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与骑象人
2022-11-30 14:17:56 7 举报
AI智能生成
象与骑象人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推荐序
人生与幸福:你认为是什么,它就是什么
从狗之尾到骑象人
海特认为,道德判断主要由直觉引发,理性加工随后为之辩护。如果说道德判断中人的感性像条狗,理性就像那狗之尾,随狗而动
在这本关于幸福的著作中,“心”是一头大象,而“智”则成了骑象人。象与骑象人,而更多应该体现为协调和合作。
从远古智慧到现代科学
前言
本书将讨论10个观念。每一章会针对世界文明的某个重要观念,以科学研究的角度深入剖析,并从中汲取可应用到现代生活的元素
人的心理是如何运作的【人象对峙】
分裂的自我,使你产生心理冲突
关于心理古老的隐喻
佛陀:野生大象
柏拉图:两匹马
佛洛依德:自我(有意识、理性的自我)、超我(道德良心,有时会过于拘泥于社会规范)
以及本我(享乐的欲望,各种欲望,总想及时行乐)
以及本我(享乐的欲望,各种欲望,总想及时行乐)
4种自我分裂
心灵和身体
左脑和右脑
理性和感性
控制化和自动化
阻碍幸福的3个障碍
无能的意志力
心理干扰
自动化处理过程每天会产生好几千个想法及影像,这通常是通过随机联想形成的。
那些一直缠绕在我们脑中的念头或影像,通常都是特别令人震惊、一直想压抑或否认的念头。
那些一直缠绕在我们脑中的念头或影像,通常都是特别令人震惊、一直想压抑或否认的念头。
冠冕堂皇的理由
是什么令你幸福
马可·奥勒留/佛陀:发生在这个世界上的事情,只有通过我们自己对事件的诠释才能影响到我们,
所以只要我们能控制自己对事件的诠释,就能控制自己的世界
所以只要我们能控制自己对事件的诠释,就能控制自己的世界
让你感到不幸福的3个原因
情感启动效应
我们对于自己经历的一切事物,都会有“喜欢不喜欢”的反应,即便在下意识的情况下也是一样
负面偏好
大多数人身上的大象看坏的事看得太多,看好的事看得又实在太少。
强大的遗传基因
改变思维方式的3种方式
冥想
有意识地去控制自己的想法,专注凝神,头脑放空。
冥想听起来很简单:坐好,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呼吸或一个字、一个影像上,将其他的文字、想法或影像排出脑外。
冥想听起来很简单:坐好,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呼吸或一个字、一个影像上,将其他的文字、想法或影像排出脑外。
认知疗法
百忧解
我们如何相处【大象的力量】
互惠
我们为何需要互惠
超强群居性使然
互惠是种本能:认识的人给你好处,你会想要回报那个人
互惠的应用
以牙还牙
用语言造势:流言,八卦,演讲
模仿,人际关系的黏合剂
讨价还价
如何提升互惠技巧
自以为是
是什么让我们虚伪
重视道德表象胜过道德真相
当我们向外看时,很容易就能发现骗子,但自我内省时,却很难发现自己欺瞒的行为。
先做判断,再编造说辞
人会先设定自己的认知,再去寻找支持自己偏好的想法及行为的理由。
无意识的自我膨胀
我们在拿自己跟别人比时,要么就是膨胀自己的价值,要么就是贬低别人的价值。
“天真实在论”
每个人都会受自身意识形态及利益所影响,只有自己例外,只有自己看事情是绝对实事求是的。
为何会有邪恶与残暴
善恶之战
二元论:世界上有善、恶两股力量,两者力量相当,彼此抗衡,永远不断地对抗。
一元论:主张世界上只有一个上帝;是上帝依世界所需创造这个世界,邪恶是一种幻象,发源于印度的宗教大都持这种论调。
基督教的论调,这种论调将二元论及一元论混合起来,得出一种折中的说法:上帝的全善及全能与撒旦共存。
“邪恶至极”的迷思
