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汇总
2020-09-03 13:54:55 1 举报
AI智能生成
高中历史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历史变迁的学科,涵盖了从远古时期到现代社会的各个阶段。学生将学习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人物和文化,以及它们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课程内容通常包括古代文明、中世纪、文艺复兴、工业革命、两次世界大战、冷战等重要历史时期。通过学习历史,学生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现象。总之,高中历史是一门既有趣又富有挑战性的学科,为学生提供了深入了解人类文明发展的机会。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中国古代史(1840年之前)
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221年)
夏
禅让制→世袭制
商
政治管理
内外服—神权与王权结合(占卜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经济生活
青铜农具出现;石器锄耕为主;千耦其耘(集体劳作);职业商人、货币出现
西周
政治管理
分封制
宗法制:家国同构(嫡长子继承制)
礼乐制
经济生活
井田制
工商食官
思想文化
“学在官府”
春秋战国
政治管理
贵族政治→官僚政治
分封制→郡县制
世卿世禄→军功授爵
经济生活
铁犁牛耕
土地国有的井田制 → 封建土地私有制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男耕女织、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形成;私营和家庭手工业出现
大商人与“重农抑商”政策形成
思想文化
儒家:
①孔子“仁”的思想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但在奴隶制瓦解的时代,其思想未被重视。
②战国时期,孟子“仁政”,荀子“王道”,礼法并施,体现新兴地主阶级,不适应统治者战争的需要。
道家:
①春秋时期,老子主张“无为”,希望社会退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代表了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利益。
②战国时期,庄子消极思想消极思想在战国时期是不适应社会发展潮流的。
墨家:墨子提出“兼爱”“非攻”“尚贤”,反映了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小生产者经济 实力增强,要求平等、反对战争的愿望。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墨家主张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法家: 战国时期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提出“中央集权” “法治”思想,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改造旧制度的进取精神和加强封建集权的迫切愿望,符合统治者富国强兵的要求,为新兴地主阶级的变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受到统治者的推崇。
意义: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的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秦汉时期
秦(前221年)
政治管理
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制
郡县制
皇帝任免官员
经济生活:商鞅变法
统一度量衡
废井田、开阡陌
重农抑商、奖励耕战
1.生产技术进步:耦犁、犁壁、二牛一人、铁犁牛耕推广(代田法)
2.水利工程兴修:漕渠、白渠、龙首渠
3.纺织业:丝绸远销欧亚
4.冶金业:炒钢,炼钢(煤的应用)
思想文化
书同文:秦小篆
焚书坑儒、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尊崇法家
西汉
政治管理
“汉承秦制”
内外朝制度
郡国并行制→削弱诸侯国与“推恩令”
察举制;刺史制度
思想文化
黄老学说:道家“无为而治”
董仲舒的新儒学
“春秋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
“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加强君权,抑制暴政
“三纲五常“ ——维护统治秩序
东汉
政治管理
豪强地主
经济生活
庄园经济
思想文化
儒家思想: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汉武帝尊儒的措施
①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
②规定“五经”为国家教科书,教育为儒家所垄断;
③兴办太学;
④在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体系。
佛教传入
道教形成
科技与文学艺术
1)造纸术发明 2)数学体系形成 3)医学的发展 (4)氾胜之书)
3、文学:史书、汉赋
4、文字:汉隶书
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被称“万世宝典”
魏晋南北朝时期
政治管理
三省体制显雏形
九品中正制
依据:才学品行→门第
形成门阀政治
北魏孝文帝改革
地方:州的出现
经济生活
农业:均田制;耕耙耱技术; 曹魏的翻车;
手工业:灌钢法;白瓷
商业:南方商业有所发展,草市出现
思想文化
三教合一”开始出现
祖冲之,圆周率精确到后七位,领先世界一千多年;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 下第一行书”;文人画出现,代表东晋顾恺之,绘画理论“以形写神”;中国小说(志怪)的兴起——《搜神记》
隋唐五代时期(581-907)
隋(589年统一全国)
政治管理
三省六部制
科举制
思想文化
“三教合一”
唐
政治管理
延续隋制,有所完善;科举制度最终形成
藩镇与节度使;道、州、县三级制
思想文化
三教并行
经济生活
均田制;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进步:曲辕犁和筒车
商业活动有时间、空间限制
安史之乱,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五代
辽宋夏金元时期
两宋(907-1279年)
政治管理
二府三司制
在“权钱兵”三方面削弱地方
经济生活
南宋时,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商品经济繁荣
商业活动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
商税成为政府重要收入
市民阶层兴起
对外贸易繁荣
思想文化
程朱理学
陆九渊心学
元
政治管理
三省制 → 一省制:中书省
设枢密院管理军政;
御史台:最高监察机关
设宣政院管理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
行省制度
