相对密集的农户和中小企业贷得不到贷款,发展受到抑制,因而抑制了工资的增长,工资是低收入者的主要收入来源
按比较优势发展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途径。金融改革是关键
第十章 中国的增长是否真实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中国的增长是否真实
1. 问题提出
(1)通货紧缩但是经济增长
(2)产业增加但是能源消耗下降
2. 通货紧缩的形成与作用机制
通货紧缩是供给全面大于需求导致物价不断下降的一个现象。原因可能是:
(1) 需求下降:泡沫破灭,财富蒸发,导致需求突然全面下降。在泡沫产生的过程中,消费需求因为财富效应而增加,从而导致投资增加和生产能力的扩张。泡沫破灭带来的财富效应导致消费下降,以及生产能力的过剩和投资的减少。
(2) 生产增加:中国持续投资过热,导致生成能力全面扩张。
3. 我国的通货紧缩与高速增长【供给增加 生产能力过剩】
(1)由过剩经济导致而不是供给增加,消费方面因为没有财富效应,从而还是以大约每年7%的速度扩张
(2)技术和产业升级空间大、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投资增长快。
4. 我国的能源消费下降
90年代前我国短缺经济,乡镇企业的技术水平低、能耗高、产品质量差,但是在短缺的情况下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在1990年代末过剩生产能力出现,能源效率低的乡镇企业的产品被能源效率高的新企业所替代。
5. 通货紧缩的后果
(1) 即时我国的通货紧缩没有伴随低增长,但是生产能力过剩仍然有许多不良的后果:
(2) 企业开工不足,盈利状况下降、亏损增加
(3) 银行不良贷款增大
(4) 就业机会减少
(5) 三农问题:1998年以后生产能力过剩,通货紧缩,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是1990年代末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
6. 通货紧缩的处理方式:
(1) 货币政策无效:无论利率多低,只要借钱要还,企业在现有产业的投资意愿下降;无论利率多低,因为对未来的预期不好,人们还是会储蓄
(2) 财政政策无效:财政政策对需求有似乎有更直接的影响。通过政府的转移支付增加一般老百姓的收入以鼓励消费。但可能遭遇李嘉图等价的限制,而且,扩张性财政政策如果用了一段较长的时间,国债的积累会非常迅速。
(3) 靠时间消化过剩生产能力,这是国外一般的结果
7. 我国生产能力过剩的解决方案
(1) 生产能力过剩是一种存量的概念,解决通货紧缩的最好办法是释放没有被满足的存量需求:
(2) 外商投资需求
(3) 私人企业投资需求
(4) 城市消费需求和消费信贷
(5) 农村消费需求,限制农村消费需求的因素:收入和基础设施。
(6)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配套服务设施。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 背景:通货紧缩是的乡镇企业面临破产,三农问题加剧。
(1) 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挖掘农村消费潜力,消化城市过剩生产能力,企业走出困境,农民收入有保障。
(2) 投资基础设施本身就是直接的投资需求。
(3) 同时建设所用的原材料和劳动力也可以为当地带来新的经济增长。
(4) 实现农村现代化。
(5) 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完成时间:2020年
地点:自然村、杜绝毁村占地。
2. 资金来源:
(1) 政府财政还有潜力。投资整点转向农村。
(2) 借助社会力量,政府发挥组织作用。谁收益,树付费。比如告诉公里养路费。
(3) 私人品性质的投资项目,可以农民投资、投劳为主,政府适当补贴。
(4) 小而分散,难以集中监管。鼓励农民投资投劳有利于项目监督施工。
3. 农村问题与城市化
(1)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有赖于非农就业机会的增加,否则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只是把农村问题变为更大的城市失业问题。
(2) 非农就业机会的增加需要二、三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劳动力密集的中小微企业的发展.瓶颈在于:目前以大银行为主的金融结构未能给予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使中小企业发展受到抑制。
(3) 应该:改善金融结构,发展地区性中小银行,有利于发展中小微企业,提供就业机会,解决三农问题。
4. 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物资基础
(1)留在农村的农民以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加强农业基础设施,采用新科技,发展生产,采用互联网把分散的农村和城市的市场直接联系起来。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
(2)农产品需求的量和质都会增加,因此,在农业劳动力和土地减少的情况下,必须有新的科技,新的流通组织形式,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
5. 新农民是实现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最关键因素
(1)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必须能够适应城市的工作和生活
(2)留下的劳动力必须能够掌握新技术、新流通方式,以适应收入水平提高后对农产品的品种和质量的需求和进入市场的方式
(3)只有加强农村的生产和流通的基础设施和职业教育才能提高农村劳动力的上述能力。
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二、三产业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最主要措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否矛盾。
即使实现了现代化,我国仍将有巨大人口居住在农村。
第十一章 完善市场体系,促进公平与效率统一,实现和谐发展
一、改革的成就与问题
1. 改革的成就
