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
2020-07-27 11:25:32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普通心理学重点思维导图 游旭群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普通心理学
绪论
心理学概述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的概念
心理学(psychology)研究心理现象的事实,机制,规律和本性的科学。
心理现象概述
心理现象(mental phenomena)是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心理过程(mental process)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不同方面及其相互关系的反映过程,最基本的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也被称为“心理活动”
认知过程(cognitive process)是指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为弄清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规律而产生的心理现象,是人的基本心理过程。
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使人获得知识的心理过程,都属于认知过程
情感过程(emotional process)是人在认识客观事物时产生的带有某种态度的体验和感受,如喜,怒,哀,乐,爱,恶,惧等
意志过程(will process)人在活动中为了实现某一目的,对自己行为的自觉组织和自我调节,是人有意识地克服内心障碍与外部困难而坚持实现目标的过程,意志过程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集中表现
个性心理(individual mind)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心理是每个个体所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现象。它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个性倾向性(individual inclination)是个体活动的基本倾向和动力,是具有一定动力性和稳定性的心理成分,它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价值观和世界观等内容。个性倾向性使每个人有目的有选择地对客观现实作出反应。是个性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相关心理活动起着支配和控制的作用
个性心理特征(individual mental characteristics)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个体的多种心理特征有机整合所显示出来的独特的精神面貌和行为,在心理学上被称为人格。
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基础研究领域 研究心理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包括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比较心理学变态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general psychology)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的学科,研究心理过程的发生发展和个性心理特征形成的最一般的理论和规律,建立心理学研究最一般的方法论原则和具体的方法
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 psychology)狭义上指个体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
实验心理学(experimental psychology)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为探讨心理现象的因果关系提供实证性资料
生理心理学(psychological psychology)在现代脑科学研究成果和现代技术方法的基础上,揭示各种心理现象在脑的解剖部位及脑功能上发生的规律
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产生,发展与变化,个体如何受群体的影响,群体中个体彼此之间的影响
比较心理学(comparative psychology)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比较动物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行为,社会行为
变态心理学(abnormal psychology)研究异常心理疾病或病态行为的表现形式,发生原因和机制及其发展规律,探讨鉴别评定的方法及矫治与预防的措施
应用研究领域
教育心理学(educational psychology)是最早出现的心理学学科之一,以教育学过程中师生的各种心理现象和行为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
管理心理学(management psychology)研究各种管理活动中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科学
医学心理学(medical psychology)研究疾病的诊断,治疗,护理,预防中的心理学问题
工程心理学(engineering psychology)研究人的业绩与作业变量的关系
军事心理学(military psychology)研究军事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
司法心理学(judical psychology)研究人们在司法活动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分支学科的总称
运动心理学(psychology of sport)研究体育运动中一切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客观性原则 指研究者要尊重客观事实,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去反映事物
发展性原则 指要在发展过程中研究心理现象,用 发展变化的眼光去观察心理现象
系统性原则 指在对人的心理现象进行研究时,必须考虑各种内外因素相互之间的关系和制约作用,把某一心理现象放在多层次,多因素和多维度的系统中进行观察分析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描述法 科学起源于描述 描述是理解和感知事物的基础
自然观察法(naturalistic observation)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
三个使用条件
对所观察的对象无法进行控制
控制条件下,可能影响某种行为的出现
