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分钟读懂宏观经济》读书笔记
2020-07-13 15:20:19 3 举报
AI智能生成
宏观经济学的学习笔记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第一章:GDP与生活满意度
宏观经济的一把尺子
考察一种经济现象时,应该是参考几个宏观数据指标,而不是凭感觉
GDP(国内生产总值)或人均GDP是最常用也最基础的宏观指标
从数据统计层面上看(人均GDP),中国古代的经济水平从来没有达到过TOP1(即使是宋朝)
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
经济繁荣往往意味着人口增加,没有生育控制的技术和制度
当粮食产量无法支撑过多人口时,只有战争和疾病是人类的杀手,当然也是经济杀手
经济就是处于这样的循环中
技术的革新进步,只是提高了人类人口的上限
什么是GDP
GDP(国内生产总值),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一个经济体(一国)所生产的最终的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之和
“商品和服务”表明GDP既包括有形的商品,也包括无形的服务
经过市场交换就计入GDP,不经交换就不能计入GDP
两个单身汉,自己给自己洗衣服、做饭、打扫不算作GDP
互相为对方做家务并支付报酬,并在银行账户有交易记录,则会计入GDP
商品首次卖出的价值才会计入GDP,二手货的价值不计入GDP
中国GDP已经是世界第二,但是人均GDP始终在100名左右徘徊
只是体量大,人均低
怎么算GDP
产出法
从生产层面统计,一年内生产出来的所有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收入法
从佣金层面统计,一年内所有的工资收入和利息收入的市场价值总和
支出法
从消费层面统计,一年内所有消费的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常用的方法
GDP=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NX)
从构成上的差异来看,中国的经济增长过分依赖投资,而发达国家主要取决于消费
一种解释可能是我们“藏富于国”
实际GDP才最能反映真实的收入情况
名义GDP和实际GDP的差与实际GDP之比被称为GDP平减指数
实际GDP = 名义GDP - GDP平减指数(一般是CPI)
GDP与幸福感的关系
GDP是衡量我们生活满意度的一个最客观、科学的指标
伊斯特林悖论
人们的生活满意度和GDP正相关:收入越高,满意度也越高(尽管是以递减的速度提高)
当GDP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收入再继续增加,满意度只有微小的提高
“伊斯特林悖论”通俗简单的理解方式
当GDP低时,代表市场上商品少,人们为生计发愁
当GDP的提高时,表示市场上商品增加,人们吃得饱了,当然幸福感提高了
当GDP继续提高,人们已经解决温饱问题,考虑的就是其他东西,例如:环境,自由等问题
越老越物质
随着年龄越来越小,物质主义的倾向逐渐下降,后物质主义(或理想主义)的倾向越来越高
年轻的时候靠理想生活,年老的时候靠物质生活
小结一下
GDP虽然不是幸福生活的全部,但却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从政府的经济责任来看,追求GDP增长无可厚非
人们把环境污染、道德滑坡归结为GDP之祸,是只看到了问题表面,我们应该从深层的制度安排上寻找原因
第二章:CPI
价格指数
经济学上,价格指数反映了不同时期商品价格水平的变化方向、趋势和程度
按其所包括范围的不同分类为
个体指数:只反映某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
类指数:反映某一类商品价格水平的变化
总指数:反映全部商品价格总水平的升降程度
常见的价格指数
消费者物价指数(简称CPI):根据普通居民经常消费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计算出来的
生产者价格指数(简称PPI):基于主要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价格而计算的
GDP平减指数:根据所有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计算出来的
CPI的概念及核算
CPI是度量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价格水平随着时间变动的指数,是普通消费者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总费用的衡量标准
CPI核算方法
1.固定篮子:确定CPI编制时所涉及的商品种类和各自的数量(或权重)
2.发现价格:分别找出每一时期(通常是一个月或者一年)篮子中每种商品或者服务的价格,并记录下来
3.计算在不同时期购买这一篮子商品所需的成本
4.选择基期并计算指数
5.计算通货膨胀率(基于CPI)
CPI核算的难点
一篮子商品需要随时代变化而变化
必须要准确地收集到纳入CPI计算范围的所有商品的价格变动情况
中国CPI的构成
2011年,中国CPI构成中食品部分比重最高:31.79%
2011年,美国CPI构成中食品部分比重低:15%
“恩格尔定律”:越是发达国家,食品支出的占比就会越低
CPI的用途及存在的问题
CPI的三个用途
1. CPI是度量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指标
2. 其次,CPI还有助于国民经济的核算
实际GDP = 名义GDP - GDP平减指数
GDP平减指数 ≈ CPI
3. CPI有助于工资和补贴等合同的指数化
理想情况:签订劳动合同时,规定CPI增长了多少,则工资需要对应增长,以免收入受影响
现实情况:这真的能行吗???私企中劳动合同从来没有这样的规定,是国企中存在吗???
