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
2020-07-27 11:03:32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中医基础理论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中医基础理论--病因病机治则
防治原则
预防
未病先防
提高正气抗邪能力
顺应自然
调摄精神
劳逸适度
锻炼身体
调摄饮食
针灸推拿药物调养
防止病邪侵害
防避邪气
药物预防
既病防变
早期诊治
防止传变
截断病传途径
先安未受邪之地
治疗
正治反治
正治(逆治)--是指逆症候的性质及其临床表现而治的一种治疗原则,即采用与症候性质相反的方药进行治疗,适用于症候本质与现象相一致的病症。
寒者热之(以热治寒)--寒症表现出寒象,用温热性质的药物进行治疗
热者寒之(以寒治热)--热症表现出热象,用寒凉性质的药物治疗
虚则补之--虚证表现出虚象,用具有补益功效的方药治疗
实则泻之--实证表现出实象,用具有祛邪功效的方药治疗
反治(从治)--是指顺从症候某些表面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原则。表面上是顺从症候的假象,实质是逆证候的性质而治的
热因热用(以热治热)--用温热性质的方药治疗具有假热现象的治法。适用于阴寒内盛,格阳于外,反见热象的真寒假热证
寒因寒用(以寒治寒)--用寒凉性质的方药治疗具有假寒现象的治法,适用于里热盛极,阳盛格阴,反见寒象的真热假寒证。
塞因塞用(以补开塞)--指用补益的方药治疗具有闭塞不通假象的治法,适用于正气虚弱,运化无力所致的真虚假实证。
通因通用(以通治通)--指用通利的方药治疗具有通泄假象的治法,适用于邪实阻滞,传化失司所致的真实假虚证。
标本缓急
急则治标--只是权宜之计,待标证缓解后,当转为治本,才不违背“治病求本”的原则
缓则治本
标本兼治--适用于标本具急或具缓
扶正祛邪
调整阴阳
补其偏衰
阴阳互制治法(根据阴阳相互对立的关系)
阳病治阴--用滋阴的方法补益阴液,以抑制阳盛偏亢,即“壮水之主,以治阳光”
阴病治阳--用温阳的方法温养阳气,抑制阴寒偏盛,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阴阳互济治法(根据阴阳互根互用的关系)
阳中求阴--以补阴的药物为主适当配合补阳药,以促进阴液生成
阴中求阳--以补阳的药物为主适当配合补阴药,以促进阳气生化
损其偏盛
热者寒之--治热以寒,以泄其阳热
寒者热之--治寒以热,以散其阴寒
调理精气血津液
调理脏腑
三因制宜
是因时、因人、因地制宜的统称,指临床治病应根据时令、地理、个体等特点,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
因时制宜--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
因地制宜--地域不同,可能证候不同,治则不同
因人制宜
年龄
性别
体质
病机
发病原理
疾病发生的基本原理
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根据
正气的含义
正气是指人体正常的功能活动及所产生的各种维护健康的能力,包括自我调控、适应环境、抗病驱邪和康复自愈的能力
正气在发病中的主导作用
若正气盛,则能驱邪出外,一般不发病,发病只在表浅部位
若正气弱,则正气无力抗邪,感邪后不能祛邪,也无力修复受伤的机能
正气抗邪机理
抵御邪侵
驱邪外出
调节修复
维持脏腑经络功能协调
