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金融科技师一级考试
2022-03-30 16:50:55 3 举报
AI智能生成
粤港澳金融科技师一级考试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说明
试卷内容本科目建议重点知识结构占比
考查目标-熟悉
考查目标-掌握
考察要点
经济通识
20/8.33%
20/8.33%
第一章:从古代到现代-经济学思想的演变
1. 了解现代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微观经济决策的过程
2. 掌握希腊哲学家、重商主义经济学家、重农主义经济学家的经济思想及其理论背景
3. 熟悉亚当斯密的经济学思想及其“看不见的手”、“社会分工”等观点对现代经济学分析的影响
1. 了解现代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微观经济决策的过程
2. 掌握希腊哲学家、重商主义经济学家、重农主义经济学家的经济思想及其理论背景
3. 熟悉亚当斯密的经济学思想及其“看不见的手”、“社会分工”等观点对现代经济学分析的影响
经济学是对社会以及在社会中生存的个体如何使用资源的研究
经济体包括:公司、工人、消费者以及金融体系
希腊哲学家:帕拉图追求的是一种自律的国家,亚里士多德的经济思想是将贸易形成、货币出现、金融活动产品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的实用主义形式的知道
重商主义:财富即金银
重农主义:自然法则,财务是指土地孕育出的小麦、玉米和猪等商品、农民通过种植粮食或售卖粮食为主,此外他们还能生产出多余的粮食
看不见的手:亚当·斯密《国富论》
第二章:新古典经济学---消费者理论
【学习要点】
4. 理解边际收益 MB 和边际成本 MC 的含义,利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解释为何当MB=MC时资源的分配最为有效
5. 熟悉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图形,解释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无谓损失的含义
6. 解释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并掌握其计算,讨论影响弹性的各种因素
7. 讨论在直线型需求曲线上各点的需求价格弹性,区别弹性,非弹性,单位弹性区域
【学习要点】
4. 理解边际收益 MB 和边际成本 MC 的含义,利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解释为何当MB=MC时资源的分配最为有效
5. 熟悉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图形,解释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无谓损失的含义
6. 解释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并掌握其计算,讨论影响弹性的各种因素
7. 讨论在直线型需求曲线上各点的需求价格弹性,区别弹性,非弹性,单位弹性区域
边际收益 MB:是指额外消费一个单位商品(服务)所带来的收益
边际成本MC :是指生产额外一个单位的产品(服务)的成本
MB=MC 时的产量成为均衡产量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愿意为一个商品(服务)支付的数额与他实际支付的数额质检的差额
需求价格弹性 = 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变化的百分比 = 变化量/平均值
变化的百分比 = 变化量/平均值
有弹性的需求:商品价格的少量上升引起商品需求量的大量减少,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绝对值大于1
无弹性的需求:是指商品价格的大量上升引起商品需求量的少量减少
商品需求价格弹性的决定因素
1、替代品的可获得性
2、商品支出占总预算的比重
3、商品价格变化所经历的时间长短
第三章 厂商理论:组织生产
【学习要点】
8. 熟悉总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边际成本,平均成本的定义,及其之间的区别
9. 掌握机会成本的类型和它与经济利润之间的关系
10. 理解劳动力总产出,劳动力边际产出,劳动力平均产出之间的关系,解释边际产出递减定理
11. 解释公司的短期和长期生产函数和生产曲线,短期和长期成本函数和成本曲线,熟悉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的定义
【学习要点】
8. 熟悉总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边际成本,平均成本的定义,及其之间的区别
9. 掌握机会成本的类型和它与经济利润之间的关系
10. 理解劳动力总产出,劳动力边际产出,劳动力平均产出之间的关系,解释边际产出递减定理
11. 解释公司的短期和长期生产函数和生产曲线,短期和长期成本函数和成本曲线,熟悉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的定义
机会成本:企业将资源用于其他能最大程度创造价值的方面而可能获得的最大收益
直接成本(显性成本):是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在企业会计账户中可以计量的成本
间接成本(隐性成本):利用公司资产生产和公司持有者自身所提供服务的机会成本
经济利润:同时考虑企业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经济成本EC反应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会计成本AC 只反应了直接成本
经济成本EC反应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会计成本AC 只反应了直接成本
经济学中的长期是指厂商所需要的用来改变生产方法、经营规模和自选的使用时间
总成本TC = 边际成本MC + 平均成本 AC
资本的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指保持劳动力要素投入额不变,每增加一个单元资本投入,产出会增加,意味着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产出随着资本增加而增加,但在某一个点后增加的产出值随着增加的资本开始下降,增加速率下降。
平均可变成本AVC
平均总成本ATC
固定成本FC
平均固定成本AFC
平均总成本ATC
固定成本FC
平均固定成本AFC
第四章 市场的力量:市场结构与均衡模型
【学习要点】
12. 掌握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的定义和特征
13. 掌握完全竞争市场如何达到均衡,其短期均衡价格、均衡数量、市场效率等方面的关系
14. 掌握总需求变化、技术变化对完全竞争市场均衡的影响机制
15. 熟悉不完全竞争经济学的定义,掌握垄断竞争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出模型
16. 掌握价格制定者与价格接受者之间的区别
17. 熟悉垄断市场的均衡,理解垄断市场企业的价格歧视行为
18. 熟悉寡头垄断市场的均衡模型,掌握利用囚徒困境的博弈论模型来解释寡头垄断企业的行为
【学习要点】
12. 掌握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的定义和特征
13. 掌握完全竞争市场如何达到均衡,其短期均衡价格、均衡数量、市场效率等方面的关系
14. 掌握总需求变化、技术变化对完全竞争市场均衡的影响机制
15. 熟悉不完全竞争经济学的定义,掌握垄断竞争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出模型
16. 掌握价格制定者与价格接受者之间的区别
17. 熟悉垄断市场的均衡,理解垄断市场企业的价格歧视行为
18. 熟悉寡头垄断市场的均衡模型,掌握利用囚徒困境的博弈论模型来解释寡头垄断企业的行为
第五章 总需求(供给)与一般均衡模型
【学习要点】
19. 区分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的定义与应用场景
20. 掌握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定义及其曲线表达
21. 掌握在就业力水平低于(高于)充分就业水平时的均衡模型
22. 了解马尔萨斯著作《人口论》的主要观点
23. 熟悉劳动力市场指标,掌握三种失业类型的定义及自然失业率的定义
24. 掌握菲利普斯曲线理论及其图形表达
25. 解释和计算消费价格指数(CPI 指数),了解 CPI 指数计算偏差的来源
26. 解释影响真实 GDP,短期和长期总供给的因素,潜在 GDP 和总供给变化的原因
27.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与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区别,了解此两类通胀产生及演变的过程
28. 解释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失业率如何影响经济周期
【学习要点】
19. 区分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的定义与应用场景
20. 掌握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定义及其曲线表达
21. 掌握在就业力水平低于(高于)充分就业水平时的均衡模型
22. 了解马尔萨斯著作《人口论》的主要观点
23. 熟悉劳动力市场指标,掌握三种失业类型的定义及自然失业率的定义
24. 掌握菲利普斯曲线理论及其图形表达
25. 解释和计算消费价格指数(CPI 指数),了解 CPI 指数计算偏差的来源
26. 解释影响真实 GDP,短期和长期总供给的因素,潜在 GDP 和总供给变化的原因
27.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与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区别,了解此两类通胀产生及演变的过程
28. 解释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失业率如何影响经济周期
第六章 凯恩斯主义
【学习要点】
29. 比较和区别宏观经济中的古典学派和凯恩斯学派的观点,掌握萨伊定律的含义。
30. 了解财政政策的定义,熟悉基于税收及财政支出的两类财政政策工具
31. 熟悉拉弗曲线的解释及应用
32. 了解政府财政政策的资金来源及其影响总需求的机制
33. 解释主动型财政政策的缺陷,讨论财政政策挤出效应、财政政策的代际效应,以及掌握代际不平衡的含义
34. 讨论如何使用财政政策来稳定经济的总需求,政府开支乘数,税收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的解释和其对总需求的最终影响
35. 了解财政工具中自动稳定剂的类型和作用
【学习要点】
29. 比较和区别宏观经济中的古典学派和凯恩斯学派的观点,掌握萨伊定律的含义。
30. 了解财政政策的定义,熟悉基于税收及财政支出的两类财政政策工具
31. 熟悉拉弗曲线的解释及应用
32. 了解政府财政政策的资金来源及其影响总需求的机制
33. 解释主动型财政政策的缺陷,讨论财政政策挤出效应、财政政策的代际效应,以及掌握代际不平衡的含义
34. 讨论如何使用财政政策来稳定经济的总需求,政府开支乘数,税收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的解释和其对总需求的最终影响
35. 了解财政工具中自动稳定剂的类型和作用
第七章: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
【学习要点】
36. 了解货币的功能,M0、M1、和 M2 的主要组成部分
37. 掌握货币基础的概念,熟悉银行的货币扩张功能
38. 掌握货币需求和供给的决定因素
39. 了解货币的数量理论,及其与货币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
40. 讨论 U.S 货币政策的目标,和美联储达成目标的工具
41. 掌握美联储的政策目标和其政策工具,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构成
42. 了解美联储货币决策的类型,包括固定规则政策和各种反馈规则政策
43. 区别货币主义学派和凯恩斯学派的主要观点,掌握货币主义学派的政策观点
44. 了解哈耶克自由市场理论的主要观点,区别其与凯恩斯学派对于政府定位的不同观点
【学习要点】
36. 了解货币的功能,M0、M1、和 M2 的主要组成部分
37. 掌握货币基础的概念,熟悉银行的货币扩张功能
38. 掌握货币需求和供给的决定因素
39. 了解货币的数量理论,及其与货币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
40. 讨论 U.S 货币政策的目标,和美联储达成目标的工具
41. 掌握美联储的政策目标和其政策工具,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构成
42. 了解美联储货币决策的类型,包括固定规则政策和各种反馈规则政策
43. 区别货币主义学派和凯恩斯学派的主要观点,掌握货币主义学派的政策观点
44. 了解哈耶克自由市场理论的主要观点,区别其与凯恩斯学派对于政府定位的不同观点
第八章 发展经济学
【学习要点】
45. 区分罗森斯坦·罗丹、罗伯特·索洛、保罗·罗默对经济增长驱动力的不同观点
46. 掌握古典增长理论,新古典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假设及其结论
47. 了解经济增长的前提条件
48. 熟悉创造性破坏理论的核心观点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学习要点】
45. 区分罗森斯坦·罗丹、罗伯特·索洛、保罗·罗默对经济增长驱动力的不同观点
46. 掌握古典增长理论,新古典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假设及其结论
47. 了解经济增长的前提条件
48. 熟悉创造性破坏理论的核心观点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第九章 国际经济学
【学习要点】
49. 了解李嘉图对于国际自由贸易的理论观点
50. 掌握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定义,熟悉经常账户、资本账户、储备账户的定义及其组成部分
51. 了解影响货币升值(贬值)的因素
52. 熟悉贸易保护理论的观点及其政策建议
【学习要点】
49. 了解李嘉图对于国际自由贸易的理论观点
50. 掌握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定义,熟悉经常账户、资本账户、储备账户的定义及其组成部分
51. 了解影响货币升值(贬值)的因素
52. 熟悉贸易保护理论的观点及其政策建议
第十章 经济学热门理论延展
【学习要点】
53. 了解信息经济学的假设以及其理论观点,掌握道德风险、信号的定义
54. 了解福利经济学的假设以及其理论观点,掌握外部性、公共商品的定义
55. 了解炫耀性消费、有闲阶级的定义及其决定因素
56. 熟悉经济监管理论的观点及不同理论和政策建议
【学习要点】
53. 了解信息经济学的假设以及其理论观点,掌握道德风险、信号的定义
54. 了解福利经济学的假设以及其理论观点,掌握外部性、公共商品的定义
55. 了解炫耀性消费、有闲阶级的定义及其决定因素
56. 熟悉经济监管理论的观点及不同理论和政策建议
第十一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与发展
【学习要点】
57. 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过程
58. 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来源、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59. 熟悉列宁与苏联建设时期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60. 熟悉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贡献
61. 熟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贡献
62. 掌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学习要点】
57. 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过程
58. 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来源、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59. 熟悉列宁与苏联建设时期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60. 熟悉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贡献
61. 熟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贡献
62. 掌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第十二章 商品与货币
【学习要点】
63. 掌握商品二重性,理解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
64. 熟悉劳动二重性及其与商品二重性的关系
65. 掌握货币的五大职能
66. 了解货币的形式的演化过程
【学习要点】
63. 掌握商品二重性,理解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
64. 熟悉劳动二重性及其与商品二重性的关系
65. 掌握货币的五大职能
66. 了解货币的形式的演化过程
第十三章 市场经济与市场秩序
【学习要点】
67. 熟悉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特征
68. 掌握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69. 了解市场机制的主要内容
70. 掌握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71. 了解市场体系的分类和构成、市场秩序的建立和规范
【学习要点】
67. 熟悉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特征
68. 掌握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69. 了解市场机制的主要内容
70. 掌握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71. 了解市场体系的分类和构成、市场秩序的建立和规范
第十四章 经济增长、经济危机与经济周期
【学习要点】
72. 了解经济增长的微观基础
73. 掌握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特征、资本积累的本质
74. 掌握资本有机构成的主要内容
75. 掌握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
76. 熟悉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两个条件
77. 掌握经济危机理论的成因
78. 了解经济周期思想的基本原理
【学习要点】
72. 了解经济增长的微观基础
73. 掌握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特征、资本积累的本质
74. 掌握资本有机构成的主要内容
75. 掌握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
76. 熟悉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两个条件
77. 掌握经济危机理论的成因
78. 了解经济周期思想的基本原理
第十五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根本任务
【学习要点】
79. 了解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依据
80. 掌握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81. 熟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
82. 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涵义
83. 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与发展
【学习要点】
79. 了解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依据
80. 掌握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81. 熟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
82. 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涵义
83. 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与发展
第十六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学习要点】
84. 熟悉经济新常态的主要内容
85. 掌握五大发展理念的内涵
86. 熟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逻辑与路径
87. 了解脱贫攻坚进程与“精准扶贫”思想的主要内容
88. 了解区域发展战略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
89. 掌握“一带一路”建设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学习要点】
84. 熟悉经济新常态的主要内容
85. 掌握五大发展理念的内涵
86. 熟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逻辑与路径
87. 了解脱贫攻坚进程与“精准扶贫”思想的主要内容
88. 了解区域发展战略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
89. 掌握“一带一路”建设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金融通识
15
15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货币的五种形式及其理解
商品货币:兼具货币与商品双重身份的货币
四个特征
1、价值较高
2、易于分割
3、易于保存
4、便于携带
贵金属货币缺点
1、流通造成的磨损和人为削刮
2、矿产资源有限,供应缺乏弹性
3、流通费用较高,不便携带
代用货币:是在贵金属货币流通的制度下,代替金属货币流通的货币符号
1、印刷成本远低于铸币的铸造费用
2、不在意日常磨损和人为有意的损坏
3、容易保管、携带和运送,节省了流通费用
缺点:受贵金属准备的限制,不能满足京津发展的需要
信用货币:代用货币进一步发展的产物,一种信用凭证
特征
1、是货币的价值符号
2、是债务货币
3、具有强制性
4、国家对信用货币进行控制和管理
容易失控,更大的调控空间
电子货币:通过电子化方式支付的货币
发行主体的多元化
目前大部分是不同机构自行设计的产品
流通范围的国际化
形态上的虚拟化
防伪只能采用技术上的加密或认证系统来实现
虚拟货币:BTC、LTC
货币的职能
1、价值标准:价值尺度,就是我们利用货币作为比较价值的工具
2、交易媒介:是指货币以普通被接受物的形态,在商品或劳务买卖者质检进行交易时发挥媒介作用
3、价值贮藏:是指货币暂时退出流通领域,充当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4、支付手段:是指货币在清偿债务时充当延期支付的工具
有利于减少流通中的现金需求量
推动了信用关系的发展
货币的制度
金属本位制
银本位制
金银复本位制
金本位制
信用货币制度
习题
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金银复合本位制的主要缺陷是:造成价值尺度的多重性,违反独占性和排他性
信用货币的特征:信用凭证、足值货币、依靠银行信用和政府信用流通
第二章 信用
信用是一种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体现的是债权债务关系
六种形式
商业信用
特点
1、商业信用主要是以商品形态提供,同时包含两种性质的经济行为,买卖和借贷
2、商业信用的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
3、商业信用的运动与经济周期的波动基本是一致的