最近央行推出的 LPR机制 倒是有这种作用
受核算方法的局限,CPI很难完美地反映出生活成本的变化
1. 不考虑消费上的替代行为
人们消费的商品因为涨幅过高被放弃,而采用替代商品
新消费的替代品并没有纳入到CPI一篮子商品中,未被统计
因此,当相对价格发生这样的变动时,真实生活费用的上升要慢于CPI
2. 无视新消费品的出现
新消费品的不断涌现令我们的选择变得更多,但CPI却反映不出这种选择的变化
依旧是CPI一篮子商品更新的问题
3. 无法衡量出商品质量的变动
只专注于价格变化的CPI却无法反映出因为质量提高而导致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或者生活成本的下降
CPI核算存在的这三个问题,使得它常常会高估通货膨胀率
CPI与其他经济数据的关系
CPI与GDP平减指数非常接近,实际上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细微的差别
几个问题
CPI没有直接包括房价
CPI数据与公众的感受不一致
CPI是一个平均的综合指标,而普通人则极容易为日常消费的某一种商品价格的剧烈变化所迷惑
第三章:贸易
贸易的发展和现状
分为: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
贸易开放度(Trade Openness)
反映一国贸易开放程度的主要指标
计算方式:一国某年进、出口贸易总额占该国当年GDP的比重
中国贸易现状
中国的货物贸易一直处于顺差的状态
贸易总额占GDP的比重比较大,从2000年之前的30%,到2006年达到最高的65%,之后开始下降,在2011年为43%
出现下降的趋势的原因
国际贸易受到外国经济影响
出现下降的趋势的原因
国际贸易受到外国经济影响
从2007年金融危机以来,从2007年金融危机以来,由于西方国家的经济受到严重的冲击,各国为了缓解国内的经济状况,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
国内劳动力成本的上涨
贸易总额下降是必然的,中国政府需要考虑如何拉动内需以弥补外需的不足或下滑
贸易的作用
互通有无
商品交换,各取所需
促进分工
亚当斯密认为:专业化生产(分工)的目的是为了交换,以使自己过上比自给自足经济更好的生活
市场的规模决定了分工的程度
一项生产过程要分几个工序,是由市场决定
生产者所面临的市场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不合理的分工,会被市场淘汰掉,最终剩下最适应当前市场的分工
绝对成本理论(绝对优势)
亚当斯密提出的“绝对成本理论”认为,就一种商品而言,哪国的生产成本绝对地低,就由它来生产
遗憾的是,这种观点看来是不正确的
按照“绝对成本理论”,如果一国生产所有商品的成本都高于另一国的话,那两国就没有进一步贸易的可能了
这显然与当今世界的现象不符
比较优势理论
该理论是基于“机会成本”建立的
机会成本是指生产力用于生产一种商品后所必须放弃的生产另一种商品所能带来的最大收益
一国生产所有的商品的成本都比别国绝对地低,也不代表该国什么都应该自己生产,而是应从其中选择相对成本最低的那种商品来生产
个人理解最根本的原因
一国的生产力水平,没有办法在固定的时间内完成所有商品的生产
若是生产力水平真的能做到,那该国真的就没有必要与其他国家贸易了
不过真到了这个时刻,该国也许会把最低级别的能力送给其他国家,让他们代为生产,而自己去研发更先进的技术
所以,比较优势理论是会一致生效的
比较优势的决定因素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要素禀赋):一国的比较优势源于其要素禀赋
一旦我们清楚了一个国家每种资源的自然条件之后,也就能清楚该国在贸易舞台上的角色了:出口什么产品,进口什么产品
说人话就是生产成本
例如,自然资源,劳动力成本,对自然污染的容忍性等等
比较优势理论无法解释的问题
产业内贸易问题:同一产业内部进行的国际贸易
按照比较优势理论,若是一国在一个产业内具有比较优势,则该国应该生产该产业内的全部商品
当时现实情况是,该国不仅生产该产业内的商品,还会从他国进口该产业内的商品
例如,我们生产汽车,也进口汽车
主要原因在于生产中的规模经济,即随着生产的不断扩张,平均成本不断下降
怎么解释一国出口的某种产品常常都来自同一地区
技术外溢、人才集聚以及供应网络的形成,是企业聚集在某一地区的重要原因
规模经济和成本因素使得某一地区一旦获得领先,形成产业和贸易集群,便很难被赶上
结论
总体上来说,公平、自愿的交易是双赢的,但对某个特定的利益集团来说可能不是
贸易政策往往是一国内不同利益集团相互博弈的结果,或者,只是反映了某个集团的特殊利益
第四章:经济增长
简介
