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学科能力
2021-08-25 21:06:57 1 举报
AI智能生成
教师资格证高中科三最新整理,参照的是粉笔的教材,吐血手打,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一起过下半年的教资!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第一部分 语言知识与能力
第一章 英语语音知识
第一节 音节
音节的划分
音节是读音的基本单位,任何单词都是分解成一个个音节来朗读的。一般来说,
一个元音音素(音素不是字母)可构成一个音节,一个元音音素和一个或几个
辅音因素也可构成一个音节。
一个元音音素(音素不是字母)可构成一个音节,一个元音音素和一个或几个
辅音因素也可构成一个音节。
音节的分类
按元音个数
单音节:是指构成单词的语音形式只有一个主体元音。单音节词一般都重读,
无需标注重音符号。
无需标注重音符号。
双音节:是指构成单词的语音形式含有两个主体元音。双音节词的名词大多数是
第一个音节重读,双音节的动词绝大部分都是第二个音节重读。
第一个音节重读,双音节的动词绝大部分都是第二个音节重读。
多音节:多音节构成单词的语音形式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主体元音。多音节单词
大部分都是倒数第三个音节重读。
大部分都是倒数第三个音节重读。
成音节:是指发音较为响亮的[m],[n],[l]和其前面的辅音字母结合所构成的音节。
成音节往往出现在词尾,属于非重读音节。常见的成音节有[bl],[pl],[ml],[nl],[sl],
[dl],[zl],[sn],[fn],[zn],[vn]。
成音节往往出现在词尾,属于非重读音节。常见的成音节有[bl],[pl],[ml],[nl],[sl],
[dl],[zl],[sn],[fn],[zn],[vn]。
按重读
开音节
绝对开音节:以发音的元音字母结尾的重读音节。在绝对开音节中,元音字母
都读其字母音。
都读其字母音。
相对开音节:以辅音字母(r除外)加上不发音的元音字母e结尾的重读音节。
闭音节
指一个元音字母加一个或几个辅音字母所构成的音节。在重读闭音节中,元音字母
读短音。
读短音。
-r音节
元音字母与辅音字母r所构成的ar,er,ir,or,ur音节叫做-r音节,-r音节在美语中
均发卷舌音。
均发卷舌音。
-re音节
元音字母与-re结合构成的are,ere,ire,ore,ure音节叫做-re音节。
第二节 语音的发音规律
元音的发音规律
元音字母的发音规律
元音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
辅音的发音规律
辅音字母的发音规律
辅音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
第三节 语音现象
语音变化
连读(Liasion)——同一意群中相连的两个词在朗读时
连起来读,称为“连读”
连起来读,称为“连读”
辅音+元音:同一意群中相邻的两个词,前者以辅音音素结尾,
后者以元音音素开头,则构成“辅音+元音”连读
后者以元音音素开头,则构成“辅音+元音”连读
连音r:相邻的两个词,前者以r结尾,后者以元音音素开头,则r可
与后面的元音音素连读,叫做“r连读”
与后面的元音音素连读,叫做“r连读”
元音+元音:相邻的两个词,如果前一个词以元音结尾,后一个词以
元音开头,有时会在中间加上一个辅音进行连接,使读音变得顺畅。
最常见的元音间连音为[j]连音和[w]连音。
元音开头,有时会在中间加上一个辅音进行连接,使读音变得顺畅。
最常见的元音间连音为[j]连音和[w]连音。
失去爆破(Loss of plosive)——当两个爆破音相连时,
第一个爆破音只做出发音口形,随即发出的是后面的爆破音。
通俗来讲,第一个爆破音应做到引而不发,只是“摆摆姿势”
而已,第二个音才是真正的爆破音。这种发音方式在语音学上
叫做“失去爆破(不完全爆破)”。
第一个爆破音只做出发音口形,随即发出的是后面的爆破音。
通俗来讲,第一个爆破音应做到引而不发,只是“摆摆姿势”
而已,第二个音才是真正的爆破音。这种发音方式在语音学上
叫做“失去爆破(不完全爆破)”。
同化(Assimiliation)——音的同化是指一个音因为受到另外一个
邻音的影响而变成了这两个音之外的第三个音,特别是[j]受到[s]、
[z]、[t]、[d]的影响时发生的变化。
邻音的影响而变成了这两个音之外的第三个音,特别是[j]受到[s]、
[z]、[t]、[d]的影响时发生的变化。
[j]受到[s]、[z]、[t]、[d]的影响
辅音[t] [d] [s] [z] 后面跟随半元音[j] 时, 常被同化成[tʃ] [dʒ] [ʃ] [ʒ]
辅音[t] [d] [s] [z] 后面跟随半元音[j] 时, 常被同化成[tʃ] [dʒ] [ʃ] [ʒ]
[n]受到[k]、[g]、[b]、[m]、[p]的影响
[z]受到[k]、[p]、[t]的影响
[v]受到[k]、[p]、[t]、[g]的影响
超音段特征
重音(Stress)
单词重音
句子重音
语调(Intonation)
英语的基本语调有五种,即升调、降调、降升调、升降调、和平调
第二章 高频词汇梳理
词根(Root)
词缀(Affix)
前缀(Prefix)
后缀(Suffix)
