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各种汇总
2020-09-02 16:18:20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考研政治是中国大陆高校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一门必考科目,主要测试考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掌握程度。此外,还包括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内容。为了帮助考生备考,市面上有很多关于考研政治的资料和辅导书籍,如《肖秀荣考研政治》、《徐涛老师考研政治》等。同时,也有很多培训机构提供考研政治的培训课程。总之,考研政治是一门重要的考试科目,需要考生认真备考。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注
以下内容来源于「公众号:一烫」
永久无偿分享考研精品笔记和资料,欢迎关注。
【方针】汇总
1. 对农业改造的方针:积极领导、稳步前进、逐步过渡。
2.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3.1956 年中共八大提出经济建设的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4. 《论十大关系》确定的基本方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
5.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总方针:用民主的方法。
6.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了:
第一,处理政治思想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团结一批评一团结“
第二,处理物质利益,分配方面的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第三,处理科学文化领域里的矛盾的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第四,处理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矛盾的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
第五,处理民族之间的矛盾方针:民族平等、团结互助。
7.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的三大外交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第一】汇总
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2. 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3. 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
4. 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影的方案:《资政新篇》。
5. 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这场论战。
6.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戊戌维新。
7. 孙中山到檀香山组建了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
8. 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同盟会。
9. 同盟会成立后发动的第一次武装起义:萍浏醴起义。
10.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1. 中国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
12. 共产主义小组领导的第一个工会:上海机器工会。
13. 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大会:中共二大。
14. 中国第一个工人运动的高潮:1922 年 1 月香港海员罢工到 1923 年 2 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15. 中国第一个农民协会:浙江萧山县衙前村成立的农民协会。
16. 整风运动中第一个重要的问题:学风问题
17. 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抗日战争胜利。
1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
19. 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内容:《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20.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1. 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放在第一位的是:国家主权和安全。
22. 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
23. 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劳动。
24.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开展自然科学教学与研究的专门机构:延安自然科学院。
25. 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了可战胜的神话:平型关大捷。
26. 政党第一位的属性:政治属性。
27.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巴黎公社。
【开端类】汇总
1. 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先作出比较完整表述的:冯桂芬。
2.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
3. 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洋务运动。
4. 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五四运动。
5. 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高潮:以五卅运动为起点
6. 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1931 年九一八事变。
7. 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论十大关系》。
8. 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南昌起义
【根本】汇总
1. 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根本原因: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2. 反便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社会制度的腐败。
3、太平天国农民斗争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
4. 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从根本上说: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
5. 从根本上摧毁中国封建制度根基的社会大变革:土地制度改革。
6. 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7. 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8. 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生产力。
9.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发展生产力。
10.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11. 发展的根本目的:增进民生福祉。
12. 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根本指引的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3.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幸福。
14. 杜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党的领导。
15.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旗帜鲜明讲政治。
16. 党的根本性建设:政治建设。
17. 人民军队完全区别于一切旧军队的政治特质和根本优势:党对军队绝对领导。
18.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最根本的: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
19. 评价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看一个人的实践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1. 中华传统美德的根本要求:“公义胜私欲”。
22. 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
23. 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标:认识必然,争取自由。
24.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
25.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26.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27. 党的根本工作路线:群众路线。
28. 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9. 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30.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发展生产力。
31. 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核心】汇总
1.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2.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实事求是。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国家政权。
5.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6.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7.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
8.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