历史意义:①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中央集权;②有利于巩固和扩大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融合);③它是我国省制的开端;
经济生活
商业和对外贸易
1、丝绸之路重新繁荣
2、开辟南北海运
3、贯通大运河
4、纸币广泛流通
5、城市:大都,杭州,泉州
6、对外贸易繁荣:马可·波罗和列班·扫马
科技与文学艺术
元杂剧兴起
郭守敬编订《授时历》
王祯编写《农书》
文人画:王冕《墨梅图》
书法:赵孟頫
明清时期
明(1368年)
政治管理
废丞相,权分六部
设内阁
经济生活
“海禁”
中后期,江南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思想文化
王阳明心学
李贽:“离经叛道”“经”指儒家经典;“道”指道学家。《焚书》《藏书》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清(1644年入关)
政治管理
议政王大臣会议
南书房
军机处
边疆政策:设理藩院;改土归流;统一台湾;管辖西藏:
经济生活
自然经济占主体地位
明清商业新发展
城镇经济
跨区域长途贸易
“商帮”
“重农抑商”、“海禁”与“闭关锁国”
思想文化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黄宗羲:(著作:《明夷待访录》)
①批判君主专制: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②民主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
③限制君权: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以学校为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
④工商皆本:反对重农抑商
顾炎武: (著作:《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
①提出“经世致用”思想;
②指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梁启超归纳);
③批判君主专制,提倡“众治”
王夫之:(著作:《船山遗书》)
哲学思想:①唯物论:②认识论:③辩证法:
政治思想:④主张“循天下之公”,抨击“孤秦”“陋宋”
“文字狱”与“埋首故纸堆”的考据学
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
晚清时期
列强入侵与救亡图存
鸦片战争(1840-1842)
背景
(1)世界资本主义高速发展,清王朝闭关自守。
(2)为扭转贸易逆差,英国等向中国走私鸦片。
(3)虎门销烟成为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
经过:1840年6月,英国发动侵华战争。1842年8月,清政府战败议和。
结果:清政府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1)内容: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让香港岛给英国;允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由中英双方协定;列强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等特权。
(2)性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影响
(1)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2)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3)中国的社会性质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太平天国运动
背景
(1)根本原因:鸦片战争激化了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
(2)直接原因:自然灾害严重,广西各种矛盾尤为突出。
(3)起义准备: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力量迅速壮大。
经过
(1)兴起发展: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1853年3月,定都天京。
(2)达到全盛:经过北伐与西征,1856年在军事上达到全盛;1853年,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3)由盛转衰:天京事变。
(4)后期:提出了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方案——《资政新篇》。
(5)最终失败:1864年7月,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3.意义
(1)扫荡了王朝秩序,冲击了旧纲常名教,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
(2)《天朝田亩制度》表达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求。
(3)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资政新篇》。
分支主题
失败原因
(1)农民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的代表不能提出科学的理论、纲领
(2)宗教文化的差异。
(3)政治的腐败
(4)军事的失误
分支主题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背景
(1)根本原因:扩大在华利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直接原因:提出全面修改条约的要求被清政府拒绝。
2.经过
(1)1856年10月,英法两国联合发动侵华战争。
(2)1860年,火烧圆明园,中国战败求和。
3.结果: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4.影响
(1)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2)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和总税务司。
(3)兴起了推动王朝中兴的洋务运动,中国现代化运动开始起步。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背景
(1)日本明治维新后实力上升,蓄谋侵略中国
(2)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日本趁机入侵朝鲜
结果:1895年签署《马关条约》
分支主题
维新变法(1898)
义和团运动(1898-1900)
口号: 扶清灭洋
性质:义和团运动是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
评价
积极:体现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推动了清王朝的改革运动。
消极: 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盲目排斥西方文明,体现封闭落后的小农意识。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原因
直接:镇压义和团运动,维护在华利益
根本:列强企图进一步瓜分中国
经过
(1)爆发:1900年6月,八国借口镇压义和团,联合发动侵华战争