第三章 词法
第一节 名词
第二节 冠词
第三节 代词
第四节 形容词和副词
第五节 介词
第六节 数词
第七节 连词
第八节 动词
第九节 非谓语动词
第十节 主谓一致
语法一致原则
意义一致原则
谓语动词用单数形式的情况
由and连接的并列成分指的是同一概念,兼具身份或匹配出现
由不定代词构成或者修饰主语时
clothing,furniture, traffic, jewelry, baggage, equipment, luggage等无生命的集合名词作主语时
表示时间、距离、金钱等的复数名词作主语表达整体概念时
非谓语动词、名词性从句作主语时
“more than one (many a)+名词”“a series of+名词”作主语时
谓语动词用复数形式的情况
表示山脉、群岛、瀑布、运动会等且以s结尾的专有名词作主语时
“a number of/quantities of/a group of+名词”作主语时
部分集合名词只能看作复数时,如people, police, cattle, folk, personnel等
谓语动词单复数形式视情况而定
集合名词作主语
“half/most/enough/part/the rest/lots/plenty/分数、百分数+of+名词”作主语时,
谓语动词要和of之后的名词单复数形式保持一致
谓语动词要和of之后的名词单复数形式保持一致
名词为可数名词单数形式或不可数名词,谓语动词用单数形式
名词为可数名词复数形式,谓语动词用复数形式
“the+adj.”表示一类具有某种特征或特性的人时,谓语动词通常用复数形式;表示
抽象概念时,谓语动词则用单数形式
抽象概念时,谓语动词则用单数形式
就近原则
主要标志词有or, nor, either...or, neither...nor, not only...but also, not...but等
就远原则
当用作主语的成分后面跟有由but, except, besides, including, like, with, as well as,
as much as, no less than, along with, in addition to, combined with, rather than,
together with等
as much as, no less than, along with, in addition to, combined with, rather than,
together with等
口诀:四除五和好像包括而不是强调多
四除:but, except, besides, in addition to
五和:with, along with, together with, combined with, as well as
好像:like
包括:including
而不是:rather than, instead of
强调多:no less than
四除:but, except, besides, in addition to
五和:with, along with, together with, combined with, as well as
好像:like
包括:including
而不是:rather than, instead of
强调多:no less than
第四章 句法
第一节 从句
定语从句
名词性从句
状语从句
第二句 特殊句式
虚拟语气
倒装句
强调句
省略句
独立主格
第五章 语言学
第一节 语言学概述
语言学的分类(Classification of linguistics)
微观语言学
语音学(Phonetics)
音系学(Phonology)
形态学(Morphology)
句法学(Syntax)
语义学(Semantics)
语用学(Pragmatics)
宏观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
心理语言学(Psycholinguistics)
人类语言学(Anthropological linguistics)
计算机语言学(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拓展
言语社区(Speech community)
言语变体(Speech variety)
标准语(Standard language)
方言(Dialect)
地域方言(Regional dialect)
社会方言(Sociolect)
时间方言(Temporal dialect)
种族方言(Ethnic dialect)
个人方言(Idiolect)
皮钦语(Pidgin)
克里奥尔语(Creole)
语域(Register)
语言的本质特征(Design features)
任意性(Arbitrariness)
二重性(Duality)
能产性/创造性(Productivity/Creativity)
移位性(Displacement)
文化传播性(Cultural transmission)
互换性(Interchangeability)
语言的主要功能(Functions of language)
信息功能(Informative function)
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 function)
施为功能(Performative function)
情感功能(Emotive funtion)
