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二第一章:教育基础
2020-07-28 10:15:29 4 举报
AI智能生成
科目二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第一章:教育基础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课程概述
由来
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组织起来的教育内容
课程概念
广义: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
狭义:某一门学科
典型定义
课程即教学科目
课程即预期学习效果(学习结果/目标)
课程即学习经验(经验获得)
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目标
课程即文化再生产
课程即社会改造
课程类型
内容的组织形式
分科课程(单科)
综合课程(2门以上)
学科的固有属性
学科课程(各种不同学科)
活动课程(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
学生的学习要求角度
必修课程(必须修习)
选修课程(自主选择修习)
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
国家课程(全国范围内统一设置)
地方课程(突出地方特色)
校本课程(学校自己设置)
呈现方式
显性课程(具有实际形态并以外显方式出现)
隐性课程(对学生产生潜在影响--校风学风、学校领导、建筑、环境、管理体制、人际关系)
内容重要程度
核心课程
边缘课程
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理论
理想的课程(设想、建议)
正式的课程(课程表中的课程)
领悟(或理解)的课程(任教老师所领悟的课程)
运作的课程(课堂实际实施--教师)
经验的课程(学生)
课程理论流派
学科中心课程论
(知识中心课程理论)
(知识中心课程理论)
斯宾塞
赫尔巴特
布鲁纳
活动中心课程论
(儿童中心或经验课程论)
(儿童中心或经验课程论)
杜威
社会中心课程论
布拉梅尔德
课程目标与结构
课程目标
概念: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分类
行为性目标(训练知识、技能为主)
生成性目标(随教育过程的开展自然生成)
表现型目标(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课程安排)
普遍性目标(教育宗旨/目的)
确立的依据
对学生的研究(学习者的需要)
对社会的研究(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
对学科的研究(学科发展的需要)
课程结构
概念:指课程各部分的组织和配合
特征
客观性
有序性(空间序+时间序)
可转换型(依地区、学校、学生等条件的变化而调整)
可度量性(比例)
课程内容
组织形式
直线式与螺旋式
直线前进,后面不再呈现/内容重复出现,逐渐加深难度
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
易到难、简到繁/内容综合性及知识广度
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
学科/学生心理发展
文本表现形式
课程计划
教育教学工作
课程标准
学科教学内容
教材
教科书为主体、讲义、教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及各种视听材料
(编排符合卫生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要求)
(编排符合卫生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要求)
制约课程内容选择的因素
社会因素
学生(儿童)因素
学科因素
课程资源
概念: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教材是核心及组成部分
分类
来源
校内课程资源
校内各种场所和设施
校外课程资源
家庭、社区及省会的场所和设施
性质
自然课程资源
动植物、微生物、地形、地貌
社会课程资源
图书馆、博物馆、民风民俗
载体
文字性课程
教科书、图书、报纸
非文字课程
图片、实物、音频、视频
存在
显性课程
看得见、摸得着
隐性课程
潜在的影响
功能
素材性课程资源
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情感态度、价值观
条件性课程资源
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环境
课程方式
教授化课程资源
提高知识传递清晰度、实现高效率
学习化课程资源
为学生构筑一个生态化学习环境
开发的途径和方法
进行社会调查
审查学生活动
开发实施条件
研究学生情况
鉴别和利用校外资源
建立资源数据库
课程设计与开发
课程设计
以一定的课程观为指导,制定课程标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预设学习活动方式的过程
课程开发
影响开发的主要因素
社会、知识、儿童(学生)
模式
目标(导向)模式
美:泰勒
泰勒原理: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效果
局限:过分强调明确而具体的预设性教育目标
泰勒原理: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效果
局限:过分强调明确而具体的预设性教育目标
过程模式
斯腾豪斯
强调课程开发关注的应是过程,而非结果
提出“教师即研究者”
强调课程开发关注的应是过程,而非结果
提出“教师即研究者”
情境模式
包含目标与过程
课程实施与评价
实施
概念: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是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取向
忠实取向
相互适应(互相调适)取向
创生取向
课程评价
主要模式
目标评价模式
泰勒:“当代课程评价之父”--目标
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斯克里文--课程实际效果
CIPP评价模式
斯塔弗尔比姆--为课程改革服务
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核心:课程改革(第八次)
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为代表
理念:“以人为本”
具体目标
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时代的联系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国家、地方、学校)
教育观念的变革
学生观
教师观
教学观
课程结构的变革
主要内容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小学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以分科和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3)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特征
均衡性(各种课程、科目比重一致)
综合性
选择性(针对不同地区、学校及学生)
发展趋势
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培养个性相结合
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
加强道德教育与人文教育,促进课程科学性与人文性融合
加强课程综合化
加强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促进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
加强课程法制化
学生与教师
