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史
2020-12-25 14:38:07 2 举报
AI智能生成
中国电影史,自1896年第一部电影《定军山》诞生起,经历了百年风雨。早期以戏曲片和短片为主,如《西厢记》、《神女》等。1921年,上海成立明星公司,标志着中国电影的商业化起步。1930年代,左翼电影运动兴起,如《马路天使》、《渔光曲》等,反映社会现实。抗日战争时期,电影成为抗日宣传的重要手段,如《地雷战》、《平原游击队》等。新中国成立后,电影事业迅速发展,如《红色娘子军》、《武训传》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市场逐步开放,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作品,如《霸王别姬》、《活着》等。如今,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不断推动着世界电影的发展。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中国电影史|中国电影发展的几个关键时期
中国电影发展的历史特点
首先,中国电影与其所处的时代生活和社会历史条件有着特别直接和紧密的联系。 社会历史的变革直接影响着中国电影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的变革。这是我们认识和把握中国电影历史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其次,中国电影的创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的审美心理传统的深刻影响。这有的是创作者有意追求的结果,但更多的是文化心理积淀的无意流露。它们影响着中国电影民族风貌的形成。
第三,中国电影由于其产生过程中特殊的历史环境,使其与中国的戏剧和文学保持了一种特殊紧密的联系。尤其是戏剧的影响,在中国电影的发展中表现得更加明显。这种影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其中的经验和教训都是应当记取的。
第四,与世界电影艺术和技术发展水平相比,中国电影的技术水平相对来说一直比较落后。这与中国整个社会政治、经济、科学和文化水平有关。这决定了中国的创作者们一方面是在一边学习、一边摸索,另一方面又是在比别人更艰苦的条件下进行艺术创作的。
最后,在中国电影中,各个艺术创作部门之间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部门受到较多的重视,而另一些本应同样受到重视的方面却显得相对不足。这固然与整体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状况有关,但与创作者们的电影观念也分不开。总的来说,在中国电影中与叙事直接联系的方面普遍发展较快,面对其它艺术技巧方面(特别是造型方面)的关注则显得不够。
“影戏”——中国电影的奠基(1896-1932)
“影戏”主流电影
①影戏大多披着社会教化功能的外衣,以褒善贬恶之意义的主旨为依据来编演故事。
②影片的创作原则是以戏剧化冲突原则为基础,把情节的曲折生动作为衡量影片叙事成功的基本标准。同时使人物形象的塑造服务于情节叙事的需要,其结果则大多数都是以善良战胜邪恶而告终。
③影片镜头语言的时空构成主要用于展现戏剧性的段落场面。
④在环境造型中重指示性轻再现性,摄影造型上重展现性轻表现性,表演与场面调度上注重单向、平面和大景别等等。
⑤由于主流电影的商业投机性,许多创作者严重脱离社会现实,忽视艺术规律,只是为了迎合市民观众的欣赏趣味而进行编造。
中国最早拍摄的影片——《定军山》1905
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1913
中国第一部故事长片——《闫瑞生》1920
电影制片业形成了“明星” (张石川,郑正秋)、“天一” (邵氏)和“大中华百合” 三家电影公司鼎立的格局
20 世纪 20 年代的商业电影都有哪些类型?它们由盛到衰的原因是什么?
新文人的旧电影
与“影戏”主流电影相当接近,都重视电影的社会功能,也很注重向戏剧的学习借鉴
影戏”是要“惩恶扬善”,在很大程度上是“代圣人立言”。 新文人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更注重个人的主观表达和立意
30年代电影——中国电影第一个黄金时代(1932-1937)
新兴电影运动
背景
首先,民族危机激发了全民性的爱国意识和救国愿望,观众对银幕上的刀光剑影、柔情蜜意,已经没有任何兴趣,甚至感到厌恶。要摆脱电影业自身的生存困境,就必须拍摄反映现实生活和大众愿望的影片。
其次,有声电影的出现等一系列技术进步和外国电影经验的大规模介绍,推动了电影艺术技巧的大幅度发展,使影片的外在形式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中国电影文化协会”标志着“新兴电影运动”正式全面展开
阶段
第一阶段( 1933 年):左翼电影的迅速崛起: 《三个摩登女性》 、 《狂流》
第二阶段( 1934~1935 年):左翼电影在曲折中发展: 《渔光曲》 、 《新女性》
