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提问(原书第11版)——尼尔·布朗 斯图尔特·基利
2020-09-03 13:54:51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学会提问(原书第11版)——尼尔·布朗 斯图尔特·基利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前言
“我知道做个慎思明辨的人挺好的,会问很多恰到好处的问题也挺不错,可我就是不知道该问哪些问题,不知道怎么个问法。”
只有公众都能独立思考和判断,民主制度实行起来才会最有成效;也只有经过批判性问题的层层考验后形成的决定和信念,才让我们觉得更加理直气壮。
任何东西想要进入我们的头脑,首先就得接受我们信奉的一些特定标准的检验,我们为此备感自豪。
每天都有人想尽一切办法要说服我们,跟我们死缠烂打,其中很多人都喜欢钻牛角尖走极端,而他们的论说诉诸情感的成分多,诉诸理智的成分少。
这本小书出色地完成了它的既定目标——传授批判性思考和提问的技能。
坚持用这些批判性思维提问也可以巩固我们不断增长的知识,帮助我们更快地发现世界运行的规律,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以及怎样做才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一个人提出批判性思考问题的方式,可能会极大影响到他探询行为的价值。
读者一定要注意提问和倾听的策略,以使对话得以顺利进行,而不是迫使对方关闭对话的渠道。
01 正确提问的好处和方法
乔纳森·海特(Jonathan Haidt)把我们对情感的依赖描述为“一头发怒的大象沿着乡间小道一路蹂躏肆虐,而我们的理智则如同一个弱小的骑手竭尽全力地想要控制住这头大象狂热的撒野行为”。
专家说得再动听,也无法替我们救急
如果不依靠那些知识比我们丰富、可以助我们一臂之力的人,我们就变得寸步难行。
我们要倾听来自不同领域的很多专家、学者的意见,一边听一边评估判断,将这些意见分门别类,做出取舍
我们倾听他们,是为了构建出自己的答案,而不是听了他们的话以后,马上就按他们说的去做,就好像自己是只无助的羔羊,或者是个牵线的木偶似的。
我们有必要依靠自己的大脑
我们必须要理性地掌控自己的信念和结论。
与之相对的选择就是谁留在我们系统1大脑(System 1 Brain)里的印象深,我们就甘愿做谁的精神奴隶。
批判性思维才会解放你的身心,让你有能力监控自己的言行,看看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激发你的批判性思维
所谓批判性地倾听和阅读,即对自己耳闻目见的一切加以系统评判,然后做出回应,这需要一整套的技能和态度。这些技能和态度都建立在一系列环环相扣的关键问题(critical questions)的基础之上。
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是本书使用的一个术语,它的含义包括以下三个维度:
要能意识到它们是一整套环环相扣的关键问题;
有能力在适当时机以适当的方式提出并回答这些问题;
积极主动地使用这些关键问题的强烈渴望。
本书的目标就是激发你朝这三个维度全面发展。
问题一旦被提出来,就要让被问对象做出适当的回应。通过提问,我们传达给被问对象的是“我很好奇”“我想多了解一点这方面的知识”“请帮帮我”。这样的要求体现出我们对他人的尊重。批判性问题的提出是要让所有听到问题的人明白要点,掌握方向。从这方面来说,批判性思维的起点就在于个体要有提高思维能力的强烈愿望。
两种思维方式:海绵式思维和淘金式思维
有一种常见的思维方式因为类似于海绵被放到水中的反应——充分吸收水分,而被称为“海绵式思维”。
第一,吸收外部世界的信息越多,你就越能体会到这个世界的千头万绪。而你获取的知识将会为今后展开更复杂的思考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海绵式思维相对而言比较被动,它并不需要你绞尽脑汁地去冥思苦想,而是来得既轻松又快捷,特别是当你看到的材料被组织得井井有条而又生动有趣时,这种思维方式最有成效。虽然大量吸收外部信息可以提供一个有效的起点,让你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但海绵式思维却有个严重而又致命的缺陷:它对哪些信息和观点可以相信,哪些信息和观点应该摒弃,提供不了任何判断方法。如果读者始终依赖海绵式思维,那么最后读到的是什么,他就会相信什么。
作者不断向你兜售观点,而你应该随时准备与之辩驳,尽管作者本人根本不在场。我们把这种互动方式称为“淘金式思维”(panning-for-gold style of thinking)。
海绵式思维强调知识获取的结果;而淘金式思维则重视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积极与它展开互动。
淘金式思维要求读者问自己一系列既定的问题,以找出最佳的决策或信念。
采用淘金式思维的读者常常质疑作者为什么要提出各种各样的主张。他在书页的边缘写批注,提醒自己注意论证中存在的问题。他时刻与自己的阅读材料进行互动,目的就在于批判性地评价所读的材料,并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得出自己的结论。
淘金式思维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互动性参与,即在作者和读者之间、演说者和听众之间展开的对话。
淘金是思维的检查表
我有没有问为什么想我相信这件事情——别人的动机
我有写下觉得别人沟通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吗——发现的问题
我有没有评估别人说的话——评估的流程
有没有基于别人所说的合理内容形成该主题下的自己的认知?——新增认知
弱势批判性思维和强势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可以用来:①捍卫自己的信念;②对自己当初的信念加以评估和修正。
弱势批判性思维枪口对外维持己见,强势批判性思维扫射一切,随时准备对自己开一枪
弱势批判性思维是利用批判性思维来捍卫自己当前的信念。强势批判性思维是利用批判性思维来评估所有的断言和信念,尤其是对自己的断言和信念加以评估。
弱势批判性思维是利用批判性思维来捍卫自己当前的信念。强势批判性思维是利用批判性思维来评估所有的断言和信念,尤其是对自己的断言和信念加以评估。
弱势批判性思维的目的就是坚决抵制和驳倒那些不同的观点和论证。把那些意见和你不一样的人驳得哑口无言、乖乖认输,以此作为批判性思维的最终目标,也就毁掉了批判性思维隐含的人性化和进步性的特征。
强势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对所有的主张都提出批判性的问题,包括我们自己的主张在内。
当我们思想开放的时候,我们欢迎别人对自己的信念展开批判,而当我们思想封闭的时候,我们就会坚决维护自己的各种信念,容不得别人对自己说三道四。
价值观决定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本书所谓的价值观(values),是指人们认为较有价值的那些观念。
我们在本章中使用“价值观”这个词时,指的是抽象观念,代表某人心中重要和美好的事物。
价值观指的是人们认为较有价值而没有明说出来的观念。它们树立了一定的行为准则,我们据此来衡量人类行为的品质高下。
比萨饼或网球对你来说也许很重要,但正是你赋予抽象观念的重要性最能影响你在面对有争议的社会问题时所做的抉择和行动。比如说,你总是愿意就辅助自杀这一行为与他人辩论,这就离不开你认为“人的生命非常神圣”这个抽象概念,因此,“生命的神圣性”这个抽象观念就是你的价值观。在你列举种种价值观的时候,请注意那些能在很多方面影响到你的观点和行为的重要价值观。你在列举价值观的时候是否遇到了困难?我们可以为你提供一些帮助。价值观就是为我们自己所认可的行为准则,并且希望他人的言行能与之相一致。当我们期望政治代表们能“实话实说”时,我们暗示他们和我们自身的信息就是:诚实是我们最珍视的一个价值观。
价值观就是为我们自己所认可的行为准则,并且希望他人的言行能与之相一致。
我们最常见的倾向就是只愿听那些价值观倾向和我们相似的人的话,这需要我们下大力气去抵制。我们必须要与这种倾向作斗争。
作为批判性思考者,你的目标就是不断追求更好的结论、更好的信念,以及更好的决定。
·自主决断。
·好奇心。
你从别人那里学到的一部分长处就是他们的真知灼见,只要他们的观点符合本书倡导的严密论证的一系列标准就行。
·谦恭有礼。
谦恭有礼可以让我们避免批判性思维经常遇到的一个障碍:就是相信凡是和自己意见不同的人都心存偏见,只有自己才客观公允。
·发自内心地尊重严密的论证。
一旦你发现说理透彻、论证严密的人,不论其肤色、年龄、党派、财富、国籍如何,一定要不偏不倚地信赖他的观点,直到更加透彻严谨的论证出现为止。
我有没有可能是错的呢?