坏人做坏事的动机都非常邪恶;被害人则是完全无辜;
邪恶来自外界,并与别的团体或攻击我们的力量结合起来对付我们。
邪恶来自外界,并与别的团体或攻击我们的力量结合起来对付我们。
“邪恶至极”的迷思就是自私偏见的最终版,也是“天真实在论”的终极版,还是双方长期陷入暴力循环的最终原因,因为两边都用这套说法让自己陷入善恶之战。
邪恶与残暴的4个成因
贪婪、野心(例如抢劫案,个人为了能直接获利而使用暴力)及虐待狂(从伤害别人中得到乐趣)
最大的成因是:自尊心太强及道德理想主义。
如何寻得完满之道
佛陀也主张对人生的高低起伏,不用在意,但他要我们完全离开这场人生的游戏。
伯恩斯也建议我们要有共情:面对冲突,要从对方的观点来看事情,这样你才能理解对方并非无理取闹。
追求幸福的方法【驭象之道】
幸福来自何处
幸福的两个原则
“进展原则”,即朝着目标前进比达成目标要幸福。
“适应原则”:人对现况的判断,是以比自己现已适应的更好或更坏为基准。
古代的幸福假设
两个幸福发现
第一,基因对个人的平均幸福程度影响很大;
第二,大部分的环境因素及人口统计因素对幸福影响甚微。
人无法从外在事物中找到幸福
现代人跟古代人一样,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拿来追求一些不会让自己更幸福的目标,
却在盲目追逐的过程中忽略了个人内在成长及精神层面的修为,而这才是真正能带给我们满足感的东西。
却在盲目追逐的过程中忽略了个人内在成长及精神层面的修为,而这才是真正能带给我们满足感的东西。
幸福方程式
H=S+C+V
我们真正感受到的幸福持久度(H),取决于我们天生遗传的幸福的范围(S),加上我们的生活条件(C),
再加上我们自己可以控制的因素(V)。
我们真正感受到的幸福持久度(H),取决于我们天生遗传的幸福的范围(S),加上我们的生活条件(C),
再加上我们自己可以控制的因素(V)。
值得你改变的外在因素
因素1:噪声
因素2:通勤
因素3:自我掌控感
因素4:羞愧
卸下这个心理负担,当事人就会变得更自信、更快乐。
因素5:人际关系
如何寻找幸福
“心流”体验
全心全意地沉浸在一份极具挑战性、与自己能力相当的工作中。希斯赞特米哈伊称这种状态为“心流体验”(flow)。
掌握自身优势
只要我们善用自己的优点,就能让自己更幸福
要人每天行善的确很容易乏味,但是如果你知道自己的优点,列出5种活动并持之以恒地进行,那么你每天至少会有一份满足感。
为何会患“奢侈病”
炫耀性消费
受“物竞天择”的影响,大象在人生游戏中本来就一心求胜,而其赢的策略有部分就是让别人印象深刻,心生艳羡,以达到鹤立鸡群的效果。
选择的悖论
有了选择,反而让我们更不快乐,但是我们却很重视选择,而且处心积虑地要让自己有所选择。
重新思考幸福的假设
佛陀、老子及其他东方贤哲发现一条让我们找到和平、平静的人生路。他们告诉我们如何通过冥想及静默来找到这条“无执”之路。
但我想进一步延伸这套幸福假设——成为阴阳方程式:来自内心,也来自外在
我们需要的是找到其中的平衡(汲取东方智慧),以及明确奋斗方向(借助现代心理学)。
我们需要的是找到其中的平衡(汲取东方智慧),以及明确奋斗方向(借助现代心理学)。
爱与依恋
爱的强大力量
拥抱和被拥抱的需求是天生的
爱能战胜恐惧
依恋,伴你一生
依恋是种特质
不是只有儿童才有依恋
为何性跟爱有关
进化
何为“真爱”
“真爱”迷思
激情不会变成友爱
关于依恋与爱的是非题
哲学家为何对爱感到不安
在古代的东方,有关爱情的问题再明显不过——爱情是一种依恋。人只有切断所有依恋,尤其是感官及性的依恋,才能达到性灵的提升。
基督教把爱重塑成一种对于更广大阶级所有人一视同仁的态度。
真正的人类之爱感到不安的原因
第一种,可能是一种虚伪的自利
第二个动机就是对死亡的恐惧
他人是地狱,也是天堂
