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师-基础知识
2020-08-25 10:36:27 5 举报
AI智能生成
健康管理师-基础知识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09章-心里健康(3~5%)
01节-心里健康与心里卫生
一、心理学基础
(一)心理现象概述
心理活动过程和个性 心理特征两部分。
认知、情感和意志行为三者共同构成心理活动的完整过程
个性心理:也称人格或个性,包括
(1)人格倾向性:如兴趣、需要、动机、理想,信念等
(2)人格特征:如能力、气质、性格)。
脑是心 理活动 的器官
(1)感觉功能系统
(2)运动功能系统:
(3)联络功能系统
心理是大脑 对客观事物 的反映
(二)心理学基础及其基本概念 ★★★
心理 现象
心里过程
情绪过程——情绪、情感等对事物态度的体验过程认识过程——感知觉、学习、记忆、思维、想象、注 意、语言等认识事物的过程意志过程——有目的的行动
人格
人格特征——气质、性格、能力等先天遗传的心理特征
人格倾向性——世界观、人生观、理想、需要、动机等 后天形成的心理特征
认知过程
1.感觉与知觉
感觉是个别属性的反映;包含: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痛 觉
知觉是整体属性的反映:包含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2.记忆
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 再现(回忆)三个过程。
3.遗忘
遗忘最快发生在识记后的24小时
4.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性联系的概括 的、间接的反映,
是认识 的高级形式。
思维种类
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 象思维。
聚合思维、发散思维。
习惯性思维(再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 第
5.想象
是一种高级的、复杂的认识活 动。
6.注意
特点:指向性与集中性
注意具有选择、保持和调节与监督的功能。
情感过程
包括情 绪、情感、心境。
1.情绪与情感
情绪
与自然性需要相联系
人与动物共有
情绪分类心境、激情、应激
表现:短暂、强烈、冲动性
情感
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
人特有
情感分类: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表现:持久、深沉
2.心境
心境是指一种较为微弱且持久的情绪状态,
3.情绪与健康的关系
生理作用
①通过自主神经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影响全身各系统 的生理功能; ②通过边缘系统影响内分泌代谢功能; ③通过激素作用于免疫细胞相应受体,影响人体免疫 功能
意志过程
意志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
人格是指—个人整个的精神面貌,
(1)人格倾向性:是人格中的动力结构,
人格倾向性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 观等心理活动。
(2)人格特征:是人格的特征结构,比较稳定的心理品质
人格的塑造是先天与后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即人格是遗传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产物。
二、心理健康概述★★★
心理健康定义: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三方 面。
心理健康 标志
①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 ②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 ③有幸福感; ④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 率的生活。
心理健 康标准
(1)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 (2)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 (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 (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9)在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要 求。
心理健康 与疾病的 关系
有超过75%的疾病与心理社会 因素密切相关
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 是心理疾病”。
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致病
三、心理卫生
概述:心理卫生也称精神卫生,心理卫生不仅能预防心理疾病的发 生,而且可以培养人的性格,陶冶人的情操,促进人的心理 健康。
心理 卫生 范畴
优选配偶受孕
第二,研究各年龄阶段
第三,研究各社会群体中的心理卫生问题
第四,研究个体主动积极讲究心理卫生的机制与措施
02节-心里健康与心里发展
一、个体心理健康与发展★★★
生理心理 发展分期
从怀孕开始到出生:胎儿期, 0~3岁:婴儿期, 3~6岁:幼儿期, 6~12岁:儿童期, 12~18岁:青春期, 18~35岁:成年早期又称青年期, 35~65岁:成年期又称中年期(或壮年期), 65岁以后:老年期又称成年晚期
儿童期健康关注
1.合理安排学习。 2.防止不良心理及性格的产生。 3.培养社会适应能力
青春期关注
1.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
2.保护自信心和自尊心
3.保持情绪稳定
4.适当的性教育
成年早期 (青春期)
1.积极适应社会变化
2.树立良好的婚恋择偶观
成年期 (中年 期,壮 年期)
1.加强自我心理保健
2.顺利度过更年期
老 年 期
1.尽快适应离退休后的生活
2.正确面对疾病和死亡
二、群体心理健康与发展★★★
家庭心 理健康 与心理 卫生
1、沟通:信息时代,沟通无处不在 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时空语、动态语等)
(2)家庭心理咨询
(3)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4)正确对待子女的发展
学校心 理健康 与心理 卫生
学校心理健康 服务应该以能够促进所有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为目标,为 处于潜在危险或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充分的保护性支持和 无条件的关注
社区心理 健康与心 理卫生
主要涉及儿童、青少年、 女性、老年群体和有需求的个体。
03节-常见心里行为问题
概述
心理问题是指由于各种心理社会因素引发的内心 冲突,导致心理活动的失衡状态。
心理问题的理解有狭义和广义两种
。根据心理 问题的严重程度划分为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
一般心理问题
心理紊乱
情绪反应强烈。未影响思维逻辑
短时间的心理失衡
行为未失控未造成社会功能影响
心理疾病边缘状态:
心理失衡处理能承受的边缘状态
情绪反应强烈,
有时会出现情绪和行为的失控
但尚未达到精神疾病的程度。
一般心 理问题 界定
1.具有明显的现实应激事件刺激因素
2.心理反应主要表现为焦虑、紧张、烦恼、恐惧、自责、 忧伤、愤怒等
3.对突发性的应激事件或一过性事件引发的心理反应 一般仅持续数日,不超过1个月;
4.情绪反应强烈,社会活动功能未受到实质性损 害。
5.出现冲动行为也为一过性、不会造型严重后果
6.当事人能够保持相对理性的思考,
7.应激事件刺激前后当事人的人格和人际关系及行为模 式没有改变。
8.周围人对当事人在应激事件中的态度和感受多数能够 理解
二、严重心理问题
概述:当事人心理冲突和情绪失控尤为明显,甚至出现明显 的冲动或失控行为
特点:
1.由较强烈的现实应激事件引发:反应强烈,应对不够理 性具有失控趋势。
2.心理反应不仅表现为情绪焦虑、紧张、烦恼、恐惧、自 责、忧伤、愤怒等,
3.对突发性的应激事件时间长较长的有3个月
4、影响工作造成不良后果
5、由一般心理问题堆积而来
6、不能理性思考
7、人际关系发生改变
8、周围人不能理解和接受
三、不良行为★★★
概述:健康行为对健康有促进作用,不健康行为则影响健康甚至 导致疾病的发生
特点
1、危害性
2、稳定性
3、习得性
表现
1.不良生活方式
2.致病性行为模式
A型行为模式:与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行为倾向特 征:做事有时间紧迫感、动作快、好竞争、易急躁、少 耐心。
C型行为模式:与某些肿瘤的发生有关等。行为倾向特 征:情绪压抑、处处忍让、生闷气。 第
3.不良疾病行为
如瞒病、 恐病、讳疾忌医、不遵医嘱等。
4.违规行为
如药物 滥用、性乱等。
网络成 瘾
t特征
1.痴迷状态
2.欣快感与虚空状态
3.成瘾性
4.与现实的冲突
04节-常见心里障碍
一、心理障碍概念与类型
概念
1.心理障碍:,临床上又称为精神障碍或心理行为障碍。
2.心理疾病或精神疾病:,即所谓的“内源性”或“原发的”心理障碍。
心 理 障 碍 诊 断
1.应激因素
2.心理异常的表现形式与内容
3.心理异常是否造成当事人精神痛苦或社会功 能损害
4.心理异常的持续时间以及影响因素。
心理障碍 类型
1.焦虑障碍
一般没有精神 病性症状,自知力存在。
2.心境障碍
抑郁症、破坏性心境失调障碍、心境恶劣、 双相心境障碍等
3.应激障碍
主要临床类型有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 (海湾战争综合征)、适应障碍
4.心理生理功能障碍
进食障碍(
睡眠障碍(
性功能 障碍(
5.人格障碍
偏执型人格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冲动 性人格障碍、强迫性人格障碍、焦虑性人格障碍、分裂 样人格障碍、边缘性人格障碍等
6.精神病性障碍
有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急性短暂精神病 性障碍等
二、心理障碍的评估方法★★★
初步筛查
最常 见的是焦虑和抑郁表现
焦虑状态的“90秒4问题询问法”快速筛查
抑郁状态的“90秒4问题询问法”快速筛查
自我评估
广泛性焦虑(7项)自评筛查量表(GAD-7)
0~4分为无焦虑, 5~9分为轻度焦虑, 10~14分为中度焦虑, 15~21分为重度焦虑。
抑郁自评筛查量表(PHQ-9)
0~4分为无抑郁, 5~9分为轻度抑郁, 10~14分为中度抑郁, 15~19分为中重度抑郁, 20~27分为重度抑郁。
05节-心里健康的维护与促进
一、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
基本 原则
1.理想与现实相结合的原则
2.躯体与心理相结合的原则
3.科学与具体相结合的原则
4.整体与差异相结合的原则
5.指导与主体相结合原则
6.发展与矫治相结合的原则
实施 措施
1.树立社会主义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2.保持与社会发展同步的生活节奏
3.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健全的人格
4.规律生活,有效应对
5.积极锻炼,合理兴趣
6.自我觉察,善交朋友
7.释放压力,定期放松
二、特定人群心理健康的维护★★★
儿童期
青春期
妊娠期
更年期
老年期
10章-中医养生学基础知识(2~4%)
01节概述
基本概念
1.理论基础
中国古代阴阳五行学说,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
2.四诊法
望、闻、问、切
3.原则
辨证论治,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
4.治疗手段
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
5.中 医养 生学
是中医学的学科分支,实现预防疾病、保障和促进人体健康的一门学科。
6、 “治 未病
“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 后防复”
“未病先防”即一级预防,“已病防变”即二级预防,“瘥 后防复”同于三级预防。
基础理论
(一) 阴阳学 说
1.只有既对立又关联的事物或现象,才能根据各自属性 的不同而分别归属于阴和阳。
2.事物或现象阴阳属性的划分是相对的,
3.总体而言,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 双方属性的概括
4. 阴 阳 对 立 制 约
5. 阴 阳 互 根 互 用
阴阳 互根
阴阳 互用
6. 阴 阳 消 长
此消彼长
6. 阴 阳 转 化
一般发生在事物发 展变化的“物极”阶段,即 所谓“物极必反
(二)五行学说
木的特性是“曲直” 火的特性是“炎上” 土的特性是“稼穑” 金的特性是“从革” 水的特性是“润下”
五行的交互作用包括: 相生、相克、制化、相乘相侮、母子相及
(三)藏象学说
藏,是指隐藏于体内的脏腑。 象,其义有二: 一指形象、形态,即脏腑的解剖形态; 二指征象,即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四)经络学说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经脉
十二经脉
奇经八脉
十二经别
络脉
经脉的分支,循行于较浅部位,网络全身,无处不至
分类
别络
浮络
孙络
作用
①联系作用
表里和上下
②感应作用
刺激
③濡养作用
营养脏腑
④调节作用
针灸经络
(五)气血津液
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 物质。
气的生成
一为先天精气,来自于父母。脏腑定位在肾。 二是后天水谷之气,乃消化吸收之物质。脏腑定位在脾胃。 三是自然界清气,由呼吸而入,脏腑定位在肺。
气的运动中医称为“气机”。有“升、降、出、入”四种运动 形式。
血液
血液是神志活动的重要物质
津液,
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 在液体及其正常分泌物,如胃液、肠液、唾液、关节液等。
津液以水分为主体,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 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六)发病与病因
发病
1.发病
中医学把人体本身对外界致病因素的防御能力称为正气, 将致病因素称为邪气。
其原因不外乎正邪 两方面的斗争,邪正斗争的胜负决定发病与不发病
2.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原因。
只有在人体正气相对虚弱,抵御邪气入侵能力减退情况 下,邪气才能成功侵入,破坏人体阴阳平衡,从而发生疾病。
3.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病因
外感病因
,其 来源于自然界, 多从肌表、口鼻 入侵机体。
内伤病因
七情,是指喜、怒、 忧、思、悲、恐、 惊
病理产物
子主题
其他
辩证论治
02节常用养生保健方法
体质调护
平和型A
乾隆
气虚型B
性格内向、不喜欢冒险、精神不振、易患感冒、内脏下垂
富察皇后
阳虚型C
怕冷、易患疲软、肿胀、泄泻等病、性格多沉静内向、耐夏不耐冬
光绪帝
阴虚型D
口燥心热,性格急躁外向好动、易患虚劳失精不寐等病,体型偏瘦、耐冬不耐夏
道光皇帝
痰湿型E
体型肥胖、腹部肥满、喜欢易患消渴、中风胸痹,对梅雨季节及湿气环境适应能力查
皇太极
湿热型F
体型中等偏瘦、容易心烦气躁、易生黄疸热淋等病,难以适应湿热气候
安禄山
血瘀型G
口唇暗淡,脉涩,易烦健忘,易患血症、痛症、不耐寒邪
贾元春
气郁质H
身形消瘦,情感脆弱、性格内向、敏感多疑、易患脏躁、百合病及郁症
林黛玉
特禀质I
遗传、缺陷、过敏
维多利亚女王
饮食养生
性、味、归经、升降浮沉
饮食养生四有
和无味
有节制
讲卫生
因时因人而宜
传统运动
太极拳、易筋经、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
经络保健
针灸、推拿、穴位贴敷
足三里可以健脾益胃、促进消化
针灸足三里穴可以改善人的免疫力、并对肠胃心血管有一定的影响
穴位贴敷:又叫三伏贴,冬病夏治
药物养生
补气
养血
滋阴
补阳
起居调养
和谐自然
