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2020-07-15 10:37:20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考研政治导论和马哲部分,标红部分为重点分析题考点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导论
创立与发展
内涵和构成
内涵:创立者,内容,目的,立场,作用
构成
哲学(方法)
政经(主体)
科社(归宿)
基本立场、观点、方法
立场:无产阶级、人民
观点(内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
方法:自然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来源
社会根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
阶级基础(实践基础):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剥削和压迫的斗争
思想渊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
鲜明特征和当代价值
鲜明特征
科学性(独有)
革命性:彻底的批判精神,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
实践性(独有)
人民性:以阶级性为深刻基础,是无产阶级先进性的体现
发展开放性:不断发展、不断吸收
当代价值
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
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
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
马哲
哲学基本问题
物质(存在)和意识(思维)何者为第一性
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古典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是一切客观存在
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
可知论:唯物、唯心
不可知论:二元论(不彻底的唯心主义)
唯物论
(世界是什么)
(世界是什么)
物质和意识
物质
物质范畴和理论意义
范畴
恩格斯:抽象
列宁: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定义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理论意义
物质和运动
运动的概念:运动(变化)及其过程,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关系:不可分割(A是B的A,B是A的B)
批判
脱离物质谈运动:唯心主义
脱离运动谈物质:形而上学
运动和静止
静止的概念:空间位置和根本属性暂时未变
关系:对立统一
相互区别: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相互联系: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相互依赖、渗透、包含)
批判
夸大静止:形而上学
夸大运动:诡辩论
物质运动和时空
时空的概念
时间:一维性
空间三维性
关系:不可分割
时间和空间都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时空的特点
不可分割→客观性
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有限,整个物质世界无限
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具体特征是相对的
实践(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实践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解和解释一
切社会现象本质的一把钥匙
切社会现象本质的一把钥匙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表现
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形成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意识
概念: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脑的机能和属性、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来源: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所有物质的反应特性→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高等
动物死亡感觉心理→人类的意识)
动物死亡感觉心理→人类的意识)
形成过程的影响因素
社会实践(劳动):决定性作用
语言:促进作用
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
本质: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作用:能动作用
表现
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反映世界具有自觉性)
创造性
指导实践改造世界
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辩证关系
整个物质世界
相互区别
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
物质不是意识,意识不是物质
物质不能代替意识,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相互联系
相互转化
意识对物质具有依赖性,又有相对独立性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意识
社会历史领域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在社会历史趋向和主体选择的关系
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和必然性规定人的活动要受规律性的制约,同时,不能否定
人作为历史主体的能动性和选择性
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和必然性规定人的活动要受规律性的制约,同时,不能否定
人作为历史主体的能动性和选择性
正确认识和把握
处理好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处理好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尊重客观规律
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如何
从实际出发是前提
实践是基本途径
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内容
世界是统一的,世界的本原是一个
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
多样性的统一,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
体现
意识统一于物质
人类社会统一于物质
表现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人类获取生产资料的活动是物质性活动
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作用
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石
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践出发,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在现实生活中和实际工作中的生动体现
一切从实践出发,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在现实生活中和实际工作中的生动体现
唯物辩证法
(世界是怎样的)
(世界是怎样的)
两大总特征
普遍联系
概念: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制约、作用的关系
联系是以区别为基础的
特点
客观性
普遍性
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
任何事物不能孤立存在
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每一事物都是环节
多样性
主要方式
内部和外部,直接和间接,必然和偶然,本质和非本质等
条件性
、条件支持或制约
条件可以改变
改变和创造条件不是任意的
方法论:整体性、开放性
永恒发展
内涵(概念):概括一切形式的变化就是运动,运动的基本趋势就是发展
运动=变化>发展
实质:前进上升的运动,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旧事物的概念
新事物: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
旧事物: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因
新事物有新的结构和功能,适应了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
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否定和保留
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事物发展的过程性
恩格斯: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一切在历史上产生的都要在历史上灭亡
方法论意义:历史的眼光
五对范畴
原因和结果(前后相继,彼此制约)
概念
原因: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
结果: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
关系:辩证关系
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互为因果
结果存在于原因之中,原因表现在结果之中
关系是复杂多样的
方法论意义: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必然和偶然
概念
必然:一定发生,确定不移的趋势
偶然:并非确定发生,不确定的趋势
关系:对立统一
相互区别
产生和形成的原因不同
必然: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
偶然:产生于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
表现形式不同
必然:稳定的
偶然:不稳定、暂时、不确定
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不同:必然支配地位,偶然从属地位
相互统一
必然存在于偶然之中,通过大量偶然表现出来
偶然背后隐藏着必然,受必然支配,偶然是必然的表现形式和补充
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意义: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机遇
可能和现实
概念
可能:事物发展中潜在的东西
现实:相互联系着的实际存在的事物的综合
