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综合指标
2020-06-25 22:03:40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统计学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第四章 综合指标
时间、空间、名称、单位、数值
第一节 绝对指标(总量指标)
概念和作用
概念P40——经济现象 总规模
作用
认识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起点
宏观管理的重要依据
是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依据
种类
汇总总体单位标志表现
总体单位总量
总体单位品质标志表现计数汇总——全班人数、全校班级数
总体标志总量
总体单位数量标志变现计量汇总的量——某班获奖学金总额
计量单位不同
实物指标
根据实物的属性和特点采用实物计量单位
自然单位——辆、艘
度量衡单位——m、t、g
标准实物单位——发热量的能源为每千克含热量为453568kJ的标准煤数量
双重单位——单位/单位:台/kw
复合单位——单位*单位:t*km
优点:能较直观地反映事物的数量
缺点:单位种类繁多,综合性差,不能用于反映复杂现象的总规模、总水平、总速度
价值指标
以货币单位来衡量事物的数量
优点:具有高度的综合力和概括能力,反映复杂现象的总规模、总水平、总速度
缺点:抽象了事物属性,对事物的实际情况反映不具体
价格因素
现行价格(计算期价格)
反映现象的实际水平
不变价格(固定价格)
消除价格因素变动的影响,反映生产发展变动程度
反映时间状态不同
时期指标
一段时间内发展过程的总量
特点:
可以直接累加
同一总体时期指标值大小与时期长短成正比
时点指标
某一时点的状况总量
不可以直接累加
每个时点指标值的大小不一定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增大
第二节 相对指标
概念
两个有联系的指标之比,能反映现象总体在时间、空间、结构、比例以及发展状况等方面的对比关系
相对指标值计量表示的形式
有名数
保留对比指标即分子分母的计量单位而得到的”单位/单位“的双重单位形式
人/km2
无名数
根据对比指标差异水平的大小,以抽象化的数值计量形式来明确反映相对指标值的含义
具体计量形式
系数和倍数:将对比的基数抽象为1所计算的相对数
分子分母相差较小——系数
相差较大——倍数
成数
将对比的基数抽象为10所计算的相对数
分子分母值相差适中
百分率和百分点
将对比的基数抽象为100所计算的相对数
千分数
基数1000
分子比分母小得多
相对指标的划分
结构相对指标
现象总体分组后由各组有关数值与总体相应总值对比的综合指标
反映有机总体内部的结构状况——百分率
计算公式:结构相对指标(%)=总体内某部分或组的数值/总体总数值*100%
比重
主要作用
可以反映一定时空条件下的总体结构状况
当时处于何种发展阶段以及未来趋势
为今后工作提供正确的发展方向
强度相对指标
取自两个不同性质的总体但又有一定联系的总量指标对比的综合指标
表明现象的强度、密度和普及程度
计算公式:强度相对指标=某一总体总量/另一有联系的总体总量
双重单位,百分率,千分率,人/网点
互为分子分母
正指标
值与研究现象 成正比
逆指标
注意
两个指标在时期和范围上相一致
比较相对指标
同一时期不同地区、单位之间同类指标对比的综合指标
反映同类事物在不同空间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相对程度的
倍数、百分数
计算公式:比较相对指标=某一空间某种现象的指标值/另一空间同类现象的指标值*100%
适用于不同地区、国家、单位的比,同先进、落后的比较
比例相对指标
同一现象总体相互联系的各指标之间对比的综合指标
反映总体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
多少/1或多少/100
计算公式:比例相对指标=总体同一指标值/同一总体另一指标值
作用:考察客观事物是否按比例协调发展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
在计划期内实际完成数与计划任务数之比的综合指标
表明计划完成程度
百分数
计算公式:计划完成相对指标=实际完成数/计划任务数*100%
常用于检查计划完成情况:
1.进度检查法
计划执行进度=计划期内某一时间上累计完成数/全计划期任务数*100%
2.执行结果检查法
累计法:规定计划期内应该完成的工作总量的方法
水平法:规定计划期内最后一个时期应当达到的水平
动态相对指标
同一现象在不同时期的两个指标值对比的综合指标
反映同一现象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程度
动态相对数(发展速度)——百分率或倍数
计算公式:动态相对指标=某一现象报告期数值/同一现象基期数值*100%
注意:若要消除季节变动因素的影响,可选择报告期的上年同期为基期
相对指标的计算原则
1.正确选择对比基准指标的原则
2.可比性原则
3.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结合运用的原则
集中趋势
离散趋势测定指标(平均指标)
收藏
收藏
0 条评论
回复 删除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