(2)八国联军由天津进犯北京,先后占领天津、北京。
结果:签订《辛丑条约》
影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
清末新政(1901-1911)
背景
八国联军后民族危机的加深,清政府为维护统治而实行的改革运动。
内容
政治体制改革:废除旧机构,设立新式机构;预备立宪
法制改革:删改旧律,制定新法;司法独立
经济改革:奖励工商;经济立法;设经济各部
军事改革:废武举;筹备武备学堂;引入西方军制
教育改革:废除科举制(1905年);奖励游学
社会习俗改革:废止缠足;禁止鸦片;允许满汉通婚
评价
①清末新政是中国全面近代化的新起点。
②超出了清政府的财政所能承担的财政限度,极大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
③激化了清政府内部不同政治派系之间、满族权贵与汉族官僚之间、清政府与立宪派之间的矛盾与对立。
④清末新政没有挽救清朝统治,在清政府被推翻后,中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没有诞生一个稳定的,具有权威性和合法性的新政权,领导中国走上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近代化道路。
立宪运动(1905----1911)
辛亥革命(1911-1912)
历史背景
政治:清末新政激化了清政府内部矛盾:满汉之间、清廷与地方立宪派 资产阶级力量增强。革命势力的发展。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思想: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外部: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内容:主权在民;三权分立;内阁制;共和代议制
评价
①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②奠定了近代中国民主政制最初的基础;
③将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带有限制袁世凯专权的明显意图,但这一举措犯了因人立法之忌。
历史意义
进步性
(1)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新型共和政体;
(2)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促使社会思想和社会风俗新的变化,
(3)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局限性:
没有能够发动大多数民众。
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没有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缺乏科学的革命纲领、组织严密的革命政党的领导,
经济生活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鸦片战争后1840-1956年)
原因
(1)本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2)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主要)
开始解体的标志: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
过程与表现
(1)“纺”与“织”、“耕”与“织”分离
(2)农产品商业化的发展
影响
(1)积极:客观上促进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瓦解着自给自足自然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提供条件(劳动力和市场)。
(2)消极: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1840-1949年)
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形成。
根本目的: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科技,维护清朝统治。
指导思想:“中体西用”。
洋务派代表:中央以奕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顽固派以大学士倭仁为代表,主张“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即以传统儒家思想伦理道德维护封建统治,反对学习西方。
措施
(1)前期——创办军事工业:19世纪60—70年代。
口号:“自强”。
代表性企业: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最早——迈出中国近代化第一步)、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最大)、福州船政局(左宗棠)、天津机器制造局(崇厚)。
特点:官办,开办费和常年经费全由政府调拨
性质:封建性质的近代企业。
(2)后期——创办民用工业:19世纪70—90年代。
口号:“求富”。
目的: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
代表性企业:轮船招商局(1872年上海,李鸿章)、开平煤矿(李鸿章)、张之洞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
性质: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
(3)筹划近代海防: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4)创办近代教育: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1862年创办京师同文馆(培养洋务人才);派遣留美幼童(第一批有詹天佑等30人,共四批120人,后被召回)。
结果: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失败原因
①根本原因:没有从根本上变革封建制度。
②洋务派缺乏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③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
④列强阻挠中国掌握先进技术。
实质: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也称为“同光中兴”)。
评价
(1)局限:只学习西方的科技,没有改变封建制度。说明“中体西用”的洋务运动不可能使中国走向富强。
(2)积极:引进了西方科学技术,培养了科技人才;瓦解了自然经济;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民族资本主义
①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
②初步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
③短暂春天:1912-1919年或一战期间
④迅速萧条:一战后
⑤较快发展:1927-1936年
⑥沉重打击:1937-1945年
⑦陷入绝境:1946-1949年
⑧新的春天:1949-1956年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
特点