(1) GDP增长快,按购买力平价计算,2014年中国成为最大经济体。
(2) 对外贸易增长快,、2013年成为第一大贸易国。
(3) 7亿多人脱离了极端贫困。
(4) 在东亚和全球金融危机中保持强劲增长,拉动了东亚和全球的复苏。
2. 主要问题:
(1) 环境恶化:发展阶段的问题
(2) 收入分配不均和腐败
十八大提出: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兼顾公平和效率,再分配更注重公平;加强反腐倡廉
(3) 按照比较优势发展经济
3. 赶超战略的后果
(1) 发展的产业没有竞争力。
(2) 赶超与收入分配:就业机会减少,不能充分就业,抑制工资;富人的投资需要穷人的补贴;寻租和腐败
(3) 欲速不达:二元经济结构,效率低;剩余少,要素禀赋结构升级慢;腐败、裙带资本主义
(4) 引发金融危机和坏的市场经济体系。
4. 渐进式改革的后果
(1) 金融结构扭曲(大银行和股票市场为主,压低利率和资金价格补贴大企业)
劳动密集的中小企业和农户得不到融资,抑制了其增长也抑制了工资的增加;发展的产业过度资金密集。
导致了:分配不公、抑制消费、资金过度密集、投资增长潮涌现象、寻租和腐败。
(2) 资源价格继续扭曲
开放民营、资源价格放开,民营矿山企业成为暴利行业
导致收入分配恶化、寻租。
(3) 行政性垄断
收入分配不公、寻租
5. 出路:深化改革,完善市场体系
(1) 深化市场改革:建立有效市场,让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
利率市场化和改善金融结构,发展地区性中小金融、提高资源税费、垄断行业,引进竞争,加强监管
(2)有为政府
教育、法律和其他制度变迁、弱势群体的救助、克服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市场失灵
二、人民币汇率问题
1
国外舆论界认为中国人民币汇率1998-2002:严重高估;2003以后:严重低估
美日两国的目的都是因为政治的需要,为其国内经济问题寻找一个替罪羊
中国政府:升值20%,但美国对中国的逆差在这段时间里继续增加。
2. 中美贸易逆差的根本原因
(1)1980年的金融自由化导致金融机构的高杆杠运营
(2)2001年互联网泡沫经济破灭,美国政府推行低利率政策刺激经济,利息从2001年的6.5%连续27次降息,2003中只剩1%。
(3)上述两个政策导致流动性急剧增加,短期投资资金进入房地产,带来房地产泡沫和财富效应,美国家庭的消费和负债大幅增加
(4) 2001年911后,美国打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美国政府也产生巨额财政赤字
(5)美国家庭和政府的过度消费是美国贸易逆差的主因,
(6)中国生产的产品正好是美国的消费者需要的,中美贸易不平衡因而加大。
(7)上述贸易不平衡是结构的问题,不能靠人民币汇率的升值来解决。
在对中国贸易逆差的比重加大的同时,对东亚逆差的比重在缩小。中国不是美国贸易逆差扩大的原因。实际上,随着中国工资上涨,劳动密集加工产业转移,对中国的逆差就会减少。
3. 我国是否应该开放资本账户
内涵:外国直接投资、允许国内企业到国外借款、允许外国短期流动资本到国内投资
从新结构经济学看:
(1) 外国直接投资有利于经济增长,我国对此已经完全放开
(2) 允许国内企业到国外借款,最好的结果是拿回国内投资与实体经济,但在经济下滑时也可能遭遇到期限错配和货币错配的问题
(3) 外国短期流动资本进入国内
投机于股市、房地产造成泡沫、造成货币升值,减少出口竞争力,使得实体经济恶化、大量流入的结果必然是大量流出,使得实体经济大起大落,发生危机
在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前,对资本账户第二项和第三项内容的开放要很谨慎。
第十二讲 新古典经济学的反思与总结
一、现代经济学
1. 现代经济学是建立在一些明的以及暗含的假设前提上,
其中的一个暗含前提是企业有自生能力,其推论是:在一个竞争的市场中,如果一个企业不能获得可以接受的利润率,原因在于管理和激励机制的问题,而管理和激励机制的问题来自于:产权、公司治理、政府对价格和资源配置的扭曲。
华盛顿共识以及休克疗法所主张的政策措施,就是这种理论前提的结果。
2. 自生能力的理论总结
(1)计划经济的目的在于资本极端短缺的发展中国家,发展资本密集型的现代化大工业。
(2)在计划经济中,优先发展的重工业中的企业在开放竞争中是没有自生能力的。
(3)在计划经济中,对价格的扭曲、资源配置的干预、企业激励的抑制和自主权的剥夺是内生于保护、补贴和管理缺乏自生能力的企业的需要。
(4)公司治理、产权、政府干预、预算软约束、缺乏积极性、低效率等是上述扭曲的结果,所以也是企业缺乏自生能力的结果。
科奈认为预算软约束是社会主义的国有制度决定。
3. 华盛顿共识的主要内容
4. 苏东的改革失败
(1) 私有化以后,预算软约束继续存在,补贴不减反增。
(2) 休克疗法的三点政策不可能同时实现,私有化造成恶性通货膨胀
5. 中国的改革挫折
(1) 股票投机。引进机构变成庄家操纵。
(2) 利润留成、承包制,生产率提高,利润率下降,国家的补贴不减反增。
(3) 政企分离变为翻牌公司。
失败原因:
由于缺乏自生能力,存在社会性负担和政策性亏损,导致政策性补贴和预算软约束,以及治标不治本的公司治理及产权改革无效 。
现在大家关心的僵尸企业也是因为承载了就业的政策性负担,而能够不断得到补贴,不退出市场
6. 其他国家赶超失败
赶超的结果造成银行呆坏帐,裙带资本主义,通货膨胀,收入不公,外汇不足,国内资源不足,开始借外债,最后出现发展停滞和各种危机。
7.新古典经济学到新结构经济学
(1)马歇尔是新古典经济学体系的创立者,其理论体系是建立在充分信息、没有交易费用、企业有自生能力等暗含假设前提之上。
(2)新古典经济的发展在于根据现实问题研究的需要放松上述暗含假设
科斯和交易费用、斯蒂格勒和信息、斯蒂格里茨和信息不对称
(3)在研究发达国家的经济现象时假设企业具有自生能力是合适的,因为发达国家不会有赶超战略
(4) 在研究发展中国家和转型中国家的问题时,引进自生能力引入自生能力概念的重要性。
(5)引进自生能力的前提是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产业技术以及和其相适应的软硬基础设施的结构存在差异。新结构经济学倡导以新古典的方法来研究一个经济体结构和结构变迁的决定因素和影响
收入分配
1. 自生能力和经济发展的目标:提升要素禀赋结构
2. 赶超的憧憬和正确的发展战略的重要性
3. 改革的目标和渐进改革的合理性
二、自生能力与改革
1. 应该发挥比较优势的特点,提升要素禀赋结构。
(1)维持经济的开放和市场的充分竞争是政府的基本职能。
(2)政府需要收集信息并分享(技术等公共产品)。
(3)技术和产业升级需要配合,政府可以通过产业政策加以协调,并创造必要的法律、监管体系。
(4)为率先响应的企业提供补贴。