社会道德的要求,不能对某种现象进行控制
四条使用规则
每次只观察一种行为
对于所观察的行为特征事先有明确的说明
善于捕捉和记录
采用时间取样的方式进行观察,每次以较短的时间,对同一类行为做多次反复观察
四个缺陷
事件难以按严格相同的方式重复出现,对某种现象难以进行重复观察,观察结果难以进行检验和证实,缺乏可重复性
影响某种心理活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用观察法得到的结果难以得到精确的分析,缺乏可靠性
对条件的未加控制,观察时可能出现不需要的现象 缺乏标准化容易出现混淆因素
观察的结果容易受到观察者本人的影响 观察者偏见
解决方式
控制程序(control procedures)使所有变量和条件保持恒定
实验过程中每一个被试者的指导语,任务,室内温度,研究者说话和行为的方式,时间安排,记录反应的方式和其他细节保持一致
双盲控制(double-blind control)主试者与被试者都不知道进行了哪项实验从而进行消除偏见
安慰剂控制(placebo contrrol)引入一个不进行任何处理的实验条件,从而与其他组进行比较,目的是为实验数据的评估实验效应提供基准线
被试间设计(between-subjects designs)被试被随机地分配到实验条件和控制条件下,来接受不同的程序。
样本(sample)去估计总体(population)时要使你的样本一般化有足够多的要素在你的样本中使其变为代表性样本(representative sample)这样才可以根据样本推断出整体
被试内设计(within-subjects design)用每一个被试作为他们自己的参照
A-B-A设计 被试首先经历基线情景A然后进行实验处理B再回到基线A
操纵性定义(operational definition)是以测量它或决定它存在的特定的操作或程序来界定一个概念,在一个实验内使含义标准化
测验法(test method)指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
两个基本要求
信度(reliablity)心理测验和实验研究得到的行为数据具有一致性和可靠性,结果具有可信性需要在相似的测验条件下该结果具有可重复性
效度(validity)研究或测验得到的信息精确地测量了研究者想要测量的心理变量或品质
调查法(survey method)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个人的想法和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团体的心理趋向的研究方法
两个方法
问卷法
访谈法
与其他方法共同使用
三个缺点
不够严谨缺乏科学性
不能揭示因果关系
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个案法(case method)搜集某个(或某些)被研究者的各方面材料,分析其心理活动特征的方法
优点 加深对特定的某个或某些被研究者的了解
缺点 适用于个别情况
相关法 探索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相互联系的性质与紧密程度的方法
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这个值在+1和-1之间变化,+1表示完全的正相关,-1表示完全的负相关,0表示没有相关
相关并不意味着因果关系,并不意味着一个事件可以导致另一个事件的发生,高相关只能表明两列数据以一种系统的方式建立了联系
实验法(experimental method)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
两种实验方法
自然实验法 由实验者创设或改变一些条件,引起被研究者某些心理活动来进行研究的方法
实验室实验法 借助专门的实验仪器 在严格的实验条件下,引起和记录被研究者的心理活动来进行研究的方法
正用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PET scans)研究者给被试服用放射活性物质,这些物质在脑内被活动的脑细胞吸收,头骨外记录仪器能检测出不同认知和行为的细胞放射活性,然后将其反映于计算机上观察不同心理活动的脑结构,特点是对功能给出较好的信息
三个因素
自变量
因变量
额外变量(混淆因素)
一个缺点
人为控制因素过重,知晓自己在实验影响客观性
解决方法
心理学的历史与现状
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心理学诞生的核心原则观念问题
威廉-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建立第一个正式实验心理学实验室
成为科学的基础
哲学基础
笛卡尔的唯理论哲学
17起源的经验主义,代表人霍布斯,奠基人洛克
直接基础
19世纪中叶以来的神经系统生理学和感官生理学的发展
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派别
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
研究方法: 内省法 在精确的实验条件下,准确地观察并描述经验到的心理状态
两个代表人物 :铁钦纳 威廉冯特
观点 :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意识 人对直接经验的觉知
目的:通过内省了解不同刺激情境下各种元素之间的结构
三个基本成分
感觉(知觉的因素)
表象(观念的因素)
情感(情绪的因素)
历史评价
贡献性:开创了现代科学心理学并为其发展奠定了基础
局限性:①研究内容狭窄脱离实际②研究方法局限,结果过于主观,可重复性差,许多高级心理现象没法通过内省法研究
机能主义(functionalism)
两个代表人物:约翰杜威 威廉詹姆斯
观点:研究意识的功能和目的
四个特点
反对把意识分析为感觉,感情等元素,主张意识是一个连续的整体
反对把心理视为一种不起作用的副现象,强调心理的适应功能
反对把心理学只看作一门纯科学,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作用
反对把心理学局限于对正常人一般心理规律的探索,主张把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扩大到动物心理,儿童心理,教育心理,变态心理,差异心理等领域
研究方法:实验法,内省法,观察法
贡献性:这个学派是美国当时的心理学主流,为行为主义开拓了道路
局限性:局限来自于对其他学派或研究方法的排斥
行为主义(behaviorist)
三个代表人物:华生 斯金纳 班杜拉
观点:特定类型的环境刺激如何控制特定类型的行为,典型的环境决定论观点
研究方法:观察,条件反射,测验等
研究目的:①刺激(S(stimulus))与反应(R(reseponse))之间的规律性关系。确定关系并预测行为塑造行为②研究那些可以被观察,预见,最终可以被科学工作者控制的行为
贡献性
①华生主张科学实验的研究方向,有助于心理学摆脱思维的性质,②刺激-反应模式容易对心理现象做数量上的描述
局限性
否认人的主观世界
格式塔(Gestalt)
代表人物:韦特海默 苟勒 考夫卡
观点:反对把意识分成元素,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
格式塔学家们称冯特的结构心理学为“砖块和灰泥的心理学”
历史评价:①整体并不等于部分的总和,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观点正确②格式塔学家关于知觉的组织原则及学习和思维中的研究成果至今反映在心理学教材中
研究方法:实验法
精神分析(psychodynamic)心理动力学
四个观点
认为人性本恶
