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四节 血型和输血原则
2020-07-15 10:43:23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生理学 第三章 第四节 血量和输血原则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第三章 第四节 血型和输血原则
血型与红细胞凝集
血型
通常是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1990N48]
红细胞凝集
若将血型不相容的两个人的血液滴加在玻片上并使之混合,则红细胞可凝集成簇,这一现象称为红细胞凝集
红细胞凝集的本质是抗原-抗体反应
红细胞膜上抗原的特异性取决于其抗原决定簇,这些抗原在凝集反应中被称为凝集原
能与红细胞膜上的凝集原起反应的特异抗体则称为凝集素
凝集素为γ-球蛋白,存在于血浆中
红细胞血型
ABO血型系统
ABO血型的分型
9版生理学P80表3-3
ABO血型系统的抗原
ABO血型系统的抗体[1988N137]
天然抗体多属IgM,分子量大,不能通过胎盘[2013N6]
免疫性抗体属于IgG抗体,分子量小,能通过胎盘进人胎儿体内
在与胎儿ABO血型不合的孕妇,可因母体内免疫性IgG型血型抗体进人胎儿体内而引起胎儿红细胞的破坏,发生新生儿溶血病
ABO血型的遗传[1998N139/2010N152]
9版生理学P81表3-4
ABO血型的鉴定
正向定型
抗A与抗B抗体检测来检查红细胞上有无A或B抗原
反向定型
用已知血型的红细胞检测血清中有无抗A或抗B抗体
Rh血型系统
Rh血型的发现和分布
85%的白种人的红细胞上具有与恒河猴红细胞同样的抗原,这种血型称为Rh阳性血型
约15%的白种人的红细胞不被这种血清凝集,称为Rh阴性血型
Rh血型系统的抗原与分型
抗原
D、E、C、c、e
医学上通常将红细胞上含有D抗原者称为Rh阳性;而红细胞上缺乏D抗原者称为Rh阴性
Rh血型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人的血清中不存在抗Rh的天然抗体,只有当Rh阴性者在接受Rh阳性的血液后,才会通过体液性免疫产生抗Rh的免疫性抗体
Rh阴性受血者在第一次接受Rh阳性血液的输血后,一般不产生明显的输血反应,但在第二次或多次输人Rh阳性的血液时,即可发生抗原-抗体反应,输人的Rh阳性红细胞将被破坏而发生溶血
Rh系统的抗体主要是IgG,因其分子较小,因而能透过胎盘[2012N6]
这种IgG型抗体可透过胎盘进入胎儿的血液,使胎儿的红细胞发生溶血,造成新生儿溶血性贫血,严重时可导致胎儿死亡
Rh阴性的母体怀第一胎Rh阳性的胎儿时,很少出现新生儿溶血的情况;但在第二次妊娠时,母体内抗Rh抗体可进人胎儿体内而引起新生儿溶血[2011N5]
血量和输血原则
血量
血量是指全身血液的总量,相当于体重的7%~8%,即每千克体重有70~80ml血液
全身血液的大部分在心血管系统中快速循环流动,称为循环血量[1988N26]
小部分血液滞留在肝、肺、腹腔静脉和皮下静脉丛内,流动很慢,称为储存血量
输血原则
交叉配血试验
把供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进行配合试验,称为交叉配血主侧
再将受血者的红细胞与供血者的血清作配合试验,称为交叉配血次侧
如果交叉配血试验的两侧都没有发生凝集反应,即为配血相合,可以进行输血
即使在ABO系统血型相通的人之间进行输血,输血前也必须进行交叉配血试验[1999N6]
成分输血
是把人血中的各种不同成分,如红细胞、粒细胞、血小板和血浆,分别制备成高纯度或高浓度的制品,再输注给患者
严重贫血患者
患者主要是红细胞量不足,总血量不一定减少,故适宜输注浓缩红细胞悬液
大面积烧伤患者
主要是由于创面渗出使血浆大量丢失,因此适宜输入血浆或血浆代用品,如右旋糖酐溶液等
各种出血性疾病的患者
可根据疾病的情况输入浓缩的血小板悬液或含凝血因子的新鲜血浆,以促进止血或凝血过程
自体输血
是采用患者自身血液成分,以满足本人手术或紧急情况下需要的一种输血疗法
0 条评论
回复 删除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