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
2021-05-17 14:50:16 0 举报
大结局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上线阶段
创建相应测试Job
遵守测试发包节奏
线上监控
Flow
每日汇总bug
按要求执行测试
UI图
创建测试Job
项目总结
开发
UCP
需求阶段
生成测试计划
测试执行阶段
自动化统计表格
产品/UI
测试
发布阶段
Job
复盘时间1、对本次需求进行梳理和总结,继续完善测试用例并归档,形成知识文档(业务知识建议放在自己部门下),定期进行分享2、上线T+1日完成本次项目复盘缺陷统计:1、遵守缺陷管理规范,可以使缺陷统计更加精确2、对Bug进行分类,多维度、多角度进行Bug的分析改进措施:1、针对复盘会上提出的问题,做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并且落实2、在下一个复盘中,回顾改进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需求宣讲
测试准备阶段
参加概要设计
遵守测试发包规范
测试活动
参加开发详设
内部评审
维护OTP测试用例
线上验证
评审UI图
自动化脚本
开发详设
遵守bug提交规范
做好测试执行记录
参加/组织项目复盘
如果公司有采用灰度发布的话,才会有这个发布阶段线上监控:1、观察是否根据上线前制定的发布方案,正确的进行了发布,灰度范围是否正确2、其他同上线阶段的线上监控。收集反馈:1、收集业务方反馈的问题或者是优化点,针对这些与产品及开发确定排期是否可全部发布:1、根据发布方案,评估是否可以进行全部发布
内部评审测试用例
编写测试用例
提供账号知会UI
用例评审
冒烟测试:1、开发提测之后,测试人员可先进行冒烟测试,提前发现主流程问题,冒烟测试存在严重问题,可打回给开发,拒绝提测测试环境:1、原则上测试人员,须在上预生产之前完成所有用例,部分用例无法执行的可酌情在预生产环境中测试2、期间产生的Bug,根据Bug管理规范进行处理3、尽量实现自动化,后续也会对自动化覆盖率进行统计,帮助完善自动化测试用例测试执行:1、测试发包节奏,内部测试每工作日发包两次, 1)头天下班前(比如20点)发包,方便次日可以直接开始测试工作 2)14:00 若涉及外部上下游功能的部署,需在测试沟通群知会大家无异议后,再行部署发包2、测试发包规范: 1)出现阻塞性bug视为发包失败,修复后需立即进行发包 2)无阻塞性bug,待bug基本修复完成(比如80%)或一轮测试完毕,再进行统一发包3、记录要用到的SQL语句、调用的上下游接口、高频/线上bug测试/复现方法/产生原因/解决方案、高效好用的测试方法和技巧,可能的风险和遇到的问题,已知bug等(原则:让不熟悉本模块业务的测试人员可以快速上手,按质按量完成测试工作)4、在UCP对应模块建立任务,工时按实际耗时进行填写,如今天测试某模块耗时2小时,下班前要保证完成当天的测试执行任务5、测试环境,通常执行2轮测试 1)第1轮测试要求:冒烟测试通过、无阻塞bug,全用例执行完毕 2)第2轮验证第1轮测试的bug,全用例执行完成、兼容性测试、交叉测试,和进行探索性测试,第2轮测试无未解决bug,已知bug均记录妥善的应对方案,具备进入预生产环境的条件6、根据实际测试情况,维护OTP的测试用例沟通与协作:1、对于需求问题,积极与产品和开发进行沟通,及时报告进度,反馈风险2、推荐产品、开发、测试能够参加每日站会,及时反馈问题,暴露风险,每日16:45前汇总现有bug及对应的等级,要求开发做到日清,未能日清的bug需列出,并记录原因3、界面稳定后,提供测试账号给UI,验证UI保真等效果预生产环境:1、原则上测试人员,须在上线之前完成所有用例,部分用例无法执行的与产品及开发沟通解决方案,方案落实之后根据方案进行处理2、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开展探索性测试协助验收:1、协助产品进行验收测试,评估是否达到上线标准2、制定上线计划,上线计划应包含上线计划、发布计划、线上验证范围、应急处理方案、回退方案,尽量保证项目能够完美上线