寒暄功能(Phatic function)
娱乐功能(Recreational function)
元语言功能(Metalingual function)
几组重要的区别性概念(Important distinctions in linguistics)
规定性与描述性(Prescriptive&Descriptive)
规定性研究:着重观察、分析语言中的“标准”,通常是规定“事情应该是怎样的”
描述性研究:着重观察、分析语言中的“事实”,通常是描述“事情是怎样的”
共时与历时(Synchronic&Diachronic)
共时:研究某个特定时期的语言
历时:研究不同时期的语言
语言与言语(Language&Parole)
语言能力与语言运用(Competence&Performance)
第二节 语音学
定义:研究语音的产生、传递和理解,并提供语言的描述、分类等
分类
发音语音学(Articulatory phonetics)
声学语音学(Acoustic phonetics)
听觉语音学(Auditory phonetics)
英语语音的分类(Classification of English speech sounds)
元音(Vowels)
12个单元音(Pure vowels/Monophthongs)
根据舌头最高部分的位置
(the position of the highest part of the tongue)
(the position of the highest part of the tongue)
前元音(Front vowel)
中元音(Central vowel)
后元音(Back vowel)
根据舌头抬起的高度
(the height of tongue raising)
(the height of tongue raising)
高元音(High vowel)
中元音(Mid vowel)
低元音(Low vowel)
根据元音的长度(length)或松紧度(tenseness)
长度
长元音(Long vowel)
短元音(Short vowel)
松紧度
紧元音(Tense vowel)
松元音(Lax vowel)
根据唇的圆展度(shape of lips/lip-rounding)
圆唇元音(Rounded vowel)
非圆唇元音(Unrounded vowel)
8个双元音(Diphthongs)——
根据发音时舌头的活动范围
(the direction of the movement of the tongue)
根据发音时舌头的活动范围
(the direction of the movement of the tongue)
合口双元音(Falling diphthongs)——[ei][ai][ɔi][au][əu],其第二组成部分为[i]或[u]
集中双元音(Rising diphthongs)——[iə][εə][uə],第二组成部分是[ə]
辅音(Consonants)
根据发音方式(Manner of articulation)
根据发音部位(Place of articulation)
根据带声性(Voicing)
清辅音(Voiceless sound)
浊辅音(Voiced sound)
第三节 音系学
音系学的定义——研究各种语言的语音模式和语音系统
音素(Phone)——音素是语音学研究的基础单位,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最小的音段
音位(Phoneme)——音位是一个语言系统中能够区分词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音位变体(Allophone)——指同一个因为在不同语音环境中的不同形式。例如,
不送气的[p]和送气的[p]都属于音位[p]的音位变体
不送气的[p]和送气的[p]都属于音位[p]的音位变体
互补分布(Complementary distribution)——如果两个发音相似的音是同一个音素的
音位变体,它们不能区分意义,且在分布上是互补的,即它们出现在不同的语音环境中,
它们就是互补分布。例如,bottle中的[l]与let中的[l-]属于互补分布。
音位变体,它们不能区分意义,且在分布上是互补的,即它们出现在不同的语音环境中,
它们就是互补分布。例如,bottle中的[l]与let中的[l-]属于互补分布。
最小对立体(Minimal pair)——如果两个词,除了出现在同一位置上的一个音以外,其余
的音都相同,那么这就构成了一个最小对立体。例如,dill和kill就是最小对立体。
的音都相同,那么这就构成了一个最小对立体。例如,dill和kill就是最小对立体。
音位对立(Phonemic contrast)——如果最小对立体中的两个音位出现在同一位置并且能够
区分意义,那么这两个因为就构成了音位对立。例如,beat中的/i:/和bit中的/i/就构成了音位对立。
区分意义,那么这两个因为就构成了音位对立。例如,beat中的/i:/和bit中的/i/就构成了音位对立。
音系规则(Phonological rules)
序列规则(Sequential rule)
同化规则(Assimilation rule)
省略规则(Deletion rule)
区别特征(Distinctive features)
[辅音]、[响音]、[鼻音]、[带声]
二分特征(Binary features)
第四节 形态学
