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空间形态发展规律——未来规划设计的新理念、新方法
2020-09-28 15:07:33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小城镇空间形态发展规律——未来规划设计的新理念、新方法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5 小城镇空间形态影响因素研究
5.1 政治政策因素
5.1.1 行政区划调整
5.1.2 规划引导
5.1.3 国家政策
5.1.4 法规制度
5.1.5 小结
5.2 经济因素
5.2.1 经济发展水平
5.2.2 经济发展阶段
5.2.3 产业类型
5.2.4 小结
5.3 社会因素
5.3.1 人口
5.3.2 社会服务设施
5.3.3 社会组织
5.3.4 小结
5.4 文化因素
5.4.1 自然文化
5.4.2 历史文化
5.4.3 传统文化
5.4.4 小结
5.5 自然因素
5.5.1 气候
5.5.2 地形地貌
5.5.3 资源
5.5.4 地质
5.5.5 小结
5.6 交通因素
5.6.1 交通发展阶段
5.6.2 对外交通方式
5.6.3 交通方式转变
5.6.4 小结
6 空间形态演化规律与小城镇规划
6.1 小城镇空间发展与形态演化规律
6.1.1 形态演替律
6.1.2 发展分异律
6.1.3 政策调控律
6.1.4 经济导向律
6.1.5 交通引导律
6.1.6 自然约束律
6.1.7 生态门槛律
6.1.8 文化固态律
6.1.9 区位择优律
6.1.10 服务配套等级律
6.2 空间形态演化规律对小城镇规划的干预
6.2.1 规划前期——认识空间形态发展的规律
6.2.2 规划组织——运用空间形态发展的规律
6.2.3 规划实施——遵从空间形态发展的规律
6.3 小城镇规划对空间形态影响要素的调控
6.3.1 自然——约束因素
6.3.2 政治政策——推动因素
6.3.3 经济——核心因素
6.3.4 社会——基础因素
6.3.5 文化——特色因素
6.3.6 交通——引导因素
图片来源
表格来源
1 小城镇发展概述
1.1 小城镇发展历程
1.1.1 新中国成立前(传统发展阶段)——缓慢发展,逐渐积淀阶段
1.1.2 新中国成立后(现代发展阶段)——渐进发展,不断优化,逐步提升阶段
1.2 小城镇发展政策
1.2.1 战略政策
1.2.2 行政管理政策
1.2.3 人口政策
1.2.4 土地政策
1.2.5 产业政策
1.2.6 社会政策
1.2.7 规划政策
1.3 小城镇类型与特征
1.3.1 按小城镇的行政等级分类
1.3.2 按小城镇的经济区域分类
1.3.3 按小城镇的规模分类
1.3.4 按小城镇的发展重要性分类
1.3.5 按小城镇的主导职能分类
1.3.6 按小城镇的自然地理特征分类
1.3.7 按小城镇与中心城市的地缘区位关系分类
1.3.8 按小城镇的资源依托分类
2 区域小城镇空间形态发展研究
2.1 离散发展阶段的空间形态
2.1.1 阶段背景
2.1.2 形态模式
2.1.3 形态特征
2.2 极化发展阶段的空间形态
2.2.1 阶段背景
2.2.2 形态模式
2.2.3 形态特征
2.3 扩散发展阶段的空间形态
2.3.1 阶段背景
2.3.2 形态模式
2.3.3 形态特征
2.4 均衡发展阶段的空间形态
2.4.1 阶段背景
2.4.2 形态模式
2.4.3 形态特征
2.5 小结
2.5.1 区域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规律
2.5.2 典型案例
3 镇(乡)域小城镇空间形态发展研究
3.1 散漫发展阶段的空间形态
3.1.1 阶段背景
3.1.2 形态模式
3.1.3 形态特征
3.2 集聚发展阶段的空间形态
3.2.1 阶段背景
3.2.2 形态模式
3.2.3 形态特征
3.3 扩展发展阶段的空间形态
3.3.1 阶段背景
3.3.2 形态模式
3.3.3 形态特征
3.4 统筹发展阶段的空间形态
3.4.1 阶段背景
3.4.2 形态模式
3.4.3 形态特征
3.5 小结
3.5.1 镇(乡)域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规律
3.5.2 典型案例——苏州市平望镇
4 小城镇镇区空间形态发展研究
4.1 形成发展阶段的空间形态
4.1.1 阶段背景
4.1.2 形态模式
4.1.3 形态特征
4.2 成长发展阶段的空间形态
4.2.1 阶段背景
4.2.2 形态模式
4.2.3 形态特征
4.3 扩张发展阶段的空间形态
4.3.1 阶段背景
4.3.2 形态模式
4.3.3 形态特征
4.4 协同发展阶段的空间形态
4.4.1 阶段背景
4.4.2 形态模式
4.4.3 形态特征
4.5 小结
4.5.1 小城镇镇区空间形态演变规律
4.5.2 典型案例——昆山市巴城镇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