复盘阶段
参加需求评审
概要设计
测试创建
Story
开发拆解
编写用例
线上验证:慎重!有条件的话,一般只会做一些简单的验证操作,禁止出现高危操作,对于未知的操作不盲目操作,必须保证对线上环境的0影响线上监控:通过公司的监控平台,观察系统是否运行稳定,一般会看下项目是否有报错,各项机器指标是否正常等线上问题处理:1、线上问题处理第一处理原则,将影响降到最低。对于没有把握的操作,及时请教相关人员2、根据验收标准,确定问题处理方式,一般有:终止上线回退版本、修复后再次上线、确定修复时间继续上线。
组织测试用例宣讲
需求前期:1、提前了解后续大致的需求内容,提出合理的见解及看法2、需求宣讲之前,先需求文档过一遍,了解需求背景,思考本次需求的必要性,列出疑问点,找出需求不合理或者遗漏的地方,会上进行讨论需求分析:1、检查需求文档 、原型图、 UI 图 ,宣讲时提出的问题是否已完善到需求文档中,是否还存在描述不清楚或者有矛盾的地方,找产品核实和确认,无法及时回复的记录下来持续跟踪。2、分析需求的合理性以及完整性, 针对需求提出自己的看法需求确定:跟踪以上提出的关于需求的问题,沟通需求内容,与产品、开发对本次的需求达成统一的认识
测试范围:1、整理测试思路,确定测试范围,包括本次需求覆盖的范围及本次需求可能影响到的范围2、选定测试策略,确定本次测试侧重点,评估工作量,评估大致时间节点,测试任务多时进行分工用例设计:1、根据需求和分工(若有)在OTP测试平台按规范编写测试用例,标注用例等级,根据测试范围和影响范围生成用例评审计划2、对于一些公共的测试元素,可以形成一些设计规范,也可以运用OTP的公共用例库,形成一些公共的用例模板用例评审:1、在正式用例评审前,须由组内测试人员(非编写用例者本人)进行内部评审,并请相关产品和开发对用例进行预先评审,拉会议商定用例宣讲时间,订会议室2、正式用例评审时,需做好会议记录,也可请其他人员(非测试用例宣讲者本人),记录在评审中提出的问题,需要修改错误的用例、补充遗漏的用例、删除的多余用例3、梳理测试流程,强调重要测试场景,与开发和产品确定本次需求的验收标准完善用例:1、针对用例评审结果(会议记录内容),修改用例,修改完成再次请相关人员进行评审,直至测试用例完整、理解无误,评审无疑问2、通过开发同学的设计文档、设计思路、开发框架了解开发实现,评估可测试性,补充测试点3、扩展思维,多角度(如:并发问题、性能、安全、审计等方面)思考,不断扩大测试范围测试计划:1、生成开发自测计划,一般涵盖的是主流程的测试用例和一些重要功能的用例2、生成冒烟测试计划,基本同开发自测计划3、生成常规测试计划,应包含本次测试范围+影响范围的所有测试用例4、生成预生产测试计划,应包含常规测试中一些重要的测试用例,和测试环境出现问题较多的模块5、生成验收测试计划,根据评审时确定的验收标准筛选的测试用例测试预热:1、准备测试数据、测试环境(配置中心值、基础数据等)、测试场景2、若被测系统与其他系统存在交互,则应该提前与其他系统测试人员进行沟通,确定系统间的测试职责划分,避免重复测试或者遗漏测试3、根据情况,可提前开始接口测试或者提前开始设计自动化测试脚本4、跟踪开发进度,保证在约定时间点提测,开发自测计划由开发执行,须在提测之前执行完成,在提测前一天,开发自测完毕,要预留时间给测试进行冒烟测试,以确保提测成功,不影响次日测试工作的开展
协助产品验收
收藏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