学生的本质属性
学生是教育活动的对象
可塑性
依赖性
向师性
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自觉性(主动性)
独立性(自主性)
创造性
学生是不断发展中的人
教师及教师职业
含义:教书育人是教师最重要、最基本的职责,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职业角色
传道者
授业、解惑者
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
父母与朋友
研究者
学生歇息的促进者
教师劳动的特点
复杂性和创造性
教育目的的全面性/教育任务的多样性/劳动对象的差异性;
因材施教/对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的不断更新/教育机智;
因材施教/对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的不断更新/教育机智;
主体性和示范性
教师自身可以成为现货的教育因素和具有影响力的榜样;
教师言行举止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
教师言行举止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
延续性和广延性
时间上:没有固定工作时间长度,不断了解学生的过去和现状,预测学生的发展和未来,检测教育教学效果,获取反馈信息;
空间上:没有严格界定的劳动场所,学生的成长还收社会和家庭的影响;
空间上:没有严格界定的劳动场所,学生的成长还收社会和家庭的影响;
长期性和间接性
人才培养周期长;
教师的劳动以学生为中介实现教师劳动的价值;
教师的劳动以学生为中介实现教师劳动的价值;
个体性和群体性
教育活动主要通过每一个教师的个体劳动来完成;
教师的劳动成果是集体劳动和多方面影响的结果;
教师的劳动成果是集体劳动和多方面影响的结果;
职业素养
道德素养
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热爱学生
团结协作
以身作则
知识素养
精神的专业知识
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本体性知识
条件性知识(教育学、心理学)
实践性知识(课堂情境知识)
文化知识(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
能力素养
语言表达能力
组织管理能力
组织教育教学的能力
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
心理素养
高尚的师德
愉悦的情感
良好的人际关系
健康的人格
教师专业发展
概念:由一名新手发展成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发展过程
内容
专业理想(专业精神)的建立
专业知识的深化和拓展
专业能力的提高
专业自我的形成
阶段
关注生存阶段
关注情境阶段
关注学生阶段(衡量教师成熟的重要标志)
途径
职前教育(师范教育)
入职培训(新教师入职指导)
在职培训(在职教育)
自我教育
方法
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开展微格教学
进行专门训练
进行教学反思
1)反思日记
2)详细描述
3)交流讨论
4)行动研究:经验+反思=成长
2)详细描述
3)交流讨论
4)行动研究:经验+反思=成长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基本理念
师德为先
学生为本
能力为重
终身学习
师生关系
概念:是教育活动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
师生关系类型
专断型
放任型
民主型
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尊师爱生
民主平等
教学相长
心理相容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构建民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的主导因素的教师
1)树立科学的学生观
2)公平对待学生
3)提高自身的素养
4)善于与学生沟通
小学教育科学研究
基本过程
正确选题是教育研究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前提
教育文献
含义:教育科学研究文献的数量和质量,是判断教育科学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种类
零次文献
未经发表和有意识修饰的最原始文献
一次文献
以作者本人的实践为依据而创作的原始文献
二次文献
三次文献
类型
事实性文献
文物、教育史学专著,各种测验量表、各类教育实验报告、教育名家的教育实录
工具性文献
工具书、网上检索查询、学术动态综述
理论性文献
教育专著、论文、文集
政策性文献
规章制度、政府文件与统计资料
经验性文献
调查报告、工作总结、经验、教育参考书、各级各类学校教科书
主要分布
书籍:名著要籍、教育专著、教科书、资料性工具书籍科普通俗读物
报刊
教育档案类
教育年鉴、教育法令集
专家询问
非文字资料
文献检索基本方法
顺查法
逆查法
引文查找法
综合查找法
基本要求
检索的全面性,即检阅要全面
检索的准确性,即检阅要认真细致
勤于积累
善于思考
提出研究假设
科学性
推测性
表述的明确性
可检验性
制订研究计划
确定研究类型和方法
选取研究对象
明确规定总体
取样的随机性
取样的代表性
合理的样本容量
分析研究变量
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
形成研究计划
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
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
主要表现形式
教育调查报告
教育实验报告
教育科研论文
教育研究报告的一般结构包括:前言(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和附录
研究方法
观察法
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事物或现象进行感知以获取资料
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事物或现象进行感知以获取资料
1)自然观察与实验观察
2)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
3)参与式观察与非参与式观察
4)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
观察内容是否有统一设计、有一定结构的观察项目和要求
5)系统观察与非系统观察
观察活动是否有规律
调查法
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搜查研究对象的有关资料
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搜查研究对象的有关资料
问卷调查
以书面提出问题
基本步骤
1)提出问题
2)查找文献
3)设计问卷并进行小范围测试
4)分析测试结构并修改问卷
5)选择样本并发放问卷
2)查找文献
3)设计问卷并进行小范围测试
4)分析测试结构并修改问卷
5)选择样本并发放问卷
基本要求
1)问题的范围
2)问题的内容
3)问题的数量
4)问题的文字表达
5)问题的排列顺序
6)问题中隐含的心理因素
访谈调查
与研究对象面对面交谈,口头问答形式
优点:有利于促进问题探讨的深入
基本步骤
1)提出访谈问题,确定访谈对象
2)制定访谈计划
3)拟定访谈提纲
4)进行正式访谈
5)整理访谈资料,分析访谈结果,得出访谈结论
测验调查
用一组测试题区测定某种教育现象的实际情境
调查表法
发放按研究要求设计的各种调查表格
实验法
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的影响研究对象,
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条件和教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的影响研究对象,