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邪气的含义
泛指各类致病因素,包括存在于外界和人体内产生的种种具有致病作用的因素
邪气在发病中的条件作用
在某些情况下,邪气起主导作用
影响病情和病位
影响发病的性质、类型和特点
邪气伤正的机理
直接造成形质损伤
干扰人体的功能活动
导致人的抗病、愈病和自我调节能力下降
改变个体体质特点
邪正相争的胜负决定发病与否
正胜邪负则不发病
邪胜正负则发病
影响发病的其他因素
外环境
主要指自然和社会环境
内环境
主要指个体体质、情志因素、心理特质、生理性变异因素等
发病的类型
卒发
机体感受病邪,随即发病
伏发
机体感受病邪后,经过一段时期潜伏,然后在诱因或其他因素下,或在机体抵抗力下降,病邪在体内繁殖发展的情况下,才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徐发
徐缓发病
继发
在原始疾病的基础上,继续发生新的病症
合病
两经或三经的病症同时出现
并病
一经病症未罢又出现另一经病症
复发
即将痊愈或已经痊愈的疾病再度发生
基本病机
邪正盛衰
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虚实病机
邪气盛则实
即实性病机,指以邪气盛实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变化;虽邪气盛实,但正气未衰,从而形成了正邪激烈搏斗,反应明显的病理特征,临床表现为亢奋、有余、不通等证候特点。
精气夺则虚
即虚性病机,指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变化,是机体精气血津液等亏少或功能衰弱,抗病能力低下,正邪斗争不激烈,临床上表现出虚弱、衰退、不足等证候特点。
虚实夹杂
虚中夹实
以正气虚为主,兼夹邪实阻滞于内
实中夹虚
以邪实为主,兼夹正气虚损不足
虚实真假
真虚假实
病机是虚,表征为实
真实假虚
病机是实,表征为虚
虚实转化
由实转虚
由以邪实为主要矛盾转化为以正气虚损为主要矛盾,虽然此时邪气已退,但正气已经衰弱由实性病机转为虚性病机。
因虚致实
正气虚损,人体机能失常,引发一些内在病邪,如淤血、痰饮。因虚致实并不意味着正气归来,而是意味着新的邪实出现,病情加重
邪正盛衰与病势的趋向和转归
正胜邪退
正气日益强盛,邪气被驱除,疾病好转或痊愈
邪去正虚
邪气被驱除,但正气虚损,有待恢复
邪盛正衰
邪气盛实,正气衰弱,机体无力抵抗病邪,是疾病加重甚至出现死亡的一种转归
正虚邪恋
正气虚损,余邪未尽,正气一时无力驱邪出外,邪气留恋,使病情缠绵不断。
阴阳失调
阴阳偏盛
由阳邪或阴邪侵入机体引发
阳偏盛
阴偏盛
阴阳互损
由阴阳各自一方虚损不足引发
当阴阳互损到达一定程度后,就会出现阴阳俱虚,因为阴阳互根
阳偏衰
阴偏衰
阴阳格拒
指阴阳双方力量盛衰悬殊较大,盛者壅遏于内,将另一方排斥格拒于外,迫使阴阳间不互相联系的一种病理变化。
阴盛格阳
临床表现:畏寒蜷卧、精神萎靡、四肢逆冷、下利清谷、面色恍白、脉微欲绝等阴寒壅盛于内的症状;面红如妆、言语较多、烦热口渴、脉大无根等假热症状。
阳盛格阴
临床表现:状热、面红、气粗、烦躁、舌红、脉数大无力等邪热内盛的症状;四肢逆冷,脉象沉伏等假寒症状。
阴阳亡失
亡阴后可迅速导致亡阳,亡阳后也可迅速导致亡阴,两者皆为生命垂危的现象
亡阳
阳气大量流失,温煦、推动、兴奋、卫外等功能衰竭。
临床表现:大汗淋漓、肌肤手足逆冷、面色苍白、心悸气喘、精神萎靡、畏寒嗜卧和脉微欲绝等
亡阴
阴液大量流失,宁静、滋润、内守等功能衰竭。
临床表现:大汗不止、汗粘稠如油、烦躁不安,心悸气喘、体倦无力、面色红紫、脉数急燥动等