资本积累、技术创新、转让、开放度、金融结构和金融深化、宏观稳定、就业结构和城市化
三、自生能力与我国的改革
1. 国企的自生能力问题和双轨制
(1) 对缺乏自生能力的国有企业继续给予必要的保护、补贴。
(2) 放开符合我国比较优势的产业的准入。
2. 双轨制使我国的转型维持了稳定并取得了快速增长
3. 双轨制也导致了收入分配不均,贪污腐败等问题
4. 完成从双轨制向市场单轨的改革是解决收入分配和贪腐问题的釜底抽薪的办法
5. 我国已经不再是资本极端短缺的低收入经济,多数国有企业所在行业已经符合我国比较优势,取消双轨制遗留下来的各种扭曲,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已经成熟。
第一讲 中国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一、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
1. 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
1979年后中国的经济出现奇迹。在人口这么多的国家维持这么高的增长速度。
中国的经济成就举例:GDP 贸易增长率
2.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6)改革作为一种政策变动也是利益再分配的过程,中国社会之所以保持稳定,没有像苏联和东欧一样分崩离析,正是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可控资源,使得政府有能力补偿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利益受损的那部分群体,避免了矛盾激化。
二、中国经济能否持续高速增长
1. 经济增长从生产函数的角度主要取决于以下方面: -- 未来增长的决定因素
(1)生产要素:资本积累是促进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2)产业结构:生产要素在附加值高的产业部门,那么产值就高。通过生产要素的产业转移,即使要素投入不增加,也可以实现经济增长。
(3)技术:由于资本的边际效用递减,只有技术持续增长,才可以保证一国的资本积累。资本积累速度取决于该国技术变迁的速度。
技术创新的 方式:产品创新(新的不同产品)、流程创新(新的更低成本、更有效率的生产方式)。
技术创新的 机制:研发、技术引进。
(4)制度: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需要适应经济基础。详见第二章。
其中,技术变迁对经济发展起关键性作用。技术创新有两种途径: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
比较这两种的优势:科研人员偏重自主研发、企业家偏重技术引进。具体要视国情而定。一般而言,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技术引进由于自主研发。
2. 技术引进和后发优势
后发优势:依靠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技术和经验,发展中国家可以在短时间之内用较低成本实现自身的技术创新,从而带来效率的提高,增加资本回报率,并通过快速的资本积累,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这就是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后发优势。
中国后发优势的体现:中国在1978年前,提出过“赶英超美”等口号,尖端科技确实取得重大突破,但是经济总体发展不快,引入技术的成本低,技术变迁速度快,这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林教授认为中国的经济能持续高速增长,基于后发优势的潜力。根据估计,中美之间的收入差距表明中国与工业化国家之间存在巨大的技术差距,那么在弥补差距的过程中能够继续享受后发优势带来的好处。类比亚洲四小龙的数据,中国的经济可以在持续增长20年。
3.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
(1)收入不平等和城乡差距拉大
(2)资源利用无效率和环境的不平衡
(3)外部失衡和货币升值
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中国的贸易盈余持续攀升,而美国的贸易赤字不断加大。有学者认为,全球经济持续稳定复苏取决于人民币升值和中美贸易恢复平衡。有经济学家认为,人民币币值低估导致了美国巨大的贸易赤字,并且中国人大量购买美国国债压低了美国利率,从而催生了08年的金融危机。
(4)腐败问题
改革后,物质刺激成为提高效率的主要手段,每个人的收入来源多元化,也为形形色色灰黑色收入提供了保护伞。
(5)教育问题
(6)此外还有社会发展获得、技术不强、地方保护主义盛行等挑战。
4. 我国保持高速增长的重要性:(2008年言论)
(1)只有保持高速增长中国才能赶上发达国家
(2)发达国家尚未从2008年的金融经济危机中恢复起来,可能长期陷入增长缓慢、危机此起彼伏的新常态,中国的快速经济增长有利于世界的稳定和发展
5. 中国经济增长下滑的原因崩溃论:
(1)中国崩溃论
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下滑:2010年第一季度开始,经济增长速度节节下滑,2012年第二季度增速跌破了8%后一直在8%以下徘徊,2014年全年增长7.3%, 2015年增长6.9%,为25年来最低之水平,2016年进一步下滑为6.7%
中国崩溃论者认为增长下滑是中国内部的结构因素和增长模式造成,结构性改革很难推进。股市泡沫破灭,房地产出现泡沫,地方投资平台债台高筑,可能引发金融经济危机
(2)中国经济增长下滑的原因
中国作为转型中国家确实有许多结构性问题,但是自2010年以来的增长下滑,主要是外部性和周期性的因素造成,因为:①在同一时期,其他金砖国家也同样下滑,而且下滑的幅度比中国大;在同一时期,东亚的新加坡、韩国等高收入、高表现经济体也下滑,而且下滑幅度也比中国大。
出口增速下降、反周期投资项目的完工,投资减速。
6. 十三五期间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
(1)十三五期间发达国家可能仍然增长疲软
(2)我国的增速取决于内需:投资和消费
(3)我国好的投资机会多:产业升级、基础设施、环境工程、城市化等投资回报率高的项目仍然很多。
(4)我国的投资资源丰富:政府的财政状况好,包括地方投资平台在内的政府负债只占GDP的60%,民间的储蓄高,外汇储备多。
