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26条科学学习的黄金法则
2020-06-08 10:32:55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斯坦福26条科学学习的黄金法则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N 规范Norms
培养学习“游戏规则”
指的是在社会交往中人们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标准
它通常带有强烈的文化色彩,会随着不同群体所传承知识的差异和地域背景的不同而改变
在学习中,好的规范能够促使人们践行更多富有成效的学习行为
从事脑力劳动时所遵循的规范,则会影响人们学习的内容并塑造人们的价值观
核心的学习原理是什么
是指导人们社交行为的非正式规则
社交行为可以决定人们学习的内容与方式
对学习什么有帮助
“提出想法与答案需要经过数学论证”的规范
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的含义并培养数学思维
为什么会有用
人们希望自己合群,而遵循社会规范就是途径之一
当人们相信社会期望他们遵守规范时,或是认为他人也遵守规范时,就更倾向于选择去这样做
良好的规范有利于人们协调学习活动
能让学习者保持良好的学习行为
能让他们选用合适的方式探讨不同学科的问题
能解决什么样的学习问题
人们还未准备好融入新环境
人们在社交化的学习中遵循了错误的规范
人们在学习群体中不履行自己的义务
使用的范例
新学年伊始,组织学生制定新一年的行为规范并与大家达成共识
在大厨培训班中,借鉴成功大厨的行为来制定行动准则,例如保持厨房洁净,一尘不染
容易出现的问题
人们没有意识到规范的存在
制定的规范把人往错误的方向引导
文化间的冲突可能会导致更糟糕的学习效果
O 观察Observation
外摹于形,内感于心
通过观察他人的言行举止来学习的方法
尤其适用于学习直观的步骤型技能、情感反应,以及社会价值等方面的内容
核心的学习原理是什么
通过观察来进行学习的过程涉及观看并模仿他人的行为与情绪反应,以及间接看到他人行为所带来的结果
对学习什么有帮助
对于学习直观明显的行为动作非常有效,对学习情绪反应也极有帮助
为什么有用
人类的大脑天生就会通过观察来学习
人们可以通过观察并模仿他人来学习实际动手的技能与情感反应
在看到他人行为所产生的后果时,能够判定是该采纳还是该摒弃相应的行为
能解决什么样的学习问题
反复练习中试错的成本太高或是压根就没有试错的机会时,可以靠观察正确的做法一学到位
年轻的跳远运动员第一次练习三级跳,教练先示范正确动作
某种行为过于复杂,无法用言语解释清楚
登山运动初学者需要学会用绳子打登山结
面对某种局面时,不知该如何应对
一位小朋友没站稳一屁股坐在地上,愣着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家长不担心,孩子不娇气
使用的范例
新员工要跟随有经验的老员工,花几天时间一边打下手,一边从旁观察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如何通过情感反应来拉近同顾客的距离,并从容应对顾客提出的各种要求
作为一名老师,在经历失败时,要给学生良好的示范,坚韧不拔地继续前行。
容易出现的问题
学习者被某些行为的表象所迷惑
学习者可能在不经意间学会了不可取或者反社会的行为
学生把观察到的攻击行为当作榜样并效仿
员工看到给领导献殷勤的人升职了,因此认为奉承领导比认真工作更重要
P 参与Participation
加入游戏,算我一个
指的是通过亲身参加一项活动并从中学习的方法
学习者能在活动的过程中接触到配合特定目的、细节信息丰富的真实场景
打破了内心那道陌生的屏障,就能为日后持续的参与开辟全新的成长空间
核心的学习原理是什么
通过参与社交情境中的实践活动,学习者可以切身感受到学习目标、结果、方法,以及学习的意义
其首要挑战在于如何找到合适的方式,帮助初学者迈出第一步
对学习什么有帮助
学习冲浪:随着初学者日渐熟练,一方面教练的辅助会逐渐减少,另一方面则可以解锁其他酷炫的冲浪技能。
为什么有用
配合着恰到好处的帮助或实物支持,初学者就可以开始参与一些之前无法独自开展的活动
随着时间的积累,学习者最终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来把握复杂的活动,不再需要特别的支持。
能解决什么样的学习问题
开始参与一些超越个人现有水平的活动中
学习者体会不到具体问题,不理解为什么要学习应该学习的内容
传统的测试方式低估了学习者的潜力或是一些引人入胜的体验所蕴含的价值
使用的范例
家长可以适当分担一些学习任务
孩子练习演奏钢琴曲时,家长可以负责弹奏左手部分,并帮助孩子保持住节拍
老师为课堂上的学习活动赋予了一个更广意义的应用场景
老师将传统讲书本知识的课堂转变为了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项研究任务的挑战
容易出现的问题
辅助支架变成了甩不掉的拐杖
学习者无法将一种参与模式下学到的内容应用到新的参与模式中去,即不会举一反三
给的辅助不合适,要么太多,要么不够
为了提高参与程度而过分简化任务,结果为了降低门槛把学习的核心活动给替换没了
Q 问题驱动Question Driven
为求知创造一个理由
指的是以解决问题的过程来学习的方法
问题的出处并不重要,只要是好问题都能提升学习效果