形态学的定义(Morphology)
研究词的内部结构和构词规则的语言学分支
词素和词素变体(Morpheme and allomorph)
词素(Morpheme)——词素被定义为含有语义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词素变体(Allomorph)——指同一词素在不同构词环境中所呈现的不同形式,是词素的实际体现
词素的种类(Types of morphemes)
自由词素(Free morpheme)和黏着词素(Bound morpheme)
词根(Root)、词缀(Affix)和词干(Stem)
词根不能在不破坏其意义的条件下再做进一步拆分,可能是自由词素,也可能是黏着词素
词缀指只能附加在另一个词素上构成词的一类词素,词缀本质上是黏着词素
词干指能够附加屈折词缀的词素或词素组合
屈折词素(Inflectional affix)和派生词缀(Derivational affix)
屈折词缀的特点
在词干后添加一个微妙的语法意义,如-'s, -s, -ing, -ed, -en, -er, -est, 以生成同一个词素的不同形式
不改变原词的词性,如flower和flowers都是名词
是否使用屈折词素取决于短语或句子内部的其他成分
只有后缀
派生词缀的特点
具有很强的能产性
通常可以改变词汇的意义和词性,如small(形容词)——smallness(名词)
可以是前缀,也可以是后缀,如suburban, teacher, international
构词法(Word formation)
复合法(Compound)
向心复合词(Endocentric compound)是指具有一个意义上的中心词的复合词,如foot-warmer
离心复合词(Exocentric compound)是指没有一个意义上的中心词的复合词,take-home
派生法(Derivation)——
指通过词缀与词根的结合构成单词的方法
指通过词缀与词根的结合构成单词的方法
前缀法(Prefixation)
后缀法(Suffixation)
两者同时发生
发明法(Invention)
混成法(Blending)
首字母连写法(Initialism)
借词法(Borrowing)
借词(Loanword/Borrowing)——形式和意义都是借用的
混合借词(Loanblend)——指借词的一部分来自本国语,另一部分来自外语,但意义都是借来的
转移借词(Loanshift)——意义是借用的,但形式来自本国语
翻译借词(Loan translation)——指每个词素或单词都是从另一种语言中的词素或单词对等翻译过来的
逆构词法(Back-formation)
第五节 句法学
句法学的定义(Syntax)
研究语言中词组合成句子的支配规则
句法关系(Syntactic relations)
位置关系(Position relation)(又叫Syntagmatic relations, Horizontal relation, Chain relation)
替代关系(Relation of substitutability)(又叫Associative relations, Paradigmatic relations)
同现关系(Relation of co-occurence)
句法范畴(Syntactic categories)
句子结构和成分
直接成分分析法(Immediate constituent analysis,也成IC分析法)
向心结构(Endocentric construction)和离心结构(Exocentric construction)
向心结构:名词短语、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
离心结构:基本句、介词短语、谓语结构、系表结构
第六节 语义学
语义学的定义(Semantics)
理论探讨对象是语言的意义(Linguistic meaning)或语义,语义是一般意义的一部分
词汇意义
外延意义(Denotation),也叫概念义,是词汇的基本意义
内涵意义(Connotation),指词汇的隐含意义或象征意义
涵义关系
词汇间的涵义关系
同义关系(Synonymy)
方言同义词(Dialectal synonyms),也叫地域同义词(Regional synonyms)
文体同义词(Stylistic synonyms)
情感同义词(Emotive synonyms)
搭配同义词(Collocational synonyms)
语义同义词(Semantic snonyms)
反义关系(Antonymy)
等级反义关系(Gradable antonymy)
互补反义关系(Complementary antonymy)
反向反义关系(Converse antonymy),也被称为关系对立
上下义关系(Hyponymy)
上坐标词(Superordinate)
下义词(Hyponym)
一词多义(Polysemy)
同音/同形异义关系(Homonymy)
同音异义词(Homophone)
同形异义词(Homograph)
完全同音同形异义词(Complete homonym)
句间的涵义关系
X is synonymous with Y.(X与Y同义)
X is inconsistent with Y(X与Y不一致)
Entail(蕴含)
X entails Y.=Y is an entailment of X.