行为受到无意识的控制,性是原动力“力比多”
认为人没有自由意志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荣格 阿德勒
三种理论
本能论(动机观 潜意识动机)
人的一切活动都是由无意识的本能能量决定,本能有两种
生的本能:自我保护和种族繁衍
死的本能:自杀,攻击
人格理论
本我:人格结构的最低层次是人的原始的无意识本能
自我:人格结构的中间层次 在本我与超我之间起着调节的作用,满足本我的要求,受限于超我的约束
超我: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次,是道德化了的自我,抑制本我冲动,监控自我 追求完善
对心理学疾病的理解
心理疾病是压抑本能在潜意识的结果
治疗方法:催眠,释梦,自由联想
人格动力
疾病的产生是本我的能量不能得到释放
本我与超我的冲突→引发焦虑→防卫机制
常见的防卫机制
压抑 否认 投射 合理化 转移 反向作用 补偿 升华(8条)
人格发展理论
人格的发展主要是性本能的发展,多集中身体的某些部位,称为动欲区
动欲区发展变化
口腔→肛门→生殖器
人格发展五个时期
口唇期0-1岁 肛门期1-3岁 性器期3-6岁,潜伏期613岁 生殖器13岁之后
人本主义(humanistic)
五个主要观点
人既不被本能力量所驱使,也不被环境因素所操纵,人是先天良好而且具有选择能力的有能动性的动物,个体内在拥有实现个人的能力
实现自我是原动力
人有自我意识
人性观
人性的显著特点是“持续不断地成长”
人性是天生向善的
强调以人为本,尊重和重视个人的基本需要,尊重和重视自我
两个代表人物:马斯洛 罗杰斯
贡献性:给人的心理本质作出了新的描绘,为教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心理咨询和治疗领域提出了新的理论和方法
局限性:理论不能用实验加以证明,研究具有大量的主观性,研究用语具有模糊性,难以对其进行操作性定义
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认知(cognitive)
历史
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
奈瑟于1967年所发布的《认知心理学》一书,被认为是认知心理学建立的开端
三个代表人物:奈瑟 西蒙 纽维尔
关注人脑所发生的心理事件,如人是怎样推理,记忆,理解语言,解决问题,解释经验,获得道德标准和形成信念的
主张通过可观察的行为来判断人们内部的心理过程
主体在学习中不是机械地接受刺激,被动作出反应,而是主动地有选择地获取刺激并进行加工
使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和术语来解释人的认知过程,即把人脑比作电脑
认为认知过程包括信息的接受,贮存和运用
研究对象:研究范围主要包括感觉,知觉,表象,学习,记忆,思维和言语等心理过程,以及儿童的认知发展和人工智能
进化论观点(evolutionary perspective),心理能力和身体能力一样,经过几百万年的进化以达成特定的适应性目标。
文化观点(cultural perspective),行为的原因和结果中的跨文化差异(1927年马林诺夫斯基的研究证明不同的文化不能直接适用弗洛伊德心理动力学的观点)
生物学观点(biological persepctive),心理学家在基因大脑神经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中寻找行为的原因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
两个观点
心理学的目标是促进个体的发展,社会的繁荣和幸福
它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研究幸福,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
研究方法
接受人本主义的现象学方法,也接受实验心理学的实证研究方法
生物,认知,人本主义是当代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
心理的生理机制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神经元
神经元是由细胞体(cell body) 树突(dendrites)轴突(axon)三部分构成
细胞体最外层是细胞膜,细胞膜包裹着的是细胞核和细胞质,细胞质具有复杂的结构,其中神经原纤维和尼氏体是神经元特有的结构。细胞体能决定是否应该“传导神经冲动”,即根据其他神经元传递来的信息决定是否将一个信息传递给别的神经元。
树突呈树枝状,能接受多达10000个其他神经元的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传入细胞体进行初步加工,作用类似于电视天线接收信息
轴突,每个神经元只有一根轴突其作用是将外界信息传到邻近的神经元或传到肌肉或腺体、
感觉神经元(sensory neurons)从感受器细胞将信息传向中枢系统,感受细胞是高度特化的细胞,对声音,光,身体位置非常敏感
中间神经元(interneurons)将感觉神经元的信息传递到其他中间神经元或者运动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interneurons)将感觉神经元的信息传递到其他中间神经元或者运动神经元
胶质细胞(glial cells)10倍散布于脑内庞大神经元网络之间
第一种功能在发育过程中起作用,帮助新生的神经元找到自己在脑内的适当位置
第二种功能是脑内环境的清理作用,当神经元受损或死亡,附近的胶质细胞就会增生,以清除受损或死亡神经元的垃圾,也可以吸收过量神经递质和神经元之间间隙的其他物质
第三种功能是绝缘作用,一些特化的胶质细胞形成一层绝缘外套称之为髓鞘(myelin sheath)包在一些轴突上,这种脂肪性绝缘大大增加了神经信号传导速度
第四种功能是保护脑,使血液内有害的物质无法到达脑细胞的精细结构内
突触
突触是由突触小体(终扣)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四部分组成
突触小体(终扣)是神经元轴突末梢庞大的呈球状的部分,其中含有大量突触小泡,神经递质储存在其中。突触小体与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联系
突触前膜,突触小体的这边膜叫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神经元之间存在着微小的物理间隙
树突或细胞体的膜称为突触后膜
后膜内含有特殊的化学物质 受体(receptor)受体专门对前膜中的神经化学递质产生反应
突触间隙部位,神经冲动是以化学递质为媒介沟通的
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当细胞不活动或处于静息状态,胞内钾浓度高于胞外三十多倍,同时胞外钠离子浓度高于胞内十倍,为保持膜内外离子浓度平衡,细胞膜为钾离子开启了通道,钾离子由膜内向膜外排出,而这个通道让钠离子的渗入变得困难,于是形成了膜内负电荷膜外正电荷的电位差,膜内外相差电压70毫伏,这种电位被称为静息电位(钾离子的平衡电位)
动作电位(active potential)当神经元细胞体和树突收到足够强的刺激时,细胞膜的电离子通透性发生改变,钠离子通道开启,于是钠离子迅速进入膜内,使膜内负电压消失,即去极化过程,去极化过程形成了膜内为正,膜外为负的变化,神经元由相对的静息状态进入活动状态,形成了神经冲动,这种神经冲动通过轴突传输时所产生的电流变化称为动作电位即(钠离子的平衡电位)
神经冲动的传递
电传导,神经冲动在细胞内的传导叫做电传导