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条件和教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基本构成: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
随机选择和分配被试;
设置控制组;
采用“双盲法”;
使无关变量保持恒定;
提高实验设计的科学性;
控制资料统计过程
设置控制组;
采用“双盲法”;
使无关变量保持恒定;
提高实验设计的科学性;
控制资料统计过程
个案研究法
对某一个体、群体或某一组织在较长时间里进行连续调查
对某一个体、群体或某一组织在较长时间里进行连续调查
具体方法
1)追踪法:连续跟踪研究单个的人或事
2)追因法:先见结果
3)临床法:使用儿童的研究
4)产品分析法(作品/活动):通过对象活动的产品区分析
(日记、作文、舒心、绘画、工艺作品、各种作业、实验报告、试题试卷、记分册)
5)教育会诊法:教师通过集体讨论
2)追因法:先见结果
3)临床法:使用儿童的研究
4)产品分析法(作品/活动):通过对象活动的产品区分析
(日记、作文、舒心、绘画、工艺作品、各种作业、实验报告、试题试卷、记分册)
5)教育会诊法:教师通过集体讨论
历史法
通过搜集某种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事实
比较研究法
对不同国家的教育制度、理论或教育实践进行比较研究,找出特殊或普遍规律
行动研究法
教师在教学情境中自主进行反思性探索,并解决实际问题
叙事研究法
教师通过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学事件、实践的描述与分析,发现教育本质规律等
类型
1)教学叙事
2)生活叙事
3)自传叙事
教育学基础知识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定义
最早出现于《孟子·尽心上》
广义: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
狭义:学校教育
教育活动基本要素
教育者
学校教师
受教育者
学生
教育影响
1)教育内容:教材资料
2)教育方法:讲授法、谈话法
3)组织形式:班级授课法
4)教育手段:多媒体
2)教育方法:讲授法、谈话法
3)组织形式:班级授课法
4)教育手段:多媒体
教育的基本形态
家庭教育
先导性、生活性、感染性、针对性、终身性
社会教育
开放性、多样性、群众性、补偿性、融合性
学校教育
职能的专门性、组织的严密性、作用的全面性、内容的系统性、手段的有效性、形式的稳定性
属性
本质属性
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属性
永恒性
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人类存在,教育就存在
历史性
不同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性质、目的、内容各不相同
主要集中体现在时代性和阶级性
主要集中体现在时代性和阶级性
相对独立性
主要表现为自身的质的规定性、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教育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功能
依据教育作用的对象,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个体: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个体个性化、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
社会:推进社会发展变迁和促进社会流动两个方面
社会:推进社会发展变迁和促进社会流动两个方面
依据教育作用的方向,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依据教育作用的呈现形式,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起源
神话起源说
生物起源说
(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
(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
法 利托尔诺
美 桑代克
英 沛西·能
美 桑代克
英 沛西·能
记忆口诀:本能生利息
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动物界存在教育活动
心理起源说
(无意识模仿)
(无意识模仿)
美 孟禄
记忆口诀:心理仿梦露
劳动起源说
苏联 米丁斯基、凯洛夫
记忆口诀:米凯爱劳动
历史发展
原始社会
社会性、无阶级性
非专门的社会活动
方式原始(口耳相传、观察模仿)
非专门的社会活动
方式原始(口耳相传、观察模仿)
根本原因:人类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根本条件:人类劳动的进行
古代社会
奴隶社会
中国
夏商:学校萌芽---夏朝:中国最早的学校教育形态
西周: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学在官府、政教一体、官师合一
春秋战国:私学兴起(稷下学宫)
西周: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学在官府、政教一体、官师合一
春秋战国:私学兴起(稷下学宫)
西方
古印度:婆罗门教《吠陀》--僧侣、佛教教育
古埃及:僧侣学校---以僧(吏)为师
古希腊:雅典--德智体美-政治家和商人
斯巴达--军事教育--军人
古罗马:拉丁修辞学校--培养雄辩家
古埃及:僧侣学校---以僧(吏)为师
古希腊:雅典--德智体美-政治家和商人
斯巴达--军事教育--军人
古罗马:拉丁修辞学校--培养雄辩家
封建社会
中国
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太学
隋唐:科举制--六学、二馆
宋元明清:教材依据;四书五经
明代--八股文
清--废除科举制(1905)
隋唐:科举制--六学、二馆
宋元明清:教材依据;四书五经
明代--八股文
清--废除科举制(1905)
西方
中世纪欧洲:教会教育(七艺“三科四学”)、骑士教育(七技)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教育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教育
教育的特点
产生学校
产生于:奴隶社会时期
产生的基本条件
1)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
2)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
3)文字的创造和社会生产生活知识的大量积累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教育内容和专门传授知识、技能的社会条件
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培养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官吏和知识分子
2)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
3)文字的创造和社会生产生活知识的大量积累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教育内容和专门传授知识、技能的社会条件
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培养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官吏和知识分子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
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与严格的等级性、宗教性
