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间地震
2020-08-19 10:13:20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井间地震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6 井间地震资料处理
6.1 预处理
6.1.1 资料输入、编辑与分析
6.1.2 测井数据输入
6.1.3 观测系统定义
6.1.4 三分量处理
6.1.5 轨道式可控震源极化方式转换处理
6.1.6 中值滤波
6.1.7 去噪处理
6.1.8 建立初始速度模型
6.1.9 合成地震记录
6.2.1 层析反演的物理基础
6.2.2 层析反演的数学基础
6.2.3 层析反演的基本分类
6.2.4 投影重建算法简介
6.2.6 直达波初至旅行时拾取
6.2.7 井斜校正
6.2.8 速度层析反演的具体问题与实例
6.2.9 速度层析反演的新方法
6.2.10 基于地震波频率降低的Q值层析反演
6.2.11 地震波动方程层析反演
6.3 井间反射波成像
6.3.1 前期处理
6.3.2 CDPMAP反射波成像
6.3.3 POSTMAP偏移成像方法
6.3.4 波动方程偏移成像
6.3.5 其他波动方程偏移方法
6.3.6 资料处理过程中反射波的频率变化
6.3.7 修饰性处理
7 井间地震资料解释
7.1 对井间地震资料的基本认识
7.1.1 井间地震与地面地震的共性
7.1.2 井间地震的特殊性
7.2 多尺度地震资料解释
7.2.1 频率调谐与多尺度观测
7.2.2 地震环境
7.2.3 井间地震的分辨能力
7.3 构造解释方法
7.3.1 标准层对比法
7.3.2 波组关系对应法
7.3.3 不均衡比例显示法
7.3.4 地层产状扫描技术
7.3.5 “粗细结合”法
7.4 地层与岩性解释方法
7.4.1 基于地震相的解释方法
7.4.2 基于沉积旋回的解释方法
7.4.3 基于谱分解的解释方法
7.4.4 基于测井约束反演和层析速度的解释方法
7.4.5 基于地震属性的解释方法
7.4.6 基于井地匹配联合反演的储层解释方法
7.5 多资料综合解释方法实例
7.5.1 樊124井区基本情况
7.5.2 综合解释方法
7.5.3 解释工作与成果
7.5.4 小结
7.6 深度域问题
7.6.1 深度域子波
7.6.2 深度域褶积
7.6.3 时间域与空间域采样间隔的选择
7.6.4 深度域与时间域的Fourier变换分析
7.6.5 井间地震的时—深转换与深—时转换
7.6.6 小结
7.7 关于井间地震资料解释的认识
8 井间地震在油气开发中的应用
8.1 地震用于油藏监测的岩石物理基础
8.1.1 Amos Nur的工作(孙忠勤,1996)
8.1.2 胜利油田在KL地区的工作
8.2 国外应用实例
8.2.1 碳酸盐岩储层高分辨率成像
8.2.2 利用上、下行反射波对产气层进行反射成像(Wong,2007)
8.2.3 利用时延井间地震监测CO2 驱替过程(Onishi,2007)
8.2.4 多井蒸汽热采时延监测
8.2.5 水平井井间地震为CO2 注采服务(Guoping Li,2001)
8.2.6 利用井间Q值层析探测礁块油藏(Pedro Carrillo,2007)
8.2.7 井间地震AVO特性的应用
8.2.8 井间地震与压力预测相结合监测储层压裂作业效果
8.3 国内早期的应用试验
8.4 国内在油气开发中的应用实例
8.4.1 小断层与微幅构造
8.4.2 储层展布与性质
8.5 井间地震在樊124井区的油藏地球物理先导试验与应用
8.5.1 区域地质概况
8.5.2 开发现状与存在问题
8.5.3 井间地震的地质任务与资料分析
8.5.4 构造解释
8.5.5 储层解释
8.5.6 综合应用效果
8.6 井间地震在垦71区块油藏综合地球物理应用
8.6.1 区域地质概况
8.6.2 开发现状与存在问题
8.6.3 井间地震地质任务与资料分析
8.6.4 构造解释与应用效果
8.6.5 储层解释与应用效果
8.6.6 油气开发效益