任何下决心死抱自己的结论不放手的人,都有可能找到许多理由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但是,这种论证方式被称作“操纵型论证”(managed reasoning),意思就是说这种论证方式经过事先挑选,以便达成某个特定结论。
让对话进行下去
很多人并不喜欢让别人对他们的思考过程逐一提问,他们常把别人的提问当成不怀好意,没事找茬。
一个论证(argument)是由两种形式的陈述结合在一起构成的:即一个结论和支持这一结论的各种理由。
我们能不断取得进步,也得益于其他人足够关心我们,提供各种论证,并且客观评价我们所做的论证。
您是不是这个意思呢,如果是的话,您觉得什么情况下您改变现在的想法?您认为的我的哪些推论的证据或者逻辑不符合您的认知呢?您看我们都认同的证据是不是会有新的结论呢?咱们是不是其它的共同的认知与态度呢?咱们要不先看看有什么咱们可以各自去收集的材料与证据?
(1)不妨问一下“你是不是说……?”确保你完全明白对方所说的话是什么意思。(2)问一下对方,有没有什么证据可以让他改变想法。(3)提议大家休息一会儿,这样双方都可借此找出支撑自己结论的最佳证据。(4)问一下对方,为什么他认为你所依赖的证据这么薄弱?(5)尽量弥合分歧。如果你把对方最好的理由拿过来跟你最好的理由放到一起,能不能得出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新结论呢?(6)寻找一些共同的价值观,或者双方都认可的其他结论,以此为基础,找出双方谈话中产生分歧的起始点。(7)好奇心再强,也要表现得体贴他人和不温不火,一旦讨论的语气升温,你就要不断提醒自己,你的目的是虚心学习,不是舌战群英。(8)表情和动作都要表现出谦恭的样子,不要摆出一副全知全能、目空一切的架势。
小结
需要借助专家等外界信息,理性地构建自己的答案,从而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
而批判性思维,就是将事情进行拆解成环环相扣的环节,然后适当地适时地进行提问与回答,并且能够使用起来
学习有海绵式思维与淘金式思维,淘金式思维会关心交流者的动机、问题、自己的评估与收获
批判性思维分强势与弱势,弱势则只是固守自己,强势则是固守原则与流程,保持开放的态度
价值观影响双方的交流,另外交流时也要注意表达
明确对方的意思,了解对方的改变的可能性(证据的切入点),找出证据分期,弥补分歧,寻找共同点是否会有新的结论
02 干扰批判性思维的障碍
在顺利使用你已掌握的批判性思维的道路上,你还是会碰到许多障碍,这就好像你在路上开车遇到的减速带。之所以称它们为“减速带”,因为①只要你放慢速度,它们就可以克服,②不管你有没有注意到,它们就放在那里,③虽然你注意到它们,它们照样还是会干扰你前行的速度。
正确提问带给人的不快
为了维系社会关系,我们也必须要了解自己的谈话对象,在使用批判性思维的时候注重策略。
思考过快
所谓慢思考,就是使用我们的大脑来吸收和理性评估别人说过的话。如果必须要用两个字来概括本书传递的信息,那就是在你思考重大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放慢”。
“系统1思维”,只是根据手边既有的一点信息,不作任何深刻、全面地思考就仓促做出决断。如果不对我们所做的决定进行慢速、有条理的思考,那么我们犯错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
训练“系统2思维”不要依赖“系统1思维”来作决定。依赖“系统1思维”固然容易,可以节省很多精力,使我们无须对自身的认识做大量分析和评估的工作。但是,依赖“系统1思维”,我们就会牺牲准确和智慧去换取速度。
刻板印象
当我们形成刻板印象时,我们就会断言,因为某个人属于特定集体中的一员,所以,他肯定具有一系列明确的特征。
要成为一名批判性的思考者,我们就要成为充满好奇心和开放心态的表率,而刻板印象会阻断我们的道路,不让我们仔细考虑别人所说的话。它总是早早关闭我们的思路,导致我们忽略有价值的信息。
这些思维习惯会背叛我们
晕轮效应
所谓“晕轮效应”(halo effect),是指我们通常会先认识到一个人身上所具有的积极或消极方面的特征,然后就把这些特征和这个人的其他一切都联系起来。
如果有一个人在生活的某个方面有一技之长,我们就会在大脑里给他“涂上一层光环”,以为他在生活的其他方面肯定也有过人之处。这样一来,我们就特别容易接受他的观点。
信念固着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定的文化传统,促使我们以特定的方式思考。
它使我们从一开始就心存偏见,不愿更改,只偏爱自己当前的观点和结论。
这种对个人信念的过分忠诚正是“确认性偏见”(confirmation bias)的一个重要根源。所谓“确认性偏见”,就是指我们总是倾向于只把那些可以确认我们既有信念的证据当成可靠证据。这样一来,信念固着(belief perseverance)就会导致弱势批判思维。
我们最大的偏见可能正是:认为只有我们自己没有偏见,而那些和我们意见不同的人都心怀偏见!
要抵制信念固着的倾向,只要我们记住,强势批判思维需要我们认识到所有的判断都是临时性的,或者与情境相关。
正如著名科学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在1620年所指出的那样:“当我们改变自己的想法,接受一个更好的观点,我们应为此感到自豪,我们抵制住了诱惑,没有死心塌地去维护自己长期以来的信念。这样一种思想转变应当被视为一种罕见力量的反映。”
可得性启发
与“系统1思维”联系在一起的懒惰,一部分原因是我们习惯于依赖自己已有的信息,而不是依赖做出更好的决定所必需的那些信息
所谓可得性启发(availability heuristic),指的是我们反复使用的心理捷径,即只根据我们手边最容易获得的信息来形成结论。
近因效应(recency effect)。作为我们思维基础的最容易得到的信息,往往是我们最新看到的那部分信息。
答非所问
经常有人问我们一个问题,我们立刻不假思索地回答他们,往往怎么容易就怎么回答,也不管回答得对不对。也许我们根本就是答非所问。我们于无意中用自己的问题替代了别人的问题。
自我中心
所谓自我中心(egocentrism),是指与其他人的经历和观点相对照,我们赋予自我世界以中心地位。
所谓知识的诅咒(curse of knowledge),是指如果我们不具备现在所知道的知识,那我们根本就说不清这知识到底是什么。
一厢情愿——批判性思维最大的障碍
如果一个人宁愿相信那些他希望是真的概念或事实,而不愿相信那些业已证明为真的概念或事实时,他就在钟爱“似是而非”了。
一旦我们意识到自己身上存在这样的倾向,就要不断地问自己:“这事是不是因为我希望它是真的,它才是真的,还是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它是真的?”
有种一厢情愿的思维方式叫作奇迹式思维(magical thinking)。有些事情,在科学还不能提供令人信服的解释时,人们就会依赖奇迹来解释它们的来龙去脉,或是设法用奇迹来控制科学无法掌控的事物。
当人们无法理解或改变一个处境时,奇迹式思维往往最能大显身手。
小结
对于批判性思维的进行,会存在一定的障碍,例如表达的方式、错误的直觉、刻板印象、晕轮效应、信念固着、可得性启发、问非所答、自我中心,还有一厢情愿,这些都会是我们对于批判性思维的阻碍。
03 论题和结论是什么
评价一个人的论证之前,我们先得找到他的论证。
首先就得找出其中的争议之处,或者说论题(issue)之所在,然后再找到作者想要推销给你的论点或者说结论(conclusion)。(别人的结论就是他试图传递给你的信息,目的就在于塑造你的信念或行为。)
论题就是引起对话或讨论的问题、争议。它是后续所有讨论的原动力。
论题的种类
“描述性论题”(descriptive issues)
描述性论题是指针对过去、现在或将来的各种描述的精确与否提出的问题。
“规定性论题”(prescriptive issues)
规定性论题是指针对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以及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所提出的问题。
寻找论题
所谓结论,即是作者或演说者希望你接受的信息。
寻找作者或演说者的结论
要找到结论,一个批判性的思考者首先就要问:“作者或演说者想要证明什么?”或者“交流者的主旨是什么?”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结论。
有说服力的交流或论证的基本结构是:甲之所以成立是因为乙。“甲”指结论;“乙”指结论的支撑材料。
我们把没有证据支撑的断言称为纯观点(mere opinion)。
使用这个关键问题
结论是作者或演说者希望你选择的“终点站”。接下来,你关心的问题是:根据支撑这一断言的材料,我该不该接受这个结论?