当动作电位产生时,神经纤维某一局部就会发生电位变化,细胞膜表面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而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即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但是邻近未受刺激的部位,膜外仍为正电,膜内仍未负电。就这样在细胞表面,兴奋部位与静息部位之间便出现电位差,于是就产生了由静息部位的正电荷向兴奋部位的负电荷传导的电流。同样,膜内兴奋部位与静息部位间也出现电位差,产生相反方向的电流,构成一个电流的回路,称局部电流。这种局部电流使邻近未兴奋部位的细胞膜通透性发生了变化,并产生动作电位。这种作用反复进行下去,就使兴奋从一处传向另一处。这种神经冲动的传导称为电传导
神经冲动的传导遵循全或无法则(all-or-none low)神经元反应的强弱并不随外界刺激强弱而发生改变,例如点鞭炮,鞭炮的威力大小不因点火时火焰的大小而改变。
化学传导
神经冲动在细胞间的传导叫做化学传导
神经冲动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借助神经递质(neuro transmitter)来完成的,这种以化学物质为媒介的突触传递,是脑内神经元信号传递的主要方式
突触分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两种
兴奋性突触是指突触前神经元兴奋时,由突触小泡释放出具有兴奋作用的神经递质如乙酸胆碱,去甲肾上腺素等
抑制性突触是指突触前神经元兴奋时,由突触小泡释放出具有抑制作用的神经递质,如多巴胺 甘氨酸等
反射弧(reflex arc)
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以及效应器五个基本部分组成
工作原理:刺激作用于感受器,使感受器兴奋,并以神经冲动的方式经传入神经传向中枢,经过中枢处理器加工后,又沿着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并支配效应器做出反应
传导方式除了一对一外还有发散式,聚合式,环式等
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由脑和脊髓组成通过其复杂的运作使人们能够思维,具有情感和做出行为
脊髓
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中枢
脊髓位于脊髓管内,脊髓中间是H型的灰质,灰质外面是白质。灰质的主要成分是神经元的细胞体,白质的主要成分是聚集的神经纤维例如轴突
脊髓的活动受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主要作用
将脑和外周神经系统联系起来
对一部分躯体运动进行调节,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
脑
脑干(brain stem)决定着人的觉醒状态,控制人的基本生存机能(呼吸,心跳和血压)
延髓(medulla)位于脑的最下端,脊髓的最上端,是呼吸血压和心搏调节中枢“生命中枢”,还控制人们维持直立状态的反射活动
桥脑(pons)位于延髓的上侧,是连接小脑和大脑的神经通路,起到桥梁的作用,对人的睡眠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中脑(mesencephalon)位于桥脑的上侧,包含着大量的上下结构的上行纤维和下行纤维,是神经的通路还负责视觉和听觉的神经传导
网状结构(reticular formation)参与机体的感觉,运动,内环境稳定(内分泌,体温)及生命活动节律的调控。
上行网状结构也叫上行激活系统,它控制着机体的觉醒和意识状态,保持大脑皮层的兴奋性,维持注意
下行网状结构也叫下行激活系统,对肌肉紧张有异化和抑制两种作用,即加强或减弱肌肉的活动状态
间脑(diencephalon)位于脑干上方,大脑两半球的下部
丘脑(thalamus)大脑皮层下除嗅觉外所有感觉的重要中枢,丘脑是网状结构的一部分,因而对控制睡眠和觉醒有重要意义
下丘脑(hypothalamus)监控情绪状态和应激,调控着人的内分泌系统和生命基本行为(吃饭,喝水,性)
特定部位受到刺激会产生愉悦感受(奥尔兹1958年称之为“快乐中枢”)
小脑(cerebellum)具有保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的作用
近来一些研究表明小脑在一些高级认知功能(感觉分辨)中有重要作用,小脑功能缺陷可能导致口吃,阅读困难等
日本科学家的研究发现小脑还有记忆功能
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调节情绪动机并对记忆有着重要作用
杏仁核(amygdla)产生情绪,识别情绪和调节情绪,控制学习和记忆的脑部组织
海马(hippocampus)主要负责长时记忆的存储转换和定向等功能
扣带回(cingulum gyrus)
前扣带回功能是协助、注意等,能让大脑运转速度变快
后扣带回情绪回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情感和自我评价等过程,和抑郁症密切相关
大脑(cerebrum)也叫端脑调节脑的高级认知功能和情绪功能
中央沟和外侧裂将脑分为四个区域称为脑叶
额叶(frontal lobe)位于外侧裂之上和中央沟之前,具有运动控制和进行认知活动的功能
顶叶(parietal lobe)位于中央沟之后,负责触觉,痛觉和温度觉
枕叶(occipital lobe)位于后头部,视觉信息到达地
颞叶(temporal lobe)位于外侧裂下部,负责听觉过程
大脑的内部是白质,外部使灰质。大脑灰质又叫大脑皮质或大脑皮层
感觉皮层
视觉区 枕叶
听觉区 颞叶
机体感觉区 顶叶
运动皮层
额叶控制,主要功能是发出动作指令,支配和调节身体的空间位置,姿势及身体各部分的运动
运动皮层与躯干,四肢运动的关系是左右交叉,上下倒置的且身体各部位在运动区的投射面积同样不取决于各部位的实际大小,而取决于它们在机能方面的重要性
联合区(association area)
具有整合或联合功能的一些脑区
依据分布和功能
感觉联合区
运动联合区
前额联合区
言语是联合区的重要功能,它与许多脑区有关,其中有三个重要区域
布洛卡区
左半球额叶的后下方,靠近外侧裂处
是一个言语运动区,该区域受损会引起运动性失语症,能够理解和阅读其他人的言语,但自己说话不流利遗忘功能词。
威尔尼克区
颞叶上方,靠近枕叶处
言语听觉中枢,它与理解口语有关,该区域受损会引起听觉性失语症,病人不理解口语单词,不能重复他刚听到的句子 也不能完成听写活动
角回
顶枕叶交界处
言语视觉中枢,该区域受损会引起视觉失语症或失读症,病人会出现理解书面语言障碍,看不懂文字材料
胼胝体(corpus callosum)将大脑的两半由较厚的神经纤维联系起来
左半球占优势的功能是言语功能,以及与言语有关的,像概念形成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等
右半球占优势的功能是空间知觉,形象思维活动
功能的一侧化并不是绝对的
外周神经系统(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PNS)由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组成,将信息传送到中枢神经系统,并将中枢神经系统对各肌肉和腺体活动的命令传输出来
躯体神经系统(somatic nervous system SNS)支配运动神经
自主神经系统(autonomic nervous system)控制个体的新陈代谢,主要由下丘脑控制,下丘脑指挥着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以兴奋和抑制两种作用牵制与调节着机体的活动