GDP的一个主要功能是对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的度量
经济增长
GDP的长期变动趋势
经济周期
GDP的短期波动
宏观经济变量具有时间属性
存量(立足于某一特定时点)
流量(依据特定的时段而测算)
经济增长的事实
从公元元年到1998年这段期间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1000年)
世界主要地区的GDP年度复合增长率平均只有0.01
各个国家地区差别不大
第二阶段(1000-1820年)
GDP的年度复合增长率上升到0.22
增长第一集团:西欧和日本,平均增长率超过了0.3
增长第二集团:亚、非、拉国家,平均增长率不到0.2
落后国家开始逐渐地被甩开
第三阶段(1820-1998年)
第一集团国家为1.67,第二集团为0.95,落后国家越来越落后
在500年之前,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缓慢,差距也很小,明显的贫富分化是在16世纪之后出现的
中国是从1978年开始了30多年的高增长,经济增长逐渐趋于平稳,创造了所谓的“中国的增长奇迹”
高速的经济增长是生活水平提高的关键,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切身感受到的
人均收入非常重要
什么是经济增长
所谓经济增长就是指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
当一国生产能力增加时,就是实现了经济增长
“70法则”
用70(实为70%)来除以该年的增长率,得到的结果就是收入翻一番所需要的时间
经济增长的分类方式1
传统经济增长
主要靠增加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来驱动的增长
现代经济增长
出现在最近300年左右的时间里以技术进步为特征的增长
经济增长的分类方式2
粗放型
主要依靠增加资金、资源的投入来增加产品的数量从而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
简单说,是通过增加投入来提升产量
集约型
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来增加产品的数量和提高产品的质量进而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
简单说,是通过提升效率来提升产量
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的
中国当前经济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增长方式的转变,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
经济增长的几个原因
物质资本(有形资本)
物质资本又称有形资本,是指设备、机器、厂房等的存量
经济增长中的一般规律是,物资资本的增加要大于人口的增加,即人均物资资本是增加的
在人均GDP和人均物资资本之间确实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
物资资本的增加,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人力资本(无形资本)
人力资本又称无形资本,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投资,如劳动者的文化技术水平、健康状况等
人口或劳动力
一方面,人口多可以提供大量的劳动力,是重要的生产要素
另一方面,人口增加,会降低人均物资资本,拖累增长
营养与健康
越健康的人,劳动能力也就越强,生产率也更高,思维也更敏捷
教育
模仿和创新都能带来增长
对于远离技术前沿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模仿是增长的主要动力,故而应该加强初、中等教育
对于发达国家来说,离技术前沿较近,模仿的收益低,更应该专注于创新,所以应该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教育对增长的作用是有条件的
教育的质量要有保障
人才的知识结构和经济结构要匹配
还要有其他投资相匹配
技术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如果在生产中不断地增加某一种要素的数量,增加的单位要素所带来的产量会越来越低,最终甚至会适得其反,使总产量下降
该理论是经济学中“生产理论”的基石
技术进步是如何发生的?
