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通信新思维:从理念到行动
2020-08-28 13:36:01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应急通信新思维:从理念到行动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6 互联网与应急通信
6.1 互联网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6.1.1 互联网在减灾阶段的应用
6.1.2 互联网在备灾阶段的应用
6.1.3 互联网在应急处置中的应用
6.1.4 互联网在灾后恢复中的应用
6.2 重大灾害事件中互联网的角色
6.2.1 阪神大地震中互联网的角色
6.2.2 SARS事件中互联网的角色
6.2.3 印度洋海啸灾难中互联网的角色
6.2.4 汶川大地震事件中互联网的角色
6.3 典型案例:“9·11”事件中的互联网角色
6.3.1 案例背景
6.3.2 基于互联网的恐怖活动
6.3.3 互联网在袭击发生之后所担当的角色
6.3.4 互联网在灾后恢复中所发挥的作用
6.3.5 “9·11”事件后美国政府针对互联网的行动
6.3.6 案例评析
6.4 本章小结
7 移动网络与应急通信
7.1 移动通信技术概述
7.1.1 移动通信的概念
7.1.2 移动通信的特点
7.1.3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
7.1.4 移动通信技术的演进
7.2 移动通信技术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7.2.1 短信服务功能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7.2.2 GPS功能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7.2.3 通信功能保障应急管理的通信需要
7.2.4 交互功能促进应急管理科学决策的形成
7.3 案例:美国旧金山公共安全移动LTE宽带网
7.3.1 案例背景
7.3.2 建设定位
7.3.3 解决方案
7.3.4 系统性能
7.3.5 用户体验影响因素
7.3.6 案例评析
7.4 本章小结
8 业余无线电与应急通信
8.1 业余无线电概述
8.1.1 国际电信联盟对业余无线电的定义
8.1.2 业余无线电设立的原则
8.2 业余无线电的业务功能
8.2.1 本地通信联络
8.2.2 远程通信联络
8.2.3 数字通信联络
8.2.4 在线通信联络
8.2.5 外空通信联络
8.2.6 通信联络竞赛
8.2.7 自制设备
8.2.8 应急通信
8.3 业余无线电的通信方式
8.3.1 语音通信
8.3.2 等幅电报通信
8.3.3 无线电传
8.3.4 AMTOR方式通信
8.3.5 分组数据交换通信
8.3.6 “三叶草”(CLOVER)计算机通信方式
8.3.7 无线电传真(FAX)方式
8.3.8 慢扫描电视(SSTV)方式
8.3.9 业余卫星通信(AMSAT)方式
8.3.10 月面无源发射通信(EME)方式
8.4 业余无线电在重大灾害事件中的实际应用
8.4.1 “9·11”事件中的业余无线电案例
8.4.2 业余无线电在“汶川大地震”中的应用
8.5 本章小结
9 促进我国应急通信发展的对策建议
9.1 我国应急通信的发展历程
9.1.1 第一阶段:1998年以前
9.1.2 第二阶段:1998—2003年
9.1.3 第三阶段:2003—2008年
9.1.4 第三阶段:2008年之后
9.2 我国应急通信的发展现状
9.2.1 有关应急通信的法律法规
9.2.2 有关应急通信的发展规划
9.2.3 我国应急通信系统的发展历程
9.2.4 我国应急通信系统的建设情况
9.3 我国应急通信发展存在的问题
9.3.1 应急通信组织体系尚未确立
9.3.2 政府间应急通信无线专网的建设尚处于空白
9.3.3 应急通信法律法规尚不完善
9.3.4 应急通信的资金投入不足
9.3.5 应急通信管理体系不健全
9.3.6 应急通信系统建设不完备
9.3.7 卫星应急通信发展缓慢
9.3.8 应急通信的相关标准缺乏
9.3.9 应急通信技术研究与应用缺乏
9.3.10 应急联动通信机制缺失
9.3.11 应急通信专业人才缺乏
9.4 我国应急通信发展的原则和目标
9.4.1 我国应急通信发展的基本原则
9.4.2 我国应急通信发展的总体目标
9.5 我国应急通信发展的主要任务
9.5.1 加快规划应急通信无线专网的建设
9.5.2 制定公众应急通信网络规范
9.5.3 构建高效的应急通信指挥体系
