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碳足迹及其碳管理研究
2020-09-07 10:17:59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碳足迹及其碳管理研究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9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碳管理
9.1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碳管理模型
9.1.1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的碳减排关键因子分析
9.1.2 九寨沟碳减排的潜力因子分析
9.1.3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碳管理模型
9.2 保护区参与碳交易的经济效益分析
9.2.1 碳汇交易与碳价格波动
9.2.2 自然保护区参与碳汇交易的经济效益分析
9.3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的碳减排实施
9.3.1 九寨沟土地利用的优化与保持
9.3.2 九寨沟居民人数控制与游客分流限制
9.3.3 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减排责任分担
9.3.4 转变能源消耗结构,实现结构性减碳
9.3.5 加强环境教育,转变公众观念和消费方式
9.3.6 改善运营的技术性减碳
9.3.7 碳管理的制度与政策支持
10 结论与展望
附录1 “九寨沟碳足迹及碳管理”调研计划
附录2 九寨沟调研部门及调研内容
附录3 九寨沟游客碳足迹调查
附录4 九寨沟居民碳足迹调查
附录5 进出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居民私家车情况调研
附录6 2009年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生态考察计划
...
1 绪 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内容及关键问题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2.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3.3 创新点
2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2.1 国内外相关碳足迹研究综述
2.1.1 国内外碳足迹相关研究
2.1.2 国外旅游碳足迹研究
2.1.3 国内旅游碳足迹研究
2.1.4 国内外碳足迹研究评述
2.2 国内外相关碳管理研究综述
2.2.1 国外碳管理研究综述
2.2.2 国内碳管理研究综述
2.2.3 国内外碳管理研究评述
3 自然保护区碳足迹评价模型构建
3.1 自然保护区碳足迹评价模型
3.1.1 自然保护区碳足迹评价的主要内容
3.1.2 自然保护区碳足迹评价的流程
3.1.3 自然保护区的碳足迹评价模型
3.2 自然保护区碳清单设计
3.2.1 自然保护区内的碳排放分析
3.2.2 自然保护区碳排放清单设计流程
3.2.3 基于混合生命周期的自然保护区碳排放清单设计
3.3 碳足迹评价指标及计算方法
3.3.1 碳足迹评价指标选取
3.3.2 自然保护区的碳足迹计算方法
4 自然保护区碳管理机制构建
4.1 自然保护区碳管理机制的理论支撑
4.1.1 自然保护区碳管理的基本理论
4.1.2 自然保护区碳管理的框架
4.1.3 自然保护区碳管理动因
4.2 自然保护区碳管理机理分析
4.2.1 碳源碳汇的动力机制
4.2.2 利益相关者机制
4.2.3 碳交易与碳汇交易机制
4.2.4 清洁发展机制
4.3 自然保护区碳管理机制
4.3.1 碳管理机制构建的核心
4.3.2 自然保护区碳管理机制构建
5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研究方案设计
5.1 九寨沟概况分析
5.1.1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
5.1.2 选取九寨沟进行实证研究的依据
5.2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发展与土地利用变化
5.2.1 农林放牧和林业采伐阶段
5.2.2 保护区成立和旅游起步阶段
5.2.3 旅游快速增长且负面影响显现阶段
5.2.4 旅游发展与保护并举阶段
5.2.5 灾后重建旅游恢复并超越阶段
5.3 九寨沟碳足迹评价指标选取
5.3.1 九寨沟碳足迹评价边界确定
5.3.2 九寨沟碳排放清单设计
5.3.3 九寨沟碳足迹评价设计
5.4 九寨沟碳足迹及碳管理评价方法和数据获取
5.4.1 九寨沟碳足迹的评价方法
5.4.2 数据获取
6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能源碳排放研究
6.1 自然保护区能源碳排放的相关研究概述
6.1.1 自然保护区能源碳排放的相关研究
6.1.2 九寨沟的能源使用和车辆运营
6.1.3 不同能源碳排放系数的确定
6.1.4 不同能源的消耗及碳排放计算方法
6.1.5 数据来源
6.2 九寨沟保护区观光车辆碳排放研究
6.2.1 九寨沟观光车辆运营分析
6.2.2 九寨沟观光车辆燃油消耗分析
6.2.3 九寨沟观光车辆碳排放分析
6.2.4 九寨沟观光车辆的生态效率分析
6.2.5 九寨沟观光车辆最优碳排放分析
6.2.6 结论及建议
6.3 九寨沟保护区内居民私家车碳排放研究
6.3.1 居民私家车消费的经济背景
6.3.2 居民私家车消费增长及原因分析
6.3.3 九寨沟私家车碳排放分析
6.3.4 居民私家车碳排放与观光车辆碳排放的生态效率比较
6.3.5 结论及建议
6.4 九寨沟保护区工作车辆碳足迹研究
6.4.1 九寨沟保护区工作车的运营概述
6.4.2 九寨沟保护区工作车辆的燃油消耗及碳排放分析
6.4.3 工作车辆不同主体的碳排放分析
6.4.4 工作车与观光车辆、私家车碳排放比较分析
6.4.5 结论及建议
6.5 九寨沟电力使用产生的碳排放
6.5.1 国内外电力碳排放的基本概况及相关研究
6.5.2 九寨沟电力碳排放分析
6.5.3 管理局办公用电碳排放和居民用电碳排放分析
6.5.4 结论
6.6 九寨沟保护区其他能源碳排放研究
6.6.1 九寨沟其他能源类型及使用情况
6.6.2 九寨沟其他能源的碳排放分析
6.6.3 其他能源与电力、移动源燃油碳排放的比较分析
6.6.4 结论
7 九寨沟废弃物和土地利用碳排放
7.1 九寨沟废弃物碳排放分析
7.1.1 国内外旅游废弃物研究进展
7.1.2 研究方法及数据获取
7.1.3 九寨沟废弃物碳排放
7.1.4 结论
7.2 九寨沟不同土地类型碳排放与碳储存
7.2.1 九寨沟不同植被土地类型的碳汇及碳储量变化
7.2.2 九寨沟不同土地土壤碳汇及碳储量变化
7.2.3 九寨沟土地利用的碳储量分析
7.2.4 结论
8 九寨沟碳足迹时空变化与预测分析
8.1 九寨沟碳足迹评价
8.1.1 碳足迹的计算方法
8.1.2 2012年九寨沟碳足迹评价
8.1.3 2012年九寨沟碳足迹的空间分布特征
8.1.4 碳足迹的环境外部性分析
8.2 碳足迹动态变化及未来预测
8.2.1 九寨沟游客和居民人数的动态变化
8.2.2 九寨沟人类活动碳足迹的动态变化分析
8.3 九寨沟人类活动碳足迹的趋势预测
8.3.1 九寨沟人类碳足迹的趋势分析
8.3.2 基于库格涅茨曲线的九寨沟碳足迹峰值分析
8.4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碳平衡分析
8.4.1 2012年九寨沟生态碳平衡分析
8.4.2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的平衡分析
8.4.3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碳源碳汇及碳平衡变动原因分析
8.4.4 讨论
8.4.5 结论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