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落
2020-10-10 09:53:42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一个关于聚落的思维导图。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介绍
聚落,就是人们活动的中心,是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
也是人们进行生产劳动的场所。
也是人们进行生产劳动的场所。
城市和农村是两种常见的聚落形式。
起源与演变
聚落的形成差不多是一个人口逐渐聚集的过程。
聚落的出现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引起人类生存方式的不断变化的结果。
聚落的出现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引起人类生存方式的不断变化的结果。
旧石器时代
由于人们为了获取天然食物,人类不得不随时迁徙,也为了躲避野兽。
因此,当时的人都是散着生存的。
因此,当时的人都是散着生存的。
新石器时代早期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学会了农耕与饲养,人们不需要四处迁徙就可以获得食物,
农业的发展和人们历史上的第一次劳动分工向人类提出了定居的要求,从而形成了各
种农村聚落,这个时候,真正意义上的聚落才得以诞生。
农业的发展和人们历史上的第一次劳动分工向人类提出了定居的要求,从而形成了各
种农村聚落,这个时候,真正意义上的聚落才得以诞生。
新石器时代中期
由于生产工具的改进、人口的增加,该时期的聚落规模有了明显的扩大,氏族平等已
不再存在,以往所有聚落都具有的祭祀功能,防御功能,军事防护功能等逐渐从多数
聚落中剥离,辩证中心性部落的特有功能。聚落的防卫也转变成中心性部落统领下全
群落的共同行为。
不再存在,以往所有聚落都具有的祭祀功能,防御功能,军事防护功能等逐渐从多数
聚落中剥离,辩证中心性部落的特有功能。聚落的防卫也转变成中心性部落统领下全
群落的共同行为。
新石器时代晚期
城市聚落出现,远古聚落被兴起的城邑取代,大多数中心型聚落从聚落中脱颖而出,
成为城市,中国早期城市的出现主要是作为政治中心的存在。
但是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500年时,生产力继续发展,人们有了把剩余产品直
接交换的可能性,于是,集市出现,此时,以商业为主体的都市,才渐渐兴起。
成为城市,中国早期城市的出现主要是作为政治中心的存在。
但是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500年时,生产力继续发展,人们有了把剩余产品直
接交换的可能性,于是,集市出现,此时,以商业为主体的都市,才渐渐兴起。
聚落的选址
水
人类生活离不开水,一般聚落的选址是在靠近水的地方但不一定会
滨水(特别靠近水),因为离水源过近会有较高的洪水风险。
滨水(特别靠近水),因为离水源过近会有较高的洪水风险。
地形
一般情况下,地形越平坦,,越利于房屋建筑施工、工农业生产活动等。
土壤
特别是对于耕种为主的聚落而言,土壤越富饶,越适于耕作,那么粮
食产量也就高。
食产量也就高。
自然资源
如果一个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的话,其所产生的的经济效应也就越
高,会吸引人们到这里定居,形成聚落。
高,会吸引人们到这里定居,形成聚落。
交通便利
交通越便利,聚落就越容易通信,人流、物流就越容易在这个地
区集中,聚落也就相对容易发展、壮大。
区集中,聚落也就相对容易发展、壮大。
聚落与环境
环境
环境可以影响聚落的选址,也可以营养聚落的形态、规模,形成地方独有的特色。
平原地区
聚落规模较大,人口多,房屋密集,呈现团块状
山地地区
聚落规模较小,人口少,呈现条带状
气候
气候可以影响聚落特色
阿拉伯地区,由于气候干热,房屋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
东南亚地区,由于气候炎热潮湿,乡村聚落中常见双层木楼或竹楼来加强通风。
内蒙古地区,由于部分人们依然保持着逐水草而居的习惯(放羊),因此他们往往搭建易搭易拆的蒙古包。
黄土高原地区,由于气候相对干燥,而且黄土的土质比较坚固牢靠,因此当地居民习惯挖窑洞。
北极地区,中年严寒的气候使得当地居民搭建冰屋,冰屋低矮,无窗户,保温效果好。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