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2024-01-07 12:47:30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包括介绍,以及佛教术语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概述
简介
大乘佛法教义总纲,简称《心经》,全经共260字,内容简洁概要
成书于公元前1世纪的贵霜帝国境内
来源
《般若经》
大乘佛教空宗的主要经典
全称《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共9部600卷,比如我们常说的《金刚经》,即《金刚般若经》即属于此
地位
大乘佛教第一经典和核心
另一部对大乘佛教的发展影响深远的经书:《金刚经》
《金刚经》被禅宗奉为至高无上的经典
译文
目前存世两个译本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姚秦天竺三藏鸠摩罗什译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
佛教术语
摩诃
意为“大”
般若
指佛教的妙智妙慧
波罗蜜多
意为“度”,即意在说明“度生死苦海, 到涅槃彼岸”
波罗
意为“彼岸”
三界
欲界
下面六重天
“欲” 指的是男女、饮食、睡眠
色界
中间的十八重天
居于此界当中者已经离于三欲,仍然离不开物质元素,是中众生, 虽然有色欲等, 但已经不必非有"物质基础"了
无色界
上面的四重天
居于此界的众生则没有形色, 他们已经修成了“空”与“定”
涅槃
高于三界的更高境界
涅槃境界是一种比喻的说法
仅指超出生死轮回世间, 摆脱人生有限性和相对性
处于一种不生不灭的状态, 获得了不受垢染, 永远安乐的寂灭之体
菩萨
汉译“开士”、“觉士”等
有自觉觉他,导引众生开悟的意义
菩提萨埵
全称为“菩提萨埵摩诃萨”
“萨埵”,意为“有情”或“众生”
“摩诃”,意为“大”
“萨”为“萨埵”的略音
“摩诃萨”指有大心,能救度极多众生,便得度脱生死的菩萨
意为“大菩萨”,直译为“大觉有情”、“大众生”
佛陀
简称“佛”,意为“觉者”或“妙觉”
这是出世的圣人的极果
五蕴
色蕴
色,指有形有相的事务
受蕴
受,意为领纳,即领纳感受种种境界
想蕴
想,指思想
行蕴
行,即行为
识蕴
识,指对所感觉的对象分别所起的认识作用
四大和合
四大,包含地、水、火、风,指一切有坚湿暖动性质的东西
舍利子
即舍利弗
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被称为“智慧第一”
色,空
空
指虚空, 真空
色
即形色, 色身等
十八界
六根
眼、耳、鼻、舌、身、意
“六根”能够摄取相应的“六境”
“六根”生长出相应的“六识”
六境
色、声、香、味、触、法
六识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十二因缘
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无明
即“痴暗”的意思
概括为两重因果关系
过去因
无明、行
现在果
识、名色、六入、触、受
现在因
爱、取、有
未来果
行、老死
四谛道理
苦谛
人对于社会及自然环境所作的价值判断
大凡世间上一切逼恼和身心不安的事,都可以称之为“苦”
集谛
造成世间人的痛苦的原因
“集”是“招集一切苦恼”的意思
集是苦因,苦是集果
灭谛
断灭产生世间诸苦的一切原因
“灭”者,灭有为还于无为,也就是涅槃,亦即靠修行而达于最终的寂静
道谛
脱离“苦”、“集”的世间因果关系而超入无苦有常无我清净地的理论说教和修行方法,有“能通”的意思
得
无智亦无得
知而无知,才是真知;得而无得,才是真得
即:所证的佛果或者所求的境界
佛果
缘觉
声闻
菩萨
佛
十方三世
十方
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上、下
三世
过去、现在、未来
觉
三种意义
自觉
觉他(使众生觉悟)
觉行圆满
正觉
即佛智,是十方三世的一切诸佛修行所得的智果
区别于凡夫外道的见解
三乘
声闻乘
小乘
缘觉乘
中乘
菩萨乘
大乘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是只有佛才能够有的能力
咒
也称“总持”,音译为“陀罗尼”
意思是“有力量的语言”,“能成就除恶生善的事实”
大明咒
能破长夜痴暗,照彻一切皆空,无所遮蔽,如同日光照世
无上咒
世间、出世间无有一处超过此法门,若依此法门修行,便能证得“无上”的佛果
无等等咒
没有一法能与般若相等,般若法是佛的修行心要,是圣中之圣,依此修行是无等等的途径
揭谛
意为“去”或“度”
波罗揭谛
意为“度到所欲之彼岸”
菩提萨婆诃
萨婆诃
意为“欢迎”
0 条评论
下一页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