复杂的综合性问题更可以进一步提升学习者解决问题的技巧与策略
核心的学习原理是什么
通过回答提出的问题来开展学习可以激发好奇心、增强学习的目的、集中学习注意力、让知识融会贯通,还有可能提高学习者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学习什么有帮助
学生们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在科学、数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的知识海洋中徜徉
为什么有用
好奇心驱动奖励和激励机制
以解决问题的眼光来学习
能够帮助学习者以同样的心态去应用知识
核心问题能“以点成面”,把零散的信息聚拢到一个逻辑网络中来,增强记忆效果,便于日后回忆
能解决什么样的学习问题
学习者无法应用学过的知识
学习者已知大量信息,却看不出信息与问题之间的相关性
学习者缺少有效应对复杂问题的方法策略
学习者对学习感到越来越疏远
学生认为在校学习的目的只是取得好成绩
学习者不会自己定义问题,提出问题
使用的范例
学习者自发提出导引问题
科学博物馆不仅为参观者提供丰富的实验材料,一旁的讲解员还会辅助参观者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
老师围绕着导引问题组织学习活动
在一节讲授社会与经济的课上,全班都在尝试解决一个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
医学院的培养方案围绕着患者的诊断案例来组织课程
容易出现的问题
学习者可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屡屡受挫、不堪重负
老师提供的辅助过多或过少
介于课程的深度、广度、课程大纲,以及教学时间等的限制,让问题驱动式学习很难融入课堂
R 奖励Reward
塑造学习行为
是在完成某项行为后所获得的称心如意的回报
奖励什么行为就会鼓励什么行为再次发生
惩罚某种行为则会抑制该行为的发生
核心的学习原理是什么
奖励某种行为会促使人们(或动物)重复该行为
人们在学习新行为的过程中,可以借助持续的奖励来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直到他们成功完成目标行为
对学习什么有帮助
奖励可以鼓励人们尝试原本不会去参与的事情
为什么会有用
通过来自外界的奖励或是内心产生的满足发挥作用,任何形式的奖励都能鼓励人们在相似的场景下采取被奖励的目标行为。
能解决什么样的学习问题
人们无法激励自己完成某项任务
孩子不明白为什么要做一件自己不理解的事情
成年人虽然明白做一件事的目的,但却无法坚持下来
学习者对于教学内容提不起兴趣
学生们没有及时完成自己的数学作业
人们需要改变自己的行为
课堂管理手段没有发挥作用
使用的范例
老师创建了一套代币体系,学生们上交作业可以获得积分。当学生们攒够一定分数后,他们可以用积分兑换更多自由活动的时间
在精心设计的学习程序中,电脑会给学生提出×1的算术题,
当学生回答正确“三连击”的时候,游戏中的人物会长高一些。
当学生熟练掌握这些问题时,电脑会继续出×2的问题
连续答对5道题时,又会解锁一件帅气的新衣服,放到游戏中的衣橱里供学生自由搭配
容易出现的问题
奖励可能会让人们把行为视作达到目的(即获得奖励)的手段
学习者可能缺乏深入理解事情本质的耐心,因为他们琢磨的都是如何尽快完成任务,获取奖励
当学习者本身就对一项新任务充满积极性的时候,给予参与的奖励很可能会造成天然兴趣的丧失,造成没有奖励就没有参与动力的局面
对奖励的期待会限制人们的创造力,因为一心追求奖励的心态会让他们放弃探索更多可能性的机会
学习的内容可能无法被举一反三到新的场景之中
一名学生虽然在体育运动中能够做到锲而不舍,但是面对历史课却毫无动力
一位资深烟民虽然成功戒掉了“饭后一支烟”的习惯,但却依然逃不过“酒后一支烟”的冲动
S 自我解读Self-Explanation
拨云见日,参透字间含义
指的是人们通过积极解读学习内容来加深理解的学习方法
该方法对于文字、图片、表格等说明讲解型的学习材料均适用。
核心的学习原理是什么
通过把学习内容给自己讲解一遍的过程来加深理解
对学习什么有帮助
高效读者通过仔细思考句子与句子间、句子与自己已知的事物间的关系,构建出文字内容所对应的思维模型
过程中还包括搜寻理解逻辑上的漏洞
最终形成的思维模型可以促进记忆效果,更易于进行推理,产生重要领悟等
为什么会有用
人们通常认为学习就是要背
通过反复阅读文字,逐字逐句地死记硬背
文字本身并不能反映出内容中间存在的所有关联
学习者需要构建出超越文字本身的理解
自我解读之所以有效,是因为人们填补了缺失的信息,将整体逻辑变得更加顺畅了
能解决什么样的学习问题
学习者无法意识到自己理解中的错误
学习者表达的内容自相矛盾
学生很惊讶自己考砸了
学习者无法理解阅读的内容
学习者速读了整个章节,却记不得任何内容
学习者忽略了文章中的关键点
使用的范例
以说明型材料为学习内容
提示学生,让他们把阅读材料和学过的内容结合起来
以步骤型的学习样例为参考
要求学生每完成一步计算,就要这一步的目的写下来做解释说明
容易出现的问题
学习者可能对某领域的知识储备匮乏,无法进行自我解读
学习者发现自我解读的过程太费时费力
学习者可能会鹦鹉学舌一般模仿自我解读的提示语句,却并没有在用大脑构建思维模型
T 以教促学Teaching
为他人的学习负责
指的是利用教导他人时萌生的责任感来提升学习动力的方法