优点:方便及时
局限性
1、商业信用的规模、金额有限
2、商业信用的范围有限
银行信用
狭义概念:是指银行及其它金融中介通过放贷、贴现等方式,以货币形态提供信用
广义:包括银行信用证、银行贷记卡透支、银行的抵押和担保、贷款承诺、出口贸易中的福费廷,以及银行提供各类金融衍生品种所需承担的违约责任等
特点
1、银行信用的债权人是银行自身,债务人是厂商和居民
2、银行信用贷出的是货币资金,它的使用在时间和投向上不收任何限制
3、银行具有专业化规模经济,规模大
国家信用
公债(短、中、长期国债)
政府以债务人的身份筹集资金的一种借贷行为
消费信用
分期付款
信用卡
工商企业的直接信用
企业债、融资票据
地方政府信用
地方政府债
信用工具的种类
1、短期信用工具
国库债、票据
2、中长期信用工具
公司债、政府债、市政债、金融机构债
3、永久性信用工具
无期限公债
信用工具的四种属性及其关系
偿还期,流动性,本金的安全性,收益率
关系:流动性与偿还期成反比,流动性与安全性成反比
利率的种类
单利和复利
单利=P*(1+i*n)
复利=p*(1+i)^n
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胀率
一般利率、优惠利率
固定利率、浮动利率
资金的时间价值
n:计息期
习题
信用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它的产生与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密切相关
信用工具的流动性与债务人的信用成正比、与期限成反比
国库券的信用等级最高,而其收益率却低于信用等级低的公司债券,原因在于违约风险溢价补偿不同
第三章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
参与主体,交易对象,交易价格
金融市场的三个功能
聚集并配置资金;风险配置,信息揭示
金融市场的类型
按交易标的分类: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
按发行和流通特征分类:初级市场(一级市场)、次级市场(二级市场)
按交割方式分类:现货市场、衍生市场
按交易所分类:有形市场、无形市场
按地域分类:国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市场
货币市场
特点:交易对象是短期融资工具;是批发市场
构成: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国库券市场,回购协议市场,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货币市场基金
资本市场
股票的发行市场
发行方式和承销方式以及发行价格的不同
股票流通市场的功能
提供变现机会,创造有利融资环境,公司经营业绩的判断
债券的发行市场
发行主体,发行方式,发行条件
金融衍生工具市场
远期,期货,期权,互换的概念,特点及其之间的区别
远期合约:买卖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个日期按确定的交易价格交割一定数量的特定的金融资产的合约
种类
1、远期利率协议
2、远期外汇合约
特点:非标准化合约,又双方谈判达成协议,主要在场外交易,通常不需要交纳保证金
优点
灵活性,定制特殊要求
远期交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合约期限
期货合约: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某日期按约定的价格和数量交割某种金融资产的标准化协议
第四章 证券投资
五个特征
收益性,风险性,流动性,时间性,社会性
股票投资收益的计算
股利收益率
持有期收益率
持有期回收率
拆股后持有期收益率
债券投资收益的计算
附息债券收益率的计算
票面收益率
当期收益率
持有期收益率
到期收益率
贴现债券收益率的计算
到期收益率
持有期收益率
持有期收益率
投资组合收益的计算
投资组合的收益率是各种金融资产收益率的加权平均,权重为各种金融资产的价值占投资组合价值的比重
证券投资风险的种类
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
股票的价格
发行价格,市场价格,理论价格
股票的价值
票面价值,账面价值,清算价值,市场价值
股票估值
股利贴现模型:零增长模型,不变增长模型
市盈率模型
债券估值模型
零息债券的定价模型,息票债券的定价模型
量化投资的特点
历史依赖性,纪律性,系统性,及时性和准确性,精细的风险控制
量化投资策略
量化选股,量化择时,股指期货套利,商品期货套利,统计套利,期权套利,算法交易
量化投资方法
人工智能、数据挖掘、小波分析、支持向量机和分形理论
第五章 金融中介
金融中介的四个功能
作为信用中介,通过跨期和跨域转移的方式优化配置资源
创造信用货币,扩张信用
信息生产和风险管理
提供广泛的金融服务
金融机构的类型
存款性金融机构
契约性金融机构其他经营性金融机构
政策性金融机构
互联网金融机构
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
资本,存款,借款
银行资本的四大功能
保护性功能,经营性功能,风险管理功能,宏观审慎管理功能
商业银行的存款类型
交易性存款,储蓄存款,定期存款
商业银行的借款类型
向中央银行借款,银行间同业拆借,回购协议,欧洲货币市场借款,其他借款方式
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
流动资产,贷款业务,投资业务
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和其他业务
结算业务,担保类业务,信托业务,租赁业务,保管箱业务,信息咨询和代客理财业务。
商业银行的经营性原则
流动性,安全性,营利性
保险公司
保险的职能
经济补偿职能,防灾防损职能,融资职能,社会管理职能
保险经营的特点
保险经营资产具有负债性
保险经营活动具有特殊性
保险经营具有分散性和广泛性
保险经营活动具有特殊性
保险经营具有分散性和广泛性
保险经营的原则
风险大量原则,风险选择原则,风险分散原则
第六章 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的职能
发行的银行
政府的银行
职责
代理国库
代理政府债券的发行,以缓解政府暂时性收支不平衡
对国家给予信贷支持
为国家持有和经营管理国际储备
作为政府的金融代理人代办各种金融事务
充当政府金融政策的顾问和参谋
银行的银行
职责
集中存款准备;充当全国金融机构的票据清算中心;最终的贷款人
管理金融的银行:中央银行是实施宏观经济调控,全面协调金融运行和管理的银行
中央银行集中与垄断货币发行权的必要性在于
统一货币发行与流通是货币正常有序流通和币值稳定的保证
统一货币发行是中央银行根据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调节货币供应量,保持币值稳定的需要
统一货币发行是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基础
中央银行的组织形式
单一中央银行制
复合中央银行制
准中央银行制度
跨国中央银行制
中央银行保持独立性的原因
避免经济发生政治周期性波动;避免财政赤字货币化;为了适应中央银行特殊业务地位的需要
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内容
建立独立的货币发行制度,维持货币币值的稳定
独立地制定或执行货币金融政策
独立管理和控制整个金融体系
第七章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平衡国际收支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的选择标准
可测性,可控性,相关性
中介目标变量及其优缺点
数量型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贷款规模
价格型中介目标:长期利率,汇率
货币政策操作目标
短期利率,基础货币
中国人民银行的中介目标
货币供应量,利率,社会融资规模,信贷规模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及其优缺点
法定存款准备金
再贴现
公开市场业务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证券市场信用控制;消费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借贷便利类货币政策工具
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直接信用控制:信用分配,利率最高限额,流动性比率
间接信用控制:道义劝告和窗口指导,中央银行沟通
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及其优缺点
量化宽松
扭转操作与完全货币交易
负利率
货币政策的传导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作用操作目标,第二阶段影响中介目标,第三阶段影响最终目标
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因素
货币政策的时滞;经济主体合理预期的抵消作用;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其他经济和政治因素的影响
第八章 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金融风险的特征
客观性,潜在性,可度量性,双重性,可控性
按照金融风险性质分类
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
金融风险的度量方法
灵敏度方法,波动性方法,VaR 方法,压力测试
金融风险的管理策略
风险预防,风险规避,风险分散,风险转移,风险抑制,风险补偿
金融监管的必要性原因
市场失灵
具体表现:金融体系中的外部负效应、金融市场中的垄断、金融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
其他特殊原因
银行监管的内容
银行准入监管,银行日常监管,存款保险制度,银行危机处理和退出管理
证券监管的内容
证券发行监管,证券交易监管,信息披露制度,上市公司收购监管,证券商监管
第九章 国际金融
国际收支的概念
三个特征:流量概念,国际经济交易 ,居民与非居民之间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三个基本账户
经常账户,资本与金融账户,错误与遗漏账户
国际收支失衡的五种类型
偶然性失衡,周期性失衡,货币性失衡,收入性失衡,结构性失衡
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机制
自动调节机制和政策调节机制
外币资产作为外汇具备的三个性质
可偿性,可兑换性,被普遍接受和使用
外汇的作用
转移国际间购买力,促进国际间货币流通发展
促进国际经济交易尤其是国际贸易的发展
调节国际间资金的供求失衡
衡量一国对外经济活动的地位和支付能力
汇率的两种标价方法
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
不同货币制度下的汇率决定基础
铸币平价,黄金平价,购买力平价
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
国际收支状况,通货膨胀的差异 ,利率的差异,汇率预期, 外汇干预 ,宏观经济政策 ,政治因素 ,外汇投机行为
2009 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划分的汇率制度
无独立法定货币的汇率制度,货币局制度,传统钉住,稳定安排,爬行钉住,类似爬行制,平行钉住汇率制度,浮动制度, 自由浮动,其他管理安排
国际储备的四种类型
黄金储备、外汇储备、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
汇率制度的分类及其内容
分类
硬盯住
无独立法定货币的汇率制度
货币局制度
软盯住
传统钉住
稳定安排
爬行钉住
类似爬行钉住
平行盯住汇率制度
浮动汇率
浮动制度
自由浮动
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容及其评价
概念:是指为了适应国际贸易和国际支付的需要,各国政府对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世界货币职能所做的一系列安排
内容
国际收支调节方式的确定
汇率制度的确定
国际货币本位或储备资产的确定
国际货币活动的协调与管理
课后习题
外汇风险:交易风险、转换风险、经营风险
牙买加体系包括:浮动汇率合法化、黄金非货币化、增加基金组织的份额、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
金融标准通识
15
1) 标准与标准化基本内涵、标准化发展历程、金融标准化原则 (4题) 25%
2) 银行标准化、保险业标准化、证券与期货标准化 (6题) 40%
3) 互联网和金融科技标准化 (2题) 14%
4) 信托与金融租赁标准化 (1题) 7%
5) 金融标准化趋势 (2题) 14%
15
1) 标准与标准化基本内涵、标准化发展历程、金融标准化原则 (4题) 25%
2) 银行标准化、保险业标准化、证券与期货标准化 (6题) 40%
3) 互联网和金融科技标准化 (2题) 14%
4) 信托与金融租赁标准化 (1题) 7%
5) 金融标准化趋势 (2题) 14%
第一章 标准化发展概述
标准的定义、标准要素;标准的作用;标准类型;标准化体系;标准化组织。
标准的定义:通过标准化活动,按照规定的程序经协商一致制定,为各种活动或其结果提供规则、指南活特征,供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文件
标准的内涵
1、制定标准的出发点是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
2、标准是为各种活动或其结果提供规则、指南或特性,供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文件
3、标准的本质特征是协调一致
4、标准是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并经协商一致制定的
5、标准必须经一个公认机构的批准以保证标准的质量和权威性
标准的要素
对象——产品、过程活服务
目的——获得最佳秩序(确保质量,提高效益等)
制定规范——各方协商一致
批准发布——公认的权威机构
内容——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
适用范围——一定范围内共同实施
目的——获得最佳秩序(确保质量,提高效益等)
制定规范——各方协商一致
批准发布——公认的权威机构
内容——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
适用范围——一定范围内共同实施
标准化作用
1、能够提高生产经营效率
2、能够提升管理水平
3、能够激励技术创新并推动技术扩散与推广
4、有助于促进国际贸易活动
5、标准化是构架现代技术发展的平台和通道
标准化特点:系统性、时代性、国际性
标准化分类
1、按照指定标准的主体划分: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
2、功能划分: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服务标准、术语标准、符号标准、分类标准、过程标准
标准体系
概念:标准体系是一定范围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邮寄整体。标准体系的组成单元是标准,标准体系实质是标准的逻辑组合,是为使标准化对象具备一定的功能的特征而进行的组合
标准体系的特征:目的性、协调性、动态性、集合性、配套性、阶段性
标准化发展历程
1、古代标准化
标准由主要靠摸索和模仿形式产生变为有意识地制定
标准化活动涉及范围逐渐扩大
标准化活动中的政治和军事因素增加
标准化还不是一项专门的有组织的活动
标准化没有系统的理论指导
标准化发展不平衡
2、近代标准化
标准化的领域和标准的作用范围扩大
标准化逐渐成为一种有组织的活动
标准化的形式多样化
标准化理论研究广泛开展
标准化对象日趋复杂,配套标准逐渐增多
军工产品标准化在整个工业标准化中起到带头作用
3、现代标准化
1、注重系统性
2、目标和手段现代化
3、国际性
标准化组织
定义:国家标准怀组织是指国家范围内建立的标准化机构以及政府确认的标准化团体,
或者接受政府标准化管理机构指导并具有权威性的民间标准化团体
或者接受政府标准化管理机构指导并具有权威性的民间标准化团体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SAC
2、美国标准化学会 ANSI
3、英国标准学会 BSI
4、法国标准协会 AFNOR
第二章 金融标准化概述
金融标准化的原则
1、体系化原则
2、实用性原则
3、动态性原则
4、国际性原则
5、兼容性(协调性)原则
6、效率性与安全结合原则
7、科学性原则
金融标准化组织
1、国家金融标准化组织
第三章 银行业标准化
银行标准化工作主体、银行产品服务标准、银行业通用基础标准
第四章 保险业标准化
保险业标准化原则、保险业务类标准、我国保险业标准现状
第五章 证券期货业标准化
证券期货业标准概述、基础编码领域标准、接口领域标准、信息披露领域标准、信息安全领域标准、业务规范领域标准
第六章 金融科技标准化
云计算技术金融应用
第七章 互联网金融标准化
、互联网金融信息披露标准、网贷标准
第八章 部分其他金融业务标准化
信托、合作金融与金融租赁标准化
1题
1题
信托产品标准化、信托资金托管;金融租赁业标准化
第九章 金融标准化趋势
2题
2题
金融国际化与标准化、金融创新与标准化、金融风险与标准化、绿色金融标准化
财会通识
15
1) 财务会计(第 1-4 章) 40%
2) 财务管理 (第 7-10 章) 30%
3) 管理会计 (第 6、11 章) 25%
4) 准则差异及科技在会计中的应用(第 5、12 章) 5%
15
1) 财务会计(第 1-4 章) 40%
2) 财务管理 (第 7-10 章) 30%
3) 管理会计 (第 6、11 章) 25%
4) 准则差异及科技在会计中的应用(第 5、12 章) 5%
第一章 会计基本理论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
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货币计量假设
会计基本原则
客观性原则、全面性原则、收入确认原则、支出确认原则、例外原则
第二章 会计循环与记账程序
会计循环
掌握会计循环的主要步骤、每个节点的主要内容、程序
复式记账
掌握会计恒等式、复式记账、借贷记账法。
账户设置
掌握账户、会计科目、账户结构、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
账簿登记
熟悉账簿的含义与分类,以及对账、结账的方法。
记账程序
了解会计记账程序的含义、种类及其要点,明确各种记账程序的异同
账项调整
掌握权责发生制下账项调整及调整分录
会计报表编制
掌握工作底稿的编制,以及会计报表的基本编制方法
第三章 主要经济业务核算与成本计算
主要经济业务核算
企业在资金筹集、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利润及其分配等业务的核算
成本计算
材料采购成本、产品生产成本计算的原理和方法
第四章 财务报表
财务报表
年度财务报表、中期财务报表、静态报表、动态报表、真实可靠性、决策有用性、及时性
资产负债表
账户式资产负债表的基本格式、资产负债表的列报要求、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
利润表
多步式利润表的基本格式、利润表的列报要求、利润表的编制方法、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的关系
现金流量表
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第五章 中国内地与国际会计规范
中国内地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内容及差异比较;中国内地和国际通行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及差异比较
第六章 财务报表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和基础,百分比式财务报表编制、纵向分析(共同比分析)、横向分析(趋势分析),比率的计算及分析
公式
毛利率 = 毛利/销售收入
净利润率 = 税后净利润/销售收入
资本报酬率(ROCE)= 息税前净利润/(总资产 - 流动负债)
净资产收益率(ROE)= 普通股股东可获得净利润/平均股东权益
总资产报酬率(ROA)=净利润/平均总资产 = 净利润 * 资产周转率
市盈率 = 普通股每股市价 / 每股收益
流动比率 =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 = (流动资产 - 存货)/流动负债
第七章 财务管理基础
货币时间价值、风险及报酬的含义;复利、年金的计算;风险和报酬的关系及计量
第八章 筹资管理
企业筹资方式
股权资本与债券资本;长期资本与短期资本;内部筹资与外部筹资;权益筹资、负债筹资、混合筹资的方式及优缺点
资本成本
债务资本成本的计算;普通股资本成本的计算;优先股资本成本的计算;综合资本成本的计算
杠杆系数
经营杠杆的定义及计算;财务杠杆的定义及计算;总杠杆的定义及计算。
资本结构
资本结构的定义;资本结构的理论基础
第九章 投资管理
债券、股票的基本含义及特征;债券、股票的估值方法;投资项目现金流量内容及其估计;项目投资的评价方法
第十章 运营资本管理
企业持有现金的动机和成本;最佳现金持有量确定的方法;应收账款政策的制定;存货的功能和成本;存货最优经济订购批量
第十一章 全面预算及绩效评价
本量利分析
本量利分析的假设,边际贡献、保本点和保利点概念及计算
标准成本与差异分析
标准成本的概念,差异分析的内容及计算方法
预算编制
预算体系的构成,滚动预算、弹性预算的概念、预算编制的方法、程序
绩效评估
责任中心的划分,投资报酬率和剩余收益的计算及优缺点,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
第十二章 信息技术在会计与财务中的应用
ERP 系统
ERP 系统的定义;ERP 系统的特点
财务共享服务
财务共享服务的概念;管控服务型财务共享的定义和特点
创新管理与综合素质通识
15
15
第一章 创新管理理论基础
第一节 创新管理概述
巴纳德关于管理者基本职责的理论
第一:定义清楚一个组织目标,要明白组织前进的方向是什么
第二:要建立并维持一套沟通体系,让大家理解方向是什么
第三:要用各种方式激励组织成员,让组织活的个人目标的满足,从而为共同目标而奋斗
知识工作者与之前的体力劳动者有本质的不同,他们生产的产品是知识、创意和信息
VCUA
Volatility 易变性、Uncertainty 不确定性、Complexity 复杂性、Ambiguity 模糊性
创新管理:为组织在快速变化、复杂、模糊和不确定的环境下,协同组织内部成员和组织外部利益相关者,共同为顾客创造新价值的管理办法
第二节 创新管理的经典理论
熊彼特 创新理论
创新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组合创新、颠覆式创新
创新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组合创新、颠覆式创新
1、创新造成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2、创新是多个维度发生变化的新组合
3、颠覆式创新
德鲁克的企业家创新理论
创新机遇的来源、企业家创新的原则、企业家管理的要点、 企业家创新战略
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
创新扩散四要素
创新、传播渠道、时间、社会系统
五类创新采纳者
创新者、早期采纳者、早期大多数、晚期大多数、落后者
第三节 创新管理的前沿理论
菲尔普斯的创新理论(大众创新、现代经济)
基于草根的大众创新推动了经济繁荣
现代经济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还改变了人们工作的职业体验,以及在现代城市中新的生活体验
克里斯坦森的颠覆式创新理论
持续性技术和突破性技术、价值体系、大公司创新的方法
蒂尔的从零到一创新理论
0到1,1到N;
实现垄断性创新的四种方法:专利技术、网络效应、规模经济、品牌优势
唐斯和纳恩斯的大爆炸式创新
“鲨鱼鳍模型的四个阶段”
奇点——物质和能量的慢慢聚集
大爆炸——突如其来的成功和急剧膨胀的市场
大挤压——已知系统崩塌,逃离猝死线
熵——下一次阶段来临前的平静
第二章 商业模式创新
经典商业模式的要素结构模型
Amit&Zott 三要素(活动内容、活动的连接和对活动的治理),
奥斯特瓦德九要素(重要伙伴、关键业务、核心资 源、价值主张、客户关系、渠道通路、客户细分、成本结 构、收入来源),
哈佛商学院四要素(客户价值主张、盈 利模式、关键资源、关键流程),
魏朱六要素(业务系统、 定位、盈利模式、关键资源能力、现金流结构和企业价值)
奥斯特瓦德九要素(重要伙伴、关键业务、核心资 源、价值主张、客户关系、渠道通路、客户细分、成本结 构、收入来源),
哈佛商学院四要素(客户价值主张、盈 利模式、关键资源、关键流程),
魏朱六要素(业务系统、 定位、盈利模式、关键资源能力、现金流结构和企业价值)
九要素模型
商业模式的定义
业务活动
管理活动
交易
1、利益主体,利益相关者与焦点企业
利益主体:指在交易中具有资源和能力禀赋的独立主体
利益相关者:指针对某利益主体A而言,与其有交易关系的利益主体均被称为该利益主体A的利益相关者
焦点企业:指在众多利益主体中,商业模式所要研究的目标企业
2、活动、能力、资源,效率与角色
1、活动:可分为直接增值的业务活动和为了实现业务活动而开展的管理活动
2、能力,资源与效率:能力和资源用来衡量利益主体在活动环节投入产出水平,效率则是对投入产出比的衡量