早期可能是因为偶然性和好奇心的原因,技术进步呈现出随机或不可预测的一面
而今天的技术进步往往受要素相对价格变动而涌现出的经济机会的诱导,是可预期、可把握的
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自然资源
一直有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强调地理位置、气候环境以及自然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但是随着技术的提升,自然资源在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小
例如,日本基本没有什么自然资源,但成为了发达国家
贸易开放度
有大量的证据强调开放和增长的关系
落后国家最终能赶上先进国家的现象只发生在开放国家的组群中
如果一国是封闭的,落后会一直持续下去,离发达国家只会越来越远,不存在迎头赶上的可能
民主
民主程度不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决定因素
在低水平的政治权利状况下,权利的扩大(权力集中)会刺激经济增长
一旦达到适度的民主程度,权利的进一步扩大会阻碍增长
“利普赛特假设”
经济繁荣程度同民主的参与倾向之间却有着强烈的正相关关系
“东亚奇迹”与中国经济增长
中、日、韩三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模式基本一致
前期:都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中期:以半粗放半集约型增长方式过渡
最终目的:是转向集约型增长方式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Krugman)对“亚洲奇迹”的基本判断
所谓的“亚洲模式”侧重于数量的扩张,而轻视技术创新
当一国同世界技术前沿相差太远时,最有吸引力且最赢利的途径就是模仿,随着差距越来越小,自己研发在经济上才会可行
日、韩两国的经验对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借鉴
1. 政府的适度干预
2. 重视人力资本投资
3. 强调技术创新
根据日、韩等发达国家的发展实践经验看
在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前,基本处于资源驱动经济增长阶段
当人均GDP达到或超过4,000美元后,则开始重视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巨大作用,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使技术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4. 调整收入分配
实施全覆盖以及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保障水平,稳定预期,解决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第五章:失业
失业的概念及测量
在经济学中,一个有劳动能力、愿意并且积极寻找工作但没有找到工作的人,就被认为是失业者
“有劳动能力”:限定失业者要是劳动力和成年人
“愿意并且积极寻找工作”
两个指标(劳动参与率、失业率)能反映出劳动力市场的真实情况
劳动参与率=(劳动力人口/成年人口)×100%
失业率=(失业者人数/劳动力人数)×100%
成年人口=劳动力人口+非劳动力人口
劳动力人数=失业者人数+就业者人数
国际劳工组织:劳动力的年龄范围是[15, 65]
中国标准:劳动力的年龄范围是[16, 59]
中国统计的失业率的一些问题
没有把农村人口纳入失业人口统计
需要失业人员主动去劳动就业部门登记失业
相关部门可能弄虚作假使数据信用度降低
失业的类型及原因
失业类型
自然失业
摩擦性失业
摩擦性失业就是工人和工作岗位在匹配过程中所形成的持续时间较短的失业
简单说,就是大学生就业找工作;人们换工作等等
结构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是因经济结构变动而引起的失业
简单说:机器代替工人;钢笔修理行业消失等等
周期性失业
周期性失业是围绕着自然失业率波动的那种失业,是经济短期波动导致的
失业的原因
摩擦性失业的原因
寻找工作
这是一个过程,所以会有失业的时间段
失业保险
某些国家福利待遇太好(失业保险非常高)
人们工作一段时间后,就能依靠失业保险度过一年
结构性失业的原因
经济结构变化
有的学者还认为是劳动力市场上的某些制度导致的
最低工资法
工会和集体谈判
效率工资理论
周期性失业的原因
短期的经济波动造成的
只要想办法“熨平”经济周期,这种失业就会少一点
两条重要的经济规律
奥肯定律
奥肯定律揭示了经济增长与失业率增长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一个百分点,实际GDP就会低于潜在GDP两个百分点
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表示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关系的曲线,并且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菲利普斯曲线仅在短期成立,长期中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没有关系
因为失业率和潜在GDP有关,通货膨胀率和货币有关
而潜在GDP同货币无关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1. 供给短时间内迅速增加
2. 结构不匹配:毕业生的专业结构和社会的需求不匹配
失业的治理
摩擦性失业
发展劳动力市场中介,政府劳动部门提供必要的就业和用工信息,让找工作的人和找工人的人更容易发现彼此