发现之旅的几点线索:怎样才能找到结论
线索一:问问论题是什么。
首先,看看文章的标题。其次,看看文章的第一段
线索二:寻找指示词。
结论前面常有指示词(indicator word)引导,告诉我们接下来出现的就是结论。
线索三:在可能的位置查看一下。
结论一般都在特定的位置出现。首先要注意的两个地方是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线索四:记住不可能作为结论的东西。
以下这些都不可能作为结论出现:·例证;·数据;·定义;·背景材料;·证据。
线索五:检查一下交流的语境和作者的背景。
批判性思维与你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
批判性思维的一个最大障碍就是无法建立起沟通的桥梁。
写作之前先将论题的范围尽量缩小
一步步引导读者得出你的结论
我们对写作的建议有个最重要的主题,就是所有作者,包括我们自己在内,都要下苦功去组织自己的思想,然后再明白无误地将之表达出来。
小结
论题一般可以分为描述性论题以及规定性论题,前者是在说怎么样,后者是在说怎么做。作者到底在表达的是什么,就需要有论据进行支撑。为了评价结论,就需要先找清楚作者的结论,看看标题文首、看看提示语、看看其它可能的位置,思考一下作者的背景与交流的前提,先把结论找到
04 理由是什么
所谓“理由”(reasons),就是用来支撑或证明结论的信念、证据、隐喻、类比和其他陈述。
如果作者有一个结论希望你接受,那他不但会提供各种理由来说服你相信他的结论是正确的,而且还会说明为什么他的理由能够证明这个结论。
判断一个人是否有理性,其主要标志就是看他的各种信念是否都有适当的证据来支撑,尤其当这些信念有一定的争议时更是如此。
只有在你找到支撑结论的各种理由以后,你才能评判这个结论的价值。
关键问题:理由是什么?指我们为什么要相信某个结论的解释或根据
理由+结论=论证
有时候,一个论证只由一个理由和一个结论构成;但更常见的情形是,很多理由会被用来支撑一个结论。所以,当我们谈到某人的某个论证时,我们可能指的是一个理由以及相关的结论,也可能指一整套的理由以及它们想要证明的结论。
论证本身有几个特点值得我们加以注意:
论证必有其目的。
论证的质量有高有低。
论证有两个明显的必要组成部分,一个结论及其支撑理由。
开始质疑的过程
找出理由的第一步,就是在接触每个论证时都采取怀疑的态度,而你要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你已经找到了结论;现在你想知道为什么这个结论有道理。
确定一个人的论证结构的时候,你应该把每一个好像被作者拿来支持其结论的想法都当成理由,即使你并不相信它其实能为结论提供多大的支持。
找到理由有提示词来帮忙
论证的基本结构是“甲之成立是因为乙”。
理由的类型
证据(evidence),是指人们用作证明的一些具体信息,以证明他们想宣布为真实的某件事。立论者往往会利用很多不同类型的证据来证明他们的观点。这些证据包括事实、研究成果、生活实例、统计数据、专家或权威意见、当事人证言以及类比等。
在规定性论证当中,理由通常不是一般性的规定性陈述,就是描述性的信念或原则。
让理由和结论一目了然
要想克服这一难题,你就要设法建立自己组织材料的方式,将理由和结论分开,以逻辑的方法重新编排。
使用这个关键问题
先有理由,后有结论
要设法避免“逆向逻辑”或“反向论证”,那样的话,理由不过变成一记马后炮,会随着你的结论而不断变化。而理想的做法是,理由是模具,结论据此得以成型和修饰。
批判性思维与你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
在得出结论前,要探究可能存在的各种理由
一个关心批判性思维的作者,会考虑到可能存在的种种理由,并掂量它们的分量,然后才会得出结论。
找到涵盖该论题的主要刊物
帮助读者确定你的理由
请在特定的句子里使用指示词和短语,以帮助读者找到你的理由。
一个帮助读者找到论证的方法是为他们提供一份蓝本。所谓蓝本,就是相关文章或演讲的提纲或内容梗概。
小结
理由:理由与结论相结合就会得到论证,论证用来承载作者的目的,并且这个质量有高低
我们需要找到理由,很多时候都是各种不同的证据,既有事实(研究结果、科学实验、生活案例、统计数据),也有观点(意见、证词、类比)等。在论证构成中,最好现有理由,再有结论,而不是因为结论而去找理由。而在得到论证的时候,尽可能穷举所有的理由。
05 哪些词语意思不明确
如果你能找到一位作者或演说者的结论和理由,那么你就在快速走向我们的终极目标——形成你自己的理性决策
准确辨认出关键词或短语的确切含义,是你在决定是否同意别人观点时的一个必要步骤。
发现并阐明准确的含义,需要我们自觉遵循一套按部就班的步骤。本章为读者指出这样一套步骤。我们主要关注以下这个问题。
关键问题:哪些词语是模棱两可(有歧义)的?
词语的多义性和易混淆性
我们在读书、听讲的时候,一定要强迫自己去寻找那些意思不明确的词或短语,否则就会抓不住要领。我们说一个语或短语意思不明确,是指它的意思在我们所考察的论证的上下文语境里让人捉摸不透,需要有进一步的解释,我们才能判断论证的过程是否恰当。
找准关键词和短语
确定哪些关键语或短语意思不清楚,第一步就要以表述出来的论题为线索,来寻找可能存在的关键词。这里所说的关键词或短语,是指这些词或短语在论题的上下文语境里具有不止一层的潜在含义;也就是说,在你决定同不同意说话人的论证之前,你会觉得都有必要首先得让他澄清这些词的含义。
歧义是指一个(关键)词或短语可能存在多重含义的现象。
确定哪些词或短语意思不清楚,第二步是要找到在判断作者的理由能否支撑其结论方面,哪些(关键)词或短语起到关键作用;也就是说,要找出论证结构中的关键词。一旦找到这些关键词,你就能判断它们的意思是否含糊不清。
一个词或短语越是抽象,人们就越有可能对其做出多重解读。
方法
检查论题,看有没有关键词
在理由和结论中寻找关键词或者短语
留心抽象的词语或者短语
通过反串来判断别人怎么给特定的词或短语下不同的定义
检查有没有歧义
第一个障碍是你自认为和作者想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因此,在开始寻找之前,你就要避免这种和作者心心相印的想法。你要养成不断提问的习惯,不停地问“你这样说是什么意思?”而不是“我就知道你是这个意思。”第二个障碍是认为术语只存在一个明显的定义。很多术语都不是这样。因此,别忘了问一声:“这些术语或短语中有没有哪个会有不同的意思?”