第三阶段( 1936~1937 年):新兴电影运动的重新高涨: 《狼山喋血记》 、 《壮志凌云》
左翼电影
1933 年到 1935 年底中国共产党的电影小组在中国左翼文化界总同盟(简称“文总”) 统一领导下, 在上海开展的左翼电影运动及由此而摄制出的一批反帝反封建影片。
1932年到1933年, 左翼电影的第一个高潮。左翼电影直接反映了社会现实存在的尖锐矛盾, 受到大众的欢迎, 以《姊妹花》、《渔光曲》 两部影片为代表。 但是部分影片的艺术表现粗糙稚拙和革命内容表达得过于直露, 如《女性的呐喊》 , 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更加严厉的镇压
1933年后, 左翼电影的低潮时期 。1933年11月, 一群暴徒捣毁艺华影片公司, 进步电影工作者被迫转入地下活动。一些反动文人鼓吹“软性电影” 的主张, 左翼电影出现了低潮。 此后, 左翼电影工作者开始尝试以更巧妙隐晦的题材选择、 叙事方式和视听语言, 曲折地宣传反帝抗日思想和隐约地揭示社会的黑暗坚持左翼电影阵地, 代表作有《神女》、《桃李劫》 等
国防电影
1935年底,周立波提出“国防文学”概念,这时候左翼作家联盟自行解散,周扬希望联合左联之外的作家,成立新的组织,也就是说拉更广的战线,吸收更宽的战友
1935年底,上海文化界救国会成立, 1936年,“中国文艺家协会”、的“上海电影界救国会”也成立; 1936年5月正式提出“国防电影”口号,主旨在于发起“一个最大限度的动员文艺上一切救亡力量的运动”,主张在这时应该以电影为武器,为抗日服务;对电影界统一抗日战线的形成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出现了“国防电影”新高潮。
由于形势不允许用写实主义手法直接表现抗日要求,创作人员在《联华交响曲》 中的《春闺梦断》 、《疯人狂想曲》 及《狼山喋血记》 等影片中进行了运用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等电影表现手法,尝试曲折反映抗日思想。同时,出现了许多揭露社会问题的影片,代表作有《压岁钱》 、 《十字街头》 、 《马路天使》 等。
评价:“国防电影”的创作者将自己对电影表现手段的探索与“影戏”主流电影的经验结合在一起,并借鉴好莱坞戏剧式电影的创作经验去适应观众的观影习惯,通过影片的情节和人物命运的紧密联系表现思想内容,取代直露激进的口号,在电影艺术技巧方面取得了较高成就。
夏衍和田汉30年代的不同创作风格
夏衍——现实主义电影
夏衍拍摄的《狂流》 是左翼电影运动的第一部影片。这部影片的创作风格质朴、严谨、简洁而视觉感鲜明,特别重视环境的视觉表现。在夏衍1933年根据茅盾的小说改编的《春蚕》 中体现了革命现实主义创作风格。这部影片把视觉化的细节和环境处理与蒙太奇电影思维的结合在一起,通过富于表现力的电影语言来体现深刻的现实主义精神。
由此可见, 夏衍是带有比较明显的写实倾向的革命现实主义创作风格的代表人物,他的影片都积极地涉及社会主题,以富于表现力的电影语言来体现深刻的现实主义精神,揭示了尖锐的阶级压迫和阶级矛盾的社会现实。
田汉——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
从20年代末期,田汉的艺术思想开始转向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鲜明革命倾向的革命现实主义,但他更强调的是要反映时代前进的方向。在他的影片中,革命现实主义实际上更多地是表现为一种精神而不是具体方法。
所以, 田汉的作品中洋溢着一种充沛的浪漫主义精神和情调,力图在时代和社会的尖锐冲突中展现主题,而不是着力于生活细节的真实描绘,因此其作品戏剧性因素强烈,富于波澜起伏。
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
中国无声电影向有声电影转变过程中声音探索特点:
(1)在最初的声音探索中,声音这个新的元素只是用来弥补默片缺乏语言手段的缺陷,如《野草闲花》 、《歌女红牡丹》 等,有声电影最初只是一种商业现象。
中国的无声电影向有声电影的转变,起步比西方先进国家晚得多,也经历了更长得多的时间。这使中国电影在艺术技巧探索方面表现了自己的特殊性。
(2) 1934年前后对有声电影艺术规律的深入探索才正式开始。因为起步较之西方国家晚,国外初期有声片遇到的一些问题,我们可以有意识的进行解决和回避。有声电影沿着保持无声电影视觉艺术美感的路子开始发展。
(3)早期的声音探索中,人们对声音的真实感和环境展现等方面并不十分重视和强调,而把较多注意力放在声音在创作中起的作用和表现性应用方面,声音首先是被作为一种蒙太奇因素来看待的
40年代电影——战时与战后(1937年~1949年)
战时
孤岛电影(上海租界)
战后
“联华影艺社”《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
费穆和《小城之春》
费穆的电影关心的不是社会政治的变动,他的作品都是从不同侧面对人的生存价值、人生的目的和意义进行哲理性探索。中国儒学传统中的“礼义”主张,内省哲学以及泛爱主义学说等基本上成为费穆作品的基本主题 。
艺术特点
第一,费穆作品中所体现出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情趣都符合民族的社会心理和道德心理。创作中把写意与写实以虚实结合的方法统一起来。
