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识与能力(5-8章)
2020-10-16 10:15:00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教育知识与能力(5-8章)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8、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班集体与班级管理
班级与班集体
班级概念
班机是学生集体的基层组织
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组织单位
是教师和学生开展活动,进行信息交流的最基本组织形式
16世纪,文艺复兴教育家埃拉斯莫斯首先使用班级一词
17世纪,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系统描述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班集体概念和作用
班集体: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以共同
学习活动和直接人际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
学习活动和直接人际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
班集体教育作用
1、有利于学生形成群体意识
2、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
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1、明确的共同目标
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
2、一定的组织结构
3、一定的共同生活准则
4、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班集体的发展阶段
1、组建阶段
雏形期,这一阶段班主任是核心和动力
这一时期班主任工作最为繁忙,工作能力经受考验的时期
2、核心初步形成阶段
班集体稳定发展的时期
班级的组织和功能比较健全,班级核心初步形成
这一时期是班主任培养班级骨干的重要时期
3、集体自主活动阶段
班级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班机由明确的,成员认可的奋斗目标,形成了坚强的核心
班主任主要是通过集体对学生进行教育和使学生实现自我教育,集体开始成为真正的教育手段
培养班集体的方法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选拔培养班级积极分子基本标准
1、德、智、体等全面发展
2、有一定工作能力,具有影响力、号召力
3、热衷于参加集体公益活动,愿为大家服务
4、有某种特长
5、团结同学,人际关系良好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班风
这是良好班集体形成德主要标志
做好几项工作
1、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2、抓好常规训练,严格行为规范
3、培养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4、正确实施奖惩,树立守纪风气
班级群体
1、群体概念
人们以一定方式的共同生活为基础而结合起来的联合体
2、群体功能
归属功能
认同功能
支持功能
塑造功能
3、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正式群体
在校行政部门、班主任或社会团体领导下,按一定章程组成的学生群体
班级、小组、共青团等
目标明确、成员稳定、有一定组织和纪律
非正式群体
同伴交往中,同学自由组成、自发形成德小团体
积极型、娱乐型、消极型、破坏型
对班级管理的积极影响
促进学生之间的信息沟通,有助于学生自己组织开展各种健康活动
进行自我管理,有助于帮助解决教师一时照顾不到的困难
进行自我管理,有助于帮助解决教师一时照顾不到的困难
对班级管理的消极影响
对同伴无良行为的无原则支持,与老师班级对立,
散步小道消息,容易被坏人利用误入歧途等
散步小道消息,容易被坏人利用误入歧途等
两者关系的协调
1、要不断巩固和发展正式群体
2、正确对待非正式群体,积极的予以支持保护,消极的要教育引导改造
破坏型的给予必要的惩罚
破坏型的给予必要的惩罚
班级管理
概念和功能
概念
班主任按照学校计划和教育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班级内外力量,对班级教育任务进行的计划、组织、指导、协调等活动
功能
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维持班级秩序,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
内容
班级组织建设
班级制度管理
班级教学管理
核心是教学质量管理
班级活动管理
班级管理模式
常规管理
平行管理
来源于马卡连柯“平行影响”教育思想
民主管理
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参与班级管理的模式
目标管理
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
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动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模式
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动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模式
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
问题
1、班主任对班级管理偏重于专断
2、班级管理只管缺乏活力,学生参与度低
应对策略
1、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
2、班级管理应强调学生为核心,建立一套能持久激发学生主动性
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班级制度改革重点是将教师为中心的班级教育转变为学生的自我教育
班级制度改革重点是将教师为中心的班级教育转变为学生的自我教育
课堂管理
课堂管理概述
课堂管理的功能
维持功能(基本功能)、促进功能(教学效果)、发展功能(学生自己)
课堂管理原则
系统性原则
自组织性原则
内在性原则
课堂管理要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规定目标,提供条件
激发和引导其内在动机,实现学生的内在控制
激发和引导其内在动机,实现学生的内在控制
这是现代条件下课堂管理的根本性变革
动态性原则
目标原则
激励原则
反馈原则
课堂管理的基本模式(取向)
1、行为主义取向
斯金纳模式和坎特模式
斯金纳模式,即行为矫正模式,奖励和强化适宜的行为,忽视不良行为
坎特模式,即果断纪律模式,希望借助有效制定和实施课堂纪律来管理
2、人本主义取向
基本理念
课堂管理中,教师不应要求学生百依百顺,要关注学生的需求、情感、主动精神
格拉塞模式和吉诺特模式
吉诺特模式,即明智信息模式,强调教师用明智的方式与学生进行和谐沟通
3、教师效能取向
基本理念
该模式关注教师课堂管理技能的提升
戈登模式和库宁模式
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教师的领导风格
班级规模
班级性质
学生对老师的期待
课堂气氛
概念
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条件
类型