关系:相互包含,相互转化
方法论意义:发挥主观能动性
现象和本质
概念
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
真象
假象
本质: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
关系:对立统一
相互区别
现象:个别的,具体的;多变易逝的;生动丰富的
本质:一般的,普遍的;相对稳定的;深刻单纯的
相互统一: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即使是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
方法论意义
统一→透过现象看本质
对立→不能停留于现象而必须透过现象揭示本质
内容和形式
概念
内容:构成一切要素的总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础
形式:内容诸多要素相互结合的结构和表现方式
关系: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形式适应内容时,对内容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形式不适应内容时,对内容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形式不适应内容时,对内容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方法论意义:适时抛弃与内容不相适应的形式
三大规律
对立统一(矛盾规律)
联系的内容,发展的原因和动力
联系的内容,发展的原因和动力
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因为
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
贯穿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
提供了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对事物辩证认识的实质)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含义
矛盾的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相互排斥,相互分离
按斗争的激烈性
对抗性矛盾
非对抗性矛盾
关系:相互联结,相互制约
相互统一: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中
相互区别: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方法论意义
看待问题要“一分为二”
“批判地继承”“批判地吸收”
求同存异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表现
矛盾的同一性
相互依存→矛盾双方可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得到发展
相互包含→矛盾双方可相互吸收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发展
相互贯通→矛盾双方可向着彼此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着事物的发展方向
矛盾的斗争性
推动事物量变(矛盾双方差距缩小)
实现事物质变(矛盾双方地位改变)
方法论意义
事物的发展“相反相成”“相辅相成”
和谐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同一
学会从事物的对立面把握事物的统一,逆向思考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含义
普遍性: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特殊性: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个有其特点
表现
不同事物的矛盾
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
矛盾的不同方面
关系:辩证统一
相互区别:矛盾的共性时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相互联系: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方法论意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的不平衡发展原理
内容:矛盾的性质主要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方法论意义:坚持“两点论”“重点论”统一
量变质变规律
发展的过程和状态
发展的过程和状态
概念
质: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认识质是认识和实践的起点和基础。只有认识质才能区别事物
量: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
认识量的意义
认识事物的量是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
只有正确了解事物的量才能正确估计事物在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
度:保持事物稳定性的数量界限
度的两端叫关节点/临界点
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或排列顺序的变化
不显著,连续性
质变:根本变化
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关系:辩证关系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质变和量变相互渗透
总的量变过程中由=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
质变的过程中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方法论意义
理论
夸大质变:激变论
夸大量变:庸俗进化论
实践
适度原则
对社会主义(质)初级阶段(量)的认识
改革、发展和稳定
否定之否定规律
发展的方向和归宿
发展的方向和归宿
概念
肯定因素:维持现存事物存在的因素
否定因素: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因素
辩证否定观基本内容
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否定之否定规律:两次否定,三个阶段
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
方法论意义
理论
只看到回归,没看到发展:循环论
只看到发展没看到回归:直线论
实践:前途是光明的,过程是曲折的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客观辩证法: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
外部必然性
主观辩证法: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
观念的,逻辑的
认识论
(如何认识)
(如何认识)
认识的来源和本质
实践
本质
错误观点
中国古代哲学:就“践行”“实行”“行”,主要是道德伦理行为
西方哲学史
康德:理性自主的道德活动
黑格尔:主观改造客观对象的创造性精神活动
费尔巴哈:把实践和物质性联系起来,但等同于生理活动
正确观点:实践是感性的(有意识来指导,体现主体的目的)、
对象的(客观)的物质活动(客观性)
对象的(客观)的物质活动(客观性)
实践的含义: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地社会性地客观物质活动
特征
直接现实性(本质特征):实践具有把人脑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的功能
主观能动性:实践有意识指导,体现主体的目的性
社会历史性:不同历史阶段的时间内涵不同
基本结构
基本要素
实践主体
概念:具有一定的主体能力、从事现实社会实践活动的人
任务:设定实践目的、操作实践中介、改造实践客体
能力
自然能力
精神能力
知识性因素(首要)
非知识性能力:情感和意志因素
基本形态:个体、群体、人类主体
实践客体
概念: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类型
实践中介
概念: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手段的程序和方法
中介系统
物质性工具系统
语言符号工具系统
主客体关系
关系:实践关系(最根本)、认识关系、价值关系
不断变化
主体客观化
客体主观化
形式
三种基本类型
物质生产实践——劳动
社会政治实践——处理关系
科学文化实践——探索
新的实践形式:虚拟实践
特点:交互性、开放性、间接性
注意:虚拟时间是实践活动的派生形式,具有相对独立性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原因
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实践为认识的形成提供可能
影响认识的因素:天赋(生理因素)、间接经验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认识
唯心主义先验论:从思想感觉到物
唯物主义反映论:从物到感觉思想
直观/机械反映论(旧唯物主义)
能动反映论
认识的本质: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反应特性
认识特性
反应特性和认识特性的关系:不可分割
两个特点(优点)
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
把辩证法应用于认识过程
认识的过程和规律
认识的过程(两次飞跃)
从实践到认识
(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感性认识
对象: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
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
特点:直接性、具体性
理性认识
对象: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
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特点:间接性、抽象性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辩证统一
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为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实现条件
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工制作
从认识到实践
(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是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
影响因素
理性因素
概念: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
作用:指导作用,解释作用,预见作用
非理性因素(感性因素)
概念:认识主体的情感和意志
作用:激活,驱动和控制作用
认识的两大规律
认识的反复性
概念: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原因
客观方面:事物的各个方面及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