人们在扮演“老师”这个角色时,对“学生”的责任感会油然而生
这种责任感会促使我们严谨治学,以免误人子弟
教学是一个双赢的过程,不仅学生在学习,老师也在学习
教学将几种有利学习的条件汇集一身
责任感带来的学习动力
对信息进行梳理和解释的必要性
学生表现所带来的反馈
在教会他人的过程中,“老师”自己也会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形成相互关联的知识网络
让学习者以老师的身份参与学习,是一种效果显著的学习方法
核心的学习原理是什么
教学的过程能够提升老师自身对知识的理解,边教边学、以教促学
对学习什么有帮助
教学不仅使学生受益,老师也能收获颇丰
不到最终讲课时,知识总在浮云间
教学者可以结合自身所处的环境来合理搭配学习资源
辅导他人的一方与被辅导的一方对内容理解的提升几乎不相上下
完成教学任务后的一大收获是对所有相关知识点能够融会贯通
为什么会有用
教学利用的是人们的社会责任感,这种责任感促使老师严谨治学
老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需要做好万全的准备,来应对学生们可能提出的千奇百怪的问题
学生们提出的问题也会帮助老师梳理知识内容中蕴含的逻辑关系
老师还能以学生在运用所学内容时的表现作为有效反馈,不断完善自身对于知识的理解
能解决什么样的学习问题
学习者无法把知识点串联起来思考
科学实践课上,学生虽然知道电池可以点亮灯泡,但却不明白需在电池与灯泡间搭建导线构成回路
学习者不关注反馈建议
学生在拿回批改过的作文时,直接跳过详细的反馈建议,只看总结评语,比如“很好”“不错”和笑脸
学习者没有动力学习
学生们不好好完成老师留的阅读作业
使用的范例
采用跨年龄的辅导学习法
让学习者以拼图协作法的形式开展小组活动
容易出现的问题
学习者可能并不真心相信他们需要为自己的学生负责
过度的社会责任感可能会造成对教学表现的焦虑与担忧
U 纠正误解Undoing
消除错误认知,修复正确逻辑
指的是削弱思维中固有错误认知的学习方法
核心的学习原理是什么
识别并取代错误的认知观念与思考方式
对学习什么有帮助
在我们面对生活中不确定的情况时,要想克服直觉推理的种种诱惑,还是需要经过大量关于概率推理的练习。
为什么会有用
能够帮助你识别出它们,然后通过培养另一套可以与之抗衡的正确思维来逐渐取而代之的学习方法。
能解决什么样的学习问题
老师没有意识到学生混淆了某些知识点,这会为今后的学习造成困扰
物理老师没有意识到学生们靠拍脑袋构建了一个山寨理论,于是他只是纠正了表面问题而忽略了内在原因
人们会把新信息改造成符合自身已有观点的形式
人们一味相信整容所带来的美好愿景,而不关注其副作用
使用的范例
借助测验或是特定的任务来暴露学习者的错误认知
让学生预测从弯曲管子中射出小球的运动轨迹
构建可以替换意识中错误概念的理论
分析问题时,通过介绍概率推理的概念来替代因果推理
容易出现的问题
老师可能认为学生已经理解了知识内容,因为他们已经能够成功地按照步骤解题了
解释一个误解的时候不小心又引入了另一个误解
V 可视化Visualization
梳理复杂信息的空间结构
是一个用视觉方式将信息表达出来的过程
能够帮助人们对信息进行更有效的整理
发现其中蕴含的结构关系
核心的学习原理是什么
将信息的结构关系用视觉的方式表达出来,可以帮助我们整理信息与想法
具体形式
地图
图表
草图
图像
文氏图
树状图
矩阵表
对学习什么有帮助
是一种能够有效整理复杂信息的方法
对于本身就具备强逻辑关系的信息来说非常适用,常见于众多科学主题之中
对于逻辑关系较弱的信息来说也同样适用
能够帮助人们发现全新的信息结构
能够促进学习理解
能辅助我们更好地解决相关问题
为什么有用
为信息赋予空间上的组织结构,能够帮助视觉系统发现规律
视觉系统的特性会支持人们发现信息间的结构关系、形成新颖的解读方式,并且提高搜寻信息的效果
能解决什么样的学习问题
学习者想不出如何组织思路或将想法结构化(可视化可以提供结构)
一场报告非常拖沓,讲了一大堆零散的内容,却没有行文的组织框架
学习者感觉无法招架同时涌入的复杂信息(可视化可以精简信息)
刚出道的出租车司机需要熟悉各条道路和不同目的地之间的最佳路线
学习者的想法太过模糊(可视化可以让其更精确)
地球板块在不断挤压时所形成的巨大能量在短时间内释放出来
使用的范例
利用可视化来组织演讲内容
展示一幅欧拉图,分别解释每个圆圈的含义,然后再解释重叠地方的含义
通过对于信息结构关系的视觉表达,来寻找其他潜在的可行方案
以流程图的形式来显示过程中的事件序列和决策点
将复杂情况绘制成示意图,从而追踪所有可能的因素
在绘制雾霾的成因时,可以尝试利用几种不同的可视化表达方式
容易出现的问题
人们可能会过早地下定论,而忽略其他的可能性
人们把可视化过程视为例行公事,而不是有效的思考工具
人们认为自己空间思考能力差,因而主动放弃尝试
W 参考样例Worked Examples
师傅示范领进门
是由行业专家给出的示范方案
在初次遇到问题时,我们可以跟随着专家的脚步边做边学,在过程中掌握其要领,然后逐渐形成独立处理类似问题的能力。
核心的学习原理是什么
参考样例是将步骤型的任务一步步示范出来,供学习者参考的学习方法
对学习什么有帮助
可以帮助初学者节省大量时间,活儿好效率高
能够帮助初学者搞清楚关键步骤
能提高日后解决类似问题的能力
为什么会有用
参考样例以观察式学习为基础,细化了学习者可以观察并模仿的具体步骤
能展示出专家的思维过程
能够让学习者把注意力集中到正确的方法上去
能解决什么样的学习问题
学习者面对问题时完全不知道从何下手
一位小朋友从未学过变量计算,却碰到了3+x=5这道题