(5)有了较高的投资增长,就能保证就业,有了就业家庭收入和消费就能维持在较高的速度增长
(6)这些有利条件在近期内不会变化,在十三五期间我国有条件达成翻两番的目标
第一章总结:
中国有强大的潜力讲当前强劲的增长势头再维持20年甚至更久,并在2030年或更早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即使人均收入只有预期可能只有美国的50%)。为此,中国需要克服很多内在问题。
第二讲 李约瑟之谜和中国的兴衰
一、中国在前现代社会的成就 和 近代的突然衰落
1. 中国在前现代社会的成就
(1)首屈一指的经济规模
中国和罗马在汉朝时基本持平,但是由于中国是大一统帝国,劳动力分工水平不断提高,经济不断发展。
(2)领先的技术水平
(3)活跃的市场经济
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开始推行土地私有。土地私有,劳动力自由流动,高效运行的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
(4)繁华的城市
二、李约瑟之谜及经典解释
2.李约瑟之谜;
(1)为什么在前现代社会中国的科学技术非常发达
(2)为什么在现代社会中国又称为技术落后的国家,没有继续原来的领先。
3.解释李约瑟之谜的现有理论
(1)文化决定论—韦伯
因为如家文化强调社会和谐,强调人鱼自然关系的和谐,所以比较保守。
分析:实际不能解释在前现代社会中国的发达;同时也是悲观的结论,因为无法改变全民族的性格。
(2)国家竞争假说
欧洲小国之间存在竞争,竞争导致国家努力倡导科学技术。但是大一统的中国由于缺乏长期竞争的压力,所以没有进步。
分析:不能解释中国在过去是一个强生又统一的国家。
(3)专利保护说
欧洲出现工业革命是因为欧洲有专利制度。
分析:不能解释在前现代社会中国的科技比欧洲进步,而且实际上工业革命早期的是,绝大部分技术没有专利保护,因为专利保护的效率很低。
(4)高水平陷阱假说—伊懋可
4. 高水平收入陷阱
含义:本质上是指剩余的积累太少,人口太多,劳动力价格太低
解释:在中国当时的社会经济情况下,对新技术的需求不足导致了中国的技术进步停滞。在前现代社会,中国拥有先进的现代制度,包括土地市场、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市场制度以及私有产权等,由此导致较快的技术发明和传播。但是由于中国人受传宗接代的传统观念影响等,人口增长非常迅速,在两千多年中积累的人口相当多。人口增长导致两个机制:
①人均土地越来越少,导致经济剩余越来越少,当新技术出现时,已经没有足够多的剩余来购买新技术。而由于对新技术缺乏需求,因此就不会鼓励发明新技术。
②人口越来越多,土地越来越少,劳动力价格就会越来越低。那么,劳动力价格越来越低,即使新技术出现,人民也不会去购买这项新技术,因此对新技术的需求不足。
因此伊懋可认为,过去中国的繁荣,是因为有很好的市场制度。他把当时的中国称为“高水平陷阱”。
(相对的是“低水平陷阱”:罗斯托提出的关于经济起飞的理论,只有经济的积累率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11%,经济才能起飞,而非洲等低生产能力、低发展水平的阶段称为“低水平均衡陷阱”)
分析:
(1)存在内部逻辑不自恰的缺陷:
①剩余不足的机制,暗含的前提是没有技术变迁或者技术变迁的速度非常慢。但是我们想解释的恰恰是为什么没有技术变迁。
(2)与真实的经济现象存在矛盾。
①从剩余的多少来看。如果人均耕地越多剩余就越多,且剩余越多导致技术变迁加快,那么有反例:历史上有一段时间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剩余也在增加,但是科技进步放缓。
②从剩余数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看,如果按照罗斯特的“经济起飞理论”,一国积累率超过11%会起飞,但是实际上中国的实际剩余率一直超过11%,只是这些剩余没有用于投资(根据中国30年代的数据)。剩余没有用于投资可能是因为没有投资机会,而高水平均衡理论却认为有投资机会只是没有投资能力。
③从人口与耕地的关系来看。历史上也有相应的反例。
【两个机制的解释】
机制一:随着人口增加,人均耕地下降,剩余越来越少。当新技术出现时,没有足够的剩余来购买新技术
机制二:廉价劳动力,抑制对劳动节约技术的需求。
【对两个机制的分别反驳】
机制一: 剩余的多少除决定于劳均耕地的水平外,还决定于技术水平,只有在技术不变时(或变化慢于劳动力增加的速度时),劳动力增加才会导致剩余的不断减少
机制二:对于劳动节约型技术的需求不仅取决于劳动的成本同样取决于该技术的成本。如果技术进步的速度足够高,新技术的成本下降的速度可能会超过由于人口增长导致的劳动成本下降速度。该假说只有在没有技术进步或技术进步很慢的情形下才是正确的。此时,劳动供给的增加,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和劳动工资下降,将会挤出现存的劳动节约型技术。
三、解释李约瑟之谜的新理论—林的假说
1. 工业革命的定义及本质:技术创新速度提高,并且不断加速。
对比传统定义:技术创新速度提高,并且不断加速。
2. 一些概念
(1)技术:经济学中通常认为技术是一种关于怎样组织各种头殴辱要素生产某种产品的知识。
(2)技术分布曲线:(见书本)
如果把所有的投入产出可能都想出来,全部画在图上,可以用一个分布来拟合这些点的集合。
(3)发明:发现一种可能的要素的组合方式,这种要素组合方式的成本和现在的生成组合方式的成本是一样的,但是产出比现在要更高。
(4)发明可能性曲线:(见书本)
发明的机制:尝试错误。前现代社会:经验;现代社会:实验特别是以科学为基础的实验
(5)技术分布曲线的移动
移动的决定因素:个人天赋,可用物资,科学知识
3. 三个可以检验的假说:
(1) 发明一个更好技术的可能性与试错的数量正相关。
(2) 发明一个更好技术的可能性与前一次抽样的最高的生产力水平负相关。
(3) 科学知识存量的增加、可用材料材质的改进和高天赋的人数的增加将会增加发现更好技术的概率。
4. 对李约瑟之谜的解释
(1)中国在前现代社会具有优势的原因
前现代社会主要靠经验试错,人多是一种优势。中国在前现代社会具有优势是因为它的巨大的人口数量。
(2)中国在8~12世纪具有优势的原因
8到12世纪的技术发明的加速是因为人口南移,从生产活动从旱作区移向稻作区,其效果等于是可用物资改变。同时南方阳光等环境条件比较好,提供了较高生产力水平的可能性。技术分布曲线向右移动,所以不断有新技术出现。
但是在发明曲线不移动的情形下,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发明可能曲线的面积越来越小,技术变迁的速度也就越来越低。