3、角色:是拥有既定资源能力的利益主体在交易结构中的功能
3、交换,合作与交易
1、交换:指买卖双方的一次交易行为
卖方的价值剩余 = 卖方的交易价值(价格*销量)- 卖方的交易成本 - 卖方的货币成本
买方的价值剩余 = 买方的交易价值(效用 & 收入) - 买方的交易成本 - 买方的货币成本
2、合作:指双方或者多方长期持续的相对稳定的交易形态
交易的整体价值增值 = 双方总的交易价值 * (1 - 交易风险概率1) - 双方总的交易成本 * (1+交易风险概率2)- 双方总的货币成本 * (1+交易风险概率3)
3、商业模式所研究的交易:指利益相关方基于自身需求将拥有的资源、能力的权利切割重组后再配置的活动
根据交易主体的关系分为:业务交易关系和治理交易关系
根据交易关系的性质分为:市场型、科层型、混合型
交易的本质是一种权利再配置的活动
4、颗粒度
概念的颗粒度:指的是概念的细化程度
商业模式创新方法
定位创新的四种方式:1、产权转移;2、重组配置交易过程;3、输出形态创新;4、改变价值主张曲线
业务系统创新的三种思维
1、广角镜思维——发现更多交易角色
2、多菱角思维——发现商业生态内的所有资源和能力
3、聚焦镜思维——构建更多的交易结构
盈利模式创新方法
1、盈利来源创新
2、收支(计价)方式创新
3、关键资源能力
关键资源能力创新的两种方法:觅新、补缺
优质现金流结构的构建
企业的现金流结构具有三大功能
1、度量企业价值
2、诊断交易结构的优劣
3、可作为金融工具设计的依据
企业层次的 自由现金流有两个角度
全部资本税后自由现金流 = 税后利息税前利润 + 折旧和摊销 - 运营资本投资 - 固定资产投资
股权资本税后自由现金流 = 净利润中属于股东的利润 + 折旧与摊销 - 运营资本投资 - 固定资产投资+净债务融资
课后习题
1、一个交易结构的优劣,评价的基本要素是交易价值、交易成本、交易风险
第三章 创新人力资源管理
第一节 创新人才的招聘
工作样本测试、认知能力测试、能力素质模型、行为面试、 STAR(情景-Situation、目标-Target、行动-Action、结果-Result) 面试法、情景判断测试、评价中心
第二节 创新人才的发展
试错学习、刻意练习、熔炉、体验式学习、行动学习、模仿学习
第三节 创新人才的激励
心流:最佳的心理状态
舒适区
需求层次理论
生理需求、安全感、情感和归属、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课后习题
1、能力素质模型的提出者——麦克利兰
2、高成就动机的人会选择——适中的目标
第四章 创新领导力和组织管理实践
第一节 创新领导力的要素
1、聚焦创新方向
领导者帮助员工创新聚焦的三种方法:1、提出创新目标;2、定义创新边界;3、建立创新领域
2、打破团队边界
内向型和外向型团队
3、提供发展性反馈建议
密切督导:领导者对下属保持密切关注
发展性反馈:是领导者提供了下属有价值的信息
创新组织架构
事业部制、扁平化、敏捷小团队、阿米巴经营组织、平台化组织
理性科层制组织:上下等级清晰,“金字塔”式的组织形态
创新组织文化
企业文化的三个层次、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对立价值框架、创新文化的四个特征
第五章 产品创新
产品和产品经理的发展过程
产品经理发展历史、产品经理的团队地位、产品经理必须具有的能力、精益创业的概念
产品的定义
产品的层次、用户画像、用户体验地图、创造需求的六大关键、美学场景的三个主维度、产品需求的产生路径、PC端和移动端的用户需求场景的区别、六合分析法(5W1H)、用户关系维度的产品分类、用户需求维度的产品分类、用户类型维度的产品分类、盈利模式维度的产品分类、互联网 C 端产品分类、C 端产品的主要特点、互联网 B 端产品产品、披萨理论、B 端产品的主要特点
产品概念
概念提出阶段的三个关键步骤、经证实的认知、信念飞跃
概念提出阶段的三个关键步骤
加深团队成员对用户了解——视觉化
引导团队成员发现用户特点——共情化
利用前两步得到的信息,设计以用户为中心的解决方法——概念构思
信念飞跃:价值创造假设和增长假设
价值假设需要验证产品或服务能为客户带来的真正价值
增长假设需要验证新创企业拥有与之匹配的增长引擎
价值假设需要验证产品或服务能为客户带来的真正价值
增长假设需要验证新创企业拥有与之匹配的增长引擎
需求分析
设计思维的两个阶段和四个模式、需求采集的方法、Z 字采集法、需求的三个层次、用户理解的三个阶段、Y 模型的基本概念、产品设计五个层级、功能的价值判断四个维度、功能五个分类(Kano 模型)、Kano 模型的优点
设计思维:是一种确定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协作方法,
包括两个阶段确定问题和解决问题
四个模式:发现、界定、创造、评估
包括两个阶段确定问题和解决问题
四个模式:发现、界定、创造、评估
Z字采集法:用户访谈、调查问卷、可用性测试、数据分析
需求的三个层次
物理/功能层面的需求
生理/心理层面的需求
主观情感层面的需求
用户理解的三个阶段
产品概念阶段——用户是抽象群体
需求采集阶段——用户是具体个体
需求分析阶段——用户是抽象群体
Y模型的基本概念:6W2H
产品设计的5个层次: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表象层
功能的价值判断4个维度:广度、强度、频度、可持续时间
功能的五个分类(Kano模型):基础功能、亮点功能、期望功能、无差别功能、逆向功能
Kano 模型的优点:区分不同类型的用不需求,有助于在研发阶段开始之前判断研发重点,为功能取舍提供标准,在技术和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可以方便团队合力分配资源;更清楚地细分市场,开发出可以最大限度满足每个细分市场的产品;找到亮点功能,让产品从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
MVP 制作
MVP 的分类、突破 MVP 限制因素
MVP(最小化可行产品)分类:极简化、视频化、贵宾化
突破MVP限制因素
不同功能不同对策
考虑功能的内外部依赖关系
考虑功能的相似性
考虑非功能需求
产品创新的工具
“开发-测量-认知”反馈循环、如何实行创新核算、虚荣指标、同期群分析、对比测试、“看板”管理原则、可执行指标的特点、自适应组织、三类增长引擎、创新沙盒的方法
如何实行创新核算:1、确定基准线;2、调整引擎;3、转型还是坚持
虚荣指标:判断新创企业的传统数据叫作虚荣指标
同期群分析:根据用户初始行为的发生时间进行分组,每组为一个同期群
对比测试:在同一时间向客户提供不同版本的产品,通过观察两组人的变化,对不同版本的影响得出推断
可执行指标的特点:可执行、可使用、可审查
三类增长引擎:粘着式、病毒式、付费式
第六章 技术创新
技术结构和技术创新
组件、内部替换、结构深化、组合进化、技术系统停滞的原因
技术创新的趋势预测
技术成熟度曲线、STREET 创新管理流程
技术平台和技术创新管理
技术开发、技术平台、技术跃迁
第七章 知识管理与知识创造
知识管理的内涵
知识的定义,知识管理的含义与发展现状
知识管理方法
四种知识管理常用方法的概念及应用
知识管理技术
传统的、智能的知识管理技术有哪些
知识管理工具
常见的知识获取、分享、存储的工具
知识工作者
解知识工作者的特点、知识工作者的组织体系
知识型组织
知识型组织的概念及主要特征,学习型组织的定义及着重培养的五项修炼、知识创造型公司及知识螺旋理论的基本概念
知识创造、知识转化
知识创造活动的三大分类、知识转化的四种基本模式、知识创造的五个阶段、组织中的五大知识创造策略
第八章 创新思维和方法
创新思维的一般过程
米哈里的通用创新过程
打破常规
社会常规:是在群体中形成的共同标准,影响着群体成员对事物的感知和判断
从众:是指个人的观念和行为由于群体直接或者隐含的引导或压力而与多数人保持一致的倾向
遵循社会常规原因:追求精确性、追求归属感、保持正面的自我形象
成长思维:创新者打破常规的一种底层思维方式
跨界思考
美第奇效应、单项想法和交叉想法、组块、联想壁垒、确认偏差
美第奇效应: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文化的交叉点,把各种概念联系在一起,组合成为大量不同凡响的创新想法
单项想法:通过完全可以预测的路径进行联想,往往是改善型的
交叉想法:跳跃性的,不可预测,常常为一个新领域的出现展开方向
系统思维
发散思考、创造力系统、创新生态系统、采用链风险
采用链风险:供应商为产品及时提供所需组件的风险
在创新评价阶段,创新者需要把自己的想法放到一个已有或者新创的领域中进行评价,这个领域被称为“产生创造力的系统”
第九章 创新项目管理
可预测环境下的项目管理
项目定义、项目计划、项目执行、甘特图、项目评估
不确定情境下的项目管理理念
模糊前端、自组织项目团队的特征
不确定情境下的项目管理方法
敏捷项目开发、用户功能聚焦、渐进式流程、障碍清单、冲刺周期
第十章 走向开放的创新管理
开放式创新的内涵
封闭式创新与开放式创新的定义、特征对比
走向开放的创新模式
合作创新、集成创新、分布式创新、开放式创新、网络组织创新
开放式创新的主体
内部员工、头部客户、风险投资机构等
开放式创新管理方法
不同阶段的创新管理方法
开放的创新的典型模式与路径
开放式创新社区,公司创业投资,企业内部孵化器的定义与典型范例
开放式创新风险
风险内涵及防范措施
监管与合规
20
20
第一章 金融监管概论
金融监管的概念及发展历程
概念
金融监督与金融管理的总称
金融监管是监管当局为确保经济金融活动稳健运行而对各金融机构开展的全面的、经常性的检查与督促活动
金融管理是指监管当局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各金融机构及其经营行为实施的领导、组织、协调和控制等一些列活动
历程
20世纪30年代以前:萌芽时期
20世纪30年代——20世纪70年代:严格监管,安全优先时期
20世纪70年代——20世纪90年代:金融自由化,效率优先时期
20世纪90年代——2007年:重新重视监管,兼顾效率及安全时期
2007年至今:高度重视,全面监管改革时期
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防范金融风险
维护金融稳定
保护存款人与投资者合法权益
促进金融市场公平竞争
提高金融市场运行效率
金融风险
分类
是否能分散:系统性金融风险和非系统性金融风险
风险成因: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法律风险、道德风险
特征
普遍存在性、隐蔽性、扩散性、可控性、不确定性
危害
造成经济损失
增加经营管理的成本
影响金融市场秩序
影响宏观经济政策制定与实施
第二节 金融监管的理论基础
稳定与效率理论
监管成本与收益理论
有效性理论
监管激励理论
监管寻租与监管套利理论
第三节 金融监管体系
金融监管的目标体系
维护货币与金融体系的稳定,促进金融机构谨慎经营,保护存款人、消费者和投资者例疑似,以及建立高效率、富有竞争性的金融体系
金融监管的内容体系
机构监管、业务监管
合规性监管、风险性监管
准入监管、业务运营监管、市场推出
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
依法监管、独立、“三公”、适度、统一协调、稳健与效率
金融监管的主要方法
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
金融监管体制
分业监管体制
集中(混业)监管体制
不完全集中监管体制
第二章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
第一节 金融创新概述
金融创新的定义及表现形式
金融创新是对金融领域内各种金融要素实行新的组合,试图创造出新金融的活动
追求利益和规避风险是创新的进本动机
类别:金融产品、金融市场、金融组织和金融制度创新
金融创新的动因
利润诱导论
技术动因论
规避金融管制论
监管套利
金融机构利用监管部门制定的各项法规以及制度之间存在的分歧和真空,开展一系列的经验活动,以实现规避监管、降低成本,获得超额利润的目的
资本监管套利、监管体制套利、跨国监管套利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相互作用
金融创新推动金融监管进一步完善
金融监管保障金融创新健康发展
第二节 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
金融创新分散金融风险的途径
有助于经济主体对冲风险
有助于经济主体分散风险
有助于提升风控能力
金融创新增加金融风险的途径
金融创新设计过程中的风险
金融创新实施过程中的风险
第三节 金融科技创新
大数据的定义、特征、应用情况
特征:数据量大、数据多样性、数据处理速度快、数据价值密度低
应用情况:科学运算、金融、社交网络、移动数据、物联网、网页数据、多媒体
云计算的定义、特征、 应用情况
定义:一种共享基础架构建立资源池的资源利用方式
特征:服务扩展弹性、服务实用性与可靠性、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资源使用成本
信息技术基础设施、IaaS、PaaS、SaaS
人工智能的定义、特征、应用情况
特征
从人工只是表达向大数据驱动的只是学习技术转型
从分类型处理的多媒体数据转向跨界面或环境的认知、学习、推理
从追求智能机器到高水平的人机,脑机相互协同和融合
从聚焦个体智能拓展为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的群体智能
从拟人化的机器人转向更加广阔的智能自主系统
物联网的 定义、特征、应用情况
特征:全面感知、有效传输、智能处理
区块链的定义、特征、理论基础、 应用情况
量子技术的定义、应用情况
第四节 监管沙盒理论
监管沙盒的运作机制
1、监管沙盒启动
对申请主体、申请项目作出相应的规定
2、监管沙盒运行
分为预运行及正式运行,实施全流程、动态化的检测及风控措施以保证项目风险可控,并及时处理反馈信息,对其进行修正
3、监管沙盒退出
对退出时间、对出方式做出规定,完善沙盒产品正式投向市场或扩大其适用范围的制度基础
监管沙盒的特点
1、事前准入金融监管
2、差异化金融监管
3、临时性金融监管
监管沙盒的分类
监管主导的伞形沙盒(SU)
行业主动地 虚拟沙盒(VS)
第三章 金融监管与合规管理
合规管理
合规风险产生的原因
员工违法违规
管理制度存在漏洞
监督机制不完善
合规风险的影响
对金融机构的影响
法律制裁、监管处罚、财产损失、声誉损失
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合规管理的目标及意义
目标
1、实现合规风险的有效识别与管理
2、建立健全的合规管理体系
3、确保依法合规经营
意义
1、降低金融机构的风险
2、提高金融机构经营效益
3、提高金融机构核心竞争力
4、促进金融监管机构与金融机构良性互动
合规管理与金融监管的关系
合规管理与金融监管的区别
实施主体不同
管理对象不同
具体目标不同
实施方式不同
合规管理与金融监管的联系
总体目标一致
合规管理反映金融监管要求,金融监管要求金融机构稳健经营
金融监管监督合规管理有效性
合规管理弥补金融监管不足
合规管理的体系框架
合规管理体系的基本要素
合规政策
内容:总则、合规管理的总体框架、合规管理程序、合规资源保障
合规管理部门的组织结构和资源
组织结构
董事会
对合规性负最终责任
监事会
负责监督合规
高级管理人员
管理和落实合规目标
合规负责人
合规部门:主管合规风险管理的机构
设立模式:单独、联合、混合
组织模式:集中、分散、综合
合规风险管理计划
金融机构根据外部环境,尤其是监管要求和金融机构内部业务的需要进行适用于金融机构自身的风险管理规划
流程
1、评估合规风险管理体系
2、确定合规风险管理目标
3、制定合规风险管理计划
4、合规风险管理计划的实施与改进
合规风险管理流程
金融机构合规管理部门制定的,由各部门共同遵循并推行的合规风险管理活动的程序与方法
主要流程
1、合规风险识别
两个层面
对特定风险的识别
对风险进行系统性的识别
方法
流程图法
因果图法/鱼骨图法/石川图法
菲尔德技术法,又称专家调查法
小组讨论和访谈法
遵循原则
1、全面识别原则
2、及时识别原则
3、客观识别原则
4、统一识别原则
2、合规风险评估
定性定量相结合个方法
考虑的因素
1、造成损失的概率
2、造成损失的大小
3、合规风险的影响程度
步骤
评估准备、评估实施、撰写评估报告
遵循原则
全面、公正性、准确性原则
3、合规风险报告
分类
频率:月报、季报、年报和随时报告
内容:综合报告、专项报告
主体:分支机构报告、部门报告
全面、真实、及时性原则
合规培训与教育制度
合规管理的制度保障
合规绩效考核机制
遵循原则
全面覆盖、公平公正公开、正向激励、注重实质、差异化考核
实现方式
单独的合规考核
纳入总体考核体系
合规问责机制
原则
违规必究、全责对等、客观公正、鼓励主动合规
诚信举报机制
原则
实事求是、回避原则、保密原则、奖励原则
课后习题
合规政策的内容包括:合规管理部门的功能和职责,合规管理部门的权限,合规负责人的合规管理职责
第四章 国内金融监管的实践
商业银行的监管政策
商业银行准入、经营、退出监管
准入
是指其依据相关规定成立,取得主体资格,并以自己的名义开展金融活动
条件《商业银行法》
1、符合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的章程
2、符合规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注册资本都是实缴资本
城市商业银行,1亿
全国性商业银行,10亿
农村商业银行 ,0.5亿
3、具备任职专业知识和业务工作经验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4、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
5、有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安全防范措施和与业务有关的其他设施
6、符合其他审慎条件
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
发放短中长期贷款
办理国内外结算
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
发行金融债券
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
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
从事同业拆借
买卖、代理买卖外汇
从业银行卡业务
提供戏弄证服务及担保
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
提供保管箱服务
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经营监管
业务合规性
工作人员执业行为合规性
风险管理
1、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指标:风险水平、风险迁徙、风险抵补
2、商业银行监管评级
3、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5%;一级资本充足率6%;资本充足率8%
4、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
内部控制
原则
全覆盖、制衡性、审慎性、相匹配
退出监管
形式:解散、被撤销、被宣告破产
退出程序:解散、关闭、破产
证券公司的监管政策
证券公司准入、经营、退出监管
准入《证券法》
1、有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公司章程
2、主要股东具有持续盈利能力,信誉良好,最近三年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2亿
3、有符合本法规定的注册资本
4、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具备任职资格,从业人员具有证券从业资格
5、有完善的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制度
6、有合格的经营场所和业务设施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和经国务院批准的其他条件
经营范围
1、证券经纪;2、证券投资咨询、3、与证券交易、证券投资活动有关的财务顾问;4、证券承销与保荐;5、证券自营;6、证券资产管理;7、其他证券业务
注册资本要求:
1,2,3 :最低5千万
4-7之一:最低1亿;两项以上5亿
净资本要求
1:2千万
4-7:之一5千万,两项以上2亿
1-3,4-7混合1亿
退出监管
强制退出、商业退出
保险机构的监管政策
保险机构
准入条件《保险法》
1、有符合本法和公司法规定的章程
2、有符合本法规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最低2亿,实缴
3、具备任职专业知识和业务工作经验的高级管理人员
4、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
5、有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和与业务有关的其他设施
经营范围
人身保险
人寿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保险等
财产保险
财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保证保险等
退出监管
兼并
解散
破产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准入监管
银保监会批准
1、经营保险业务5年以上
2、最近3年未违反资金运用规定受到行政处罚
3、偿还能力不低于150%,总资产不低于100亿,保险集团不低于150亿
4、符合银保监会规定才偿付能力要求
5、具有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控制度
6、设有资产负债匹配管理部门和风险控制部门,具有完善的投资信息管理系统
7、资金运用部门集中运用管理的资产占公司总资产的比例不低于50%,其中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不低于80%
8、银保监会规定的其他条件
经营范围
受托管理委托人委托的人民币、外币资金
管理运用自由人民币、外币资金
开展保险资产管理产品业务
银保监会批准的其他业务
国务院其他部门批准的业务
退出监管
清算组自成立日起10日内通知债权人;60日内在银保监会指定报纸上至少公告3次
新兴金融业态的监管
移动支付的监管
监管程度加深
1、开展支付创新前30日书面报告
2、维护支付服务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3、加强收单业务受理终端管理
4、规范小微商户收单业务管理
5、加强代收业务管理
6、加强支付业务系统接口管理
7、严格遵守跨行清算政策要求
8、强化监督管理
监管覆盖面变广
数字货币和区块链的监管
数字货币
1、禁止代币发行融资活动
2、限制加密货币交易
区块链
认可区块链技术在信息存储和证明领域的应用
严格禁止区块链技术违规应用
加强区块链网络信息安全监管
互联网融资平台的监管
网络银行监管
针对传统商业银行的监管法律法规
针对银行网络化制定的法律法规
针对互联网银行特点制定的政策
股权众筹的监管
谨慎态度;证监会负责
P2P
2017 备案元年
高频交易的监管
准入监管、行为监管、风险监管
云计算的监管
第五章 国际金融监管的实践
全球金融监管体系及变革
国际金融监管的组织架构
1、国际货币组织 IMF
2、世界银行 WB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IBBD
国际开发协会 IDA
国际金融公司 IFA
多变投资担保机构 MIGA
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 ICSID
3、国际清算银行 BIS
4、金融稳定理事会 FSB
5、国际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IOSCO
6、国际证券交易所联合会 WFE
7、国际保险监督者协会 IAIS
国际金融监管的改革方向
1、更高的风险抵御能力
2、宏观审慎监管政策
以防范系统性风险为根本目标
主要使用审慎性工具来限制时间维度和跨部门维度的系统性风险积累
3、“大而不能倒”问题
4、公司治理和薪酬
5、影子银行
6、衍生产品
巴塞尔资本协议及其演变
巴塞尔协议诞生背景和发展历史
诞生背景:以资产大小为银行实力象征的观念受到挑战,各国不同的资本要求引发的不平等竞争问题亟待解决
巴塞尔协议的三大支柱
最低资本金要求、外部监管和市场约束
巴塞尔协议 III
巴塞尔 III 资本监管、流动性监管、宏观审慎监管的主要内容
1、资本监管
资本的重定义与重分类
核心一级资本(普通股和留存收益)
其他一级资本(优先股和其他无限期的损失吸收工具)
资本充足率
一级资本下限6%,核心一级站下限4.5%,
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总资产充足率分别为7%、8.5%、10.5%
资本充足率 = (一级资本 - 资本扣减项)/风险加权资产
商业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总资产充足率分别为7%、8.5%、10.5%
资本充足率 = (一级资本 - 资本扣减项)/风险加权资产
资本底线
风险加权资本计量
信用风险
市场风险
操作风险
资产证券化风险监管
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监管
介入风险监管
2、流动性监管
主要依赖合同期限错配、融资集中度、可用的无变现障碍资产、以其他重要货币计算的流动性覆盖率和市场有关的检测工具等五种手段,
对商业银行的两个流动性指标即流动性覆盖率(LCR,短期指标)和净稳定资金比例(NSFR,长期指标)进行度量和监管
对商业银行的两个流动性指标即流动性覆盖率(LCR,短期指标)和净稳定资金比例(NSFR,长期指标)进行度量和监管
3、宏观审慎监管
杠杆率
杠杆率监管与资本充足率监管互补
杠杆率监管与资本底线监管互补
巴塞尔3大额风险敞口监管
合格资本风险敞口10%-25%
3、逆周期监管工具
4、全体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 评估及监管