积极、消极、对抗
影响课堂气氛的因素
1、教师方面因素
教师的领导方式
专制型、民主型、放任型(勒温)
教师对学生的期待
接触、反馈、输入、输出
教师自己的情绪状态
2、学生方面因素
学生对目标的集体认同是形成良好氛围的必要前提
3、课堂物理环境因素
教学的时间安排
班级规模
教室内的设备、光线、声音、温度、座位编排等
创设良好课堂氛围的条件
1、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基础
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采取民主的领导方式
教师应多采取民主型领导
给予学生合理的期望
课堂纪律
概念
为保障或促进学生学习而设置的行为标准和对学生施加的控制
课堂纪律的类型
1、教师促成的纪律
在教师指导帮助下形成的班级行为规范
多适用于低年级和新建班级,重要的课堂纪律类型
2、集体促成的纪律
在集体舆论和压力下作用形成的群体行为规范
3、任务促成的纪律
指某一具体任务对学生行为提出的具体要求
4、自我促成的纪律
自律,在个体自觉努力下,由外部纪律内化而成的个体内部约束力
这是课堂纪律管理的最终目的
课堂纪律发展阶段
1、反抗行为阶段
4-5岁之前
2、自我服务行为阶段
5-7岁
3、人际纪律阶段
多数中学生
学生的行为取向是建立一种相互的人际关系
4、自我约束阶段
课堂结构与课堂纪律
学习、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是课堂三大要素,三大要素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课堂结构
课堂情景结构
1、班级规模的控制
2、课堂常规的建立
3、学生作为的分配
教师最应该关注的是座位安排对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
课堂教学结构
1、教学时间合理利用
2、编制课程表
3、规划教学过程
维持课堂纪律的策略
1、建立积极有效的课堂规则
2、合理组织课堂教学
3、做好课堂监控
4、培养学生的自律品质
课堂问题行为
课堂问题行为类型
1、行为不足、行为过度、行为不适
2、人格型、行为型、情绪型
人格型(神经质、退缩行为)
行为型(对抗性、攻击性、破坏性)
情绪型(焦虑紧张、情绪多变)
产生的主要原因
学生因素
1、不适应导致的挫折
学业或人际等
2、寻求注意
得不到集体和教师认可的学生,故意做出某种问题行为
3、人格因素
4、生理因素
教师因素
1、教学不当
2、管理不当
3、威信丧失
环境因素
1、家庭因素
2、大众媒体
3、课堂内部环境
课堂问题行为的预防
1、教学富有吸引力
2、进行参与式教学
3、维持动量
关键,最小干预原则
动量指避免打断或放慢速度
4、保持教学的流畅性
5、处理转换
转换指一个活动转向另一个活动
6、维持团体注意
责任性
团体警觉
在讲授和讨论期间,教师用来维持所有学生注意力的提问策略
7、明察秋毫
8、一心多用
9、避免涟漪效应
违反课堂规则时,未加制止,扩散,形成其它同学对不良行为的模仿
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置与矫正
1、运用积极的言语和非言语手段调控
表扬出现问题学生的良好行为
表扬其它学生的良好行为
除语言外,还有目光、面部表情、动作
2、合理运用惩罚
使学生明白受罚的原因,避免使用体罚
惩罚应及时出现在某一问题行为的开始
惩罚应及时出现在某一问题行为的开始
3、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不留给学生违纪的时间
4、进行心理辅导
班主任工作
概述
概念
全面负责一个班级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等工作的教师
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教育者
班主任的地位和作用
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职权影响力
个性影响力
班主任是协调班级人际关系的主导者
班主任的领导方式
专断型
强硬专断
仁慈专断
民主型
放任型
班主任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思想道德素质
知识素质
所授学科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教学法
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知识
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包括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
能力素质
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创新学习能力
思想教育能力
交往表达能力
自我反思和自我控制能力
班主任提高自己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
身心素质
班主任要重视自身的心理保健工作,善于自我心理调节,保持良好心态
班主任工作内容与方法
1、了解和研究学生
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基础,是做好班级工作的先决条件
内容
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
了解和研究学生的群体关系
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主要方法
观察法、谈话法、调查法、分析书面材料法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3、建立学生档案
收集-整理-鉴定-保管
4、进行个别教育工作
先进生工作
严格要求,防止自满,不断激励,消除妒忌,发动优势,带动全班
中等生工作
重视,有的放矢,增强信心
后进生工作
关爱关心,尊重人格,激发后进生学习动力,树立榜样,因材施教,发掘身上闪光点,增加其荣誉感
5、组织班会活动
6、协调各种教育影响
协调学校内部各种教育因素间的关系
协调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间的关系
协调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间的关系
7、操行评定
要求
评定内容全面性
评定主体多元性
评定过程发展性
评定语言规范性
8、做好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
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与组织形式
主要内容
学科活动
科技活动
文学艺术活动
体育活动
社会活动
传统节假日活动
课外阅读活动
思想品德教育活动
组织形式
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个别活动
课外活动特点
自愿性
自主性
灵活性
实践性
广泛性
课外活动组织管理要求
1、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2、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符合学生年龄特征
3、活动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
4、注意发挥学生集体和个人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
5、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要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6、课外活动要因地、因校制宜
