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结构鉴定与加固改造技术——方法·实践
2020-08-27 17:29:16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工程结构鉴定与加固改造技术——方法·实践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10 建筑物改造与地基基础加固
10.1 增层扩建改造
10.1.1 建筑物增层方法
10.1.2 其他构造措施
10.2 大空间改造
10.2.1 托梁拆墙
10.2.2 托梁抽柱
10.3 地基基础加固
10.3.1 基础补强注浆加固方法
10.3.2 扩大基础加固方法
10.3.3 锚杆静压桩加固方法
10.3.4 树根桩加固方法
10.3.5 坑式静压桩加固方法
10.3.6 注浆加固方法
10.3.7 石灰桩加固方法
10.3.8 其他地基加固方法
10.4 纠倾加固
10.4.1 迫降纠倾方法
10.4.2 顶升纠倾方法
10.5 钢板-砖砌体组合结构/构件试验研究简介
10.5.1 钢板-砖砌体组合柱受压性能
10.5.2 钢板-砖砌体的正拉粘结强度
10.5.3 钢板-砖砌体组合梁受弯性能
10.5.4 钢板-砖砌体组合墙梁受集中荷载
10.5.5 钢板-砖砌体组合框架抗震性能
10.5.6 钢板-砖砌体组合梁受剪性能
10.5.7 钢板-砖砌体组合梁受扭性能
10.5.8 钢板-砖砌体组合异形柱受压性能
10.5.9 钢板-砖砌体组合异形柱抗震性能
11 地下室上浮事故案例分析
11.1 引言
11.2 事故案例介绍
11.3 结构损伤调查与检测
11.3.1 地下室二层结构损伤
11.3.2 地下室一层结构损伤
11.3.3 地下室柱的倾斜
11.3.4 地下室底板标高差
11.4 上浮影响及安全现状分析与评估
11.5 结论与处理建议
11.5.1 鉴定结论
11.5.2 处理建议
12 建筑增层可行性分析案例介绍
12.1 引言
12.2 工程概况
12.3 现状检查、检测
12.3.1 结构布置和构件信息检查
12.3.2 使用环境与作用调查
12.3.3 材料强度抽样检测
12.3.4 房屋结构损伤情况
12.3.5 抗震构造措施核查
12.4 现状安全性和抗震鉴定
12.4.1 既有主体结构安全性评价
12.4.2 既有主体结构抗震鉴定
12.5 加层改造可行性分析
12.5.1 增层改造后的参数变化
12.5.2 建模计算
12.5.3 增层可行性分析
12.6 结论与处理建议
13 单层门式刚架结构厂房结构鉴定实例分析
13.1 引言
13.2 工程概况
13.3 相关图纸与资料查阅
13.3.1 原设计图纸
13.3.2 后期加固图纸
13.3.3 沉降观测
13.4 现状检查、检测
13.4.1 变形、倾斜
13.4.2 损伤和结构完整性
13.5 主体结构安全性计算分析
13.6 现状安全性鉴定
13.7 鉴定结论与处理建议
13.7.1 鉴定结论
13.7.2 处理建议
14 历史建筑现状鉴定与保护实例分析
14.1 引言
14.2 工程概况
14.3 现场检查、检测
14.3.1 建筑结构组成
14.3.2 木柱检查
14.3.3 木构架检查
14.3.4 木柱的倾斜
14.3.5 木构件的含水率
14.3.6 其他
14.4 结构安全性分析与评估
14.5 鉴定结论与加固修缮建议
14.5.1 鉴定结论
14.5.2 加固修缮建议
15 建筑物火灾鉴定案例分析
15.1 引言
15.2 工程概况
15.3 现场检查、检测
15.4 灾后受损程度评价
15.4.1 火灾温度的判定
15.4.2 火灾后材料的残余强度
15.4.3 主体结构受损的综合评价
15.5 鉴定结论与处理建议
16 结构腐蚀受损鉴定案例分析
16.1 引言
16.2 工程概况
16.3 现场检查、检测
16.3.1 混凝土腐蚀
16.3.2 结构现状
16.3.3 混凝土碳化
16.3.4 钢筋锈蚀
16.3.5 混凝土强度
16.3.6 其他
16.4 混凝土构件酸性腐蚀分析