主观方面:人的认识能力有一个提高的过程
认识的无限性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无限循环,形式上循环往复,实质上前进上升
实践和认识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方法论
实践超前于认识:冒进主义(左)
实践落后于认识:保守主义(右)
认识的结果和检验标准
真理
真理观
马赫主义:凡是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
实用主义:有用即真理
马克思主义: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应
特点
客观性(本质属性)
原因
内容:外部物质世界是客观的
检验标准: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决定
真理的一元性:同一条件下对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
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
绝对性
含义
真理包含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
相对性
含义
真理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绝对性和相对性
关系:辩证统一
相互依存
相互包含
真理的绝对性寓于真理的相对性之中
真理的相对性必然包含并表现着真理的绝对性
无数相对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
真理发展规律:无限接近终极绝对真理
根源
人的思维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
人的认知能力的无限性和有限性
方法论
只看到绝对真理:教条主义
只看到相对真理:怀疑主义诡辩论
真理和谬误
相互区别:真理和谬误决定于认识的内容是否如实地反应了客观事物,因此真理和谬误是性质不同的两种认识,它们是对立的
相互联系:它们是统一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在一定范围内对立是绝对的,
超出一定范围,会相互转化,真理会变成谬误
超出一定范围,会相互转化,真理会变成谬误
检验标准:实践
原因
真理的本性: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的一致、符合
实践的特点:实践的本质特点是直接现实性
实践标准的特点
确定性
唯一标准
不可推翻
即使当前不能判定,最终也会被裁定
不确定性
局限性
不是一次完成
已经被检验过的真理还要继续经受实践的检验
真理与价值
价值
概念: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是客体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基本特性
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主体性:主体不同,价值不同
多维性:维度不同,价值不同
社会历史性:历史时期不同,价值不同
价值评价
概念:关于价值现象的评价性认识活动
特点
评价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
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直接相关
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对客体状况和主体需要的认识
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
含义:实践的尺度
真理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
实践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
体现
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
价值的形成和实现必须以坚持真理为前提,真理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必须勇于创新
从必然走向自由
概念
自由:想怎样,能动性
必然:该怎样,客观规律性
认识必然和争取自由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标
自由的条件
认识条件:认识越多越自由
实践条件
自由以必然为限度
自由不以牺牲别人的自由为前提
批判
夸大能动:唯意志论
夸大规律:宿命论
唯物史观
(人类历史发展规律)
(人类历史发展规律)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唯心史观的缺陷
只看到历史发展背后的精神动力,没看到精神力量背后的物质动因
只看到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而忽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物质)
自然地理环境(影响因素)
人口因素(影响因素)
生产方式(决定性力量)
生产力:物质力量,人与自然的关系
基本要素
劳动资料(劳动手段):其中生产工具最重要,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
劳动对象
劳动者: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科学技术
科技不是生产力中的独立要素
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生产发展中的决定性因素,注意是生产劳动中,不是社会历史中
生产关系:物质,人与人的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最基本的,决定性的,是判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
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产品分配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第一对社会基本矛盾)
(第一对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社会意识(精神)
社会心理与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
社会意识形式
社会意识形态:与经济、阶级有关
非社会意识形态:与经济、阶级无关
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反作用于物质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
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双向的
方法论意义
理论: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
现实:对社会发展包括社会文化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第二对社会基本矛盾)
(第二对社会基本矛盾)
经济基础
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
意识形态(观念上层建筑)
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
辩证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反作用的性质归根到底取决于它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形态更替
社会形态的内涵: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经济形态
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
社会形态的特点
内容是全面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缺一不可,犹如“骨骼”和“血肉”
骨骼:经济基础
血肉:上层建筑
社会形态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
社会形态的历史的,有它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社会形态更替的特点
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纵向(时间轴)
横向
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选择原因
取决于民族利益
取决于交往
取决于对历史必然性和本民族特点的把握程度
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原因
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发展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
科学技术是社会动力体系中的又一重要动力
科学技术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
科学技术推动生活方式的变革
科学技术推动思维方式的变革
历史创造者
原则
唯物史观立足于现实的人及其本质来把握历史的创造者
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进程
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
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
现实的人
概念:不是处于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的固定不变状态的人,而是处于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
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
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
存在的内在依据
人的本质
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层次:人的本质在于劳动
人与人想区别的层次: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人民群众的概念
质:人民群众是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的人
量: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最稳定的主体部分: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原因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制约因素
经济条件(根本)
政治条件
精神文化条件
方法论
群众观点: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新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始终起一定作用,又是发生决定性影响,但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与人民群众一起创造历史
政经
科社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