9.生态文明的核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0.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的核心: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11.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核心: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12.中国封建会的文化思想系的核心:儒家思想,
13.人生观的核心:人生目的。
1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为人民服务。
【焦点、重点、主要、重要、决定、关键、中心等】汇总
1.革命与改良的牌论的焦点: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2.整风运动的重点:教条主义。
3.整风运动最主要的任务:反对主观主义
4.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5.在中国民主革命中,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农民问题。
6.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
【首要】汇总
1.命的首要问题:分清敌友
2.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帝国主义。
3.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4.党建中摆在首位的:党的政治建设。
5.人与自然相处时应秉持的首要态度:尊重自然。
6.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
7.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帝国主义。
8.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分清敌友。
【基本】汇总
1.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无产阶级。
2.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问题。
3.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平等。
4.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土地革命。
【重要】汇总
1.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重要标志:台湾以及澎湖列岛由中国收回
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法宝:全民族抗战。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全面依法治国。
【最高】汇总
1.集体主义的最高层次:无私奉献、一心为公。
2.社会主义职业道中最高层次的要求:奉献社会。
【本质】汇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全面依法治国。
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人民当家作主。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党的领导。
4.价值的本质: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5.货币的本质:不是物,而是物的掩盖下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6.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物的掩盖下的剥削关系。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7.剩余价值的本质: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8.资本积累的本质:资本家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维护垄断统治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根源】汇总
1.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根源于: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矛盾性,是人的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或人的认识能力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矛盾。
2.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产生的根源:资本积累。
3.中国共产党内反复出现“左”、右倾错误的思想认识根源:主观主义。
【战争】汇总
1. 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2. 在粉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斗争中发挥了重大的历史作用:义和团运动。
3. 同盟会发动的影响最大的起义:广州起义(又称为黄花岗起义)。
4. 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
5. 中国革命的新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开端:五四运动。
6.1925 年至 1927 年中国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比以往任何一次革命,包括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群众的动员程度更为广泛,斗争的规模更加宏伟,革命的社会内涵更其深刻,这是:大革命。
7.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这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南昌起义
8. 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九一八事变。
9. 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10. 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全国性抗战的新时期:卢沟桥事变爆发
11. 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的最重大的胜利:台儿庄战役。
12. 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平型关大捷
13. 抗战初期华北战场上规模最大、最激烈的一次战役,也是国共两党军队合作抗日、配合最好的一次战役:忻口会战
14. 对华北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以破袭敌人交通线为重要目标的进攻战役: 百团大战。
15. 国民党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皖南事变
16. 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抗日战争胜利
17. 一场抗击美国侵暗者的正义战命,打出了新中国的国成和人民军的军成,创造了以胜强的范例:抗美援朝战争
【原则】汇总
1.抗日民旅统一战线的实践中要坚持的原则:独立自主;同顽固派进行斗争时应坚持的原则:有理、有利、有节。
2.对农业改造的原则是: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
3.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道循的基本原则:顺应自然。
4.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5.“一带一路”建设坚持的原则:共商共建共享。
6.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集体主义。
7.行政执法的基本原则:合法性、合理性、信赖保护、效率。
8.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党的领导、人民主权、尊重和保障人权、社会主义法治、民主集中制。
9.民法商法遵循的原则:民事主体地位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公序良俗、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
10.行政法遵循的原则:职权法定、程序法定、公正公开、有效监督。
11.社会法遵循的原则:公平和谐、国家适度干预。
12.刑法遵循的原则:罪刑法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刑相适应。
13.仲裁的原则:自愿、仲裁独立、一裁终局。
14.现代法治的基本原则: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平等。
【对应词】
1. 马哲唯物史观考根本原因/根本动力: 答案一般选“生产力”“生产方式
2. 马哲其余部分考根本原因: 答案一般选“矛盾”“内因”
3. 毛中特、思修考出发点/落脚点归宿/宗旨: 答案一般选“人民
4. 毛中特考基本依据/依据/最大的实际: 答案一般选“国情
5. 毛中特考根本保证/领导核心 答案一般选“党的领导
6. 毛中特考动力: 答案一般选“改革”“全面深化改革”。
7. 毛中特考根本任务/第一要务: 答案一般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8. 毛中特考根本目标: 答案一般选“人民”“共同富裕
9. 史纲事件失败/成功标准: 答案一般选“是否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10. 毛中特考主观原因: 答案一般选“党”“军队
11.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党的领导
12. 党最鲜明的品格: 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
13. 思想路线的核心: 实事求是
14. 实体经济的核心: 制造业
15. 城镇化的核心: 人
16. 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 :“九二共识”(一个中国原则)
17. 解决新常态的根本之策: 创新
18.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本质与核心: 人民当家作主
19. 新时代党的建设要摆在首位的党的根本性建设: 政治建设
20.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1. 党和人民取得的根本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2.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3. 中国梦实现的根本指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4. 中国梦实现的根本途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5. 兴国之要: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6. 立国之本: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7. 强国之路: 改革开放