交感神经系统(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像汽车的加速器,当情绪激动,愤怒,战斗时促使机体运动并输出能量
副交感神经系统(para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像汽车的刹车器,当情绪低落或器官过度兴奋时使其保持平稳
脑功能的各种学说
定位说
脑功能定位说认为人的心理是和脑的某一特定部位有关的
定位说始于18世纪德国加尔和斯柏兹姆的颅相学,即某人有某种特点,他的大脑结构就会有相应的特点,并反应到颅骨上
评价
贡献性:推动和给予了启发,脑的功能是有分区的
局限性:颅相学缺乏科学依据
真正的定位论提出于19世纪60年代失语症的研究,布洛卡区和威尔尼克区的发现,使人们相信语言是有特定脑区的,加拿大医生潘菲尔德发现用电刺激大脑颞叶能激发人对童年经历的回忆,这个发现支持了定位学说
整体说
大脑是一个整体,要通过整体来发挥作用
最早由佛洛伦斯提出,19世纪中叶他采用局部毁损法进行实验,以观察其对动物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动物功能的丧失与切除皮层的部位无关,而与切除皮层的大小有关
20世纪初拉什利进一步用损伤白鼠大脑的方法,观察其对白鼠学习的影响,得出两条原理
均势原理,大脑皮层的各个部位几乎以均等的程度对学习发生影响
总体活动原理,功能的丧失与皮层切除的大小有关而与特定的部位无关
机能系统说
脑是一个动态的结构,是一个复杂的动态机能系统
第二次大战期间苏联神经心理学家鲁利亚在治疗脑受伤的士兵,以及对他们进行恢复训练时发现某一脑部位的损伤并不仅仅是导致某一孤立的心理机能的丧失,而是引起某种综合症,即一系列过程的障碍。在恢复训练时发现某一脑损伤部位和相联系的生理机能是难以恢复的,但可以通过机能改造使一些恢复
鲁利亚将脑分为三个互相紧密联系的基本机能系统
调节觉醒,紧张状态的机能系统又称“动力系统”
由脑干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等组成
基本功能是保持大脑的一般觉醒状态,提高他的兴奋性和感受性,并实现对行为的自我调节
不对特定信息加工但为各种活动提供了背景
信息接收,加工,保存的机能系统
涉及大脑皮层的枕叶 颞叶 顶叶 三个感觉区的整合功能 是心理整合的最主要系统
基本功能是接收来自机体内,外的各种刺激,对他们进行加工并把他们保存下来
调节复杂活动的机能系统又称“调节系统”
额叶的广大脑区
基本功能是编制行为程序,调节和控制行为
人的各种行为和心理活动是这三个机能系统相互作用,协同活动的结果
机能模块说
20世纪80年代在 认知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中出现的学说
人脑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由高度专门化并相对独立的模块组成,这些模块复杂而巧妙的结合是实现复杂而精细的认知功能的基础
理论得到了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成果的支持,(视觉领域猴子的视觉与31个脑区相关,)
神经网络说
各种心理活动,特别是一些高级复杂的认知活动(如记忆,语言,面孔识别等)都是由不同脑区协同活动构成的神经网络来实现的
脑区可以经由不同神经网络参与不同的认知活动,并在这些认知活动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脑区组成的动态神经网络构成了各种复杂认知活动的神经基础
格奇温德 是一位较早用神经网络观点来描述语言产生的一位神经科学家
人的认知过程
感觉
概述
感觉(sensation)
是指人脑对于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它由事物的个别属性直接作用于各人体感受器引起
感觉种类
外部感觉又叫距离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肤觉五大类
内部感觉又叫机体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内脏感觉
刺激过程的实质是感受器把刺激的能量(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转化为神经冲动的过程,不同类型的刺激由不同的感受器将其转化为神经冲动
感觉编码(sensory encode)将一种能量转化为另一种能量,一种符号系统转化为另一种符号系统,如人对光波声音的感受
感受性及其变化规律
感觉测量
感受性(sensitivity)指人的各种感觉器官对适应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觉阀限(sensory threshold)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人的感觉能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
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阀限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E=1/R(E代表绝对感受性,R代表绝对感觉阀限)
绝对感觉阀限(absolute sensory threshold)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并不是一个固定值所以在多次实验中有50%的次数被觉察到的刺激强度为绝对感觉阀限
绝对感受性(absolute sensitivity)绝对感受性通过绝对阀限来衡量
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阀限在数值上也成反比关系
差别感觉阀限(difference threshold)引起差别感觉的最小差异量称为font color=\"#c41230\
心理物理学三大定律
韦伯定律,对刺激物的差别感觉不取决于一个刺激增加的绝对数量,而取决于刺激物的增量与原刺激量的比值
K=△i/i (△i是刺激增量 i是刺激强度 K是一个常数)韦伯分数越小感觉越敏锐
费希纳定律(对数定律)感觉的大小同刺激的强度的对数成正比,一个刺激包含了多少个JND
S=KlogR 费希纳定律只适用于中等刺激的范围
斯蒂文斯定律(幂定律)斯蒂文斯用数量估计法研究了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的关系,心理量与刺激的物理量的乘方成正比,又叫幂定律
S=bIα 数量估计法得到的幂定律依赖于被试正确使用数字来恰当标记其心理感觉量,因此可能受到背景效应和被试反应偏向的影响
信号检测论(signal detection theory,SDT)针对反应偏差的一种系统研究方法
信号检测论并不严格地关注感觉过程,而是强调事件出现与否的决策判断过程
感觉过程,反映观察者对刺激强度的感受性
决策过程,反映观察者的反应偏差
四种反应,击中,漏报,虚报和正确拒绝
虚报率高说明被试采用了较低的反应标准
漏报率高说明被试采用了较高的反应标准
反应标准会受被试的动机等因素影响
感觉现象
适应
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适应可以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以引起感受性的降低
对比
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导致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分为两类,同时对比和先后对比