结构性失业
政府也可以提供免费有效的培训,学习适应时代的新技能
实际工资高于均衡工资而导致劳动力供大于求造成的,很难解决,涉及到政治经济学
一个是工会,一个是最低工资标准
既保护了一部分人的利益,也伤害了另一部分人的利益
最低工资标准本质上是一种价格下限或者最低价格,只有当这个最低工资高于劳动力市场上的均衡工资的时候,这个规定才能起作用,而一旦低于均衡工资,无外乎一纸空文
周期性失业
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努力处理经济衰退
第六章: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含义
定义
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指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现象
通货膨胀最为直接的结果就是物价上涨
通货膨胀的两个要点
物价的“普遍”上涨,不是单独的、个别的一两种商品的价格上涨
是“持续”而不是短暂的价格上涨
核算
世界各国基本上均采用CPI(消费者价格指数)来反映通货膨胀率
成因:“货币数量论”
P(物价)× Y(总产出)= M(货币数量)× V(货币流通速度)
P的变化率 + Y的变化率 = M的变化率 + V的变化率
V(货币流通速度)一般是不变的,因此V的变化率为0
通货膨胀率π = P的变化率 = M的变化率 - Y的变化率
若是Y的变化率(GDP增速)能匹配上M的变化率(货币量增速),也就不会有通胀
通货膨胀的分类
按成因分类
需求拉动型
定义
总需求增加,总供给不变,而引起的通胀
原因
扩张性货币政策造成的货币发行量增加
扩张性财政政策造成的政府购买增加或者减税
投资过热,净出口增加等等
成本推动型
定义
总需求不变,总供给下降,而引起的通胀
这种通胀同时伴随着产出水平下降和失业增加
原因
要素价格上涨所导致的成本增加
自然灾害造成的产出减少
结构型
定义
总需求不变,总供给不变,由于社会经济部门结构失衡而引起的通胀
这种通胀一般在发展中国家较为突出
按速度分类
温和的通胀
价格上涨缓慢且可以预测,可以近似定义为年通货膨胀率为一位数的通胀
对人们的生活影响不大
暴发性的通胀
当价格总水平以每年二位数或三位数的速率上涨时,便会出现严重的经济扭曲
人们保留最低限度的货币量,倾向于囤积商品、购置房产,而且绝不会按照很低的名义利息出借货币
恶性的通胀
这种通货膨胀会使整个经济窒息
按预期分类
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影响
对经济效率的影响
扭曲市场价格信息
人们对商品价格的可靠性表示怀疑
造成不必要的社会成本(市场经济运行效率降低)
商品如何确定价格;消费者是否按照当前价格购买商品
这些都需要花费一定时间来思考
对税收机制的扭曲
所得税的税率一般是累进的,名义收入增加会让你面临着更高的税率,所需要缴纳的税也增加了
对财富和收入分配的影响
“通货膨胀税”
对货币持有者肯定是不利的
非预期的通货膨胀会将财富从债权人手中再分配给债务人
“通货膨胀税”
对货币持有者肯定是不利的
对货币持有者肯定是不利的
通货膨胀与其他经济数据的关系
CPI、PPI
PPI上涨,传导到CPI上涨,最后是通胀率上涨
PPI对CPI具有一定的传导作用
GDP
通胀和GDP的变动常常正相关
经济过热往往伴随着物价上涨,而经济低迷常常会出现通货紧缩
M2(广义货币总量)
长期看,M2是通胀发生的根本原因
通货膨胀的治理
长期
长期看,通胀成因是货币超发
所以,控制货币发行量(“单一货币规则”),可以使通胀处于可控、可预测
依赖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短期
短期看,通胀成因是总需求或者总供给的不利冲击造成的
政府采用财政政策,央行采用货币政策,通过干预来控制通胀
宏观经济学的新古典学派认为,控制货币发行量,稳定人民对价格的预期,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第七章:利率
利率的概念和种类
利息产生的原因
1. 投资收益
2. 投资风险
3. 人性不耐
人性的贪婪(想赚钱)
利率:指偿还一定时期的借款时所必须额外多支付的百分比
分类方法1
名义利率
以货币表示的利率
货币是会贬值的
实际利率
以商品表示的利率
这里的商品可以认为是硬通货,不容易贬值
实际利率 = 名义利率 - 通货膨胀率
分类方法2
单利
借贷期限内只在原来的本金上计算利息,对本金所产生的利息不再另外计算利息
复利
把本金产生的利息重新计入本金,重复计算利息
民间俗称“驴打滚”、“利滚利”
复利的威力无穷
贴现率
将未来支付变为现值所使用的利率,也反映了与即期(或现期)消费相比,远期消费在个人心目中的相对价值
每个人的贴现率存在差异
如果你的贴现率接近于0,即对即期消费和远期消费的评价相同,你会很乐意把钱贷出去赚点利息
如果你的贴现率很高(认为即期消费比远期消费更有价值),你就会愿意以一个较低的利率借点款来满足即期消费
利率的决定
储蓄-投资理论(古典学派)
在实体经济中,资本是一种生产要素,利息是资本的价格
投资来源于储蓄,储蓄是当期放弃的消费,利率在本质上是由于人们放弃了当期的消费而得到的报酬
货币中性论者
认为货币供给的变动只会影响以货币衡量的名义变量,不影响实际变量,因而不影响实际利率
货币货币需求理论(凯恩斯学派)
利率是人们对“流动性偏好”(不愿将货币贷放出去的程度)的衡量,利率的高低由货币的供求决定
货币需求的影响因素
交易动机:为了应付交易的需要而持有货币的动机
预防动机:为预防意外而持有货币的动机
投机动机: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期产生的持有货币的动机
可贷资金供求模型(现代经济学家结合上述两者而得出的理论)
利率不是由储蓄与投资所决定的,而是由可贷资金的供、求决定的
利率是使用可贷资金的代价
影响可贷资金供求水平的因素就是影响利率变动的因素
风险
其他条件相同时,风险越大,人们要求的报酬也就越多,利率也应该更高
人性不耐
人们往往更看重现在的消费
如此说来,时间越长,利率越高
流动性??