判定你是否找到一处重要的歧义,最好的检测方法就是将这个词的不同含义替换到论证的结构中,看看改变这个词的意思后,是否会对论证中理由支撑结论的效度产生重大影响。
使用这个关键问题
虽然你也想相信别人说的话,但作为一个批判性的思考者,你就是不肯轻易同意他的论证过程,直到他将影响论证过程的那些意思不明确的地方解释清楚才行。
判定歧义
做这个练习的时候,你要不断地问:“作者这样说是什么意思?”尤其要注意作者对抽象词语的使用。
广告词里常常充满了意思模棱两可的词语。广告商有意使用这些歧义来说服你,让你相信他们的产品比所有竞争对手的产品都要棒
请记住一开始就要找准论题、结论和理由。千万要控制住自己,不要遇到一个含义模糊的词,或者所有含义模糊的词语,马上就全部记下来。对一名批判性的思考者来说,只有在论证过程中出现的含义模糊的词才显得最关键。
语境与歧义
想理解一个模糊不清的陈述到底是什么意思,通常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利用这些词语被使用的上下文语境。这里所说的语境(context),意思是指作者或演说者的背景,这一词语在具体论证中的习惯用法,以及位于可能出现的多义词前后的其他词语和陈述,这些因素合在一起为潜在的关键词句的意思提供了线索。
使用这个关键问题
聚焦歧义现象的关键问题为你奠定了不偏不倚的基础,让你可以理直气壮地不同意某些论证。如果你与想要说服你的人对论证过程中所用关键术语的意思在理解上有分歧,那么你首先要解决这些分歧,然后才能接受他提供的论证。
歧义、定义和字典
意义通常表现为以下三种方式中的一种:同义替换(synonyms)、举例说明(examples)以及我们所谓的“具体标准定义”(definition by specific criteria)。
要想客观评价大多数有争议的论题,同义替换和举例说明这两种定义方式都不合适。它们并不能明确告诉你哪些具体特征能对清楚理解一个术语的意思起到决定作用。而有用的定义则会指出具体的使用规则——越具体越好。
每个定义都有不同的具体衡量标准。每个定义也都提供了这一词组可能存在的具体使用方法。注意这些定义每个都有可能会影响你在多大程度上同意作者的论证。
还有一种方法可以帮你发现这个词可能存在的其他含义,那就是尽量在脑海中想象这个词所代表的具体景象,如果你想象不出来,那你很可能就找到了一处重要的歧义。
歧义与附加感情色彩的语言
术语和短语既有外延意义又有内涵意义。外延意义是指使用一个词约定俗成的、外在描述性的指称对象;也就是我们在本章里到目前为止反复强调的这类意义。但是词语还有一层重要的意义,对此我们也需要加以注意,那就是它的内涵意义。内涵意义是指我们附加给术语或短语的感情上的联想意义。
那些能激发出强烈的情感反应的术语被称为“附加感情色彩的术语”(loaded terms)
任何一个想要利用语言来激发我们情感共鸣的人,都会利用这些可能存在的情感。他们既可以使用激发我们心中对某些想法产生积极反应的语言,也可以使用抑制我们心中对某些想法产生消极反应的语言,以此达到他们的目的。
谁想说服你,谁就要负责解释清楚
如果他不能提供一幅清晰的论证画面,那他就没权利强迫你相信他。
歧义与你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
要时刻警惕歧义
要完成这一任务,最好采用反串的方法
从另一个人的视角来探究你的论证,可能会把你的注意力吸引到你之前并未意识到的不明确的地方。
在你判断某个潜在的歧义需不需要进一步加以解释之前,先花点时间想想你的读者和听众。
一旦你判断自己的论证里有个词意思不明确,你一定要解释清楚。在你说服别人接受你的结论和理由之前,你一定要确保读者和你面对的是同样的结论和理由。如果你害怕自己的表达不明确,那就仔细界定你的术语。
06 价值观假设与描述性假设
表面的、明说出来的理由并不是唯一用来证明或支撑其结论的想法。有些内在的、没有说出来的想法在透彻理解论证方面所起的作用,至少有可能和表面理由同样重要。
在所有的论证中,都有一些作者认为是理所当然的特定想法。通常情况下这些想法作者不会明说出来
这些想法是论证结构中无形的重要纽带,是将整个论证连接在一起的黏合剂。
它们回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必须得有什么样的想法才能将理由和结论从逻辑上联系起来?”
本章对于培养你成为一个会思考和判断的人特别有用,因为它让你关注整个论证的方方面面,而不仅仅是那些比较吸引人的特征。提供论证的人可能想要对你隐瞒一部分内容,而你的思维却在抓紧时机,补足论证的这些组成部分。
我们把这些没有明说出来的想法称为假设(assumptions)。要全面理解一个论证,你就得找出这些假设。假设具有下面这些特征:1.隐藏或没有明说出来(大多情况下如此);2.作者认为是理所当然的;3.对决定结论有较大的影响;4.可能有一定的欺骗性。
到哪儿去找假设
有两个地方可以用来寻找假设。寻找理由需要它们才能证明结论的假设(linkage assumption,连接假设);寻找理由需要它们才能成立的假设。
先检查理由,然后检查结论,寻找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
所谓假设,就是一个信念,通常没有明说出来,而作者认为是理所当然,并用来证明外在的论证。
价值观冲突和价值观假设
对于道德论证或者说规定性论证,一个人的价值观会影响他提供的种种理由,并因此影响到他的结论。
只有把这些价值观假设添加到论证过程中,各种理由才能从逻辑上支持结论。
价值观假设(value assumption),是指一种想当然的看法,认为某些相互对立的价值观中的一个比另一个更重要。
从价值观到价值观假设
能让你对一个规定性问题做出与别人不一样回答的,是你对所持的特定价值观的相对认同度。
当一对对价值观发生冲突或抵触的时候,想一想我们对这些论争的回应,就能理解为什么我们会对特定价值观持有不一样的认同度
对于价值倾向的没有明说的主张所起的作用就是价值观假设。有些人称这些假设为价值判断(value judgments)
所谓价值观假设,就是在特定情形下没有明说出来的喜欢一种价值观超过另一种价值观的倾向。我们把价值倾向(value priorities)和价值取向(value preference)当近义词使用。
价值观假设会随着情境的改变而改变,它们在一种情况下适用,可一旦规定性论题的具体条件发生改变,我们就有可能出现非常不同的价值倾向。
将立论者的背景作为寻找价值观假设的一个线索
将可能发生的后果作为寻找价值观假设的重要线索
要判断一个人的价值观假设,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注意他用来证实结论的各种理由,然后判断哪些价值倾向会导致作者认为这些理由比其他理由更可取,而那些被抛弃的理由本可以从论题的反面进行论证。
判定价值观假设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问一下这个问题,“为什么作者用作理由的特定后果或结果对他而言显得那样可取?”
找出价值观假设的其他提示
调查作者的背景
问一下“为什么作者的立场产生的后果对他而言那么重要”
寻找类似的社会论争,看看同类的价值观假设
使用反串的方法,采取与作者相反的立场,看看哪些价值观对这一相反立场显得非常重要
找一找常见的价值观冲突,例如个体责任和集体责任之间的冲突
了解其他人价值倾向的价值所在
认识到别人的价值观假设及其价值取向的根据,最大的好处就是让我们更能理解人们所持立场的来龙去脉。
使用这个关键问题
只要是有思想的人,都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假设,这样你就有权质疑为什么他会做出这样的价值观假设。
价值观与相对性
价值取向需要有一定的正当理由,这样,会思考和判断的人才能加以考虑。一个价值取向需要有支持它的理由,恰如任何其他的结论都需要理由一样。
找出并评价描述性假设
所谓描述性假设(descriptive assumptions),是指对这个世界过去、现在或未来是什么样的信念;而规定性假设或者说价值观假设,你应该还记得,是指对这个世界应该是什么样的信念。
描述性假设举例说明
一个理由能否证实结论,或者说是否与结论有关,主要取决于我们能否找到那些没有明说出来的想法,把理由和结论从逻辑上联系起来。如果这些没有明说出来的想法是描述性的,我们就称之为描述性假设。
描述性假设就是一种关于世界过去、现在和将来是怎么样的没有明说的信念。
你在寻找价值观假设的时候,其实就是在找立论者自认为理所当然的那些想法,这样他的理由才能支撑相应的结论。
常见的描述性假设
找到描述性假设并利用它们做助手,评价它们所支撑的论证,这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技能,要培养这种技能,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让自己对一些较为常见的描述性假设变得特别敏感。
·发生在人们身上的事主要都是人们自己选择的结果。
·演说者或写作者就是个典型。
·这个世界是公正的。
·因为以前发生过这样的事,今后它还会发生。
·我的世界就是这个宇宙的中心。
定位描述性假设的一些线索
找到描述性假设的任务,其实就是通过填补缺失的联系环节来重建论证的过程。
不断思考结论和理由之间存在的鸿沟。
一定要去寻找作者或演说者心里必定认为理所当然的那些想法,将他的理由和结论联系在一起。
寻找支撑理由的那些没有明说的想法。
使自己站在作者或演说者的立场上。
使自己站在反对者的立场上
避免将不完全成立的理由当成假设。
避免分析无意义的假设
所谓的“无意义”,是指那些不言自明的描述性假设。
假设与你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
作为作者,你的目标就是避免在写作中把你的价值取向和描述性信念混为一谈。
你对这一事实的反应,受到你的价值倾向和描述性信念的影响,它们涉及大学的目的和团体运动在我们文化中的重要性。
作者应特别注意这些信念在写作中造成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这些信念通常都没有说出来或只是假设的。这样,读者常常会完全错过它们。
作者自己可能也没有意识到,他是在假定集体责任大于个人责任,或公立教育的质量比低税率更为重要。他可能只是假定这些信念其实都是不言自明的道理,大家都不会提出反对。
第二,我们写作的时候,一定要尽最大努力揭示出那些引导你思绪的假设。
给那些打算与你交流的人一个公平机会,使其全面理解你的论证基础。
发现描述性假设的一些线索:(1)不断思考理由和结论之间的鸿沟。(2)寻找支持理由的那些想法。(3)把自己放到对立的反对立场。(4)对论题进一步学习了解。
小结
有时候在论证的时候,我们可能有意或者无意地没有将部分假设呈现给读者。这可以分为价值观假设与描述性假设,前者是作者内心认为在某种前提情况下,某些价值观更加重要。可以了解一下他的背景、询问为什么结果会这么重要、看看社会的讨论、看看相反立场的视角以及常见的价值观争论,来发现作者的价值观假设。而描述性假设就是作者对这个客观世界的认知与理解,可以通过思考理由和结论之间的鸿沟、寻找支持理由的想法、对立的立场思考以及避免不完全成立的理由作为假设来找到描述性假设。
07 论证中有没有谬误
提出批判性问题(关键问题)
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这些问题:(1)论题和结论是什么?(2)理由是什么?(3)哪些术语或短语意思不明确?(4)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是什么?