同时对比(simultaneous contrast)即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比现象
先后对比(successive contrast)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产生的对比现象
不同感觉间相互影响的一般规律是弱的某种刺激往往能提高另一感觉的感受性,而强的某种刺激则使另一感觉的感受性降低
当某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时出现另一种感觉器官和表象,这种现象称为联觉
视觉
视觉刺激
视觉的适应刺激是380-780纳米的电磁波,这一段的电磁波也叫光波,即可见光谱(visible spectrum),紫外线和红外线是人眼看不到的
视觉现象
视敏度
视觉分辨物体细节的能力,医学上称为视力,视敏度的大小通常以视觉大小来表示
视角,物体通过眼睛节点所形成的夹角
视敏度可分为三种
最小可见敏度
视觉系统能够分辨最小物体的能力
最小间隔敏度
视觉系统区别物体间最小间隔的能力
游标敏度
用游标测定(能分辨两条线段的相对移动)
颜色
色调(color hue)取决于光的波长
亮度(luminance)取决于光的强度和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
饱和度(saturation)取决于光线中优势波长的比例
颜色混合
色光混合,相加的混合
颜料混合,相减的混合
颜色混合(color mixture)混合效应下得到的色觉经验
互补,每一种颜色都有一种与它相混合而产生白色和灰色的颜色
间色,混合两种非补色,产生一种新的介乎于它们之间的中间色
代替,相混合的两种颜色都可以由不同颜色混合后产生的相同颜色来代替
色觉缺陷
色弱(color waakness)患者虽然也能用三种波长来匹配光谱上任一波长,但他们对三种波长的感受性均低于正常人
色盲(color blindness)
局部色盲
红绿色盲,在光谱上只能看到蓝和黄两种颜色
光谱上的红橙黄绿部分看成黄色
青蓝紫部分看成蓝色
蓝黄色盲,在光谱上只能看到红色和绿色两种颜色
全色盲,只能看到灰色和白色,丧失了对颜色感受性
视觉对比
光刺激在空间上的不同分布引起的视觉经验
可以分为明暗对比和颜色对比
明暗对比是由光强在空间上的不同分布造成的
颜色对比是指一个物体颜色会受到周围物体颜色的影响而发生色调的变化
马赫带
两个相邻明度不同的光带,虽然每个光带上的光的强度是一样的,但是看起来亮区离邻近暗区的地方更亮,暗区离邻近亮区的地方更暗,这个更暗和更亮的区域叫马赫带
马赫带是由于相邻的神经细胞之间发生侧抑制的作用形成的
视觉适应
由于视觉刺激的持续作用而引起的感受性变化
可分为暗适应和明适应
暗适应是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过程
明适应是指由暗处转入明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的过程
后象
刺激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形象
可分为正后象和负后象
和刺激物性质相同的后象叫做正后象
和刺激物质相反的后象叫做负后象
颜色视觉的负后象是刺激色的补色
闪光融合
明暗交替的光刺激,当交替的速度加快的时候,闪烁的光就变成了连续的光,这就是闪光融合
能够引起融合感觉的刺激的最小频率叫闪光融合频率,也叫闪光临界频率
视觉掩蔽
在某种时间条件下,当一个闪光出现在另一个闪光之后这个闪光能影响到对前一个闪光的觉察
视觉的生理基础
外界的光线透过眼球最外层的角膜进入前房,再从瞳孔进入水晶体,玻璃体,最后投射到视网膜上
眼球后面的视网膜是由视觉神经细胞组成的,视网膜最外层叫视细胞层它有两种视觉细胞,即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两种细胞在视网膜上的分布和功能不同
锥体细胞
椎体细胞呈锥状,主要集中在视网膜的中央窝
它在强光下起作用,是明视觉器官,明视觉能分辨物体的细节和颜色
杆体细胞
杆体细胞呈杆状,分布在视网膜的边缘
在弱光下起作用,是暗视觉器官,暗视觉只能辨别物体的轮廓不能分辨物体的细节,只能分辨明暗不能分辨颜色
感受野
20世纪60年代休伯和维塞尔对视觉感受野的研究,对解释视觉的中枢机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视觉感受野是指视网膜上的一定区域或范围,在受到刺激时,能激活视觉系统与这个区域有联系的各层神经细胞的活动网膜上的这个区域就是这些神经细胞的感受野
侧抑制现象
即感受器之间能够互相影响,一个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的神经冲动对邻近部位的输入信号会产生抑制性的影响
特征察觉器
即视觉系统的高级神经元能够对呈现给视网膜上的,具有某种特性的刺激物做出反应
普肯野现象
普肯野现象说明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人们的视觉机制是不同的,红花和蓝花在白天和晚上亮度的不同
视觉理论
三色说
英国科学家托马斯·杨假定人的视网膜上有红绿蓝三种感受器,每种感受器只对光谱的一个特殊成分敏感
赫尔姆霍兹认为每种感受器都对各种波长的光有反应,但不同的感受器对不同的光更敏感
红色感受器对长波敏感
绿色感受器对中波敏感
蓝色感受器对短波敏感
四色说
又被称为对立过程理论,拮抗加工理论
黑林认为,在视网膜上存在着黑-白、红-绿、黄-蓝三对视素,它们在光刺激的作用下表现为对抗的过程,即同化过程和异化过程
三色理论适用于对视网膜机制的解释,视网膜上存在着三种椎体细胞分别对不同波长的光敏感,三色理论解释了当光刺激时眼睛中发生了什么
四色说解释的是信息在离开眼睛后视觉通道上所记录的事件,信息在到达大脑的过程中是如何被分析的
听觉
听觉是对声波物理特征的反映,声波振动鼓膜产生的感觉就是听觉
人耳能接受的振动频率20-20000HZ,低于或高于这个临界值都是听不到的
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
高于20000HZ的叫超声波
声波的物理性质包括频率,振幅和波形
频率指发声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 单位是赫兹HZ,以波的频率表示
振幅是指振动物体偏离起始位置的大小,以波的高度来表示
波形指声波的形状
听觉现象
声音有音调,响度和音色三种特性
音调取决于声波的频率
响度取决于声波的振幅
音色取决于声波的波形
等响曲线说明人耳对不同频率声音的感受性是不一样的
最敏感的部位在1000HZ-4000HZ之间
等响曲线上的声音听起来是一样响的
乐音和噪音
周期性的声波叫乐音
无周期性、不规则的声波叫噪音
声音的掩蔽
两音的强度相差较大,只能听到其中一个
纯音掩蔽,用一个纯音为掩蔽音,观察它对不同频率的其他声音的影响
噪音对纯音的掩蔽
纯音和噪音对语言的掩蔽
听觉的生理基础
听觉器官由外耳,中耳和内耳组成
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它的作用主要是收集声音
中耳由鼓膜,三块听小骨、卵圆窗和正圆窗组成,功能是传导声音
内耳由前冠器官和耳蜗组成
声音的传播途径
生理性传导
空气传导
骨传导
听觉理论
频率理论
1886年罗·费尔德提出
内耳的基底膜是和镫骨按相同频率运动的,振动的数量与声音的原有频率相适应
局限性:无法解释,人耳基底膜不能做每秒1000次以上的快速振动,人耳却能分辨每秒振动1000次以上甚至20000次的声音
共鸣理论
由赫尔姆霍茨提出
也被称为位置理论(place theory)基底膜的横纤维长短不一,靠近蜗底较窄,靠近蜗顶较宽,因而像一部竖琴的琴弦一样,能够对不同频率的声音产生共鸣