16.5 结构安全性复核计算
16.6 鉴定结论与处理建议
16.6.1 鉴定结论
16.6.2 处理建议
17 房屋垮塌事故案例分析
17.1 引言
17.2 非正常使用引起局部垮塌
17.2.1 事故概况
17.2.2 原因分析
17.2.3 启示与教训
17.3 设计与施工问题引起局部垮塌
17.3.1 事故概况
17.3.2 原因分析
17.3.3 启示与教训
1 绪论
1.1 工程结构鉴定与加固的发展历程
1.1.1 建筑物可靠性鉴定技术的发展
1.1.2 建筑物加固技术的发展
1.1.3 既有建筑物治理改造技术的发展
1.2 工程结构鉴定、加固改造的必要性
1.2.1 材料劣化造成性能下降
1.2.2 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
1.2.3 可持续发展
1.3 工程结构鉴定、加固的原因
1.3.1 设计和施工缺陷
1.3.2 建筑物的功能改造
1.3.3 地震、火灾以及爆炸等灾害
1.3.4 结构设计标准的提高
1.3.5 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
2 建筑物/ 构筑物可靠性鉴定
2.1 鉴定的分类、依据和程序
2.1.1 鉴定的分类
2.1.2 鉴定的依据
2.1.3 鉴定的程序
2.2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要点
2.2.1 鉴定要求与目标使用年限
2.2.2 鉴定调查与检测
2.2.3 可靠性鉴定的步骤与评级标准
2.2.4 构件的安全性鉴定评级方法
2.2.5 构件的正常使用性鉴定评级方法
2.2.6 子单元的安全鉴定评级方法
2.2.7 子单元的正常使用性鉴定评级方法
2.2.8 鉴定单元的安全性及使用性鉴定评级方法
2.2.9 民用建筑的可靠性鉴定评级方法
2.2.10 民用建筑的适修性评估方法
2.3 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要点
2.3.1 鉴定要求与目标使用年限
2.3.2 可靠性鉴定的步骤与标准
2.3.3 结构分析与校核
2.4 砌体拱的检查与图形静力学分析
2.5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的材料强度与荷载取值
2.6 工程结构的裂缝分析
2.7 木材的损坏与缺陷
2.8 可靠性鉴定的计算模式
3 抗震鉴定与抗震加固
3.1 抗震鉴定与加固的意义
3.2 抗震鉴定的基本要求
3.2.1 抗震鉴定的基本程序
3.2.2 后续使用年限的确定
3.2.3 建筑抗震鉴定方法
3.2.4 需要进行抗震鉴定的现有建筑
3.3 现有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
3.4 建筑抗震能力的评定
3.5 地基和基础抗震鉴定
3.6 抗震鉴定结论
3.7 抗震加固
3.7.1 抗震加固方案与要求
3.7.2 抗震验算原则
3.7.3 抗震加固的结构布置和连接构造
3.7.4 常用的抗震加固方法
3.7.5 地基基础抗震加固措施与要点
3.7.6 RC框架梁抗震加固中楼板的考虑
4 锈蚀混凝土构件的受力性能与治理措施
4.1 钢筋锈蚀分类与机理
4.1.1 钢筋锈蚀的分类
4.1.2 钢筋电化学腐蚀的机理
4.1.3钢筋电化学腐蚀的影响参数
4.2 混凝土构件锈胀的理论分析
4.3 钢筋锈蚀后力学性能
4.4 锈蚀后钢筋混凝土粘结性能
4.5 锈蚀钢筋混凝土梁受力性能
4.6 锈蚀钢筋混凝土柱受力性能
4.7 锈蚀钢筋检测评定方法
4.8 钢筋锈蚀防治与处理
4.8.1钢筋锈蚀前防治
4.8.2 锈蚀钢筋的处理
5 火灾后结构构件的受力性能与鉴定方法
5.1 建筑物火灾的发展规律
5.1.1室内火灾的发展阶段
5.1.2 影响室内火灾发展的因素
5.2 火灾现场的温度判断
5.2.1 根据火灾燃烧时间推算火灾温度
5.2.2 依据火灾现场残留物烧损情况判定火灾温度
5.2.3 根据火灾后混凝土结构表面颜色及外观特征判定火灾温度