批判性阅读和聆听的主要目标,就是判断结论可不可以接受,或者判断它的价值是大还是小。
回答开始提出的那四个问题是评价过程的一个必要开端;接下来我们探讨的问题,需要我们对论证的价值大小或质量高低做出更加直接和明晰的判断。
在评价过程的这个阶段,你的第一步就是要检查一下论证结构,判断交流者的论证是否依赖于错误的或高度存疑的假设,或是通过逻辑上的谬误或其他带有欺骗性的论证形式来糊弄你。
本章则着重探讨那些被称作“谬误”(fallacies)的论证过程中的“小花招”。有三种常见的小花招,它们分别是:
提供的论证需要明显错误的或让人不能接受的假设才能成立,因此让论证和结论之间显得毫无关系;
把那些明明和结论无关的信息弄得好像和结论有关,以此来分散我们的注意力;
看似为结论找证据,而想要这证据有效,就得是结论本身已经成立。
关键问题:论证中有没有谬误?小贴士:所谓谬误,就是论证中的欺骗手段,作者有可能利用这个欺骗手段来说服你采纳他的结论。
用质疑的方法找出论证中的谬误
我们采用的策略就是强调自己问自己的这套方法,而不是要你死记硬背一堆各种谬误的名字。
人身攻击型谬误:指针对个人的人身攻击,而不是直接反驳其提供的理由。
人身攻击之所以属于论证谬误,是因为进行论证的人的品格或兴趣怎么样,通常与此人所做的论证的质量毫无关系。它是在攻击“送信人”而不是在讨论送来的“信息”。
让我们从评价各种假设出发
假设越是可疑,论证过程的相关性也就越低。有些“理由”,例如人身攻击型的论证,跟它的结论毫不相干,迫使你不得不提出一些明显错误的假设,由此建立一个逻辑上的关联。这样的论证就是一个谬误,你应该当机立断地予以抛弃。
寻找谬误的方法
找出结论和理由
记住结论并思考你认为可能与之有关的理由,将你的理由跟作者的理由相比较
如果结论支撑某个行为,那就判断理由是否表明了某个特殊或具体的优点或不足
找出可能存在的假设——问一下自己“如果理由成立,一个人要相信什么才能从逻辑上支撑这个结论,他还能相信什么才能让理由成立”
找出假设是否是谬误——问一下自己“这些假设有没有道理”
看一下有没有诉诸情感的短语可能干扰或者分散你的注意力,让你没有考虑到相关理由
谬误
滑坡谬误(slippery slope fallacy):设想采取提议的步骤会引发一连串不可控的不利事件,而实际上却有现成的程序可用来防止此类连锁事件的发生。
追求完美解决方案谬误(searching for perfect solutions fallacy):错误地认为因为尝试某种解决方案后还有遗留问题未解决,那么这种解决方案根本就不该采用。
诉诸公众谬误(appeal to popularity fallacy):通过引述大部分人都持有这一观点的说法,试图证明某个断言有道理;错误的以为大部分人喜欢的事就是可取的。一定要警惕诉诸流行观点或公众感受的论证。
诉诸可疑权威谬误(appeal to questionable authority fallacy):引用某一权威的话来证明结论,而该权威对这一论题并没有特别的专门知识。
一个立场并不会因为权威纷纷支持它就变得光荣正确。判定这样的论证是否相关,最重要的是要看权威据以做出判断的那些证据。
诉诸感情谬误(appeal to emotion fallacy):使用带强烈感情色彩的语言来分散读者或听众的注意力,让他们忽视相关的理由和证据。常被用来加以利用的情感有:恐惧、希望、爱国主义、怜悯和同情。
首先,他精心挑选词汇以引发我们的情感共鸣,希望我们的情绪反应会促使我们同意他的结论。当立论者激发人们的情绪反应,然后利用这种情绪反应来让人们同意他的结论
当这类情绪反应本来不应该和结论的真伪产生关联时,这个谬误就会发生。发现这类谬误的三个特别常见的地方就是广告、政治辩论和法庭辩论。
这种谬误的一个常见形式是恶语中伤(name-calling),属于人身攻击的一种,主要通过引起人们不好的感情联想的言辞来给人戴帽子,试图诋毁别人。
稻草人谬误(straw-person fallacy):歪曲对方的观点,使它容易受到攻击;因此我们攻击的观点事实上根本就不存在。
如果有人攻击一个立场的几个方面,一定记住要查看一下他是否公正全面地表现了这个立场。如果没有的话,你就找到了一个“稻草人谬误”(straw-person fallacy)
要检查一个立场到底被展现得有多公平,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出反映所有立场的事实来。
虚假的两难选择谬误(either-or false dilemma fallacy):当现实中存在两种以上的选择时,却假想只有两种选择方案。
如果一个立论者通过陈述仅仅两种选择来过度简化一个论题,他所犯的这种错误就叫作“虚假的两难选择谬误”
乱扣帽子谬误(explaining by naming fallacy):错误的以为因为你给某个特定事件或行为起了个名字,你就合理解释了这一事件。
当有人宣称他们发现了导致某个行为的原因,而实际上他们所做的不过是为这种问题起了个名字而已。我们要对这种“乱扣帽子谬误”保持警惕。
计划谬误(the planning fallacy):人们或者机构倾向于低估他们完成一项工作所需的时间,尽管有无数过去的经验显示他们曾一直低估完成某件事所需要的时间。
计划谬误是有关一厢情愿的一个特殊例子,我们对项目的结果做出了过于乐观的、不太现实的预计。
光环效应谬误(glittering generalities):使用模糊、引发人们强烈感情认同的品德词汇,使我们倾向于同意某件事而不去细查其理由。
循环论证谬误(begging the question fallacy):指在论证过程中已假设自己的结论成立的论证。利用结论
作者的论证是:这样的做法非常好,因为它非常好。
以偏概全谬误(hasty generalization fallacy):一个人仅根据群体中极小部分人的经历就得出有关整个群体的结论。
强求确定性谬误(impossible certainty fallacy):认为一个研究结论如果不是百分百确定的话,就应该被抛弃。
在有些结论中强求确定性,而其实这结论中虽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却并不足以否定这一结论。我们把这一论证错误称为“强求确定性谬误”(impossible certainty fallacy)。
错误类比谬误(faulty analogy fallacy):这种情况发生于有人提出一个类比,其中却存在重要而又特别相关的不同点。
哄骗或者欺骗我们的类比,符合我们对下面这个论证谬误的定义;这样的欺骗叫作错“错误类比谬误”(faulty analogy fallacy)。
“过度简化因果关系谬误”(causal oversimplication fallacy):依赖并不足以解释整个事件的有因果关系的因素来解释一个事件,或者过分强调这些因素中的一个或多个因素的作用
如果人们不能考虑到各种原因的复杂性,他们就犯了“过度简化因果关系谬误”
忽略常见原因谬误(neglect of common cause fallacy):认不出两件事之间之所以有联系是因为常见的第三种因素在起作用。
因果混淆谬误(confusion of cause and effect fallacy):将事件的起因和结果相混淆或是认不出两件事之间可能是相互影响的关系。
事后归因谬误(post hoc,ergopropter hoc,拉丁文的意思是“在这个之后,所以是因为这个”,或简称为“事后归因谬误”):假设某件事乙是由另一件事甲所引发,仅仅因为乙在时间上紧随在甲之后发生。
记住:一件事紧接在另一件事后面发生的这一发现本身并不能证明两者之间有因果关系,这可能只是一个巧合。
发现其他常见的论证谬误