局限性:根据不充分,人耳能接受20HZ-20000HZ的震动,最高和最低频率之比为1000:1,而基底膜上横纤维长短的比例仅为10:1,二者并不对应
行波理论
冯·贝克西于20世纪四十年代发展了赫尔姆霍茨共鸣理论的合理部分提出的新的位置理论
基底膜由声波引起的震动,从基底膜开始逐渐向蜗顶推进,不同频率的振动达到基底膜的不同部位后便停下来
低频达到耳蜗顶部
高频到耳蜗的底部
根据到的位置不同从而实现对不同频率声音的分辨
正确性:正确描述了500HZ以上的声音引起基底膜运动
局限性:难以解释500HZ以下声音对基底膜的影响,当声音低于500HZ时它在基底膜的各个部位引起了相同的运动,并对毛细胞施加了相等的影响
声音频率低于500HZ频率理论是正确的声音频率高于500HZ位置理论是正确的
神经齐射理论
1949年韦弗尔提出
当声音频率低于400HZ时,听神经个别纤维的发放频率是和声音频率一致的,在声音频率较高时就需要神经纤维的联合“齐射”来反应
齐射理论可以对5000HZ以下声音的频率进行分析频率超过5000HZ,位置理论是对频率进行编码的唯一基础
其他感觉
嗅觉
某些物质的气体分子作用于鼻腔黏膜时产生的感觉
嗅觉是唯一不通过丘脑而直接进入大脑的感觉
嗅觉是人类最古老的感觉,从出生后就开始起作用
味觉
可溶性物质作用于味蕾引起的感觉
味觉的感受器是分布在舌面的各种乳突内的味蕾
最基本的味觉有甜咸酸苦,辣是一种痛觉
舌尖对甜最敏感,舍中对咸最敏感,舍两侧对酸最敏感,舌根对苦最敏感
肤觉
刺激作用于皮肤引起的各种各样的感觉
皮肤感觉包括触觉,冷觉,温觉和痛觉
肤觉在皮下的感受器呈点状(触点,冷点,温点,痛点)分布,在身体各部位的分布密度也不同
触压觉,由非均匀的压力在皮肤上引起的感觉
触压觉包括触觉和压觉
触觉,机械刺激作用于皮肤表面而未引起皮肤变形时产生的感觉
压觉,机械刺激使皮肤表面变形但未达到疼痛时产生的感觉
温度觉,皮肤对冷温刺激的感觉
冷觉和温觉的划分以生理零度为界限
温度刺激高于生理零度引起温觉
温度刺激低于生理零度,引起冷觉
痛觉
由伤害有机体的刺激所引发的感觉
痛觉对有机体由保护作用因而有生物学意义
痛觉遍布全身所有组织,每个人的感受有差异主要是因为对痛的认知和态度,以及性格特点有关
动觉
反映身体各部分运动和位置的感觉叫做动觉
动觉是随意运动的重要基础
平衡觉
反映头部位置和身体平衡状态的感觉叫平衡觉,也被称为“静觉”
平衡觉的感受器是内耳中的前庭器官
人们熟悉的晕船晕车现象就是由于前庭器官受到刺激时引起的
内脏感觉
也被称为机体觉,机体内部器官受到刺激时产生的感觉叫机体感觉
内脏感觉的性质难以界别,没有明确的定位,所以也叫“黑暗感觉”
内脏器官正常工作时往往引不起内脏感觉,只有在内脏器官发生异常时才能成为鲜明的占优势的感觉
知觉
知觉概述
知觉(percep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感觉与知觉即有联系又有区别
联系
它们都是由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引起的,感觉和知觉反映的都是事物的外部现象,都属于对事物的感性认识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化
区别
感觉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反映的是事物的整体属性
知觉虽然以感觉为基础,但知觉要比感觉复杂的多,它并不是感觉的简单集合
感觉是单个分析器作用的结果,知觉则需要多个分析器的共同作用
知觉还要受个体已有知识经验的影响
知觉的组织原则:知觉的过程就是把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的过程,所以对象和背景的关系是知觉组织最基本的原则。对象和背景相互依赖,又可以相互转换有以下原则
邻近性:空间和时间上比较接近的事物容易知觉为一个整体
相似性:相似的事物容易知觉为一个整体
对称性:对称的部分容易知觉为一个整体
连续性:连续的事物容易知觉为一个整体
共同运动性:当视野中某些成分按照共同方向运动变化时,人们容易把他们知觉为一个整体
封闭性:可以把事物知觉为一个整体,把缺少的部分补充上来
同朝向性:视野中同朝向的线条容易组成一个整体
简单性:视野中具有简单结构的部分容易组成一个整体
知觉的特性
知觉选择性
个体在知觉过程中通常要接受多种刺激,知觉总是有选择地把少数刺激当成知觉的对象,而把其他刺激当成知觉的背景,从而进行清晰的反映。
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包括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
客观因素
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差别
对象的强度
对象的活动性和新颖性
主观因素
个体的需要,动机,兴趣。情绪状态,知识经验,观察和分析的能力
知觉整体性
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物体的各个部分和各种属性结合起来,知觉为一个整体的特性
影响因素
刺激物的结构,包括刺激物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
个体的知识经验
作用
大大提高了人知觉事物的能力,整体知觉会抑制个别成分(部分和细节)的知觉
知觉的理解性
人在知觉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把知觉对象的属性登记下来,而是试图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对知觉对象作出某种解释,使其具有一定意义
个体以往的经验
词语的作用
动机与期望、情绪与兴趣以及定势等
帮助对象从背景中分出
有助于知觉的整体性,人对自己理解和熟悉的东西,容易当成一个整体来感知,相反在不理解的情况下,知觉的整体性常受到破坏
能产生知觉期待和预测
知觉恒常性
当知觉对象的物理特性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了变化的时候,知觉形象并不因此发生相应的变化,知觉的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恒常性
大小恒常性:大小恒常性是指在一定范围内,人对物体大小的知觉不完全随距离变化而变化,也不随视网膜上视像大小变化而变化,其知觉映像仍是物体的实际大小的知觉特性
形状恒常性:形状恒常性是指人在观察熟悉的物体时,当观察角度发生变化而导致视网膜上的视像发生改变时,物体原本的形状知觉保持相对不变的知觉特性
明度恒常性:明度恒常性是指当照明条件改变时,人知觉到的物体相对明度保持不变的知觉特征
原因
个体会更多的凭借自己的知识经验,而较少凭借来自视觉方面的信息
客观事物本身对光的反射率保持不变
颜色恒常性:对于熟悉的物体,当其颜色由于照明等条件的变化而改变时,人的颜色知觉保持相对不变的知觉特性
原因:大脑计算任何物体的光线都是相对于周围物体而得到的
酒精会破坏司机的大小知觉恒常性和形状知觉恒常性,这是酒后驾车事故多发的原因之一
知觉学习
由训练引起的知觉成绩的改变和知觉阀限的变化,心理学研究表明,知觉学习发生在所有感觉通道中
经验对知觉的主要影响有:知觉定势、知觉习惯和面孔识别的种族效应
知觉定势:个体已形成的知觉经验对之后经验的影响
知觉习惯:按照正常习惯的方向知觉人脸
种族效应:易分辨本民族的脸,不易分辨异民族的脸
知觉适应
个体持续知觉某种物体或现象一段时间后,会习惯其畸变的知觉现象
空间知觉
空间知觉(space perception)是对客观事物空间特性的认知
1897年美国心理学家斯特拉顿的实验说明空间知觉是人类后天学习的结果