学习者用来学习操作步骤的时间非常有限
在工作开始前人们需要完成安全培训,尽快熟悉安全操作流程
学习者观察了示范动作,却无法顺利地模仿下来
小朋友经常观察爸爸妈妈在出门之前系鞋带,但自己还是学不来
使用的范例
如果学生第一次学习某种代数运算,可以提供一个参考样例再加一个相似的习题供自己练习
当帮助设计师学习步骤型技能时,比如在Sketch中绘制矢量图形,我们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个参考样例,并配合图文并茂的分步指导。
容易出现的问题
学习者可能盲目模仿参考样例中的步骤,却不明白每一步的意义
学习者对参考样例中的步骤理解不透彻,无法做到在其他情境下灵活运用
X 激动兴奋eXcitement
调动情绪,聚精会神
是一种高度亢奋的生理状态
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掌心出汗,精神集中,情绪高涨
适度的兴奋可以提升发挥水准,加深记忆
过度兴奋则会影响发挥,尤其是在处理相对困难的任务时
核心的学习原理是什么
激动能够促进生理兴奋,从而帮助集中注意力并提升记忆效果
对学习什么有帮助
简单小运动就能提升学生们的兴奋感,还能加快血液循环,从而促进注意力的集中,并加深对学习内容的记忆。
为什么有用
兴奋是一种与“战或逃”的原始应激反应相关的生理变化,会让人心跳加快、掌心出汗、精神集中
情绪则为兴奋感增添上了积极或消极的色彩
能解决什么样的学习问题
学习者在上课听讲的时候走神
漫长的讲座无聊到学生们都在打瞌睡
讲的内容中有个关键点需要强调
讲座进展到一半,出现一个特别需要学生记住的要点
使用的范例
在教育游戏中加入令人兴奋的元素
在游戏中引入随机奖励系统,不要让玩家闭着眼睛都能猜到将要获得的奖励
提供社交互动的机会
在讲座上,时不时给学生们提供彼此交流的机会,唤醒大脑激活状态
从生理上激发兴奋感
喝一杯咖啡帮助自己完成翻译工作
容易出现的问题
过度的兴奋感会干扰表现水平和学习效果
兴奋与焦虑混搭,会形成压力导致行为阻塞(或称行为卡壳)
如果人们本就没有在注意目标内容,兴奋感就会妨碍学习
Y 我能行!Yes I Can
提高自我胜任感
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目标的信念
核心的学习原理是什么
帮助学习者相信他们自己拥有成功的能力,从而勇敢面对挑战、坚持得更持久
在失败面前更加坚韧不拔,愿意主动迎接更多挑战,直到实现更大的成就
对学习什么有帮助
相信自己并不一定会确保成功,但是不相信自己必定会导致失败
为什么有用
一部分是成功所能带来的回报
另一部分则是人们是否认为自己能够取得成功
能解决什么样的学习问题
人们认为自己不可能进步,所以干脆“放弃治疗”
人们把失败的原因都归咎为外界因素
人们为了避免遭遇挑战而选择不去尝试
使用的范例
学生们认为自己无论多么努力,也无法把数学搞明白
向他们解释,只要努力尝试就会在大脑中构建起神经元的连接,即便遇到失败也无妨
步履蹒跚的幼儿在学习解决生活问题
表扬他们的努力和行为,同时尽量避免表扬特质
学习者身边的榜样就是最鲜活的例子
容易出现的问题
老师或者家长可能会过度关注学习者自身的态度,而忘记自己需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不顾及目标而盲目构建自我胜任感,可能会导致自负心理
表扬智力或天赋可能会在不经意间把学习者导向更为简单的任务,让他们刻意躲避困难与挑战
Z 睡上一觉Zzz
巩固一天的记忆
前一天晚上还难以解决的问题,第二天早上就已经被睡眠委员会解决了
睡眠能够加深记忆,提高身体技能,还能促进深层理解
要学好,先睡饱
核心的学习原理是什么
睡眠能够帮助人们把短期记忆固化为长期记忆,并将学习内容与自身知识融为一体。
对学习什么有帮助
选择午后打盹儿或是保持规律的睡眠作息,可以促进对白天学到内容的记忆,还能帮助人们从自身的经历中发现规律
为什么有用
睡眠就像个人版的赛后总结
睡眠过程中大脑沉静下来,进入自我审视的模式,不再接受新信息和新挑战
一天的记忆被重新激活,一遍又一遍地快进播放,与长期记忆中储存的知识逐渐形成关联
会减少遗忘的发生,并且显露出不同想法之间暗藏的关系
能解决什么样的学习问题
上课瞌睡,上班犯困
被难题所困的人,离破局还差一点点顿悟,那就带着问题睡上一觉吧
使用的范例
打盹儿15分钟,迅速激活大脑
打盹儿60~90分钟,获得记忆带来的更多福利
容易出现的问题
睡得不够
24小时不睡觉会让人变成像喝醉一样,状态相当于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0.1%
连续几天或是数周缺觉则会对思考敏锐度、警惕性、记忆力和心理状态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
从慢波睡眠中醒来会导致犯迷糊
A 归纳类比Analogy
发现蕴含的共通原理
指的是探寻各种事例之间内在相似性的学习方法。
运用类比不仅能帮助学习者理解其中蕴含的规律原理,还能提升在新情境中运用这些规律的灵活性。
举例:洪水之于水滴
(a)沙滩之于海浪
(b)沙漠之于绿洲
(c)暴雪之于冰柱
(d)泥石流之于砾石
(e)倾盆大雨之于水洼
作用体现
可以加深学习者对事物之间蕴含的共通原理的理解
在学习之后碰到类似情况时,更有可能主动运用之前学到的原理
能够有意识地利用类比推理来引导自己思考学习
方法
类比的原理
相似的深层结构
与水有关
无害的物质因量变而产生质变,积累变成了大灾难
与石头有关
如何运用类比来促进学习