校外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学校与社会的协调
学校与家庭的协调
教师心理
教师的角色心理
教师角色概念
教师按照其特定的社会地位承担起相应社会角色,并表现出符合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
教师职业的角色
传道者角色
授业、解惑者角色
示范者角色
教育教学活动设计者、组织者、管理者
父母与朋友角色
研究者角色
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角色的形成
角色认知、认同、信念阶段
教师劳动的特点
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创造性体现在因材施教和对教育内容手段的不断更新上
创造性突出表现在教育机智上
创造性突出表现在教育机智上
2、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
3、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
教师的言行举止会成为学生仿效的对象
4、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
5、教师劳动的个体性和群体性
教师威信
概念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
反映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完成教育使命的重要条件
分类
权力威信
信服威信
影响教师威信的因素
客观因素
社会对教师的态度和教师在社会的职业地位
主观因素
教师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
教师渊博的知识
教师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
培养教师威信的途径
1、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
2、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
3、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
4、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5、做学生的朋友和知己
教师威信的维护与发展
1、教师要胸怀坦荡,实事求是
2、正确认识和合理运用威信
分清楚威信(亲而近之)和威严(亲而远之)
分清楚威信(有赖于信服)和权力(强制力)
3、以“艺”强威,以“情”辅威,以“宽”立威
4、不断进取,言行一致
5、根据学生实际,灵活发展威信
6、长期坚持,多方面完善自我
教师的心理特征
教师的认知特征
知识结构
本体性知识
特定学科知识
条件性知识
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
实践性知识
文化知识
教学能力
教学认知能力
教学操作能力
教学监控能力
教师的人格特征
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
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
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
职业信念
教学效能感
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行为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
影响因素:外部环境因素、教师自身因素
教学归因
职业性格
优秀教师的性格品质的基本内核是“促进”
教师的行为特征
教师教学行为的多样性、明确性、启发性、参与性、任务取向性和及时数学效果评估及对学生产生的期望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
教师的期望存在“自我实现的预言”效应
教师的成长心理
教师成长的阶段
关注生存阶段
新教师,有些会把时间花在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上
关注情景阶段
把关注的焦点投向了学生成绩的提高
关注学生阶段
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教师成长的途径
1、基于学习与研究中的专业发展
2、基于教学实践的专业发展
3、基于教学反思的专业发展
经验+反思=成长
美国波斯纳
4、基于自我发展的专业发展
5、基于信息化环境的专业发展
教师的心理健康
教师的职业压力与应对
职业压力
面对刺激产生的紧张、压迫和焦虑的心理状态
表现在生理、心理和行为上
应对
直接行动法
积极处理压力源
缓解方法
减轻职业压力引起的消极情绪体验
教师职业倦怠和干预
职业倦怠
情绪耗竭
去人性化
刻意在自身与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冷漠忽视工作对象和环境
个人成就感低
消极评价自身、自我效能感下降
职业倦怠成因
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和支持情况
教师职业本身的特点
教师自身的人格因素
干预
强化社会支持系统
政府
学校
调整优化心理状态
教师个人积极的态度
辩证的思维方式
个体情绪和情感
5、中学生发展心理
1、心理发展概述
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1、阶段性与连续性
量变积累到质变
2、定向性与顺序性
发展速度有差别,但发展方向和顺序不可逆
3、不平衡性
4、差异性
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1、过渡性
半幼稚,半成熟,由童年向成人的转变时期
2、闭锁性
内蓄、内隐,不轻易表露
3、社会性
关注社会生活,社会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4、动荡性
不稳定,敏感、激情、执拗、情绪波动大、易走极端
5、独立性
追求“成人感”、独立意识
6、不平衡性
心理发展落后于生理发展
中学生性心理发展的特点
疏远期
性生理发育初期,半年到一年,男女间的对抗、排斥
爱慕期
性意识表现和发展的重要阶段,时间最长。
表现为相互显示、感情隐秘、对象广泛
恋爱期
性生理发育后期,相对成熟的阶段
浪漫性,按心中偶像找意中人,交流内心情感的强烈倾向,占有欲和嫉妒心理
中学生异性交往指导
1、正确认识中学生的异性交往
2、把握中学生异性交往的原则
自然原则
适度原则
3、了解中学生异性交往的方法:克服羞怯、真实坦诚、留有余地
4、引导青少年学生区分友谊与爱情
2、认知的发展
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
中学生感觉发展
感受性观察力进一步提升,接近甚至超过成人
中学生知觉发展
有意性、目的性、精确性、概括性得到发展
中学生注意发展
有意注意,注意的随意性增强,注意具有自我组织、调节、控制的性质
中学生记忆发展
容量增大、短时记忆与常人接近,直观材料记忆优,有意记忆
理解记忆为主要,抽象记忆发展迅速
理解记忆为主要,抽象记忆发展迅速
中学生思维发展
1、抽象逻辑思维处于优势(还需要具体、直观的感性经验直接支持)
2、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显著发展
3、形式逻辑思维占主导地位
4、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1、认知发展的机制
认知发展是一个建构过程,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
认知发展的实质在于主体通过对客体的适应,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