9 结束语
9.1 井间地震的总体发展概况
9.2 井间地震的发展趋势
9.3 几点认识与建议
1 绪论
1.1 井间地震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1.1.1 层析反演成像
1.1.2 反射波成像
1.2 国外井间地震的发展历史
1.3 我国井间地震的发展历史
1.4 开展井间地震研究与工作的意义
2 井间地震设备
2.1 井下震源
2.1.1 井下震源的技术要求
2.1.2 井下震源的分类简介
2.2 井下检波器
2.2.1 技术要求及发展状况
2.2.2 井下检波器分类简介
2.2.3 井下地震检波器的发展方向
2.3 地震记录仪器系统
2.4 电缆、电缆车及其他设备
3 井间地震资料采集
3.1 资料采集方法与观测系统
3.1.1 工作方式
3.1.2 观测系统
3.1.3 X-Plan井间地震观测系统设计软件
3.2 井间地震施工设计
3.2.1 确定地质任务
3.2.2 资料收集
3.2.3 现场踏勘
3.2.4 设计观测系统
3.2.5 模型正演模拟
3.2.6 编写施工设计书
3.3 井的准备
3.3.1 选井
3.3.2 施工前的井下作业
3.4 施工前的调试与试验
3.4.1 设备调试
3.4.2 试验工作
3.5 资料采集施工
3.6 现场质量监控与现场处理
3.7 质量评价与验收
3.7.1 记录质量评价
3.7.2 全井资料质量评价
3.7.3 验收
3.8 影响井间地震原始资料质量的因素分析
3.8.1 地质因素
3.8.2 井孔因素
3.8.3 综合分析
4 井间地震波场分析
4.1 井间地震记录
4.1.1 共检波点记录(CRG)
4.1.2 共炮点记录(CSG)
4.1.3 共中心深度点记录(CMG)
4.1.4 共偏移距记录(COG)
4.2 直达波
4.2.1 时距曲线
4.2.2 波形与极性
4.2.3 频率特性
4.2.4 能量及衰减
4.2.5 初至时间
4.3 反射纵波
4.3.1 介质分界面上的反射波
4.3.2 井间地震中反射波的特点
4.3.3 井间地震中大入射角反射能量强的原因
4.3.4 井间地震中反射波的性质
4.3.5 模型的广角反射合成记录分析
4.3.6 考虑入射角度的CDP反射波成像
4.3.7 广角反射的整形反褶积处理
4.3.8 井间反射波时距曲线
4.3.9 小结
4.4 转换横波
4.4.1 概述
4.4.2 井间地震原始资料上的横波
4.4.3 横波产生的机制
4.4.4 横波的判别准则
4.4.5 横波信息的利用与局限
4.5 导波
4.6 井中管波理论分析
4.6.1 面波与管波
4.6.2 管波的传播规律
4.6.3 管波的数学描述与物理特征
4.6.4 管波的反射与透射
4.7 实际井间地震资料中的管波
4.7.1 随机型管波
4.7.2 震源型管波
4.7.3 震源型管波的形成机制
4.7.4 震源型管波的时距方程
4.7.5 井间地震管波的频率特征
4.7.6 克服与压制管波的方法
4.7.7 管波的弊与利
5 井间地震正演模拟
5.1 最小旅行时射线追踪方法数值模拟
5.1.1 常规射线追踪方法及其缺陷
5.1.2 最小旅行时射线追踪方法的原理
5.1.3 最小旅行时射线追踪方法的效果
5.1.4 反射波的最小旅行时射线追踪
5.1.5 在层析反演中的应用效果
5.2 动态网络最小旅行时数值模拟方法
5.2.1 原理和算法
5.2.2 试验效果
5.3 梯形网格变速薄层介质模型射线追踪
5.3.1 方法原理
5.3.2 模型正演试验效果
5.4 有限频率地震射线追踪
5.5 模拟正演合成记录与波前图
5.5.1 正演合成记录
5.5.2 波前图
5.6 声波波动方程数值模拟方法
5.6.1 声波方程四阶有限差分解
5.6.2 边界条件的研究
5.6.3 理论计算实验实例
5.7 有限差分解程函方程法
5.8 实际井间地震波动方程正演数值模拟与反演实验
5.9 井间地震物理模拟
5.9.1 简单几何体与层状模型物理模拟
5.9.2 复杂层状物理模型模拟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