起居有常
劳逸结合
娱乐养生
琴棋书画
精神养生
立志养德
清静养神
养心敛思
少私寡欲
修生养性、开朗乐观
11章-康复医学基础知识(2~4%)
01节-现代康复医学的概述
1910年,康复萌芽
1917年美国成立康复部
康复医学之父:Howard A . Rusk(腊斯克)
1947年美国成立物理学与康复学委员会
1950年国际委员会成立
1958年 Rusk(腊斯克)博士(康复医学)教科书问世
1984年七五工程建设,现代康复医学正式引入中国
九五期间提出社区卫生服务
2009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制的意见】确立康复医学的地位
2013年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康复医学注入新的动力
2017年国务院发布了【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在政策上全方位支持和保障康复医疗事业
我国康复体系及康复机构情况
三级康复网络服务
1、早期康复:国家级省级综合医院为主:关口前移减少伤残
2、后期康复:以区域康复中心或者专科及综合康复医学科为主
3、社区康复:以社区康复机构或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疾病稳定患者提供基础康复治疗指导
康复机构现状
1、中国残联系统康复服务系统
2、卫生部、地方政府管理的康复资源
3、民政系统康复资源
4、人事和社会劳动保障系统康复资源:工伤人员
5、教育系统康复资源:聋哑学校等
6、民办康复资源
02节-康复医学的概念
康复定义
综合的协调的营养医学的教育的、社会的、职业的各种方法促使病残伤者可以尽快的恢复或者康复
康复分类
医学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康复、社会康复和康复工程
1、医学康复:通过医学方法和手段促使伤残者全面康复
2、教育康复:通过特殊教育和培训促进康复,包括对肢体残疾进行教育及精神残疾进行教育等
3、职业康复:恢复职业能力取得就业机会
4、社会康复:在社会层目采取与社会有关的措施,在法律和政策层目保障残疾人就业
5、康复工程:即应用现代工程学和原理和方法促使残疾人恢复康复,如使用假肢,矫形器等
康复医学
康复医学是一门独立的医学应用学科
内容包括:康复基础学、康复评定学、康复治疗学、康复临床学和社区康复学
康复与康复医学
康复医学工作模式与康复评定
由康复师牵头:召集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康复护师、心理医生、假肢以及矫形器技师、社会工作者、营养师及相关科室医生出席康复评定会、确认患者功能障碍、制定康复目标并制定康复计划
康复医学发展模式
三个阶段:1、自然哲学医学模式、2、生物医学模式、3、生物-心理、社会康复/医学模式
以患者为中心、以人与环境和谐为基础
服务对象
1、残疾人:总量超过5000万
2、老年人:2017年底约有1亿老年人占总量17.3%
3:慢性病患者:目前有2亿需求
4:疾病和损伤的急性期和恢复期患者
5:亚健康人群: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ICF
用身体功能、个体功能、社会功能来表示健康功能状态;可以用残损、活动受限、参与受限来评定残疾
ICF包括三个部分
1、身体功能和结构
2、活动:个体任务执行情况
3、参与:参与生活状态有关的方面
残疾与残疾学
残疾定义
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的身体功能永久性的在日常生活、工作和社会中受到影响
残疾分类
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自闭症)、多重残疾
残疾分级
一级(极重度)
二级(重度)
三级(中度)
四级(轻度)
03节-康复医学的基本内容
康复预防
康复医学的工作内容:康复预防、康复功能评定和康复治疗
康复医学的首要任务就是预防疾病的发生
1、一级预防:避免发生残疾的过程,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残疾发生率70%
一级预防措施:免疫接种
2、二级预防:指疾病发生后采取积极主动措施可降低疾病发生率10%-20%:脑梗赛早期溶栓
3、三级预防;指残疾已经发生,采取各种积极措施防止残疾恶化的过程
康复评定
定义
评定专门诊断技术并对结果做出合理解释的过程
目的
判断疗效结果
过程
1、初期评定
2、中期评定:可以多次
3、末期评定
内容
1、躯体功能评定
2、精神功能评定
3、言语功能评定
4、社会功能评定
康复治疗
最大程度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降低残疾值促进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
以患者功能为中心
强调患者主动参与
康复团队模式
终生康复治疗:脑血管意外、脊髓损伤
预防或矫正继发性功能障碍
强化肢体的代偿功能
利用代偿的方法提高疾患系统的功能:助听器、假肢等
04节-康复治疗技术
1、维持或扩大关节活动范围的康复治疗
维持或扩大关节活动范围的康复治疗防止关节痉挛或者萎缩借助辅助来完成的一种治疗方法
常用方法
保持肢体良好的体位定时进行肢体转换扩大肢体活动范围
2、增强肌力和肌肉耐力的康复治疗
增强肌力和肌肉耐力的治疗统称为力量训练
等长收缩:肌肉长度不变-静力训练
等张收缩:肌肉长度缩短或者延长同时引起关节活动-动力训练
肌力
0级别:完全瘫痪
1级别:肌肉可收缩,但是不能动
2级别:肢体可以动但是不能抬
3级别:肢体可以抬起但是不能对抗阻力
4级别:肢体可以对抗阻力
5级别:完全正常
3、恢复平衡能力的康复治疗
平衡时指人体处所的一种稳定状态
1、按照体位:分为仰卧训练等
2、按平衡类型:分为静态训练、自动态训练和他动态训练
4、改善协调功能的康复治疗
改善协调功能的训练最为困难
5、矫正步态的康复治疗
步态矫正
6、增强心肺功能的康复治疗
有氧运动
7、促进运动功能恢复的神经生理学疗法
一般在医院里面的 专业治疗
8、改善日常生活活动功能的康复治疗
12章-健康信息学(3~5%)
01节-信息学概述
1、信息
有用有价值
信息形态包含:数据、文本、声音、图像
2、数据
是物理符号,是对客观事务的真实反应
3、信息特征
可识别性、可存储性、可扩充、可共享、可传递、可再生、时效性和实滞性
4、信息分类
02节-健康信息收集、分析与利用(重点)
信息来源
健康信息来源
各类卫生服务记录:服务记录、体检记录、专题调查记录
健康信息
慢病管理、家庭病床、户籍管理、门诊信息、住院信息、传染病管理、儿童保健、免疫预防、孕产妇保健、体检信息、专题调查、其他信息
卫生服务记录表单内容
基本信息、儿童保健、妇女保健、疾病控制、疾病管理、医疗服务
疾病控制:预防接种记录、传染病记录、职业病记录、中毒记录
信息收集方法
收集原则
计划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针对性、系统性
收集方法
访谈法、实地观察法、问卷法
数据库的建立
原始数据中,分为标识变量和分析变量两种
分析变量分为解释变量和反应变量
编号和儿童姓名为标识变量,其他信息为分析变量
反应变量为阳性变量,其他为解释变量
信息更新和信息整理
数据核查
信息整理
信息分类
资料汇编
资料分析
信息更新
03节-居民健康档案(重点)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意义
1、了解病患背景信息
2、促进卫生服务规范化
3、有助于全面评价居民健康问题
4、有助于制定卫生保健 计划;合理利用卫生资源;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
5、用于评价健康管理者的服务质量何技术水平
6、医学教学科研的重要参考资料
7、政府、医疗机构收集基层医疗信息的重要渠道
建立健康档案的基本要求
资料真实性
资料科学性
资料完整性
资料连续性
资料可用性
健康档案分类
个人健康档案
以问题为导向
个人基础资料
人口学
健康行为
临床资料
健康描述
主观资料S
客观资料O
对健康问题的评估A
对问题的处理计划P
转会诊记录
社区外医情况小结
预防接种
健康体检
为个人建立的终生健康体检
家庭健康档案
家庭基本资料
家庭关系图
长辈在上、晚辈在下、同辈中,长者在左,幼者在右;夫妻中,男在左,女在右;同一代人应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符号应该大小相等
家庭主要问题目录
家庭成员健康记录
社区健康档案
社区基本资料
社区卫生服务资源
社区卫生服务状况
转会诊、家庭问题处理等、住院情况统计
社区居民健康状态
1、社区人口学资料、负担人口比率
2、社区患病率资料
3、社区死亡率、社区死亡顺位
4、危险因素调查、评估与干预
健康档案管理基本原则
管理主体
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门诊部、住院部以及预防保健科室的医务人员
基本原则
1、自愿为主,多种方式相结合
2、体现健康管理和连续性的服务特点
3、科学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04节-健康大数据和互联网移动医疗
健康大数据
健康大数据的来源
面向医院的电子医疗单案
区域卫生 的电子健康档案
面向个人的健康档案
健康运与物联网技术
云计算
是一种按照使用量付费的模式
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服务
健康云
通过云计算、云存储、云服务、物联网、移动互联等网络技术手段为健康需求人士提供在线、实时、最新的健康管理等服务
医疗物联网分三个方面
物
就是对象、医生、病人、机械等
网
就是流程、医疗的物联网概念
联
就是信息交互、可感知的、可互动的、可控制的
居民健康管理包括健康指标检测
血压、血糖、血氧、心电等
健康大数据和互联网移动医疗的发展前景
1、中医药事业依托发数据和移动医疗发展前景广阔
2、020模式进一步发展,线上线下配合
3、移动医疗发展向健康管理不断靠近
4、健康大数据的价值将进一步提升
13章-医学伦理与职业道德(2~3%)
01节-医学伦理与健康伦理的定义和基本原则
医学伦理定义
一般伦理学原理和道德原则来调整和解决医疗实践与医学科学的道德关系和行为准则
医学伦理基本原则
内容:防病治病、救死扶伤、实行医学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
健康伦理定义
是指个人、团体、国家在健康管理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是医学伦理重要组成部分和丰富发展
健康管理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的原则
了解热爱服务对象
尊重服务对象
面向社区各个层次提供不同服务
正确判断、及时处理服务对象的相关健康问题
公平、合理的原则
1、平等享有健康保障服务
2、健康管理人员与服务对象应形成双向互动关系
3、在健康管理服务中优先考虑服务对象的需要
4、公开收费标准
保守秘密的原则
1、健康档案保密
2、服务对象健康信息保密
3、服务对象隐私保密(性病保密)
4、做好上门服务的保密工作
有利和主体原则
花钱少获益大
维护服务对象利益
健康为主
争取服务对象的配合
优质服务原则
发现需求
慢病预防控制
健康培训
顺应社会需求提供健康管理质量
02节-健康管理规范、权力及义务
健康管理的伦理关系
健康管理伦理含义
是健康管理提供者与服务对象所建立的各种关系
健康伦理关系内容
包含健康管理机构、健康管理提供者与社会人群的关系
健康管理提供者与服务对象的关系
健康管理提供者之间的关系
健康管理提供者、服务对象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等
健康伦理关系性质作用
性质
是 一种双向的、特定的、动态的关系
是培育维护良好伦理关系的重要一环、是健康管理取得实效的必要前提
健康伦理关系特点
健康管理实践中的服务者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不能照搬医院的医患关系,也不能等同于一般人际关系
健康管理的伦理规范
规范的含义与作用
含义
提供者与服务对象双方应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作用在于规范健康管理提供者与服务对象的双方的行为
健康管理伦理规范的内容
1、健康管理提供者应遵守的规范
2、服务对象应该遵守的规范
3、健康管理提供者与服务对象应该共同遵守的规范
健康管理规范的权力与义务
权力可以放弃、义务不能放弃
权力
1、平等合理的健康保障权力
2、知晓权
03节-健康管理师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概念
1、人与人、人与社会各个成员之间的关系行为规范总和
2、职业道德是一种内在的、非强制性的约束机制
职业道德的本质
1、是生产发展和社会分工的产物
2、是人们在职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规范
3、是职业活动的客观要求
4、是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特殊社会意识形态
职业道德基本要求
1、爱岗敬业
2、诚实守信
3、办事公道
4、服务群众
5、奉献社会
健康管理职业守则
1、平等对待
2、让个体或者群体了解健康管理的性质以及自身的权力和义务
3、在进行健康管理工作时需要与服务对象达成一致意见,必要时签订书面协议
4、健康管理师应该始终严格保密原则
14章-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3~5%)
01节-健康保险概述
是人的身体健康因为意外所发生的医疗费用所致收入损失的保险;同时包含因年老需要长期护理而给与的经济补偿保险
健康保险的分类
社会医疗保险
国家实施的强制推行的保险
商业健康保险
社会自愿由商业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险
商业保险的分类
疾病保险
重大疾病保险
医疗保险
医疗行为发生,费用支出,与疾病诊断不直接相关,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失能收入保险
约定疾病或者意外伤害;哟一为工作能力丧失、二为失能导致的收入降低
护理保险
日常生活能力障碍引发的护理、主要形式为长期护理保险;保单的可续保性
健康保险的风险
风险的特点
不确定性、多发性、长期性
风险控制的原理
风险控制的环节
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评价、识别和评价可选方案、选择方案、实施和监管方案等
公司经营对内外风险进行评价,排序和制定控制风险目标和体系
保险控制传统方法
条款设计是的风险控制
核保时的风险控制
理赔时的风险控制
对风险转移方法——再保险
商业健康保险风险控制新方法
对医疗服务过程的控制
医疗服务补充方式
无赔款优待和其他利润分享措施
健康管理机制
管理式医疗
健康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
居民的当前购买力
保险消费意识
医疗费用的上涨
人口老龄化程度
中国健康保险供给状况
报废收入大幅度增长
市场主体众多
保险产品品种丰富
积极服务于政府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建设
02节-健康管理在健康保险中的应用
健康管理的定义
以控制医疗风险或者实现差异化服务为目标对客户实施的健康指导和诊疗干预的服务活动
控制风险:通过健康管理、使得少得病、晚的病、不得病
差异化服务:健康相关服务、被保人感觉物超所值
健康保险行业中的健康管理分类
健康指导类
健康咨询
健康维护
诊疗干预类
就诊服务
诊疗保障
健康管理再健康保险中的主要作用
延申保险服务内容
控制保险赔付保险
拓宽保险投资领域
健康保险对健康管理的意义
促进资源配置与整合
拓宽健康管理的战略性市场渠道
健康保险可加强管理的良好认同
健康保险和健康管理结合模式
服务完全外包模式
服务核心画室健康管理机构
自行提供服务模式
共同投资模式
健康保险相关健康管理基本实践技能
健康档案
健康评估
就医服务
远程医疗
慢病管理
15-健康管理服务与营销(2~5%)
01节-健康管理服务概述
健康管理的思路和实践始于美国;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健康密切相关
70%以上的美国人享有健康管理服务,最大的消费人群是健康保险公司和企业雇主
服务内容有:健康评估、健康教育、营养与胆固醇水平干预、高血压管理、体重管理、运动管理、生活行为矫正、工作压力管理、控制物质滥用
美国健康管理投入产出效果好的服务主要是通过工作场所
健康管理项目一般是由护士、健康教育工作者、心理学家、营养师和运动生理学家
美国的健康管理服务主要有三个层次
提高健康认知水平
生活方式的改变
建立支持性环境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
基本知识和理念
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
基本技能