使得图式不断得到改造,认知结构不断发展
使得图式不断得到改造,认知结构不断发展
图式:个体认识世界时形成的自己独特的认知结构
图式的形成和变化是认知发展的实质
图式的形成和变化是认知发展的实质
同化和顺应
平衡
2、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
1、成熟,是认知发展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2、练习(物理练习和逻辑练习)和经验
3、社会化经验
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社会文化传递(教育、语言等)
4、平衡化
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中自我调节,调节具有定向性
3、认知发展的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幕布实验,探索世界的手段:手的抓取和嘴的吸吮
9-12月,儿童获得永恒客体性
2、前运算阶段(2-7岁)
开始运用语言和较为抽象的符号,哈不能很好掌握概念的概括性和一般性
泛灵论、自我中心(自己和别人眼中的世界一样,重复、独白、集体独白)
思维不可逆性、刻板性(只注意某一方面),思维不具有守恒性
思维不可逆性、刻板性(只注意某一方面),思维不具有守恒性
3、具体运算阶段(7-11)
思维形成守恒性
思维具有可逆性
思维去自我中心性
凭借具体形象,能进行具体逻辑推理
能理解原则和规则
具有多维思维
4、形式运算阶段(11以后)
能独立完成“钟摆实验”
1、认识命题之间的联系
2、进行假设-演绎推理
3、具有抽象逻辑思维
4、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
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理论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从微观发生发展层面、个体发生发展层面、种系发生发展层面(系统层面)、社会历史发展层面
心理发展观
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借助语言,通过人与人的社会交往而形成
最近发展区
教师教学时,要考虑儿童现有发展水平和在成人指导下可以解决问题的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
内化学说
3、中学生情感情绪和意志的发展
中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
1、情绪情感概述
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心理体验
认知是情绪情感产生的基础,需要是中介
三种成分:主观体验、外部表现(表情)、生理唤醒
2、情绪情感的种类
情绪的种类
根据情绪内容,分为快乐、愤怒、恐惧、悲伤
根据情绪状态(发生的速度、强度、持续时间),分为心境、激情、应激
1、心境
微弱、平静且持久的情绪状态,弥散性、长期性
2、激情
爆发强烈且持续短,爆发性、冲动性,伴有明显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行为
3、应激
在出乎意料的紧张和应急情况,人对外部环境刺激产生的适应性行为
1、急中生智,2、惊慌失措,常诱发人们心理上的高度警醒和紧张
1、急中生智,2、惊慌失措,常诱发人们心理上的高度警醒和紧张
情感的种类
情绪是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态度体验
按内容分类
道德感
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自己或他人思想或行为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理智感
在智力活动中,认识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美感
用一定的审美标准来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自然美感、社会美感、艺术美感
3、情绪理论
1、詹姆斯-兰格理论
情绪源于身体的反馈,刺激引起生理反应,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
2、坎农-巴德理论
情绪中心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情绪与生理变化同时发生
3、阿诺德“评定-兴奋”说
1、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情景-评估-情绪
2、情绪产生是大脑皮层和皮下组织协同活动的结果,大脑皮层的兴奋是产生情绪行为最重要的条件
3、情绪产生的理论模式——外界刺激》感受器神经冲动》内导神经》丘脑》大脑皮层》评估刺激情景》
形成态度》丘脑的交感神经》血管、内脏》情绪
形成态度》丘脑的交感神经》血管、内脏》情绪
4、沙赫特-辛格的情绪理论(认知-生理结合说)
人对生理反应的认知和了解决定了最后的情绪体验
5、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
情绪是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初评价、次评价、再评价
6、伊扎德德动机-分化理论
情绪是人格系统的组成部分和核心动力
4、中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
爆发性与冲动性
不稳定性与两极性
起伏大,不稳定,两极性明显
外露性与内隐性
掩饰性,中学生学会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感表现和行为反应,压抑自己的情绪
心境化与持久性
5、中学生常见情绪问题与调节
1、忧郁
中学生中普通的消极情绪表现,低落、悲观、郁郁寡欢、反应迟缓
2、恐惧
社交恐惧和学校恐惧
3、孤独
青春期常见情绪,自然、正常,标志着中学生独立自我意识的发展,长期孤独不好
4、愤怒
由于思维片面偏激,控制冲动的能力较差,容易产生愤怒情绪
中学生意志的发展
意志和意志行动
意志:人自觉确定目标,有意识地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行为,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
意志行动
意志行动:受意志支配的行动;有意识、有目的,克服困难才能达到
1、自觉目的性是意志行动的前提;2、随意动作是意志行动的基础;3、克服困难是意志行动的核心
意志行动是意志活动的外显表现
意志行动中的动机冲突
双趋冲突
既想,又想
同等程度的动机追求两个价值目标,因不能同时获得而产生的动机冲突
双避冲突
既怕,又怕
趋避冲突
既想,又怕
多重趋避冲突
多个既想,又怕
意志品质
独立性
个体清楚意识到自己行动的目的意义,主动调节、支配
易受盲从性、独断性
果断性
面对复杂多变,明辨是非,迅速合理采取决定、执行决定
优柔寡断
坚持性
在实现目标过程中,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动摇性
自制性
善于根据预期目标,控制自己心理活动和行为
任性、怯懦
中学生意志的发展与培养
1、加强世界观、人生观教育
2、组织实践活动,加强意志锻炼
3、发挥教师和班集体的影响,给予必要纪律约束
4、启发学生进行意志的自我锻炼
5、针对学生意志的个别差异,采取针对性措施
4、中学生人格的发展
人格的概述
人格的概念
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区别于别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人格的特征
独特性
稳定性
人格特点一旦形成,会相对稳定,在不同时空下表现一致性
整合性