诉诸公众谬误(appeal to popularity fallacy):通过引述大部分人都持有这一观点的说法,试图证明某个断言有道理;错误的以为大部分人喜欢的事就是可取的。一定要警惕诉诸流行观点或公众感受的论证。
诉诸可疑权威谬误(appeal to questionable authority fallacy):引用某一权威的话来证明结论,而该权威对这一论题并没有特别的专门知识。
一个立场并不会因为权威纷纷支持它就变得光荣正确。判定这样的论证是否相关,最重要的是要看权威据以做出判断的那些证据。
诉诸感情谬误(appeal to emotion fallacy):使用带强烈感情色彩的语言来分散读者或听众的注意力,让他们忽视相关的理由和证据。常被用来加以利用的情感有:恐惧、希望、爱国主义、怜悯和同情。
首先,他精心挑选词汇以引发我们的情感共鸣,希望我们的情绪反应会促使我们同意他的结论。当立论者激发人们的情绪反应,然后利用这种情绪反应来让人们同意他的结论
当这类情绪反应本来不应该和结论的真伪产生关联时,这个谬误就会发生。发现这类谬误的三个特别常见的地方就是广告、政治辩论和法庭辩论。
这种谬误的一个常见形式是恶语中伤(name-calling),属于人身攻击的一种,主要通过引起人们不好的感情联想的言辞来给人戴帽子,试图诋毁别人。
稻草人谬误(straw-person fallacy):歪曲对方的观点,使它容易受到攻击;因此我们攻击的观点事实上根本就不存在。
如果有人攻击一个立场的几个方面,一定记住要查看一下他是否公正全面地表现了这个立场。如果没有的话,你就找到了一个“稻草人谬误”(straw-person fallacy)
要检查一个立场到底被展现得有多公平,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出反映所有立场的事实来。
虚假的两难选择谬误(either-or false dilemma fallacy):当现实中存在两种以上的选择时,却假想只有两种选择方案。
如果一个立论者通过陈述仅仅两种选择来过度简化一个论题,他所犯的这种错误就叫作“虚假的两难选择谬误”
乱扣帽子谬误(explaining by naming fallacy):错误的以为因为你给某个特定事件或行为起了个名字,你就合理解释了这一事件。
当有人宣称他们发现了导致某个行为的原因,而实际上他们所做的不过是为这种问题起了个名字而已。我们要对这种“乱扣帽子谬误”保持警惕。
计划谬误(the planning fallacy):人们或者机构倾向于低估他们完成一项工作所需的时间,尽管有无数过去的经验显示他们曾一直低估完成某件事所需要的时间。
计划谬误是有关一厢情愿的一个特殊例子,我们对项目的结果做出了过于乐观的、不太现实的预计。
找出分散注意力的干扰项
光环效应谬误(glittering generalities):使用模糊、引发人们强烈感情认同的品德词汇,使我们倾向于同意某件事而不去细查其理由。
愚弄人的循环论证
循环论证谬误(begging the question fallacy):指在论证过程中已假设自己的结论成立的论证。利用结论
作者的论证是:这样的做法非常好,因为它非常好。
推理错误小结
对人不对事
使用滑坡论证方式
表现出寻找完美解决方案的趋势
不恰当地诉诸公众意见
诉诸可疑的权威
诉诸情感
攻击稻草人
呈现虚假的两难情形
通过乱扣帽子来解释
将注意力从论题上转移开
通过光环效应来让论者分神
循环论述
介绍另一个话题来转移注意力
谬误与你的书面和口头交流能力
你可以细细检查自己的假设,记住多数有争议的论题都需要你具体阐述其中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手边时时有一份可能会出现的论证谬误的清单,就可以避免这些谬误。
小结
在论证过程中,通常会存在一些谬误,来错误地进行论证。最主要的做法是,对于理由进行思考对比,并且寻找假设,然后思考假设是否合理。还有就是特别是诉诸情感跟分散注意力的词语。
08 证据的效力如何:直觉、个人经历、典型案例、当事人证言和专家意见
接下来的几章,我们会继续关注如何评价论证,主要学习如何针对论证结构的一个具体部分来提一些批判性的问题,这个具体部分就是对“事实”的断言
关键问题:直觉、个人经历、典型案例、当事人证言和专家意见,这些证据的效力怎么样?
我们需要证据
几乎我们遇到的所有论证,都包含对这个世界曾经是什么样,现在是什么样以及将来是什么样的信念,立论者希望我们将这些信念当成“事实”加以接受。这些信念可能是结论,可能是理由,也可能是假设,我们可以把这些信念称为“事实断言”(factual claims)。
对于事实断言,你要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为什么要相信它?”
“这个断言需不需要证据来支撑?”
“证据的效力怎么样?”
你的证明是什么?·你怎么知道它是真的?·证据在哪里?·你为什么相信它?·你确信它是真的吗?·你能证明吗?
找出事实断言
我们遇到的事实断言是:a描述性的结论;b用来证实描述性或规定性结论的理由;c描述性的假设。
证据的来源
有以下三种情况时,我们最倾向于同意它是事实断言:
(1)当这个断言表现为无可置疑的常识,比如“举重可以锻炼出身体中的肌肉”这个断言;
(2)当这个断言是从无懈可击的论证中得出的结论;
(3)当这个断言有坚实的证据合理加以支撑。
所谓证据,就是立论者告知的明确信息,用来支撑或证明一个事实断言的可靠性(参见第3章)。在规定性论证中,需要有证据来证明属于事实断言的那些理由;在描述性论证中,需要有证据来直接证明一个描述性的结论。
本章将要考察的证据类型包括直觉、个人经历、典型案例、当事人证言和专家意见。
将直觉作为证据
当我们用直觉来支持一个断言,我们依赖的是“常识判断力”,或者我们的“预感”,或是依赖“第六感”。
所谓直觉,指的是这样一个过程,其中我们相信自己对某件事有直接的洞察力,但却不能明明白白地说出我们的理由。直觉是系统1思维——“快思考”的绝佳例证。
我们必须要非常警惕那些单凭直觉支撑的断言。
个人经历作为证据
像“我认识有个人……”“以我的经验,我发现……”这样的句子就在提醒你注意这类证据。
以偏概全谬误(hasty generalization fallacy):一个人仅根据群体中极小部分人的经历就得出有关整个群体的结论。
因为单一的个人经历,甚至是个人经历的总和,根本不足以构成一个有代表性的经历样本,所以个人经历常会导致我们犯下“以偏概全谬误”(hasty generalization fallacy)。
可得性与样本过小
将典型案例作为证据
典型案例常常很有说服力,因为它们那样具体生动而又情节感人,很容易就在我们的脑海里浮现出来。
因为具体生动的案例诉诸我们的情感,它们分散了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不再纠缠于它们作为证据的价值,不再搜寻其他更相关的研究证据。
将当事人证言作为证据
引述自具体当事人的话,尤其是名人的话,用以证明某个想法或某个产品的好坏,或用以证明那些非比寻常的事情确实发生过,这些都基于他们的亲身经历。
引用具体人士的这些说法都被称为当事人证言(personal testimonials)。
选择性。
那些想要说服我们的人,总是小心选择他们要用的证人证言。
个人利益。
省略信息。
当事人证言很少能提供足够的信息,以使我们将之作为判断的基础。
人为因素。
将专家意见作为证据
当立论者诉诸专家意见时,他们相信专家所处的地位使其能够有渠道接触到某些特定事实,并且这些人有特殊的资格,以从这些事实中得出结论。
使用这个关键问题
当你发现将直觉、个人经历、典型案例、当事人证言和专家意见用作证据所存在的问题时,你就有了正当理由,可以犹豫要不要接受基于这样的证据所得出的结论。
小结
面对事实断言的时候,需要去思考:是不是公理?是不是论证很完整?是不是理由很完整?