(3)近代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近代的试错主要采用实验的方式,人口的数量变得不再重要。当遇到发明瓶颈后,能够在基础科学上加大投资,技术发明的可能空间又再度扩大,循环往复,加速的技术发明得以持续。
5. 科学革命为什么没有发生在中国
科学的定义:原始科学:好奇心和偶然的观察
中国有优势
现代科学:好奇心,数学模型来表述关于自然界现象的假说,用可控实验或者可复制的实验来检验假说的真实性。
科学革命是方法论的革命,方法论本身也是一种技术
(1)李约瑟:中国是官僚体制,欧洲是封建贵族体制。封建贵族体制有利于重商主义精神的培养。随着封建贵族体制的崩溃就出现了资本主义、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
分析:中国传统工商业非常发达,明代资本主义的萌芽。
(2)因为英国有专利保护
分析:科学革命是出于好奇而没有商业动机。产权保护不重要
(3)钱文源:大一统和意识形态的统一,竞争产生压力,促进科技发展
分析:①前现代社会的欧洲由于宗教的统一,在抑制异端学说上和中国相比,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②国家间竞争对科学革命没有直接贡献,因为在15、6世纪科学对技术没有直接贡献;③科学实验需要经费,在中国能拿出的钱比在欧洲能拿的钱多,虽然由于大一统能由政府拿的概率较低,但是,中国有许多富有的家族
(4)林的假说:
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但是数学和可控实验是人力资本,也需要进行投资。欧洲国家由世袭的封建贵族所统治,。中国由官僚阶层所统治,当官是中国最光宗耀祖和利润最高的职业,对有聪明才智之士很有吸引力。所以,欧洲有好奇心的人可能比中国少,但是既有好奇心又接受了数学训练的人应该比中国多。
这种科举制度导致了有好奇心的人,不去积累科学革命所需的人力资本(数学和控制实验),因此,无法从原始科学演化为现代科学。
6. 科举制度的探讨
(1)科举制度本身也是一个制度创新:让最优秀的人才进入统治阶级,减少了革命的动机;灌输一种君臣的价值标准,使中国能够维持大一统。官僚体系,儒家思想和“锁定”效应
(2)科举制度的优越性局限在依靠经验来发明的时候,到了需要科学实验发挥作用的时候,可能会在其他条件下成为社会进步的障碍的一个例子
7. 韦伯疑问
资本主义在中国早就萌芽,为何没有自发的变为资本主义社会?
解释:如果没有技术的不断变迁,生产规模就不可能不断扩大,资本不断深化,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也就不能深化。
第三讲 近代的屈辱与 社会主义革命
一、中国近代史上知识分子的探索之路
1. 屈辱的开始
中国近代知识分子怀着使命感和挫折感开始救亡图存。
近代西方的站在是文化的冲突。
文化的三个层次:器物、制度和组织、精神或伦理阶段
2. 中国早期知识分子救亡图存的探索
1840年鸦片战争后
洋务运动:器物层。坚持儒学的社会体系和伦理价值标准,学会西方的器物文明成果,向国外购买枪支大炮轮船。
宪政改革运动:制度层。认为需要建立君主立宪制,废除科举。结果失败。
中华民国的建立: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制国家。进行社会变革和政治制度变革。
均失败:还必须要有现代的精神和价值观。所以需要提倡“民主”和“科学”。
3. 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兴起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
二、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兴起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
1. 社会主义思潮在短时间内兴盛的原因:
(1)中国社会有反西方的情结,在历次战争受尽屈辱。同时,当时西方处于资本主义早期,社会动荡、工人生活状况悲惨。
(2)俄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后,单方面取消了过去对中国立下的所有不平等条约,赢得了中国社会情绪的好感。同时,苏联的逐渐强盛给中国树立了好榜样。
2.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共产党
(1)马克思对社会主义革命的观点:社会主义革命将会同时发生于所有的工业化国家。
(2)列宁主义:
在职业革命家的领导下,是有可能在一个单独国家率先成功地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3)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失败
团结城市工人,1925年五卅运动。中共的早期领导者仿照苏联的战略但总是失败。
在中国失败的原因:沙皇时代的工人暴动,政府军镇压,群众的情绪矛头指向政府,加剧矛盾。而中国的城市租界多,工人暴动后多由列强军队正压,群众愤怒矛头指向列强政府,国民党政府渔翁得利。
(4)毛泽东根据中国国情,认为打击政府主要靠管制薄弱的农村。农村的不平等:3% 的地主控制了26 % 的土地,68%的贫农只有 22 %的土地。农村暴动会有城市工人暴动同样的效果。政府的控制力在农村地区很薄弱而在城市很强大。
(5)毛泽东战略:
①军事战略:农村包围城市
②政治战略:团结大多数,打击一小撮
③新民主主义政策: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贫农;没收垄断官僚资本,并收为国有;保护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
三、新中国成立后照搬苏联经验的原因
1. 推行重工业的原因:
(1)当时“中心-依赖理论”影响很大。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不愿意出口资源产品、而是想自己生产需要进口的制造业产品,这就是:进口替代战略。当时主流经济学也是想帮助发展中国家建立自己的重工业体系。
(2)没有国防,就要挨打。
2. 重工业优先发展与要素禀赋的矛盾
重工业:建设周期长、机器设备依靠进口、一次性投入大。
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剩余少、可供出口的产品少、资金分散难以集中。
如何解决:借鉴苏联—计划经济。
第四讲 赶超战略和传统经济体制
一、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与传统经济体制
1. “三位一体”制度安排的内在逻辑
宏观上扭曲价格信号、行政上计划配置资源、微观上剥夺企业自主权。
(1)宏观上扭曲价格信号
