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规划史
2020-09-28 15:12:36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中国城市规划史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下篇 现代史(1949—2012年)
12 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发展历程
12.1 新中国成立后城市规划发展概况
12.2 20世纪50年代城市规划进展
12.3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城市规划进展
12.4 20世纪80年代城市规划的发展
12.5 1990—2004年城市规划情况
12.6 2004—2012年城市规划的发展
13 现代中国城市规划
13.1 20世纪50年代城市规划
13.2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重要城市规划
13.3 20世纪80年代重要城市规划
13.4 1990—2004年城市规划
13.5 2004—2012年的城市规划建设
14 中国城市规划60年发展回顾
14.1 城市规划工作主要经验之探讨
14.2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演变
14.3 城镇体系规划的逐步开展
14.4 居住区及住宅小区规划经验
14.5 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14.6 旧区更新与改建
14.7 历史文化名城及近代优秀建筑保护回顾与进展
14.8 优秀城市设计工程简介
14.9 规划管理重要地位的确定
14.10 中国城市规划走向世界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0 绪言
0.1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辉煌及近现代遭遇的曲折
0.1.1 中国古代文明与城市规划
0.1.2 中国近代城市规划的发展与西方国家的侵入
0.1.3 中国现代城市规划技术发展的特殊性
0.2 欧美近现代规划技术的发展评述
0.2.1 发展过程的简要回顾
0.2.2 现代城市规划的主要任务
0.2.3 近现代城市规划的主要理论及流派
0.2.4 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方法
0.3 现代中国城市规划的历史使命
上篇 古代史(公元前约2070—公元1840年)
1 夏、商、周时代
1.1 历史渊源
1.2 夏代的治水技术与城市的初期雏形
1.3 商代的占卜迷信、正式的城市雏形和混乱的城市规划
1.4 西周——奠定礼制城市规划理念时代
1.5 东周(包括春秋和战国两个时代)城市规划建设的多样化
1.6 夏、商、周时代城市特征演变过程分析
2 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
2.1 秦代城市发展及规划
2.2 汉代城市规划特点
2.3 三国、两晋、南北朝规划技术的发展
3 隋、唐、两宋时代(及辽、西夏、金)
3.1 隋代南北大运河的打通及其城市的大发展
3.2 唐代的大统一和城市统一的规划建设制度
3.3 两宋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城市规划设计的改革
3.4 辽、西夏、金北方城市的规划建设技术
3.5 隋、唐、宋时代城市规划的特点、特征和气质
4 元、明、清时代
4.1 元代多民族文化互补并存及城市规划的创新
4.2 明代登峰造极的城市规划礼制制度
4.3 清代只维持了明代城市建设的状况
4.4 元、明、清时代城镇体系结构
4.5 古代城镇布局演变
5 古代城市规划文化思想的发展与演变
5.1 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演变过程
5.2 《周易》、《周礼》、《管子》城市规划主导思想
5.3 古代科学技术与城市规划
5.4 哲学与规划思想的关系
5.5 宗教——城市文化特性的媒介
5.6 文艺思想与城市规划
5.7 古代居住形态与居住文化
5.8 风水堪舆学与城市规划——风水学的影响
5.9 整体环境规划——一种古老的规划方法
6 山水文化城市规划取得的成就
6.1 中国山水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6.2 山文化城市规划
6.3 水文化城市规划
6.4 山水文化城市形态特征
6.5 寺、观山水文化集聚城镇的规划
6.6 山水文化城市布局特点
7 园居规划设计的演化及其成因
7.1 私家园居
7.2 发展演变历史
7.3 唐、宋时期园居规划特点
7.4 设计特性
7.5 成因与功绩
7.6 皇家园居
7.7 皇家园居设计特征
8 城市设计方法的改进与完善
8.1 设计方法发展评介
8.2 城市设计层次特点
8.3 城市设计形态特点
9 古代城市规划技术特征
9.1 古代城市规划技术发展概况
9.2 理性组合(人与自然)规划之主要特征
9.3 古代集约城市模式的表现形态
9.4 对世界城市规划文化思想的影响
中篇 近代史(1840—1949年)
10 近代城市规划建设发展
10.1近代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10.2 近代铁路建设与城市布局
10.3 受铁路和港口修建的影响而繁荣的城市布局
10.4 近代中国城市规划技术发展的评介
10.5 近代规划设计人才培养及教育事业发展
10.6 近代优秀城市设计实例
10.7 近代城市规划技术发展过程
11 近代中国典型城市的规划建设
11.1 厦门
11.2 广州
11.3 上海
11.4 北京
11.5 武汉
11.6 南京
11.7 太原
11.8 南通
11.9 青岛
11.10 沈阳
11.11 大连
11.12 长春
11.13 哈尔滨
11.14 福州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