28. 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29.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0. 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 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使,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
31.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2. 改革的目的和条件: 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
33. 坚持改革方向最核心的是: 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34. 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 创新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协调
35. 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 绿色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开放
3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共享
3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 实现共同富裕
3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共同富裕
4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共享
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
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党的领导
4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社会和谐
4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人民群众
45. 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 分清敌友
46. 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农民问题
47. 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 无产阶级领导权
48. 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 国家政权
49. 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 农民问题
【源泉】汇总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
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
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
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规律】汇总
1.对剩余价值的不断追求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
2.平均利润率不断下降是资本主义社会无法避免的规律。
3.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无法自身得到解决的周期性规律。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根源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具有周期性特点,一般包括四个阶,即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
4.垄断没有消除竞争,也没有消除价值规律
【计算】汇总
(1)剩余价值率 m'=m÷v=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2)利润率 p=p÷(c+v)
(3) 自由竞争下:生产价格=生产成本(c+v)+平均利润
(4) 垄断条件下:垄断价格=生产成本(c+v)+平均利润+垄断利润(c=不变资本=生产资料的投资;v=可变资本=劳动力的投资;m= 剩余价值;p=利润)
同义词: ⭐️
(1)预付资本=生产成本=c+v
(2)资本有机构成为 c:v
(3)利润量 P=剩余价值量 m(数额上是一样的)
【标志】汇总
1.标志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提出
2.标志毛泽东思想成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党的七大
3.标志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正式提出:党的七大 《论联合政府》
4.标志着革命道路理论初步形成,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我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创新的主题,邓小平理论主题形成:党的十二大
6.邓小平理论轮廓形成,党第一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行系统概括:党的十三大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南方谈话
7.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我党全部理论和实践创新的主题: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的开幕词
8.甲午中日战争带来的标志: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高潮,中国人民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 洋务运动失败
9.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开始的标志:鸦片战争
10.护法运动失败带来的标志:孙中山个人的失败,整个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
11.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国民党一大成功召开
12.全国范围大革命高潮的掀起:五卅运动
13.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标志:以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为终点
14.标志着北洋军阀不再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继续存在,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东北易帜”。
15.标志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遵义会议
16.标志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一·二九运动
17.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表示同意国共两党进行谈判,并在会议文件上第一次写上“抗日”的字样
18.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和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
19.标志局部抗战开始,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拉开:九一八事变标志全民族抗战开始: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20.标志国民党由片面抗战逐步转变为消极抗战: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决定成立“防共委员会”, 确定“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针
21.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过程中,党第一次公开把蒋介石作为联合对象:《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
22.第一次把党的建设称之为伟大工程:《(共产党人)发刊词》
23. 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内容:《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24.标志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波茨坦公告》,台湾以及澎湖列岛的收回
25.标志全面内战的爆发:国民党军进攻中原解放区
26.揭开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三路大军的挺进
27.标志“在蒋介石统治下进行任何和平运动、合法运动、改良运动的最后幻想归于破灭”:国民党当局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命令对该组织及其成员的一切活动“严加取缔”
28.标志着民盟站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立场上来:民盟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9.表明中国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自愿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决心走人民革命的道路、拥护建立人民民主的新中国:《对时局的意见》
30.标志着民主党派地位的根本变化:民主党派参加新政协并将在新中国参政
31.标志着爱国统一战线和全国人民大团结在组织上完全形成,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新政协的召开
32.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社会性质改变,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的建立:新中国的成立
33.标志着我国广大劳动人民摆脱受剥削的境遇,成为掌握国家生产资料的主人,实现真正的当家作主,标志我国完成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我国国情改变,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34.标志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论十大关系》
35.标志文化大革命理论和实践的失败:林彪反革命集团夺取最高权力、策动反革命武装政变事件的发生
36.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开始了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新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
37.标志着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此的党和国家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十一届六中全会
38.标志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中共十八大的召开
