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2020-06-28 10:37:40 4 举报
AI智能生成
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春秋(儒学创立)
百家争鸣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政治思想:为政以德、克己复礼
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战国(成为显学)
孟子荀子继承发展儒学
孟子
政治思想:提出仁政、民贵君轻的思想
伦理思想:性本善
价值观念: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荀子
哲学观念:制天命而用之、天行有常
政治思想:主张仁义,提出君舟民水
伦理思想:恶性论
西汉(正统思想)
董仲舒创立新儒学
内容
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加强君权,宣扬“君权神授”,提出“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学说
提出“三纲五常”,维护统治秩序
特点
结合了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融合到儒家思想中
汉武帝尊儒的措施
措施
思想:接受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政治:启用儒学家参政,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的标准
教育:在中央兴办太学;在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儒学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地位
影响
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宋明时期(理学新阶段)
程朱理学:程颢、程颐、朱熹 (客观唯心)
“二程”(北宋)
“格物致知”只有探究万物,才能掌握天下之理
朱熹(南宋,理学集大成者)
道德规范“三纲五常”,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非追求科学之真
积极:注重气节、品德,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并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消极:强调三纲五常,扼杀人的自然欲求
陆王心学:陆九渊、王守仁(王阳明)
陆九渊(南宋):“宇宙便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王阳明(明朝,心学集大成者):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宋明理学的形成,使儒学完成了更为理性化、思辨化的过程。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对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教育与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明清之际(出现进步思想)
李贽:“异端”思想
社会背景
社会政治腐败,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
江南一带的市民工商业者成为不社会上不可忽视的力量
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批判道学家的虚伪
批判“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倡导自然个性,要求个性解放
黄宗羲
主张:“工商皆本”,反对重农抑商
影响: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对以后的反封建制斗争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
代表作:《明夷侍访录》
顾炎武
主张:“经世致用”
影响:以经世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王夫之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影响: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0 条评论
回复 删除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