预期通胀
预期通胀水平越高,所需要的利率水平就越高
平均利润率
资金需求方借钱投资的利润率
经济社会可以形成一个平均利润率,利率一般在零和平均利润率之间波动
可贷资金的供求
市场上资金的供需关系
货币政策
利率的作用和利率政策
利率的作用
首先,它是资金流动的“助推器”
其次,它是企业投资的“指示器”
再次,利率还是物价水平的“稳定器”
最后,利率也是国际收支的“调节器”
利率政策
指中央银行控制和调节市场利率以影响社会资金供求的方针和各种措施
中央银行间接控制信用规模的一项重要手段
中央银行的主要利率工具
调整中央银行基准利率
再贷款利率
再贴现利率
存款准备金利率
调整金融机构法定存贷款利率
制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
制定相关政策对各类利率的结构进行调整
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灵活调节银行间利率
利率市场化展望
利率市场化是逐步向市场主体让渡利率决定权的过程
从经济学理论上看,利率市场化将带来资源的最优配置以及效率的提高
第八章:汇率
外汇及外汇储备
外汇
本币:本国货币
外币:外国货币
国际承认其流通功能的外币,可称为外汇
外汇储备
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也是该国持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
不支持外币现金,也可以是外国国债等资产
现金会贬值,所以一般都会换成国债等资产
例如:美国国债
外汇储备在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在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偿还对外债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国际通用货币
美元、欧元和日元
人民币越来越国际化
出口使外汇储备增加
出口商品卖到外国,获取外币,在本国银行兑换成本币
本国银行的外币量增加了,本国的外汇储备增加了
进口使外汇储备减少
从外国买进口商品,需要先去本国银行将本币兑换成外币,然后用外币去交易
本国银行的外币量减少了,本国的外汇储备减少了
中国的外汇储备
中国有高额外汇储备,存在贬值风险
中国外汇储备的大幅增长是由于贸易顺差的存在以及逐步扩大的趋势所造成的
汇率的概念及分类
汇率的概念
汇率(名义汇率)是指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
汇率的分类
名义汇率:如上介绍,是以货币来表示的
实际汇率:是一国的物品(或劳务)交换另一国物品(或劳务)的比率
实际汇率 = 名义汇率 * 两国物价水平比率
一台电脑在中国的价格为5,000元,在美国的价格是500美元
名义汇率为1人民币兑换0.2美元
则这台电脑在中国的价格以美元表示为:5,000×0.2=1,000美元
但这台电脑在美国的实际价格是500美元
计算得出实际汇率:1台在中国卖的电脑兑换2台在美国卖的电脑,尽管电脑是一样的
实际汇率是一国出口与进口的关键决定因素
实际汇率是一国出口与进口的关键决定因素
汇率的决定
短期汇率的决定:外汇市场的供求
短期内人们进行货币兑换的主要原因
贸易
投资
一国的货币发行量和利率一定会对短期的名义汇率产生影响
影响因素比较多,但本质都是:供求关系
长期汇率的决定:“购买力平价”理论(PPP)
“一价法则”
“购买力平价”理论是该法则在国家间价格水平关系的一个应用
两国货币的购买力之比是决定汇率的基础,汇率的变动是由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的变化引起的