阴阳转化
阳转阴
热极转寒
阴转阳
寒极转热
精气血津液失常
精的失常
分支主题
精亏
精淤
气的失常
气虚
气机失调
气滞
气逆
气陷
气闭
气脱
血的失常
血虚
血运失常
血瘀
出血
子主题 6
津液代谢失常
津液不足
津液输布、排泄不畅
精气血津液关系失常
精气亏损
精血两虚
气滞血瘀
气虚血瘀
气血两虚
气不摄血
气随血脱
津停气阻
气随津脱
津枯血燥
津亏血瘀
血瘀津停
内生无邪
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由于脏腑经络和精气血津液的功能失常,而产生类似于风寒湿燥火五种外邪致病特征的病理变化。
风气内动
即肝风内动,因为阳气亢逆,阴虚不制阳
肝阳化风
机理
多为情志所伤,郁火伤阴,操劳过度,耗伤肝肾之阴,使肝肾之阴亏于下,肝之阳气亢于上,久则阴不制阳,肝之阳气升动无制,浮阳不潜,亢而化风,形成风气内动。
临床表现
轻则筋惕肉润、眩晕欲仆、肢麻震颤、口眼歪斜;重则血随气逆于上,出现卒然昏倒,不省人事,或发为闭厥、脱厥,醒后口眼斜歪、半身不遂
热极生风
邪热炽盛,煎灼津液,伤及营血,燔灼肝经,使筋脉失养,阳热亢盛而化风。
惊厥,四肢抽搐,目睛上吊,角弓反张为主,伴有高热、神昏谵语。
阴虚风动
热病后期,阴精亏损;或久病耗伤,阴液大亏所致
低热起伏,潮热盗汗,口干舌燥,筋孪肉潤,手足蠕动,舌红脉细。
血虚风动
失血过多或血液化生不足或久病耗伤阴血或年老精亏血少,以致肝血不足,导致筋脉失养,或血不荣络所致。
临川表现
肢体麻木,筋肉跳动,或时有手足拘挛不伸,此为虚证,病情较轻。
血燥生风
久病精血暗耗,年老精亏血少,或长期营养不良,营血生成不足;或瘀血内结,血液化生、濡养障碍等所致。
形体消瘦,皮肤干燥,或肌肤甲错,皮肤瘙痒脱屑。
寒从中生
即“内寒”,指阳气虚衰,温煦气化功能衰退,虚寒内生,阴寒之气弥漫的病理状态。与脾肾关系最密切。
阳虚阴盛,阴胜则寒
阳气虚衰,气化失司
湿浊内生
即“内湿”,指由于脾的运化功能和输布津液的功能障碍,从而引起湿浊蓄积停滞的病理状态。
由于湿性重浊粘滞
湿为阴寒性病理产物
津伤化燥
即“内燥”,指机体津液不足,人体各组织器官和孔窍失其濡润,而出现干燥枯涩的病理状态。
火热内生
即“内热”、“内火”,是指由于阳盛有余,或阴虚阳亢,或由于气血郁滞,或由于病邪郁结而产生的火热内扰,机能亢奋的病理状态。
病机是阳偏盛,实火。
病机是阴偏虚,虚火。
阳气过盛化火
“少火”:人身的阳气在正常情况下,有养身柔筋,温煦脏腑组织的作用
“状火”:在病理状态下,若脏腑阳气过于亢盛,可能使机体活动异常,这种病理性的阳气耗散阴液。
邪郁化火
机理:邪气阻滞阳气,郁久而从阳化火生热。
1.外感六淫在疾病发展过程中郁久化热化火。
2.体内病理性产物郁久化火。
五志过极化火
由于精神情志刺激,影响脏腑气血阴阳,导致脏腑阳盛,或气机郁结,气郁日久而从阳化火。
阴虚火旺
属虚火,指阴液打伤,阴不制阳,阴虚阳亢,虚热内生的病理状态。
病因
外感病因
六气与六淫
六气
指自然界气候在一年四季的运行变化中,呈现出风寒暑湿燥火六中外在征象。
六淫
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致病邪气的总称。
共同特点
外感性
多从口鼻或机表,或同时从两种途径侵犯人体
季节性
六淫邪气侵犯人体具有明显季节性
地域性
六淫邪气侵犯人体,常与人的工作、生活的地域以及环境密切相关。不同地域环境,发病不同。
相兼性
六淫致病邪气即可单独侵袭人体,又可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相兼夹同时侵犯人体致病。
转化性