近代社会--特点:
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教育的世俗化
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
现代社会
终身化
全民化
民主化
多元化
现代化
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研究对象: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内在动力)
根本任务:揭示教育规律
萌芽阶段
中国
儒家孔子
对象:主张“有教无类”
目的:“学而优则仕”德才兼备,培养政治家
内容:整理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
原则:学思行结合;启发诱导;因材施教
作用:提出“庶、富、教”,(庶、富)是教育先决条件
目的:“学而优则仕”德才兼备,培养政治家
内容:整理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
原则:学思行结合;启发诱导;因材施教
作用:提出“庶、富、教”,(庶、富)是教育先决条件
儒家孟子
性善论,目的:“明人伦”
儒家荀子
性恶论--“化性起伪”
墨家墨子
非攻、兼爱
文史知识、逻辑思维能力、实用技术传习;强力而行的刻苦磨炼精神
“人性素丝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文史知识、逻辑思维能力、实用技术传习;强力而行的刻苦磨炼精神
“人性素丝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道家老子
绝胜弃智、愚民、绝学无忧--主张教育遵循自然规律
法家韩非
提出“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学记》
预防性、长善救失、及时施救、启发诱导、循序渐进(不陵节而施之谓孙)
藏息相辅、教学相长、学习观摩
【世界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成文在战国末期】
藏息相辅、教学相长、学习观摩
【世界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成文在战国末期】
西方
苏格拉底:产婆术--讽刺,定义--助产术【启发诱导】
柏拉图:《理想国》--“寓学习于游戏”【最早提倡者】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教育最高目的--追求美德、“教育遵循自然”、
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最早提出自由教育】
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最早提出自由教育】
昆体良:《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著作
【西方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
【西方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
独立形态阶段
教育学科的建立
培根: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泛智”(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该进学校)
“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们的全部艺术”,教育适应自然、首次论述班级授课制
“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们的全部艺术”,教育适应自然、首次论述班级授课制
记忆口绝:夸大泛授
卢梭:《爱弥儿》自然教育、儿童本位教育观
记忆口诀:卢梭爱自然儿童
康德:《康德论教育》【把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的第一人】
裴斯泰洛齐: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付诸实践的第一人】
记忆口诀:赔死心理学
洛克:《教育漫话》白板说、绅士教育
记忆口诀:洛克在白板上画绅士
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第一次提出“教育性教学”的概念
传统三中心论(课堂、教材、教师)
教学四阶段(明了、联合、系统、方法)
【现代教育学之父】
第一次提出“教育性教学”的概念
传统三中心论(课堂、教材、教师)
教学四阶段(明了、联合、系统、方法)
【现代教育学之父】
杜威:《民主主义和教育》
新三中心论(学生、活动。经验)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社会、教育即经验的改组合改造
“教育即无目的论”
“一切真正的教育从经验中产生”
新三中心论(学生、活动。经验)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社会、教育即经验的改组合改造
“教育即无目的论”
“一切真正的教育从经验中产生”
斯宾塞:教育的任务是为完美生活做准备,反对形式教育,重视实科教育
发展阶段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派
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学和教育史的第一本书】
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
凯洛夫:主编《教育学》【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马卡连柯:苏联教育教学《教育诗》
杨贤江:《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育学著作】
当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布鲁纳:《教育过程》、提出“结构教学论”,倡导发现教育法”
记忆口诀:纳有结构发现
赞科夫:《教学与发展》,发展教学论
以最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达到最理想的发展水平
记忆口诀:才科能发展
瓦·根舍因:《范例教学理论》
记忆口诀:瓦根找范例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教育思想泰斗】【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教育思想泰斗】【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情感/动作技能领域
记忆口诀:姆有目标
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合一,生活教育是核心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关系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教育结构和人才培养规格
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再生产劳动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的内容
4)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体制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2)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3)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文化影响教育的价值取向
2)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3)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4)文化影响教育方法的使用