国际套利者是支撑“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人
国际套利者对实际汇率的微小变动极为敏感,一旦有套利空间,就会立即行动
这种极端敏感性保证了均衡的实际利率总是接近于确保购买力平价的水平
汇率的影响
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汇率下降,促进出口,抑制进口
汇率上升,抑制出口,促进进口
对物价的影响
不同的理论不同的结论,比较难
对资本流动的影响
汇率下降,国际资本流出
汇率上升,国际资本流入
汇率制度
固定汇率制度
钉住某国货币,依靠货币法律、制度来维持固定汇率,分两类
无独立法定货币的汇率安排
例如:东帝汶、厄瓜多尔
货币局制度则
例如:阿根廷、中国香港
浮动汇率制度
汇率完全由市场的供求决定,政府不加干预
例如:美国、英国、日本
中间汇率制度
会钉住某种国际货币,但是这些国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经常地按照固定的比例小幅度地调整汇率,以保持国际收支的均衡
例如:中国、俄罗斯
人民币的国际化
著名的“三难困境”
在稳定的汇率、自由的金融流动和货币政策的自主权这三者中,政府只能选择其中两个作为目标,想三者兼顾是不可能的
最近几次的金融危机证明:在一个发展中国家,稳定的汇率与自由流动的资本市场难以长期共存
目前人民币已跃居全球外汇市场交易最活跃的十大货币之列
第九章:总需求与总供给
总需求(aggregate demand,AD)
总需求的构成
总需求 = 消费 + 投资 + 政府支出 + 净出口
消费
主体是个人
主要是本国国民
消费量取决于个人的可支配收入
可支配收入 = 个人收入 - 纳税
投资
主体是企业
包括跨国企业
投资企业的生产力
投资主要取决于预期收益和利率
利率是投资的成本,两者负相关
政府购买
主体是政府
直接由政府支出政策决定的,是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
净出口
国际贸易,等于出口减进口
贸易顺差:出口 > 进口
贸易逆差:出口 < 进口
取决于收入、国内外的相对价格以及汇率
中国的总需求构成的现状
投资占比过高,消费占比过低,导致两个明显的冲突
投资与消费的冲突
投资高,企业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产能,但市场不一定有足够的需求
可能造成经济的产能过剩
内需与外需的冲突
投资中有比较多的国际资金,增加了中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
一旦国外经济出现问题,国际资金流出,中国经济同样受影响
如何改善这个结构
增加消费占比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让国民敢于消费
减税,让国民有钱消费
降低投资占比
市场化改革:使企业的投资行为主要由市场而不是政府来引导
政府通过大量的行业补贴来“诱导”投资是不合理的
严格控制政府预算,避免过度行业补贴
降低贸易保护和贸易壁垒
总需求表达的关系
其他条件不变时,物价与总需求成反比关系
物价上涨(通货膨胀),总需求减少
物价下跌(通货紧缩),总需求增加
为什么会这样
财富效应
从消费的影响来分析
主要是针对个人
物价上升,个人财富贬值,则节衣缩食,减少开支,进而消费下降,总需求减少
利率效应
从投资的影响来分析
主要是针对企业,包括跨国企业
通货膨胀,导致利率提高,企业(资金需求方)贷款意愿下降,降低投资再生产,总需求也会下降
汇率效应
从净出口的影响来分析
通货膨胀,导致利率提高,国内外投资者(资金供给方)增加对本国的投资,本国汇率上升
汇率上升,抑制出口,促进进口,进而总需求减少
为什么没有从政府购买层面的分析??