巴塞尔 III 最终方案对于巴塞尔协议的改进
加强了宏观审慎管理,强化对大额风险敞口的管理、增设了杠杆率指标、逆周期资本缓冲工具,严格了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识别和附加资本约束,弥补了自上而下监管不足的缺陷,抑制了金融系统脆弱性,增强了银行体系抵抗系统性冲击的能力
第一支柱 巴塞尔资本协议第一支柱指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
第二支柱 巴塞尔资本协议第二支柱指 监督检查
第三支柱 巴塞尔资本协议第三支柱指市场约束
巴塞 尔 III 的影响和评价
1、提升了银行业资本质量和稳健性
2、对风险的计量更为全面、准确
3、增强了抵御系统性风险的能力
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全球实施
巴塞尔 III 全球实施面临的挑战
监管标准的一致性和公平性问题
各国监管实践的差异
主要体现在资本充足率、交易账户的风险加权资产、银行账户的风险加权资产
中国实施巴塞尔 III 的 现状与挑战
现状
2012.6《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
挑战
1、核心一级资本与一级资本趋同
2、监管指标的叠加效应问题
3、第二、三支柱监管标准不够全面
课后习题
1、1975,国际清算银行设计监督机构——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
第六章 监管科技
监管科技的参与主体
金融监管部门
监管科技的应用主题,也是推动监管科技落地应用的重要力量
金融机构
1、降低合规成本,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的使用可实现合规路径数字化,实时把握监管动态,从而减少合规资源投入
2、降低合规风险
3、提高合规效率
监管科技输出企业
监管科技发展的三个阶段
监管科技 1.0 阶段——满足量化监管对于效率的需求
监管科技 2.0 阶段——满足全面数据分析监管需求
监管科技 3.0 阶段——满足金融科技创新的监管需求
监管科技的应用场景
客户尽职调查
区块链技术有助于提升反洗钱和客户身份识别效率
人工智能技术有助于提高客户身份识别(KYC)效率
数据采集与监管报告
大数据有助于提升数据的存储及综合利用效率
云计算有助于数据的标准化处理能力
人工智能技术有助于提高合规数据的处理能力
物联网技术有助于实现合规数据智能化采集
量子技术有助于提高合规数据运输过程的安全性
交易监测
大数据有助于提高风控系统处理效率
人工智能提高交易监测效率
风险预测与分析
云计算、大数据、机器学习和区块链,有效提升风险预测的效果,进而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
机构内控及合规管理
大数据有助于提高监管合规的时效性
云计算有助于提高合规管理能力
人工智能技术有助于进行法律法规跟踪,提高金融机构合规管理能力
全球监管科技的应用实践
美、英国监管机构应用监管科技
监管科技创新环境打造
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监管规则及流程变革
中国
招商银行
1、助力反欺诈平台的建设
2、助力智能合规知识引擎的构建
3、银行风控
工商银行
平安一账通
核心技术:区块链
课后习题
监管科技分类:监管目标、应用主体、聚焦行业
伦理与职业素养通识
20
20
第一章 导论:理论与实践基础
1.了解伦理的必要性
2.掌握伦理学的三大理论体系
3.熟悉社会责任运动对伦理实践的助推作用
4.了解伦理理论的原则
5.了解伦理决策难点
6.熟悉伦理决策的方法
1.了解伦理的必要性
2.掌握伦理学的三大理论体系
3.熟悉社会责任运动对伦理实践的助推作用
4.了解伦理理论的原则
5.了解伦理决策难点
6.熟悉伦理决策的方法
伦理必要性的理解
1、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和标准
2、信托责任体系最核心的环节
3、发展挑战下的道德改进实践
2、信托责任体系最核心的环节
3、发展挑战下的道德改进实践
伦理学的三大理论体系
美德伦理学 、义务论、功利主义
伦理理论的原则
一致性、明确性、融贯性、跨学科协调性、可实践性
伦理决策的难点
道德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伦理与法律、个体与组织
伦理决策的基本原则
生命价值原则、诚信原则、公正原则
伦理决策的推演方法
亚里士多德的实践三段论、波特图式、利益相关者分析
第二章 企业伦理
1.了解企业伦理的重要性
2.掌握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分析框架
3.熟悉企业主要利益相关者的伦理冲突
4.了解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理论
5.熟悉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标准规范和编制方法
6.熟悉企业慈善的主要方式
1.了解企业伦理的重要性
2.掌握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分析框架
3.熟悉企业主要利益相关者的伦理冲突
4.了解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理论
5.熟悉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标准规范和编制方法
6.熟悉企业慈善的主要方式
企业的道德责任及相关概念
责任、惩罚、道德释责、主观合理化、沟通障碍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分析框架
首要利益相关方(员工)、主要利益相关方(客户、股东、 媒体)
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企业社会责任主要理论(同心圆模型、 金字塔 、SA 8000、三重底线、ISO 2600、社会责任国家标准)
三重底线:人、地球、利润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机制、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制标准、编制原则、报告结构、报告审验)
企业慈善
企业慈善的理解与形式
1、企业慈善与利益相关者
卡罗尔定义的企业社会责任内容之一;
慈善不是义务,一般不会因为企业不做慈善二给利益相关者带来麻烦;
企业慈善活动写进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并与利益相关者沟通
慈善不是义务,一般不会因为企业不做慈善二给利益相关者带来麻烦;
企业慈善活动写进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并与利益相关者沟通
2、企业慈善的形式
传统的企业捐赠、战略捐赠、慈善营销、互联网公益
第三章 职业伦理
1.了解职业伦理的发展过程
2.了解职业伦理的道德内涵
3.了解金融相关行业的职业伦理
4.掌握金融行业的职业伦理要求
1.了解职业伦理的发展过程
2.了解职业伦理的道德内涵
3.了解金融相关行业的职业伦理
4.掌握金融行业的职业伦理要求
职业、职业伦理
职业伦理诞生与发展,职业伦理的一般特征,职业伦理的 输入机制
职业伦理的诞生:专门道德要求对劳动的人道主义目的和所承担的 道德责任作出详尽的规定,媒体或者社会舆论也越来越愿意诉诸伦理学。越来越多的职业行为,由于复杂和充满特殊性,都需要规范地从伦理角度惊醒分析和论证。由此,职业伦理逐渐进入日常生活,为人们所知。这种趋势促使职业伦理的研究日趋成熟,也逐渐成为所有人看待职业问题的基本共识
职业伦理的一般特征
1、职业伦理产生并适用于特定群体范围
2、职业伦理的内容有一定的稳定性
3、职业伦理以群体的力量保证其实施,或者惩戒
职业伦理的输入机制
1、职业伦理教育的伦理基础
惩罚与服从阶段
个人工具性目的与交换阶段
互惠人机关系与一致性阶段
社会体制、良心维持阶段
优先权利、社会契约或效用阶段
普适伦理原则阶段
2、职业伦理的教育输入
3、职业伦理的自我统一
职业伦理的道德内涵
职业环境,职业美德,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的职业伦理,职业伦理失范
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的构成、分类
构成:职业信念、职业知识技能、职业行为习惯
分类
身体素质、心里素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学习和创新能力素质、审美素质、社会交往和适应素质、专业素质
第四章 金融市场伦理
1.了解市场经济基本伦理问题和原则。
2.了解金融市场交易、信息安全与信息安全伦理。
3.熟悉金融市场交易主要伦理问题, 握其治理原则。
4.熟悉金融风险管理中的伦理问题,掌握治理措施和伦理原则。
5.熟悉金融信息安全中的伦理问题,掌握其治理原则。
1.了解市场经济基本伦理问题和原则。
2.了解金融市场交易、信息安全与信息安全伦理。
3.熟悉金融市场交易主要伦理问题, 握其治理原则。
4.熟悉金融风险管理中的伦理问题,掌握治理措施和伦理原则。
5.熟悉金融信息安全中的伦理问题,掌握其治理原则。
金融领域的职业道德风险
金融领域的职业道德风险、金融职业伦理的作用
商业贿赂概念、
风险点、
应对措施
风险点、
应对措施
商业贿赂的定义、三个构成要件、主要表现方式;金融行 业商业贿赂的风险点;商业贿赂的伦理问题;商业贿赂的 主要应对措施
第一节 市场经济的伦理原则
市场经济的进步意义
1、市场崇尚自由竞争、公平交易
2、市场推动了合作与和平
3、市场有利于树立和深化契约精神
效率原则
功利主义与效率
功利主义缺陷:1、没有尊重个体权利;2、认为个人的“效用不可比”,且难量化
效率原则及其困境
效率就是投入产出之比,而用最小的投入实现最大的产出就是效率原则
困境:个人或者组织的利益最大化,并不能产生最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利益冲突
公正原则
1、公正的概念:首先是根据某些规则、协议或期望,平等对待他人。即公平交易、公平竞争。其次是结果与判断规则相一致。(相同的情况应该被相同对待,不同的情况应该根据相关的差异来成比例区别对待)
2、公正市场的特征
交易的信息对交易双方都透明、真实
交易双方自愿
双方都可以从交易中获利
所有的交易者被平等对待
如果对方在交易中出现过失可以得到补偿
3、影响市场公正的问题
1、虚假信息
2、不正当竞争
3、公共利益冲突
第二节 金融市场交易的伦理问题
内幕交易
内部交易的概念、伦理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1、概念
主要是利用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优势,内幕信息知情者在市场反应前进行证券买卖从而获取收益
权威定义:内幕交易是指上市公司高管人员、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和行政审批部门等方面的知情人员,利用工作之便,在公司并购、业绩增长等重大信息公布之前,泄露信息或利用内幕信息买卖证券谋取私利的行为
2、内幕交易的伦理问题
1、基于产权理论,认为那些根据重要的、非公开信息进行交易的内幕信息知情人本质上是在窃取公司的财产为自己谋取私利
2、基于市场的公平原则
3、认为内幕交易者违反了信息源所承担的受托人义务
3、应对措施
1、以监管确保公正优先
2、以企业防控坚持正确价值观
3、以技术加强查处力度
恶意收购
恶意收购的概念、伦理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概念:恶意收购又称敌意收购,是指收购公司在未经目标公司董事会允许,或者协议收购谈不成,在不顾及对方是否同意的情况下所进行的收购活动
伦理问题:并购交易中的公平性
应对措施
1、公司章程中设置反收购条款
2、提高目标公司收购成本
3、降低目标公司对收购者的价值
4、与友善公司合作抵御恶意收购
金融衍生品投机
金融衍生品交易中的伦理问题
社会风险问题、职业伦理问题
应对措施
投资者应该高度重视衍生品的危害性,明确仅以套期保值为目的而使用金融衍生品,加强内部控制流程和对外信息披露
应遵循就简而不就繁的原则,尽量使用功能明确、结构简单,而且风险可控的衍生品
第三节 金融市场风险管理的伦理问题
金融市场风险管理的伦理原则
公正原则、平等原则、信息透明原则、信用原则
金融市场风险管理中的伦理问题
1、识别风险范围不足——灾难短视、未考虑社会责任与可持续风险
2、可接受风险水平确立过于激进
1、片面追求绩效
2、自利性冲动
3、模型和算法的陷阱
4、赌博文化的盛行
3、有违伦理要求的风险转移
1、逃避自身职责
2、风险转移的贡酒选取失当
3、有毒资产
4、信息质量低下
1、信息披露不真实
2、信息披露不及时
3、信息披露不完整
4、诱导性信息
5、金融监管中的伦理问题
1、金融监管腐败
2、职责失衡
3、“大而不倒”的监管困境
金融市场风险管理的伦理治理
监管体系、信息披露、公司层面伦理治理
第四节 金融市场信息安全伦理
1、金融信息化的含义:是指在金融业务与金融管理的各个方面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金融信息资源加速现代化进程
2、金融信息化的发展现状
数据集中、智能金融、移动金融
3、信息安全的含义与特征
含义:为数据处理系统而采取的技术和管理的安全保护,保护信息系统的硬件、软件及相关数据不因偶然或恶意的侵犯而遭受破坏、更改和泄露,保证信息系统能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
特征
基本特征:(CIA)——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
可认证性(可鉴别性)、不可否认性(不可抵赖性/抗抵赖性)
4、信息安全的伦理原则
1、公正原则
2、不作恶原则
3、自主原则
4、知情同意原则
5、权责一致原则
5、金融信息安全的伦理问题
蓄意入侵与攻击(所有权)、数据质量(准确性)、隐私、知识产权(所有权+互联性)、技术故障(可及性)、网络诈骗(所有权)
PAPA(隐私性、准确性、所有权、可及性)+ 互联性
6、金融信息安全的治理(社会治理、信息安全的技术体系、专业人员的伦理责任)
第五章 技术伦理
1.了解技术伦理的概念和原则
2.了解新技术与技术伦理的关系
3.了解新技术和金融科技中出现的伦理问题和观点
4.了解技术后果评价体系
1.了解技术伦理的概念和原则
2.了解新技术与技术伦理的关系
3.了解新技术和金融科技中出现的伦理问题和观点
4.了解技术后果评价体系
技术伦理的概念及原则
概念:是指通过对技术的行为进行伦理导向,使技术主题(包括技术设计者、技术生产者、销售者、技术消费者)在技术活动过程中,不仅考虑技术的可能性,而且还要考虑其活动的目的手段以及后果的正当性
原则;平等、自由、公正与幸福原则
新兴技术伦理提出的
伦理挑战
自由意志余知情同意、经济与伦理价值并重、责任与创新的矛盾
技术评估的指标与特点
指标:技术发展、经济效益、社会后果的评估
特点:客观性、社会性、综合性、过程性
金融科技主要技术应用伦理
机器伦理与道德算法、隐私的数据边界、去中心化理想与 中心化现实
机器伦理与道德算法
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取代人,更应该关注人与智能机器之间的互补性,如何利用智能机器来弥补人类思维上的不足
伦理的困境与责任认定——自动驾驶事故
算法与社会公平
隐私的数据边界
大数据在金融领域中的应用
1、大数据服务应用——风险评估
2、大数据保护的伦理原则——无害性、权责统一、自主原则
大数据的信息伦理
1、数据产权及不平等问题——数据利用与数据保护矛盾
2、数据隐私受到的挑战
3、金融领域数据的伦理风险
1、金融业信贷风险评估
2、云计算技术——数据价值高,网络攻击重点,信息泄露规模大
3、数据淘金——大数据杀熟
去中心化理想与中心化现实
区块链和物联网,构筑信任
区块链的伦理问题
1、“自由平等”的假象——共识算法的达成
2、数字货币的滥用——空气币、洗黑钱
3、通证经济的争议
课后习题
1、约瑟夫:技术评估是系统的识别、分析和评估技术潜在的次生结果及其对社会、文化、政治和环境系统及过程的影响,技术评估是为了向决策者提供中立的、以事实为依据的信息
2、技术开发和应用者的价值观决定了技术发展的界限
3、技术伦理要求科技工作者和经济界人士不能只从技术本身和经济价值角度考虑技术的发展应用,而要(技术先进性与经济价值、技术价值与伦理规则、经济价值与伦理价值)结合起来,使技术的使用者更符合人类价值
迈克尔-斯宾塞教授的:数字经济十问
第六章 营销伦理
1.了解消费主义的伦理问题
2.掌握市场营销的四大要素(4P),以及在此基础上相关的伦理问题
3.熟悉欺骗性营销的定义、典型表现和应对策略
4.熟悉不当广告的定义、典型形式和应对策略
5.熟悉掠夺性放贷的特征、典型形式及应对策略
1.了解消费主义的伦理问题
2.掌握市场营销的四大要素(4P),以及在此基础上相关的伦理问题
3.熟悉欺骗性营销的定义、典型表现和应对策略
4.熟悉不当广告的定义、典型形式和应对策略
5.熟悉掠夺性放贷的特征、典型形式及应对策略
消费主义
消费主义有着现实性和合理性的一面,消费不仅为每个人提升生活水平所必须,也是人类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代际差异:过去中国的消费高储蓄,低消费;如今大批超前消费,消费透支未来
消费主义的伦理问题
1、炫耀性消费及其引发的道德争议和精神危机——郭美美事件,红十字会
2、促销和借贷推动消费过度扩张和透支未来
3、奢侈浪费对可持续发展的负面影响
4、对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带来的改变和冲击
营销伦理
营销伦理的概念、原则、4P 营销理论视角下的伦理问题
1、营销伦理的概念:是将伦理标准运用于市场决策、行为与制度创立,强调透明的、可信任的、有责任感的个人及组织的市场营销政策的行为,以诚信公平的态度对待消费者与其他利益相关者
营销理论的原则
用户至上、诚实守信、自由平等
4P营销理论
产品 product
产品伦理主要集中在与产品安全、质量相关的各类问题
定价 pricing
价格方面的伦理主要指:掠夺性定价、哄抬价格、垄断价格、价格歧视
促销 promotion
促销方面伦理问题主要是指设计与传播虚假广告、误导性广告及内容与形式、不健康的广告,或操纵、强迫顾客购买,歧视顾客等
渠道 placement
侵犯隐私权、骚扰、欺诈、不公平等
金融领域的营销伦理
欺骗性营销的定义、典型表现和应对策略;不当广告的定 义、典型形式和应对策略;掠夺性放贷的特征、典型形式 及应对策略
欺骗性营销
定义:带有欺骗色彩的营销,或用欺骗方式达到营销的目的
伦理问题:违背了诚实守信和公平原则
典型表现:虚假产品、非法增信、隐瞒信息
应对策略
1、加大对金融销售主体的执法力度
2、加强金融机构道德自律
3、提高消费者甄别能力
不当广告
定义:不当的金融营销广告通常通过模糊语言、隐瞒事实、夸大其词等方式,违背诚实守信的伦理原则,给消费者带来侵扰,通过诽谤等方式不正当竞争方式打击竞争对手,给社会造成恶劣影响
典型形式:不实广告、侵扰广告、诽谤及不正当比较广告、歧视性广告
应对策略
1、完善金融广告事前审查的相关法律法规
2、鼓励成立金融广告行业自律组织
3、通过风险分配规则实现产品信息的充分披露
4、开展营销伦理宣传教育
掠夺性放贷
定义:通常以不了解信贷市场、信用记录较低的弱势群体为对象并导致他们严重的个人损失,包括陷入破产、贫困和住房的赎回权被取消的一系列放贷行为
特征
1、贷款条款导致借款人严重不合理的净损失
2、贷款人寻求不正当的收益,包括收取较高的利息和费用
3、放贷行为中涉及欺诈、欺骗
4、放贷行为缺少透明度,但在法律上又不确认为欺诈,如放贷行为涉及对某些法律要求提供内容的误导性疏漏
5、放贷人要求借款人在贷款合同中放弃重要的司法救济手段,如合同条款中包含绝对强制的仲裁条款等
典型形式:校园贷、发薪日贷款
应对策略
1、明确界定掠夺性放贷行为
2、提高信贷交易市场信息的透明度
3、完善遏制掠夺性放贷的执行和救济手段
第七章 投资伦理
1.了解投资伦理的重要性
2.掌握投资伦理原则
3.熟悉投资中伦理问题
4.了解社会责任投资、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投资的主要标准
5.熟悉绿色金融主要产品类型
1.了解投资伦理的重要性
2.掌握投资伦理原则
3.熟悉投资中伦理问题
4.了解社会责任投资、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投资的主要标准
5.熟悉绿色金融主要产品类型
投资伦理的原则
诚信原则、公平原则、公序良俗
投资中常见的伦理问题
1、证券投资基金的非道德行为
1、粉饰橱窗:
含义:指在某些时点,基金管理方为了让其管理的投资组合表现更好,而特意进行一些可能对投资人产生不良影响的投资操作(就是为啥基金要看长期)
危害:增加了市场噪声和波动,加剧了市场价格扭曲,损害了欺压投资者的正当权益
原因和治理:业绩排名和考核是主要原因。
2、利益输送
2、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
3、投资对环境的影响
投资与自然环境保护
投资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有伦理目标的投资
社会责任投资
要求投资者以雇佣习惯、是否尊重人全、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等社会绩效标准为基础,适当结合传统的财务指标对企业或融资项目进行评价和选择
社会投资策略
筛选法(正面筛选和负面筛选)
主要面向二级市场
主要面向二级市场
行业排除法
正面评优法
道德筛选法
主题投资法
融合投资法
社会影响力投资(社区投资)
主要面向一级市场
主要面向一级市场
影响力投资
积极股东法
属于企业内部的社会责任投资策略
属于企业内部的社会责任投资策略
股东主张
ESG投资:ESG投资综合考虑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因素,已迅速成为非财务绩效的一个核心指标,ESG分析爱可以深入了解公司的长期绩效,并可用于风险管理的投资决策
绿色金融:是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
绿色金融的产品种类
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碳金融
战略性新兴产业
20
20
第一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综述
子主题
新旧产业的更新换代是经济持续繁荣的关键,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都确定了不同的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之一
具有战略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共同特征,符合国家发展的战略性需求,又能够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带动和引领作用
熟悉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分类和重要意义
概念: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收益好的产业
分类9大领域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节能环保、数字创意、相关服务业
重要意义:成为推动我国科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源泉,对我国整体发展的影响意义重大
金融科技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
金融科技是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
金融科技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促进作用
1、政策及制度的引导
对于鼓励你引导金融科技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宏观调控,提高金融机构支持*的积极性
鼓励你民间资本的支持,确保新产业的发展金融资源,拓展融资渠道
2、提供资金的支持
对企业经营进行数据分析
实时监测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为资源合理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引导资金从高污染、高耗能的产能过剩流向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新产业
3、平台的建设
法律咨询等中介机构
行业协会
创业投资机构
企业孵化器等
4、商业模式的创新
科技成果朝着产业转化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产业政策及布局
粤港澳大湾区的国家战略政策、区域科技产业布局、科技与产业的融合发展以及未来的科技前瞻
广东省发展举措
1、提升产业创新能力
2、加快示范应用推广
3、培育新兴产业集群
4、加大引导支持力度
重点推进六大领域:新一代信息网络、新型显示、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智能交通装备、高端制造材料
习题
战略新兴产业说法
已成为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
随着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加注重绿色、安全、可持续发展
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
金融科技的说法
是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旨在运用现代科技成果改造或创新金融产品、经营模式、业务流程等,推动金融发展提质增效