功能性
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
1、生物遗传因素
2、社会文化因素
3、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放纵型、民主型
4、学校教育因素
5、个人主观因素
人格的结构
1、气质
心理活动在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稳定的心理特征,即脾气、秉性
先天性,遗传色彩最浓,无所谓好坏
气质类型
胆汁质(李逵)
情感强烈,爆发迅猛,精力旺盛,争强好斗,直率,表里如一,刚愎自用,鲁莽
强,不平衡
不可遏制型
多血质(王熙凤)
情感丰富,外露不稳定,好动,大方,缺乏耐心,见异思迁
强,平衡,灵活
活泼型
黏液质(林冲、薛宝钗)
情绪平稳,平淡,细致周到,安静踏实,但主动性差,行动迟缓
强,平衡,不灵活
安静型
抑郁质(林黛玉)
情绪深刻,细腻,持久,多愁善感,形像力丰富,不善交际,软弱,优柔寡断
弱
弱型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
巴普洛夫,按强度、平衡性、灵活度
气质类型和教育
1、对待学生应克服气质偏见
2、针对学生气质差异因材施教
胆汁质
直截了当,不易激怒,要有说服力
多血质
多种教育方式,定期提醒,培养他们扎实专一
黏液质
耐心教育,让他们有足够时间考虑反应
抑郁质
多关心关爱,不宜公开指责,不宜过严厉批评
3、帮助学生进行气质自我分析,培养良好气质品质
4、特别重视胆汁质、抑郁质两种极端气质类型
5、组建学生干部,充分考虑气质类型
2、性格
1、概念
个体在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心理特征,直接反应一个人的道德风貌
性格是1、人对现实态度的概括化定型化;2、是一个人独特稳定的个性心理;3、是人格中最具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
2、性格的结构特征
性格的态度特征
个人如何处理社会各方面的关系
性格的意志特征
个体对自身行为自觉地调节的特征
性格的情绪特征
个体的情绪对其活动的影响和自身对情绪控制的能力
性格的理智特征
个体在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认知过程中表现出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3、良好性格的培养
1、梳理效仿的榜样
2、提供实际锻炼的机会
3、及时进行个别指导
4、创设优良的集体气氛
5、鼓励学生自我教育
认知风格
1、定义
认知方式,人们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是人格差异在认知方式上的反映
2、认知风格的类型
1、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
判断时利用自己内部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影响,认知上独立于周围背景,独立做出判断
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他们的自我知觉更易受权威人士影响,注意记忆语言信息的社会内容
2、沉思型和冲动型
沉思型:碰到问题深思熟虑,权衡各种解决方法,选择一个满足多种条件的最佳方案,错误较少
冲动型:快速检验假设,仓促决定,反应速度快,易发生错误
3、整体型和序列型
3、认知风格差异的因材施教
1、充分认识学生认知风格的个体差异
2、创设适合学生认知风格的教学组织形式
3、推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
人格发展理论
1、弗洛伊德
人格有本我,自我,超我构成,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超我遵循道德原则,本我为生物性、本能性冲动,“力比多”
口唇期(0-1.5岁);肛门期(1-3岁);性器期(3-6岁);潜伏期(6-12岁,同性期);生殖期(12-18,异性期)
2、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获得任务:婴儿期(0-1.5岁信任感);儿童早期(1-3岁自主感);学前期(3-6岁主动感)
学龄期(6-12岁勤奋感);青年期(12-18,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感)
成年中期(25-50岁,繁殖感);成年晚期(50以后,完善感)
学龄期(6-12岁勤奋感);青年期(12-18,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感)
成年中期(25-50岁,繁殖感);成年晚期(50以后,完善感)
中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
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中应占什么地位,将来准备成为什么人及怎样努力成为理想中的人
3、奥尔波特的人格理论
共同特质:某一社会文化状态下,多数人或一个群体共有的特质
个人特质:首要特质、中心特质、次要特质
4、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表面和根源特质
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
动力、能力和气质特质
5、A-B型人格理论
A型,急躁,成就欲高,认真,有竞争意识,外向,不安定型人格
B型,不温不火,稳当,满足感高,喜欢慢步调
5、能力的发展
概念:能直接影响个体活动效率,促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体心理特征
分类
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一般能力指从事一切活动所必备的能力综合,以思维力为核心,抽象概括能力是智力的核心
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液体能力和晶体能力
液体智力,流体智力,在信息加工和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的能力
以神经生理为基础,相对不受社会文化影响,20岁后达到顶峰,30岁后随年龄增长而降低
以神经生理为基础,相对不受社会文化影响,20岁后达到顶峰,30岁后随年龄增长而降低
晶体智力,以掌握社会文化和经验为基础的智力,长期学习的结果,不随年龄增长而降低
不受神经系统影响,受社会文化影响,取决于后天学习实践
不受神经系统影响,受社会文化影响,取决于后天学习实践
认知、操作、社会交往能力
能力结构理论
斯皮尔曼的智力二因素论
一般因素(G)和特殊因素(S)
英国
加德纳多元智力(智能)理论
言语智力、逻辑-数学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智力
身体-运动智力、人际智力、自知智力、自然智力
身体-运动智力、人际智力、自知智力、自然智力
假设了第九种智力,存在智力
智力三维结构论吉尔福特
内容、操作、产品
斯滕伯格智力三元论
智力成分亚理论(核心)、智力情景亚理论、智力经验亚理论
能力发展的个别差异和影响因素
能力发展的个别差异
个体差异
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智力分布近似正态
能力类型的差异
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能力的性别差异
男女智力总体大致相等,男性智力分布的离散程度比女性大
男女智力结构存在差异,各有优势领域
群体差异
性别、年龄、种族,主要是性别
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遗传因素
环境和教育
产前环境、早期环境、学校教育
实践活动