两种方法
(1)在解释新的事物或观点时,把它类比成一个人们熟悉的例子;
(2)提供两个或更多的类比事例,让学习者探索其中共存的深层结构。
运用类比能产生什么效果
1、类比则可以帮助学习者进行正迁移
2、学习者获得将核心概念应用于新情境的能力
3、依靠自己的力量判断问题的本质
4、选择正确的应对方式
如何培养类比的能力
帮助孩子们学会寻找类比关系
提高他们在不同事例中深度思考的学习能力
运用类比容易出现的问题
学习者可能会读出目标内容之外的东西
为目标特征选择的类比不恰当,类比关系无法准确反映问题
好例子,坏例子
优点
基础类比组合描述了人们非常熟悉的事物之间的关系
目标类比组合与基础类比组合有诸多相似之处
两组关系都可以总结为“……是……用来通行的长长的路径”
两组关系中,路径上运行的实体,都经由岔路进入或离开主干路
两组关系中,路径出入口的位置都是确定的,不是随便从哪儿都能进入或离开路径
缺点
有时人们对基础类比组合太过了解,以至于会一不小心误把一些不应进行类比的细节错误地代入目标类比组合的关系中去。
如果理解中遗留下了不准确的地方,人们就可能会按照自己对类比例子的理解去误解目标内容。
总结
核心原理
为了解释全新的事物或观点,用学习者熟悉的东西做类比
为了让学习者探索并总结出事物中蕴含的深层结构,给出至少两个类比事例
益处
可以帮助他们理解知识重点
可以促进学习者对于事物中蕴含原理的理解
学以致用
学习的原因
帮助学习者通过自己熟悉的、已知的内容来理解新概念
帮助人们学到“换汤不换药”中的“药”
解决何种问题
学习者理解一个新概念有些困难
学生无法想象地球与太阳之间的相对大小
学习者似乎只关注表面细节,却忽略了核心概念或原理
学习者只关注点不关注面的问题
学习者无法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中
学生在课堂测验中做得很好,但在期末考试中却考砸了
学生知道用线性斜率来计算速度(d/t),但却不会将斜率用在计算密度(m/v)的新问题中
使用的范例
用一个熟悉的例子来解释一个相对抽象的新概念
电流就像充满于水管中的水
让学习者比较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
蝴蝶、海蜇、花粉在远距离移动时的相似点是什么?
从罐子中拿弹珠和掷骰子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容易出现的问题
类比可能会引入误解或错误概念
学习者有可能抓不住类比中的关键点
B 归属感Belonging
消除焦虑,融入集体
是一种在团体中被接纳、被重视、被包容的感觉
可以让人全身心投入、不受负面情绪干扰,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人类最基础的需求之一
Ⅰ.归属感的原理
学习是一种社会化活动
首先,学习发生在社交情景中,比如教室或者办公场所等。
其次,阅读的目的也通常包含很多社会意义
Ⅱ.如何通过提高归属感来促进学习
学习环境中能提升归属感的干预方法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方法侧重于改变学习者对归属感的认知,发挥作用的时间一般较短但却非常有效
第二种方法则涉及对环境和社会结构的改造
改变对问题本质的认知
帮助人们重新理解自己在社群中的位置,尤其是正在经历挫折的时候。
帮助人们重塑或改变自己的看法,从而缓解对归属感缺失的担忧。
改变环境
关注对整体学习环境和氛围的改进
Ⅲ.归属感干预练习能产生什么效果
让一个人加倍努力
在困难面前树立更强大的坚持意志
更少纠结于自己合不合群的问题
Ⅳ.如何培养归属感
要求人们进行特定的思维练习
对人们所处的环境进行改造
可以学着以多种形式肯定自我价值
Ⅴ.培养归属感容易出现的问题
干预如果执行不当,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副作用
问题一、人们推崇的榜样不给力
问题二、归属感干预有时会显得不太诚恳,目的性太明显,进而引起更大的隔阂
问题三、针对特定文化群体的归属感干预反而会引发人们对负面刻板印象的关注
问题四、人们可能根本就不想被归为某一群体
Ⅵ.好例子,坏例子
总结
核心的学习原理是什么
让学习者更加投入,减少对行为是否得当、自己是否合群等问题的困扰
对学习什么有帮助
让学习者更积极地参与、努力学习
为什么有用
人们会在有归属感的时候加倍努力,不受孤立感的干扰
加强学习者在学习群体中的归属感,能缓和刻板印象的负面影响
能解决什么样的学习问题
学习者不再参与学习活动
学生可能感觉自己不属于这个群体,不能全身心参与进来
学习者可能不愿意被归为某个特定群体或具有某种特征
学生在考试中的发挥不如课堂上的表现
学习者感觉没来对地方
使用的范例
帮助学习者重塑归属感
给员工各种机会,了解不同特点的榜样示范,看他们如何能够融入群体之中
让孩子们从不同角度理解他们是如何成功融入已有群体的
通过改变环境来让人更容易树立归属感
在课堂中,建立共同的行为规范并鼓励通过团队合作来解决问题
在线平台上,鼓励学生在论坛中了解其他同学
容易出现的问题
学习者可能认为归属于不同的群体会有冲突,他们担心新的身份会与现有的身份相矛盾
归属感干预可能会在不经意间增加学习者的疏离感,或反而激起人们对差异的关注,让原本不是问题的事情变成问题
归属感干预可能会给学习者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C 对比组合Contrasting Cases
辨别关键信息
