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自然观的变迁
2020-09-28 15:14:59 0 举报
人类自然观的变迁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观点概括
局限性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19世纪)
古代人的自然观念是笼统的,带有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特点。
观点产生基础
新技术提高了生产力,也对自然造成了破坏,“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生态科学受到关注。
它用纯粹力学观点来考察和解释自然界的一切现象,认为自然界是一部机器,把自然界的各种运动形式都归结为机械运动形式。
以科学实验和科学事实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武器,联系发展地看待自然界
代表人物
生态自然观(当下)
地球相对于宇宙来说是一个封闭和孤立系统,其资源能源和自身容量都是有限的,它的物质和能量只能从可利用到不可利用,从有效到无效,从有序到无序的演进。任何超过环境承受能力的物质、能量的消耗都会导致整体的变化。生态自然观主张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同时要尊重自然本身,自然界本身也有发展权。
古希腊朴素自然观
系统自然观深层次揭示了自然界是确定性与随机性、简单性与复杂性、线性与非线性的辩证统一思想。
泰勒斯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水,阿那克西米尼认为万物产生于“气”,赫拉克利特、赫希巴索认为是“火”,留基伯、德谟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就是原子和虚空
系统自然观(20世纪)
机械论自然观(16世纪~18世纪中叶)
对于自然界,人们首要追问的问题是:“自然是什么”,古希腊自然哲学家把该问题转换为万物的本原是什么。古代希腊唯物主义者以天才的直觉方式提出一种素朴辩证法的自然观。
力求从本体论上寻找一个无差别的均质世界,并直觉笼统地对自然进行整体性的朴素描述。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进化论和细胞学说等科学的提出。
天文学、力学和数学取得进步,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开始形成,牛顿力学正确地反映了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规律,是机械自然观的自然科学基础
收藏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