健康管理服务特性
无形性
不可分割性
不稳定性
易逝性
客户参与程度
健康管理的行业本质
PDCA循环管理
健康需求特性
需求不确定性
需求的差异性
需求的发展性
需求的外部关联
需求的广泛性
需求的超前性与滞后性
02节-健康管理服务消费行为分析
健康管理需求特征
需求的重复性
健康管理消费行为
习惯型
经济型
理智型
盲目型
躲闪型
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
五个阶段
1、识别需求(健康体检)
2、搜索信息(健康评估);网站和媒体、相关广告
3、备选方案的评估(健康干预套餐)
4、选择购买
5、购买后评估
03节-健康管理服务营销
健康管理服务营销过程
确定目标客户
分析评价需求
1医院体检中心
2、企业工作场所:健康风险评估软件和分类方法
选择和利用资源
促进客户购买
产品展示、信息传递、成功案例
实现客户价值
健康管理核心是行为危险因素干预的有效性
健康管理服务营销组合
营销组合
营销组合包含:产品、价格、渠道、促销、有形展示、过程、人员
产品
包括有形和无形的服务
健康检测、危险因素筛查、健康干预等
价格
1、成本导向定价法
2、竞争导向定价法
3、需求导向定价法
渠道
服务不可存储性和不可分离性,服务无法运输存储
1、直销
2、分销代理
3、网络营销
促销
人员
健康管理师职业范围
体检机构
医养机构
养生保健机构
美容美体机构
月子会所
保健品及保健器械生产、经营企业
私人健康顾问、私人保健医生、私人健康管理
社区健康管理工作室
教育培训机构等
04节-健康管理相关产品
健康维护产品
指能够直接或者间接改善人类健康的相关产品
保健食品
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
保健用品
我国目前没有统一界定和分类,我国第一部保健用品质量标准【陕西省保健用品地方标准】
健身产品
医疗器械
健康服务
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
1、加快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体系建设
2、提升中医养生拜见服务能力
3、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
健康养老服务
日间照料中心
健康保险服务
1、不断丰富健康保险产品和服务;一个主险+若干附加险
2、建立功能完备的医疗数据库,加强对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分析
3、精心做好参保对象就诊信息和医药费用审核、报销、结算等工作
4、保险公司与医疗机构加强合作
5、健全城乡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实现保障权益随参保居民流动转移
6、一句国家行业标准,统一信息系统建设标准和医疗服务项目
健康咨询服务
1、集体咨询
2、一对一指导
3、电话咨询与随访
健康体检服务
健康体检的服务模式
1、检前健康咨询服务模式
合理设计体检项目
2、检中差异化服务模式
1、健康体检和专项体检
2、全面体检和专病体检
3、单纯体检和复合体检
4、院内体检和院外体检
5、团体体检和个人体检
3、检后跟踪随访服务模式
体育建设服务
健康旅游服务
就医绿色通道服务
慢病管理服务
母婴健康管理服务
健康管理仪器设备
健康检测设备
1、一般检查检测设备:血压计等
2、实验室检查设备
3、辅助检查设备:X线成像仪、CT
4、中医检查设备;中医体质辨识仪
5、特殊检查设备:诊断仪、显微镜等
健康评估设备
营养评估系统、运动评估系统、心理测评系统等
健康干预设备
超声波治疗仪、电疗仪、针灸治疗仪等
智慧医疗平台
1、智慧医院系统
2、区域卫生系统
3、移动医疗平台
1、服务于医生端的平台
2、服务于患者端的平台
05节-健康管理服务案例
某直付理赔系统
服务流程
健康检测-健康评估-健康干预及效果评价
16章-健康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1~4%)
01节-劳动合同法
立法宗旨
明确权力和义务
适用范围
1、境内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
1、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劳动合同的订立
用人单位职责
1、用工之日建立劳动关系
2、职工名册备案
3、如实告知员工用工相关情况
4、劳动者如实说明自身情况
5、不得扣押劳动者身份证、不得要求员工提供担保
1、应当建立书面劳动合同
2、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3、用工前订立的合同也是从用工之日起建立
4、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按照集体合同规定执行
5、没有集体合同的实行同工同酬
劳动合同分类
1、固定期劳动合同、无固定期、一定工作任务的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才生效
劳动合同条款
1、用人单位、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2、劳动者相关个人或者身份证信息
3、劳动合同期限
4、工作内容地点
5、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6、劳动报酬
7、劳动保险
8、劳动职业危害
9、法律法规应该纳入的其他事项
无效或者部分无效合同
1、欺诈胁迫签订的劳动合同
2、利己排他的合同
3、违法违规的合同
无效或者部分无效由劳动仲裁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1、用人单位应该全面履行义务
2、用人单位未支付报酬的,劳动者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3、用人单位应该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允许强迫加班,加班需要支付加班费
4、用人单位信息变更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
5、用人单位发生合并分立等,劳动合同由承继单位继续履行
6、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以协商一致变更合同,变更必须以书面形式各执一份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1、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可以解除
2、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1、未提供相关保护条件
2、没有支付足额工资
3、未缴纳社保
4、单位违反规章制度
5、以暴力、非法限制、违章指挥强令冒险的立即解除劳动合同
3、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1、试用期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
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
4、劳动者与其他单位签订劳动关系严重影响本单位工作拒不改正的
5、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4、用人单位不得解除的劳动合同
1、职业病未进行离岗检查
2、工伤丧失劳动能力的
3、患病或者非因工伤在医院治疗期内的
4、女职工孕期产期哺乳期
5、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
6、法律法规的其他情形
5、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
1、劳动合同期满
2、劳动者开始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3、劳动者死亡,或者被法院宣布死亡失踪的
4、用人单位破产
5、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的
02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发展
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的商品或者服务
经营者为消费者提供其生产、销售的商品或者服务
农民购买用于直接使用与农业生产资料的参照本法执行
消费者权益
1、消费者在购买、使用时享有人身、财产不受侵害权
2、消费者具有产品或者服务的知情权
3、消费者具有自主选择权
4、消费者享受公平交易权
5、依法享有获得赔偿的权利
6、依法享有结社权(社会组织)
7、依法享有产品所需的知识、技能的权利
8、依法享受受尊重的权利
9、监督权利
10、检举控告权
经营者的义务
1、依法履行义务
2、受监督的义务
3、真实标记义务
4、报告告知义务
5、不得使人误解的义务
6、真实解答的义务
7、明码标价的义务
8、标记真实名称义务
9、出具真实票据
10、提供的东西必须有质量、性能、用途、和有效期
11、不能夸大宣传
12、三包服务义务
13、经营者不能单方面做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
14、不能私自对顾客进行搜身等侮辱性操作
消费行为争议的解决
1、与经营者协商
2、请求消费者协会进行调解
3、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4、仲裁机构进行仲裁
5、人名法院提起诉讼
03节-执业医师法
提高医师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保障医师合法权益,保护人名健康
执业医师或者执业助理医师
医师的考试和注册
考试
1、国家实行医师资格考试制度
2、医师资格统一考试办法
3、执业医师考试条件
注册
1、国家实行医师职业注册制度
2、注册之后才能进行医学相关行业从业
3、未经医师注册取得执业证书不得从事医师相关工作
医师的执业规则
医师的权利
1、规范治病
2、硬件条件:获得与本人执业活动相当的医疗设备
3、学术:从事医学研究参加医师协会专业团体
4、参加专业培训、继续医学教育
5、人格尊严和人身安全不受侵犯
6、享受工资报酬和津贴
7、建议管理权
医师的义务
1、守法守规
2、遵守职业道德
3、尊重患者保护隐私
4、钻研业务提高技术水平
5、宣传卫生保健知识
医师的考核和培训
1、定期考核:县级以上人名行政卫生部门委托机构对医师业务水平定期考核
2、考核结果: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3、考核不合格医师:暂停职业活动3至6个月,再次考核核对可以继续执业,考核不合格进行注销收回医师执业证书
4、表彰或者奖励
医德高尚、事迹突出
对医学技术有重大突破
遇自然灾害传染病突发重大伤亡事件救死扶伤表现突出
长期在边远贫困地区努力工作的医护基础工作者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应该给与奖励的其他情况
5、继续教育
6、对老少边穷地区扶持力度
7、继续教育提供条件
04节-食品安全法
1、立法宗旨
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适用范围
1、食品生产、加工、销售和餐饮服务
2、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和经营
3、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容器、洗涤剂、消毒剂和用于食品的工具、设备
4、食品生产和经营者使用的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5、食品存储和运输
6、对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安全管理
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是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3、食品安全风险检测和评估
1、检测范围
2、评估范围
3、风险警示
4、食品安全的标准
1、食品中的致病性生物以及污染物和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
2、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品种使用范围
3、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营养要求
4、对与卫生,营养等食品安全有关的标签、标志、说明书的要求
5、食品卫生要求
6、食品安全质量要求
7、食品检验方法与规程
8、其他食品安全标准内容
5、食品安全生产经营
1、许可制度:从事餐饮活动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生产许可、食品流通许可、餐饮服务许可
2、不需要许可制度的情形
1、取得生产经营许可的不用在申请食品流通许可
2、取得餐饮服务许可的不需要申请食品生产和流通许可
3、农民个人销售其自产的食用不需要取得食品流通许可
3、食品安全标准需符合下列要求
1、场地整洁
2、设备设施齐全
3、人员齐备
4、工艺流程防止污染
5、餐具清洁到位
6、冷链存储
7、无毒清洁的包装材料
8、无毒容器、工具、设备
9、用水符合饮用标准
10、洗洁剂、清洁剂对人体无害
11、法律法规其他情况
4、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
1、用非食品原料或者回收有害人体的原料生产的食品
2、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重金属等、超标食品添加剂生产的相关产品
3、营养成分不符合要求
4、腐败变质坏物
5、病毒死物
6、未检疫或者不合格的
7、被污染的东西
8、过期食品
9、无标签的食物
10、命令禁止生产的
5、预包装的食品的包装标签注意事项
1、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
2、成分或者配料表
3、生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4、保质期
5、产品标准代号
6、存储条件
7、食品添加计
8、生产许可证编号
9、法律法规的其他标准
6、食品添加剂药品问题
1、食品中不能添加药品,药食同源除外
2、药食同源的物质目录由国务院卫生部门及监督管理部门制定
3、国家对保健功能的食品实行严格监管
4、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7、特定保健功能食品
1、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其标签、说明书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应当载明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功效成分或者标志性成分及含量
2、产品功能和成分必须与标签、说明书一致
8、食品召回制度
1、国家建立召回制度
2、食品生产发现不合格通知经营者和消费者记录并召回通知情况
9、食品广告
1、真实、非涉病宣传
2、监管、检验、行业协会等部门不得推荐食品
3、社团和个人代言需要承担连带责任
6、食品检验
1、取得检验资质
2、检验独立进行
3、检验人与检验机构共同负责制
4、检验报告应该加盖检验机构公章,并有检验人签名或者盖章
5、食品检验机构和检验人对出具的报告负责
6、食品监管部门对食品无免检
7、经营者可自检可委托他检
8、检验机构必须负责要求取得检验资格
7、食品进出口
1、符合我国的食品国家标准
2、入关需要检验检疫
3、进口尚无的食品或者新品种添加剂,需要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关安全性评估材料
4、进口与包装应当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说明书不符合规定的不得进口
5、出口的食品凭出入境检验检疫签发的通关证明放行
6、出口和进口原料种植、养殖应该向国家出入检验检疫部门备案
8、食品安全事故处置
1、国务院组织制定事故应急预案
2、县级以上应急预案需要报备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
3、食品经营者需要制定食品处置方案
4、发生事故需要立即处理,不得隐瞒、谎报、销毁有关证据
9、监督管理
1、县级以上的地方人民政府管理本行政区域的监督管理工作
2、县级以上的行政监督管理部门采取的措施
1、现场检查
2、抽样检查
3、查账检查
4、查封扣押
5、查封场所