39.标志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标志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走向成熟:党的十七大
40.标志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公开问世:《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41.标志着简单商品生产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新阶段:劳动力成为商品
【帽子】汇总
【毛中特】
1.党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党的根本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
2.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传家宝: 群众路线
3.党的根本宗旨/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党区别于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基本前提/人民军队一切行动的根本准则和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党的根本政治原则:独立自主
5.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6.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发展
7.我们党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
8.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三大优良作风
9.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0.党的根本立场: 人民立场
11.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基本前提: 认清中国国情
12.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 中国无产阶级;
13.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农民;
14.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 武装斗争;
15.革命的首要问题: 分清敌友
16.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 土地革命
17.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农民问题
18.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无产阶级领导权
19.在中国民主革命中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 农民问题
20.毛泽东在《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中提到的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 农民问题
21.农民中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贫雇农
22.区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 革命的领导权
23.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关键: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
24.实现领导权的根本保证: 党的建设;
25.坚持领导权的基本策略:独立自主,又联合又斗争;
26.保证领导权的坚强支柱: 革命武装
27.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话题: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
28.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内容:保护民族工商业
29.新民主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经济基础上的根本区别: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否是社会经济的主体
30.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保持人民军队无产阶级性质和建军宗旨的根本前提/毛泽东建军思想的核心: 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31.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的基本方法: 专政和民主
32.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3.邓小平理论活的灵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34.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35.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毛泽东理论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36.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解放发展生产力
38.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
39.在改革中我们必须坚持的两大根本原则: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共同富裕
40.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 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4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坚持一个中国
42.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发展;核心立场: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全面持续可协调; 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43.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44.提升国民经济整体素质/赢得国际经济竞争主动权的根本途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4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和谐
4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民公安充满爱”)
47.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质: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48.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4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五位一体”; 战略布局:“四个全面”
51.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5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53.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 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世界一流军队
5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中国共产党领导
55.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区别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56.国家总体安全观的宗旨:人民安全根本:政治安全;基础:经济安全;保障:军事、文化、社会安全准则:国家利益至上
57.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创新 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协调 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绿色 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开放
5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
59.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实体经济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60.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乡村振兴战略
61.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人民当家作主
62.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国家长久治安的重要保障:依法治国
63.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全面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统领, 以国际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导向,以推进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为着力点,
64.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形成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体系,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武装力量体系, 联系广泛、服务群众的群团工作体系。
65.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66.社会主义民主最基本的体现,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6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 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事务的权利
68.党的宗教工作的根本方向和目的: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69.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一国两制”的成功经验:把维护中央对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全面管治权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有机结合起来,落实好中央依法行使权利和特别行政区履行主体责任。
