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漫谈
2020-11-04 15:03:35 4 举报
AI智能生成
互联网医疗的思考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一、变与不变
服务内容没有变化,诊疗的内容没变
变的是服务的方式
服务的主体没有变化,还是必须要依托线下实体医疗机构
管理的基本逻辑也没有变
医疗的执业准入制度不变
医疗核心业务《法无授权不可为》:诊疗行为准入制度还是要求机构要有注册许可,人员要有执业证书、器械要获取CFDA许可、技术需要备案注册;
医疗辅助业务《法无禁止即可为》:健康促进、市场行为:医学咨询、健康管理;就诊辅助服务等;互联网电商服务;
二、互联网医院首先要完成疾病诊治职能:在线复诊不是仅仅靠问诊就能完成的;
互联网诊疗:本院+外院
已确诊: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
医师获得病历资料
电子处方:电子签名+药师审核
实体医院的职能,互联网依然有效
远程诊疗:院间会诊转诊
远程教育
科研合作
疾病防控
家庭病床、巡诊、护理
医联体、医共体及医养结合
待回答的问题
首次的诊断是否正确?
患者提供的病历是否真实客观?
是否存在欺诈撒谎、骗保?
患者自述症状是否真实?
患者自检数据是否可靠?
复诊无法体格检查,如何获取全面信息,做出正确判断?
发生病情变化,如何线下转诊急救?
三、互联网医院可以提供辅助服务
电子处方?电子签名+药师审核
流转到系统外的防伪?防篡改?
CA签名如何保障在系统外有效?
药品配送
定点药店:配剂审方、调剂能力、去库存
专业物流资质、冷链运输资质、实时追溯机制
药品安全保障、时效性保障、个人隐私保护
医保直付
药品配额、药占比:定点医院、定点药店
药品带量采购,与全国统一配送之间的矛盾
健康促进
信息服务
四、关于医疗支付体系
医疗支付体系存在瓶颈:
物价:定价太低
医保:拒保、低保率,打击积极性
商保:无法核算、精算,缺乏大数据依据
医疗费用支付不能全部依赖基本医保
第八十二条 基本医疗服务费用主要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和个人支付。国家依法多渠道筹集基本医疗保险基金,逐步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可持续筹资和保障水平调整机制。
第八十三条 国家建立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商业健康保险、医疗救助、职工互助医疗和医疗慈善服务等为补充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
个人支付 银联、支付宝、微信等
五、正确定位“互联网+医疗”
1、医疗资源供应侧结构重塑 促进以人民为中心的医院高质量发展
互联网医院:整合优质资源的新机制、新平台
互联网诊疗,利用信息技术便民惠民,解决复诊便捷性和连续性,提升医患交流互动机会
远程医疗,提升基层能力建设,解决基层疑难重症问题,提升医生常规诊疗能力
2、互联网医院发展的四大要素
医疗模式(执业准入、过程监管)
远程医疗和教育科研
互联网诊疗和互联网医院
慢病管理和医养结合
慢病管理和医养结合
技术支撑(数据采集能力、云边协同计算、安全保障能力、跨界链接能力)
光纤通信+互联网
5G+移动
医疗信息化
数字医疗
人工智能
边缘计算
支付保障(支付标准和依据、支付路径和安全)
基本医保
商业保险
个人银行
运行机制(便捷性、互利性、合规性、安全性)
第三方企业
物价分配
金融服务
3、清醒反思:谁开办?办什么?为什么?
互联网医院监管是大命题;循着规律走,是发展的硬道理
“医不叩门”是千年文化;
医疗不是商品,互联网医疗不是电商;医疗是自然生理需求、商品是市场开发的结果;
补短板、做刚需:务实的业务模式是生命???
我国医疗体系的短板:社区医疗难、大病预防难;慢病管理难、养老就医难;
我国的刚需是分级诊疗:
互联网+医疗要促进分级诊疗,而不是虹吸???大医院虹吸不要太厉害啊?????这是天之道还是人之道???
各级医院分工协同,而不是大包大揽
医联体是传帮带,而不是拉山头
4、依托实体医院走差异化发展道路:依托的实体医疗机构的性质和核心竞争力决定了互联网医院的发展道路
大型公立医院:基本医疗、核心优势
大病重病、应急救援、国家任务
辐射帮扶、指导培训、学科引领
基层医疗机构:基层慢病管理、公共卫生
家庭医生签约、重大疾病防控、医养结合
营利性机构:补充医疗、特许医疗、商业保险
高端需求、优良环境、辅助性服务、定制化服务
商业机制、IPO上市、金融模范
互联网企业:技术支撑、商业服务
自己给人看病?还是卖药?或是卖服务?卖技术?
借壳开业?当心背离医疗本质和商业规则
5、技术融合创新是互联网医院的基石
技术不是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技术
信息技术能力不是问题
问题是信息技术不成熟,没有遵循业务流程,缺乏集成转化过程
技术不能支撑管理质量控制、患者安全防控
互联网医院是要服务,服务不是产品
互联网医院带来数据交互量剧增:通信能力是挑战
互联网+智慧医疗: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