深圳金融科技在移动支付、智能投顾、数字货币、区块链等领域持续快速发展,并在某些领域具有全球领先优势
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科技的协调发展遇到了政策法规不完善等挑战
第二章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定义和分类、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中的关键突出成就、发展趋势与挑战
定义:信息技术通过不同技术的融合,尤其与许多创新技术的结合,衍生出许多新业务形态、新商业模式
分类
下一代通信网络
物联网
三网融合
新型平板显示
高性能集成电路
云计算
历程
2009年11月 云计算进入中国
2013.12.7 4G牌照发布
2019.6.6 5G牌照
发展趋势:数字、智能、跨界、融合
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
IPv6:地址协议资源充足,提高互联网的可信度,更高安全性
5G:高性能、低延迟、高容量
高宽带
微电子技术
超级计算机
物联网
多行业数字转型的关键驱动力
集成电路
新型显示产业
OLED是目前为止最为理想的柔性显示技术,可分为刚性屏和柔性屏
挑战
掌握核心技术,突破产业发展瓶颈
软件和集成电路技术依然落后国外先进水平
许多与芯片设计相关的软件完全依赖外国
大量器件依赖进口
信息安全与法律需要紧密结合
我国信息法治依然处于被动使用的状态
建立健全只是产权保护机制
进一步改革科研管理体制
习题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情况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程度较高,上下游供应链完备,产业生态系统完善
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推动信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大招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第三章 生物产业
生物产业的定义和分类、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中的关键突出成就、发展趋势与挑战
定义:生物产业是以生命科学理论和生物技术为基础,结合信息学、系统科学、工程控制等理论和技术手段,通过对生物体机器细胞、亚细胞和分子的组成分、结构、功能与作用机理开展研究并制造产品,或改造动物、植物、微生物的跟并使其产生期望的品质特征,为社会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行业统称
特点: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大、高风险、高成本、长周期、高收益
分类
生物医药
生物医学工程产业
生物农业产业
生物制造产业
生物质能产业
大湾区发展情况
深圳
1、空间链
坪山生物产业基地
国际生物谷
2、产业链
较为完整的生物医药产业链,基恩检测、生物信息、医学影像等领域在全国具有领先优势,并培育了生物疫苗、干细胞等特色领域
华大基因、赛百若、国药一致、海王集团、华润三九
3、创新链
创新主体活跃,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广州
1、空间链
生物医药产业聚集态明显,以广州科学城、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国际生物岛“两城一岛”为核心,健康医疗中心、国际健康产业城、国际医药港等生物医药产业格局
2、产业链
百济神州、香雪制药、金域医学、达安基因
3、创新链
创新平台集聚
创新成果突出
创新资本活跃
创新人才集聚
珠海
空间链
横琴中医药科技产业园
今湾生物医药产业园
富山生物医药产业园
唐家湾医疗器械研发产业基地
产业链
药品制药业为主体,医疗器械为支撑,保健品和化妆品位特色
创新链
集中爆发的态势
发展趋势
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是我国生物产业中最重要的三个领域
生物医药:正呈爆发式增长
生物农业:一直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生物制造:发展迅速,产值、出口量增幅明显
挑战
1、我国研发创新能力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需迎头赶上
2、投融渠道还需要完善
3、龙头企业相对缺乏
4、专业公共服务急需加强
5、产业生态体系有待健全
第四章 数字经济产业
定义
数字经济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分类
内部结构看
数字化产业(数字经济基础部分)
通信产业
产业数字化(数字经济融合部分)
传统产业因此提升部分,或者其新增
数字化治理
技术体系看
基础型、资源型、技术型、融合型、服务型
趋势
数据成为新的 关键生产要素
数字技术创新为经济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产业融合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引擎
平台化生态化成为产业组织的显著特征
先下线上一体化成为产业发展的新方向
挑战
1、数据要素市场化发展举步维艰
2、产业数字化转型面临诸多风险
3、数字化转型带来就业结构风险
4、市场秩序和安全矛盾日益凸显
习题
数字技术具有基础性、广泛性、外溢性、互补性
第五章 新能源产业
定义
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
分类
大中型水电
新可再生能源
小水电、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
传统生物质能
历程
1、成长起步阶段(1978-2005)
1986年第一座垃圾焚烧发电厂
1998年 汕头,开创了中外合资在中国建设风电场的先河
2、产业化发展阶段(2006-2012)
2006年,第一个国家级生物质直燃发电示范项目-山东单县
2011年 首座低风速风电场-安微
3、规模化发展阶段(2013-至今)
2013年 首例离网型海岛供电
发展和挑战
核能产业
趋势
1、需求稳定增长
2、《巴黎协定》
3、成本和效率优势凸显
挑战:经济、安全和环境
资金投入大,投资周期长;
太阳能产业
前景乐观,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2040年有望成为最大的能源来源
市场增速放缓
风能产业
生物质能产业
发展优势明显,潜力巨大
挑战:原料回收和市场秩序混乱
氢能
将成为我国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的战略选择
挑战:成本、基础设施、原材料以及政策方面
智能电网产业
新一轮能源变革的重要载体
挑战:资源配置能力、新能源接入与控制能力、电网装备智能化水平、与用户互动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
新能源汽车产业
趋势:转变期
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挑战
1、面临国家补贴政策退坡和外资进入
2、可以借鉴的地方有限
3、深度融合产生的复杂的协调问题
4、应对市场预期问题
5、充电桩和电池回收的问题
第六章 新材料产业
定义:也称先进材料,是指新发展起来的或在发展中的材料,它比现有材料有更优良的或独特的性能
分类
先进钢铁材料
先进有色金属材料
先进石化化工材料
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
高性能纤维及制品和复合材料
前沿新材料
新材料相关服务
趋势
1、规模持续增长
2、产业布局和区域初步形成
3、新材料产品和新技术不断突破
石墨烯触摸屏技术处于世界领先
4、政策持续支持新材料产业发展
5、新材料产业蕴藏着巨大发展机遇
6、科技技术发展催生新的产业增长点
7、区域一体化经济新增长带来的机遇
措施
政策
1、加强体质机制政策创新
2、强化体系化和可操作性有待完善
3、建立常态化服务企业机制
4、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5、重视产业联盟和协会的作用
发展支撑
1、建立以市场我牵引的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
2、深入进行供给侧改革,优化产业链供给关系
3、发展核心技术与核心装备
4、培养专业领域高端创新人才
5、建立完整的计量、检测体系
6、绿色低碳发展新材料产业
习题
我国新材料产业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核心技术和专业装备水平落后,关键材料的保障能力不足,大量高端材料严重依赖进口,产品稳定性不足,可靠性有待提高
第七章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定义: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概念;是指生产制造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先进工业设施设备的产业,是各项工业技术、信息技术的继承载体
特点
知识密集型
高技术水平
高利润水平
高附加值
高成长空间
强竞争力
强带动作用
分类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
航空装备产业
卫星及应用
轨道交通装备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
发展历程
1998.12.9 首次提出“装备制造业”
趋势
1、以《中国制造2025》为行动纲领
2、内需市场依旧是快速增长的有力支撑
3、自主化步伐明显加快
4、企业并购重组和战略合作趋势更急爱凸显
5、海洋工程装备、金属增材制造、机器人是关键增长点
6、现代制造服务业兴起
挑战
1、技术创新能力需进一步提高
2、人才培养体系需进一步完善
3、市场亟待进一步突破
4、金融支持亟待提升
习题
当代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以资本为导向
以产业政策为导向
以“需求——创新驱动”模式
第八章 海洋经济产业
定义:海洋开发产业
两类三层
海洋产业
海洋经济核心层
海洋经济支持层
海洋相关产业
海洋经济外围层
发展历程
1、海洋经济产业发展的初始阶段(1949-1977)
2、改革开放下海洋经济产业的全面发展(1978-2002)
3、海洋经济产业的快速发展阶段(2002-2012)
4、海洋经济产业的发展新常态(2012至今)
挑战
1、我国海洋第三产业结构仍有待优化升级
2、金融服务有待加强
3、海洋产业的资源贡献率与自身科技等资源优势地位不匹配,科技有待进一步提升,提高产业科技含量
4、我国沿海各省政府管理机构对海洋经济的发展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习题
关于海洋经济产业的描述
我国海洋渔业粗放型发展,导致渔业资源衰退,海洋传统优势产业面临严峻挑战
海洋经济产业资金需求量大、周期长、风险高
海洋经济产业包括与海洋密切相关的科学研究、教育、社会服务和管理活动
第九章 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与产业发展前瞻
人工智能
25
25
第一章 人工智能概述
1.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定义
2.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
3.了解人工智能的三大主要流派及其主要观点
4.了解人工智能的主要研究目标
5.了解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以及半监督学习的定义和区别
6.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以及当前的前沿技术方向
1.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定义
2.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
3.了解人工智能的三大主要流派及其主要观点
4.了解人工智能的主要研究目标
5.了解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以及半监督学习的定义和区别
6.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以及当前的前沿技术方向
人工智能的基本定义
类人思维方法
是一种基于人类思维工作原理的,用可检测理论来定义智能的方法,也称为认知模型方法
贝尔曼
类人类行为方法
是根据人类自身的智能去定义一个机器或系统是否具有智能的方法,也称为图灵测试方法
库兹韦勒
理性思维方法
是一种基于逻辑推理来定义智能的方法,也称为思维法则方法
查尼艾克、麦克德莫特
理性行为方法
是一种基于智能体定义的智能方法,也称为理性智能体方法
尼尔森
人工智能:是指用人工的方法在机器上实现的智能
人工智能的三大主要流派
符号主义:逻辑主义/计算机学派
基本观点:认为人工智能必须用逻辑和符号系统。符号主义认为人的认知过程就是对符号的计算与推理的过程,符号是人类认知的基元
主要研究内容:就是基于逻辑的知识表示和推理技术
代表人物——赫伯特·西蒙;
成果——归结推理方法、启发式算法、专家系统、只是工程理论与技术等
成果——归结推理方法、启发式算法、专家系统、只是工程理论与技术等
联结主义:作坊生学派
基本观点:认为人类的智能是由人脑的生理结构和工作模式产生的。联结主义认为人的认识基元是人脑的神经元,认识的过程就是人脑进行信息处理的过程
主要研究内容:神经网络
代表人物——大卫·鲁梅尔哈特
成果——脑模型研究和多层网络中的反向传播算法,当年处理高纬度大数据问题使用的神经网络结构等
成果——脑模型研究和多层网络中的反向传播算法,当年处理高纬度大数据问题使用的神经网络结构等
行为主义:进化主义、控制论学派
基本观点:认为智能来源感知和行为,它不需要知识、不需要表示、不需要推理。
行为主义认为人的本职能力是行为能力、感知能力和维持生命及自我繁殖的能力,智能行为是通过与现实世界环境的交互作用体现出来的;
人工智能应像人类智能一样逐步进化而实现,而与知识的表示和知识的推理无关
行为主义认为人的本职能力是行为能力、感知能力和维持生命及自我繁殖的能力,智能行为是通过与现实世界环境的交互作用体现出来的;
人工智能应像人类智能一样逐步进化而实现,而与知识的表示和知识的推理无关
主要研究内容:模拟人的各种控制行为
代表人物——罗德尼·布鲁克斯
成果——实现了智能控制和智能机器人系统
成果——实现了智能控制和智能机器人系统
三种学习方法的定义,应用场景和区别
监督学习
指通过让机器学习大量带有标签的样本数据,训练出一个模型,并使该模型可以根据输入得到相应输出的过程
对应的学习任务:回归、分类、排名等
场景:垃圾邮箱、预测股价、预测收盘指数、新闻按照重要性排序
无监督学习
指通过让机器学习在无标签的样本数据上,训练出一个模型,并使该模型可以根据输入得到相应输出的过程
对应学习任务:聚类、降维等
场景:电商平台的用户行为分类
半监督学习
让机器学习除了在有标签的数据上进行监督学习训练之外,还能使用了无标签的数据进行训练的过程
场景:有标签样本不足情况下,利用未标记样本来提升模型学习性能
第二章 智能搜索技术
1.了解搜索的基本概念。
2.熟悉相关的搜索问题。
3.掌握如何使用状态空间法表示搜索问题。
4.了解状态空间法的有向图描述。
5.掌握搜索的基本思想。
6.掌握基本的广度优先和深度优先搜索方法。
7.了解一致代价搜索方法。
8.了解启发式搜索函数。
9.熟悉A以及A*算法。
10. 了解多种不同的启发式搜索策略
1.了解搜索的基本概念。
2.熟悉相关的搜索问题。
3.掌握如何使用状态空间法表示搜索问题。
4.了解状态空间法的有向图描述。
5.掌握搜索的基本思想。
6.掌握基本的广度优先和深度优先搜索方法。
7.了解一致代价搜索方法。
8.了解启发式搜索函数。
9.熟悉A以及A*算法。
10. 了解多种不同的启发式搜索策略
搜索的基本概念
所谓搜索,是指根据问题的实际情况不断寻找可利用的知识,构造出一条相对合适的求解路线,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的过程
搜索问题
智力游戏问题
八数码问题/九宫格问题
八皇后问题
现实世界问题:最短路径问题
如何使用状态空间法表示搜索问题
使用状态空间法四元组(S,O,S0,G)表示搜索问题
S:状态集合
O:操作算子集合
S0:包含问题的初始状态,S的非空子集
G:包含问题的目的状态,S的非空子集
S:状态集合
O:操作算子集合
S0:包含问题的初始状态,S的非空子集
G:包含问题的目的状态,S的非空子集
搜索的基本思想
三个基本问题
1、从初始问题到最终答案是否存在一条可行路径
2、找到这条路径的时间和空间复杂度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
3、搜索过程在什么条件下会终止
正向搜索
从初始状态出发 的正向搜索,也称为数据驱动的搜索
逆向搜索
从目的状态出发的逆向搜索,也称为目的驱动的搜索
盲目搜索算法
一种无信息搜索,只适合求解一些简单问题
一种无信息搜索,只适合求解一些简单问题
广度优先搜索(宽度优先搜索):系统地展开并检查图种的所有节点,以寻找结果
深度优先搜索:沿着树的深度遍历树的节点
分支有界搜索算法
迭代加深算法
一致代价搜索:用于在加权图中找到最短路径
启发式搜索:
它使用与问题有关的启发信息引导搜索,比盲目搜索策略更有效地找到解决方案
它使用与问题有关的启发信息引导搜索,比盲目搜索策略更有效地找到解决方案
A算法与A*算法
A搜索算法是基于估值函数的一种加权启发式图搜索算法
A*算法是一种求解最短路径最有效的直接图搜索算法
爬山法
模拟退火法
最佳优先搜索
第三章 博弈决策
1.掌握博弈决策的基本概念。
2.理解机器博弈决策的优势。
3.掌握博弈问题建模的四个要素,并依次进行博弈问题建模。
4.掌握博弈决策问题分类方法。
5.掌握简单博弈问题的复杂度计算方法。
6.理解 Alpha-Beta 剪枝算法,可以判断出 Mini-Max 博弈树中的剪枝位置。
7.了解博弈决策的基本方法。
1.掌握博弈决策的基本概念。
2.理解机器博弈决策的优势。
3.掌握博弈问题建模的四个要素,并依次进行博弈问题建模。
4.掌握博弈决策问题分类方法。
5.掌握简单博弈问题的复杂度计算方法。
6.理解 Alpha-Beta 剪枝算法,可以判断出 Mini-Max 博弈树中的剪枝位置。
7.了解博弈决策的基本方法。
博弈决策的基本概念
机器博弈也称机器博弈决策(Computer Game)。从事机器博弈研究的科学家们,将其研究目标定义为“让计算机能够像人一样会思考和决策”
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分支之一;有着非常可观的产业化前景;主要应用领域:人类经济、政治、军事、反恐和日常生活
博弈论:博弈者、行动、信息、策略、收益、均衡和结果,其中博弈者、收益和策略是最基本要素
理解机器博弈决策的优势
1.计算机带来的高性能计算。
2.计算机具有海量的数据存储和分析能力。
3.计算机具有强大的自学习、自优化能力。
博弈问题建模的四个要素,并依次进行博弈问题建模
博弈者
在一场竞赛或者博弈中,每一个有决策权的参与者称为一个博弈者;两人博弈,多人博弈
策略
在一个博弈问题中,每个博弈者遵循的行动方案
收益
一局博弈结束时的结果称为收益
均衡
使所有博弈参与者实现各自认为的最大收益,并且都不想改变自身策略的一种相对静止、平衡的状态
支配性策略:不动摇的策略
纳什均衡:会改变的策略
博弈决策问题分类方法
完备或非完备信息博弈问题
确定性和随机性博弈问题
掌握简单博弈问题的复杂度计算方法
状态空间复杂度
是指从博弈的初始位置可到达的合法博弈位置的数量
上下限
博弈树大小
博弈问题的状态及关系,可以通过一种树形结构表示
决策复杂度
基于决策树方法,一个决策树是博弈树的子树
含义:是指在构成初始状态取值最小的决策树中,叶子节点的数量
理解 Alpha-Beta 剪枝算法,可以判断出 Mini-Max 博弈树中的剪枝位置
百度
百度
核心思想:减少在其博弈树中被极大极小算法评估的节点数
根据上一层已经得到的当前最优结果,决定目前的搜索是否要继续下去
Min节点β<=任何一个父节点α,剪掉该节点所有子节点
Max节点的α>=任何一个父节点的β值,剪掉该节点所有子节点
了解博弈决策的基本方法
博弈树搜索优化算法
Alpha-Bate剪枝算法、历史启发算法、蒙特卡洛博弈树搜索算法MCTS
启发或估值函数优化算法
专家系统、CFR算法、机器学习算法、深度学习算法
估值函数相关算法
遗传算法
神经网络
机器学习
第四章 确定性知识表示及知识推理
1.熟悉知识表示的基本定义
2.熟悉确定性知识推理的基本定义
3.掌握谓词逻辑表示法、产生式表示法、语义网络表示法、框架表示法
4.熟悉产生式与蕴涵式的区别
5.了解本体表示法、知识图谱表示法
6.掌握产生式系统推理中的正向推理、逆向推理的基本方法以及二者的主要区别
7.熟悉规则演义系统推理中的正向演绎推理、逆向演绎推理的基本方法
8.了解双向推理、双向演绎推理、定性推理与本体推理
9.熟悉通过语义网络知识表示法识别金融欺诈的基本流程
10.了解知识表示方法在金融领域的相关应用
1.熟悉知识表示的基本定义
2.熟悉确定性知识推理的基本定义
3.掌握谓词逻辑表示法、产生式表示法、语义网络表示法、框架表示法
4.熟悉产生式与蕴涵式的区别
5.了解本体表示法、知识图谱表示法
6.掌握产生式系统推理中的正向推理、逆向推理的基本方法以及二者的主要区别
7.熟悉规则演义系统推理中的正向演绎推理、逆向演绎推理的基本方法
8.了解双向推理、双向演绎推理、定性推理与本体推理
9.熟悉通过语义网络知识表示法识别金融欺诈的基本流程
10.了解知识表示方法在金融领域的相关应用
知识表示的基本定义
在人工智能领域中,知识表示主要研究如何将人类的知识表征为计算机系统可以识别和利用的形式,
涉及数据到信息,再到知识的理解、处理、组织、管理和运用的过程
涉及数据到信息,再到知识的理解、处理、组织、管理和运用的过程
确定性知识推理的基本定义
确定性推理是利用确定性知识进行精确推理的过程,可以对基本问题进行求解
谓词逻辑表示法、
产生式表示法、
语义网络表示法、
框架表示法
产生式表示法、
语义网络表示法、
框架表示法
谓词逻辑表示法
基本组成:谓词符号、变量符号、函数符号、常量符号
READING(father(Ming),Lib)
谓词逻辑中的连词和量词
连词:与、或、非、蕴含
量词:全称量词、存在量词
被量词量化了的变量成为约束变量,否则成为自由变量;
如果合式公式中所有变量都是约束变量,那么可以称为这个合式公式为句子
如果合式公式中所有变量都是约束变量,那么可以称为这个合式公式为句子
基本操作
置换:利用置换规则将表达式中的待置换项换成目标项
合一:寻找替换变量的项,从而使得两表达式等价
产生式表示法
最基本表示形式:IF P THEN Q 或者P->Q
最基本表示形式:IF P THEN Q 或者P->Q
1、确定性规则知识的产生式表示:if P THEN Q 或者 P->Q
2、确定性事实性知识的产生式表示
语义网络表示法是利用结构化图解对知识进行表达,由节点以及弧线组成
四部分主要内容构成:词法、结构、过程、语义
具有继承以及匹配两个重要特性
四部分主要内容构成:词法、结构、过程、语义
具有继承以及匹配两个重要特性
框架表示法则是一种结构化的知识表示方法;
由槽和侧面组成,具有较好的结构性、自然性以及继承性
由槽和侧面组成,具有较好的结构性、自然性以及继承性
产生式与蕴涵式的区别
产生式的知识的表达范围更广
产生式可以表示非精确的知识
本体表示法
本体的定义、类型与基本构成元素
知识图谱的核心构成节点(实体、属性、关系)
知识图谱的核心构成节点(实体、属性、关系)
定义:本体通常是由一组描述现实情况的特定术语集,加上一组解释或约束术语内涵意义的显式假定集合构成
四种类型:上层本体、领域本体、接口本体、过程本体
构成元素
概念
对于知识的定义和描述,同时也包括对于功能、行为、推理过程等一系列可描述流程的定义
关系
用于表示概念之间存在的关联
函数
一种特殊的关系,通常具有制定的条件限制
公理
用于描述一些永真式,即在任何情况下都为真的断言
实例
知识图谱表示法的核心构成节点:实体、属性、关系
正向推理、逆向推理
的基本方法以及二者的主要区别
的基本方法以及二者的主要区别
正向推理从一组表示事实的谓词或命题出发,使用一组产生式规则,用以证明该谓词公式或命题是否成立
逆向推理从表示目标的谓词或命题出发,使用一组产生式规则证明事实谓词或命题成立。首先提出一批假设目标,逐一验证这些假设
主要区别(驱动方式、推理方法、启动方法、透明程度、推理方向、典型系统)
逆向推理从表示目标的谓词或命题出发,使用一组产生式规则证明事实谓词或命题成立。首先提出一批假设目标,逐一验证这些假设
主要区别(驱动方式、推理方法、启动方法、透明程度、推理方向、典型系统)
正向演绎推理、逆向
演绎推理的基本方法
与或图的求解、与或图的F规则变换、与或图的B规则变换
双向推理、
双向演绎推理、
定性推理、
本体推理
双向演绎推理、
定性推理、
本体推理
双向推理结合了正向推理以及反向推理各自的优点,对问题同时进行正向推理和反向推理,并在推理过程中的某个步骤实现事实与目标的匹配
双向演绎推理结合使用正向与逆向两种系统求解技术来求解问题。
组合系统的总数据库由表示目标和表示实时的两个与或图结构组成,并分别通过规则以及规则进行修正
组合系统的总数据库由表示目标和表示实时的两个与或图结构组成,并分别通过规则以及规则进行修正
定性推理有基于设备的定性微分方程法、基于进程的定性进程理论以及基于约束的定性模拟方法
实现本体推理的四个主要方法(基于传统描述逻辑的推理方法、基于规则的方法、利用逻辑编程方法、基于一阶谓词证明器的方法。)
通过语义网络知识表
示法识别金融欺诈的
基本流程
用户知识图谱节点构建、知识图谱关联构建、反欺诈知识图谱应用
知识表示方法在金融
领域的相关应用
智能投顾、证券投资
第五章 不确定性推理
1.了解不确定性推理的基本问题
2.掌握匹配、传递、证据组合和结论合成问题的定义
3.了解不确定的表示与度量思想
4.掌握主观贝叶斯方法的计算
5.熟悉概率推理的数学基础