我们是一种群体性超强的物种,充满爱、友谊、帮助、分享及与其他种种可和他人紧密联结的感情。依恋与感情关系可能会带给我们痛苦
不过,他人也是天堂。
不过,他人也是天堂。
心理的成长
人类如何从人生必然遭遇的逆境中茁壮成长,我们自己(以及我们的孩子)又该如何善用逆境,让自己从中获益
创伤后成长
第一种好处是,一旦你能挺身面对人生的挑战,便可激发自己原本潜藏的能力,而这些能力会改变我们原本对自我秉持的观念
第二种好处则表现在人际关系上。
第三种好处是,创伤会改变人生的优先顺序及对当下对他人的看法(充实地过着每天的生活)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吗
通常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比较松散的说法。这种说法是依据我们之前讨论的“创伤后成长”的三种机制,主张逆境可让人成长、坚强、喜乐、自我提升
第二种说法则比较激进,令人不安,因为该主张强调人必须经历逆境的折磨才能成长,只有历经艰辛、克服万难者,其成长与发展才会达到最高境界
人格其实可分三个层次
最低层次:如是否有神经质倾向、外向或内向、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是否讨人喜欢(亲切/善良),以及认真勤恳度等五大特质为依据,这些特质与“心理”(大象)有关,是人们面对各种不同情况的自发性反应
第二层次的人格——“个别性调适。这包括个人目标、防卫与适应机制、价值观、信仰、不同人生阶段的生活重心(如生养孩子或退休生活)
人格的第三个层次是编出“人生故事”。我们总是不停地编织着自己的人生故事,
这三个人格层次间的连贯性
只有在经历逆境的洗礼之后,她才会幡然改变,在自己不同的人格层次间理出一致的目标。
其高层次(长期)人生目标与低层次(近期)人生目标彼此互相契合,所以在其追求短期目标的同时也促进其长期目标的达成。
如何从逆境中获益
乐观的人比悲观的人更能从逆境胜出。
面对危机的方法基本上可分成三种
积极面对\重新评估\逃避
遭遇逆境的最佳时机
儿童特别容易受逆境伤害,。
如果孩子的生活环境每天危机四伏,如此一来,孩子大脑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他会变得不太容易相信别人,对人充满戒心
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孩子从小就发展出最积极的情感风格或最大的幸福幅度
青少年的情况就有所不同。
如果年轻人在十七八岁到二十岁出头时碰到逆境的洗礼,且最后完全克服逆境的磨难,重新站起来,那么他便能从逆境中获得最大的益处。
一般人到28岁左右就开始定型。
从创伤中汲取智慧
普鲁斯特曾这么说:
智慧不是别人给的,一定得靠自己去发现,走过无人的荒野,无人可依靠,无人能卸除我们的责任,只有自己的智慧才是最后我们认识这个世界的唯一观点。
智慧不是别人给的,一定得靠自己去发现,走过无人的荒野,无人可依靠,无人能卸除我们的责任,只有自己的智慧才是最后我们认识这个世界的唯一观点。
知识可分两种:显性(explicit)知识及默会(tacit)知识。
显性知识是指我们所知的、有意识说出口的、不受时空条件所限制的事实。
默会知识讲的是过程(强调“知其所以然”而不是“知其然”),要获得这类知识不需要别人帮助,而是跟个人的价值观有关。
智慧是一种能让我们在两者间取得平衡的默会知识。
父母的最佳因应之道,就是给孩子丰富的生活体验,让孩子可以在不同生活领域得到默会知识。
要让逆境对人产生最大益处,那么逆境发生的时机一定要对(刚成年时),对象也要对(具备足够的社会及心理资源者,才有办法面对挑战,从中获益),程度要恰到好处(不能严重到造成“创伤后应激障碍”)。
道德的成长
古人追求的美德