六淫邪气致病过程中,不仅相互影响,并且导致疾病证候的病理属性也发生转化。
各自特点
风
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开泄,易袭阳位
风为百病之长
风为首要致病邪气
风邪常兼夹其他邪气,成为六淫致病邪气的先导。
风善行数变
善行:致病后表现为病变部位游走、移行、无定处
数变:发病急,病理变化无常,传变快。
风性主动
指风邪侵袭致病后,其临床症候具有动摇、抽搐、拘急痉挛的特点
寒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寒邪侵犯人体,使阴寒过盛,阳气不仅不能驱逐阴寒,反而被阴寒所侮而伤
寒性凝滞
寒邪侵袭人体容易使气血精津液等运行凝结,经络涩滞不通。
寒性收引
寒邪可以使气机收敛,腠理闭塞,经络、筋脉收缩孪急
湿
湿为阴邪,易伤阳气
湿邪侵袭人体,留滞与脏腑经络,使气机失常,生化减弱,耗伤阳气
湿性重浊
湿邪致病会出现沉重下沉的临床表现
湿性黏滞
湿邪致病具有胶着黏腻和停滞不爽的特性
体现在两个方面
1.湿邪致病后症状多黏滞不爽
2.湿邪致病后,病程长,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暑
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暑性升散,伤津耗气
暑邪致病趋于耗散,易于耗散津液,损伤正气,使得气泄而神散。
数多夹湿
夏天气候炎热时,常多雨潮湿,故暑邪常兼夹湿邪侵犯人体
燥
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燥邪侵犯人体,耗伤人体津液,使阴液亏损失去濡养功能,出现各种干燥、艰涩阻滞不流利的病症。
燥易伤肺
肺喜润勿燥,肺与外界想通,开窍于鼻,燥邪致病,多从口鼻入,最易伤肺。
火
火为阳邪,其性炎上
火邪作用的趋势和部位多表现在上部或外部
易扰乱心神
火邪致病,入于营血,最容易影响心主神明
易伤津耗气
火邪侵犯人体,迫使津液外泄而汗出,又煎灼阴津,气随津脱
火邪容易生风动血
火邪侵犯人体容易引起肝风内动和血液妄行的病症
火邪易致疮痛
火邪入血分,局部壅聚,腐蚀血肉即发为痈肿疮疡
六气转化为六淫
1.气候异常,六气出现太过或不及,超出人体适应范围
2.人体正气不足,抵御致病邪气的能力下降,六气侵犯人体,导致疾病发生。
疬气
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感病邪。
治病特点
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发病急骤,病情笃重
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内伤病因
七情内伤
只有在突然的、强烈的或长期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所能调节的范围,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才能导致疾病的发生,此时的七情才能成为“七情内伤”
影响脏腑气机,导致升降失常
怒则气上
怒为肝之志,肝气主升,暴怒可使肝气升发太过,故称肝气上逆。
喜则气缓
暴喜过度可使心气涣散,神不守舍,失神狂乱
悲则气消
过度悲忧,可使肺气耗伤而出现胸闷、气短
恐则气下
恐为肾之志,过度恐惧可使肾气不固而陷下
惊则气乱
大惊可使心气紊乱,使心无所依,神无所归,虚无所定,惊慌失措
思则气结
思虑过度,劳神伤脾,导致脾气郁结,运化市场
饮食失宜
饮食不节,饥饱失常和饮食规律失常
饮食偏嗜,内容偏颇,惯食过冷过热