3、下列信息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公布
1、国家食品安全总体情况
2、食品安全风险警示
3、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及其调查处理
4、其他重大的食品安全信息和国务院规定的统一公布的信息
10、食品安全命令禁止的情况
1、禁止剧毒高毒农药用于果蔬茶叶
2、保健食品标签不得涉防病治病功能
3、婴幼儿配方食品生产全过程质量控制
4、网购食品纳入监管范围
5、生产经营转基因食品应该按规定标示
05节-中医药法
继承和弘扬中医药、保障和促进中医药发展
立法亮点
1、明确了中医药事事业的重要地位和发展方针
2、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制度
中医诊所由许可改为备案管理
由传统工艺配置的中药以及委托配置的中药制剂,由许可管理改为备案管理
3、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扶持力度
5、加大对中医药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基础知识
01章-健康管理概论(2~3分)
01节、概述
健康管理概念
是以现代健康概念(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和新医学 模式(生理-心理-社会)以及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为指导,通 过采用现代医学和现代管理学的理论、技术、方法和手段, 对个体或群体健康状况及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连续 的检测、评估、有效干预与连续跟踪服务的医学行为及过程。
健康管理宗旨
是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主体是经 过系统医学教育或培训并取得相应资质的医务工作者。 客体是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亚临床人群)、以及慢性非传 染性疾病早期或康复期人群
具体做法
是提供有针对性的科学健康信息,创造条件采取行动来改善健康,重点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风险因素控制。
两大支撑点
信息技术,金融保险
公众理念
病前主动防,病后科学管,跟踪服务不间断
任务
防大病、管慢病、促健康
目标
(1)完善健康和福利。 (2)减少健康危险因素。 (3)预防高危人群患病。 (4)易化疾病早期诊断。 (5)增加临床效用效益。 (6)避免可预防的疾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病。 (7)消除和减少无效或不必要的医疗服务。 (8)对疾病结局做出度量并提供持续的评估和改进
以最小的投入获 得最大的效用
标准化、足量化、个体化和系统化
管理的五项职能
计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
健康服务领域的管理
以改善个人和人群健康状态以达到最大健康效益的过程。
健康概念
三维
1984年,WHO的健康概念:“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一种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完好状态。”
四维
1989年,WHO的健康概念:健康应是“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方面的良好状态”。
工作流程
01遵循医学与公共卫生防疫标准和学术指南及规范
02健康评估和风险干预既要针对个人和群体特点又要注重服务的可重复性和有效性
03强调多平台合作提供服务
理论与实践溯源
治未病思想
《黄帝内经》-“上医治未病”
健康管理的科学基础
健康
预防干预
低危险状态
高危险状态
早期改变
出现临床症状
疾病
临床干预
发生早期改变
不同的预后
影响健康的因素
医药条件8%
气候7%
社会因素10%
遗传因素15%
生活方式60%
健康管理基本步骤
01了解和掌握健康
信息收集和健康体检
02关心和评价健康
风险评价和健康评估
03干预和促进健康
风险干预和健康促进
健康管理操作流程
健康体检是前提
风险评估是手段
健康干预是关键
健康促进是目的
健康管理服务流程
健康调查与健康体检
个人健康管理咨询
个人健康管理后续服务
监督随访是后续服务的一个常用手段
专项的健康管理及疾病服务
提供健康管理服务机构
任何有能力的社会机构
医院、健康服务机构、社区以及工作场所
政府
企业及集体单位
健康保险公司及医疗保健机构
02节、健康管理基本策略
健康信息收集、健康风险评估和健康危险干预
慢性病往往是“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多因多果、互为 因果”。肥胖是罪恶的土壤
慢性病与共同危险因素的内在关系
上游:一切不良生活习惯以及社会压力等
中游:各种慢性病确诊
下游:慢性病发展为冠心病等死亡或者残疾等结果
生活方式的管理
生活方式管理是指以个人或自我为核心的卫生保健活动。
膳食、身体活动、吸烟、适度饮酒、精神压力等是目前 对国人进行生活方式管理的重点。
1.以个体为中心,强调个体的健康责任和作用 。 2.以预防为主,有效整合三级预防生活方式
健康行为改变技术
01教育
传递知识,确立态度,改变行为。
02激励
通过正面强化、反面强化、反馈促进、惩罚等 措施进行行为矫正
03训练
通过一系列的参与式训练与体验,培训个体掌 握行为矫正的技术。
04营销
利用社会营销的技术推广健康行为,营造健康 的大环境,促进个体改变不健康的行为
生活方式管理的重要性
“基因给枪上膛, 是生活方式扣动了扳机”
生活方式决定基因表达
社会环境决 定生活方式
需求管理
理念
如果人们在和自己有关的医疗保健 决策中扮演积极作用,服务效果会更好
实质
是通过帮助健康消费者维护自身健康服务,控制医疗成本,促进健康服务的合 理利用。
减少非必需的医疗服务, 改善人群的健康状况。
手段
寻找手术的替代疗法、帮助病人减 少特定的危险因素并采纳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励自我保健 和干预等。根治癌前病变
影响需求管理因素
01患病率
02感知到的需要(是影响服务利用的最重要因素)
03消费者选择偏好
04健康因素以外的动机
主要工具与实施策略(常用方法)
01-24小时电话就诊和健康咨询
02转诊服务
03基于互联网的卫生信息数据库
04健康课堂
05服务预约等
06“疾病守门人”
疾病管理
是一个协调医疗保健干预和与病人沟通的系统,它强调病人自我保健的重要性
疾病管理支撑医患关系和保健计划,强调运用循证医学和增强个人能力的策略来预防疾病的恶化,它以持续性地改善个体或群体健康为基准来评估临床、人文和经济方面的效果。
必须包含“人群识别、循证医学的指导、医生 与服务提供者协调运作、病人自我管理教育、过程与结 果的预测和管理、以及定期的报告和反馈
01目标人群是患有特定疾病的个体
02不以单个病例和(或)其单次就诊事件为中心,而b style=\
03医疗卫生服务及干预措施的综合协调至关重要
灾难性伤病管理
灾难性病伤管理是疾病管理的一个特殊类型,常见于肿瘤、 肾衰竭、严重外伤等情形
灾难性病伤所具有的一些特点,如发生率低,需要长期复 杂的医疗卫生服务,服务的可及性受家庭、经济、保险等 各方面的影响较大等,决定了灾难性病伤管理的复杂性和 艰难性。
特征
01转诊及时
02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制订出适宜的医疗服务计划
03具备一支包含多种医学专科及综合业务能力的服务队伍,能够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多种医疗服务需要
04最大程度地帮助病人进行自我管理
05尽可能使患者及其家人满意。
残疾管理
是减少工作地点发生残疾事故的频率和费 用
因素
医学因素
(1)疾病或损伤的严重程度; (2)个人选择的治疗方案; (3)康复过程; (4)疾病或损伤的发现和治疗时期(早、中、晚); (5)接受有效治疗的容易程度; (6)药物治疗还是手术治疗; (7)年龄影响治愈和康复需要的时间,也影响返回工作的可能 性(年龄大的时间更长); (8)并发症的存在,依赖于疾病或损伤的性质; (9)药物效应,特别是副作用(如镇静)
非医学因素
(1)社会心理问题; (2)职业因素; (3)伤残者与同事、主管之间的关系; (4)工作压力; (5)工作任务的不满意程度; (6)工作政策和程序; (7)及时报告和管理受伤、事故、旷工和残疾的情况; (8)诉讼; (9)心理因素包括压抑和焦虑; (10)信息通道流畅性
(1)防止残疾恶化: (2)注重功能性能力; (3)设定实际康复和返工的期望值; (4)详细说明限制事项和可行事项; (5)评估医学和社会心理学因素; (6)与病人和雇主进行有效沟通; (7)有需要时要考虑复职情况; (8)实行循环管理
综合的人群健康管理
通过协调上述不同的健康管理策略来 对个体提供更为全面的健康管理
人群健康管理成功的关键在于系统性收集健康状况、健康 风险、疾病严重程度等方面的信息,以及评估这些信息和 临床及经济结局的关联以确定健康、伤残、疾病、并发症、 返回工作岗位或恢复正常功能的可能性。
03节、健康管理发展趋势
国际趋势
美国
减少健康造成的损失,降低卫生费用,提高劳动力健康 水平,是美国健康管理产生的主要原因
日本
详细的法律条款,严格的干预制度形成了其独特的健康 管理服务模式
慢性病死亡率变化曲线
美国和澳大利亚:1950年至2000年逐年降低
中国:1950年至2000年逐年升高
中国健康管理需求现状
1.疾病谱、死亡谱的改变导致慢性病患病率显著攀 升
脑血管病
心脏病
恶性肿瘤
截止2014年年底,我国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居全世界 首位,高血压患病人数超过2亿,
“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
“三低”(知晓率为45%、服药率为28%、控制率 为8%)特征明显
2.慢性病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
(1)我国人群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快速上升。 (2)膳食不合理、身体活动不足及吸烟是造成多 种慢性病的三大行为
3.老龄化趋势 日趋严峻
1.老年人数量迅速增长 中国老龄人口数量居 世界首位。 2.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处于起步阶段。
健康管理与健康中国建设
《“健康中 国2030”规 划纲要》
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1.强调预防为主,防患未然。 2.坚持共建共享,全民参与《纲要》。 3.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根本目的
中国防治慢性病 中长期规划(201 7—2025年)
健康管理科学发展
中华医学会健康 管理学分会
2007年成立
健康管理师职业 培训
健康管理师是2005年l0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第 四批正式发布的11个新职业之一
高等院校健康管 理人才培养和科 学研究
985,211高校
科学研究方向
(1)健康管理服务体系研究。 (2)健康管理应用基础研究 。 (3)健康管理智能系统研究
04节、基本卫生保健
概念定义
基本卫生保健是指最基本的、人人都能得到的、 体现社会平等权利的、人民群众和政府都能负担得起和全社 会积极参与的卫生保健服务
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阿拉木图召开首次国际初级卫生保健会议。
真正涵义
01居民角度
人人享有
02技术角度
个人家庭切实可行
03卫生角度
全民基本卫健保障
04政府部门
各级政府职责
05社会角度
是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重要组成部分
原则
1.合理布局。 2.社区参与。 3.预防为主。 4.适宜技术。 5.综合利用
四个方面
1.促进健康。 2.预防保健。 3.合理治疗。 4.社区康复
八项 内容
01健康教育
02合理饮食
03保障卫生环境
04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
05传染病预防接种
06预防控制地方病
07常见病的合理治疗
08基本药物提供
社会性、群众性、艰巨性和长期性等特点
意义
1.充分享有健康权。 2.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3.提高人人健康水平。 4.提高精神文明水平
02章-临床医学基础知识(5~8分)
01节 概述
临床医学分类
临床专业学科
1.按治疗手段建立的学科,如以药物治疗为主
2.按治疗对象建立的学科,如以妇产科为主
3.按人体的系统或解剖部位建立的学、如口腔科
4.按病种建立的学,肿瘤学
5.按诊断手段建立的学,医学检验学
新增全科医学
1993年,全科医学在我国正式成为一个临床医学专科。 家庭医学
临床医学特征
1.临床医学研究和服务的对象是人
2.临床工作具有探索性
3.临床医学启动医学研究
4.临床医学检验
医学永远都是一门遗憾的科学
临床医学发展趋势
1.微观深入与宏观扩展
2.学科体系分化与综合
3.医学与高科技的结合日趋密切
循证医学
应用最多的有关信息(最佳的证据),通过谨慎、明确和明智 的确认和评估,做出医学决策的实践活动。
核心
尽可能基于可靠的证据,证明这种措施确实对患者有益,并 且尽可能有较好的成本一效益比。 目前,循证医学的代表性成果,是大量“临床指南”的制订 和实施。
02节 现代医学主要诊断方法和技术
1、问诊和病史采集
①患者一般情况
②主诉: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
③现病史:此次患病后的全过程;
④既往史:包括患者既往的健康状况和过去曾经患过的 疾病(包括各种传染病)、外伤手术、预防注射、过敏, 特别是与目前所患疾病有密切关系的情况
⑤个人史和家族史,女性还应包括月经史和生育史。
2、体格检查
1.视诊
2.触诊
3.叩诊
4.听诊
3、实验诊断
临床实验室检查
1.血液学检验
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生成动力学、形态学 和细胞化学等的检验; 止血功能、血栓栓塞、抗凝和纤溶功能的检验; 溶血的检验; 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等。
2.体液与排泄物检验
尿液一般检测:①一般性状检测:尿量、气味、外观、比重、酸碱度; ②化学检测:尿蛋白、尿糖、尿酮体、尿胆原、尿胆 红素等; ③尿沉渣(显微镜)检测:细胞、管型、结晶体等
3.生化学检验
对组成机体的生理成分、代谢功能、 重要脏器的生化功能、毒物分析及药物浓度监测等的临 床生物化学检验。
糖、脂肪、蛋白质及其代谢产物和衍生物的检验; 血液和体液中电解质和微量元素的检验; 血气分析和酸碱平衡的检验; 临床酶学检验; 激素和内分泌功能的检验; 药物和毒物浓度检测等。
(1)肝功能试验
包括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球蛋白比 值测定、血清蛋白电泳、血清总胆红素测定、血清结合胆 红素与非结合胆红素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旧称谷氨酸丙酮酸转移酶,GP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旧称谷氨酸草酰乙酸转移酶,GOT)、碱性磷酸酶 (ALP)、γ一谷氨酰转移酶(γ一GT)等项目。
(2)肾功能检测
①肾小球滤过功能,血清肌酐测定、血尿素氮测定; ②肾小管重吸收、酸化等功能
4.免疫学检验
免疫功能检查、临床血清学检查,以及 肿瘤标志物等的临床免疫学检测检验。
5.病原学检验
汉坦病毒—流行出血热 HIV—艾滋病
实验诊断的临床应用和评价
1.正确选择实验室检查项目
2.常用诊断性实验的评价指标
诊断灵敏度、 诊断特异性、 诊断准确度
(1)诊断灵敏度:指某检验项目对某种疾病具有鉴别、确 认的能力。
(2)诊断特异性:指某检验项目确认无某种疾病的能力
(3)诊断准确度:指某检验项目在实际使用中,所有检验 结果中诊断准确结果的百分比。
ROC曲线
对定量性检验项目临床应用性能评价的方 法,最常用的为“接受操作特性图” 或称为“临床应用性 能分析评价图”,常应用于两种以上诊断性检验的诊断价 值的比较。
4、医学影像检查
有X线检查、超声成像、CT成像和磁共振(MRI)成像。
X线 成像
X线检查可获永久性图像记录,对复查疾病进展有重要帮助,
是呼吸系统、骨关节系统、消化系统等疾病的首选影像学 检查
1、检查方法:普通检查和造影检查