70.香港澳门的立身之本,保护香港澳门国际地位和解决香港澳门各种问题的金钥匙: 发展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一个中国原则
71.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着眼点和落脚点:为两岸同胞谋福祉确保两岸关系的关键: 坚持“九二共识”一个中国原则
72.一个国家重要的稳定器: 核心价值观
73.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民生最大的民生:就业
74.民生之源,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收入分配 最基本的民生:公共安全
75.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最基本的发展环境:平安
76.生态文明的核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相处首要态度:尊重自然;基本原则:顺应自然 重要责任:保护自然
77.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首要战役: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底线任务: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78.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关键抉择,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点,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旗帜: 改革开放
79.改革开放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80.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 变革创新
81.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根本途径: 全面深化改革
82.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促进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
83.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 解放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84.我国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关键在于把党的基本路线作为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始终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85.改什么、怎么改的根本尺度:是否符合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
86.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87.国家繁荣富强的根本出路: 全面开放
88.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的结合点:改善人民生活
8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全面依法治国
90.建立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的重点:规范和约束公权力
91.能不能做到依法治国,关键在于党:能不能坚持依法执政,各级政府能不能依法行政。
92.法治建设的目标:法治国家; 法治国家的主体:法治政府; 法治国家的基础:法治社会
93.新时代党的建设的目的,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根本原则: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94.根本方针: 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95.全民从严治党中,“全面”是基础,“严”是关键,“治”是要害 工作思路: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 总体布局(5+2):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建设+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反腐败斗争(目的是依据、根本点;方针是原则,是遵循;主线是纲和魂;总体布局是重点,是路径; 目标是指向和落脚点)
96.政党第一位的属性:政治属性 政党建设的内在要求:政治建设
97.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98.党的基础性建设:思想建设
99.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坚定理想信念
100.作风建设的核心: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101.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加强纪律建设
102.从严治党的重中之重: 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103.我党最鲜明的品格: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
104.强军之魂、建军之本: 党对军队绝对领导
105.强军之要: 能打仗、打胜仗
106.强军之策、兴国之举:军民融合发展
107.立军之本:政治建军
108.我军鲜明特点和政治优势:作风优良
109.人民军队完全区别于一切旧军队的政治特质和根本优势: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
110.我军的最大优势、最大特色,我军同一切其他性质军队的最大区别:政治工作
111.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最高实现形式,党对人民绝对领导的制度“龙头”,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定海神针”: 军委主席负责制
112.基本军事制度: 党对军队绝对领导
113.我军发展壮大、制胜未来的关键一招:改革
114.我党建军治军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军事领域
115.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战斗力
116.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力量基础: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
117.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的重点:优化作战力量结构
118.国家战略能力的前瞻力量,生成新职战斗力的强力引擎,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的重要支撑:新型作战力量
119.实现富国强国统一的重要途径: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
120.实现富国强国统一的重要政治保证,我党我军特有的政治优势:军政军民团结
121.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22.中国倡导建立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核心是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维护不干涉别国内政和尊重国家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等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联合国及其安理会对世界和平承担的首要责任,开展对话、合作而不是对抗,实现双赢、共赢而不是单赢
123.我国外交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外交工作布局: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全球治理观、”一带一路“的原则: 共商共建共享
124.“一带一路”的宗旨: 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
125.党和国家根本所在命脉所在,全国各族人民利益所系幸福所系: 坚持党的领导
12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优势,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根本保障: 党的领导
12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之源:党的优势
128.改革开放以来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四个伟大”:伟大梦想是目标(指引前进方向);伟大斗争是手段(激发前进动力);伟大工程是保障(提供前进保证);伟大事业是主题(开辟前进道路);决定作用——党的建设伟大工程
129.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130.十九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首要任务:完善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 加强党对各领域各方面工作领导,确保党的领导全覆盖,确保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
131.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任务: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
132.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实现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的必然要求: 统筹党政军群机构改革
【思修】
1.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关键性环节:法律制定/立法 法律实施和实现的重要环节:行政执法
2.法律实施和实现的基本途径:法律遵守/守法
3.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统帅: 宪法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优势: 党的领导
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人民当家作主
6.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7.集中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基本原则和主要途径: 民主集中制原则
8.我国政治制度的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党制度的基本特色: 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
9.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 基层群众自治