6.熟悉主观贝叶斯方法对不确定推理基本问题的解决方法
7.熟悉可信度理论与证据理论对不确定推理的基本问题的解决方法
1.了解不确定性推理的基本问题
2.掌握匹配、传递、证据组合和结论合成问题的定义
3.了解不确定的表示与度量思想
4.掌握主观贝叶斯方法的计算
5.熟悉概率推理的数学基础
6.熟悉主观贝叶斯方法对不确定推理基本问题的解决方法
7.熟悉可信度理论与证据理论对不确定推理的基本问题的解决方法
了解不确定性推理的基本问题
不确定性的表示与度量,
不确定性匹配算法,
组合证据不确定性的算法,
不确定性的传递算法,
结论不确定性的合成
不确定性匹配算法,
组合证据不确定性的算法,
不确定性的传递算法,
结论不确定性的合成
不确定性推理和确定性推理问题的判别:在确定性推理中,结论非对即错
掌握匹配、传递、证
据组合和结论合成问
题的定义
不确定性匹配——企业的业务增长情况与企业被观察到正在大规模裁员
传递——央行下调贷款利率
证据组合——进行匹配时,一个简单条件对应一个单一的证据,一个复合条件对应于一组证据,这组证据为组合证据
结论合成过程——
了解不确定的表示与度量思想
知识的不确定性:。
证据不确定性:。
证据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表示方法:
模糊方法
反应的是具有主观性的不能精确量化的事物属性
统计方法
由于证据不足而导致的不确定性
1、知识不确定性的表示
知识的随机性,知识的模糊性,知识的不完备性,知识的不协调性,知识的非恒常性
2、证据不确定性表示
证据歧义性,证据的不完全性,证据的不精确性,证据的模糊性,证据的可信性,证据的随机性
不确定算法
不确定性的匹配算法、
不确定性的传递算法、
不确定性结论的合成算法、
不确定性的组合证据算法
不确定性的传递算法、
不确定性结论的合成算法、
不确定性的组合证据算法
掌握主观贝叶斯方法
的计算
使用主观贝叶斯方法来解答问题。
熟悉概率推理的数学 基础
掌握贝叶斯公式及其应用。
熟悉概率推理的数学
熟悉主观贝叶斯方法
对不确定推理基本问
题的解决方法
主观贝叶斯方法对:不确定性的表示与度量、不确定性匹
配、组合证据不确定性的算法、不确定性的传递算法、结
论不确定性的合成给出的解决方案。
熟悉可信度理论与证
据理论对不确定推理
的基本问题的解决方
法
可信度理论与证据理论对:不确定性的表示与度量、不确
定性匹配、组合证据不确定性的算法、不确定性的传递算
法、结论不确定性的合成给出的解决方案。
第六章 机器学习
1.熟悉机器学习的基本概念
2.了解机器学习的发展历程
3.掌握机器学习的三种主要分类方式
4.了解统计学习主要方法与模型的特点
5.熟悉统计学习主要方法与模型的学习范式与应用领域
6.了解深度学习主要方法与模型的特点
7.熟悉深度学习主要方法与模型的学习范式与应用领域
1.熟悉机器学习的基本概念
2.了解机器学习的发展历程
3.掌握机器学习的三种主要分类方式
4.了解统计学习主要方法与模型的特点
5.熟悉统计学习主要方法与模型的学习范式与应用领域
6.了解深度学习主要方法与模型的特点
7.熟悉深度学习主要方法与模型的学习范式与应用领域
机器学习的基本概念
研究核构建可以从数据或者环境中学习的算法
机器学习的发展历程
1、20世纪50年代中叶—60年代中叶:主要研究系统的执行能力
2、20世纪60年代中叶到70年代中叶:主要研究及其如何模拟人类学习知识的过程
3、20世纪70年代中叶到80年代中叶:开始探索不同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
4、20世纪80年代中叶到21世纪初:机器学习已成为新的学科
5、21世纪初到现在:深度学习爆发的阶段
机器学习的三种分类方式
1、根据学习任务的分类
分类——人脸识别、语音识别、判断贷款人的逾期风险
回归——预测房价、分析投资的风险、预测消费支出
标注——分词、词性标注、关系抽取
排序学习——搜索引擎、文档检索、推荐系统
聚类——场景分割、医学影像分析、客户行为分析和分组
2、根据学习范式学习
监督学习:使用净多标注的数据训练机器学习模型——对应的学习任务:分类、回归、排名
(半监督学习、弱监督学习、一次性学习、零次性学习)
(半监督学习、弱监督学习、一次性学习、零次性学习)
非监督学习:使用的都是无标注、自然得到的数据
强化学习:通过智能主体与环境的连续交互过程,学习最优的行为策略
其他学习范式:元学习、迁移学习、集成学习、对抗学习
3、根据学术流派分类
1、符号学习与统计学习
符号学习用逻辑推理来解决问题,推理的过程都是公开透明的,是可以让人阅读并理解的
符号学习用逻辑推理来解决问题,推理的过程都是公开透明的,是可以让人阅读并理解的
2、联结学习与深度学习
联结学习通过模拟人的生理结构,以神经元为智能的基本单元,通过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活动实现推理过程
联结学习通过模拟人的生理结构,以神经元为智能的基本单元,通过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活动实现推理过程
统计学习
回归算法:线性回归、逻辑回归(分析疾病的诱因)
决策树与随机森林:
决策树(分类模型,学习范式-监督学习——基于规则的信用评估、赛马结果预测)、
随机森林——用户流失分析、风险评估
决策树(分类模型,学习范式-监督学习——基于规则的信用评估、赛马结果预测)、
随机森林——用户流失分析、风险评估
支持向量机:二分类模型,学习范式-监督学习——文本分类、人像识别、手写识别
朴素贝叶斯分类器:分类方法,学习范式-监督学习——文本分类、文本识别、信用评估
隐马尔可夫模型:用于标注任务的机器学习模型,监督学习——语音识别、面部表情分析、气象预测
K均值聚类:非监督学习——市场划分、机器视觉
主成分分析:主要用于发现数据变量之间的关系,降低分析难度,是数据分析的有力工具
提升算法:学习范式-集成学习。自适应提升算法(AdaBoost)主要应用于二分类任务
深度学习
全连接神经网络FCNN:最基础的深度神经网络
卷积神经网络CNN:专门用来处理具有类似网络结构的数据的神经网络,例如时间序列、图像数据——图像分类、物体检测、图像分割、图像生成
循环神经网络RNN:用于处理序列数据的神经网络——机器翻译、情感分析
注意力机制
Seq2Seq模型与注意力机制——机器翻译、语音识别、图像标注
Transformer——自然语言(NLP)领域
生成式对抗网络——超分辨率、语意分割
深度强化学习:更注重基于环境的改变而调整自身的行为,学习范式-强化学习
第七章 计算智能
1.了解计算智能和传统人工智能的区别
2.了解神经计算的生物学原理
3.了解神经计算的特点
4.了解进化计算的生物学原理
5.了解进化计算的典型算法和特点
6.了解群体智能的生物学原理
7.了解群体智能的典型算法和特点
1.了解计算智能和传统人工智能的区别
2.了解神经计算的生物学原理
3.了解神经计算的特点
4.了解进化计算的生物学原理
5.了解进化计算的典型算法和特点
6.了解群体智能的生物学原理
7.了解群体智能的典型算法和特点
计算智能和传统人工智能的区别
第八章 智能主题技术
1.掌握智能主体的概念和特性
2.了解智能主体的主要分类2
3. 掌握 PEAS描述方法
4. 熟悉智能主体环境的分类
5. 掌握智能主体的一般结构
6. 了解单个智能主体的不同结构及其优缺点
7. 掌握多智能主体系统的概念
8. 了解多智能主体的特性、分类和结构
9. 熟悉智能主体在各个领域的主要应用
1.掌握智能主体的概念和特性
2.了解智能主体的主要分类2
3. 掌握 PEAS描述方法
4. 熟悉智能主体环境的分类
5. 掌握智能主体的一般结构
6. 了解单个智能主体的不同结构及其优缺点
7. 掌握多智能主体系统的概念
8. 了解多智能主体的特性、分类和结构
9. 熟悉智能主体在各个领域的主要应用
智能主体的概念和特性
智能主体可以被看作一个程序或实体,嵌入在环境中,能够通过感知器感知环境,并通过执行器自治地对环境产生作用并满足设计需求;
智能主体的特性包括:自主性、社会性、反应性、能动性、协调性、学习性和可移动性
智能主体的特性包括:自主性、社会性、反应性、能动性、协调性、学习性和可移动性
智能主体的主要分类
(一)按照功能分为——信息智能主体、界面智能主体、任务型智能主体;
(二)按工作环境分为——软件智能主体和人工生命智能主体;
(三)按应用领域分为——工业、商业、医疗和娱乐
(二)按工作环境分为——软件智能主体和人工生命智能主体;
(三)按应用领域分为——工业、商业、医疗和娱乐
PEAS 描述方法
对智能主体的环境进行几方面的内容的描述:效能、环境、执行器、感知器
智能主体环境分类
(1)可达/不可达
(2)确定/随机
(3)情节/非情节
(4) 静态/动态
(5)离散/连续
(6)单个/多个;
能够判别任务环境实例的对应环境分类,如字谜游戏等
(2)确定/随机
(3)情节/非情节
(4) 静态/动态
(5)离散/连续
(6)单个/多个;
能够判别任务环境实例的对应环境分类,如字谜游戏等
智能主体的一般结构
掌握一般结构及其相应描述,主要阐述传感器、执行器等的作用;能够区分几种重要的结构类型,熟悉优缺点
单个智能主体的结构 分类
思考型智能主体、反应型智能主体、复合型智能主体的结构和特点
多智能主体系统概念
多智能主体系统是多个智能主体在逻辑上或者物理上分布
并能协调智能行为的系统,通过知识、目标、意图及规
划等智能手段,实现问题的分布式求解
多智能主体的特性、分类和结构
特性——独立性和自主性;模块性、面向对象、协调性、通信性、异构性、不同领域的结合性
分类——按系统拓扑结构、系统功能结构和控制结构的分类
结构——网络结构、联盟结构和黑板结构
分类——按系统拓扑结构、系统功能结构和控制结构的分类
结构——网络结构、联盟结构和黑板结构
智能主体在各个领域
的主要应用
电信、兴趣匹配、用户助理、组织结构、智能信息检索、
决策支持系统、移动计算、远程教育、数字娱乐
第九章 面向金融领域的信息提取
1. 掌握面向金融领域的信息抽取基本概念
2. 熟悉面向金融领域的信息抽取任务的主要特点
3. 了解面向金融领域的信息抽取的主流方法
1. 掌握面向金融领域的信息抽取基本概念
2. 熟悉面向金融领域的信息抽取任务的主要特点
3. 了解面向金融领域的信息抽取的主流方法
面向金融领域信息抽取的基本概念
对互联网信息中所包含的知识进行可靠的提取和挖掘。
面向金融领域信息抽
取的四项主要任务
命名实体识别、关系抽取、时间抽取、事件抽取
信息抽取的主要方法
序列标注问题的概念、基于规则、统计和机器学习的方法
面向金融领域信息抽
取的基本概念
对互联网信息中所包含的知识进行可靠的提取和挖掘。
第十章 面向金融领域的情感分析
1.掌握面向金融领域的情感分析主要方法
2.熟悉股价走势预测的概念
3.了解结合事件情感的股价走势预测基本流程
1.掌握面向金融领域的情感分析主要方法
2.熟悉股价走势预测的概念
3.了解结合事件情感的股价走势预测基本流程
面向金融领域的情感分析主要方法
第十一章 智能问答
1.了解问答系统的基本概念。
2.熟悉问答系统的基本方法。
3.了解 BERT 模型的基本组成。
4.熟悉检索式问答的主要技术。
5.掌握语义匹配的基本定义。
6.了解序列生成模型。
7.掌握基于模块的对话方法的组成。
8.了解金融领域问答系统推荐使用的技术。
9.熟悉构造金融问答系统的基本过程。
1.了解问答系统的基本概念。
2.熟悉问答系统的基本方法。
3.了解 BERT 模型的基本组成。
4.熟悉检索式问答的主要技术。
5.掌握语义匹配的基本定义。
6.了解序列生成模型。
7.掌握基于模块的对话方法的组成。
8.了解金融领域问答系统推荐使用的技术。
9.熟悉构造金融问答系统的基本过程。
了解问答系统的基本概念
问答系统指的是是指使用人类自然语言回答用户使用同样
的语言提出的问题的系统。目前,问答系统主要包括任务
导向的对话系统、非任务导向的聊天机器人和混合式的
问答系统。
的语言提出的问题的系统。目前,问答系统主要包括任务
导向的对话系统、非任务导向的聊天机器人和混合式的
问答系统。
熟悉问答系统的基本方法
在面向任务型的问答系统中,通常可分为两种方法,一种
是传统的流水线方法,也可称为模块化方法。另一种是端
到端的方法。流水线方法主要包括自然语言理解,对话状
态追踪,行为生成,自然语言生成四个模块,而对话状态
追踪和对话策略学习也可视作对话管理模块的子模块。端
到端方法整个系统使用一个统一的模型
了解 BERT 模型的基本组成
BERT 模型整体上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将语句中 的每个序列(token)转换为模型的输入向量表示,输入 表示向量由词片化(WordPiece) 的序列向量( Token Embedding),词片位置向量(Position Embedding)和 上下句分割向量(Segment Embedding)拼接构成。
第二 部分是语义编码器,BERT 使用双向多层的 Transformer 作为编码器,对句子进行语义表示学习。
第三部分是预训 练任务,使用大规模的文本语料对 BERT 模型进行预训 练。在预训练任务中,语义匹配方面使用下句预测任务做 预训练。下句预测任务主要判断第二句话是否为第一句话 的下一句。
第一部分是将语句中 的每个序列(token)转换为模型的输入向量表示,输入 表示向量由词片化(WordPiece) 的序列向量( Token Embedding),词片位置向量(Position Embedding)和 上下句分割向量(Segment Embedding)拼接构成。
第二 部分是语义编码器,BERT 使用双向多层的 Transformer 作为编码器,对句子进行语义表示学习。
第三部分是预训 练任务,使用大规模的文本语料对 BERT 模型进行预训 练。在预训练任务中,语义匹配方面使用下句预测任务做 预训练。下句预测任务主要判断第二句话是否为第一句话 的下一句。
熟悉检索式问答的主要技术
检索式自动问答是最常用的智能问答系统之一。在检索式自动问答系统中,当用户向系统提出问题时,系统从知识
库中检索出与用户的问题语义匹配的问题,并将匹配问题的答案自动回复给用户,实现用户与系统的自动问答。因
此,语义匹配技术在智能问答系统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库中检索出与用户的问题语义匹配的问题,并将匹配问题的答案自动回复给用户,实现用户与系统的自动问答。因
此,语义匹配技术在智能问答系统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掌握语义匹配的基本定义
语义等价性关系比语义相似性关系更加宽泛,在相似性关系中,只需判断两个问题是否表达同一个含义,不需要考虑两个问题是否能对应到同一个答复,因此相似性关系一定是等价性关系。但是如果两个句子具有相同的意图,即将答案考虑在内,那么也认为是等价性关系。因此两个句子是相似的那么他们一定是语义等价的而两个句子是语义等价的却不一定是相似的。
了解序列生成模型
利用神经网络模型 CNN、RNN 等,对问句以及问句的历史 上文进行建模,得到当前场景的向量表示,通过解码器对 向量表示进行解码,生成回复语句。
掌握基于模块的对话
方法的组成
基于模块的对话方法主要将问答系统分为几个固定的模块进行子任务的处理,这里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知识库 (Knowledge Base),问句理解(Query Understanding),状态追踪(State Tracking),策略学习 (Policy Learning) 和回复生成(Natural Language Generation)。
了解金融领域问答系
统推荐使用的技术
金融问答系统由于业务范围和数据限制,推荐使用的技术是检索式的问答。
熟悉构造金融问答系统的基本过程
构造金融问答系统流程为,首先,构造出问答知识库,知识库中包含若干问题答案对;其次,用户提出问题后,通过检索模型在数据库中搜索与用户提出的问题最相近的知识问题,并把知识问题的答案返回作为对用户提问的回答,实现自动回复用户的金融问答系统。
第十二章 生物特征识别
1.熟悉生物特征识别的概念和技术类别。
2.了解生物特征识别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场景。
3.掌握基于生理特性的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虹膜识别和静脉识别的概念、基本流程和应用场景。
4.掌握基于行为特性的签名识别、声纹识别和步态识别的概念、基本流程和应用场景。
1.熟悉生物特征识别的概念和技术类别。
2.了解生物特征识别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场景。
3.掌握基于生理特性的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虹膜识别和静脉识别的概念、基本流程和应用场景。
4.掌握基于行为特性的签名识别、声纹识别和步态识别的概念、基本流程和应用场景。
生物特征识别的理解
生物特征识别的概念、基本流程和技术类别,以及各技术
的特点比较
的特点比较
生物特征识别的概念和技术类别
生物特征识别的应用
生物特征识别在目前金融领域的相关应用场景,如银行业
和证券业的具体应用等。
基于生理特性的生物
特征识别技术
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虹膜识别和静脉识别的概念、依赖
的生理基础、基本流程、使用方式和应用场景,能够区分
各技术的优势和缺点,以及应用场景的差异
基于行为特性的生物
特征识别技术
签名识别、声纹识别和步态识别的概念、依赖的行为基
础、基本流程、使用方式和应用场景,能够区分各技术的
优势和缺点,以及应用场景的差异
第十三章 联邦学习
1.了解联邦学习的起源3
2.了解联邦学习的定义
3.熟悉联邦学习的分类
4.了解联邦学习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场景
5.了解横向联邦学习技术框架
6.了解纵向联邦学习中数据的分布特点
1.了解联邦学习的起源3
2.了解联邦学习的定义
3.熟悉联邦学习的分类
4.了解联邦学习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场景
5.了解横向联邦学习技术框架
6.了解纵向联邦学习中数据的分布特点
联邦学习的起源
一方面是数据孤岛的存在,另一方面是对数据和隐私的保
护
联邦学习的定义
在满足数据安全、隐私保护和符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
过联合多个数据拥有方建立共有模型的一种学习机器框
架
联邦学习的分类
联邦学习可分为横向联邦学习、纵向联邦学习和联邦迁移
学习三种
联邦学习在金融领域
的应用场景
包含智能客服、智能风控、智能营销等方面
横向联邦学习的技术 框架
包含 5 个步骤:可信中心分发密钥;本地模型计算参数 梯度;本地节点加密参数梯度信息,并上传给可信中心; 可信中心进行安全聚合;可信中心下发更新后的参数
纵向联邦学习中数据
的分布特点
的分布特点
不同数据集的样本,如用户,重叠部分较大,而特征重叠
部分较小
第十四章 博弈决策进阶及其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1.了解基于机器学习的博弈决策基本方法(构架、运行模式)。
2.了解虚拟遗憾最小化(CFR)算法的基本思想。
3.了解并能举出机器博弈决策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的几个案例。
4.了解相较于传统方法,机器博弈决策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中的优势。
1.了解基于机器学习的博弈决策基本方法(构架、运行模式)。
2.了解虚拟遗憾最小化(CFR)算法的基本思想。
3.了解并能举出机器博弈决策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的几个案例。
4.了解相较于传统方法,机器博弈决策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中的优势。
了解基于机器学习的
博弈决策基本方法
(构架、运行模式)
1、机器学习的基本概念: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 方法是对过往的经验数据进行总结、建模与学习,进而对 系统进行不断优化。它利用经验来改善计算机系统自身性 能,让计算机系统可以向人类一样在过去的经验中不断总结 和学习,不断向更优的结构发展。2、基于机器学习的博弈 决策基本方法(以强化学习为例):在博弈决策中,强化学 习的学习器所处的环境为博弈规则,学习器根据当前博弈状 态输出着法,以博弈收益作为每步着法的结果,反馈给学习 器,以期望最终的利益最大化。
了解虚拟遗憾最小化 (CFR)算法的基本思 想。
了解虚拟遗憾最小化方法的基本流程、遗憾值的概念定义
和计算方法,遗憾匹配策略的选择方法。
了解并能举出机器博
弈决策技术在金融领
域应用的几个案例
Fintech 的含义,可以举出几个典型的金融领域机构的应 用案例。
了解相较于传统方
法,机器博弈决策技
术在金融领域应用中
的优势。
相比如传统投资方式,基于博弈决策的量化投资理念有如 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 相比于传统分析,博弈决策系统可以通过机器学习方法 处理更多的输入信息,能够考虑的信息面更全,信息量更 大, 2.博弈决策算法会量化整个投资过程中的变量,做出更 精准高效的投资决策。 3.随着深度学习算法的快速发展,一些重要但之前不易 获取的非结构性信息可以被算法分析得到,从而提高投资 效率。 4.从金融交易角度,博弈决策算法带来的一个巨大的优势 是在决策中可以回避人性弱点,始终保持客观的态度。 5.相对于传统方法,博弈决策系统有着维护成本低廉,维 护效率高的特点。
大数据通识
25
25
第一章 大数据概述
大数据的主要特征及类型
特征
数据量大、数据类型繁多、处理速度快、价值密度低
类型
结构化数据:SQLserver、Oracle、MySQL、DB2
半结构化数据:日志数据、XML、JSON
非结构化数据:网页、文本、多媒体
大数据的影响
对科学研究方法的影响
第一范式:实验归纳
第二范式:模型推演
第三范式:仿真模拟
第四范式: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
对思维方式的影响
样本思维向总体思维转变
追求你精准性向追求效率转变
追求你因果关系向追求相关关系转变
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基于大数据的决策成为一种新的决策方式
大数据促进信息技术与各行业的深度融合
基于大数据的应用推动新技术和新模式的不断涌现
大数据技术框架
1、数据预处理
2、数据存储
3、计算处理
4、数据分析
5、数据呈现
大数据产业链
基础设施提供商、数据资源提供商、分析技术提供商、业务应用提供商
大数据技术与云计算和物联网的关系
1、云计算为大数据提供了技术基础,大数据为云计算提供用武之地
2、物联网是大数据的重要来源,大数据技术为物联网数据分析提供支持
3、云计算为物联网提供海量数据存储能力,物联网为云计算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
第二章 大数据处理架构
概念:大数据处理架构是指跟俊不同的数据特征和数据计算特点,对多样性的大数据计算问题和业务需求进行提炼并建立的各种高层抽象和模型
大数据主要计算模式及对应工具
批处理计算框架
MapReduce , Spark
流处理计算
Storm,S4,Spark Steaming,Flume
混合处理计算
SparkmiMapReduce,Twister
图计算
Pregel,GraphX,PowerGraph
大数据查询分析计算
HBase,Hive,Cassandra,Premel,Shark,Redis
内存计算
Dremel,Hana,Redis
Hadoop的特性
高健壮和可靠性
高弹性和高效性
便利及低成本
Hadoop生态系统
HDFS 分布式文件系统
MapReduce 分布式计算框架
YARN 资源管理系统
HBase 分布式数据库
Pig 数据流处理
Ambari 安装部署工具
Oozie 作业流调度系统
流处理流程
数据实时采集
数据实时计算
实时查询
第三章 大数据存储与管理
分布式文件系统的架构
将数据、文件等资源分布存储在若干节点上,每个节点最终构成一个计算机集群
主节点:名称节点
从节点:数据节点
常见的分布式文件系统
GFS 、HDFS 、TFS
HDFS的设计目标和局限性
设计目标:1、面向海量数据集;2、兼容廉价硬件,高容错率;3、实现流式数据访问;4、具有跨平台兼容性
局限性:1、不适合低延迟数据读取;2、不适合存取大量小文件;3、不支持并发写入和文件随意修改
HDFS 的存储原理
HDFS利用块结构进行分布式文件存储,单个文件被分成固定大小的若干块,采用多副本冗余存储方式
HBase 的优点
高可靠、高性能、可伸缩性
HBase 体系架构
Zookeeper 服务器
HMaster主服务器
Region服务器
Client客户端
NoSQL 数据库特点和主要类型
特点
灵活的可扩展性
灵活的数据模型
与云计算紧密融合
主要类型
键值数据库
列族数据库
文档数据库
图数据库
第四章 大数据处理与分析
Hadoop MapReduce 的架构
Client
JobTracker 监控
TaskTracker
Task
Apache Spark 工作流程
1、SparkContext 向资源管理器申请运行Executor资源
2、资源管理器为Worker服务器上的 Executor进程分配资源并监控资源使用情况
3、Executor进程向SparkContext申请任务(Task)
4、Task在Executor上运行完成后,释放所有资源
Storm的工作流程
1、客户端提交Topology到Storm集群中
2、Nimbus讲准备分配给Supervisor的任务写入Zookeeper
3、Supervisor从Zookeeper中获取所分配的任务,并启动Worker进程
4、Worker进程执行具体的任务
图计算应用场景
医疗、金融、互联网
第五章 大数据金融治理与创新
大数据治理
现代金融业数据治理新趋势
大数据助力资产数据化、数据资产化
金融服务与创新
大数据金融应用场景
金融机构数据的创新应用
1、大数据聚合和分析
2、大数据实时决策及分析
3、人工智能应用阶段
金融业数据化发展趋势
1、金融业数字化为未来发展趋势
2、大数据是金融业数字化的发展引擎
3、大数据是推动监管科技的重要手段
第六章 大数据与金融机构转型
大数据技术对金融机构制度、渠道、风险等方面转型的影响形式
大数据与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
推动银行战略转型
驱动银行组织机构扁平化
倒逼银行服务技术革新