①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②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比例失调,集中于轻工业领域
③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发展缓慢
影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及启示
思想文化
开眼看世界“西学东渐”(地主阶级抵抗派)
背景(鸦片战争后)
1.外国资本主义迅速崛起,加紧对中国侵略;
2.腐朽的清王朝被迫向世界开放,加强了同世界的联系;
3.先进的中国人积极探寻抵御外侮、强国富民之路。
代表:林则徐、魏源
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作用
(1)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2)为后来洋务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中体西用”(地主阶级洋务派)
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形势。
代表: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为代表。
主张
(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以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同时主张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2)“师夷长技以自强”
实践
(1)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了一批新式学堂,筹划建设近代海军,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2)清末新政初期也以“中体西用”为主旨
影响
(1)冲击了“夷夏之辨/华夷之辩”的保守观念,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2)未清除“中学”与“西体”的矛盾,在维新变法期间,影响了西学的传播和实践,成为了反对微信思想的武器(与维新思想相抵触)。
(3)维新运动之后。“中体西用”论仍流行
维新变法思想(资产阶级维新派)
早期维新派
康、梁为代表的维新派
三民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派)
主要内容
评价
(1)进步性: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
(2)局限性: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口号,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带有明显的时代局限和阶级局限。
民国时期
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
五四运动(1919)
原因
政治基础:帝国主义加紧侵略,民族危机加深
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解放思想
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根本原因:北洋政府对外妥协对内镇压,激起人民反抗
过程
意义
(1)是一次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体现出强烈的爱国精神和牺牲精神。
(2)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鲜明的民主和科学精神
(4)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
(5)爱国精神、民主科学、文化启蒙构成五四新文化运动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从此中国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中国共产党成立(1921.7.23)
条件
(1)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2)政治基础:中国工人运动的持续发展。
(3)外部因素:十月革命的影响;共产国际的帮助。
(4)组织基础: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
国民大革命(1924-1927)
背景
必然性: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列强卷土重来国内反帝情绪民族主义普遍高涨;
军阀割据与混战不断扩大;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国共合作的局面形成
可能性:
国民党在当时中国社会中有一定的威望,是革命的列宁主义政党
国民党有根据地,可以高举国民革命的大旗,可以允许革命力量公开活动可以合法开展工农活动
国民党内有一批忠于民族民主革命的人士愿意同共产党合作
过程
(1)准备:1925年,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两次东征消灭陈炯明势力。
(2)高潮:1926年,国共合作开始北伐,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结果:失败
①原因:统一战线内部争夺领导权的斗争加剧。
②标志: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7月15日,汪精卫集团在武汉“分共”
意义
性质:中国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
作用: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国民革命运动的特点
土地革命(1927-1936)
抗日战争(1931-1945)
解放战争(1946-1949)
经济生活
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短暂的春天”(一战期间,1914-1919)
迅速萧条:一战后
较快发展:(1927-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沉重打击:1937-1945年
陷入绝境:1946-1949年
思想文化
新文化运动(1915-20年代)
兴起背景
经济基础: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阶级基础: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强烈要求实现民主政治
思想基础:西方启蒙思想在中国进一步传播。
直接原因: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兴起
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指导思想:民主、科学
主要阵地:《新青年》
活动基地:北京大学
主要内容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提倡科学,反对愚昧与迷信。(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评价
积极意义:
(1)在政治、思想上给专制主义以沉重打击,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主要功绩)。