饮食不洁
劳逸过度
过劳
劳力过度
劳神过度
房劳过度
过逸
病理产物性病因
痰饮
两种痰饮
有形
视之可见,触之可及,闻之有声的痰饮
无形
指因痰饮而引起的疾病和症状;由于其临床常见痰饮的症状,但看不到排出实质性痰饮,而按照痰饮来治疗,则会有很好的疗效
形成
外感六淫
饮食不节
脏腑气话功能失调
致病特点
阻碍经络气血
痰随气行,无处不到。流注经络,则使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
阻滞气机
痰饮停滞,易阻滞气机,使脏腑气机失常
影响水液代谢
痰饮本为水液代谢失常的产物,生成后进一步影响肺脾肾功能,导致水液代谢进一步失常
易扰乱神明
痰浊内扰,蒙蔽清阳,清阳不升;痰瘀化火,痰火攻心
症状复杂,变化多端
痰之为病,则全身无处不到,且与五脏均有关系,其临床表现也十分复杂
瘀血
瘀血和血瘀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血瘀是指血液运行不畅或血液郁滞不通的病理状态,属于病机学;瘀血是能继发新病变的病理产物,属于病因学概念。因瘀致病为血瘀,因病致瘀为瘀血。
联系
瘀血阻滞于血脉或脏腑之中,可致血瘀;血液运行不畅,久之化为瘀血。
气虚推动无力而迟缓,或固摄无权而外溢,或血不得温煦而凝滞,皆可形成瘀血。
外邪闭阻,或情志郁结,造成气机阻滞,影响血液运行,血液迟滞不畅,停蓄成瘀。
寒凝
寒为阴邪,具有凝滞收引之性,血得温则行,遇寒则凝。
热结
外感温热或脏腑郁热,蕴结在里,煎熬津血,血液粘滞不畅而成瘀;或因血热互结,灼伤脉络,血溢脉外,停蓄脏腑组织之间而成瘀
津亏
血的正常运行,有赖于津液的运载,化源不足或损耗过多,使津液亏耗,不能载血,血行不畅,塞而成瘀。
外伤
外伤使血离经脉,停留体内,不能及时消散或排出体外,或血液运行不畅,形成瘀血。
因情志过激,血之与气,并走于上,损伤脉络;或因气机郁滞,气滞血瘀;或因五志化火,煎灼津液,津亏而致瘀血。
痰浊
痰饮和瘀血都是继发性病理产物,往往相互影响,即可因瘀致痰,也可因痰致瘀。
治疗不当
治疗出血症,不究根源,专事止涩;或误用寒凉,致使离经之血不得温化,未离经之血郁而不畅。
影响气机
瘀血影响气血运行,出现经络阻滞、气机失调、血运不畅等病理变化
阻塞经脉
血瘀于经脉中,可致血运不畅或血行停滞,阻塞经脉。
易生顽疾、险疾
瘀血阻滞脏腑,留而不去,变生顽疾、险疾、急症
病位固定
瘀血是有形的病理性产物,停留于体内某一部位,难以一时消散。
临床特点
疼痛
疼痛的特点为刺痛,痛处固定,拒按,夜间加重,或久痛不愈,反复发作。
肿块
瘀积局部可见青紫肿胀,瘀积脏腑可形成癓积,按之有块,固定不移。
因瘀血阻滞,经脉不畅,血溢脉外而见出血,血色呈紫暗
紫绀
面部、爪甲、肌肤、口唇青紫
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或舌下静脉曲张
脉细涩沉弦结代
毒邪
结石
饮食不当
情志内伤
肾精亏虚
服药不当
多发于肝胆肾膀胱
病程长,轻重不一
阻滞气机,损伤脉络
其他病因
外力损伤
烧烫伤
冻伤
化学伤
电击伤
虫兽伤
毒蛇
昆虫
狂犬
寄生虫
蛔虫病
蛲虫病
血吸虫病
药邪
用药过量
炮制不当
配伍不当
用法不当
先天因素
辩证求因:以疾病的证候为基础,通过分析区别其临床表现和症状及其体征,依据各种病因的不同致病特点,探究引起疾病发生的客观原因,为临床诊断疾病和治疗用药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
0 条评论
回复 删除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