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高效视频编码技术
2020-09-04 10:23:05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新一代高效视频编码技术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8 HEVC视频编码标准
8.1 HEVC标准的结构
8.1.1 档次、级别和层
8.1.2 视频格式
8.1.3 条带和分片
8.2 HEVC的基本编码框架
8.2.1 HEVC基本编码框架
8.2.2 HEVC的编码单元和编码结构
8.3 HEVC关键技术
8.3.1 帧内预测
8.3.2 帧间预测
8.3.3 变换、缩放和量化
8.3.4 熵编码
8.3.5 环内滤波器
8.3.6 特殊编码模式
8.4 HEVC编码器控制
8.5 HEVC的语法结构
8.5.1 并行解码语法和改进的条带结构
8.5.2 HEVC高级语法
8.6 HEVC编码工具配置
9 小波视频编码新技术
9.1 引言
9.2 传统离散小波变换的缺点
9.3 双树小波变换
9.3.1 DTDWT
9.3.2 DTDWT滤波器组
9.3.3 三维DTDWT
9.4 粒子集群优化和多目标PSO
9.4.1 粒子集群优化
9.4.2 多目标PSO
9.5 基于多目标PSO的视频编码
9.5.1 编码器模块的修改
9.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10 基于压缩感知的视频编码技术
10.1 引言
10.2 压缩感知理论
10.2.1 稀疏性
10.2.2 不相干性
10.2.3 测量矩阵
10.2.4 CS重建
10.2.5 压缩感知特性
10.3 压缩视频感知
10.4 分布式压缩视频感知
10.5 基于字典的压缩视频感知
10.6 本章小结
11 基于人眼视觉系统特性的视频编码
11.1 基于视觉敏感度的低比特图像压缩
11.1.1 人眼的视觉敏感度特征
11.1.2 基于视觉敏感度的低比特率图像压缩算法
11.2 基于视觉注意的视频编码方法
11.2.1 所提方法框图
11.2.2 目标检测算法
11.2.3 背景和目标区域的JPEG-2000编码
11.2.4 视频解码重建
11.2.5 实验结果与分析
11.3 基于人眼感兴趣区的视频编码
11.3.1 感兴趣区检测和跟踪
11.3.2 H.264/SVC标准的感兴趣区编码
11.3.3 感兴趣区编码的码率控制
11.4 本章小结
12 视频编码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
12.1 基于语义的视频编码
12.1.1 语义视频编码
12.1.2 用户感知的语义视频编码
12.2 基于超分辨率复原的视频编码
12.2.1 超分辨率复原技术概述
12.2.2 基于超分辨率复原的视频编码技术
12.3 基于HEVC的立体视频编码技术
12.3.1 立体视频编码标准
12.3.2 几种立体视频编码方案
12.3.3 基于HEVC的立体视频编码方案
名词索引
新一代高效视频编码技术
1 视频格式和质量评价
1.1 图像与视频
1.2 彩色空间
1.2.1 RGB彩色空间
1.2.2 YCbCr彩色空间
1.2.3 HSV彩色空间
1.3 抽样格式
1.4 视频格式
2 视频质量评价
2.1 引言
2.2 视频失真
2.2.1 块效应
2.2.2 模糊效应
2.2.3 振铃效应
2.2.4 噪声
2.3 主观质量评价
2.3.1 测试条件
2.3.2 测试方法
2.3.3 评分类型
2.3.4 主观质量评价方法
2.4 客观质量评价
2.4.1 FR评价标准
2.4.2 NR评价方法
3 视频编码技术基础
3.1 预测编码
3.2 变换编码
3.2.1 正交变换
3.2.2 K-L变换
3.2.3 离散余弦变换
3.2.4 小波变换
3.3 熵编码
3.4 矢量量化
3.5 混合编码
4 人眼视觉系统特性
4.1 视觉信息处理的基本机理
4.1.1 视觉感官
4.1.2 视觉通路
4.1.3 视觉中枢
4.1.4 视觉感知
4.2 感兴趣区的人眼视觉系统特性
4.2.1 视觉感兴趣区
4.2.2 视觉掩盖效应
4.3 人眼的视觉注意特性
4.3.1 视觉注意机制
4.3.2 视觉注意模型
4.4 基于视觉注意模型的压缩域感兴趣区检测方法
4.4.1 压缩域视觉显著图提取
4.4.2 视觉注意焦点的选择与转移
4.4.3 压缩域感兴趣区域检测
4.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码率控制
5.1 码率控制基本原理
5.2 码率控制模式
5.2.1 恒定码率模式
5.2.2 可变码率模式
5.3 码率控制理论
5.3.1 率失真函数
5.3.2 几种经典的率失真模型
5.4 视频标准中的码率控制算法
5.4.1 VM5码率控制算法
5.4.2 RM8码率控制算法
5.4.3 TMN8码率控制算法
5.4.4 TM5码率控制算法
5.4.5 H.264码率控制算法
5.5 基于H.264的帧层码率控制算法
5.5.1 H.264率失真曲线
5.5.2 H.264率失真模型
5.5.3 基于率失真模型的码率控制
5.5.4 实验结果及分析
6 H.264/AVC视频编码新技术
6.1 H.264/AVC视频编码基本框架
6.2 基于行的H.264/AVC帧内预测编码
6.2.1 隐式的基于行的帧内预测
6.2.2 实验结果
6.3 H.264/AVC中可变位深的8×8整型变换和量化编码
6.3.1 H.264/AVC中的8×8整型变换
6.3.2 H.264/AVC的量化和缩放
6.4 基于无损视频信号统计特性的H.264/AVC自适应熵编码器设计
6.4.1 无损编码中残差数据的统计特性
6.4.2 改进的CAVLC方法
6.4.3 改进的CABAC方法
6.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6.5 H.264视频编码的并行可扩展性
6.5.1 H.264中的并行计算
6.5.2 GOP级并行计算
6.5.3 帧级并行计算
6.5.4 片级并行计算
6.5.5 宏块级并行计算
6.5.6 空间域宏块级并行计算
6.5.7 时间域宏块级并行计算
7 H.264/SVC可扩展视频编码
7.1 引言
7.2 H.264/SVC编码框架
7.2.1 时间可扩展性
7.2.2 空间可扩展性
7.2.3 SNR可扩展性
7.3 H.264 SVC编码性能评估
7.3.1 时间可扩展性
7.3.2 空间可扩展性
7.3.3 SNR可扩展性
7.3.4 其他特点
7.3.5 预处理滤波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