需要注意直觉、个人经历、典型案例、当事人证词、权威专家这几种证据形式
最通常是因为样本量小、容易诉诸情感以及利益背景等问题
09 证据的效力如何:个人观察、研究报告和类比
证据的效力如何:个人观察、研究报告和类比?
个人观察作为证据
最可信的报道往往是根据最近得来的观察,并且是处在最佳环境里的几个人同时得到的观察结果,他们对观察的事件没有明显而又强烈的期待,同时对相关事件也不抱任何偏见。
研究报告作为证据
由训练有素的科研人员系统地收集观察结果所形成的科学研究属于一种权威。它们大量依赖观察,并且常常是种被高度认可的证据。研究结果到底有多大的可信度?如同一般情况下诉诸权威意见那样,只有等我们问了一堆问题之后,才能知道答案。
我们之所以能更加信赖这些科学研究的结果,是因为这些结果已经被复制过(也就是重复得到过)
科学方法的第二个主要特征就是它的可控性——就是说,可以使用特别的程序来减少观察和研究成果诠释中出现的错误。
最后,语言的精确性是科学方法的第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科学研究——如果进行得比较理想的话——是我们获得证据的一个最好的来源,因为科学研究强调可验证性、可控性和精确性。
当立论者依靠科学研究作为证据来源时,你应该记住以下8点。
(1)研究的质量有高有低,差别很大。有的研究精耕细作,有的研究偷工减料,我们自然更应该相信前者。
在科学刊物上发表文章并不能确保这项科学研究就没有重大缺陷。
(2)研究成果常常会互相矛盾。
(3)研究发现并不能证明结论。充其量它只能支持结论。
(4)如同我们大家一样,研究人员也有他们的期待、态度、价值观和需求,使他们所问的问题、做研究的方法、解释研究发现的方式都烙上偏见的印记。
不论一个科学报告看上去显得多么客观,还是难免会夹杂严重的主观因素。
(5)演说者和写作者常常歪曲或者简化研究结论。
(6)研究的“事实”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生改变,尤其是关于人类行为的那些断言。
(7)研究的人工程度怎么样,也会引起研究的变化。
(8)对经济效益、社会地位、人身安全和其他因素的需求可能会影响到研究的结果。
强求确定性谬误(impossible certainty fallacy):认为一个研究结论如果不是百分百确定的话,就应该被抛弃。
在有些结论中强求确定性,而其实这结论中虽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却并不足以否定这一结论。我们把这一论证错误称为“强求确定性谬误”(impossible certainty fallacy)。
从研究的样本来概括
我们见到的很多公开发表的普遍概括都需要接受进一步的检查,看看有没有可能出现过度概括的情况
首先,我们选取样本的方式对判断我们能在多大范围内进行概括至关重要。能否从研究发现中进行概括,主要取决于科研人员所研究的事件或人群的样本数量、覆盖范围和选取的随机性。选取事件或人群进行研究的过程就叫作“抽样”(sampling)。
在你评价研究样本的时候,有几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必须要牢记在心:
(1)样本的覆盖率必须要大到足以产生概括或得出结论的程度。
(2)对研究者将要从中得出结论的所有事件的类型,样本必须覆盖足够的范围,或者说包括样本应足够的多样性。
(3)样本的随机性越大越好。如果研究者随机取样的话,他们就要尽量保证想要概括的所有事件都有同等的机会得到取样;同时也要竭力避免片面的取样。
我们就要对所有的研究问一问:“他们抽样的事件或人群有多少,样本的覆盖率有多大,样本的随机性怎么样?”
从研究的测量方法来概括
当你评价研究结果的时候,请记住要问这个问题:“采用了什么样的测量方法,它们的满意度怎么样?”同时还要记住,研究结果只有在采用的测量方法内才能加以概括。
把你自己放在参加研究的某个人的位置,常常能让你获得有益的见解。请经常对一个科学研究提出这个问题:测量方法的满意度怎么样?同时还要问“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用来测量这个概念,如果有的话,它们有没有可能提供不同的结果?”
片面的调查和问卷
首先,要使对调查的回答变得有意义,针对这些调查的回答就必须是实话实说。也就是说,口头汇报必须要反映心中真实的信念和态度。
其次,有很多调查的问题在措辞上显得模棱两可,这样的问题可以做出多重解读。
最后,调查本身所包含的很多偏见让它们变得更加可疑。其中两个最重要的偏见是措辞偏见(biased wording)和语境偏见(biased context)。
将类比作为证据
你有没有注意到类比往往涉及到比较。它们依赖“相似度”来作为主要的证据形式。
如果一个论证用两件事物之间熟悉的相似点作为基础,推导出关于其中一件事物的一个未知特征的结论,这样的论证就叫作类比论证(argument by analogy)。类比既能激发深刻的见解,同时又能蒙蔽我们。
识别和理解类比
具有人们熟知的某些特征的事物被用来帮助解释和它具有类似特征的事物,通过留意这一现象,你就可以识别类比论证。
评价类比
因为类比论证过于普遍,而且可能既有说服力又有迷惑性,你会发现,辨认出这样的论证并知道如何系统对它加以评论将会非常有用。要评价一个类比的质量,你需要关注以下两个因素。(1)两个作比较的事物之间相同和不同的方式。(2)相同点和不同点之间的相关性。
错误类比谬误(faulty analogy fallacy):这种情况发生于有人提出一个类比,其中却存在重要而又特别相关的不同点。
哄骗或者欺骗我们的类比,符合我们对下面这个论证谬误的定义;这样的欺骗叫作错“错误类比谬误”(faulty analogy fallacy)。
专家观点什么时候最可信
为了估量一个专家观点的分量,我们首先得知道那个人的身份和可能存在的偏见。
小结
讨论个人观察、研究报告跟类比
观察确实是一个重要来源,但是有很多前提,例如观察者没有偏见与过分的期待,近期的,并且又多个人同时观察得到
科学研究具备可重复、可控性、精准性的特点。抽样要有随机性、足够样本量、多样性的特点。询问也要注意不能有语言与语境的误导。
类比通常也是会强调相似性,有可能会引起误导,关键还是需要关注相同与不同,以及相关性
10 有没有替代原因
所谓替代原因,即是指一个言之成理的替代解释,能够说明为什么特定的结果会发生。
替代原因的说服力
找出替代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对自己遇到的有因果关系的结论进行回应,遇到这类结论的情形主要有三种:①我们日常的人际交往;②以往或现在的世界大事;③科学研究的结果。
唯一的原因,还是原因之一
在那些涉及人类特征或活动的情况下,多个原因共同起作用比单一原因起作用显得更加频繁。最好的因果解释常常结合了多种原因,只有这些原因一起作用才能引起某件事的发生。
“过度简化因果关系谬误”(causal oversimplication fallacy):依赖并不足以解释整个事件的有因果关系的因素来解释一个事件,或者过分强调这些因素中的一个或多个因素的作用
如果人们不能考虑到各种原因的复杂性,他们就犯了“过度简化因果关系谬误”
多种视角可作为寻找替代原因的指导
在你努力找到各种原因时,要警惕专家和你都具有的一个倾向,那就是沉浸在“确认偏见”当中,只努力寻找并依赖和我们已经相信的一切相一致的那些证据。
组间差异的替代原因
研究人员想要发现某个事件的一个起因,最常见的方法之一就是进行组间比较
但是我们要鼓励你熟悉各种各样的研究设计,同时要帮你找出专家们一致认同的最好的组间设计,也就是随机化实验设计(the randomized experiental design),以便将替代原因减少到最低限度。这种设计常被称作黄金标准
相关性不能证明因果关系
相关性或关联性并不能证明因果关系!