是一组能帮助人们观察到细微差别的极为相似的例子
可以提高对知识理解的精度,增强知识的可用性
核心的学习原理是什么
通过对比两个或多个看似相同的例子来找到其中的细微差别
对学习什么有帮助
帮助人们辨识事物,也辅助人们理解差异的重要性
提升了人们在正确时间应用正确知识的概率
为什么会有用
在区别事物的过程中,人们学会从“感觉”(视觉、味觉、嗅觉)中“感知”规律
对比组合把几乎分辨不出来的事物并排放在一起,帮助学习者练就“火眼金睛”的知觉能力
能解决什么样的学习问题
学习者分辨不清概念,从而把不同的事物混为一谈
有人认为蘑菇是植物
有人认为蜘蛛是昆虫
学习者无法精准理解概念说明
学生区分不了物理中的力和功
学习者无法判断什么情景适合运用所学的哪些知识
使用的范例
提供“几乎分辨不清”的例子来强调事物是什么,以及不是什么
让英语语言学习者对比“pa”和“ba”的发音
提供一套可以展示目标维度中不同变化的例子
展示描绘同一个场景,却来自于四个不同年代的画作
对比不同类型墨水在同一种纸张上、用同一种钢笔写字时,墨汁在纸张上扩散的速度
容易出现的问题
对比组合可能会因为太复杂而使学习者抓不到关键特征
学习者不理解拿来做对比的特征为何特别重要
D 精修勤练Deliberate Practice
专家的养成之路
为了超越现状,而在某一项特定的技能或者概念上集中精力练习的学习方法
精修勤练可以大幅提高某项技能的局部水平,进而带动整体水平的显著提升
核心的学习原理是什么
针对某个具体的技能或是概念进行专注而努力的练习,从而超越自身的现有水平
对学习什么有帮助
对于想实现出色成就的人来说,精修勤练不可或缺
为什么会有用
精修勤练将技巧和概念自动化,执行起来可以更快、更准、更稳定,花费更少精力
可以让人们看到活动中的新规律,释放出更多认知资源来尝试更复杂的任务
精修勤练可以重组一个领域的知识
能解决什么样的学习问题
学习者进入瓶颈期,原地踏步
一遍一遍地重复做题,但并没有算得更快更准确
练习了好几个小时,既没形成更深的理解,水平也没提高
一位学生虽然做了很多道题,但只是机械式地算和写,并没有集中注意力思考
使用的范例
要以目标为导向,集中练习某项特定的技能
对于想提高写作水平的作家来说,找出之前作品中使用被动语气的句子,尝试将它们都转化为主动语气的句子
突破现有水平
对一位吉他手来说,练习一首曲子中感觉最别扭的部分,而不是弹得最顺的部分
容易出现的问题
精修勤练是困难且需要付出努力的,初学者可能不太容易投入,或者热情很快被耗尽
精修勤练是困难且需要付出努力的,初学者可能不太容易投入,或者热情很快被耗尽
E 详细阐释Elaboration
让记忆更有意义
是将新信息与已知信息关联起来,从而提升记忆效果的学习方法
核心学习原理是什么
在新信息与已知事物之间建立明确的关系
详细阐释过的内容在过了一段时间后也更容易被回忆起来。
对学习什么有帮助
利用详细阐释策略来记忆的话,我们可以设法建立这些步骤与已知事物的联系
为什么会有用
让学习的新内容与记忆中的已知事物产生关联
能解决什么样的学习问题
学习者记不住学习内容,太健忘
学生记不住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画家都有哪几位
员工记不住公司的采购审批流程
老师记不住学生的名字
使用的范例
学习生词的含义
造一个可以准确表达其含义的句子
需要记住一篇长演讲或者一长串步骤
把每一段落/步骤与熟悉路线上的地标联系起来
希望记忆一组规律
关于二十四节气,古人编了一段歌谣来帮助我们记忆
容易出现的问题
老师(或者课程视频)讲得节奏太快,学习者顾不上详细阐释
人们可能无法发现需要记忆并加以阐释的目标内容
F 反馈Feedback
自我提升的明镜
是一种返回给行为主体的信息
反映了相关行为的质量或是影响
可以被用于进一步地调整迭代
核心的学习原理是什么
反馈让人们感受到实际结果与理想目标之间的差异,从而帮助调整下一步行动
对学习什么有帮助
反馈帮助人们察觉到差异的存在,理想情况下还可以指出具体改进的内容
为什么会有用
反馈,尤其是建设性的负反馈,可以告诉人们如何进一步改进和学习。
能解决什么样的学习问题
搞不清楚自己当前的状况
收集了反馈却没有针对问题做出相应的改进
在同一个地方频繁出错
在错误的方向上用功努力
使用的范例
帮助日语母语者练习汉语中L和R的发音
给学生的论文提供建设性批评作为反馈
容易出现的问题
负反馈可能被理解为针对个人的批评,而非建设性的提示
人们从心理上害怕负反馈
对初学者来说,反馈可能太晦涩难懂
G 自我生成Generation
创建持久的记忆
是一种依靠回忆过程来强化记忆的学习技巧
越去反复回忆一件事情,将来就越容易回忆起来
核心的学习原理是什么
利用一部分线索作为提示来生成目标记忆
对学习什么有帮助
自我生成可以帮助提升对词语含义的记忆效果
为什么有用
练习回忆的过程可以提高记忆强度,让之后再次回忆变得更加容易
同时将记忆练习分散到数天内要比集中进行更有助于提高记忆强度
能解决什么样的学习问题
学习者记不住一些零散的知识
记不住各个部门的内线电话号码
记不住珠穆朗玛峰有多高
学习者在没有外界明显提示的情况下,很难回忆起来
给出多种不同提示后,学生们才想起词语的含义
学习者对那些本应记住的知识无法形成长期记忆
学生们在周测中表现很好,但到期末考试的时候就全忘了
使用的范例
学习单词及其含义
利用闪卡从两个方向进行学习
记忆有机分子的结构
容易出现的问题
人们可能生成错误的目标内容,从而强化了不正确的记忆
人们总忍不住在尝试回忆之前翻看答案,这样就会弱化自我生成的效果
H 实践体验Hands On
“动”用身体的智慧
