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导论
2020-11-04 14:38:59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部分 导论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导论
西方经济学的界定
微观经济学
研究个体经济单位经济行为及其理性选择
研究市场机制对个体经济单位经济活动的影响
是关于市场竞争、价格、资源配置的理论
宏观经济学
研究一个经济体的总体经济活动
着眼于总产量、就业情况和一般物价水平的决定
也关注宏观经济政策
是关于国民收入和就业的理论
科学因素
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分析卓有成效
对于微宏观政策的分析有实际意义
阶级属性
为资产阶级经济利益辩护和服务
态度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中国国情,在批判中借鉴
发展和由来
研究对象
两大核心问题
稀缺
在一定时期内,相对于人类的无穷欲望而言可用生产物品和提供劳务的资源总是不足的,即资源的相对有限性(欲望的无限性与资源的有限性)
稀缺是经济学的前提
稀缺是普遍存在的
选择的必要
如何有效地利用资源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经济学家研究
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如何互相影响
卖家买家供需影响商品价格等
影响整个经济的力量和趋势
平均收入的增长、失业率等
资源配置
定义
是指任何社会都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把有限的资源合理分配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去,以实现资源的最佳利用,生产出最适用的商品和劳务,获取最佳的效益
是在多种用途上加以比较做出的决定
市场
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在市场经济制度的国家
what/how/for whom 均由市场决定
价格由市场决定
市场经济在以一种促进整体经济福利的方式组织经济活动方面非常成功(大多数情况下会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
政府
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有时不意味着总是如此)
实施规则并维持对市场经济至关重要的制度
市场经济靠政府提供的警察和法庭实施产权制度,以便个人可以拥有和控制稀缺资源
市场失灵时,通过政府干预才能促进效率或平等
经济学
前提
稀缺性:研究的根本主题
过程
选择:研究人民为了解决稀缺性做出的选择
性质
研究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一门科学
研究方法
方法论个人主义
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基石
基本观点
社会由个人组成,个体是社会和经济活动的基础
社会或集体的作为是由相互合作的个人的行为表现出来的
社会或集体无法被具体化,个人的行为才赋予社会或集体以具体意义
分析和研究个人的心理和动机是分析和研究社会现象的出发点
对社会现象的分析应当是从个人到社会
基本假设
具体研究方法
演绎法
由一般到个别(用公理或假设解释某一现象,再进一步预测)
归纳法
建立模型
外生变量:模型外的变量(参数也可算)
eg:个人偏好、政策等因素
内生变量:模型中要解释的量
因变量和自变量都是
存量:时点测度的
eg:资本、余额、资产
流量:时段测度的
eg:投资、存取款、总收入、总产出
静态分析
不考虑外生变量和时间
比较静态分析
不考虑时间
动态分析
实际过程,外生时间均考虑
实例分析
“是什么”,客观
规范分析
特有的价值判断,不客观,“应当是什么”
0 条评论
回复 删除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