长期项目难以支付高额利息。因此需要政府干预银行人为压低利率。
需要从国外进口机器,因为需要人为的高估本币价值。
提高企业利润,给予企业垄断地位,同时压低投入要素的各种价格,包括工人工资。
由于工人工资压低,需要压低所有生活必需品价格。
整个的这一套,称为扭曲的宏观政策环境。
(2)行政上计划配置资源
供求短缺是人为压低价格导致的,会导致资源的错配,那么资源一定要由国家进行配置。
(3)微观上剥夺企业的自主权
在这样的制度环境下,要更好地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微观管理机制也必须不同于市场机制。需要克服资金剩余控制的问题。如果剩余在资本家手里,就会拿去投资收益更快的轻工业,而由于轻工业短缺因此利润也高,因此不能让企业私有,必须国家直接所有,才能掌握对剩余的分配权和指示权。因此在短短几年内,民族资本就完全被收归国有。
国家不仅需要对剩余有直接支配权,还需要能对企业直接干预,剥夺原企业厂长、经历的自主权。
计划经济时期,国有企业的管理:人财物、产供销。均不能由企业自己决定。
优点
保证资源的最大动员以及剩余的最大化以投资于政府要优先发展的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
缺点:
价格信号被扭曲,市场均衡被打破。
对资金、外汇、原材料的需求全面大于供给,产生短缺。
人民生活水平没有得到有效改善
产业结构失调、就业结构落后、降低劳作积极性等
2. 农产品统购统销政策的原因
由于生产要素由政府统一购买并配置,因此从农民手里购买必然也会价格低,否则不能体现压低价格作为积累的目的。
因此农民不愿意把农产品卖给政府,更愿意卖给按照市场价格支付的民营粮商,因此政府只能通过垄断的方式才能一直以低价的方式获得农产品。
最开始只对粮食和棉花进行统购,但是农民会转而生产其他商品,所以很快对所有商品都进行统购。
同样,在城市实行统销政策,由国家统一计划。
3. 迅速推进农村公社化
城市需求不断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断下降,这时候既不能提高价格、又没有钱给农村修建基础设置,所以在经济学中找到一个理论—规模经济。
1953年开始了合作化运动。
4. 地区粮食自给自足
粮食关系国家命脉,不能依靠国外进口,因此国家规定,粮食生产要自给自足。但是各地的生产条件差异大,有的地区是缺粮省、有的地方是产量省。从产粮省运到缺粮省,由于粮食价格被压低,导致实际资源从产量省转移到缺粮省。可是余粮省不愿意多生成。就导致了缺粮省除了国家调拨的粮食之外,还必须自己生产。因此最终造成了所谓的“地区性的粮食自给自足”。
5. 城乡隔绝的户籍制度
防止城市人口失业(对官员和国有企业的人及子女就业有承诺),不让农民进城分享城市的补贴。
二、合作化运动及结果
1. 合作化运动的起因
借口:如果不进行合作化,会造成农村两极分化,地主会再次出现。
根本原因:压低价格又要扩大农产品生产,农民不愿意生产。
1953~1954:互助组:
1954:初级合作社 20~30户,入社自愿、退社自由。按耕具分红;按劳分配。
1956~1957:高级合作社,150~200户。按劳分配。
1958:人民公社。5000户。按需分配,吃公共食堂,节省做饭的资源,也是规模经济的体现。
出现了1959~1961三年农业危机。
1962年公社并没有解体,而是恢复生产队单位,初级合作社规模,高级合作社分配方式。
之后政府不再迷信规模经济,转而加大农业投入。1964年矮秆水稻,1976年杂交水稻。70年代出现现代化农业的口号。
2. 1959~1961 农业危机的解释
(1)自然灾害
(2)公社管理人员不懂种植
(3)人民公社规模太大导致激励下降。
林教授认为,这三种都可能是因素,但是都不是主要因素,因为62年恢复后,并未回到原有水平。提出了“退出权假说”
3. 退出权假说(博弈的观点)
农民虽然是按劳分配,但是农民的劳动成果检验往往具有延时,因此难以按劳分配,基本会成为平均分配。个人的劳动投入增加平均分配下来较小,理性人倾向于偷懒。
退出权存在时,如果觉得不划算,会退出合作社。这种退社权对于努力干活的人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权利,对于偷懒的人来说也是一种实质的威胁。因此可以防止偷懒。
但是由于政府看到合作社的成功,就取消了退出权。在这场没有人退出的博弈中,对每个人来说,不努力干活才是理性的选择。
4.另一个竞争性假说
另一个竞争性假说认为,统购统销造成了地区性的粮食自给自足,偏离了地区的比较优势,生产力水平因此下降。但是难以解释最开始合作化的生产力提高。
三、1978年前经济发展的绩效和结果
(1)对剩余的动员,有效率。
(2)资金确实按照政府的意愿投资重工业。
(3)从产业结构看,确实接近发达国家的高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原子弹爆炸成功,如果把目标定位重工业优先与航天工业优先,那么整个经济是有效率的。
代价:
(1)结构不平衡。从产业结构看,中国非常接近发达国家。从就业上看,中国完全是一个落后的农业经济,超过70%的劳动力还在农业部分,这代表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配置。
(2)重工业优先发展,没有创造很多就业机会,不让农民进城,城市化水平低,劳动者积极性也低。
(3)资金流动率低。因为国家在计划时,原材料不能按时到,所以企业一般要留库存,有利于完成指标。占用资源。
(4)工业生产效率也低。
(5)城乡差别大。而且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是因为平均工资高,而是劳动人数的增加。
总结:
发展中国家希望通过政府力量实现赶超的意愿是好的,但是实践效果并不好。日本和亚洲四小龙都已经编程了新兴工业化经济。这些国家实现了发展中国家赶英超美的愿望,成为东亚经济发展的奇迹。
第五讲 东亚奇迹与可供替代的发展战略
一、 东亚奇迹的现有解释
1. 文化决定论
(1)日本原来是靠大大小小的贵族统治,明治维新之后,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相当于欧洲封建社会崩溃后市场规模扩大。
分析:亚洲四小龙一直都是统一的经济,也建成了现代的工业化经济。
(2)都是儒学文化,强调勤俭节约教育投资,社会秩序。
分析:中国并没有成功。
2. 冷战的影响
冷战后为这些经济体提供了有利条件。这些国家处于社会主义阵营前沿阵地的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美国提供了很多条件。
分析:无法解释为什么菲律宾失败。因此冷战也不是决定性因素。
3. 市场经济说
东亚经济的成果可以简单的归纳为“各种价格的正确性”。要想价格正确,只能依靠市场竞争。因此东亚的成果应该归功于东亚经济都奉行市场经济体制。