如果X为真,则Y必然是真;如果X是假,则Y可能是真也可能是假
X entails Y.=Y is an entailment of X.
如果X为真,则Y必然是真;如果X是假,则Y可能是真也可能是假
Presuppose(预设)
X presupposes Y.=Y is a prerequisite of X.
X presupposes Y.=Y is a prerequisite of X.
第七节 语用学
语用学的定义(Pragmatics)
研究的是语言同其使用者之间的关系,即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如何使用语言。
语用学研究的范围包括言语行为、语境、会话含义等方面。
语用学研究的范围包括言语行为、语境、会话含义等方面。
言语行为(Speech acts)
奥斯汀(Austin)
言内行为(Locutionary act)
言外行为(Illocutionary act)
言后行为(Perlocutionary act)
根据言语行为与话语结构
(Utterance structure)的关系
(Utterance structure)的关系
直接言语行为(Direct speech act)
间接言语行为(Indirect speech act)
合作原则与会话含义
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
数量原则(Quantity maxim)
说话者所说的话包括交谈所需要的信息
说话者所说的话不应超出所需要信息的范围
质量准则(Qiality maxim)
说话者要说真话,不要说假话
说话者不要说缺乏证据的话
关系准则(Relation maxim)
方式准则(Manner maxim)
避免晦涩
避免歧义
简明扼要
井井有条
会话含义(Converstaional implicature)
在具体的言语交际中,说话者会根据具体情况、谈话的内容、听话者的身份、说话的场合,
着重遵守某一准则或违反某一准则,听话者从中推导出“会话含义”,即根据语境研究话语
的真正含义,解释话语的言下之意、弦外之音,而不是从语言系统内部(语音、语法、语义等)
去研究语言本身表达的意义。
着重遵守某一准则或违反某一准则,听话者从中推导出“会话含义”,即根据语境研究话语
的真正含义,解释话语的言下之意、弦外之音,而不是从语言系统内部(语音、语法、语义等)
去研究语言本身表达的意义。
第八节 修辞学
语音修辞(Phonetic rhetoric)
头韵(Alliteration)——指文章中(通常是散文或诗)
某一句、某一段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词首发音相同
某一句、某一段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词首发音相同
【例】She sells seashells by the seashore.
尾韵(End rhyme)——指单词末尾的重读音节读音相同
【例】I'm so heartless, thoughtless, lawless and flawless,
smallest regardless, largest in charge and born in New
Orleans, get killed for Jordan's.
smallest regardless, largest in charge and born in New
Orleans, get killed for Jordan's.
反韵(Reverse rhyme)——指单词的最后一个音节不同
【例】night,nine,knife
准押韵/类韵(Assonance)——指元音相似或相同,但是前后辅音不同
【例】gate-make、All roads lead to Rome.
