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
2020-06-16 10:20:50 2 举报
AI智能生成
教育心理学(教招知识点)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问题的解决与创造性
问题解决的性质和过程
问题包含的基本成分
初始状态
目标状态
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特征
目的性
认知性
序列性
基本过程
发现问题
(首要环节)
(首要环节)
理解问题
提出假设
(关键阶段)
(关键阶段)
检验假设
有结构的问题的解决过程
算法策略
穷举法
启发策略
手段-目的分析
爬山法
(只能逐步缩小)
逆向搜索
无结构的问题的解决过程
变成有结构的问题
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问题情境
定势与功能固着
已有的知识经验--迁移
原型启发
情绪与动机
酝酿效应
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
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
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创造性及其培养
创造性的基本特征
流畅性
变通性
独创性
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拉瓦斯)
(拉瓦斯)
准备
酝酿
豁朗
验证
影响因素
环境
智力
个性
培养
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
宽松的心理环境
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
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保护好奇心
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重视非逻辑思维
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
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
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
发散思维训练
推测与假设训练
自我设计训练
头脑风暴训练
学习心理
学习动机
含义与作用
作用
激活
定向
强化
调节
动机与效率的关系
倒U曲线
分类
诱因
内部
外部
内容的社会意义
高尚 利他
低级 利己
行为与目标的远近关系
近景性
远景性
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的关系
直接
间接
奥苏贝尔成就动机分类
认知内驱力
自我提高内驱力
附属内驱力
(儿童早期最突出)
(儿童早期最突出)
理论
行为主义
强化理论
巴甫洛夫
斯金纳
人本主义
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
认知主义
成就动机理论
50%
50%
麦克里兰
阿特金斯
阿特金斯
成败归因理论
韦纳
自我效能感
班杜拉
影响因素
成败经验(最重要)
替代性经验
语言信息
情感状态
培养与激发
培养
满足需要
立志教育
自我效能感
正确归因
激发
分支主题
学习策略
分类
认知策略
复述策略
多种感官参与:画线
精细加工策略
术记忆法
做笔记
提问
生成性学习
利用背景知识
联系实际
组织策略
提纲
图式
表格
一览表
双向表
元认知策略
计划策略
监控策略
调节策略
资源管理策略
时间
环境
努力
资源利用
训练原则
口决“煮花生特有效”
口决“煮花生特有效”
主体性
内化性
生成性
特定性
有效监控
个人效能感
学习迁移
种类
性质和结果
正迁移
负迁移
抽象和概括
水平迁移
垂直迁移
方向
顺向迁移
(前摄抑制)
逆向迁移
(倒摄抑制)
内容
一般迁移
(非特殊迁移)
原理-具体
具体迁移
具体-具体
心理机制
(特殊迁移?)
同化性
顺应性
重组性
经验不变,仅仅重组
理论
早期
形式训练说
沃尔夫
共同要素说
桑代克
伍德沃斯
(吴伟士)
经验类化说
贾德
水下击靶
关系转化说
苛勒
顿悟
现代
认知结构
奥苏贝尔
布鲁纳
(动作)产生式
程序性技能
辛格莱
安德森
情境性
格林诺
情景相似性
影响因素
相似性
原有知识结构
学习心向与定势
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
分支主题
教学心理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分类
布鲁姆
认知
情感
动作技能
加涅
语言
智慧
认知策略
动作技能
态度
行为目标
教学策略
以教师为中心
直接教学
接受学习
奥苏贝尔
呈现先行组织者
提供学习任务和学习材料
增强认知结构
以学生为中心
布鲁纳
发现学习
个别化教学
程序教学
桑代克
斯金纳
计算机辅助教学
加涅
掌握学习
布鲁姆
学习共同体取向
合作学习
情境教学
教学媒体设计
课堂管理
功能
维持
促进
发展
影响因素
教师的领导风格(直接影响)
权威式
放纵式
民主式
班级规模
(重要因素)
班级的性质
对教师的期望
纪律管理
类型
教师促成的纪律
集体促成的纪律
任务促成的纪律
自我促成的纪律
维持课堂纪律的策略
分支主题
课堂问题行为及其应对
分支主题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概念
心理健康
无心理疾病
有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分支主题
常见心理障碍
焦虑症
肌肉放松
系统脱敏法
抑郁症
强迫症
森田疗法
心理暗示
暴露与阻止反应
恐怖症
系统脱敏法
人格障碍
班杜拉
很难被矫正
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的目标与途径
目标
学会调试
需求发展
分支主题
辅导模式
指导
治疗
发展
社会影响
影响行为改变的方法
基本方法
分支主题
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
全身松弛法
系统脱敏法
肯定性训练
改善学生认知的方法
艾里斯ABC理论
教师职业心理
教师的心理特征与
职业成就的关系
职业成就的关系
教师的认知特征与
职业成就的关系
职业成就的关系
表达清晰 思维流畅
教师的人格特征与
职业成就的关系
职业成就的关系
热心和同情心
激励和想象
激励和想象
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影响
罗森塔尔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
专家型教师与
新教师的比较研究
新教师的比较研究