实践体验型学习出现在人们亲身体验或亲手操作实物的时候,它能够调动我们在运动感知方面的先天智慧,为抽象的文字与符号赋予真实具体的含义
核心的学习原理是什么
通过运动感知活动来理解抽象的概念
对学习什么有帮助
学生坐在转椅上来回伸缩胳膊,在过程中感觉转动速度的变化
如果没有运动感知的经历,学生们只能通过一系列描述性的文字和公式来理解角动量。
如何起作用
我们的运动感知系统蕴含着巨大的智慧,这种智慧能为简单的符号和文字赋予含义
实践体验型学习能够运用运动感知系统,帮助人们建立起抽象概念与实际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
能解决什么样的学习问题
学生只把数学理解为一堆数字和符号的组合,对量的大小没有最基本的判断
学生不理解抽象的科学概念
使用的范例
为学习数学概念设计一套强调关键知觉运动特性的实物操作体验
设计一套突出以0为中心对称性的整数运算实践
给学习者提供可以亲身体验物理现象的机会
为了介绍力矩的概念,让学习者比较胳膊在不同角度拿着重物的难易程度
容易出现的问题
操作工具可能没有帮助学习者注意到关键的运动感知特征
学习者可能过于依赖实践体验活动,我们并不希望学习者一直靠掰手指来算数
实践体验活动变成了照章办事,而不是理解概念、融会贯通的契机
I 想象玩耍Imaginative Play
锻炼认知控制
对于儿童
语言能力
抽象创造力
智力
认知控制
社交能力
对于成年人
可以为工作助力
可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
核心的学习原理是什么
想象玩耍是创造与真实世界不一样的故事世界。在充满乐趣的扮演过程中,人们以物喻物,用一种事物代表另一种事物。
对学习什么有帮助
可以帮助孩子锻炼抽象表达能力、社交能力,以及认知控制
为什么会有用
有两个重要的步骤
首先,既然是扮演,就需要抑制住环境刺激带来的本能反应
第二步是构建其替代物,即认知上受控的一种新的解释
可以作为开展活动,支撑成长进步和提升学习兴趣的有效载体
能解决什么样的学习问题
人们不主动思考,只会被动服从
过度规定好的课堂教学内容,学生们按要求思考、做事
上司手把手带着下属做事情,使得员工只会按照老板的指令(外部刺激)行事,不去主动思考工作任务的真正意图(内部刺激)
人们被来自外界环境的刺激驱使
一部充满了高端电脑特效的动作片让人难有任何想象空间,感官的刺激取代了全部想象
孩子们看到糖葫芦就走不动道,太容易受环境刺激驱使
使用的范例
让人们在想象时,按照不同行为规范去扮演不同的角色
让小朋友在扮演医生时,认真去模仿医生的样子,而不是模仿病患的样子
通过成年人来鼓励孩子的想象力
在和孩子读故事的时候,让家长提出“假如……则会……”的问题
容易出现的问题
在想象玩耍中人们学不到任何东西
匠人都是从小玩出来的
J 适时讲解Just-in-Time Telling
通过铺垫体验,让讲解更具意义
是帮助学习者先铺垫体验,再接受讲解的学习方法
核心的学习原理是什么
让学习者先体验问题,再学习知识或提供解决方案
对学习什么有帮助
学习者先模拟演练,随后再点评分析
如果缺少了模拟演练环节,单纯的理论讲解可能会太过抽象枯燥
然而离开了理论讲解,这些体验也不过是一些零散的记忆
二者有机结合才能产生更有价值的知识
为什么有用
人们需要结合已经掌握的先前知识来学习新的知识
让学习者全面体会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积累先前知识,能让随后进行的讲解变得更有意义。
能解决什么样的学习问题
学习者在讲座中感觉无聊、迷茫
学习者对某项事物的理解非常宽泛,并不精准
学习者无法活用他们学到的内容
使用的范例
让学生们尝试通过解决问题来获得相关体验
生物系的学生们思考如何在不触碰的前提下,把20个橡皮鸭子移动到水池的中央。这会为后面讲解细胞核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如何收集原材料来做铺垫
见习教师观看几段视频,了解存在问题的班级,思考可行的解决方案。这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后续讲座中介绍的相关解决方案的细节信息(细节决定成败)
容易出现的问题
老师可能忍不住将知识或解决方案过早地告知学生
学习者可能拒绝在不知道解决方法的情况下自己尝试解决新问题
K 知识与创新Knowledge
论述知识学习中的高效与创新
知识,以千变万化的形式充盈于各种各样的学习之中,真可谓无所不在
“已学会”的知识帮助人们解读分析新信息
“后习得”的知识则帮助人们打开想象的空间,把以往的不可能变为可能
教育目标
①培养并运用高效率的知识来解决重复性问题
②培养为适应全新环境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
为效率而学
知识就是力量
知识为学习者赋予有效的掌控力
弱方法
适用性广、效率低下、费时费力的“万金油”方法
棋局中,见招拆招是弱方法
强方法
与知识密切结合,针对特定问题而制定的解决策略
棋局中,纵观全局是强方法
知识可以让我们变得更为高效、更为强大
某种程度上知识反超时间的力量还是可以实现的
特点
易于快速上手
可精准应用
表现稳定
作用
高效知识能够帮助人们提高解读有关联的新信息的能力
能够比教学方法本身更好地预测良好的学习效果
掌握更丰富的知识甚至能够帮助我们抵抗衰老带来的影响
结论
高效知识的增长就是新手成为专家的标志
为创新而学习
以效率为导向的措施通常是想办法“消除问题”,而不是持续深入地“解决问题”。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也是偏见