9.5.4 确立应急通信管理体制
9.5.5 完善应急通信物资的配置
9.5.6 健全运营商应急通信体系
9.6 我国应急通信发展的保障措施
9.6.1 明确界定应急通信的职责
9.6.2 逐步完善应急通信的法律法规
9.6.3 加大应急通信的资金投入
9.6.4 健全应急通信组织体系
9.6.5 加强应急通信网络的建设
9.6.6 加快卫星应急通信发展
9.6.7 建立应急通信标准体系
9.6.8 深化应急通信技术的应用
9.6.9 完善应急通信联动机制
9.6.10 加强应急通信教育与培训
9.7 我国应急通信的长期发展战略部署
9.8 结论与对策建议
9.9 本章小结
应急通信新思维:从理念到行动
1 绪论
1.1 “通信”基础
1.1.1 “通信”的概念
1.1.2 通信系统的分类
1.1.3 现代通信系统的发展趋势
1.2 应急管理概述
1.2.1 应急管理的相关概念
1.2.2 应急管理的主体与客体
1.2.3 应急管理的过程
1.2.4 应急管理体系
1.3 应急管理的阶段划分
1.3.1 “应急管理”四阶段模型图
1.3.2 “应急管理”四阶段的特点
1.4 应急管理中的通信支撑
1.4.1 应急通信保障
1.4.2 通信系统应急保障
1.4.3 应急通信保障与通信系统应急保障的关系
1.5 通信技术在应急管理不同阶段的应用
1.5.1 通信技术在防灾减灾阶段的应用
1.5.2 通信技术在灾害准备阶段的应用
1.5.3 通信技术在灾害响应阶段的应用
1.5.4 通信技术在灾后恢复中的应用
1.6 应急通信的概念
1.6.1 国际对应急通信的理解
1.6.2 国内对应急通信的理解
1.6.3 对应急通信的新认识
1.7 应急通信的类型
1.7.1 I/O to G应急通信
1.7.2 B/A G应急通信
1.7.3 G to I/O应急通信
1.7.4 A I/O应急通信
1.7.5 应急通信的类型与应急通信技术的关系
1.8 应急通信的特点
1.8.1 时间、地点的随机性
1.8.2 容量需求的不确定性
1.8.3 通信技术的多样性
1.8.4 信息形式的多样化
1.9 应急通信的主要技术
1.9.1 有线通信技术
1.9.2 数字集群通信技术(双向对讲通信)
1.9.3 卫星通信技术
1.9.4 互联网技术
1.9.5 IP多媒体网络技术
1.9.6 移动通信技术
1.9.7 无线局域网技术
1.9.8 广播网络技术
1.10 应急通信网络
1.10.1 应急通信网络的一般组成
1.10.2 应急通信网络与各种通信网络的关系
1.11 本章小结
2 美国应急通信的发展
2.1 美国应急通信体系概述
2.1.1 美国应急通信系统的发展历程
2.1.2 美国应急通信体系的管理
2.2 美国应急通信系统的建设
2.2.1 城市应急联动911系统
2.2.2 国家报警系统
2.2.3 国家无线系统FNARS
2.2.4 灾害信息报告系统DIRS
2.3 美国国家应急通信计划
2.3.1 计划出台的背景
2.3.2 国家应急通信计划的执行概要
2.3.3 国家应急通信计划介绍
2.3.4 对应急通信未来状态的定义
2.3.5 国家应急通信计划未来状态应急通信的实施
2.3.6 国家应急通信计划未来状态应急通信的衡量
2.3.7 国家应急通信计划的结论
2.4 美国应急通信的应用
2.4.1 “9·11”事件中的应急通信
2.4.2 卡特里娜飓风中的应急通信
2.5 美国应急通信发展的经验借鉴
2.5.1 战略层面应急通信计划的制订
2.5.2 应急通信体系建设的不断发展完善
2.5.3 应急通信资金投入有明确的计划指导
2.5.4 重视应急通信系统的建设与技术应用
2.5.5 积极开展应急通信标准研究项目
2.5.6 明确应急通信中政府与企业的职能划分
2.6 美国公共安全通信系统的性能设计
2.6.1 设计背景
2.6.2 国家公共安全网络建设所需考虑的因素
2.6.3 公共安全网络设计和系统的功能特性
2.6.4 原型设计、协作和测试
2.6.5 多个利益相关者
2.6.6 程序化注意事项
2.6.7 结论和建议
2.6.8 案例评析
2.7 本章小结
3 政府应急通信无线专网的建设
3.1 政府公共安全通信的演进
3.1.1 政府公共安全通信的演进框架
3.1.2 政府公共安全通信演进的相关技术
3.1.3 政府公共安全通信的需求
3.1.4 任务关键型语音和数据的融合
3.2 政府应急通信无线专网概述
3.2.1 政府应急通信无线专网的概念
3.2.2 政府应急通信无线专网的建设要求
3.2.3 政府应急通信无线专网的定位
3.2.4 政府应急通信无线专网的功能需求
3.3 国际、国内应急通信专网建设情况
3.3.1 国际政府应急通信专网发展状况
3.3.2 我国应急通信专网建设的现状
3.4 加快我国政府应急通信专网建设的必要性
3.4.1 公共电信网络的性能无法满足应急通信的需要