课时计划
课堂教学过程
课后评价
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发展阶段
关注生存
人际关系
关注情境
成绩
关注学生
因材施教
成长途径
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开展微格教学
专门训练
反思教学经验
波斯纳
经验+反思=成长
布鲁巴奇
反思日记
详细描述
交流讨论
行动研究
教师的心理健康和维护
健康标准
分支主题
常见的心理冲突
分支主题
维护
分支主题
概述
研究对象及内容
五要素
学生
群体差异
个体差异
教师
关键作用
教学内容
教学媒体
教学环境
物质环境
社会环境
三过程
学习过程
教学过程
评价/反思过程
作用
描述
解释
预测
控制
发展概况
初创时期
20世纪20年代以前
20世纪20年代以前
1868【俄】乌申斯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奠基人)
《人是教育的对象》奠定了俄国教育科学的科学研究基础
1903【美】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之父)
《教育心理学》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1908【中】房东岳(中国第一译)
《教育实用心理学》日本小原又一著
发展时期
20世纪20~50年代
20世纪20~50年代
廖世成
编写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陆志韦
翻译桑代克《教育心理学概论》
成熟时期(独立理论体系)
20世纪60~70年代
20世纪60~70年代
布鲁纳
课程改革
罗杰斯
奥苏贝尔
加涅
完善时期
(20世纪80年代以后)
(20世纪80年代以后)
维果斯基
皮亚杰
布鲁纳1994教育成果
(针对学生)
(针对学生)
主动性研究
反思性研究
合作性研究
社会文化研究
中国1980 潘菽《教育心理学》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学生心理发展的概述
一般特征
阶段性和连续性
定向性和顺序性
不平衡性
差异性
学生认知发展与教育
皮亚杰
基本内容
构建主义发展观
图式
同化
顺应
适应
认知发展理论
《发生认识论》
《发生认识论》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仅靠感觉和动作适应外部环境
客体的永恒性
前运算阶段2~7
“万物有灵论”
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思维不可逆、刻板性
没有守恒概念
具体运算阶段7~11
守恒性
可逆性
形式运动阶段11-16
抽象逻辑
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灵活性
影响发展因素
成熟
练习和经验
社会性经验
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价值
儿童不是“小大人”
自我中心的语言表现形式
重复
独白
集体独白
遵循儿童的思维发展规律是教育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
维果斯基
基本内容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心理发展观
内化
最近发展区
支架式教学 旧知识的基础上
意义
社会化发展与教育
埃里克森
婴儿期0~18个月
基本信任感和不信任感
儿童早期18个月到3岁
自主对羞怯与怀疑
学前期3~6岁
主动对内疚
学龄期6~12岁
勤奋对自卑
青年期12~18岁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成年早期18~24岁
亲密对孤独
成年中期24~50岁
繁殖感对停滞感
成年晚期50岁以后
完善对绝望
在教学中的应用
帮助学生适应勤奋和自卑危机
帮助学生适应统一性和角色混乱
自我意识的发展
含义
自我认识
自我体验
自我监控
发展
生理自我
社会自我
心理自我
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
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能力差异
认知方式差异与因材施教
威特金
场独立型
场依存型
场依存型
卡根
反思型
冲动型
冲动型
分支主题
富合型
发散型
发散型
学习的基本理论
学习概述
学生学习的特点
以掌握间接知识经验为主
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下进行
主要任务是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技能
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观
在学校班集体中进行
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
学习的分类
主体
动物
人类
机器
结果
加涅
语言信息
智慧技能
辨别(最基本)
概念
规则
高级规则(解决问题)
认知策略
态度
动作技能
意识水平
雷伯
内隐学习
外显学习
奥苏贝尔
接受学习 发现学习
机械学习 有意义学习
我国
知识的学习
技能的学习
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学习
布鲁姆
知识学习
技能学习
情感学习
一般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桑代克 试误说
基本规律
准备律
练习律
效果律(最重要)
贡献
西方最早、最系统的学习理论
巴甫洛夫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经典实验
无条件反射(本能)
条件反射
第一信号系统
第二信号系统
语言为中介
基本规律
获得与消退
刺激泛化与分化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迷箱实验
老鼠鸽子
老鼠鸽子
基本规律
行为
应答性行为
操作性行为
强化规律
强化
正强化
负强化
撤销厌恶刺激
增加良好行为
逃避
回避
回避
消退
无强化
惩罚
呈现厌恶刺激
以消除行为
以消除行为
程序教学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交互决定论
行为、认知、环境
观察学习(替代学习)
直接性观察学习
抽象性观察学习
创造性观察
观察学习过程
注意
保持
复制
动机
强化的分类
直接强化
替代性强化
自我强化
认知学习理论
苛勒的完形-顿悟
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
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
