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_毛中特新时期
2020-08-10 11:01:59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考研政治_毛中特新时期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导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两大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新时代
新思想
新思想
新时代的新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新时代的内涵和意义
新的历史方位 新时代的内涵 历史阶段没变
新时代的意义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及其依据
195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内容
八大
1981 十一届六中
2017 十九大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依据
改革开放40年 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升显著 很多方面列入世界前列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人民需求更加综合性 民主法治公平安全环境
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很多 主要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 历史阶段 国情 国际地位【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没变 国际作用变】 没有变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是改革开发以来我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鲜明主题
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
主要内容
八个明确
思想层面的表述 重点讲是怎么看 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
十四个坚持
行动纲领层面的表述 重点讲是怎么办 回答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21BC马克思住主义
① 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② 开辟中特社会新境界
③ 对人类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新时代精神旗帜
十九大 习近平新思想写入党的指导思想
十三届人大全国一次会议 写入宪法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坚持和发展中特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 分两步走在21BC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形象表达
中国梦的科学内涵
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
中国梦的实现
① 走中国道路 就是中特道路
② 弘扬中国精神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③ 凝聚中国力量 全国各族人民团结的力量
伟大意义
与世界各国人民美好梦想相同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新两步】
2020-21BC中叶
两个一百年
到建党100年时简称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 两个阶段
① 2020-2035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② 2035-21BC中叶 在基本实现现代化基础上 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020-2035 基本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
经济方面 创新型国家前列和经济发展由数量和规模扩张向质量和效率提升的根本转变
生态方面 生态环境的根本好转
民生方面 进入高水平国家行列
2035-21BC中叶
政治方面 六又局面 又集中又民主又纪律又自由又统一意志又个人心情舒畅活波
民生与社会建设方面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布局
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贯彻新发展理念
创新【动力问题】、协调【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内外联动问题】、共享【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的新发展理念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绿色是永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共享是中特主义的本质要求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做法
① 推进增长动能转换 以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为重点全面提升实体经济
② 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实现由以价取胜向以质取胜的转变
③ 加大人力资本培育力度 更加注重调动和保护人的积极性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④ 持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 优化市场供求结构 坚持去产能、去存库、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 扩大优质增量供给
需求侧
短期调控 总量调控 经济不健康不长久
供给侧
生产端 长期调控 淘汰落后产能 结构优化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及其主要任务
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成
主要任务和措施
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战略制度
乡村振兴战略
意义
目标要求
具体举措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十九届四中全会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邓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完善坚持
所有制层面
民营企业座谈会
分配制层面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经济体制改革时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 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计划和市场的关系
坚持中特政治发展道路
要求
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
国体
人民民主专政
本质
无产阶级专政
政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性质认识 人大民主是间接民主
措施
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总体要求
四个意识
政治 核心 大局 看齐
四个自信
理论 道路 制度 文化【根本】
两个维护
维护习近平 维护党中央
坚持发展中特主义作为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主轴
服务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工作主线
加强思想政治引领 广泛凝聚共识为中心环节
坚持团结民主为两大主题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共同繁荣是出发点和落脚点
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
维护祖国统一的基础
民族团结的共同条件
伟大复兴的重要条件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直接民主
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作用
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爱国统一战线构成
举措 【处理宗教原则①独立自主自办②政教分离】
坚持一国两制 推进祖国统一
坚持一国两制的制度自信
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
扎实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制度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 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 是新时代三大历史任务之一
举措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道路
措施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重要性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纽带 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
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观 VS 体系
如何做
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措施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措施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措施
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措施
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 引领性地位】
涵义
目标要求
措施
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突破性 先导性环节 动力环节】
必要性
基本原则 举措
评价论断
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重要性/必要性
①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②全面开放是实现我国繁荣富强的根本出路
新格局
十九大
"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 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 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开放新格局 做法
高水平对外开放 补充性做法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主要内容
全面深化改革
总目标
完善和发展中特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根本目的
公平正义 增强人民福祉
根本方向
完善和发展中特主义制度
实现路径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国家治理体系
党领导下的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
国家治理能力
运动国家制度管理能力 如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
治理体系 VS 治理能力 可相互促进但没有必然关系
13点优势
重点任务
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关系
措施
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形成发展
重要步骤
怎么做
坚持完善中特法治体系 提高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能力
法治体系
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总目标
建设中特法治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做法
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体制机制
完善立法体制机制
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
加强对法律实施的监督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党的考验
执政考验 改革开放考验 市场经济考验 外部环境考验
党的危险