主观能动性
6、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的心里成分
自我认知(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认知化为信念)、自我控制(行为表现,最后环节)
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
生理自我
自我中心期,3岁左右成熟
社会自我
3岁后,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少年期基本成熟
心理自我
青春期开始形成和发展
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1、成人感和独立意向显著
2、自我开始分化
3、自尊心高度发展
4、自我评价趋于成熟
6、中学生心理辅导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
概念
无心理疾病,有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心理健康标准
智力正常、情绪积极稳定、意志健全、人格完整
自我评价正确,人际关系和谐,适应力强,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质
自我评价正确,人际关系和谐,适应力强,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质
心理健康标准的相对性
标准相对,随着人年龄和社会发展有所不同
不同年龄段,年龄的心里特质有质的差异
心理健康是对社会的适应,社会发展,心理健康标准也会改变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焦虑症
表现为紧张不安、集中困难、敏感、轻微刺激过度反应,常见为考试焦虑
恐惧症
对特定、无危害事物或场景的非理性惧怕。主要表现:学校恐惧、社交恐惧。常用脱敏法
抑郁症
心境的持续性低落
情绪消极、消极认识倾向、动机缺失、躯体疲劳失眠食欲不振
强迫症
强迫性神经官能症
强迫观念、强迫行为,身不由己,反复做自己不想做的行为
网络成瘾
过度不当使用网络而产生的难以抗拒再次使用网络的着迷状态
强化干预法、厌恶干预法(采取惩罚性的厌恶刺激来减少和消除行为,橡皮圈拉弹、社会性不赞成、想象性厌恶干涉)
转移注意法、替代延迟满足法、团体辅导法
转移注意法、替代延迟满足法、团体辅导法
学校心理辅导
学校心理辅导概述
概念
学校心理辅导1、面向全体学生,2、以正常学生为主,以发展辅导为主要内容;
3、一种专业活动,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运用
3、一种专业活动,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运用
一般目标
1、学会调适
基本目标
2、寻求发展
高级目标
学校心理辅导的基本原则
面向全体学生
预防与发展相结合
尊重与理解学生
学生主体性
个别化对待
整体性发展
学校心理辅导的内容
学习辅导、人格辅导、生活辅导、职业辅导
学校心理辅导主要方法
行为疗法
强化法
代币奖励法
示范法
消退法
处罚法
自我控制法
松弛训练法
系统脱敏法
训练来访者松弛肌肉
建立焦虑层次(最轻微到最强烈)
在最低层次想象焦虑情景,知道来访者能从
想象转移到现实情景,依然放松
想象转移到现实情景,依然放松
认知疗法
艾利斯的理性情绪疗法
ABC:诱发性事件、之后产生的看法解释、个体情绪及行为结果
韦斯勒总结,个体持有的不合理信念特征为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
人本主义疗法
罗杰斯的来访者中心疗法,咨询师在人格和态度上要实现:真诚一致、无条件积极关注、共情
压力与挫折
压力
概念:由刺激引起,伴有躯体机能和心理活动改变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
压力来源
1、躯体性压力源
2、心理性压力源
3、社会性压力源
4、文化性压力源
压力应对
处理困扰
减轻不适感
挫折
概念,个体的动机愿望受到内外部因素
阻碍的情境和相应情感态度
阻碍的情境和相应情感态度
挫折情境
挫折认知
挫折行为
挫折应对
升华、补偿、退行、幽默、宣泄、认同、文饰、投射、认知重组
7、中学德育
品德结构与道德发展理论
品德结构
品德的概念与结构
品德概念,道德品质,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
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品德结构
道德认识
核心部分,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
道德情感
伴随着道德认识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人们对于现实生活中的
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的情绪和态度,道德行为产生的内部动力
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的情绪和态度,道德行为产生的内部动力
积极和消极的道德情感都会影响道德行为
道德意志
人们自觉确定道德行为的目的,积极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困难,支撑和调节作用
是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关键
道德行为
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具体表现和外部标志
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培养道德行为的关键
道德行为是衡量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是衡量学生品德形成与否的关键要素
道德发展理论
1、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
皮亚杰通过“对偶故事法”,发现总结儿童道德认知规律,即儿童道德的发展
经历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
经历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
1、自我中心阶段
2-5岁,规则不具有约束力
2、权威阶段
6-8岁,服从外部规则,接受权威指定的规范,将规则看作不可逆的,固定的
只根据行为后果拍段对错,而非行为动机
只根据行为后果拍段对错,而非行为动机
3、可逆阶段
9-10岁,儿童不再无条件地服从权威,而把准则看作是同伴间共同约定的
同伴间可逆关系的出现,标志着品德由他律进入自律
4、公正阶段
11-12岁,儿童开始倾向主持公正、平等
2、柯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
道德两难故事法,海因茨偷药,让儿童进行判断
1、前习俗水平
这时儿童的道德观是外在的,根据行为直接后果和自身利害判断好坏
阶段一、惩罚与服从取向阶段
儿童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行为好坏及严重程度,服从规则只是规避惩罚
阶段二、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儿童的道德感来自对自己需要的满足,规则不是绝对的,评定好坏看是否符合自己利益
2、习俗水平
阶段三、寻求认可阶段
“好孩子”阶段,儿童道德价值以人际关系和谐为导向,谋求大家的赞赏和认可
阶段四、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儿童的道德价值以权威为导向,服从社会规范,尊重公共秩序,法制观念判断是非
3、后习俗水平