10.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前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制度基础: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1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点: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13.宪法法律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加强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的迫切要求: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14.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依托: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本质要求和重要内容: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 人民
16.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17.治国之重器: 法律
18.法治的龙头环节: 立法
19.法治的生命线,司法活动最高的价值追求:公正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 党的领导
20.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平等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法治
21.权利保障的前提和基础: 宪法
22.保障权利保障的重要条件: 立法保障
23.权利保障的关键环节: 行政保护
24.权利保障的最后防线:司法保障
25.保证法律发挥作用的基本前提和要求,保障个人平安幸福的底线和红线,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核心,国家治理的坚实基础和关键,维护个人合法利益的根本保障: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
26.体现权利正当性和保障权利实现的充分必要条件:依法行使法律权利公民参加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活动的基础: 人身权利
27.人享有其他各项权利的前提: 生命权
28.人们一切行动和生活的前提条件: 人身自由权
29.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行使其他权利物质上的保障: 劳动权
30.人生观的核心:人生目的
31.人生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人生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体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的保障
32.认识和处理人生问题的重要着眼点和出发点: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最根本的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
33.代表人类社会迄今最先进的人生追求: 服务人民、奉献社会
34.评价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是 看一个人的实践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促进历史进步。
35.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 看一个人是否用自己的劳动和聪明才智为国家和社会真诚奉献,为人民群众尽心尽力服务
36.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人的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实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理想层面的反映
37.兴国强国之魂:中国精神
38.检验一个人对祖国忠诚程度的试金石:对人民群众感情的深浅程度
39.国家和民族的胎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以延续的精神基因,培养民族心理、民族个性、民族精神的“摇篮”:文化传统
40.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上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创新创造
41.当代中国最突出、最鲜明的特点: 改革创新
42.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文化的力量归根到底来自于凝结其中的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43.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本质上是不同文化所代表的核心价值观的竞争
4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历史底蕴的集中体现: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特性:人民性
45.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劳动
46.历史上不同时代人们行为方式风俗习惯等的集中体现,对道德实践经验的提炼总结:传统道德
47.中华文化的精髓:中华传统美德
48.中华传统美德的根本要求: 公义胜私欲
49.革命道德的灵魂:坚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和新年的不屈不挠的精神 贯穿中国革命道德始终的一根红线: 全心全意为人民
50.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 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 为人民服务
51.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 集体主义
52.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 诚实守信
53.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最高层次的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目标指向: 奉献社会
5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落脚点: 个人品德
55.在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转化的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志愿服务精神的精髓: 奉献精神
【马原】
1.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德意志意识形态》 “工人阶级的圣经”:《资本论》
2.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 实践性
3.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人民至上
4.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人民性
5.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 剩余价值理论
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7.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
8.物质的唯一特性: 客观实在性
9.物质的根本属性、存在方式: 运动
10.理解和衡量运动的尺度: 静止
11.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时空
12.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人类社会的基础,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沟通主观客观的“桥梁”: 实践
13.意识的源泉: 客观世界
14.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内在体现:世界的 普遍联系
15.运动变化的基本趋势: 发展
16.发展的实质:新生旧灭
17.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对立统一规律。
18.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19.区分量变质变的根本标志: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
20.辩证否定的实质: 扬弃
21.人的认识的起点: 感性具体
22.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起点: 抽象。
23.逻辑终点: 思维具体
24.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物质生产实践
25.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第一和基本的观点: 实践的观点
26.真理的本性: 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27.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依据: 实践的直接现实性
28.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规定:认识和实践的统一
29.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及决定力量:物质生产方式
30.最高层次的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形态
31.最直接、指集中反映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中居于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政治法律思想
32.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物质标志):生产工具
33.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 劳动者
34.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生产关系
35.最基本、决定性的生产关系,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
36.在整个上层建筑中,处于主导地位: 政治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的核心:国家政权
37.国家的实质: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
38.社会的“骨骼系统”:经济基础社会的“血肉系统”: 上层建筑
39.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
40.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
41.划分阶级的基础:生产资料占有关系
42.社会革命的实质: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
43.革命的根本问题: 国家政权问题
44.人的本质—从人和动物区别的角度:劳动