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1)教育具有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3)教育具有选择和提升文化的作用
4)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教育与人的发展
概念
生理的发展,心理的发展
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内发论
(遗传决定论)
(遗传决定论)
孟子:“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性善论”
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威尔逊:“基因复制”
格塞尔:“成熟势力说”--双生子爬梯实验
佛洛伊德:人的性本能
高尔顿:优生学
外铄论
(环境决定论)
(环境决定论)
荀子:“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化性而起伪
洛克:白板说
华生:“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
斯金纳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遗传素质--生理前提
1)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生理前提,使人的身心发展成为可能
2)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及其阶段
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环境--现实基础
1)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现实条件
2)环境从总体上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状态
3)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作用方式是不同的
教育(学校教育)--主导因素
1)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2)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主要表现
3)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条件
主观能动性--决定因素
指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的作用。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教育目的
概念
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
作用
导向作用
激励作用
评价作用
选择作用
理论
社会本位论
荀子
柏拉图
涂尔干
凯兴斯泰纳
造就公民
巴格莱
纳托尔普
孔德
个人的一切发展有赖于社会
个人本位论
孟子
卢梭
罗杰斯
福禄贝尔
裴斯泰洛齐
马斯洛
康德
萨特
玛利坦
奈勒
爱伦·凯
帕克
其他教育目的论
生活本位论
斯宾塞:为完美生活做好准备
教育无目的论
杜威
层次结构
国家的教育目的
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制定其培养目标的主要依据
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普遍及特殊的关系
教师的教学目标
影响因素
(基本依据)
(基本依据)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
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
制定者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
我国的教育目的
基本精神
1)坚持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2)坚持追求人的全面发展
3)坚持发展人的独立个性
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1)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2)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内容
人的发展同社会生活条件相联系
人的片面发展是由旧的社会分工造成的
机器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可能
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教育与生产劳动力向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根本途径)
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构成
德智体美劳
教育制度
概念
广义:国民教育制度
狭义:学校教育制度
(核心及主体地位)
(核心及主体地位)
规定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
现代教育制度的类型
双轨制(19C欧洲国家)
单轨制(19-20C美国)
分支型学制(20C初苏联)
影响因素
(建立学制的依据)
(建立学制的依据)
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
壬寅学制
1902:正式颁布未执行
记忆口诀:壬颁布
葵卯学制
1904:正式公布并在全国实行 《奏定学堂章程》
记忆口诀:葵执行
壬子葵丑学制
1912-1913: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
记忆口诀:子资
壬戌学制
1922:以美国为版本,“六三三学制”
新中国成立后
199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形成基本教育制度
当前学校教育制度
学前教育
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
高等教育
义务教育
概念
涵盖小学和初中阶段
特征
1)强制性
2)普及性
3)免费性
4)公共性
5)基础性
法律保证
1986:《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小学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历史与现状
古代
殷商:产生小学
西周:建立小学,设在官府
春秋战国:私学兴起
近现代
1878:张焕纶,我国近代小学的开端
1897:盛宣怀,外院,最早公立小学堂
1898:清政府,小学堂,推行现代小学的开始
1904:葵卯学制,第一套正式的小学课程
1912:民国政府,改小学堂为小学校,对象6岁儿童,修业年限4年
1922:民国政府,壬戌学制(新)
当代
1980:全国基本实现普及小学教育
1986:全国施行九年义务教育法
基本特点
从结构层次看,具有基础性
从教育对象看,具有全民性、义务性和特殊性
从教育内容看,具有全面性
从教育方式看,具有活动性和趣味性
从教育意义看,具有启蒙性
小学的组织与运行
学校管理
基本内容
思想品德教育管理
教学工作管理(核心)
教务行政管理
总务工作管理
学校组织机构
结构类型
直线型
职能型
直线-职能型
矩阵型
学校运行机制
学校管理体制
1993:《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等及中等以下各类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
收藏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