阶段五、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个体认为法律规范是大家商定的,社会契约。并认为不是绝对的,可以应多数人要求而改变,认识到权力、义务、责任的重要性
阶段六、原则或良心取向阶段
道德判断的最高阶段,表现为个体以公正、平等、尊严为标准进行思考
中学生态度和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
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品德心理中自我意识成分明显
1、形成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
2、自我意识增强
3、道德行为逐步巩固
4、品德结构跟为完善
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度
1、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
2、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态度和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
依从
从众和服从
认同
个体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态度和行为与他们相接近
认同实质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是试图与榜样一致
认同实质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是试图与榜样一致
学生行为具有一定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
内化
个体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一致,将自己认同的思想融入,构成完整价值体系
高度自觉性、主动性、坚定性
影响态度和品德的因素
外部因素
家庭教育、社会风气、学校教育(主导因素)、同伴群体
内部因素
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
态度定势
帮助学生形成对教师、集体的积极态度定势是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前提
道德认知
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态度和品德的方法
有效说服
1、灵活呈现正反论据
2、利用情感因素
3、医院有台独为基础
树立良好榜样
树立榜样是加强道德行为的重要途径
利用群体约定
成员共同讨论商定的协定、规则,对成员有一定约束力,压力
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惩罚
确定可以奖励的道德行为,其次是给予适当的奖励物
不良行为惩罚:给予某种厌恶刺激、取消个体喜爱的刺激。惩罚不是最终目的
价值辨析
引导个体用理性思维和体验情绪来检查自己的行为,努力发现自身价值,指导自己的道德行为
中学德育的概念和内容
德育概念
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者积极的认识
体验、身体力行,形成自己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
体验、身体力行,形成自己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
德育内容
学校德育
基本内容
道德教育
核心
政治教育
方向
思想教育
基础
主要内容
1、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德育教育永恒的主题
2、理想教育
3、集体主义教育
4、劳动教育
5、纪律和法治教育
6、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中学德育过程
德育过程的内涵
概念
教育则按德育目标对学生在品德发展上所提出的要求,借助相应的德育内容和方法,
对其政治意识、思想观点和道德品质等方面施加影响,并引导其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促进
学生品德发展的过程
对其政治意识、思想观点和道德品质等方面施加影响,并引导其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促进
学生品德发展的过程
德育过程和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
1、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是教育和发展的关系,两个过程一致
2、区别
1、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教育过程,双边活动过程,品德形成过程是学生个体品德自我发展的过程
2、德育过程,学生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教育影响,品德形成过程受各种因素,包括自发的环境因素
3、德育过程看,学生形成的品德与社会要求一致;品德形成过程看,学生形成的品德可能和社会要求一致,可能不一致
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
教育者
受教育者
德育内容
德育方法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品德知识、品德情感、品德意志、品德行为
一般以知,到行,但社会生活复杂性,实施中具有多种开端
2、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进行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活动和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
寓德育于活动(教学、集体)之中
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受多方面影响
3、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
内部矛盾表现为当前的德育要求产生的思想品德发展新需要和学生已有思想道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1、学生思想品德任何变化,都依赖于学生个体的心理活动
2、在德育过程中,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实质是对外界教育因素的分析、综合过程
3、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也是他们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长期、反复的过程
曲折前进的过程
中学德育原则、途径、方法
中学德育原则
1、导向性原则
概念
教师在德育中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引导学生向正确方向发展
贯彻要求
有坚定的政治方向
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方针政策和总任务要求
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2、疏导原则
概念
教师在德育过程中要循循善诱,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其积极性
贯彻要求
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3、严格要求和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概念