提升银行风控能力驱动银行营销精准化
保险机构
产品创新与精准定价
精准定向营销
信息共享、优化服务
实时的风险监控及预警
创新监管机制与手段
证券市场
客户关系管理
证券公司的数据价值
证券公司咨询服务
1、大数据技术对证券投资的微观效应
2、证券投资中大数据应用的数据服务与安全
对证券市场监管的影响
大数据对证券监管制度的影响
监管对象发生转变
信息收集发生转变
工作中心转向数据分析
证券监管部门应当采取的调整措施
监管部门应重视对监管制度观念 的转变
监管部门应强化事中监控、动态监控、放宽事前和事后的监管
信托
适合信托产品个性化设计
改变信托机构服务模式
拓展信托销售渠道
提升信托风险防控能力
证券投资基金
助推证券投资基金产品创新
优化资产配置
提效证券投资基金公司风险管理体系
第七章 大数据与金融产品创新
大数据在银行贷款领域的产品创新
大数据在贷款领域的应用环节
产品开发应用、客户准入应用、贷款催收应用
大数据在贷款领域的难点
数据库需要进一步完善整合
贷款评估模型需进一步完善
导致个人信息泄露或征信不良
大数据对供应链金融的影响和风险
影响路径
大数据可加强借款方的资信评估和贷款方的风险管理
能提供个性化的金融贷款服务
降低了供应链金融的贷前和贷后管理成本
大数据下的供应链金融产品的内外部风险
外部风险:系统性风险,包括宏观经济环境周期、行业周期等风险
内部风险:采集数据可能为核心企业的数据、供应链交易背景真实性存在风险、大数据管理的运营风险
大数据在票据市场的创新应用
大数据在票据业务的创新应用
助力票据融资问题的解决
助推票据业务风控与信用评级的发展
存在问题
《票据法》围绕纸质设立,限制了数字票据发展
大数据征信业务的发展
大数据在征信行业的应用发展
有助于建立新型的信用模型
拓宽传统征信路径
数据互通,降低成本、对客户细分需求,多方位评估
存在问题
所依托的数据质量有待提升,数据信息的共享也有待加强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
我国征信的普及率较低
大数据在保险领域的产品创新应用
大数据对保险产品带来的积极影响及具体路径
促进保险产品的创新和定价应用
开拓新产品
实现产品精准定价和个性化定价
提升保险产品的高效理赔和风险防控
大数据赋能金融交易投资领域
大数据在财富管理智能化的实现过程、存在问题、应用优势
实现过程:客户定位、资产配置、投资组合再平衡、产品推荐
应用优势
1、消除金融信息不对称
2、压缩成本,提升资产匹配效率
3、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
存在问题
数据采集和数据源开拓、技术融合
市场情绪分析的实现过程、存在问题、应用优势
实现过程
采集社交平台的网络大数据
利用语义分析等方法捕捉市场情绪的关键词和相关指标
与情绪状态量表进行对应,据此统计市场看涨看跌情绪
应用优势:大数据能够拓展数据来源,帮助企业完善投资模型,增加分析维度,深度洞悉市场未来走向
存在问题:市场情绪分析并非万能;社交网络平台大多对突发事件缺乏预防性和前瞻性,数据的真实性难以辨别;起步阶段,行情预测能力有待提高
防控交易风险的实现过程、存在问题、应用优势
实现过程
电子设备层面
知识体系层面:知识工程、模型
风控系统层面
优势
全维度、多视角精准画像
底层技术强大、应用场景丰富
依托智能风控体系,实现自动化管理
挑战
数据孤岛问题严重,准确性不足
数据滥用,泄露用户隐私
资金数据分布不对称
第八章 大数据融合技术的新金融业态
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的特点,以及对银行、证券和保险行业带来的影响。
物联网
特点
1、通过将物体改造成相互之间可协同、可寻址、可交互以及可识别的智能物体,进而实现物体数字化特点
2、将智能化、数字化的物体接入互联网中,实现泛在互联的技术特点
3、在网络互联的基础上,进行信息的感知、采集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响应、控制,进而实现信息感知与交互的技术特点
4、物联网技术支持信息处理,为用户提供基于物物互联的新型信息化服务,拥有信息处理与服务的技术特点
影响
银行
客服和营销板块
内控和管理板块
抵质押融资业务
证券
解决对投资人身份识别问题
提高投资人操作便捷
保险
更加快捷的制定个性化服务,提供增值服务==,帮助公司实现业务价值
提高风险管控能力
云计算
特点
大规模分布式并行计算技术、分布式数据存储以及管理系统
影响
第九章 大数据与大湾区金融融合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科技发展方向
统筹各城市优势,将科技与金融融合,开展金融科技方面的合作;通过发展金融科技,促进金融创新,强化金融风险监控,推进湾区金融融合发展
大数据技术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金融转型升级
大数据技术助力广州、深圳金融业进一步发展并强化对其他七市的辐射作用;助力其他七市发展与地方特点一致的特色金融并承接广深港澳的优势金融溢出
大数据技术助力粤港澳大湾区跨境金融发展
大数据技术助力大湾区跨境金融业务创新、金融跨境合作、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金融市场互联互通、跨境金融风险监控
区块链通识
15
15
第一章 区块链入门
第一节 区块链的基本概念
1.熟悉比特币挖矿原理
2.了解区块链的基本概念
1.熟悉比特币挖矿原理
2.了解区块链的基本概念
比特币挖矿原理
区块链的基本概念
区块链技术是指通过去中心化和去信任的方式集体维护一个可靠数据库的技术方案
第二节 区块链的基本原理与分类
1.掌握区块链的工作流程、分类、发展阶段
2.掌握区块、链、时间戳、共识概念
3.熟悉区块链的分类
1.掌握区块链的工作流程、分类、发展阶段
2.掌握区块、链、时间戳、共识概念
3.熟悉区块链的分类
区块链的工作流程、分类、发展阶段
区块、链、时间戳、共识概念
区块:记录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所有交易和状态结果,是对当前账本的一次共识
区块链中,每录入一个数据,都会记录在一个区块,一个个彼此嵌合的区块,最终构成了区块链
链:由区块按照发生时间顺序串联而成,是整个账本状态变化的日志记录
时间戳:当前数据块加上时间的标记,用于表示数据和时间的关系
共识:所有节点对区块链或公共账本的同步
区块链的分类
应用范围:公有链、联盟链、私有链
部署机制:主链和主网、测试链和测试网
对接类型:侧链、互联链
第三节 区块链层级结构
1.熟悉区块链的发展历程
2.掌握区块链的层级结构
1.熟悉区块链的发展历程
2.掌握区块链的层级结构
区块链的发展历程
区块链的层级结构
数据层
区块、链式结构、哈希算法、Merkle树和时间戳等技术要素
网络层
P2P组网机制、数据传播机制和数据验证机制
共识层
共识算法
激励层:经济激励的发行制度和 分配制度
合约层:脚本、代码、算法机制、智能合约,可编程的基础
应用层:应用场景和案例
第四节 区块链的发展阶段
1.了解区块链发展阶段划分
2.掌握区块链各阶段发展特征
1.了解区块链发展阶段划分
2.掌握区块链各阶段发展特征
区块链发展阶段划分
1、区块链1.0 :数字货币
1、数据结构:以区块为单位的链状数据结构
2、账本信息的真实性:全网共享账本
3、非对称加密
4、源代码开源
2、区块链2.0: 数字资产和智能合约
1、支持智能合约
2、适应大部分应用场景的交易速度
3、支持信息加密
4、无资源消耗
3、区块链3.0:分布式应用
1、满足更加复杂的商业逻辑
2、价值互联网的内核
3、应用场景:数字货币、数据存储、数据鉴证、金融交易、资产管理、选举投票
区块链各阶段发展特征
第二章 区块链的通用技术
第三节 共识机制
1.掌握共识机制的基本特点及分类
2.了解常用共识算法性能差别
1.掌握共识机制的基本特点及分类
2.了解常用共识算法性能差别
基本特点:一致性、有效性
分类
1、工作量证明机制PoW
去中心化和容错率方面较好,但可用性较低
2、权益证明机制 POS
节能方面较优,但不够灵活
3、股份授权证明机制 DPoS
可用性容错率较高,但去中心化较低
4、拜占庭容错类机制 BFT
去中心化和容错率方面较好,但扩展性差
第四节 智能合约
1.了解智能合约与区块链的关系
2.掌握智能合约的运行原理
1.了解智能合约与区块链的关系
2.掌握智能合约的运行原理
智能合约与区块链二者紧密相连,相辅相成,智能合约为区块链提供了应用接口,使区块链可以构建信任的合作环境,是区块链核心技术之一,同时,区块链为智能合约运行的平台
运行原理:在区块链平台上运行的智能合约通常包括初始状态、转换规则、触发条件以及相应的操作,上传数据,经过共识机制的验证后,合约将在区块链上运行,区块链实时监测智能合约的运行状态,当有新的数据上传至区块链时,一旦满足只能合约的触发条件时,讲根据预设的逻辑对其进行运算即共识机制将对该数据进行验证,一旦验证通过,数据的输入、运行状态及输出都将在区块链上记录
第三章 应用领域
第一节 政府与监管
1.了解区块链的应用价值和应用场景
2.熟悉区块链技术运用到政府与监管场景中如何改善目前政务面临的问题
1.了解区块链的应用价值和应用场景
2.熟悉区块链技术运用到政府与监管场景中如何改善目前政务面临的问题
应用:身份验证、政务公开、信用监管、政务简化
优势
1、电子政务数据信息安全提供保障
2、共享分布式数据系统有助于提高数据的及时获得性
3、点对点技术有助于提升政府工作效率
第二节 经济与民生
熟悉区块链技术运用到经济场景中如何改善目前经济民生存在的问题
熟悉区块链技术运用到经济场景中如何改善目前经济民生存在的问题
一、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实体经济
区块链+农业:区块链与物联网结合,节省高昂维护费用,提升规模化水平;助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
区块链+工业:去中心化模式,高校处理财务信息,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和财务成本;
区块式管理,为共享信息提供了保障,提升协同效率;交易上链,便于企业授信,解决融资问题
区块式管理,为共享信息提供了保障,提升协同效率;交易上链,便于企业授信,解决融资问题
二、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共享经济
1、保护用户信息安全:加密技术和授权技术,保护了用户隐私;去中心化,减少用户信息流通环节;
2、降低信用风险:公开透明,提升信用可信度,减少虚假交易,降低信用风险
3、降低交易成本:智能合约,形成自我约束意识
4、提高监管水平:交易透明和电子化,降低收集证据的难度和成本;区块链具有公开透明和可追溯性
三、用于版权保护
去中心化,可追溯性,不可逆、不可篡改性
四、应用于数字医疗
溯源性、不可篡改、高冗余、安全透明,成本低廉
五、金融扶贫
1、区块链技术实现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
2、确保扶贫资金的透明化
3、确保扶贫措施到位
第三节 商业与贸易
熟悉区块链技术运用到商业贸易场景中如何改善目前商业贸易中面临的问题
熟悉区块链技术运用到商业贸易场景中如何改善目前商业贸易中面临的问题
区块链技术凭借其去中心化的数据存储、不可篡改的链式结构,以及所有节点共同记录链上信息的账本明细、良好的信息安全保障和赋予自动执行能力的智能合约,完美解决了当前商业贸易中存在的信用问题,为完善互联网商业模式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一、区块链与新零售
1、非对称加密算法体制有效保护用户信息安全
2、时间戳功能和可溯源技术保障产品质量
3、分布式账本技术保障货物顺利送达
二、区块链与供应链
1、增强企业之间的信任,促进交易公平
2、提高信息流通效率,减少企业决策失误
3、实现供应链全程可追溯
4、维护企业信息安全
三、区块链与电子商务
1、减少支付程序,降低支付成本
2、提高网络数据安全
3、提高交易透明性
四、区块链与国际贸易管理
1、利用数字化和智能合约,实现业务低成本运行
2、利用去中心化和透明性,提高信息处理效率
3、利用共识自知和匿名性,保障信息真实可信
第四节 发展前景与挑战
了解区块链应用的发展前景以及存在的挑战
了解区块链应用的发展前景以及存在的挑战
第四章 区块链技术在银行业的应用
第一节 形成新的混合型数字货币体系
1.了解区块链技术催生出的新混合型数字货币分类
2.熟悉比特币与莱特币不同的挖矿规则
1.了解区块链技术催生出的新混合型数字货币分类
2.熟悉比特币与莱特币不同的挖矿规则
分类
1、有中心的混合型数字货币
2、不同金融场景下的虚拟货币
3、规则可变的混合型数字货币
不以挖矿为基础的形式产生的混合型数字货币
比特币与莱特币不同的挖矿规则
比特币挖矿依托工作量证明
莱特币挖矿(规则可变的混合型数字货币),可以采用P2P点对点权益证明来取代工作量证明
第二节 支付结算方式的变革
了解区块链技术引起银行支付结算方式哪些方面的变革
了解区块链技术引起银行支付结算方式哪些方面的变革
区块链技术通过去中心化和点对点的特征,进一步减少银行间支付结算中间环节,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简化大量手工金融服务流程
1、点对点交易提升效率
2、提升安全性
3、降低成本
4、建立银行结算联盟
第三节 票据清算重构
1.了解数字票据的优点
2.熟悉区块链技术如何简化票据流转流程
3.掌握区块链如何防范票据造假
1.了解数字票据的优点
2.熟悉区块链技术如何简化票据流转流程
3.掌握区块链如何防范票据造假
优点:期限长、流通范围广、假票风险低、满足票据池管理需求;更安全、更智能、更便捷、更具有前景的票据形态
简化票据流转流程
1、实现非中心化的信息流转
2、智能合约可降低人为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自动化操作流程
3、时间戳提供信息追溯有效途径,为持票方提供信用
防范票据造假
1、电子票据不可更改、伪造、破坏、丢失;签章为私钥和公钥对应,提供了真实性的保障
2、互联网传输数据,简化流程,智能合约,降低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
第四节 形成新的信用机制
1.了解区块链技术如何强化信用信息可靠性
2.熟悉区块链技术如何完善信用建立方式
1.了解区块链技术如何强化信用信息可靠性
2.熟悉区块链技术如何完善信用建立方式
强化信用信息可靠性:1、保证银行客户信息数据不可篡改;2、防范道德风险
完善信用建立方式:借助大数据技术,存储用户信用记录到区块链,无法篡改,无法修饰,无须经过第三方金融机构;保证银行能够得到更加全面准确的数据
第五节 风险管理升级
1.掌握区块链技术可以在哪些方面实现银行风险管理升级
2.了解区块链技术如何防范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风险
3.了解区块链技术如何防范商业银行内部经营风险
4.掌握区块链技术如何防范商业银行业务风险
1.掌握区块链技术可以在哪些方面实现银行风险管理升级
2.了解区块链技术如何防范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风险
3.了解区块链技术如何防范商业银行内部经营风险
4.掌握区块链技术如何防范商业银行业务风险
实现银行风险管理升级
1、防范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风险
全球互信、获取客户身份、账户变动和交易历史进行合法性和规范性审查,验证信息有效性
2、防范商业银行内部经营风险
1、人与技术融合夯实流动性风险管理基础
2、人与技术融合防范操作风险
3、人与技术融合防范信用风险
4、强化技术安全
5、以人为本
3、防范商业银行业务风险
1、银行贷款业务实时监督
2、投资监督实时化
3、完善保理业务
第六节 银行业应用区块链技术前景展望
了解银行业应用区块链技术前景展望
了解银行业应用区块链技术前景展望
第五章 区块链在保险业的应用
第一节 区块链促进保险行业改革
1.了解当下保险行业经营存在的问题
2.掌握区块链与保险行业的“基因”相似性
3.熟悉区块链技术运用到保险业务各场景中如何改善保险行业面临的问题
1.了解当下保险行业经营存在的问题
2.掌握区块链与保险行业的“基因”相似性
3.熟悉区块链技术运用到保险业务各场景中如何改善保险行业面临的问题
当下保险行业经营存在的问题:业务运营成本高、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事件频发、数据信息公开与保证投保人隐私难以兼顾、顾客满意度较低,保险产品个性化创新不够,行业缺乏吸引力
区块链与保险行业的“基因”相似性
1、两者兼具社会性
2、两者兼具唯一性
3、两者兼具安全性
4、两者兼具时间性
区块链技术运用到保险业务各场景中如何改善保险行业面临的问题
1、区块链去中心化特征助力保险脱媒
2、区块链信息共享特征降低保险行业信息不对称
3、区块链信息透明特征增强投保人信用度
4、区块链自治特征提升保险理赔效率
5、区块链数据不可篡改特征保障信息安全
6、区块链数据匿名性特征保障隐私安全
第二节 升级信用基础设施
1.熟悉保险行业由于信任问题带来的业务痛点
2.掌握区块链技术如何重塑保险行业信任体系
3.掌握区块链技术如何预防保险欺诈
1.熟悉保险行业由于信任问题带来的业务痛点
2.掌握区块链技术如何重塑保险行业信任体系
3.掌握区块链技术如何预防保险欺诈
保险行业由于信任问题带来的业务痛点
1、被动消费模式,不信任
2、核保、承保环节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风险
3、骗保行为与纠纷
4、信任问题
区块链技术如何重塑保险行业信任体系
去中心化,保险公司将全部的资产经营活动信息以及所有产品信息记载在政府要求的区块链板块中;保险机构运用区块链技术,核验投保人的身份以及投保记录,全网监督
去中心化和时间戳记账,更好地保护客户隐私,也能解决阻碍保险行业发展的道德风险以及信息不对称风险
掌握区块链技术如何预防保险欺诈
1、分享欺诈性索赔,帮助识别不良行为
2、完善客户信息信用基础设施,可以较好地识别保险欺诈行为,降低法律合规成本,预防金融犯罪的发生
3、区块链存储数据的标准化可以改善数据的质量并减少被错误划分为可疑数据的数量,不可篡改可以让保险记否在了解客户并对欺诈行为进行辨别的过程更加流畅,提高监管效率
第三节 商业模式的创新
1.掌握区块链技术创新保险行业商业的分类
2.了解区块链技术如何创新互联网保险商业模式
3.了解区块链技术如何创新互助保险商业模式
1.掌握区块链技术创新保险行业商业的分类
2.了解区块链技术如何创新互联网保险商业模式
3.了解区块链技术如何创新互助保险商业模式
区块链技术创新保险行业商业的分类
推动互联网保险商业模式创新
解决互联网保险存在风险
衍生规范的P2P/众筹保险模式
推动互助保险商业模式创新
区块链技术解决互助保险运营问题
信息共享,降低了互助保险的信息不对称以及逆向选择风险,交易的可追溯性降低了道德风险;从来降低了管理费和管理难度
自主化保险商业模式创新
企业联盟商业模式创新
第四节 智能合约的运用
1.掌握保险行业智能合约包含的要素
2.掌握智能合约在保险购买阶段流程图
3.掌握智能合约在保险合同执行阶段流程图
4.了解智能合约在保险行业应用场景
1.掌握保险行业智能合约包含的要素
2.掌握智能合约在保险购买阶段流程图
3.掌握智能合约在保险合同执行阶段流程图
4.了解智能合约在保险行业应用场景
保险行业智能合约包含的要素
合约发起人、合约购买人、赔付需满足的条件、赔付金额数量、保险金数量
智能合约在保险购买阶段流程图
智能合约在保险合同执行阶段流程图
智能合约在保险行业应用场景
航空意外险、车险、农作物索赔、汽车租赁险、旅游险、智能家庭财产险、医疗保险
第六章 区块链在证券业的应用
第一节 降低证券登记业务成本
1.熟悉证券登记业务的发展历程
2.掌握我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登记服务种类
3.熟悉区块链技术如何变革证券登记业务
1.熟悉证券登记业务的发展历程
2.掌握我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登记服务种类
3.熟悉区块链技术如何变革证券登记业务
证券登记业务的发展历程
1、证券登记纸质凭证
2、无纸化变革
3、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成立:2001.3.30成立,2001年10月1日起,中登
我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登记服务种类
初始登记
变更登记
过户登记(集中、非集中过户登记)、非过户登记、其他登记
退出登记
区块链技术如何变革证券登记业务
1、维护中央登记机构公信力
2、简化证券登记业务流程降低成本
3、保障证券登记业务安全连续
第二节 简化证券结算流程
1.熟悉现行证券结算流程
2.了解当下证券结算流程的弊端
3.熟悉区块链技术运用在证券结算流程优势与局限
1.熟悉现行证券结算流程
2.了解当下证券结算流程的弊端
3.熟悉区块链技术运用在证券结算流程优势与局限
现行证券结算流程
清算
交易数据接收
交易所向结算公司传输数据
清算
应收应付进行轧抵
发送清算结果
请清算结果发送给各结算参与人
交收
组织证券或资金以备交收
收到结果后进行组织
证券交收和资金交付
完成证券资金的交接
发送交收结果
中国结算公司发给结算参与人
结算参与人划回款项
向中国结算公司划出款项
交收违约处理
资金、证券交收违约处理
当下证券结算流程的弊端
信用风险
中心化的系统带来的隐患
中间交易环节成本高
区块链技术运用在证券结算流程优势与局限
优势
1、降低数据管理成本和协调成本
2、自动清算并结算
3、灵活的结算时间
4、安全性增强
局限性
1、技术发展滞后带来的成本增加
2、通讯延时问题
3、监管风险
第三节 化解结算风险
1.了解证券结算风险
2.掌握区块链技术如何化解证券结算风险
1.了解证券结算风险
2.掌握区块链技术如何化解证券结算风险
了解证券结算风险(根据风险的成因分类)
信用风险
市场风险
操作风险
流动性风险
国家风险
声誉风险
战略风险
掌握区块链技术如何化解证券结算风险
去中心化,信用机制,实现了结算系统的扁平化架构,结算程序简单,法律关系更为清晰明了
DLT(分布式账本技术)公开化、透明化,防止人为操纵和篡改的资产交易记载和证明体系
证券持有模式以直接持有为主
证券交易无中央对手方(CCP),无需合同替代
第七章 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的应用
第一节 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介绍
1.熟悉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历史
2.了解供应链金融的产业规模
3.熟悉供应链金融发展制约瓶颈
1.熟悉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历史
2.了解供应链金融的产业规模
3.熟悉供应链金融发展制约瓶颈
熟悉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历史
第一阶段:“1+N”模式,供应链围绕某一核心企业,从原材料,产品生产到销售,形成完整的一条供应链
第二阶段:“四流合一”,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通过虚拟网络融合
第三阶段:“N+1+N”平台发展模式,
了解供应链金融的产业规模
2005年3W亿,2016年12.6W亿,2020年近15W亿
熟悉供应链金融发展制约瓶颈
1、供应链金融信息方面的限制
最大瓶颈
2、信用管理方面的限制
企业和个人的诚信意识不够强
缺乏相应的失信惩罚机制
国内信用系统建设尚处于初期阶段
3、风险管理方面的限制
4、资金方面的限制
第二节 区块链创新供应链金融业务场景
1.掌握区块链技术如何完善供应链金融的不足
2.熟悉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场景
3.了解区块链技术和供应链金融 ABS 的结合方式
1.掌握区块链技术如何完善供应链金融的不足
2.熟悉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场景
3.了解区块链技术和供应链金融 ABS 的结合方式
1.掌握区块链技术如何完善供应链金融的不足
1、区块链简化业务模式建立强信任关系
2、区块链保障数据安全
3、区块链创新供应链金融的交易制度
2.熟悉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场景
1、基于存证的交易真实性证明
2、基于加密数据的交易确权
3、基于智能合约的合约执行
4、基于账本的信用拆解
3.了解区块链技术和供应链金融 ABS 的结合方式
1、多方共同维护账本,呈现真实资产
2、穿透式底层资产监管
3、供应链资产数字化,奠定资产证券化基础
4、实现供应链金融资产ABS的全生命周期监控
第三节 区块链赋能供应链金融平台
1.掌握区块链技术赋能供应链金融平台的具体结构
2.了解“债转”平台的运行流程
3.熟悉“债转”平台解决的问题
1.掌握区块链技术赋能供应链金融平台的具体结构
2.了解“债转”平台的运行流程
3.熟悉“债转”平台解决的问题
1.掌握区块链技术赋能供应链金融平台的具体结构
开放式的系统架构,供应链上各个企业能够实现灵活的对接,链条上的交易记录全部被真实完整的记录
2.了解“债转”平台的运行流程
1、凭证签发阶段
2、凭证的流转阶段
3、凭证的融资阶段
4、凭证到期阶段
3.熟悉“债转”平台解决的问题
1、为中小企业提供新的融资渠道
2、全新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
3、加强了中小企业管理资金的能力
第八章
区块链技术在其他金融相关场景的应用
区块链技术在其他金融相关场景的应用
第一节 开创会计审计新模式
1.了解区块链如何完善会计模式
2.熟悉传统审计与实时审计存在的问题
3.掌握区块链如何完善审计模式
1.了解区块链如何完善会计模式
2.熟悉传统审计与实时审计存在的问题
3.掌握区块链如何完善审计模式
了解区块链如何完善会计模式
1、重塑会计纠错方式
2、重塑会计计量属性
3、重塑会计记账方式
4、完善企业内部控制
5、转变会计人员职能
熟悉传统审计与实时审计存在的问题
传统审计
1、审计时间滞后性
2、会计信息存储的复杂性
3、审计工作效率低
4、审计覆盖范围具有局限性
实时审计
1、获取数据易缺失
2、电子数据易篡改且不易发现
3、数据安全性低
掌握区块链如何完善审计模式
1、提高源数据质量