分析:东亚经济中,政府的作用远远不止发挥市场作用那么简单。政府对很多企业予以干预。
4. 政府干预说
东亚成功的来源于政府“有意扭曲价格信号”,政府扭曲价格,以支持某些产业的发展。
分析:社会主义国家也是扭曲价格信号,可是并没有获得成功。
5. 外向型经济说
东亚的成功应该归因于这些国家和地区都推行外向型的以出口为导向的政策。以出口为导向,产品就需要在国际市场上参与竞争,企业就必须不断改进技术和管理。另外,必须频繁与国际接触,有利于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而且可以获得大量外汇,利用外汇可以进口国外的技术和设备,对经济的发展有利。
分析:如果这是对的,那么可以假设出口越多越好。如果一个国家愿意进行出口补贴,就可以大量出口,但是这种出口不一定有利于经济发展。因此外向型经济更可能是经济发展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二、 林的假说—自生能力与比较优势
1. 自生能力:
在一个自由、开放、竞争的市场中,一个正常经营管理的企业,在不需要外力的扶持保护下,即可预期获得可以接受的正常利润的能力。
对于不具有自生能力的企业而言,它的建立和持续经营需要政府或其他外部机构的补贴和扶持。对于正常经营的企业而言,是否具有自生能力取决于它的技术、产品、产业选择。自生能力是新结构经济分析的微观基础。
2.单产品经济中的技术选择与自生能力
(1)有自生能力的技术选择决定于等产量线和等成本线的相切点
(2)等成本线的斜率决定于要素禀赋结构
(3)有自生能力的技术选择决定于要素禀赋结构的特性
(4)违背自生能力的技术选择需要有保护补贴才能存在
3. 在多产业经济中技术、产品和产业选择与自生能力
(1)一个经济由多个资本密集程度不同的产业的等值线组成。线上的每一点代表一种不同的技术所生产的不同的产业的产品
(2)有自生能力的产业、产品、技术选择决定于产业的等产值线和等成本线的相切点
(3)等成本线的斜率决定于要素禀赋结构
(4)有自生能力的产业、产品、技术选择决定于要素禀赋结构的特性
(5)没有自生能力的产业、产品、技术选择需要有保护补贴才能存在
4.自生能力与比较优势
在开放经济中,自生能力的概念与比较优势的概念高度相关。自生能力指的是企业的预期利润率,而比较优势指的是一个产业的竞争力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两者都是由经济的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
自生能力的概念在开放和封闭经济下都可以适用,而比较优势的概念只适用于开放经济。
5.传统发展战略的问题
(1)传统发展战略把技术、产品和产业的赶超作为直接的目标来追求。
传统观点一直认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差距在于产业和技术结构的不同,却没有看到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不同实际上是要素禀赋结构不同引起的,一个国家的发展目标应该从怎样提高他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结构,落实到怎样提升要素禀赋结构上去。
(2)传统战略与自生能力问题
根据赶超战略的思想,如果硬要企业生产不符合要素禀赋结构特性的产品,选择不符合要素禀赋结构特性的产业部门,采取不符合要素禀赋结构特性的技术,那么企业就没有自生能力,如果不想企业倒闭,就必须有政府给予相应的保护和补贴。
(3)政策性负担和政策性支持
如果政府要这些在开放竞争市场中没有自生能力的企业存在,就得承担所谓的“政策性负担”。
政策性支持的方式:
① 直接补贴和税收优惠
② 贸易壁垒和垄断 :对国外商品征收高额关税或禁止进入
③ 对利率、汇率和其他要素价格的扭曲
④ 寻租、裙带资本主义和预算软约束:
掌握这些产业的收拾有权有势或与政府关系密切的人,这些人投资到政府优先发展的产业后,帮国家承担了政策性负担,替国家执行发展战略,但是又希望利润越多越好。一种是提高管理水平,改善经营效率;一种是向政府寻求更多的补贴。因此会产生“寻租”行为,腐败也接踵而至。
只要这些企业在竞争市场出现亏损,就会说国家的保护补贴程度不够,由于信息不对称,国家对这一说法无从核实,因此会出现“预算软约束”。因此结果是即使把这样的一些产业建立起来,并能在一开始动员大量的资源维持一段时间投资拉动的经济快速增长,到最后却一定会因为效率低下造成很多经济社会政治上的问题。
6. 新结构经济学
发展政策的目标应该是提升要素禀赋结构,因为:
(1)要素禀赋结构在任何一个固定时点是给定的,它同时决定该时点的总预算和各种要素的相对价格。
(2)要素禀赋结构从长期动态来说则是可以改变的
(3)要素结构的提升同时会导致技术/产品/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收入水平的提高。
要改变一个内生的现象必须从造成这个内生现象的可改变的外生给定的限制条件着手。
7. 要素禀赋结构的提升与比较优势发展战略
(1)要素禀赋结构一般指资本、劳动力、土地和各种自然资源的相对拥有量。一般而言,土地和自然资源是给定的,因为现代社会不能扩大殖民地。同时,劳动力增长也不快。因此 ,真正大的差距来自资本的积累。
(2)因此,我们用资本和劳动力拥有量的比值定义要素禀赋结构。
(3)资本积累的决定因素:
①经济中剩余的多少
如果私人生产社会性生产活动重合就能创造更多剩余;但是寻租行为仅仅增加了自己的收入,并未给社会增加产品和服务。
②经济的竞争力与经济中剩余的规模,
企业的竞争力越强,占领的市场份额越多,创造的剩余就越多。
③积累的意愿
(4)为什么比较优势战略可以提高剩余
①比较优势发展战略与赶超战略相比,可以提高经济的竞争力。
②比较优势战略中的企业有自生能力,政府不需要给予保护补贴,不会存在政府政策的扭曲,私人性生产活动和社会性生产活动统一。
发展中国家资本相对短缺,资本的回报率高
④技术可以引进,技术变迁的速度快,资本积累不易出现边际报酬递减
⑤资本相对劳动力的丰裕程度增加,理性的企业家会用资本代替劳动,改用资本比较密集的技术去开发新产品并向新产业靠拢。这是成本结构变化对产业、技术结构升级的拉动作用。
拉力:成本结构的变化和节约成本的动机
推力:竞争和技术变迁的压力
8. 比较优势战略 & 市场机制
(1)企业追求的是利润,企业的产业、产品、技术的决策是基于产品和要素的相对价格
(2)要使企业的产业/产品/技术决策能反映经济的比较优势的话,要素价格应该体现要素禀赋结构中各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
(3)产品和要素市场的充分竞争是使要素价格反映要素禀赋结构中各要素相对丰裕程度的唯一途径。
9.比较优势战略 & 政府
(1)对信息的收集和传播
信息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