45.—从人与人区别的角度: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46.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劳动二重性理论
47.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 剩余价值论
48.解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的唯一途径: 交换
49.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商品经济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50.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社会生产化之间的矛盾。
51.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形成的前提: 劳动力成为商品
52.劳动力商品区别于其他商品的突出特点: 劳动力
53.价值的构成包含着一个历史和道德的因素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54.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特征: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55.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实质: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56.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 扩大再生产
57.资本积累的本质:资本家不断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58.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产生的根源: 资本积累
59.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具体劳动是使用价值的源泉但非唯一源泉。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即劳动)是价值的源泉。
60.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61.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
62.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
63.利润的本质: 剩余价值
6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 生产过剩
6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66.私人垄断者资本主义产生的基础:生产集中、资本集中
67.垄断的本质: 攫取垄断利润
68.垄断利润的来源,归根结底来自于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垄断利润的实现方式: 垄断价格
69.金融垄断资本得以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制度条件: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创新
70.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19. 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
71.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历史性飞跃:19. 世纪中叶,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
72.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从理论发展到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
73.能否正确预见未来的基本前提,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是否坚持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74.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75.无产阶级彻底解放的标志,全人类得到解放的根本要求和体现:争取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最终实现
【史纲】
1.近代中国最革命的阶级: 工人阶级
2.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反侵略武装斗争: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3.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屡遭失败的根本原因:社会制度的腐败
4.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中国同盟会
5.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的根本不同之处:革命派高举民主革命旗帜,武装斗争
6.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领导并取得完全胜利的工人斗争: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7.中国第一个农民协会:衙前农民协会
8.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 长征精神
9.国共两党合作抗日、配合最好的一次战役:忻口会战
10.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重大胜利,粉碎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平型关战役(PS;粉碎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抗美援朝)
11.把抗日战争引向胜利的中心一环:力争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权
12.转变党的作风的基础一环:加强调查研究
13.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的关键:坚持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权
14.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历次土改运动中进行的最好的一次: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新解放区进行的土地改革
15.1960年开始的三年调整时期中具有关键性作用的会议:“七千人大会”
【党】
1.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党的根本性建设:政治建设
3.党的基础性建设:思想建设
4.党的根本思想路线:实事求是
5.党的根本工作路线:群众路线
6.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
7.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执政
8.党的生命线:群众路线
9.党的建设:伟大工程
10.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
11.党的根本政治原则:独立自主
12.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腐败
13.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人民
14.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根本方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15.我们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6.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标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7.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自我批评的作风
18.坚持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
19.党领导和建立统一战线的最根本的经验:正确处理好与资产阶级的关系
20.我们党建军治军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军,从严治军
21.党对军队领导的最高实现形式:军委主席负责制
22.党领导军队的根本制度: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
23.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和基石:全面依法治国
24.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社区
25.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
【党的领导】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党的领导
2.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根本保证:党的领导
3.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
4.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党的领导
5.人民军队建军之本,强军之魂: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6.党的政治建设首要任务: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9.改革能杏顺利推进:关键取决于党,取决于党的领导
10.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要内容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们
1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应有之义|没收官像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12.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土地革命
13.农村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强有力保证:武装斗争
14.国武装斗争和开展土地革命的依托:农村革命根据地们
15.土地革命基本完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16.土地革命完成后,我国农民的两大积极性:个体经济的积极性,互助合作的积极性
【革命】
1.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认清革命的敌人和朋友
2.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无产阶级领导权(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农民问题)