2、提高审计数据的安全性
3、数据不可篡改
4、提升审计工作效率
第二节 创新风控征信模式
1.熟悉我国征信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掌握区块链技术如何解决征信行业存在的问题
1.熟悉我国征信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掌握区块链技术如何解决征信行业存在的问题
熟悉我国征信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手工审核效率低,成本高
2、严重的信息孤岛
3、数据源难以整合
4、数据准确性问题
5、监管体系不健全
掌握区块链技术如何解决征信行业存在的问题
1、区块链使信息主体隐私和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2、区块链降低了金融征信信息交易成本
3、区块链消除数据孤岛
4、征信信息的数据维度和共享性得以提升
5、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信息透明,提供监管保障
第三节 推动资产管理的转型
1.熟悉区块链技术在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的前景
2.熟悉区块链技术在保险资产管理业务的前景
3.熟悉区块链技术在信托行业资产管理业务前景
1.熟悉区块链技术在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的前景
2.熟悉区块链技术在保险资产管理业务的前景
3.熟悉区块链技术在信托行业资产管理业务前景
熟悉区块链技术在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的前景
区块链的共享账本、智能合约、隐私保护、共识机制可应用于资管业务运作每一个过程,突出信息共享和资产使用情况;建立相应的区块链债券等级和资产公证体系以及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熟悉区块链技术在保险资产管理业务的前景
1、助力分业监管向全面统一监管的转变
2、助力监管识别关联交易
3、助力监管实时追踪
熟悉区块链技术在信托行业资产管理业务前景
1、提高信托行业利润水平
2、降低信托行业风险
3、优化信托业务流程
第九章
金融区块链发展需求及展望
金融区块链发展需求及展望
第一节 区块链技术前沿与应用前景
1.了解区块链技术前沿
2.了解区块链在金融应用中的发展机遇
1.了解区块链技术前沿
2.了解区块链在金融应用中的发展机遇
区块链技术前沿
1、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落地的精简提升
2、共识机制的效率
3、数字孪生技术的辅助
区块链在金融应用中的发展机遇
留存鉴权、行业拓展、选举投票、能源应用、跨境支付结算、新型互联网
第二节 金融区块链创新的发展需求及风险
1.了解区块链在金融应用中的发展需求
2.了解区块链在金融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了解区块链在金融应用中的发展需求
2.了解区块链在金融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区块链在金融应用中的发展需求
区块链在金融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金融区块链监管经验与思路
1.了解代币的分类
2.熟悉金融区块链国际监管经验
3.了解我国现有区块链监管现状
1.了解代币的分类
2.熟悉金融区块链国际监管经验
3.了解我国现有区块链监管现状
代币分类
区块链内部价值代币:支付型代币
区块链外部价值代币:资产型代币与实用型代币
混合型代币
熟悉金融区块链国际监管经验
1、具有与法定货币之间进行兑换的业务属于支付服务,必须获得审慎监管机构的授权并取得许可证
2、加密数字货币交易所运营商需要在国家金融监管部门进行注册,要求将法定货币、数字货币基金监管和管理分开
3、发行的代币符合证券定义的,要求你有证券交易商身份运营牌照
4、试点监管改革
我国现有区块链监管现状
禁止从事代币发行活动
严厉打击利用区块链进行概念炒作行为
尝试监管“沙盒”
云计算与信息安全
20
20
第一章 云计算简介
云计算定义、发展阶段、发展环境
云计算就是把计算资源都放到因特网
云计算五大特征的理解
根据NIST的定义,云计算具备的五大特征是:按需自主服务、无处不在的网络接入、资源池、快速弹性和按使用付费
云计算的五大关键技术
虚拟化技术、海量数据分布式存储技术、分布式资源管理技术、编程模型技术、云计算平台管理技术
四大部署模型
私有云、社区云、公有云、混合云
第二章 云计算市场发展概括
三大服务模式
IaaS 基础设施即服务
PaaS 平台即服务
SaaS 软件即服务
虚拟化是私有云计算基础架构的基石
第三章 云计算的发展环境
政策现状
国际云计算政策:从推动“云优先”向关注“云效能”转变
国内云计算宏观政策:体系日趋完善
2012/9,科技部发布了《中国云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
云计算工作重点进一步明确
协同治理体系-初步形成
信用管理成为市场监管新抓手
云服务企业信用评级
不良失信行为
自律工作开展
服务能力可信
市场规模
云计算发展热点
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及趋势:呈稳定增长态势
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及趋势:快速增长态势
用户基础需求
基础需求、扩展需求、优化需求、极致需求
第四章 云计算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金融云相关政策
2016.7 《中国银行业信息科技“十三五”发展规划监管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
《可信金融云服务(银行类)》
金融云概念
云计算技术核心理念
在于资源共享与弹性调配
金融云的定义
即是指专门面向银行、券商、保险等金融机构的业务而量身定制单的,集互联网、行业解决方案、弹性IT资源为一体的云计算服务
金融行业云服务需求
金融云服务使用目的、国内金融云市场规模、服务安全性和可持续性需求
金融行业上云实践
工商银行案例、招商证券案例、众安保险案例、平安云案例、蚂蚁金融云案例。
由于金融机构无系统包含重要敏感数据,目前对公有云的接受程度相对落后其他行业
第五章 金融云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金融云应用面临的机遇
传统金融机构金融云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将进一步提升;
将云计算技术赋能中小金融银行将是未来金融云发展趋势;
公有云的监管将日趋严格,行业云或更加受监管认可
金融云应用面临的挑战
业务形态对网络运维和管理提出挑战;
行业形态对网络整体架构提出挑战
第六章 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
信息安全定义
是指信息系统(包括硬件、软件、数据、人、物理环境及其基础设施)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 正常地运行,信息服务不中断,最终实现业务连续性
信息安全基本属性
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和不可否认性
信息安全理念演进
通信安全发展阶段、计算机安全发展阶段、信息安全发展阶段、信息安全保障发展阶段
信息系统的构成
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与通信设备、信息资源、信息用户和规程。
信息安全的构成
技术体系
主要包括技术机制与技术管理,技术机制涉及信息系统运行环境和系统安全相关技术,技术管理包括安全策略与服务、密钥管理、审计相关的状态检测和入侵监控
组织机构体系
涉及机构、岗位和人事相关内容
管理体系
涉及制度、培训和法律相关内容
信息安全保障三要素
人、技术、管理
信息安全需求
物理安全、系统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应用安全、安全管理
信息安全基础技术
病毒检测与清除技术、安全防护技术、安全审计技术、安全检测与监控技术、解密与加密技术、身份认证技术
信息安全服务类别
安全咨询服务、等级测评服务、风险评估服务、安全审计服务、运维管理服务、安全培训服务
资质认证
信息安全产品测评、信息系统认定、信息安全服务资质认定、信息安全专业资质认定
信息安全标准组织
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nternationalElectrotechnicalCommission,IEC)、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分局(ITUTelecommunicationStandardizationSector,ITU-T)
信息系统安全的五个等级
公安部主持制定、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7895-1999《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被认为我国信息安全标准的奠基石。准则将信息系统安全分为5个等级
自主保护级
系统审计保护级
安全标记保护级
机构化保护级
访问验证保护级
信息安全道德规范三原则
整体原则、兼容原则、互惠原则
第七章 信息安全产业概括
信息安全产业链
硬件、软件、信息安全服务
中国信息安全重点应用领域
政府、电信、银行、能源、军队
国内信息安全战略与政策文件
2016年12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正式发布《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这是我国第一次向全世界系统、
明确地宣布和阐述对于网络空间发展和安全的立场和主张,是指导国家网络安全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明确地宣布和阐述对于网络空间发展和安全的立场和主张,是指导国家网络安全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国内信息安全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管理层面: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人员意识。法律法规层面:法律法规体系还尚处制定及规划阶段,使现有的法律法规不完善,部分法律法规建设跟不上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
国外信息安全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缺乏专责信息安全人员,缺乏保护个人隐私信息相关法规,黑客及恶意软件威胁日增,缺乏足够预算以提
第八章 信息安全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金融信息安全需求
《金融行业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引》适用于金融机构(包括其分支机构)的系统规划建设部门,包括应用开发、系统使用、系统运行、内部监察、安全管理、审计等部门。也可作为信息安全职能部门进行监督、监察和指导的依据。
金融行业技术类安全要求根据其保护的侧重点不同,可将基础控制点分为以下四种:信息安全类(S类)、服务保证类(A类)、通用安全保护类(G类)、金融行业增强安全保护类(F类)
信息安全发展的四个阶段
1、基本防护阶段
2、适应性防护阶段
3、主动防护阶段
4、自主可控阶段
信息安全管理的定义
信息安全管理(InformationSecurityManagement,ISM)是全方位、整体性的工作,必须涵盖三个层面——管理层面、技术层面、实体层面。信息安全管理描述了企业或组织保护资产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免受威胁和漏洞影响所需要实施的措施
息安全管理的三大支柱
人员(people)、程序(process)、技术(technology)
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包括的主要内容
企业信息安全战略规划、企业信息安全治理、企业信息安全政策制度、企业员工信息安全管理、企业信息安全的风险管理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nformationsecuritymanagementsystem,ISMS)是一套系统式管理企业敏感数据的策略和程序。ISMS的目标是通过主动限制安全漏洞的影响来最小化风险并确保业务连续性,有助于有效的风险管理和缓解策略。
信息安全管理标准
ISO/IEC 27001(前身为 BS 7799-2) 的标准着重于如何实施 ISMS,并在 2002 年版本要求企业使用一种为Plan-Do-Check-Act 的循环性方法来持续改进信息安全政策,简称 PDCA 循环。
信息系统安全五个保护等级
自主保护级、系统审计保护级、安全标记保护级、结构化保护级和访问验证保护级。
信息安全法律法规
共四类:通用性法律法规、惩戒信息犯罪的法律、针对信息网络安全的特别规定、规范信息安全技术及管理方面的规定
第九章 金融信息安全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众筹平台
机遇:
客户方面
客户需求不断拓展,反向驱动众筹平台安全管理持续创新
客户群体扩展到安全风险较大的中小微企业
产品和服务方面
更加垂直化
呈现以股权众筹平台为核心的安全管理趋势
渠道方面
区块链及时的出现以及应用用于解决信任缺乏的问题
区块链技术实现数据的高效共享
区块链具有确保合约履行不被篡改,拓展了众筹渠道的应用安全
挑战
行业方面
股权投后管理和推出机制不完善
“领投+跟投”的制度提高了信息安全的风控难度
传统运营制度增加了项目的运营安全风险
合规监管方面
缺乏成型的规范,缺乏监督资金使用的标准
容易陷入非法集资陷阱
透明度与信息披露水平待提升
人才培育方面
欠缺金融工作经验的个人,容易进行虚假宣传
网贷平台
机遇
客户方面
应用数据和技术模型进行贷款承销是一种信息安全管理的创新
网络借贷平台能够为那些以往不能货代贷款的群体提供贷款的潜在市场空间
基于数据的金融科技似的网络借贷平台的信用风险识别和防控能力大大增强
产品和服务方面
基于信用风险评估技术优化借贷产品和服务的体验
依托金融科技创新网络借贷平台的服务方式
渠道方面
基于移动化和线上线下整合的渠道模式,降低信息安全管理的信用风险
挑战
行业方面
缺乏网络借贷信息安全管理标准为用户个人信息安全管理带来较大风险
用户信息安全意识薄弱加剧了行业自律问题的凸显
网络借贷平台使用过程缺乏统一的信息安全管理规范
合规监管方面
网络借贷平台的法律属性尚未得到正式认定
网络借贷平台信息安全管理危害的程度和方式未得到有力的法律保护
人才培养
网络恶意攻击较多,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
信息安全投入比重较低,缺乏专业技术研发团队
网络借贷平台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层次不齐
移动支付
机遇
客户方面
为不断增加的客户群体和应用场景提供征信安全保障
商品和信息的过剩催生移动支付的信息安全管理需求
健全的移动支付安全保障体系成为影响客户保留的关键因素之一
产品和服务方面
大数据提升了支付机构的客户信息安全增值服务能力
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广泛应用于支付端和收款端场景中
新型支付方式为移动支付平台的信息安全管理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渠道方面
金融脱媒推动了移动支付平台提供的服务扩展到更多金融服务领域
移动支付平台与商业银行等机构跨界合作能够提供完善的信息安全保障
挑战
行业方面
滞留和代售资金容易导致资金安全和支付风险
经营资格的认知和保护增加了行业安全发展的门槛
恶意竞争加剧移动支付平台的交易信息安全管理隐患
合规监管方面
移动支付网络安全管理在制度上缺失
安全意识薄弱
安全及时防护能力有待提升
人才培育
复合型人才及技术储备
多技术综合利用
市场规范趋严,监管科技人才待重视
供应链金融
供应链金融是核心企业与银行之间达成的,一种面向供应链所有成员企业的系统性融资安排
机遇
5G与物联网通识
15/6.25%
15/6.25%
第一章 5G概述
移动通信技术发展阶段
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主要采用的是模拟技术和频分多址技术。主要用于提供模拟语音业务
第二代2G:主要采用的是数字的时分多址技术和码分多址技术。主要用于提供数字化的语音业务及低速数据业务
第三代3G:在2G基础上进一步演进的以关宽CDMA技术为主,并能同时提供语音和数据业务。主要用于提供包括语音、数据、视频等丰富移动多媒体业务
4G:集3G技术与WLAN于一体,主要提供快速传输数据、高质量音频、视频和图像等服务
5G定义
标志性能力指标
Gbps 用户体验速率
一组关键技术
大规模天线阵列
超密集组网
新型多址
全频谱接入
新型网络架构
5G关键性能指标
用户体验速率
连接数密度
端到端时延
峰值速率
移动性
5G产业发展环境
政治环境
宽带中国战略
“互联网+”行动计划
三网融合政策
经济环境
国民经济
工业经济
数据经济
行业环境
移动互联网
网络社会
第二章 5G技术及其发展
5G无线关键技术
大规模天线
超密集组网
全频谱接入
新型多址
新型多载波
先进调制编码
终端直通技术
灵活双工
全双工
频谱共享
5G网络关键技术
网关控制转发分离
控制功能重构技术
新型连接管理和移动性管理
移动边缘内容与计算技术
按需组网
统一的多无线接入技术融合
无线MESH和动态自组织网络
无线资源调度与共享
用户和业务的感知与处理
定制化部署和服务
网络能力开放
我国粤港澳大湾区技术发展情况
广州:重点部署,连片覆盖
深圳:
技术发展整体概况:5G作为新一代无线移动通信发展的主要方向,受到世界各主要国家的高度重视,5G应用场景讲从移动互联网扩展到物联网领域,需要全新的网络架构和无线接口框架来同时满足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需求,为解决多样化应用场景提供保障,这既是巨大的技术挑战,同事也孕育着巨大的创新空间
主要国家演进计划
欧盟:5G PPP 计划
英国:下一代移动技术,5G战略
日本:5G研究组
韩国:5G Forum
美国:全球5G大会
第三章 5G典型应用场景
5G网络三大技术应用场景
eMBB 增强的移动宽带
uRLLC 高可靠低时延通信
mMTC 超大连接低功耗
5G八大典型应用场景(云VR/AR、联网无人机、车联网、医疗健康、智慧电网、智慧园区、工业互联网、智慧港口)
第四章 5G在金融领域的影响和应用
5G对金融领域的作用路径
直接作用
稳定性、安全性、高速度
间接作用
优化和创新现有的金融服务模式和体验,包括连接速度、产品形态、触达渠道和服务模式等
金融服务的创新变革,在万物互联背景下发展金融新业态
5G生态全景图
5G 标准圈、5G 服务器、5G应用圈
5G对金融科技影响
提升金融科技服务便利性和广泛性、加深金融科技风险
5G在银行领域的应用发展情况
5G技术推动银行网点创新变革
5G技术的商业也将减少客户贷款流程的繁琐和申请材料的复杂
银行支付 方式也在5G的助力下得到新的拓展
维度更广、可信度更高金融信用评级体系在5G环境下得以实现
5G实现动产融资
5G让无人银行的建立和使用成为可能
银行和电信运营商公司联手建立5G金融联合创新实验室
5G在证券领域的应用发展情况
5G提升首次公开募集上市等规范化和透明化程度
5G在证券领域的应用也可以增加量化交易可操作性
5G技术升级优化投资理财领域的智能投研业务
5G带来的心业务模式也将改变证券行业的风险管理理念、模式和流程,增强风控管理能力
5G在保险领域的应用发展情况
5G升级保险服务体验并探索其领域新业态;主要通过赋能物联网,从而通过物联网技术在各领域的创新变革,催生更多保险行业的创新 服务功能
5G在互联网金融应用发展情况
5G将打破区域和空间障碍,关系人类所有生产生活流程中每一点、跨越行业界别、打破单个价值体系的封闭性,将各种线上线下服务业务融合,加快普及互联网金融业务创新拓展,刺激金童与互联网融合,最终产生异于传统的全新认识,全新行为和全新价值的金融体系
5G在通信金融应用发展情况
5G对金融的其他作用影响
加快金融与制造业融合、赋能供应链金融
第五章 5G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5G四大愿景
合理降低成本
以用户为中心的网络
基于业务感知的网络优化
多制式和多模式网络的融合
5G发展带来的机遇
产业变革、推进文化革新、提高生活质量、助力智慧城市的建设
5G发展挑战
技术挑战
毫米波的物理学特性
设备技术演进挑战
组网架构挑战
天线阵列的设计问题
5G测试战略挑战
网络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挑战
安全隐私挑战
5G新技术新特性带来的安全性与挑战
5G海量终端及其应用场景融合面临的安全风险与挑战
5G终端用户的隐私安全威胁
建设发展挑战
运营商部署成本问题
大小基站并存的部署问题
当地政策法规及本土因素
基站电力容量、天面条件
基站光纤部署
国家和机构间的标准统一及频谱的分配
运营商未来的盈利模式
5G巨额投资
演进路径选择
第六章 物联网概述
物联网的定义
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传感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 每一个数据可以作为独立的单元采用数据恢复技术)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
物联网的三大特征
全面感知、可靠传递、智能处理。
物联网的四层架构
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
物联网行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国际方面(美国、德国、欧盟、日本、韩国);国内方面(产业发展、技术发展、专项资金、人才培养)
物联网行业发展的经济与社会环境
当前经济形势对于物联网发展的影响、实现物联网普及的三方面努力
物联网标准组成
通信协议、物理接口、数据接口、信息安全和网络管理
物联网标准建设原则
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兼容相组合的原则
坚持顶层设计的原则
坚持提升安全机制的原则
坚持国际合作
坚持民用标准与军用标准兼容
坚持注重当前应用兼顾长远发展
物联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机遇
应用需求的升级为物联网带来了新的 机遇
技术的产生与应用为物联网的发展赋能
挑战
缺乏产业整合和领导
物联网的安全性日益突出
标准体系还不完善
第七章 物联网关键技术
物联网通信技术性能
传感网络
传输网络
应用网络
物联网关键技术发展趋势
传感器、芯片、模组、物联网平台
网络接入技术
NB-IoT
eMTC
Lora
第八章 物联网产业分析
物联网产业链层次结构及例子
感知层
通用电气
网络层
华为
应用层
Intel
物联网产业链架构细分环节具体作用、内涵、涉及到的提供商
传感器/芯片 制造商
物联网核心部分,主要用于进行物体识别及信息采集的传感器件
ARM、英特尔、高通、华为海思==
软件提供商
物联网平台提供商
系统集成商
应用服务器提供商
网络服务提供商
运营服务提供商
用户
物联网产业发展趋势
发展动能不断丰富,带动物联网在全球的持续发展
物联网应用场景持续拓展,应用新特性不断显现
物联网产业力量不断增强,但供需对接仍需推进
物联网生态之争愈演愈烈,边云边核心加快布局
物联网与多样化技术加快融合,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物联网产业发展问题
较为分散的技术标准体系、相对落后的技术开发情况、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尚不健全的法律制度、安全管理机制不健全
我国物联网产业总体发展情况
取得阶段性进展、总体产业规模增长迅速、公共网络M2M连接数加速增长、产值超10亿元的骨干企业
我国物联网地方产业集群发展情况
长江三角洲——物联网技术和应用的起源地
珠江三角洲——国内电子整机的重要生产基地
环渤海地区——研发、设计、设备制造及系统集成基地
中西部地区——产业起步晚但发展迅速
第九章 物联网应用场景
物联网应用类型
面向需求侧的消费性质的物联网:将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相结合的移动物联网
消费型物联网应用场景
智能家居
八大主要单品
智能插座
智能门锁
智能窗帘
智能灯
智能冰箱
智能洗衣机
智能空调
智能音响
智能交通
智能零售
面向共给侧的生产性物联网:将物联网痛工业、农业、能源等传统行业进行深度结合,从而形成的 行业物联网
生产性物联网应用场景
工业化互联网
农业互联网
智慧能源
智慧城市的物联网
智慧城市物联网应用场景
城市智能化
构建城市物联网公共服务体系
建构物联网公共设施监控
物联网食品跟踪
另外市政管理:包括城市应急体系、城市地图导航、城市环境管控
第十章 物联网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物联网产业趋势机遇
应用引领产业的发展
标准体系逐渐成熟
综合性平台即将出现
商业模式逐渐优化创新
发展动力不断丰富,内在动力不断增强
物联网融合新时代市场前景
物网融合趋势
挑战
安全问题、标准滞后、安全保障机制不完善、技术问题待攻克、盈利模式需探索、传播的伦理挑战、信息管控难度大
物联网发展的战略建议
物联网平台体系、物联网产业发展体系、物联网与其他行业融合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