教师在德育过程中要把对学生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行为
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将教师的影响和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将教师的影响和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贯彻要求
爱护、尊重、信赖学生
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合理正确、明确具体、严宽适度
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贯彻到底,督促学生切实做到
4、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概念
教师在德育过程中应有目的、有计划把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
相互配合,前后连贯地进行,保障学生品德能按教育目的地要求发展
相互配合,前后连贯地进行,保障学生品德能按教育目的地要求发展
贯彻要求
充分发挥教师集体作用,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地教育力量
统一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教育影响,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三位一体”德育网络
处理好衔接工作,保持德育工作的经常性、制度化、连续性、系统性
5、因材施教原则
概念
教师在德育过程中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绝他们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
使每个学生的品德得到最好的发展
使每个学生的品德得到最好的发展
贯彻要求
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
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有计划进行教育
6、长善救失原则
概念
也叫依靠积极因素和客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
调动学生自我教育地积极性,客服消极因素
调动学生自我教育地积极性,客服消极因素
贯彻要求
“一分为二”,全面分析,客观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有意识创造条件,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将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7、知行统一原则
概念:也叫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理,既要重视思想道德理论教育,也要重视组织学生参与实践锻炼
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做到言行一致
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做到言行一致
贯彻要求
加强思想道德理论教育
组织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坚持知行统一原则
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
8、正面教育和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概念
教师在德育过程中既要正面引导、说服教育、启发自觉,调动学生内在动力,
又要辅之以必要的纪律约束,两者有机结合
又要辅之以必要的纪律约束,两者有机结合
贯彻要求
坚持正面教育原则
坚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
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和集体组织公约,严格管理,认真执行
9、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概念
善于组织教育学生集体,依靠集体教育每个学生,又要通过个别学生教育来促进集体的形成和发展
苏联马卡连柯
影响集体,再去影响每个学生,“平行教育原则”
贯彻要求
建立健全学生集体
开展丰富的集体活动,充分发挥集体教育作用
加强个别教育,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辨证结合
中学德育途径
主要是思想政治课和其他学科教学
1、思想政治课与其它学科教学
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基本途径
2、社会实践活动
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并通过活动和交往表现出来的
3、课外、校外活动
4、共青团组织的活动
5、班会、周会、晨会、校会与时事政策的学习
6、班主任工作
班机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级教育系统的主导力量
中学常用的德育方法
1、说服教育法
即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
基本要求:明确目的性、富有知识性趣味性、注意时机、以诚待人
2、榜样示范法
即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
基本要求
选好示范榜样
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榜样精神的实质,不要停留在表面模仿
3、情感陶冶法
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
方式:人格感染、艺术陶冶、环境陶冶
方式:人格感染、艺术陶冶、环境陶冶
基本要求
创设良好的情境
情感陶冶法要与说服教育法相结合
引导学生参与情景的创设
4、实践锻炼法
是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实际去做,在活动中锻炼思想,增长才干,培养优良思想和行为习惯
基本要求
坚持严格要求
调动学生积极性
注意检查和坚持
5、自我修养法
在老师指导下,学生主动为自己提出目标,实现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从而形成良好品德
包括立志、学习、反思、箴言、慎独等
基本要求
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愿望和自觉性
指导学生掌握品德修养的标准
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
提高学生的自我道德评价能力
6、品德评价法
教师根据一定要求和标准,对学生思想品德做出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促其克服缺点,不断进步
基本要求
有明确目的和正确态度
公正合理,实事求是,坚持标准
充分发扬民主,让学生积极参与评价
把奖惩和教育结合起来,以育人为目的,不能为惩罚而惩罚
新时期德育发展的主题
生存教育
生活教育
生命教育
进行生命意识、生命常识及体验生命活动的教育
安全教育
升学就业指导
自由主题
收藏
收藏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