拟声(Onomatopoeia)
词义修辞(Semantic rhetoric)
明喻(Simile)
A像B,有as或like
暗喻(Metaphor)
A是B,没有as或like
转喻/借代(Metonymy)
重点是联想,He is fond of the bottle.他喜欢喝酒
提喻(Synecdoche)
包括以部分代指整体,以整体代指部分,以具体代指抽象,以抽象代指具体
引喻/典故(Allusion)
拟人(Personification)
夸张(Hyperbole)
矛盾(Oxymoron)
委婉语(Euphemism)
反语(Irony)
双关(Pun)
移就(Transferred epithet)
指将本用来修饰一类名词的修饰语用来修饰另一类名词,
可包括移人于物、移物于人、移物于物
可包括移人于物、移物于人、移物于物
句法修辞(Syntactical rhetoric)
对偶(Antithesis)——有意将意义相反的词句平行或平衡地排列起来,以表示对立概念
平行(Parallelism)——指在一个句子或一组句子中重复使用相同的或相似的话语结构,
即词、短语、从句等以保持平行,使句子有平衡感、节奏感和清晰感
即词、短语、从句等以保持平行,使句子有平衡感、节奏感和清晰感
反复(Repetition)——把词、词组、从句等进行有意识的重复,以达到强调的效果
第九节 二语习得
克拉申的相关理论
习得假说(The 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
学习
习得
语言输入假说(Input Hypothesis)
可理解性
既有趣又有关联
非语法程序安排
要有足够的输入量
情感过滤假说(Affective-filter Hypothesis)
动机(Motivation):学习目的明确,动力大,进步快;反之进步慢
自信心(Confidence):自我感觉良好,进步快;反之进步慢
焦虑状况(Anxiety):焦虑感强,情感屏障大,输入少;反之输入多
自然顺序假说(The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
学习大纲(Learning syllabus)
习得大纲(Acquisition syllabus)
监察假说(Monitor Hypothesis)
监察过度者(Monitor over-user)
监察欠足者(Monitor under-user)
监察合理者(Optimal monitor user)
教学大纲
结构型教学大纲(Structural syllabus)
强调传授语法规则或语言结构
更重视语言的准确程度,而不是流利程度
功能-意念型教学大纲(Functional-notional syllabus)
把学习者运用语言的需要作为出发点,以交际为基础
三种基本类型:
①语义-语法型,指对事件、过程、状态和抽象的感知
②模式型,指说话者的态度
③交际功能型,指言语行为
①语义-语法型,指对事件、过程、状态和抽象的感知
②模式型,指说话者的态度
③交际功能型,指言语行为
任务型教学大纲(Task-based syllabus)
克拉克恩(Krahnke)认为任务型教学大纲适用于初、中、高三级不同水平的学生
使语言学习者更加明确语言的实际用途,有利于锻炼其实际
语言使用能力,更能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语言使用能力,更能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缺点是任务的难度不易把握
任务与练习/活动的区别:任务接近学习者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使用语言的真实情况;
练习/活动都是为了理解、巩固语言知识或训练语言技能而设计的步骤或做法。
练习/活动都是为了理解、巩固语言知识或训练语言技能而设计的步骤或做法。
内容型教学大纲(Content-based syllabus)
强调学习过程
技能型教学大纲(Skill-based syllabus)
这里的“技能”是指学习者普遍具有的、不依赖于
特定语境的听、说、读、写四种语言能力
特定语境的听、说、读、写四种语言能力
关注在使用语言时可能起作用的特定能力的集合,
主要目的是是学生学习特定的语言技能
主要目的是是学生学习特定的语言技能
体裁型教学大纲(Genre-based syllabus)
关注的是整个文本层面的语言,同时也考虑了语境中的社会和文化背景
第二部分 语言教学知识与能力
第一章 外语教学常用方法
语法翻译法(The 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
直接法(The Direct Method)
听说法(The Audio-lingual Method)
视听法(The Audio-visual Method)
交际法(The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Approach)
情境教学法(The Situation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
全身反应法(TPR-Total Physical Response Approach)
任务型教学法(The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
认知法(The Cognitive Approach)
第二章 英语语音知识教学
第一节 语音教学
教学内容
语音——音标和读音规则
语流——句子重音、节奏、意群、停顿、连读、失去爆破、语调
教学原则
准确性
长期性
综合性
针对性
趣味性
交际性
真实性
多样性
练习方法
发音练习
认知练习
(Perception Practice)
(Perception Practice)
使用最小对立体分析音差
找相同或不同
排列顺序
找出不同的发音
产出练习
(Production Practice)
(Production Practice)
听并重复
填空
使用图片
绕口令
重音和语调训练
使用手势
使用声音