大部分文化也都会清楚载明,并一再灌输大家一个观念:愿意修养自身美德者,就会获益。
另一个共同特征是,这些古老文本都非常强调格言及好榜样,而非逻辑与证明。
许多古老文本的第三项共同特征是,它们都非常重视实践及习惯,而非以事实为依据的知识。
人为何会迷失在道德迷宫中
单一的道德准则
由人格道德转向困境道德
第一,这会削弱道德的力量,并窄化道德的范畴。
第二个理由则与道德教育的重心从美德转向道德推论有关,因为这种道德分析是出自一种很糟的心理学训练。
积极心理学对美德的解读
6种美德
智慧与知识、勇气、仁爱、正义、节制(超越原有的自我)
24种人格优势
塞利格曼与彼得森提出24项原则
宗教对美德的解读
难题简答:美德本身就是一种回报
难题难答:施比受更有福
美德的未来
品德为何可能会死亡
产生了另一种“自我观”——一种以个人偏好及自我实现为中心思想的价值观。
第二个原因——包容性
概念:失范
为适应此多元之趋势,教育工作者只好勉力找出一套所有人都可以接受的道德观,但这套道德观的范围却日趋缩小。
该提倡“多元化”吗
人口学多元化与道德多元化。
道德多元化本质上则是涂尔干形容的失范:一种对道德规范与价值缺乏共识的状况。
追寻人生的意义【驭象而奔】
灵性的觉醒
社会空间的3个维度
一个是以水平维度所表示的亲密或喜爱度
另一个则是以垂直维度所表示的阶级或社会地位
我认为这是我们的内心感受到第三维度,一种被我称为“神性”的道德维度
这个真理隐含着一个意思:人一旦丧失神性,让自己的世界窄化为二维世界,就会变得非常贫乏。
如果过于极端,一心想建立一个完美的三维世界,并把这个想法强加在所有人身上,就会变成狂热的基本教义派。
如果过于极端,一心想建立一个完美的三维世界,并把这个想法强加在所有人身上,就会变成狂热的基本教义派。
人类无法抗拒神圣
从厌恶感之中发现神性
一看到这种野蛮行为,我们就会觉得恶心想吐,并在直觉上认为这些人有问题。
神性的道德规范
如果我们的想法像神那么神圣,我们就会成神,但如果我们的想法像恶魔那么邪恶,我们就会成魔。
神圣的片刻
它不断以“隐蔽的宗教形式”出现在现代俗世生活中。
提升感与人类之爱
提升感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大部分人都说那是一种放开自己、很温暖或发光发亮的感觉。
提升感能让人心中充满爱
敬畏与超越
能让我们在第三维度有所提升的不单单只有美德。大自然的壮阔与美景同样也能激动人心。
自由的滋味
敬畏,一种自我超越的情绪
感受“巅峰体验”
所谓的“巅峰体验”是指一些非常独特、自我超越的片刻,其与日常生活体验大不相同。
马斯洛:《宗教、价值观与巅峰体验》
为何“自我”成了追求精神提升的障碍
“平面国”与文化论战
人生的意义
人生意义为何
追寻人生意义是一个高贵的行为,每个人都该为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但是很少有人认为自己真的可以找到答案。
何谓“意义”
我们并不预期能找到直接的答案,而是希望得到一点儿启发,一些能让人发出惊叹的体验,
突然之间,以前我们所不了解或认为微不足道的事物,都变得有道理起来
突然之间,以前我们所不了解或认为微不足道的事物,都变得有道理起来
两个子问题
第一个子问题可称为人生目的为何:“人类出现在地球上,目的为何?人类为什么会在这里?”
第二个子问题是生活本身的目的:“我应该怎么过日子?我应该怎么做才能有美好、快乐、充实且有意义的人生?”
什么能令你感受到“人生本身”的目的
爱与工作
全心投入
跨层次一致性
关于“综合”这个观念最深刻的一个见解:当人们肉体、心理及社会文化三个生存层次的生活连贯一致时,人就会找到人生的意义。
群体选择
超越自我的意义感
幸福之道在中庸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