5.2.4 测量火灾后混凝土结构表面烧损层厚度判断火灾温度
5.2.5 取火灾现场混凝土构件表面烧损混凝土进行电镜分析判定火灾温度
5.2.6 用超声法对火灾后混凝土构件测定脉冲速度推定火灾温度
5.3 高温对钢材力学性能的影响
5.4 高温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
5.5 高温对钢筋与混凝土粘结性能的影响
5.6 高温后钢筋混凝土构件受力性能
5.6.1 受弯构件的高温性能特点
5.6.2 受压构件的高温性能特点
5.6.3 超静定结构的高温性能特点
5.6.4 高温后钢筋混凝土构件试验研究与分析
5.7 高温对砌体结构构件受力性能的影响
5.8 火灾后混凝土构件的耐久性问题
5.8.1 火灾引起的氯离子侵蚀问题
5.8.2 火灾引起的混凝土中性化
5.8.3火灾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其他影响
5.9 火灾后建筑结构鉴定方法
5.9.1 基本规定
5.9.2 调查和检测
5.9.3 结构现状检测
5.9.4 火灾后结构分析与构件校核
5.9.5 火灾后结构构件鉴定评级
6 混凝土结构加固
6.1 加固结构构件受力特征
6.2 结合面抗剪控制
6.3 常用加固方法
6.3.1 加固方法的选择与要求
6.3.2 增大截面加固法
6.3.3 置换混凝土加固法
6.3.4 外粘型钢加固法
6.3.5 粘贴钢板加固法
6.3.6 粘贴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法
6.3.7 绕丝加固法
6.3.8 钢绞线(钢丝绳)网片-聚合物砂浆加固法
6.3.9 增设支点加固法
6.3.10 预应力加固法
6.3.11 结构体系加固法
6.4 植筋技术
6.5 裂缝处理方法
6.6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的应用
6.7 主要加固方法试验研究简介
6.7.1 增大截面加固法试验研究
6.7.2 粘贴钢板加固法试验研究
6.7.3 外包型钢加固法试验研究
6.7.4 粘贴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法试验研究
6.7.5 高强钢绞线网-聚合物砂浆加固法试验研究
6.7.6 体外预应力加固法试验研究
6.7.7 其他加固方法试验研究
7 砌体结构加固
7.1 影响砌体强度的因素
7.2 砌体加固方法
7.3 砌体裂缝修补法
7.4 历史砌体结构建筑物的保护与修缮
7.5 砌体结构加固方法试验研究简介
7.5.1 复合面层加固
7.5.2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
7.5.3 体外预应力加固
7.5.4 外包角钢加固
7.5.5 嵌缝与嵌筋加固
8 钢结构加固
8.1 钢结构加固原因与方法选择
8.1.1 钢结构加固原因
8.1.2 加固方法选择原则
8.2 钢结构加固方法
8.2.1 钢柱的加固方法
8.2.2 柱脚加固方法
8.2.3 钢屋架(托架)加固方法
8.2.4 钢梁加固方法
8.2.5 连接和节点加固方法
8.2.6 裂纹的修复与加固
8.2.7 钢结构锈蚀处理与防腐
8.3 钢结构加固方法试验研究简介
8.3.1 FRP加固方法
8.3.2 其他加固方法
9 木结构加固
9.1 木材与木结构的特点
9.1.1 木材的特点
9.1.2 木结构的特点
9.2 木材及木结构防护
9.2.1 防护方法综述
9.2.2 湿度控制
9.2.3 原位防护处理
9.2.4 构造上的防腐措施
9.2.5 防腐的化学处理
9.3 木结构加固维修
9.3.1 加固维修步骤
9.3.2 木梁与檩条加固
9.3.3 木屋架加固
9.3.4 木柱加固
9.3.5 木楼盖加固
9.3.6 支撑系统加固
9.4 木结构加固方法试验研究简介
9.4.1 木梁加固
9.4.2 榫卯节点加固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