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
2020-09-25 10:40:22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8 地下公共服务空间规划
8.1 地下公共服务空间布局
8.1.1 布局特征与原则
8.1.2 地下公共服务空间规划要求
8.2 地下公共服务空间规划要点
8.3 其他地下公共服务空间规划
本章注释
9 地下市政设施规划
9.1 概述
9.2 地下市政设施规划方法
9.2.1 规划原则
9.2.2 规划思路
9.3 地下综合管沟
9.4 综合管沟的经济分析
9.4.1 综合管沟的经济效益
9.4.2 综合管沟的环境和社会效益
9.4.3 综合管沟的防灾效益
9.5 综合管沟的组成和分类
9.5.1 综合管沟的组成
9.5.2 综合管沟的分类
9.6 综合管沟规划
9.6.1 地下综合管沟的规划原则
9.6.2 综合管沟的规划策略
9.6.3 综合管沟的规划可行性分析
9.6.4 规划布局
9.6.5 规划设计基本要求
9.6.6 综合管沟特殊部位
9.6.7 综合管沟与其他地下设施交叉
9.7 地下市政站场规划
9.7.1 地下市政站场建设概况
9.7.2 地下市政站场分类
9.7.3 地下市政站场规划
本章注释
10 城市地下物流系统规划
10.1 概述
10.2 城市地下物流系统的功能与构成
10.2.1 管道形式地下物流系统
10.2.2 隧道形式地下物流系统
10.2.3 地下物流系统的功能
10.3 城市地下物流系统规划
10.3.1 地下物流系统
10.3.2 地下物流的防灾作用(以北京交通为例)
10.3.3 地下物流系统规划的可行性分析(以北京为例)
本章注释
11 城市居住区地下空间规划
11.1 居住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效益
11.1.1 完善小区服务功能
11.1.2 改善居住区生态环境
11.1.3 丰富居住区的建筑环境艺术
11.1.4 减少居住区环境污染
11.1.5 改善居住区交通环境
11.1.6 增强居住区防灾抗灾能力
11.2 居住区地下空间主要功能
11.3 居住区地下空间规划基本原则和要点
11.3.1 基本原则
11.3.2 规划设计要点
11.4 居住区地下空间开发模式
本章注释
12 历史文化保护下的地下空间开发
12.1 当前我国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历史文化保护现状
12.1.1 城市化发展中历史文化保护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2.1.2 历史文化保护与地下空间资源的关系
12.2 历史文化保护与地下空间开发模式
12.2.1 文化保护与地下空间开发模式
12.2.2 文化保护与地下空间开发规划策略与内容
12.2.3 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地下空间开发规划引导
本章注释
13 城市地下空间综合防灾
13.1 综合防灾现状分析
13.1.1 国外现状综述
13.1.2 国内现状综述
13.2 地下空间主动防空防灾理念
13.2.1 地下空间综合防灾的地位
13.2.2 地下空间主动防灾理念的含义
13.2.3 地下空间在防灾中的主要功能
13.3 地下空间的抗灾特性
13.3.1 地下空间的抗爆特性
13.3.2 地下空间的抗震特性
13.3.3 地下空间对地面火灾的防护能力
13.3.4 地下空间的防毒性能
13.3.5 地下空间对风灾、洪灾的减灾作用
13.4 地下空间综合防灾规划引导内容
13.4.1 地下空间防空
13.4.2 地下空间抗震
13.4.3 利用地下空间防化学事故
13.4.4 地下空间防生命线系统灾害
13.5 主要结论
本章注释
全书参考文献
1 绪论
1.1 城市空间与城市地下空间
1.2 城市规划与地下空间规划
1.3 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1.3.1 节约城市土地资源
1.3.2 节约城市能源、水资源
1.3.3 缓解城市发展中的各种矛盾
本章注释
2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理论发展综述
2.1 国内外地下空间规划理论与方法
2.2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和需求量研究
2.2.1 国外研究成果及实践
2.2.2 国内研究成果和实践
2.3 城市地下空间发展的后发优势
2.3.1 城市地下空间具有后发居上的可能性
2.3.2 后发优势的经济与政府背景
2.3.3 影响后发优势的现实因素及对策
本章注释
3 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
3.1 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任务和原则
3.1.1 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任务
3.1.2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原则
3.2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特点
3.2.1 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基本内容
3.2.2 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特点
3.3 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调查研究与基础资料
3.4 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重点和期限划分
3.5 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章注释
4 地下空间资源评估
4.1 地下空间资源评估目的与意义
4.2 评估理论与方法
4.3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4.4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数量计算模型
4.4.1 城市地面建筑物下地下空间资源计算模型
4.4.2 城市道路、广场下地下空间开发模型
4.4.3 城市绿地地下空间开发模型
4.4.4 城市水体下地下空间开发模型
4.4.5 城市高地、山体地下空间开发模型
4.4.6 城市其他情况的地下空间开发模型
4.5 案例解析:无锡市主城区城市地下空间资源评估
4.5.1 评估的范围与区域划分
4.5.2 基本地质环境情况
4.5.3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质量评估
4.6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数量计算
4.7 无锡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结论与建议
4.7.1 评估结论
4.7.2 地下空间资源的配置和重点发展区域
本章注释
5 城市地下空间需求预测
5.1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目的
5.2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意义
5.2.1 有利于构筑资源节约型和谐城市
5.2.2 有利于打造布局紧凑型立体城市
5.2.3 有利于创建环境友好型宜居城市
5.3 地下空间需求预测理论
5.4 层次分析法需求预测的理论与方法
5.4.1 研究总体思路
5.4.2 需求概念分析
5.4.3 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5.4.4 需求影响要素分析
5.4.5 需求模型的建立
5.4.6 需求预测的计算
5.5 案例分析:武汉市主城区城市地下空间需求量
本章注释
6 城市地下空间总体布局与形态
6.1 城市地下空间功能、结构与形态
6.1.1 城市发展与城市地下空间结构的演化方式
6.1.2 城市地下空间功能、结构与形态的关系
6.2 城市地下空间功能的确定
6.2.1 城市地下空间功能的确定原则
6.2.2 功能类型
6.2.3 复合利用分类
6.2.4主要功能
6.3 城市地下空间发展阶段与功能类型
6.3.1 城市地下空间发展阶段与特征
6.3.2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各发展阶段规划要点
6.4 城市地下空间布局的基本原则
6.4.1 可持续发展原则
6.4.2 系统综合原则
6.4.3 集聚原则
6.4.4 等高线原则
6.5 城市地下空间总体布局
6.5.1 国外地下空间布局理论
6.5.2 城市地下空间的基本形态
6.5.3 城市地下空间布局方法
6.6 城市地下空间的竖向分层
本章注释
7 城市地下交通规划
7.1 概述
7.1.1 地下交通与城市生态环境
7.1.2 城市地下交通的综合效益分析
7.2 地下交通设施规划方法
7.2.1 地下交通设施的分类
7.2.2 地下交通设施规划遵循的原则
7.2.3 地下交通设施的规划思路
7.2.4 地下交通设施规划的布局
7.3 城市地下轨道交通规划
7.3.1 城市地铁路网规划
7.3.2 地铁车站规划
7.4 地下步行系统规划
7.4.1 地下步行系统的组成
7.4.2 地下步行系统布局
7.4.3 地下步行系统规划要点
7.5 地下停车系统规划
7.5.1 我国当前城市停车现状
7.5.2 地下停车的价值
7.5.3 停车场选择模型
7.5.4 地下停车系统规划
7.5.5 地下停车系统的形成
7.5.6 地下公共停车场(库)与私有地下车库连接后的管理问题
本章注释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