3.4.2 应急响应人员之间不能用移动电话进行通信联络
3.5 政府应急通信无线宽带专网的建设
3.5.1 政府应急通信无线宽带专网的概念
3.5.2 LTE已成为政府应急通信无线宽带专网建设的首选技术
3.6 美国公共安全无线宽带网FirstNet的建设与发展案例
3.6.1 FirstNet的建设背景
3.6.2 FirstNet概述
3.6.3 FirstNet的组成要素
3.6.4 FirstNet的管理体制
3.6.5 FirstNet对我国应急通信网络建设的启示
3.7 英国应急通信无线专网Airwave的发展
3.7.1 Airwave的建设背景
3.7.2 Airwave系统概述
3.7.3 系统管理
3.7.4 典型部署
3.7.5 合作项目
3.7.6 Airwave的技术演进
3.7.7 Airwave的未来发展
3.7.8 Airwave对我国的启示
3.8 德国的BDBOS案例
3.8.1 BDBOS的任务
3.8.2 BDBOS系统的建设过程
3.8.3 BDBOS的管理
3.8.4 BDBOS的网络要素
3.8.5 BDBOS的终端需求
3.8.6 BDBOS的实施价值
3.8.7 BDBOS的应用经验
3.8.8 案例评析
3.9 本章小结
4 数字集群应急通信
4.1 数字集群通信的概述
4.1.1 数字集群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
4.1.2 数字集群通信与移动通信的比较
4.1.3 集群通信技术的主要制式
4.1.4 TETRA标准解析
4.1.5 数字集群通信的发展演进
4.2 数字集群在应急通信中的应用
4.2.1 数字集群通信在应急通信中应用的主要优势
4.2.2 数字集群系统可以满足应急通信多方面的需求
4.3 我国数字集群应急通信的发展
4.3.1 我国数字集群应急通信的发展状况
4.3.2 我国数字集群应急通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4.3.3 促进我国数字集群应急通信发展的对策建议
4.4 国内外数字集群应急通信发展与应用的典型案例
4.4.1 上海公安TETRA数字集群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案例
4.4.2 成都市应急指挥调度无线通信网的建设
4.4.3 香港警署第三代指挥控制通信系统的建设
4.4.4 丹麦全国安全网络SINE的发展
4.4.5 瑞典Rakel的发展案例
4.4.6 挪威公共安全网络Nødnett的建设
4.5 本章小结
5 卫星应急通信
5.1 卫星通信概述
5.1.1 卫星通信的概念
5.1.2 卫星通信的基本原理
5.1.3 卫星通信的主要特点
5.1.4 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
5.1.5 我国卫星通信的两类业务
5.2 卫星通信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5.2.1 陆基通信在应急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
5.2.2 卫星通信作为应急通信的应用优势
5.2.3 支持应急服务的卫星通信网络
5.2.4 卫星通信应急服务运行体系
5.2.5 卫星通信应急服务的通信方式
5.3 国际海事卫星组织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简述
5.3.1 Inmarsat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的发展过程
5.3.2 Inmarsat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
5.3.3 Inmarsat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的运行
5.3.4 Inmarsat的BGAN服务
5.4 VSAT卫星通信系统概述
5.4.1 VSAT卫星通信系统的发展与主要特点
5.4.2 VSAT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
5.4.3 VSAT卫星通信系统的运行
5.4.4 我国VSAT卫星通信系统的发展
5.5 卡特里娜飓风事件中的卫星通信应用教训
5.5.1 飓风所造成的通信困境
5.5.2 飓风应急处置中卫星通信的应用
5.5.3 飓风应急处置中卫星通信的应用经验
5.5.4 案例评析
5.6 本章小结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