2.数字X线成像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1)数字X线成像(DR):是将普通X线摄影装置或透视装置 同电子计算机相结合,使X线信息由模拟信息转换为数字 信息,而得到数字图像的成像技术。 (2)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是通过电子计算机进行辅 助成像的血管造影方法。
3.疾病X线图像表现
大小改变;位置改变;形态改变;轮廓改变; 密度改变;功能改变
轮廓改变,如心脏病、心包病变、骨关节疾病的诊断 依靠这些器官外形轮廓的变化; 密度改变,如肺内渗出、肿瘤致肺内异常密度增高, 骨骼炎症、肿瘤致骨骼密度降低或破坏; 功能改变,如某些疾病发生功能变化,如心包积液心 脏搏动减弱或消失等
CT检查
优点
显示人体器官结构、检查组织密度
缺点
有射线、难以显示空腔器官的黏膜变化、,不宜检查 四肢小关节
超声检查
(1)检测实质性脏器的大小、形态及物理特性。
(2)检测某些囊性器官(如胆囊、胆道、膀胱和胃等) 的形态、走向及功能状态
(3)检测心脏、大血管和外周血管的结构、功能及血 流动力学状态
(4)检测脏器内各种占位性病变的物理特性。
(5)检测积液如胸腔积液、心包积液、胆囊积液、肾盂积 液及脓肿等)的存在与否
(6)产科上可确定妊娠
(7)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做针吸细胞学或组织活检
核磁共振
查看人体断面图像
5、其他临床辅助检查
心电图 检查
对各种心律失常 和传导障碍的诊断分析具有肯定价值,到目前为止尚没有任 何其他方法能替代心电图在这方面的作用。
核医学 检查
核医学是一门利用开放型放射性核素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学科
内镜检查
内镜是一种光学仪器,由体外经过人体自然腔道送入体内,对 体内疾病进行检查
包括硬式内镜、可曲式内镜、纤维内镜和电子内镜。
可以直接观察到脏器内腔病变,确定其部位、范围, 并可进行照相、活检及进行某些治疗。在诊断上,内镜应用最 广者是消化道和支气管的检查。★★★
03节 现代医学主要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药品的定义
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 理功能并规定有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 质
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 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 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选择药物的原则
1.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选择用药
2.根据药物药动学和药效学的特点选择药物
3.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来选择用药
4.根据药物的价格或效应来选择用药。
合理用药
个体化给药
联合用药
A.明确诊断,有选择性地用药 B.根据患者个体差异选择药物 D.根据药物的性价比选择药物 E.尽量避免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药源性 疾病
1.甲型
发生率较高但死亡率较低。 副作用、毒性反应、继发反应、首剂反应、后遗反应、停 药综合征
2.乙型
药源性疾病难以预测,发生变态反应
3.长期用药致病型
催眠药者, 停药后可出现焦虑
4.药后效应型
药物应用后导致的恶性肿瘤和生殖 毒性的发生
这些药物包括性激素类、某些免疫抑制剂、某些 抗生素等。
抗生素 的合理 用药
①产生灭活酶使抗生素失活
②改变靶物质产生耐药性
③降低抗生素在菌体内的积聚
一般应用药物敏感试验来筛选抗生素。当病 情危重时则应根据患者的感染部位、可能感染的菌群来选 用抗菌谱较广的药物
2、手术治疗
手术分类
专科手术:骨科手术等
复杂程度手术:大手术、小手术等
根据急缓程度分为:急诊手术、限期手术等
根据远期影响分为:根治性手术、姑息性手术
根据无菌程度分为:无菌手术、污染手术、感染手术。
手术对机 体的不利 影响
局部损伤,包括出血、组织破损、炎症及感染、
全身各系统的影响,
微创外科 手术
1.显微外科手术。 2.腔镜手术
3、介入治疗
是指在医学影像或内镜的导向下,利用经皮穿刺和导管 技术,通过药物、物理、化学等手段直接消除或减轻局 部病变,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介入治疗具有微创、可重复性强、定位准确等特点,对 有些疾病,其疗效优于传统内、外科治疗
介入治疗 技术
血管介入技术
①经导管血管栓塞术;②经导管局部药物灌注术; ③经导管腔内血管成形术;④经皮血管内支架置放术等
非血管介入技术
①经皮针吸活检术;②经皮穿刺内、外引流术;③经皮椎间 盘切割术;④输卵管再通术等
内镜下的介入技术
①经胃镜食管曲张静脉硬化剂治疗; ②经胃镜食管癌支架术; ③经鼻腔镜辅助颅底肿瘤切除术等
4、放射治疗
原理
放射治疗是利用放射线如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a、β、γ射 线和各类X线治疗机或加速器产生的X线、电子束、质子束 及其他粒子束等治疗疾病。
放射治疗是治疗肿瘤的常用方法之一
副作用
①血液系统主要表现为白细胞、血小板降低;
②胃肠系统表现为食欲缺乏、厌食、恶心、呕吐等;
③神经系统症状为乏力、嗜睡或失眠等
5、物理疗法
临床应用
电疗、超声治疗、磁 疗、生物反馈、音乐电疗、光疗、冷热治疗、水疗、高 压氧疗法等。
主要技术
1.电疗。 2.超声波疗法。 3.光疗法。 4.高压氧疗法
04节 现代医学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1、健康管理与临床医学的相互关系
临床医学是健康管理的科学基础
健康管理是临床医学的延申
临床是以病人为中心
健康管理是以健康为中心
健康管理与临床 医学的融合并存
2、健康管理与临床医学的主要区别
1.服务目的不同
2.服务对象不同
3.服务模式不同
3、临床医学在健康管理中的实际应用
1.临床医学诊断方法的应用
2.临床医学非药物疗法的应用
3、临床医学指南或者共识的应用
03章-预防医学基础知识(4~5%)
01节 预防医学概述
01概念
医学的应用学科,目的是健康保护,疾病预防
对医生的要求
掌握医学统计学、流行病学、环 境卫生科学、社会和行为科学以及卫生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
并通过临床预防服务和社区预防服务, 达到促进个体和群体健康、预防疾病、防制伤残和早逝的目的。
预防医学的特点
对象包括个体及确定的群体
注重微观和宏观相结合
既对个人健康预防干预同时促进人群健康的社会性措施
02学科体系
基础方法学
流行病学
医学统计学
环境 卫生科学
环境卫生、职业卫生、食品卫生、卫生毒理学、 卫生微生物学、卫生化学
社会与行为科学
括社会医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卫生管理学
卫生法、卫生政策、卫生经济、医院管理)
03健康影响因素
1、环境因素
社会经济环境
社会制度、个人收入社会地位
文化背景以及社会支持网络
教育以及就业工作条件
2、物质环境
按照物质性质分
建筑环境
物理因素
化学因素
生物因素
按照来源分
自然环境中的各种物质
工业生产的有害物质
在农业耕种等条件下产生的各种有害因
3、行为与生活方式
吸烟、过量 饮酒、缺乏身体活动和不合理饮食
4、生物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也是造成机体对某些环境污 染物易感的重要因素
5、卫生服务
卫生服务尤其是维持和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和损伤、健 全的卫生机构对人群健康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级预防侧罗恩
一级预防(病因预防)
措施
1、健康锻炼合理饮食
2、预防接种提高免疫
3、婚前检查预防遗传
4、妊娠检查儿童保健
5、高危疾病药物预防
二级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三级预防(已患病者)
采取有效治疗措施促使尽快恢复生产生活
三级预防策略的关系
(1) 对不同类型的疾病,有不同的三级预防策略
(2)任何疾病,不论其致病因子是否明确,都应强调第一级预防
(3)如肿瘤更需要第一级和第二级预防
(4)职业因素所致疾病、医源性疾病,采取第一级预防
(5)多因素疾病需要兼顾多级预防
(6)病因不明实施第三级预防
(7)传染病需要个体和群体相互预防
(8)高血压:高血压第三级预防、冠心病第一级预防
(9)社区预防和临床预防
02节 临床预防服务
对健康者和无症状的“患者”进行评价和健康干预
健康咨询、筛检、化学预防和预防接种
劝阻吸烟;增进身体活动;增进健康饮 食(合理膳食);保持正常体重;预防意外伤害和事故;预防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以及其他性传播疾病等
健康筛查
快速筛查并进行二级防护
确认下次开展筛查内容
通过筛查发现早期患者
定期测量血压
测体重
血脂测定
视敏度筛检
听力测试
子宫颈癌筛检
乳腺癌筛检
结肠直肠癌筛查
口腔科检查
化学预防
无症状的人使用药物为一级预防
已经服用药物或者有既往病史的行化学预防之外
化学预防方法
①对育龄或怀孕的妇女和幼儿补充含铁物质来降低罹患缺 铁性贫血的危险;②补充氟化物降低龋齿患病率;③孕期妇女补充叶酸降低神经管缺陷婴儿出生的危险;④对特定人群采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脏病、脑卒中,以及某 些肿瘤等
个体健康危险因素评价与健康维护计划
从采集病史、体格检查 和实验室检查等过程中收集有关个体的危险因素信息,为 下一步对危险因素的个体化干预提供依据
计划
健康维护计划指在特定的时期内,依据患者的年龄、 性别及危险因素而计划进行的一系列干预措施
03节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
社区的概念
社会群体、社会组织、大集体
社区与行政区域的联系和区别
关联:有可能是重合的
区别
(1)行政区是为了实施社会管理、边界清楚
(2)社区则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中自然 形成的、边界模糊
(3)有时同一社区可划分为不同的行政区,而同一行政 区却包含不同的社区
社区的特点和重要性
服务群体都是人和一定的范围
流行病的传播都具有地域性
区域的特定风土人情影响健康行为
社区开展健康服务具有针对性
加强社区卫生也有利于节约和减轻患者的负担
群众力量
群主互助共济
社区公共卫生及其实施的原则
1、以健康为中心
第一要素、全体人员的健康、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2、已人群为对象
强调社区预防服务应以维护社区内的整个人群的健康为 准则
3、以需求为导向
有针对性、有实际需求、制定合适的计划
4、多部门合作
5、人人参与
国家基本卫生公共服务
概念: 政府组织的非盈利卫生服务
包含: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等、
执行主体: 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一、临床预防服务概念及内容
1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半年以上常住、户籍和非户籍
2、健康教育
3、预防接种
出血热疫苗、炭疽疫苗、钩端螺旋体疫苗应急接种乙型肝炎、麻疹、脊髓灰质炎等疫苗强化免疫或补充免疫、
5、孕产 妇健康管 理服务
孕早期健康管理;孕中 期健康管理;孕晚期健康管理;产后访视;以及产 后42天健康检查。
6、老年 人健康管 理服务
对辖区内65岁及以上提供健康管理指导
7、高血 压患者健 康管理服 务
8、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
每 年提供4次免费空腹血糖检测,至少进行4次面 对面随访
9、严 重精 神障 碍患 者管 理服 务
明确诊断、在家居住、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 神病、双相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 发精神障碍。
10、肺结核患者管理
72小时访视确诊患者,停药要对其进行结案评估
11、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65岁以上提供1年/次的健康指导
0~36个月常住儿童在提供用药指导
12.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
(1)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风险管理
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
(2)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现和登记
医学文件、填写报告卡
(3)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
网络直报
甲类(鼠疫和霍乱)传染和乙类(肺炭疽和非典肺炎)传染病2小时内报告
其他乙类丙类24小时之内报告
(4)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
疑似患者救治隔离
接触者管理-协助查找
流行病学调查
重点疫区处理
应急接种
宣传教育
13.卫生计生监督协管服务
(1)食源 性疾病及相 关信息报告
(2)饮用 水卫生安全 巡查
农村集中供水、城市二次供水、学校供水
(3)学校卫生 服务
(4)非法行医 和非法采供血信 息报告
(5)计划生育 相关信息报告
职业病的管理
概念
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包含:①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尘肺病13种;其他呼吸系统疾病6种;②职业性皮肤病9种;③职业性眼病3种;④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4种;⑤职业性化学中毒60种;⑥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7种;⑦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⑧职业性传染病5种;⑨职业性肿瘤11种;⑩其他职业病3种
工作有关的疾病
1.病因明确,为职业性有害因素
2.病因与疾病之间一般存在接触水平和效应的关联
3.群体发病
4.早期诊断、及时合理处理,预后康复效果较好。
5. 重在预防
省卫生机构、执业医师、医疗卫生机构审核盖章
管理
职业病诊断应由省级以上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 承担
04章-常见慢性病(6~8%)
01节-概述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长期存在的终身病
病因复杂
起病隐匿
病程较长
难以治愈
预后较差
危害
不是瘟疫胜似瘟疫 不是战争胜似战争
我国现状
三高一低:科学技术水平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文明程度提高 、恩格尔系数不断降低
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 疾病和心脏病位列城乡死亡的前四位
慢性病危险因素
可改变因素
吸烟、过量饮酒、不合理膳食、缺乏身体活动、 不良心理精神因素以及自然和社会环境因素
吸烟:心血管、恶性肿瘤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过量饮酒:心血管 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和肝脏疾病有关
不合理膳食:①食物中脂肪摄入过、②部分维生素摄入不足与某些恶性肿瘤的发病有关; ③膳食纤维摄入不足可致结肠癌和直肠癌发病率增高; ④膳食总热量摄入过多导致超重或肥胖,而后者又是多 种慢性病发病的重要原因; ⑤食盐摄入过多,高盐饮食与消化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 发病有关
中间危险因素
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超重或肥胖
不可改变因素
年龄、性别、种族、遗传
慢性病社会危害
缩短健康寿命
增加经济负担
02节-恶性肿瘤
现状
发病前 5 位: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大 肠癌.