(2)对促进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觉醒起了巨大的作用
(3)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4)弘扬了民主和科学的思想,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5)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对政治、思想、伦理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白话文开始使用,为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
局限性:
(1)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的片面性认识。
(2)局限在思想文化领域,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
(3)回避当时对军阀政府的实际斗争,也没有正面提出反帝的任务
(4)从后来的中国历史来看,新时代运动并未根除中国根深蒂固的专制极权制度。
新文化运动的特点
孔子及儒家思想在维新变法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中的不同命运
中国近代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传播过程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李大钊率先举起社会主义大旗,宣传马克思主义。
五四运动进一步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大批青年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意义:
①为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救民道路指明了方向。
②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③指导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社会生活
分支主题
分支主题
中国现代史(1949年至今)
建国初期(1949-1965)
政治管理
《共同纲领》(1949)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1956)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4)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经济生活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
过渡时期(1953-1956)
工业化与一五计划
三大改造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5)
中共八大(1956)
“总路线”、“大跃进”与“人民公社”(1958)
“八字方针”(1960)
思想文化
毛泽东思想进一步发展
“双百方针”(1956)
对外关系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
日内瓦会议(1954)
万隆会议与“求同存异”(1955)
20世纪六七十年代
对外关系
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1971)
中美关系正常化(1972)
中日邦交正常化(1972)
改革开放以来新时期(1978至今)
经济生活
经济改革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978起)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84起)
对外开放
经济特区(1980)
沿海开放城市(1984)
沿海经济开放区
上海浦东新区(90年代)
……
思想文化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政治管理
祖国统一
对外关系
中美建交(1979)
参与国际组织
世界古代史
古希腊
雅典城邦民主政治制度
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古罗马
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世界近代史(14-20世纪初)
14-16世纪
经济生活
开辟新航路(15-16世纪)
思想文化
文艺复兴(14-16世纪)
16-18世纪中期
经济生活
西方国家的海外殖民扩张(16-18世纪中期)
思想文化
宗教改革(16世纪)
启蒙运动(17-18世纪)
政治管理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9)
18世纪中期-20世纪初
经济生活
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六七十年代-20世纪初)
思想文化
自由主义→自由竞争→自由放任政策
《共产党宣言》与科学社会主义诞生(1848)
政治管理
美国1787年宪法(1787)
英国议会改革(1832)
巴黎公社(1870)
《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
世界现代史(20世纪初至今)
20世纪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
国际格局
维也纳体系(一战前)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战后至二战)
政治管理
俄国十月革命(1917)
经济生活
1929-1933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1933-40年代)
自由放任政策→政府干预经济新模式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0)
“新经济政策”(1921开始实行-1924逐渐废除-1929正式宣布停止)
斯大林模式(1924后逐渐形成)
战后至80年代
国际格局:两极格局
美苏争霸
美苏在欧洲和东亚的对峙
“古巴导弹危机”(1962),美国强势
70年代,苏联强势
多极化趋势形成并不断发展(60年代起)
欧洲一体化(3+1)
日本恢复
不结盟运动
经济生活
资本主义世界
战后初期
以美国为中心的金融货币体系与世界贸易体系(1945后)
布雷顿森林体系(1945)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1947)
二战后,各国政府干预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复苏
建设“福利国家”
70年代
“滞胀”
80年代
“混合经济”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斯大林模式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90年代至今
国际格局
“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1989-1991)
欧洲一体化进一步发展
中国
……
经济生活
信息技术产业、第三产业与“新经济”
区域集团化
欧盟
北美自由贸易区
亚太经合组织
……
经济全球化
分支主题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