精神懈怠危险 能力不足危险 脱离群众危险 消极腐败危险
总目标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根本方针
坚持党要管党 全面【基础】从严【关键】治【要害】党
建设目标
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原因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军队国防】外【外交】条件和领导【党的建设】核心
习近平强军思想
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融合格局
融合格局
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调整时期
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内涵
依据&意义
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
内涵 & 核心
基本主张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背景
科学内涵
措施
促进 一带一路 国际合作
第二届高峰论坛 措施
十九大 措施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是中特事业领导核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党的领导 原因
最大优势 原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历史使命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党是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 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全面增强党的执政本领
总体概念
合集
党的会议
中共一大
1921.7.23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上海 确立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中共二大
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
党的最高纲领
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当前阶段纲领
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革命方法
群众路线方法 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关系革命成败一个大问题
中共大三
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 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党内合作】
1938 六届六中全会
毛泽东《论新阶段》
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 经过延安整风运动成为全党的共识
中共七大
刘少奇 延安 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所创造的理论成果
正式命名为毛泽东思想,并将毛泽东思想规定为党一切工作的指针
正式命名为毛泽东思想,并将毛泽东思想规定为党一切工作的指针
1981 十一届六中全会
邓小平《中国共产党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活的灵魂 即实事求是【根本思想】、群众路线【根本工作路线】、独立自主【根本政治原则】
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十二大
邓小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我党全部理论和实践创新的主题
十三大
第一次论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明确党的"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第一次中特理论内容作了系统概况
邓小平理论形成标志
邓小平理论轮廓形成
十四大
第一次系统回答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如何建设巩固社会主义
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十五大
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1999宪法修正案写入宪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小三步】
21BC第一个十年 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 人民小康生活更富裕 更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1BC第二个十年 国民经济更发展 各项制度更完善
21BC中叶 中国成立一百年 基本实现现代化 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21BC第二个十年 国民经济更发展 各项制度更完善
21BC中叶 中国成立一百年 基本实现现代化 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十七大
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概念
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十九届四中全会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邓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毛泽东文章
1926.7 北伐战争
毛泽东《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 "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 "所谓国民革命运动,其大部分即是农民运动"
土地革命早期 农村包围城市
《反对本本主义》 "没有调查 没有发言权" "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阐明中国革命走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的道路 提出党把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农村 农村开展游击战争 深入进行土地革命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 论证了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并且发展的主客观条件 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总结历史经验 迎接全国性抗日战争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争新策略 系统解决党的政治路线问题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总结土地革命战争中党内军事问题大争论
延安抗日军政大学 《矛盾论》《实践论》 揭露批判党内的主观主义 尤其是教条主义错误 论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国情结合 阐明党内的思想路线
《论持久战》
采取持久战的战略方针
一方面 日本强中国弱 必定是持久战
另一方面 日本小国退步的、野蛮的侵略战争 中国大国进步的反侵略战争
预测抗日战争的发展进程 ① 防御 ② 相持 ③反攻 其中战略相持阶段是抗日战争最后取得胜利的最关键阶段
另一方面 日本小国退步的、野蛮的侵略战争 中国大国进步的反侵略战争
预测抗日战争的发展进程 ① 防御 ② 相持 ③反攻 其中战略相持阶段是抗日战争最后取得胜利的最关键阶段
毛泽东 《(共产党人) 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 重要理论著作
揭示中国两半性质和主要特征
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国革命发生和发展原因
阐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中国革命运动 包括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国革命发生和发展原因
阐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中国革命运动 包括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阐明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纲领
总结中国共产党建设以来的历史经验 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
1938六届六中全会 毛泽东《论新阶段》
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 经过延安整风运动成为全党的共识
1949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利用一切利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因素 团结民族资产阶级
利用一切利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因素 团结民族资产阶级
新民主主义革命
《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毛泽东
完整表述总路线的内容 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对象、动力、领导力量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毛泽东
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1945 毛泽东 党七大 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 进一步联系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党的基本纲领
1940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阐明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初步形成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
土地革命战争早期时期 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
《战争和战略问题》
从此把经过长期武装斗争 先占乡村后取城市 最后夺取全国胜利 作为革命道路确立下来
抗日战争时期
《(共产党人)发刊词》
统一战线 武装斗争 党的建设 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
1956 《论十大关系》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马 + 中 第二次结合
初步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明确提出以苏为鉴,独立自主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基本方针
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
基本原则
独立自主
第一大关系 即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
1957.2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
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充满着矛盾 正是矛盾推动发展
中国工业化道路 主要是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 别于苏联
中国革命问题
首要问题
分清敌我
基本问题
农民问题
中心问题/核心问题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总路线
-1949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1949-1956
一化三改
1978-
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
道路
-1949
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
1949-1956
合作化
195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理论回答基本问题
毛泽东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
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江泽民
建设什么的党 怎样建设党
胡锦涛
实现什么样发展 怎样发展
习近平
新时代我们坚持发展什么样的中特 怎样坚持发展中特
新时代中国大三历史任务
祖国统一
社会主义现代化
世界和平
基本国策
对外开放
节约资源
一国两制
保护环境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