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
为吸烟、HBV感染(乙肝)、膳食不合理及职业危害等
吸烟
乙肝
膳食营养因素
食物污染
职业危害
其他环境因素
恶性肿瘤筛查和诊断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恰当使用甲胎蛋白测 定,有可能降低肝癌死亡率
03节-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进行性 心血管损害性疾病
是冠心病、脑血管病、慢性肾脏疾病发生和死亡的 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血压水平分类
正常: 高压<120、低压 <80
正高:高压120~139、低压80~89
高压:高≥140、低≥90
1级高:高140~159、低 90~99
Ⅱ级高:高 160~179、低100~109
Ⅲ级高:高 ≥180、低 ≥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高≥140、低 <90
高血压 患病率 :2.7亿
高血压诊断
经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 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白大衣高血压:24小时平均值<130/80mmHg
隐性高血压:24小时平均值高于130/80mmHg
血压测 量标准 方法
1.诊室血压测量方法:高血压诊断一般以诊室血压为准。覆盖上臂的2/ 3、收缩压读数取柯氏音第1音,舒张压读数取柯氏音第V音。
2.自测血压:帮助排除白大衣性高血压,检出隐性高血压、连续7天,每 天早晚各1次,每次测量3遍;去掉第1天血压值,仅 计算后6天血压值,根据后6天血压平均值,
3.动态血压动态:可用于诊断白大衣性高血压。
4、动态血压正常值
24小时平均值<130
白昼平均值<135
夜间平均值<125
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
高钠、 低钾 膳食
体重超重 和肥胖
饮酒
其他 危险 因素 :高血压与遗传因素有关。
04节-2型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代谢紊乱,造成多种器官的慢性损伤、 功能障碍甚至衰竭。
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
本节主要介绍2型糖尿病,其发病除遗传易感性外,主要 与现代生活方式有关
诊断
依据:静脉血浆血糖,
HbAlc(糖化血红蛋白):检查不受进食影响、.检查结果稳定、检查不受时间限制 、患者依从性好
2010年将HbAlc≥6.5%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之一。
2型糖 尿病的 流行病学
糖调 节受损(IGR)
空腹血糖调节 受损(IFG)和糖耐量受损(IGT
糖尿病后备军。
及妊娠糖尿病90%为2型
男性多于女性
满汉较多藏族较少
富裕的地方高于贫穷地方
63%的糖尿病患者未诊断
肥胖和超重是高于常人2倍患病风险
糖尿病的 危险因素
1、遗传因素:2型糖尿病具有更强的 遗传倾向。
2.肥胖(或超重)
3.身体活动不足
4.膳食因素
5.早期营养:低体 重新生儿较高体重新生儿在成长期更容易发生糖尿病
6.糖耐量损害
IGT伴有以下因素,即原空腹血糖≥5.0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9.4mmol/L,BMI>25
7.胰岛素抵抗(IR)
A.机体对一定量的胰岛紊的生物学反应低于正常水平 B.常伴有高胰岛素血症 C.常是 2 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重要特征之一 D.空腹胰岛素水平高的人更容易发展成为 IGT E.空腹胰岛素水平高的人更容易发展成 2 型糖尿病
8.高血压及其他易患因素
糖尿病的发生是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
05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简称冠心病,又称缺血性心 脏病
引起冠状动脉供 血不足、心肌缺血或梗死的一种心脏病。
“血管有多强,生命有多长!”、人体血管10 0000公里
冠心病是全球性的重大健康问题、该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在不断上 升。
分型
1979年分为:①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②心绞痛; ③心肌梗死; ④缺血性心肌病; ⑤猝死
近10余年来趋于将本病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和慢性冠脉病 两大类
心绞痛
诱因
常于身体活动、情绪激动、饱餐、寒冷或心动过速而 诱发
一般针刺样或刀扎 样疼痛多不是心绞痛。
持续时间
1-5分钟自行缓解、偶尔15分钟
心肌梗死
临 床 表 现
胸痛,疼痛较心绞痛更剧烈,
持续时间长,多在半小时至几个小时或更长
心电图改变和 血清酶学的升高
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金标准,仍为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50%的冠状动脉狭窄
冠心病流行病学
我国比欧美低
北方高于南方
急性冠 心病事件发病率也在持续增高
,缺血性 卒中发病率仍在增高
出血性卒中下降
青年男性增幅较大。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冠心病1100万。
冠心病危险因素
高血压
血脂异常 和高胆固 醇血症
超重和肥 胖
糖尿病
生活 方式
饮食
身体活动
多种危险 因素的联 合作用
具有三种主要 危险因素的个体(血清胆固醇≥6.46mmol/L,舒张压 ≥90mmHg,有吸烟史)
其他
06节-脑卒中
俗称为“脑中风”或“中风
脑卒中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和脑梗死
脑卒中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脑梗死
脑梗死也称缺血性脑卒中,
分为脑血 栓形成、脑栓塞和腔隙性脑梗死
①多数在安静时急性起病、②病情多在几小时或几天内达到高峰、3、局灶性神经 功能缺损的症状和体征
CT诊断低密度影
脑出血
①多在情绪激动或活动时急性起病
②突发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头颅CT扫描是诊断脑出血安全有效的方法、高密度影
内囊出血,基底出血
蛛网膜 下腔 出血
颅内动 脉瘤和脑血管畸形是其最常见原因。
突出体征是脑 膜刺激征明显。
CT诊断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吸烟、酗酒、血脂异常、颈 动脉狭窄等
高血压: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160mmHg,舒张 <90mmHg)
心脏病:心房纤颤
糖尿病 :脑血管病重要的危险因素
血脂异常: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 (LDL)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降低与缺血性脑血管病 有密切关系
肥胖:男性腹部肥胖和女性BMI增高是脑卒中的一个独立危 险因素
其他危险因素
1.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2.代谢综合征
3.缺乏体育活动
4.饮食营养不合理
5.口服避孕药
6.促凝危险因素: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Ⅶ等
07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 病,其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进行性发展者每年咳嗽、 咳痰3个月以上,并连续两年者。
临床表现
①慢性咳嗽:通常为首发症状
②咳痰
③气短或呼吸困难::这是C0PD的标志性症状,早期仅于劳力时 出现,后逐渐加重。
④喘息和胸闷
⑤全身性症状:体重下降、食欲减退、外周肌肉萎缩和功能 障碍、精神抑郁和(或)焦虑等
检查检测指标
1.肺功能检查:第一 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70%者,可确定 为不能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
2.胸部X线检查
3.血气检查
存在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是诊断COPD的必备条件。 肺功能测定指标是诊断COPI的金标准。
COPD的危险因素
个体易感因素以及环境因
1.吸烟 为C0PD重要发病因素
2.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
3.空气污染
4.感染 呼吸道感染是COPD发病和加剧的重要因
08节-其他常见慢性病
慢性病主要包含:心脑血 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和口腔疾病 以及内分泌、肾脏、骨骼和神经等疾病
全民健康目标:“三减三健”(“三减” 即减盐、减油、减糖,“三健”即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 康骨骼)
健康方式核心: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和健康骨骼作
超重或肥胖
目前我国成人BMI的切点为: 正常:18.5≤BMI<24kg/m2, 超重:24≤BMI<28kg/m2 肥胖:≥28kg/m2
超重原因
1、遗传因素
2、饮食因素
3、活动因素
4、其他因素
骨质疏松
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系统疾病, 随着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
出现疼痛、驼背、身高降低或骨折等特征
骨量减少、骨密度(BMD)下降和(或)发生脆 性骨折等为依据。
骨密度检测仍被认为是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
双能X线骨密 度吸收测定(DXA)测量骨密度,仍是骨质疏松症诊断的主 要检查依据。
危险因素
绝经后的女性和50岁以上男性,其次是 钙和维生素D缺乏、吸烟、过量饮酒和咖啡、身体活动少、性 激素低下等人群。
口腔健康
标准:良 好的口腔卫生、健全的口腔功能,以及没有口腔疾病
健康口腔要素
(1)没任何疼痛和不适。 (2)良好的功能:咀嚼、吞咽和语言功能。 (3)心理方面:外观正常、不影响自尊、个人满意。 (4)社会方面:不影响社会交流。
口腔的危害
1.心血管疾病 主要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炎 症已经成为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直接影响因素。
2.呼吸道疾病
3.糖尿病
4.早产和低体重儿
5.其他疾病
05章-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基本知识(3~5%)
01节-流行病学
内涵
①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群
②研究各种疾、健康状态和事件
③它的重点是研究疾病、健康状态和事件的分布、影 响和决定因素;
为了预防和控制疾病促进健康
第一阶段“揭示现象、第二阶段‘找出原因、第三个阶段提供措施“
“健康信息收集”、“健康风险评估”、“健康指 导和健康危险因素干预”。
研究方法
描述性研究
列队研究
观察研究
横断面研究
比例死亡研究
生态学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队列研究(随访研究)
实验研究
临床研究
现场试验
社区干预实验和整群随机实验
理论研究
理论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方法研究
常用指标
率和比
比例
率
发病指标
发病率
出现的新病例
一般多以年为时间单位,常 用10万分率来表示。
一般使用年平均人口数
反映患该病的风险
准确性受多重因素影响,应考虑年龄、性别构成不同, 即进行发病率的标化
是一种动态指标
患病率
新病例和旧 病例的人数总共所占的比例
患病率=发病率×病程
对于一些慢性病的流行状况能提供有价值的 信息
是一种静态指标
死亡指标
死亡率
死于所有原因:死亡率是测量人群死亡危险最常用的指标。
按死于所有死亡原因分:称粗死亡率
按疾病的种类、年龄等分:称为死亡专率 。
病死率
病死率=(一定时期内因某病死亡人数/同期确诊的某病病例数) ×100%
某病病死率=(该病死亡率/该病发病率)×100%
病死率通常用于病程短的急性病,如各种急性传染病、脑 卒中、心肌梗死及肿瘤等
生存率:n 年生存率=(随访满 n 年的某病存活病例数/随访满 n 年的该病 病例数)×100%
生存率
慢性病:恶性肿瘤、心血管等病程比较长、致死率强的疾病
开始日期:确诊日期、出院日期、手术日期
截止时间:1年、3年、5年、10年
相对危险度
R R =1
标明暴露与疾病无关联
R R <1
表明存在负联系(提示暴露是保护因子)
R R >1
表明两者存在正联系(提示暴露是危险因子)
比值越大,联系越强
比值比
①所研究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很低; ②所选择的研究对象代表性好。
归因危险度
归因危险度
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常用研究方法
1、现况调查
现况调查是在特定时间点进行的,即在某一 时点或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个时间应尽可能短一些,
2、目的
(1)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如社区患病率) (2)发现病因线索(如社区冠心病病因) (3)适用于疾病的二级预防(如麻风病筛选和普查) (4)评价疾病的防治效果 (5)疾病监测(如特定人群长期监测) (6)其他(如卫生水平、服务等
3.方法及种类
普查
不适用于患病率低且无简易行诊断手段的疾病
抽样
随机和非随机调查
可信 度较高。 具有可比性、不可缺少的基础性 工作之一。
难以确定先因后 果的时相关系。、故不能获得发病率 资料
研究结果发 生偏倚,低估该研究群体的患病水平
2、队列研究
队列研究,亦称群组研究
方法
类型
(1)前瞻性队列研究
(2)历史性队列研究
(3)双向性队列研究
(1)在时序上是由前向后的
(2)属于观察性对比研究
(3)研究对象根据暴露与否分组
(4)是从“因”到“果”的研
(5)追踪观察的是两组间的发病率或死亡率差异
无回忆偏倚
可计算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的发病率,所得联系比较确实可靠
体量大,结果稳定
不适 用于罕见病的研究。
3、病例对照研究
概念:选择一组患所研究疾病的患者与一组无此病的 对照组