忽略常见原因谬误(neglect of common cause fallacy):认不出两件事之间之所以有联系是因为常见的第三种因素在起作用。
因果混淆谬误(confusion of cause and effect fallacy):将事件的起因和结果相混淆或是认不出两件事之间可能是相互影响的关系。
混淆“在这之后”与“因为这个”之间的关系
事后归因谬误(post hoc,ergopropter hoc,拉丁文的意思是“在这个之后,所以是因为这个”,或简称为“事后归因谬误”):假设某件事乙是由另一件事甲所引发,仅仅因为乙在时间上紧随在甲之后发生。
记住:一件事紧接在另一件事后面发生的这一发现本身并不能证明两者之间有因果关系,这可能只是一个巧合。
发掘潜在的原因
你开始因果关系写作的过程就像写其他的论证一样。先选定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特殊论题。在这种情况下,你寻找的论题主要探索的是因果关系。
一旦你选定了一个论题,下一步就是竭力思考这个问题可能存在的答案。这个过程可能变成一个富有创造力的过程。处理这个任务的一种最佳方法就是采取一个五岁淘气小孩一直爱问个不停的态度,不断追问为什么。
小结
为什么事情会发生,会有很多原因,有的是真因,有的是原因,有的是只是具备相关性。
所以可以多个视角寻找,看是否有不唯一的原因,对比时可以使用组间对比进行寻找。不要过度简化、不要忽略常见原因、混淆因果关系或者是因为先后顺序而强行归因
11 数据有没有欺骗性
关键问题:数据有没有欺骗性?
不知来历和带有偏见的数据
要找出欺骗性的数据,第一个策略就是尽量找到足够多的关于这些数据是如何采集的信息。
令人困惑的平均值
当你见到平均值的时候,一定要记得问一下:“是平均数、中位数还是众数,平均值的含义不同会不会产生什么影响?”要回答这个问题,请想一想平均值的不同含义会给信息的意义带来怎样的变化。
把一件事的结论用来证明另一件事
我们一定要加倍注意统计数据和结论的措辞,看看二者是不是指的同一件事情。
知道什么样的数据证据应被用来支持一个结论是很难的。因此,另一个策略就是不急于去看作者的结论,而是先仔细检查作者的数据,然后问自己,“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什么合适的结论?”
通过省略信息欺骗
当你遇到统计数字的时候,一定要记得问一问:“缺少了什么相关信息?”
在自己的写作中使用统计数字
要想小心对待带有数据的论证,你可能要从论证中专门拿出点时间来解释这些数据是怎么产生的,数据的含义,以及数据存在的局限。
小结
本章以数据为基础,实际上讲的是重要的可获得的信息的判断:数据来源、是否有偏见、是否有被平均等可以处理、是否挪用其他数据、是否省略等等
要想小心对待带有数据的论证,你可能要从论证中专门拿出点时间来解释这些数据是怎么产生的,数据的含义,以及数据存在的局限。
12 有什么重要信息被忽略了
找到省略掉的信息有好处
重要的省略信息就是那些影响到论证过程的信息。
可以帮你识别省略信息的问题
找到常见类型的重要信息的一些提示
(1)常见的反驳论证
a.反对的人会提供什么样的理由?b.有没有研究和所说的研究相冲突?c.有没有备受尊敬的权威人士提供的例子、证词和观点被省略掉,或者支持论证的对立面的类比被省略?
(2)遗漏掉的定义如果关键词用另一种方式定义,这个论证会有怎样的不同?
(3)遗漏的价值取向或者视角
a.不同的价值观会不会产生处理这一论题的不同方法?b.从与说话者或作者不同的价值观出发会产生怎样的论证?
(4)论证中所指的“事实”的来源a.这些“事实”的来源是什么?b.事实断言是不是由出色的研究或者可靠的来源支撑?
(5)用来获得事实的程序细节
a.有多少人完成这个问卷调查?b.调查的问题是怎样措辞的?c.调查对象有没有大量的机会来提供与使用这些回答的人所报告的不同的答案?
(6)收集或组织证据的其他技巧
a.访谈研究得来的结果和书面问卷调查得到的结果可能有怎样的不同?b.实验室试验会不会产生更可靠更丰富的结果?
(7)遗漏掉的或者不完整的数字、图表、表格或者数据
a.如果数据包含早期或者后来的证据,看起来会不会不一样?b.作者有没有故意“拉长”数字让差异显得更大一些?
(8)省略的结果,不管是正面反面结果,短期长期结果,还是提倡和反对的结果
a.论证有没有遗漏提议的行动所带来的重要的正面或负面后果?代价是什么?好处又是什么?b.我们需不需要知道行动对下列任何一个领域的影响: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生物的、精神的、健康的或环境的?
(9)当为特殊的预测技巧进行辩护时省略掉预测的失败,或者预测的失误
a.当“通灵巫师”或者“直觉主义者”推销他们的特异能力时,我们需要追问他们的预测被证明不真实的概率有多少。b.我们需要知道经济学家、理财顾问、体育运动赌博人士和政治权威人士预测失败的概率,如同要知道他们成功的概率一样,然后我们才能得出结论说他们拥有特殊的才干。
但是我们需要知道确切的数字
这里的关键是:如果一个字或词可以用具体的单位来测量,那我们在作决定之前就应该要求得到这些量度单位的具体数值。
考虑是否有负面效果
在考虑省略掉的信息时要记住问一声:“这个行动潜在的长期的负面效果是什么?”
小结
我们需要去发现作者省略掉的信息,但是有的省略信息确实找不到,可以考虑潜在的长期的负面效果是什么
13 能得出什么合理的结论
理由本身并不会引导出一个唯一的结论。它们好像只会带领我们走向一个可靠的结论。但理由常常提供一个基础,让人可以得出不止一个结论。
关键问题:能得出什么合理的结论?
二分式思维方法:妨碍我们考虑多种可能的结论
重大的问题,很少能用简单的“是”或绝对的“不是”来回答。当人们习惯用非黑即白、非是即否、非对即错、非正即误式的方式来思考问题时,他们就是在应用二分式思维方法(dichotomous thinking)。这种类型的思维方式往往将一个可能存在多种答案的问题假设成只有两个可能的答案。它总喜欢看待和提到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好像天下所有问题都只有两面一样,这种习惯对我们的思维具有毁灭性的破坏效果。
更糟糕的是,它过度简化了复杂的情况。结果采用二分式思维的人很容易就变成一条糊涂虫。
两面还是多面
我们给每种情况都添加了一个必要条件,这样才能证明这个结论。在缺乏任何数据或定义的前提下,这五个结论中的任何一个都可能是最合理的。而它们只是这个问题诸多可能的结论中的一小部分。
寻找多个结论
条件句的衍生能力
在条件句当中,陈述一个假设的条件,目的是帮助我们得出某个特定的结论。注意使用条件句让我们能得出某个结论,而不用对某个具体争论假装知道我们本来不知道的一切。对于会思考和判断的人来说,一个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就是保持谦卑。经常使用条件句,和谦卑这个重要的价值观是一致的。
备选的解决方法作为结论
辨认备选结论的一些提示
(1)努力找出从理由当中可以推导出的尽可能多的结论。
(2)使用条件句来限定备选的结论。
(3)重新表述论题为“我们该怎样来处理乙问题?”
小结
为了避免你寻找最好的结论时出现二分式思维,你可以使用前面提到过的“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和“为什么”等问题来为这些结论添加限制的语境。
为结论添加的限制将会让你远离二分式思维。条件句就为表达这些限制提供了技巧。
本书小结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能够分清楚事情的关键性问题拆解,然后知道如何进行提问,并且利用提问学到的知识来处理事情,使用强势批判性思维,而不是弱势批判性思维
对于批判性思维的进行,会存在一定的障碍,例如表达的方式、错误的直觉、刻板印象、晕轮效应、信念固着、可得性启发、问非所答、自我中心,还有一厢情愿,这些都会是我们对于批判性思维的阻碍。
我们需要找到论证,找到结论与理由。首先是论题,到底是说应该怎么做,还是在说要怎么样。然后需要找到说的模糊不清的词语,搞清楚到底是什么意思,可以试一下换一下角度来进行理解。
论证过程中作者有的东西不告诉我们,可以视为一种假设,一些是描述性的,另一些是价值观相关。
在论证过程中,通常会存在一些谬误,来错误地进行论证。最主要的做法是,对于理由进行思考对比,并且寻找假设,然后思考假设是否合理。还有就是特别是诉诸情感跟分散注意力的词语。
面对事实断言的时候,需要去思考:是不是公理?是不是论证很完整?是不是理由很完整?理由需要客观、能真实反映、可得、广泛、不要诉诸情感与情感偏见、注意他人的利益关系。并且需要关心什么理由被省略了,省略的效果是怎么样。然后从理由尽可能想更多的结论。
世界不是非黑即白,当我们进行讨论的时候不要只想着对错,但是需要加上一些条件,想一下在什么条件下事情可能是真的。最后一句,正如丹尼尔卡尼曼所述。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