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型村庄规划理论与方法:以杭州市生态带区域为例
2020-09-28 15:56:32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生态型村庄规划理论与方法:以杭州市生态带区域为例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下篇:规划编制研究
6 生态型村庄的规划编制体系研究
6.1 生态型村庄规划概述
6.1.1 规划任务与内容
6.1.2 规划目标与原则
6.2 生态型村庄规划的层次与规划步骤
6.2.1 规划阶段与层次
6.2.2 规划步骤与过程
6.3 生态型村庄规划的编制体系与要求
6.3.1 整体性编制体系
6.3.2 内容与要求
6.3.3 分类型编制重点
7 生态型村庄的规划指标体系研究
7.1 生态型村庄规划的指标体系架构
7.2 评价类指标体系
7.3 控制类指标体系
7.4 指导类指标及内容
8 生态型村庄的规划管理研究
8.1 生态型村庄规划的审批
8.2 生态型村庄规划的实施
8.3 生态型村庄规划的管理
9 生态型村庄的规划方法示范
9.1 规划方法示范的思路
9.1.1 示范研究的特点
9.1.2 示范研究的思路
9.2 基质、廊道、斑块保护规划方法的分类示范
9.2.1 主要生态基质的规划保护方法
9.2.2 主要生态廊道的规划保护方法
9.2.3 村庄建设用地斑块的规划保护方法
9.3 生态型村庄规划方法的系统示范
9.3.1 村庄概况及常规规划研究内容概述
9.3.2 现状分析与评价
9.3.3 村域用地规划
9.3.4 村庄建设规划
9.3.5 村庄建设要素规划设计
(一)参考论著
(二)参考文件
生态型村庄规划理论与方法:以杭州市生态带区域为例
导言
上篇:生态分析与对策研究
1 研究目标与对策
1.1 研究背景与适用对象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特点
1.2.1 研究重点
1.2.2 研究特点与难点
1.3 重点问题分析
1.3.1 综合指标体系
1.3.2 规划编制体系
1.4 研究框架及技术路线
2 生态型村庄规划的相关问题研究
2.1 国内外村庄景观生态规划研究概述
2.1.1 国外村庄景观生态规划研究
2.1.2 国内乡村景观生态规划研究
2.2 生态型村庄规划的相关问题分析
2.2.1 生态型村庄规划与“三农”问题
2.2.2 生态型村庄规划与村镇规划
2.2.3 生态型村庄规划与新农村建设
2.3 村庄生态规划建设研究
2.3.1 乡村生态系统的特点
2.3.2 村庄生态规划的目标与原则
2.3.3 村庄生态规划与建设的重点
3 生态型村庄规划的基础理论研究
3.1 生态分析的理论与技术工具
3.1.1 山地平原生态交错带——杭州城乡发展的生态本底
3.1.2 山地平原生态交错带的特殊生态机制
3.1.3 山地平原交错带多尺度的生态格局分析及其空间模型
3.2 村庄生态系统的构成与结构
3.2.1 村庄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
3.2.2 村庄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分析
4 村庄格局的多尺度生态分析
4.1 山地平原交错带视野的整体村庄发展研究
4.1.1 村庄的现状空间分布特征
4.1.2 上位规划对生态带内村庄整体发展的引导与控制
4.1.3 基于山地平原生态交错带的村庄整体发展策略
4.2 生态带尺度的村庄发展研究
4.2.1 生态带的生态环境评价
4.2.2 生态带保护与控制规划对村庄发展的引导与控制
4.2.3 生态带的主要生态问题与村庄发展策略
4.3 村庄尺度的乡村生态格局分析
4.3.1 生态型村庄规划的尺度与内容
4.3.2 基于生态本底的村庄格局研究
4.3.3 基于村庄建设用地斑块的村庄格局研究
5 乡村生态格局保护及规划研究
5.1 乡村生态系统的生态基质分析
5.1.1 生态基质的构成
5.1.2 村庄规划中生态基质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5.1.3 主要生态基质的保护控制要求
5.2 乡村生态系统的生态廊道分析
5.2.1 生态廊道的尺度与功能分析
5.2.2 生态带区域内主要生态廊道的控制宽度
5.2.3 生态廊道规划保护范围内的建设控制
5.3 乡村生态系统的生态斑块分析
5.3.1 村庄建设用地斑块的定量描述研究
5.3.2 村庄建设用地斑块的景观生态格局指数分析与预案研究
5.3.3 生态型村庄内部要素的生态规划与设计
5.3.4 生态型村庄的生态保障系统规划的原则
0 条评论
回复 删除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