第二,在情节上,他基本摒弃了外在的强烈的戏剧冲突,但又不全靠写实性的细腻描写。
第三,在叙事层面之外,这种主客观的融合所创造的特殊的意境美通过一系列优美的视听语言表现出来。
《小城之春》
《小城之春》 公映后,一度被认为是小资产阶级的无病呻吟,在相当一个时期没有得到公正的评价。直到上世纪 80 年代, 影片才被重新发现, 受到理论界高度重视。 本片还被海外影评家誉为中国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影片。
《小城之春》 就像一块“蒙尘的钻石”, 这部影片一方面是费穆一生艺术创作探索的高峰,另一方面也代表着近代中国电影在人物心理刻画和民族风格探索所取得的成就,是这一时期非主流电影创作的一个突出代表,灵魂写实主义 。
“十七年”新中国电影(1949-1966)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后,我国很快建立了国营电影生产体系、工业体系、发行放映体系,使电影事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2.受到外部帝国主义的包围封锁、巩固政权的需要、一些错误的思想观念、闭关锁国的状态和国内政治运动的负面影响,“十七年”中国电影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
发展
1946年党在东北解放区建立了第一个人民自己的电影制片厂——东北电影制片厂。1949年相继建立“北平电影制片厂”和“上海电影制片厂”。
1949年4月, 东影完成了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
创作特点
建国初期全国革命形势空前高涨,广大电影工作者满腔热情地歌颂工农兵、歌颂新生活,这一批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工农兵形象迅速占领银幕,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
“新时期”的中国电影——青年导演的崛起 (1976年~1989年)
发展初期
发展初期特点
①青年导演们积极开拓和探索视听语言的表现潜力,他们希望透过电影造型,声画结合,表达创作者的主观思考与意念,电影不仅是写实的工具,而且要达到写意的目的。电影的一切表现手段都进入结构,都是影片情绪的延伸和体现。
②这一代青年导演在创作过程中,不照搬西方电影理论和电影作品,也不拘泥于巴赞的长镜头理论或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而是力求从所要表现的思想出发,去寻找最好的艺术形式,开拓视听语言的新领域。
代表人物及作品
陈凯歌《黄土地》
田壮壮《猎场札撒》
张军钊《一个和八个》
探索时期
黄建新《黑炮事件》
陈凯歌《孩子王》
张艺谋 《红高梁》
新时期青年导演创作特点
优点
(1)现代意识和冷峻的眼光青年导演一般都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的能力,有机会接触世界各种哲学和艺术理论及其作品,具备比较丰富的哲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和电影文化修养,具有现代思维方式和独特、敏锐的眼光,因此,使他们的电影作品,具有明显的现代意识和现代技巧。
(2)艺术上的标新立异青年导演们重新认识电影本体,因此他们的电影创作具有鲜明的造型意识,表现出他们强烈的主观意念。他们的影片敢于标新立异,充分发挥了电影艺术的丰富表现力,画面的信息量大,运用象征、荒诞等手法,引发观众思考许多问题。
(3)强烈的主体意识由于客观环境的改善,也由于主观认识上的突进,电影成为创作者主体意识的体现。
(4)从传统文艺中吸取营养他们也并不全盘否定中国的文学艺术传统,他们的电影作品中就特别呼唤男性的大丈夫气慨,呼唤阳刚之气。他们的电影作品充分发挥了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形式的作用,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缺点
(1)部分影片对民族性、民族文化采取一概否定的态度,是不科学的。
(2)在追求艺术性的同时没有考虑到观赏性。在这方面张艺谋、黄建新、周晓文等第五代导演早已注意了这个问题。
(3)对叙事技巧、人物塑造的基本功和戏剧性重视不够
中国的五代导演及其代表作
第一代导演:郑正秋《难夫难妻》 《劳工之爱情》 ,张石川《歌女红牡丹》《空谷兰》
第二代导演:吴永刚《神女》《浪淘沙》 ,蔡楚生《无敌英雄》《飞花村》
第三代导演:崔嵬《青春之歌》《小兵张嘎》 ,谢铁骊《早春二月》 ,谢晋《女篮五号》
第四代导演:张暖忻《青春祭》《沙鸥》,谢飞《本命年》 ,黄建中《小花》 ,吴贻弓《城南旧事》 ,杨延晋《苦恼人的笑》 《小街》 ,吴天明《老井》《人生》
第五代导演 :陈凯歌《黄土地》《霸王别姬》,张艺谋《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活着》
0 条评论
回复 删除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