在疾病发生后进行
按照研究对象分成病例组与对照组
研究信息通过调查或者信息收集获得
由果及因的推理
分析暴露与疾病的关联
优缺点
病例对照研究所需样本量小,病例易获取,因此工作量相对小, 所需物力、人力较少,易于进行,出结果快;可以同时对一种疾病 的多种病因进行研究;适合于对病因复杂、发病率低、潜伏期长的 疾病进行研究;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对治疗措施的疗效与副作用 作初步评价
结果的可靠性不如队列研究。
4、实验性研究
临床实验
评价新药、 新疗法疗效的一种试 验
社区实验
以尚未患所 研究疾病的人群作为整体进行试验观察
5、诊断试验的评价研究
包括各种实验室检查、病史体检所获得的临床资料、x线、超 声诊断等各种公认的诊断标准
诊断指标
①客观指标
②主观指标
③半客观指标
诊断标准
诊断界限、有生物统计学方法、临床判断法和ROC曲线 法。
①严重疾病:选择敏感度较高的指标;
②治疗效果不理想的疾病:选择特异度较高的诊断标准
③当假阳性和假阴性的重要性相等时,断标准定在 “特异度=灵敏度”的分界线处。
诊断试验的评价指标
(1)真实性
灵敏度 :真阳性率:有病
特异度 :真阴性率:无病
假阴性率:称漏诊率或第二类错误( β ):有病被诊无病
假阴性率:误诊率或第一类错误( α:无病被诊有病
正确诊断指数
(2)可靠性
变异系数
符合率
诊断试验的 一致性分析
(3)收益
1)阳性预 测值:真正患病的比例
2)阴性预 测值:真正未患病率
诊断试验的评价标准
(1)同金标准诊断方法进行同步盲法比较: (2)研究对象的代表性: (3)要有足够的样本量; (4)诊断界值的确定要合理; (5)不仅评价真实性,也评价可靠性; (6)试验的方法和步骤要具体,有可操作性
提高诊断质量的方法
联合实验:平行实验(一阴全阴)、串联实验(一阳全阳)
(2)选择患病率高的人群
6、筛检试验的评价研究
(1)筛检试验不是诊断试验,仅是一种初步检查,对筛检试验 阳性者或可疑阳性者,必须进行进一步确诊。
(2)筛检是第一步,诊断是第二步,治疗是第三步
筛查作用:最初用于早期发现那些处于临床前期或临床初期的可疑 患者,以进行早诊断和早治疗
筛检试验的评价指标:是灵敏度和特异度,
筛检试验的类型和方法
(1) 筛检 的类 型
群体筛查(特定工作的群体筛检)和选择性筛查(特定人群和高危人群)
(2) 筛检 的方 法
单向筛查和多向筛查
筛检的应用原则
(1) 合适的疾 病 :对公众危害较大,导致伤残的疾病
(2) 合适的筛 查试验
(3)合适 的筛检计划 :简单、经济、快速、有效
从以上原则考虑,建议目前筛检慢性病,主要考虑高血压、糖尿病、超重和肥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及宫颈癌、乳腺癌、大肠癌、肝癌、鼻烟癌等筛检方法比较成熟,早期发现治疗效果较好的肿瘤
02节-医学统计学
根据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 研究医学数据收集、表达和分析的一门应用学科
对象
具有不确定性的医学数据
统计设计包括调查设计和实验设计、统计设计是 保证统计描述和推断正确的基础。
统计描述是统计表或统计图
在统计描述的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和推断
资料类型
计量资料
计数资料
等级资料
工作基本步骤
研究设计
调查设计(不加干预)和实验设计(加干预)
收集资料
来源
①经常性资料、②一时性资料
要求
①资料必须完整、正确和及时;②要有足够的数量;③注意资料的代表性和可比性
整理资料
原始数据的检查与核对
统计数据的常规检查
数据的取值范围检错
数据间的逻辑关系检错
数据的分组设计与归纳总结
质量分组:按照性质和类型
数量分组:观察大小
分析资料
结合资料的类 型计算有关指 标,阐明事物 的内在联系和 规律。
统计学基本概念
同质与变异
背景、条件、属性称为同质;
变量值)之间的差异称为变异
总体与样本
参数与统计量
误差
系统误差:严控误差
随机测量误差:不可免,应尽小
抽样误差:增量解决
概率与频率
统计描述
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1.频数表
2.频数分布图
3.描述集中趋势的指标
4.描述离散趋势的指标
(1)方差与标准差
(2)极差:用符号 R 表示
缺点:①除最大值和最小值外,不能反映组内其他数据的变异度,因 此用它来描述资料的离散趋势是粗略的; ②易受个别特大值、特小值的影响,即不够稳定
(3)百分位数
(4)变异系数
分类资料的统计描述
2. 相对数
统计表和统计图
统计表
统计表结构:标题、标目(横目标/纵目标)、线条、数字、备注
制表原则:重点突出,简单明了、主谓分明,层次清楚
统计图
制图要求:纵横轴的比例以5:7为宜。
常用图形类型: (1)直方图、(2)折线图、 (3)误差条图、(4)箱式图、 (5)直条图、 (6)圆图、 (7)百分条图
统计推断
数值变量推断包括
总体均数估计、 t 检验、方差 分析以及数值变量资料的秩和检验
分类变量推断包括
总体率的估计以及分类变量的 z 检 验、 X 2检验和秩和检验。
统计推断核心
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
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
1.建立检验假设,确定检验水准
1)无效假设
2)备择假设
确定检验水准
2.选定检验方法,计算检验统计量
3.确定 P 值,做出推断结论
假设检验的注意事项
1.检验方法的正确选择
2.结果的解释
假设检验中 P ≤0.05,称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称为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06章-健康教育(5~8%)
01节-健康教育与促进概述
健康教育的含义
通过信息传播与行为干预树立健康观念
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着眼点
促进个人或群体不良的生活行为与方式
健康促进的含义
环境与社会的支持
个人和群体的改变以及社会环境的改变
促进健康的5个领域
(1)建立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 (2)创造健康支持环境 (3)增强社区的能力 (4)发展个人技能 (5)调整卫生服务方向
健康教育与促进的联系
健康促进是一个综合的活动过程
(2)健康教育是健康促进的基础和先导
健康教育如不向健康 促进发展,其作用就会受到极大限制。
健康教育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与健康管理的区别和联系
共同点
资料收集一需求评估一干预实施一效果 评价
区分
健康教育
针对人群对健康知识的传播与干预
过程评价、效 应评价和结局评价
健康管理
重视体检、针对个人的风险评估和健康干预
内容更侧重行为的检测健康指标改善以及健康风险的变化
(1)在 个体健 康管理 中的作 用
熟悉和掌握健康教育 的理论和实践技能是实现有效的个体 健康管理的基础
(2) 在群体 健康管 理中的 作用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是群体健康管理工作的重要工具、方 法和策略。
02节-健康行为改变理论
“知信行”模式
知识——信念——行为
健康信念
(1)感知疾病的易感 性
(2)感知疾病的严重性
(1)感知健康行为的益处
(2)感知健康行为的障碍
时间、金钱
个体对健康行为益处的感知越强,采纳健康行为的障碍越小, 个体采纳健康行为的可能性越大。
提示因素越多,个体采纳健康行为的可能性越大
具有 卫生保健知识的人更容易采纳健康行为
自我效能
①自己成 功完成过 某行为
②他人间 接的经验
③口头劝 说
④情感激 发
行为转变的5个阶段
(1) 没有打 算阶段:6个月内
(2) 打算阶 段
(3)准备阶段:30天内
(4)行动阶段:6个月内
(5)维 持阶段 :6个月以上
(6)终 止阶段
03节-健康传播
健康 传播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重要手段和策略。
传播模式
拉斯韦尔五因素传播模式: ①谁(who)? ②说了什么(says what)? ③通过什么渠道(through what channel)?④对谁(to whom)? ⑤取得什么效果(_with what effect)?”
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可以分成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群体与 群体之间
(1)直接的人际传播不需要任何非自然的媒介
双方可以互为传播者和受传者
双方传播及时交流充分
人际传播信息少、覆盖小、传播慢
多人传播信息易走样
大众传播
通过广播、电视、 电影、报纸、期刊、书籍等大众媒介和特定传播技术手段, 向范围广泛、为数众多的社会人群传递信息
(1)传播者是职业性的传播机构和人员,
(2)大众传播的信息是公开的、公共的,面向全社会人群;
(3)大众传播信息扩散距离远,覆盖区域广泛,速度非常快;
(4)大众传播对象虽然为数众多,分散广泛,互不联系,但 从总体上来说是大体确定的;
(5)大众传播是单向的,很难互换传受角色,信息反馈速度 缓慢而且缺乏自发性
传播材料的制作
1.分析需求和确定信息
2.制订计划
3.形 成初稿:初稿的设计过程就是讯息的研究与形成过程
4.传 播材 料预 试验
)用于文盲、半文盲人群的印刷性材料、折页,则应个别 地进行预试验
5.材料 的生产 发放与 使用
使 用人员(社区积极分子、专职健康教育人员、兼职健康教 育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
6.监测 与评价
常用人际传播形式与传播媒介
人际传播的应用
讲课、同伴教育、演示与示范
同伴教育者应具备如下的品质和能力: ①在与同伴交流时,思维敏捷、思路清晰,并且有感召力; ②具备良好的人际交流技巧,包括倾听技巧; ③具有与目标人群相似的社会背景,如年龄、性别、社会地 位等; ④应为目标人群所接受和尊敬,并成为目标人群中一员; ⑤应持客观态度、公正立场; ⑥有实现项目目标的社会责任感; ⑦充满自信,富有组织和领导才能; ⑧有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工作; ⑨对同伴教育所涉及的内容有符合社会健康观的认识,在同 伴中应成为行为的典范。
培训同 伴教育:①了解项目目标,干预策略与活动,了解同伴教育在其中的 作用,以及如何与其他干预活动进行配合; ②掌握与教育内容有关的卫生保健知识和技能; ③掌握人际交流基本技巧和同伴教育中使用的其他技术,如 组织游戏、辩论,电脑使用、幻灯放映等。
针对个体的传播材料
1. 传 单
特点 设计、制作简单,成本较低
制作要点:一张传单最好只宣传一方面的信息
2.折页
二折页和三折页、适合文化程度较低的居民
3.小册子
由专业卫生机构编写、印刷,可读性强
适合 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居民系统地学习某一方面的知识、 技能。
可发放到有阅读能力,并且愿意与周围人分享的人手中, 如社区骨干。
针对群体的传播材料
1.宣传栏
最好一个月就进行更换,有橱窗的宣传栏可以持续3个月。
2.招贴画或海报
不写错别字,不写繁体、异体字; 尽量不要竖写,如果要竖写,应自右而左,标题居右。
3.标语和横幅
一般就要选择最重要的信息进行传播,必须选择与目标受众健 康利益密切相关的,
4. DVD
直观、生动、可以重复使用
针对大众的传播媒介
1. 报 纸 / 杂志
报纸优势种类多、发行量大、缺定不适合文化水平低的人群
杂志有点专业性强、内容详尽、具有学术价值、缺点出版周期长时效不如报纸
2.广播和电视
广播:传播速度快覆盖广,缺定信息稍纵即逝内容无法保存
电视:有音像有图像生动活泼覆盖广、缺点:设备贵、播放时间内容固定观众被动
新媒介的应用
1、互联网
网站
健康管理互动平台
2、手机
(1)阅读方便
(2)即时性
(3)成本低
04节-健康教育计划、实施、评价
一、计划设计步骤
需求评估
1.社会诊 断
评估目标、了解目标
2.流行病 学诊断
3.行为与 环境诊断
社会因素和物质条件因素
高可变行为
低可变行为
4.教育与组织诊断
: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和强化因素。
(1) 倾向 因素:动因因素或者前置因素
(2) 促成 因素 :现实因素
(3)强化 因素
正向的强化因素:强化因素可以分为 躯体因素、心理因 素、经济因素和社 会素。
负向的强化因素
5.管理与政策诊断
核心:组织资源、外部力 量,以及政策环境。
6.确定优先项目
确定健康教育目标
总体目标
具体目标:具体的、量化 的、可测量的指标,
健康目标、 行为目标、环境与政策目标,以及认知目标四类。
注意: ①周期长。②在确定项目的健康目标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 宜的测量指标。
制定干预策略
教育策略
:①大众传媒活动如电视节目; ②通过印刷媒介开展的活动,如分发小册子; ③人际传播活动,如入户指导; ④因地制宜的社区活动,如义诊; ⑤民俗、文体活动:如庙会、赶集等。
环境策略
影响行为的促成因素,即物质环境、条件,
政策策略
(1)政策可以支持并促使这些行为得以实现
(2)政策策略还可以通过影响资源配置、环境改善从而促 进健康行为乃至健康。
二、计划的实施
1.制订 实施的 工作时 间表
①活动内容;②活动指标,即活动应该达到的要求和标准; ③活动时间;④负责人员;⑤活动资源即活动需要的经费、 设施设备。
2.实施 的质量 控制
3. 组织 机构建设
4. 实施人 员培训
①项目背景与目标,帮助项目工作人员对项目的意义、目 的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与理解以增加其能动性;②专业知识 与技能,尤其是与特定项目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 ③项目管理知识与技能
5. 设施设 备与健 康教育 材料
体检设备、培训设备、日常办公用品、传播材料、交通 工具等。
三、计划的评价
1.评价的内容与指标
过程评价
效应评价
结局评价
2.效果评价方案
健康教 育常用 评价方 案: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在实践中不能将两者等同起来,不能简 单地认为完成了健康教育工作就是完成了健康管理工作,应该结合 健康管理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运用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增强健 康管理的效果,丰富健康管理这一新型学科。
健康促进、健康教育、健康管理
07章-营养与食品安全(4~6%)
01节-营养学基础
一、营养素
营养
满足生理功能和身体活动需要的生物学过程
营养素
维持生理发展的以食物形式摄入的必须物质
营养的分类
“宏量 营养素”
“微量 营养素”
常量 元素
微量 元素
人体必需的微 量元素
属于可能必需 的微量元素
维生素有14种
3.植物化学物
类胡萝卜素、植物固醇、多酚等等
4.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1) 平均需 要量 EAR:是制订推荐摄入量(RNI)的基础
(2) 推荐摄 入量 RNI :RNI是以 EAR为基础制定的,主要用途是作为个体每日摄入该营养 素的目标值。
(3) 适宜摄 入量 AI :
(4) 可耐受 最高摄 入量UL
(5)宏 量营养素 可接受范 围 AMDR