(2)协调
①互补性投资
②解决企业无法解决的外部性问题,比如金融结构、劳动力教育水平、基础设施等。
③鼓励产业集群
④防止潮涌行为:避免投资过剩
⑤制度变迁
(3)外部性的补偿
给予第一个企业一些优惠,鼓励创新。
10.比较优势战略 & 出口
比较优势战略比赶超战略可以产生更多的出口和进口。
出口导向是比较优势战略的结果,而不是一个有意要采取的政策。
1)以我国为例,在改革开放以后取得长期高速增长的原因:
• 要素投入的增加,包括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特别是资本
• 产业结构的升级
• 技术进步
• 制度的完善
2)技术创新:可持续增长的关键,决定其他增长因素
• 技术创新与资本积累:维持较快技术变迁,以打破资本边际回报递减的规律,维持较高的资本积累的积极性。(可引《改造传统的农业》一书的理论)
• 技术创新与结构变迁:新技术的产生是产业升级的前提
•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制度作为上层建筑,要与实际的经济状况相适应
3)技术创新(无论是产品创新抑或流程创新)的机制
• 研发
• 技术引进
4)研发是发达国家实现技术创新的主要机制,对发展中国家引进技术的成本更低,是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
5)国际比较:2008年中国的人均收入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为美国的21%。这相当于日本1951年,新加坡1967年,我国台湾1975年,韩国1977年的水平。上述东亚经济体在那个水平上,分别维持了20年年均9.2%,8.6%,8.3%和7.6%的增长速度。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增长的模式和其他东亚经济体相同。
6)上述对比说明我国从2008年起有20年年均增长8%的潜力。
2、
中国作为转型中国家确实有许多结构性问题,但是自2010年以来的增长下滑,主要是外部性和周期性的因素造成,因为:
• 在同一时期,其他金砖国家也同样下滑,而且下滑的幅度比中国大
• 在同一时期,东亚的新加坡、韩国等高收入、高表现经济体也下滑,而且下滑幅度也比中国大
增长下滑的原因
• 出口增速下降,2015年-1.8%,2016年为-2.0%
• 反周期投资项目完工,投资减速
• 消费增长?中国8%
十三五规划期间的有利条件
• 我国的增速取决于内需:投资和消费
• 我国好的投资机会多
– 产业升级
– 基础设施
– 环境工程
– 城市化等投资回报率高的项目仍然很多
• 这是中国和其他发达国家最大的不同之处
• 我国的投资资源丰富
– 政府的财政状况好,包括地方投资平台在内的政府负债只占GDP的60%
– 民间的储蓄高
– 外汇储备多
• 这是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差异
• 有了较高的投资增长,就能保证就业,有了就业家庭收入和消费就能维持在较高的速度增长
第六章 农村改革及相关问题
一、有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争论:
无用论:
(1)规模经济 (2)在农村生产合作社的按需分配和按劳分配将结合的分配制度。这两种模型都表明集体生产好于包产到户。
忽视了监督成本的因素:
农业的监督实际是非常弱的:因为场地太大、缺乏有效标准、对农业生产的结果也难以衡量(时间周期长而且受其他因素影响大)
有用论:
实证角度看从数据分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实占了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的很大一部分。制度性的保障可以一次性的提高农业生产积极性,但是不能持续提高。也真是因为这,到1984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推广完毕,同时农产品的价格开始下降,因此生产效率才开始回落。
二、改革后的相关问题
1. 粮食安全问题(虽然粮食产量增加,但是仍然面临问题)
1.1 问题描述
(1)农业用地减少 (2)人口基数大且增加 (3)虽然粮食直接消费减少但是副食增加,因此总粮食消费量还在增加
粮食的供给和需求出现不平衡。90年代中国威胁论的一大构成就是中国上涨的粮食需求。
因此需要提高单位产出,主要有(1)增加生产要素 (2)改进技术 。这两种方案都需要政府的支持。
1.2 相关政策(需要政府支持)
(1)市场自由化和价格机制。随着粮食需求的增加,要使粮食的价格不断上涨,才能使得农民有积极性去增加各种投入、引进新技术。
(2)农业科研的周期一般特别长,而且农业科研成果很难市场化(农民会留种),而且农业科研成果的受益者是消费者而不是农民(因为随着技术的推广和改进,农产品价格会回落)。因此就需要国家用税收的方式从一般家庭发挥作用,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支持农业研究。
(3)粮食适度进口。
2.“三农问题”
2.1 问题描述
“农民苦 农民穷 农业危险”。实际可以归纳成“农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的问题、城乡收入逐渐拉大。农业危险是说效率低,实际还好;农民穷是城乡收入差距逐渐加大;农民苦是指一些配套基础设施跟不上。
2.2 解决办法 – 传统做法与局限性
(1)50~60年代:改变基础设施,提供灌溉。实际上对增产有效,但是对增收无效。
(2)70~80年代:强调科技和教育,提高农民人力资本。但是大范围推广后增产不增收。
(3)80~90年代:产业结构调整,推广附加价值较高的农产品。但是大范围推广后仍然是增产不增收。
增产不增收的原因(农业的两个特性):收入弹性低(收入升高需求不增)价格弹性低(供给上升价格降低)
2.3 解决办法 – 农村劳动力转移
(1)部分农民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供给减少,需求更多,价格上涨,留守农民增收。
(2)土地还在,剩下的农民增收。
(3)使用新技术的积极性提高。
(4)农民工开拓视野带回农村。
实际应用:离土不离乡—离土又离乡。
2.4 统一市场和地方差距的解决
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市场,但是这在改革开放之前是无法成功的(因为价格扭曲),在全国统一大市场下,尽量消除要素价格的扭曲,让各地的比较优势得以充分发挥。(要素价格均衡理论)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