过往的知识与经历影响着人们解读世界的方式
而这些解读某种程度上也限制了我们的思维,阻碍了发现其他可能性的存在
高效知识还会潜入人们的意识,影响问题产生的过程,以至于人们提出问题的时候就已被预想的答案绑架
跨学科合作可以超越个人所拥有的高效知识的局限,从而启发人们运用更开放、更灵活的思考方式
高效知识似乎并不是应对创新型和探索型任务的“良药”
两种专业技能
常规技能
常规型人才在面对新出现的问题时,会选择拒绝接受
适应技能
适应型人才在面对新出现的问题时,则会撸起袖子,跃跃欲试
从培养孩子的角度来说
适应技能可以让孩子更善于接纳新鲜事物,也更利于做出适合恰当的选择
设计学习环境时三点建议
①减少表现欠佳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这样可以避免人们退缩回因循守旧所带来的安全感中去
②提供充分多样化的情境,让应对新情况的通用知识自然生长
③创造一种拥抱尝试与探索的文化氛围,要放眼未来,而不只关注当下的利益成效
创新与效率目的合二为一
把创新与效率放到对立面上看似极为合理
但效率和创新其实可以成为好朋友
适应型学习能力强的人还懂得放下眼前的得失
针对常规技能的培训对于应对重复性任务来说是合理的
在学习过程中应当适当地穿插以效率和创新为目标的学习机会
先后顺序
学习者应当先参与到具体领域的创新学习之中,然后再学习专家们当年原创出的高效方法
如果先学习高效方案再进行创新学习,则可能会在不经意间掩盖了寻求创新方法的需求,削弱学习者自主探索的积极性。
学习初期与学习后期
学习初期应当着重强调创新的机会
在某个领域中探索并思考其中的结构和延展形式
深刻感受到需要被解决的问题及其原因
沉浸在对错误持包容态度的学习氛围之中
采取可以激发内在满足感,并减少自尊心压力的愉悦策略
学习如何用平常心提出假设并寻求反馈
树立“我能行”的积极态度,持续支持今后所需的适应调整与开拓创新
学习后期则应当专注于效率的提升
观察、阅读,或聆听最优解决方案与理论
对原理的工作方式及其应用条件形成详细具体的认知
逐渐强调以效率为目标的锻炼
了解同一问题的多样化表现形式,做到不被表象迷惑
寻求反馈与指导,不断改良自己做事的方式
感受圆满完成一件事所带来的成就感与自信心的提升
例外
有的时候给学习者提供一些高效知识来热启动,要好过让他们在迷茫中做无谓的挣扎
出色的创新型任务也比效率型任务更难设计
将体验与理论有机结合
体验式学习优先,紧随其后的是针对高效知识的学习
体验式活动既可以调动起学习者的好奇心,又能为今后的理论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L 倾听与共享Listening and Sharing
协作学习效果好
相比于个人的独立学习,人们可以在一起协作的过程中学到更多,正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核心的学习原理是什么
倾听和共享是协作学习的基石
协作过程中,学习者们一起完成任务、解决问题、共同学习
对学习什么有帮助
不仅可以学会如何更有效地合作
也会更深入地了解某个话题
为什么有用
与他人一起共事可以激发人们参与的积极性,但这需要恰当的技巧来保驾护航
学习者能够保持共享注意力、倾听、共享、协调,并不断换位思考来理解别人的想法
帮助学习者进行信息的有效交流,并促进对问题全方位、多角度的理解
能解决什么样的学习问题
学习者对学习内容感到无聊,或者干脆走神
学习者无法意识到自己思维中存在的漏洞
学习者不了解如何同他人合作
使用的范例
树立合作的行为准则、明确期望值
要求团队练习合作的技巧并反思合作的过程
选择“能发挥团队价值”的任务
来自不同背景的成员可以围绕一个任务进行合理分工、通力合作
容易出现的问题
团队中被认为地位较低的学习者或许不具备平等参与的机会,同时团队倾向于忽略或者低估他们的想法
学习者注意力分散,无法形成共同的关注点,最终各说各话
M 动手创造Making
在创造中培养兴趣,在实践中获得真知
是一种创作可与人分享成果的学习方法
园艺作品
艺术创作
应用程序
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积累实践经验
可以逐渐成长为一项有益身心的终身爱好
核心的学习原理是什么
创造作品或是完成任务,然后接受反馈意见并设定新目标
对学习什么有帮助
学习者能在过程中收获实践知识并培养兴趣爱好
在家酿造啤酒并亲自品尝
撰写诗歌并在当地的朗诵节表演
为什么会有用
动手创造可以非常自然地促使学习者形成一个持续自我提升的学习循环
学习的初衷
渴求别人对自己实施出来的想法的真实反馈
设定目标迎接挑战
激发自己不断学习新技巧和新方法
动手创造可以把基于环境的情境兴趣,转化为人们自发追求创造机会的个人兴趣
能解决什么样的学习问题
学习者对某一话题毫无兴趣
学生不理解学习文学的意义
学生没有动力接受反馈意见,更不用说设立新的学习目标
人们不主动学习
一名成年人一闲下来就看电视
使用的范例
科学课上,可以让学生先搭建一个电力系统的模型,由此引出发电与电力输送的课程内容
设立一个创造者课外兴趣社团
为学习和设计教育科技产品的人创建一个分享平台
参与者可以相互指点并提建议
容易出现的问题
学习条件不完善,指导体系不健全,或辅助支持不充分
初次尝试动手创造活动的学习者容易过早地放弃
创造过程中产生的相关知识是高度情境化的,因此可能无法广泛应用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