(6)预 防非传染 性慢性病 的建议摄 入量 PI-NCD
(7) 特定建议 值SPL
二、能量和宏量营养素
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类
1.碳水化合物: 是人体的主要能量来源
(1)碳水化合物分类:为糖、寡糖和多糖
(2)血糖生成指数(CI):
(3)碳水化合物参考摄入量与食物来源
2.脂类:
人体所消耗能量的40%~50%来自体内的脂肪、它不能在人体缺氧条件下供给能量
按脂肪长度分
长链脂肪酸
中链脂肪酸
短链脂肪酸
按脂肪饱和度
饱和脂肪酸
单不饱和脂肪酸
多不饱和脂肪酸
按脂肪结构分
顺式脂 肪酸
反式脂 肪酸 :每日获取不能超过2.2克,不超过总量每日总量1%
天然食品中的油脂,其脂肪酸结构多为顺式脂肪酸。
脂类主要 有磷 脂、 糖脂、 类固 醇等
磷脂:卵磷脂又称为磷脂酰胆碱,存在于血浆中。神 经鞘磷脂存在于神经鞘。
糖脂包括脑苷酯类和神经苷脂。糖脂也是 构成细胞膜所必需的。
类固醇:常见的固醇有动物组织中的胆固醇和植物组织 中的谷固醇
脂 类 的 生 理 功 能
1)供给能量 :脂肪酸是细胞的重要来源
2)促进脂溶 性维生素吸 收
3)维持体温、 保护脏器
4)增加饱 腹感
5)提高膳 食感官性 状
必需 脂肪 酸 (EFA
1)构成线 粒体和细 胞膜的重 要组成 成分
2)合成前 列腺素的 前体:
3)参与 胆固醇 代谢
4)参与 精子的 形成
5)维 护视 力
α-亚麻酸缺乏时,可引起光感受器细胞受损, 视力减退。 长期缺乏α-亚麻酸时,对调节注意力和认知 过程也有不良影响
但是,过多摄入必需脂肪酸,也可使体内氧化物、 过氧化物增加,同样对机体产生不利影响。
3、蛋白质
蛋白质是人体氮的唯一来源。
蛋白分类
完全蛋白
半完全蛋白
不完全蛋白
氨基酸
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必须氨基酸
苯丙氨酸、蛋氨酸、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 亮氨酸、异亮氨酸、组氨酸、缬氨酸(笨蛋来宿舍晾一晾租来的鞋)
非必要氨基酸
条件必须氨基酸
半胱氨酸、酪氨酸在体内能分别由蛋氨酸和苯丙 氨酸合成,又称为半必需氨基酸
蛋白质消化方式
唾液中不含水解蛋白质的酶,蛋白质的消化从胃开始,主要在小肠
蛋白质互 补作用遵 循的原则
种属愈远愈好,
食用时间愈近愈好
推荐摄入量:男性65克/日、女性55克/日
食物来源
植物性蛋白和动物性蛋白两大类。
微量营养素
维生素
是一类调节物质
脂溶性 维生素
维生素A、D、E、K等
水溶性 维生素
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
矿物质
除碳、氢、氧、氮以有机的形式存在外,其余的统称为矿 物质
常量元素
钙、镁、氯、钠、钾、磷、硫 (常量元素硫磷钾、还有钙镁氯和钠)
微量元素
钴、碘、铬、锌、铁、铜、锰、硒 (古典革新,铁通猛喜)
可能必须微量元素
硅、锰、镍、硼、钒(桂孟蹑手捧饭)
潜在毒性微量元素
氟、铅、镉、汞、砷、铝、锡、锂
膳食纤维
有利食物消化,增加食物在口腔咀嚼的时间,可促进肠道消 化酶分泌,加速肠道内容物的排泄
促进结肠功能
降低血清胆固醇
预防胆石形成
维持血糖正常平衡
02节-平衡膳食
如何平衡膳食
多种食物组成
合理比例
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的50%~65%
b、蛋白质提供的能量占10%~15%:糖、蛋、脂=1:2:4
c、脂肪提供的能量占20%~30% 3、蛋白质食物、脂肪食物来源组成合理
食物分类
谷类及署类
动物性 食物
豆类和 坚果
蔬菜、 水果和 菌藻类
纯能量 食物
动植物油、淀粉、食 用糖、酒类
一般人群膳食指南内容(2岁以上正常人群)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多吃蔬果、奶类、大豆 适量吃鱼、禽、蛋、瘦肉 少盐少油,控糖限酒 杜绝浪费,兴新食尚
特殊人群膳食指南
备孕
孕前3个月开始补充叶 酸。 禁烟酒
孕期
补充叶酸,常吃含铁丰富的食物,选用碘盐
孕中晚期适量增加奶、鱼、禽、蛋、瘦肉
禁烟酒
哺乳期
维生素A的、选用碘盐。
忌烟酒,避免浓茶和咖啡。
0-6个月
产后尽早开奶,坚持新生儿第一口食物是母乳 坚持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 顺应喂养,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出生后数日开始补充维生素D,不需补钙 婴儿配方奶是不能纯母乳喂养时的无奈选择 监测体格指标,保持健康生长。
7-12月龄婴 儿喂养指南
继续母乳喂养,满6月龄起添加辅食。从富铁泥糊状食物开始,逐步添加达到食物多样。提倡顺应喂养,鼓励但不强迫进食。辅食不加调味品,尽量减少糖和盐的摄人。注重饮食卫生和进食安全。定期监测体格指标,追求健康生长。
学龄前儿童 膳食指南2至5岁
规律就餐,自主进食不挑食,培养良好饮食习惯。参与食物选择与制作,增进对食物的认知与喜爱。食物应合理烹调,易于消化,少调料、少油炸
学龄儿童膳 食指南 (6~17岁
认识食物,学习烹饪,提高营养科学素养。三餐合理,规律进餐,培养健康饮食行为。合理选择零食,足量饮水,不喝含糖饮料。不偏食节食,不暴饮暴食,保持适宜体重增长。保证每天至少活动60分钟,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中国老年人 膳食指南
素食人群 膳食指南
增加大豆及其制品的摄人,每天50~80g;选用发酵豆制品。常吃坚果、海藻和菌菇。
03节-保健食品
不以治疗疾病为目 的的食品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
营养素补充剂
维生素和矿物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 肪)不包括在内。
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
符合要求的原则
科学理论为指导
评价方法和判断标准应科学、公认、可行。
调整和管理应根据科学发展、
保健食品实行备案、注册和审评
食品监督管理部门-注册申请人申、安全性、保健功能和质量可控性材料评审
备案
食品监督管理部门进行存档、公 开、备查。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分类:
全营养配 方食品 :单一来源
特定全营 养配方食 品 :特定目标
非全营养 配方食品 :部分需求
正确选择保健食品的要点
1、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不 要相信“疗效”、“速效” 的字样
2、选择保健食品,必须针 对自己的身体状况。
3、学会理性购买保健食品
4、购买保健食品要认准蓝 色草帽样标志和批准文号
5、平时注意营养合理的平 衡膳食、有规律的生活习 惯、适时适量的运动、保 持开朗的性格才是身体健 康的根本保证
如何鉴别保健食品:
第一,保健食品不是药品
第二,选择保健食品,必须针对自己的身体状况
第三,购买保健食品,须认准保健食品标志和批准文号
04节-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
常规的使用方式和用量的条件下长期食用,对食用者不产生 不良反应的实际担保
不良反应
急性毒性、慢性毒性
食源性疾病
食用不安全食品
食物本身并不致病,只是起 了携带和传播病原物质的媒介作
病原物质是食物中所含有的各种 致病因子
人体摄入食物中所含有的致病因子可以引起以急性中毒或急 性感染两种病理变化为主要发病特点
食物中毒
把有毒物质当作食品摄入之后出现的非传染性急性或者亚急性疾病
季节性
爆发性
相似性
非传染性
细菌性食物中毒
病死率低,明显的季节性
真菌及其毒素食物中毒
一般彭仍不能破坏食物中真菌
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具有季节性和地区性
动物性食物中毒
将天然含有有毒成分的动物当作食物
有毒植物中毒
化学性食物中 毒
08章-身体活动基本知识(4~6%)
01节-身体健康及益处
身体活动四要素:频率、强度、时间、类型称为FITT原则
WHO在2004年发布了《饮食、身体活动与健康全球战略》,
2010年发布了《关于有益健康的身体活动全球建议
我国于2011年也发布了《中国成人身体活动指南》(
于2007年“健康一二一”(每日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健康一 辈子
二、身体活动的概念和分类
按日常 活动 分类
职业性 身体活动、交通往来身体活动、家务性身体活动和业余休闲 身体活动
按能量代谢 分类
1.有氧运动
以每小时4公里的中等速度步行、 每小时12公里的速度骑自行车
2.无氧运动
抬重物、举重、俯卧撑、抗阻力 肌肉力量训练的
按生理功能 和运动方式
1.柔韧性活动(伸展性活动)
2.强壮肌肉活动
3.平衡性活动
练习下肢
4.健骨运动
蹦、跳、舞蹈等
三、身体活动的强度及其衡量
身体活 动强度 的常用 指标
1.绝对强度
(METs,也称梅脱)。
代谢当量是指相对安静休息时运动的能量代谢,是目前国际上反映运动绝对强度的常用指标
1梅脱相当于每分钟每千克体重耗量为3.5ML
2.相对强度
自觉运动强度量表(
运动时的心率作为训练时运动强度的监测指标称为目标心率 或称靶心率
身体活 动强度 的衡量
最大心率百分比法
最大心率的公式:即HRmax=220一年龄(岁)。
中等强度的心率:在60%~75%HR。
)Borg(疲劳)量表法
,中等强度通常在11~14
“6”为最低水平:
“20”作为最高水平:
,自我感知运动强度更方便实用。
四、身体活动量的衡量
,健康成人每天以4公里/小时的速度走路30分钟,每周5 天
1个千步当量相当于普通人中等速度(4千步/小时)步行10 分钟(约l千步),即3梅脱×10分钟=30METmin的身体活动量。
五、身体活动的生理反应、运动后恢复
三个关键环节是疲劳、恢复和适应
六、身体活动的健康益处
中等强度(3~5.9梅脱)的身体活动:
强度小于3梅脱的活动:可以增加能量消耗,有助于体重控制。
强度大于或等于7梅脱的活动;具有更强的促进和预防疾病作用。
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或75分钟高强度(约每周8~10梅 脱/小时)身体活动总量可增进心肺功能、降低血压和 血糖、改善血糖、血脂代谢等等
七、身体活动伤害的预防
1.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2.注意安全,自我监测运动中不适症状。 3.掌握发生意外时的应急处置技能。 4.平常很少活动的人、中老年人5.较大强度身体活动对心肺功能有更好的改善作用
02节-身体活动指南要点
一、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指南
1.每天应当至少进行60分钟中等强度到高强度身体活动
二、18~64岁成人身体活动指南
(1)18—64岁成年人应每周至少完成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活动, 或每周累计至少75分钟高强度有氧活动,或中等和高强度两种活 动相当量的组合
每周300分钟 中等强度或每周150分钟高强度有氧活动
每周2到3次,隔日进行适宜的阻力负荷
三、65岁以上成人身体活动指南
增进心肺、肌肉、骨骼 和功能性的健康
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一周至少75分钟高强度活动
03节-慢性病与身体活动
一、运动处方的基本概念
运动处方:FITT—VP原则,频率、 强度、时间和类型等身体活动四个基本要素(
二、运动处方的制定步骤与方法
定制依据
体适能
运动体适能
健康体适能:心肺耐力素质、肌肉力量和耐力素质、 柔韧性素质和身体成分。
心肺耐力的评价指标:有台阶试验、6分钟步行试验。
制定实施步骤
运动前的常规体检、
健康筛查与评估
评估方法
身体活动准备问卷(PAR—Q
自我筛查问卷。
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评价和分级
医学检查、运动测试和医学监督建议
国际身体活动问卷 (IPAQ)等。
运动测试(必要时进行)、
临床运动测试:
制定运动量目标和内容、
有氧运动、肌肉力量练习和 柔韧性活动:有氧运动一般强调中等强度,
热身:至少5~10分钟
训练内容:至少20~60分钟
整理活动:至少5~10分钟
拉伸:10分钟
运动训练的医学监督和运动计划调整、
(1)体力负荷与运动反应:
(2)运动计划的调整
(3)健康状况和运动能力的再评估
运动伤害预防6个方面。
三、健康成人运动处方基本内容
1.有氧运动
(1)频率: 每周≥5天中等强度运动, 或每周≥3天较大强度运动, 或每周3—5天中等强度与较大强度运动相结合
(2)强度:中低强度(40%~60%HRmax)
(3)时间:中等强度运动每天累计30~60min
(4)运动量:推荐大多数成年人每周150min中等强度的运动,
(5)运动形式:建议所有成年人都进行有节律的、大肌肉群 参与的、所需技巧低的、至少是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
(6)进度:一般成年人的较合理计划是在计划开始的4~6周
2.抗阻运动
(1)频率:每周对每个大肌肉群训练2~3天
(2)强度:中等强度
(3)类型:推荐多关节练习
(4)推荐量:每个肌群练习2~4组
3.柔韧性训练
(1)频率:每周2~3天,每天练习效果更好。 (2)强度:拉伸至感觉到拉紧或轻微的不适。 (3)时间:大多数人静力拉伸保持10~30秒。每个柔韧性 练习总时间为60秒。 (4)方式:缓慢拉伸大肌肉群。如弹力橡皮带和拉力器。 (5)模式:每个柔韧性练习都重复2~4次。 4.减少日常久坐不动的行为
四、单纯性肥胖的运动处方要点
是增加能量消耗、减控体重, 保持和增加瘦体重、改变身体成分分布、减少腹部脂肪,改 善循环、呼吸、代谢调节功能。
推荐3~6个月内减重5%~10 %
五、2型糖尿病的运动处方要点★★
2型糖尿病患者的运动干预目标是提高心肺功能,改善胰 岛素敏感性,控制血糖和体重,保持或增加肌肉体积,
1.频率 有氧运动每周至少3天,
2.强度 中等强度(50%~70%HRmax),
3.持续时间 每周累计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
4.方式 强调大肌肉群参与的、有节律的、持续性有氧耐力 运动和肌肉力量练习。
5.静坐 限制静坐时间,持续静态行为时间不超过30分钟
6.进度 与健康成年人一致,强调循序渐进的原则。
注意事项
(1)血糖>16.7mmol/L,应禁忌大强度耐力运动。
(2)出现严重或增生性视网膜病变时,应避免大强度耐力活动
(3)出现血糖控制不稳定、血糖>16.7mmol/L,合并酮症、 合并视网膜出血或感染、不稳定心绞痛时应禁忌各种运动。
(4)预防低血糖:
(5)增加运动量时的进度安排:
(6)运动时的足部保护
六、原发性高血压★★★
1.频率 几乎每天都应进行有氧运动,
2.强度 中低强度(40~60%HRmax)有氧运动,
3.时间 有氧运动每天至少30分钟
4.方式 大肌肉群参与的有氧运动为主
5.进度 与健康成年人一致,
(1)β受体阻断剂(普萘洛尔)影响运动中的心率反应,应采用 RPE等指标综合判断运动强度。
(2)a2受体阻断剂(酚妥拉明:运动后的放松过程需延 长,逐渐降低运动强度。
(3)利尿剂可诱发低钾,使发生心律失常的风险增加,应酌情适 量补钾。
(4)运动中血压上限建议设定在220/105mmHg。 (5)抗阻力训练时避免憋气,特别是用力时的憋气。 (6)耐力运动作为治疗方案的一部分时,酌减用药剂量。 (7)湿热天气和运动中出汗多时,应注意身体水合状态的监测和 水的补充
0 条评论
回复 删除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