期望是核心
认知地图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学习观
实质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过程
获得
转化
评价
教学观
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提倡发现学习
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动机
结构
程序
强化
奥苏贝尔 有意义接受学习
实质
新旧知识非人为和实质性的联系
条件
逻辑意义
心向(动机)
适当的知识
类型
表征(符号)学习
概念学习
命题学习
意义的同化
新旧知识的同化
组织学习的原则和策略
逐渐分化
整体协作
先行组织者
接受学习
学习的信息加工论
加涅
八阶段
动机
了解
获得
保持
概括
操作
反馈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
当代教育心理学的一场革命
皮亚杰
斯腾伯格
卡茨
维果斯基
知识观
知识是一种假设
知识具有情境性
知识理解独特性
学生观
学生潜力巨大
学生差异性
学习观
学习的主动构建性
学习的社会互动性
学习的情境性
对当前教育实践的启示
知识不是绝对真理
学习具有建构性、社会互动性、情境性
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
人文主义学习理论
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
学生中心的教学观
对新课改的启示
罗杰斯
以学生为中心
培养“完整的人”
培养具有独立人格和创造力
能适应时代变化的人
知识的学习
概述
知识的类型
深度
感性
理性
概括水平
具体
抽象
功能(安德森)
陈述性
表征方式
命题和命题网络
图式
程序性
表征方式
产生式
产生式系统
知识学习的种类
学习任务的复杂程度
符号
概念
命题
新旧知识认知结构的关系
下位(类属)
派生类属
相关类属
上位(总括)
组合
知识学习的过程
陈述性知识
理解
巩固
应用
程序性知识
陈述性阶段
转化阶段
自动化阶段
知识的理解
理解的标志
掌握知识的实质(陈述性知识)
能正确得执行(程序性知识)
作用
识记
保持
知识
影响因素
主动理解的意识与方法
个体原有认知结构的特征
学习材料的内容
概念的理解与教学
概念涉及
名称
内涵
外延
主要形式
概念的形成
概念的同化
方法
例子-规则
规则-例子
规则-例子-规则
注意
语言明确
突出有关特征
控制无关特征
正例与反例的辨识
变式
比较
提高知识理解水平的措施
扩充和利用感性经验
运用变式与比较
知识的系统化
通过启发式教学
提高形式的思维活跃积极性
照顾形式理解教材的特点
知识的巩固
途径
提高知识的目的性和自觉性
指导学生采用各种有效的记忆方法
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识记效果
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识记效果
合理地组织复习(防止遗忘最根本方法)
过度学习150%
过度学习150%
知识的应用
一般过程
审题
联想有关知识
课题类化并作出解释判断
验证
影响的应用
课题的性质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保持水平
学生提取信息的策略
解决问题的策略
技能的形成
概述
特征
练习形成
合乎法则
活动方式
种类
操作技能
特点
对象--客观性
执行--外显性
结构--开展性
分类
细微型
粗放型
连续
断续
闭合(自己玩)
开放(与人合作)
徒手
机械
心智技能
特点
对象--观念性
执行--内潜性
结构--简缩性
操作技能的形成与培养
形成阶段
定向
模仿
整合
熟练
分支主题
培训要求
准确的示范与讲解
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充分而有效地反馈
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心智技能的形成与培养
形成
国外
加里培林
按阶段形成
定向阶段
物质(化)活动阶段
出声的外部语言活动阶段
无声的外部语言活动阶段
内部语言活动阶段
安德森
认知阶段
联结阶段
自动化阶段
国内
原型定向
原型操作
展开的方式呈现
程式-转化
变式
动作与语言相结合
原型内化
培养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实质
通过学习形成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
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结构
认知成分
情感成分(核心)
行为成分
品德的心理结构
认知(核心)
情感
(道德行为的直接动因)
自觉的道德情感
想象的道德情感
伦理的道德情感(最高级)
儿童青少年
义务感
责任感
羞耻感
意志
行为
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品德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
《儿童的道德判断》
对偶故事法
分支主题
前道德阶段1~2岁
他律道德阶段2~8岁
服从权威,结果判断
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8~11/12岁
自我判断,动机判断
(平等)
公正道德阶段11、12岁以后
公正
(利他主义)
科尔伯格
道德两难故事法
(汉斯偷药)
分支主题
三水平
六阶段
前习俗水平<9岁
避免惩罚
满足需要
习俗水平9~16岁
寻求认可
知法懂法
后习俗水平>16岁
社会契约(规则可变)
生命无价
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小学生
逐步形成和谐的道德认知能力
从依附过度到自觉
模仿过度到习惯
协调性
中学生
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
(关键期 初二)
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
自我意识增强
道德行为习惯逐渐巩固
品德结构更加完善
由动荡(初中)
到成熟(高中)
形成过程和条件
过程
依从(行为)
认同(情感)
内化(认知)
条件
外部条件
家庭教养方式
社会风气
同伴群体
内部条件
认知失调
态度定势
道德认知
培养
有效的说服
树立良好榜样
利用同伴(群体)约定
价值辨析
选择阶段
赞赏阶段
行动
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惩罚
内部奖励&外部奖励
不要体罚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