因为这是由政府的财政政策直接决定的
影响总需求的因素
决定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分为两类
影响总需求的因素
总需求曲线的变动分两种
其他因素不变 + 物价水平变动 => 总需求变动
其他因素变动 + 物价水平不变 => 总需求变动
决定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分为两类
由政府控制的宏观经济政策变量
总供给(Aggregate Supply,AS)
总供给指经济社会所提供的产品与劳务的总和
长期总供给(LAS)
长期总供给只取决于生产要素(劳动、资本、自然资源)以及技术和自然失业率等。
长期总供给和物价水平无关
短期总供给(SAS)
物价水平和短期总供给之间存在着一种正相关
为什么物价水平的变动在短期中影响总供给
黏性工资理论
受劳动合同限制,工资成本不变而产品价格上涨,企业利润增加,扩大生产
黏性价格理论
菜单成本:价格调整的滞后性
企业价格未调整,顾客增加,从而引起企业增产
错觉理论
单个企业误以为只有自己的商品价格上涨,为了能获得更多的利润,扩大生产
这只是暂时存在的问题,这些情况都不会持久存在下去
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AD-AS模型)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是经济学家分析短期经济波动的基本和强有力的工具
均衡
当长、短期总供给和总需求相等的时候,整个国民经济处于均衡状态
遗憾的是,从短期来看,不均衡是经济的常态
均衡的变动
负的供给冲击
总供给 < 总需求
总供给下降,总需求不变
战争、自然灾害以及要素价格的上涨,短期内总供给减少,经济不均衡
影响:失业增加(企业生产成本上升),物价上升(总供给下降),出现滞胀
例如: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
正的供给冲击
总供给 > 总需求
总供给上升,总需求不变
2007年4月18日,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后,铁路客运能力提高了18%
运输成本的降低,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但车票价格并没有上涨,使我们能享受更多、更好、更便宜的商品和服务
正的需求冲击
总供给 < 总需求
总供给不变,总需求上升
负的需求冲击
总供给 > 总需求
总供给不变,总需求下降
治理:干预还是自愈?
凯恩斯学派
支持政府基于总供给与总需求模型来做干预
新古典经济学派
相信自由市场的功能,认为经济有自我修复的能力
遗憾的是,我们不知道上述“自愈”过程要花多长时间
第十章: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预算赤字:财政收入 < 财政支出
预算盈余:财政收入 > 财政支出
财政收入
税收
占比最大
税收是财政之源,也是调节经济的杠杆
发行国债
国债是政府发行的需要还本付息的债券
国债是靠未来的税收偿还的,属于“寅吃卯粮”
货币量的变动(通胀税)
政府通过制造通货膨胀的方式,将居民的购买力转移到自己的手中
该方式风险大,一旦通胀引发国民不满,政府下台
财政支出
政府购买
政府购买是政府在产品和服务上的支出
例如:国防和教育
转移支付
政府向居民提供的但并没有从后者那里获得产品和服务的支出
例如:各种社保项目
利息支付
例如:国债的利息
货币政策
货币的含义
C(通货)= 纸币 + 硬币
MB(基础货币)= C + 准备金
M1 = MB + 活期存款
M2 = M1 + 储蓄存款 + 个人货币市场账户
货币的供求
若货币需求不变,供给增加则利率下降,供给减少则利率上升
准备金制度
中央银行规定商业银行必须持有而不能贷出去的货币量
“流动性陷阱”
在利率很低的时候,人们就会形成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
此时,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储存起来
在这个区域,货币供给变动几乎不会对利率产生影响
货币政策的工具
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上买入或卖出有价证券
法定准备金比率
法定贴现率(再贴现率)
提高法定贴现率,意味着商业银行的借款成本增加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机理
作用机理
GDP=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
消费:个人(家庭)
投资:企业
政府购买:政府财政政策
净出口:国外
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可以直接影响这四部分
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可以间接影响这四部分
政策类型
防止经济过热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通过增税和减少政府支出来降低总需求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减少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M2),提高利率,从而减少投资进而减少产出
防止经济衰退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通过减税或增加政府支出来增加总需求
扩张性货币政策
增加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M2),降低利率,以此来刺激投资和产出水平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通过影响总需求来改变产出、就业和物价水平
两种政策的配合使用
“双松”政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使社会的总需求扩大,可以刺激经济的增长,扩大就业
但会带来通货膨胀的风险
“双紧”政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有效地制止总需求膨胀与通货膨胀
可能会带来经济停滞的后果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目标是在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可以抑制社会总需求,防止经济过热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在于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
若货币政策过松,也难以制止通货膨胀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目标是在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同时,尽可能地避免通货膨胀
刺激需求,对克服经济萧条较为有效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可以避免过高的通货膨胀率
长期运用这种政策组合,会积累起大量的财政赤字
其他问题
乘数效应
自动稳定器
某些制度能起到自动稳定经济的作用,因而不需要政府干预
例子1:累进的所得税制度
例子2:社保体系
自动稳定器虽然好用,但是它对经济的调节力度还没有强大到足以完全防止经济波动的程度
单一货币规则
宏观经济政策的局限
时滞
宏观调控政策对经济的作用不是即时的,而是存在时滞效应
财政政策的债务问题、挤出效应和李嘉图等价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