使用黑板
第二节 词汇教学
教学内容
词汇意义
(Meaning)
(Meaning)
外延意义(Denotative meaning)
内涵意义(Connotative meaning)
词汇信息
(Basic information)
(Basic information)
词类——前缀、后缀、拼写、发音
词法——单复数、动词的及物与否、形容词和副词的位置
用法(Usage)
搭配、短语、习语、风格和语域
学习策略
(Strategies)
(Strategies)
调控策略(Controlling strategies)
资源策略(Resource strategies)
认知策略(Cognitive strategies)
记忆策略(Memory strategies)
活动策略(Strategies for organizing activites)
教学原则
词汇选择原则(Word-choice principle)
系统性原则(Systematic principle)
运用原则(Application principle)
展示原则(Presentation principle)
教学方法
词汇呈现方法
意义
实物、动作、手势、相关单词解释、词根、词缀、上下文信息
结构和方法
举例、解释、同义词、反义词、问答、结构图
学习策略
归类、推理、类比、猜测、记笔记、查字典
词汇巩固方法
词汇搭配、填空、造句、编故事
教学模式
PPT模式
展示部分(Presentation)
练习部分(Practice)
测试部分(Test)
TBLT模式
展示环节(Presentation)
任务环节(Tasks)
汇报环节(Showing their work)
评价和练习环节(Evaluation and practice)
第三节 语法教学
教学内容
语言形式/结构(Language form/structure)
词法(Morphology)
句法(Syntax)
语意(Language meaning)
语用(Language use)
教学原则
系统性原则(Systematic principle)
交际性原则(Communicative principle)
整体性原则(Integrated principle)
多样性原则(Variety principle)
教学方法
演绎法(The deductive method)
直接讲解语法规则并举例说明,然后学生进行各种替换练习、句子练习等
归纳法(The inductive method)
学生首先接触含有语法规则的语境,然后根据上下文的信息归纳出语法规则
指导发现法(The guided discovery method)
学生在教师的引领帮助下,通过观察语境中所呈现的目标语法,在真实语境中发现更多包含目标语法的句子,
并通过观察、分析、发现、归纳、总结出语法规则。
并通过观察、分析、发现、归纳、总结出语法规则。
练习方法
机械性练习(Mechanical practice)
替换操练(Substitution drills)
即简单的单个单词替换、多个单词替换等
即简单的单个单词替换、多个单词替换等
转换操练(Transformation drills)
如把主动语态转换为被动语态
如把主动语态转换为被动语态
意义性练习(Meaningful practice)
看图片编对话
根据提示翻译句子
交际性练习(Communicative practice)
讲故事、情景对话、小组讨论、角色扮演
第四节 语篇教学
概念
语篇(Discourse)指的是交流过程中的一系列连续的句子或语段所构成的语言整体
功能及特点
整体性效能
预测性特点
图式化构建(Graphic model)
分类
会话语篇
段落语篇
教学方法
整体教学法
introduction(present situation)——background information——topic sentence——body(supporting details)——short summary——opinion(prediction)——conclusion(suggestion, solution)——recommendation(call for action)
介绍(当前情境)——背景信息——主题句——内容(支持性细节)——简要概括——观点(预测)——总结(建议、解决方案)——最终建议(号召行动)
介绍(当前情境)——背景信息——主题句——内容(支持性细节)——简要概括——观点(预测)——总结(建议、解决方案)——最终建议(号召行动)
topic sentence——introduction(supporting details)——thesis statement——topic sentence(major point one)——supporting details——detail sentence(major point two)——supporting details——conclusion(short summary)
主题句——介绍(支持性细节)——文章描述——主题句(要点1)——支持性细节——细节句子(要点2)——支持性细节——结论(简要总结)
主题句——介绍(支持性细节)——文章描述——主题句(要点1)——支持性细节——细节句子(要点2)——支持性细节——结论(简要总结)
线索教学法
阅读时应抓住六要素,即5W+H,把握时间顺序
背景知识介绍法
段落提问教学法
关于主旨
The main idea of this text may be...
This article is mainly about...
关于文章细节
Who/Where/When/What/Why/How...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推断型
The author implies that...
Implied but not stated...
作者的观点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author thinks that...
归类型
We can summarize the main meaning...
The conclusion of the text is...