3.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农民
4.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武装斗争国中国革命最基本动力:无产阶级
5.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帝国主义
6.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武装斗争
7.因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农村革命根据地
8.国民革命中心问题:农民问题
9.工人阶级实现革命领导权的基础:对农民的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和谐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全面依法治国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的领导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实现共同富裕
【人民】
1.保持社会安定团结良好局面的关键: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2.推动发展的根本目的:保障和改善民生
3.人们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民生
4.最大的民生:就业
5.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人民健康
6.一个社会是否文明进步、安定和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7.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幸福
【改革】
1.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
2.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
3.强军的必由之路;改革
4.我军发展壮大、制胜未来的关键一招:改革
5.改革发展的前提:稳定
6.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和出发点:人民
7.改革取得历史成就的根本原因:始终坚持了正确的改革方向和立场,不走老路和邪路
8.推动发展的动力和关键一招:全面深化改革
9.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要求:全面深化改革
10.顺应世界发展大势的必要选择:全面深化改革
11.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根本途径:全面深化改革
12.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社
13.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经济体制改革
14.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开放】
1.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开放
2.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根本出路;全面开放
3.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开放
4.开放: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5.外交布局: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
6.对外开放的基本立足点:独立自主
【新时代】
1.中国梦的本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 中国梦
3.强军事业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最根本的在于:习近平强军思想
4.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灵魂:贯彻新发展理念
6.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贯彻新发展理念
7.突破西方发展模式困境,解决人类发展赤字的中国方案:贯彻新发展理念
8.解决新时代主要矛盾,实现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贯彻新发展理念
9.推动国际经济合作,实现中国与世界共生共荣的现实途径:贯彻新发展理念
【社会主义】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社会主义优越性体现:实现共同富裕
3.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4.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人民当家做主
5.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6.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思修】
1.事业和人生的灯塔:崇高的理想信念
2.时代新人的根本要求:有理性有本领有担当
3.决定人生价值的最大砝码:崇高的理想信念
4.人生观的核心:人生目的
5.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人生态度人生价值标准
6.根本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7.确立人生价值目标的重要前提:客观地认识自己 人生发展的内在动力:理想信念
8.回衡量一个人精神境界高下的重要标尺:理想信念
9.当代中国最突出,最鲜明的特点:改革创新
10.社会的主旋律和时代的最强音:时代精神
11.兴国强国之魂:中国精神
1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撑和内在动力:中国精神
13.调节个人和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爱国主义
14.自然风光、主权、财富、民族发展和进步的基本载体:祖国的大好河山
15.检验一个人对祖国忠诚程度的试金石:对人民群众感情的深浅程度
16.国家和民族的胎记:文化传统
17.一个国家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培养民族心理、民族个性、民族精神的摇篮:文化传统
18.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的体现: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
19.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上
20.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核心价值观
2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2.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2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特性:人民性
25.道德调节的主要形式:道德评价
26.中华传统美德的根本要求:公义胜私欲
27.传统道德中的义利之辩、理欲之辩的核心和本质:公私之辩
28.革命道德的灵魂:坚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的不屈不挠
29.中国革命道德的一根红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0.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为人民服务
31.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集体主义
32.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助人为乐
33.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诚实守信
34.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最高层次的要求:奉献社会
35.法律实施和实现的基本途径:守法
3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前提;完善的法律规范体系
37.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制度基础:完善的法律规范体系
38.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依托: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3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和重要内容: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40.龙头环节:科学立法
41.法律的生命力:严格执法
42.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公正司法
43.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党的领导
44.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属性:平等
45.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
46.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47.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
48.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德治
49.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法治思维的核心要求: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
50.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
51.国家治理的现实基础和关键: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
52.实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权益、保障人民权利的基本途径: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
53.维护个人合法权益的根本保障:尊重和维拉法律权威
54.马克思主义权力观与其他权力观的根本区别:强调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对权利的制约和决定作用
55.体现权利正当性和保障权利实现的必要充分条件:依法行使权利
【毛中特】
1.毛泽东思想一革命、建设(没有改革)
2.中特—改革
3.毛泽东理论上最大的贡献:毛泽东思想
4.毛泽东实践上最大的贡献:革命和建设
5.毛泽东思想精髓:实事求是
6.毛泽东建军思想的核心:党指挥枪
7.毛泽东:实事求是
8.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9.江泽民:与时俱进
10.胡锦涛:求真务实
11.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毛泽东提出的
12.肝胆相照、荣辱与共:邓小平提出的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