在知觉事物的时候,我们需要一个标准才能判断,这个标准叫知觉的参考系,空间知觉的参考系分为两类
以知觉者自己为中心的参考系
以知觉者以外的事物建立的参考系
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和距离知觉
形状知觉
脑对物体形状特征的反映,是知觉,触觉,动觉协同活动的结果
格式塔心理学派提出知觉组织的一些原则
邻近性
相似性
封闭性
连续性
形状识别
人们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当前获得的信息,确定知觉到的图形是什么
对符合特征进行加工
物体识别
面孔识别
依赖于眼睛嘴巴鼻子的空间关系
文字识别
依赖于对文字的特征分析
大小知觉
对物体大小的知觉取决于物体投射到视网膜上的大小、物体距观察者的距离,以及物体周围参照物等因素
大小-距离不变假设,视网膜上投影的大小与物体大小成正比,与距离成反比
熟悉性
熟悉性可以使人们能够准确地知觉到物体实际大小
邻近物体的大小对比
当一个物体处于大物体包围中,它看上去显得小,反之显得大
体态变化
人俯视或仰视时知觉对象都会缩小
深度知觉
深度知觉又叫立体知觉、远近知觉或距离知觉,即把物体知觉为立体的三维的知觉
视觉线索
单眼线索(monocular cue)也被称为单眼深度线索,指用一只眼睛观察物体获得立体知觉的线索
线条透视
两条向远方延伸的平行线看起来趋于接近,近的看来大,远的看起来小
遮挡
如果一个物体被另一个物体遮挡,遮挡物看起来近些,而被遮挡物看起来远些
纹理梯度(结构级差)
视野中投影的大小和面积按规律层次递增和递减使进的物体看起来稀疏,远的物体看起来密集
空气透视
由于大气及空气介质使人们看到的景物近处要比远处的浓重,色彩更加饱满,清晰度更高
明亮和阴影
凹进去的地方暗,凸出的地方亮
相对位置
相对位置较高的物体显得远些,而相对位置较低的物体显得近些
运动视差
当运动时,近的物体移动的快,远的物体移动的慢,近的物体向后移动,中间的物体不动,远的物体向前移动
以上距离知觉的线索对于单双眼视觉都起作用
双眼线索(binocular cue)双眼轴的辐合作用和双眼视差
双眼眼轴辐合
两眼视线向注视对象合拢,看近的物体两眼辐合角度大,看远的物体两眼辐合角度小
由外展肌调节
双眼视差
两眼相距约65毫米
两个视线落在两个视网膜的部位不完全相同,也不完全重合
听觉线索
单耳线索
一只耳朵失去功能,另一只耳依旧能感受刺激,虽然不能辨别声源方位但依然可以有效判断声源距离
双耳线索
由双耳引起空间知觉的线索称为双耳线索
时间差
声源从不同方向传入两耳的时间差别,声源被定位于先接受到刺激耳朵的一侧
强度差
同一声源从不同方向传到两耳时造成的强度差别
声波相位差
同一声源传到两耳时,在两耳造成声波相位上的差别
即便是一只耳朵也能借助转动头部和身体获得声音的准确方位
嗅觉线索
由于气味到达两只鼻孔的时间、强度不同,也能使人分辨出气味的来源和位置
触觉和动觉线索
例如在黑暗空间中靠移动和触摸来获得空间信息
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时间知觉
对客观事物延续性和持续性的反映,主要包括时序知觉、时距知觉和时间点知觉三种
时间知觉有四种形式
时间的分辨
时间的确认
持续时间的估量
时间的预测
时间知觉依据
自然界周期性的变化
计时器提供的信息
人体生理和心理周期性的变化
感觉通道,在判断时间的精准性方面,听觉最好,触觉其次,视觉最差
一定时间内事件的数量和性质
兴趣与情绪
运动知觉
人脑对运动物体空间和时间上位移的反映对物体空间中运动特性的知觉
真动知觉
物体真正空间位移和移动速度的知觉
似动知觉
将客观静止的物体看成运动的,或把客观上不连续的位移看成连续运动的
动景运动
当两个刺激物按一定空间和时间相继呈现时,会看见一个刺激向另一个刺激运动
动景运动主要受到刺激强度、时间间隔、空间距离等因素影响
自主运动
注视暗室中的光点会感觉它在动
诱导运动
由于物体的运动使相邻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现象
运动后效
大多数运动都会产生朝相反方向运动的感觉
知觉的信息加工
自下而上的加工和自上而下的加工
自下而上的加工
也被称为数据驱动加工,知觉的产生依赖于感觉器官提供的信息,即客观事物的特性
需要建立在感觉信息输入的基础
自上而下的加工
也被称为概念驱动加工,知觉的产生依赖于主体的知识经验和他的兴趣爱好,心理状态,即还需加工头脑中已储存的信息
需要已有经验的介入,才能更好的整合零散的信息
两种加工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交互作用
在知觉外界时
非感觉信息越少,所需要的的感觉信息就越多,因此自下而上的加工就占优势
非感觉信息越多,所需要的感觉信息就越少,因此自上而下的加工就占优势
模块识别理论
给刺激一个名称,给刺激命名
模板说
识别时,需要头脑中 存在着一模一样的模式
大脑中由无数模板集,这些细致的模板集使我们辨认出客体
原型说
头脑中并不是存储着和外界刺激一样的无数个模板而是从模式中抽取出“相似性”作为原型
原型不是模板,而是一类事物的典型
特征说
以特征分析为基础,把模式的识别过程分为不同层次,每一层负责不同的特征分析,各个层次依次进行工作最终完成识别
将事物的特征与记忆中的特征相匹配
结构优势描述理论
模式识别与其所处环境有密切关系,整体结构在模式识别中有作用
错觉
错觉的含义: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物体歪曲的知觉,带有固定的倾向
错觉的种类
大小错觉
由于物体的物理大小与知觉大小不一致造成的错觉
横竖错觉
两条线长度相等,一条垂直于另一条中点,垂直线看起来比水平线长一些
缪勒-莱耶错觉
两条等长的线段,因两端箭头朝向不同而看起来箭头朝内的线段要比朝外的线段看起来短
庞邹错觉
庞邹透视错觉是指等长的两条平行线,因受到两边纵向斜线的影响,看起来上面一条线长些
庞邹大小错觉是指同一个角中两个同样大小的圆时,接近角顶端的那个看起来显得比角底端的圆更大些
德勃夫错觉
是指因对比而诱发的一种在面积大小判断上的错觉
贾斯特罗错觉
两种完全一样的扇形环,按图中排列,对比看来上面的扇形小,下面的扇形大
月亮错觉
月亮在视网膜上的视像同样大小,接近地平线看起来大些,而在头顶时看起来小些
形状和方向错觉
人对几何图形的形状和方向特征的知觉因为错觉而被扭曲
松奈错觉
当一组平行线被不同方向的斜线所截时,看起来它失去了平行线的特征
冯特错觉
两条平行线被多个方向附加线段所截时,看起来失去了平行线特征,显得向外弯曲
奥尔比逊错觉
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圆形,附上相交于一点的数条射线后,看起来正方形并非正方,圆形并非正圆
波根多夫错觉
一条直线被两条平行线遮断后,看起来被分割的两条线段不在一条直线上的错觉现象
螺旋和运动错觉
螺旋错觉
将静止的图片看成螺旋运动的错觉
运动错觉
将静止的图片看成运动的错觉
明暗错觉
赫尔曼格栅
是由于视觉神经的侧抑制引起的
形重错觉
一斤棉花和一斤铁一样重,但人们通常会认为铁重
错觉产生的原因
眼动说
在看几何图形时,眼球会跟着图形的轮廓或线条作扫描的运动,而眼球运动的方向会影响眼球运动的速度,这就导致了错觉的产生
水平垂直错觉为例,眼睛做垂直运动要比做水平运动困难,因而垂直线会比水平线看上去长些
移情说
观察者自己认同图形的某部分,并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图像上面,因而引起视觉变形
完形倾向说
人的知觉系统有某种完形的倾向,这种倾向夸大了事物各特征之间的距离,因而引起错觉
透视说
由于图形通过透视暗示深度,因而导致图形大小知觉的变化
常性误用说
把三维世界的知觉经验运用于平面物体时产生错觉
人们知觉恒常性的结果
意识和注意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