讨论教学法
关键:设疑+正确引导
分组讨论
第三章 英语语言技能教学
第一节 听力技能教学
教学内容
听力知识——语音、听力策略、语言的使用等
听力技能——辨别、识别交流的指示、听大意、听细节等
教学原则
分析性的听与综合性的听相结合
听力教学与其他技能教学相结合
确定听力的适当难度
注重过程与注重意义相结合
教学模式
自下而上模式(The Bottom-up model)
强调在听力理解之前,设置适当的听力技能训练及词汇、语法知识的讲解
自上而下模式(The Top-bottom model)
重视背景知识的作用,在听力活动之前不讲解词汇、语音等知识,而是引导学生利用背景知识对所要听的材料内容进行预测
交互式模式(The interactive model)
是前两种模式的有机结合,是听力教学的理想模式
教学过程
听前阶段(Pre-listening)
听中阶段(While-listening)
泛听(Extensive listening)
精听(Intensive listening)
听后阶段(Post-listening)
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的语感
培养语音感觉
让学生听录音,进行规范性模仿练习,注意发音相近、容易混淆的词
让学生注意语音在语流中变化的现象,适时帮助学生对比、总结、归纳发音和语调的差别, 了解语音变化
培养语意感觉
词汇方面:熟悉单词的发音,对于同音异义词汇、生疏词汇等,可根据上下文进行猜测和判断
句意方面:熟悉英语中的一般句型和一些特殊句型,在听的过程中抓住段落的关键句
语篇衔接和连贯方面: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构建语篇分析能力,如领会大意、判断作者态度和观点等
培养对语言感情色彩的感情
说话者的语速和节奏
对语意起提示作用的重音、重复性词句和语调变化
语体/语域:包括语气极其用词,全方位推断说话者所在场所、所谈论的事情、人物间关系和态度等
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听力习惯
在听前浏览信息,预测主旨、意图,确定说话对象、场景及主要内容的习惯
边听边记录、边听边记忆的习惯
在遇到听不懂的词句时,继续听下去,力求通过前后信息推测出遗漏的信息,以免影响对文章整体的理解
听力基本技能及教学活动
辨音能力(Discrimination)
识别不同的音素(identify different phonemes)
标出重音、韵律、意群等(mark stress, rhythm, meaning group, etc.)
模仿(imitate)
重复(repeat)
交际信息辨别能力
(Recognizing communicating signals)
(Recognizing communicating signals)
听并圈出信息(listenand circle the information)
听并选出适当信息(listen and choose the appropriate information)
听并匹配释义(listen and match the explanations with the information)
听并讨论(listen and discuss)
大意理解能力(Listening for gist)
选择恰当主题(select the appropriate topic)
构思内容梗概(create a synopsis for the listening material)
主题匹配(match the topic)
细节理解能力
(Listening for specific or detailed information)
(Listening for specific or detailed information)
填写图表(fill in the diagram)
判断正误(choose true or false)
回答问题(answer specific questions)
根据听力材料给句子排序(put sentences in order according to the listening material)
关键点提问(ask questions about the main points)
听完故事给图片排序(put pictures in order after listening to stories)
听写(dictation)
画图(draw pictures)
词义猜测能力(Word-guessing)
就相关单词短语进行提问(ask questions about words and phrases in the listening material)
词语替换(check students' comprehension of word meaning by subsitution)
根据语境进行提问,帮助学生了解关键单词(ask questions on context and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target vocabulary)
推理判断和预测能力(Inferring and predicting)
判断说话人的意图、态度(judge the intention and the attitude of the speaker)
判断谈话者之间的关系(judge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speakers of a conversation)
预测下文(predict what the material is going to say next)
记笔记的能力(Note-taking)
听写填空,复合式听写(spot dictation, compound dictation)
完成图表(fill in the diagram)
填写表格(fill in the table)
第二节 口语技能教学
教学内容
语言形式
声调、语调、词汇、语法及应用
语言内容
语言功能
掌握交流功能,例如:问候、道歉、邀请、表达感谢和收集信息等
文化知识
策略
教学原则
平衡流畅性原则和准确性原则
流畅性(Fluency)
准确性(Accuracy)
以语言意义为中心
情境化原则
激励性原则
信息沟原则
发展口语策略原则
教学模式
PPP模式
呈现(Presentation)
确立形式、意义和功能,导入话题
呈现的内容是语法、结构、功能和交际技巧等
呈现的方式(举例、解释、示范、角色扮演、图片、动画和影视)
训练(Practice)
多为控制性和半控制性的活动(信息沟通、对话、流程卡、信息卡对话、找伙伴、看图说话、图画排序)
运用(Production)
角色扮演、访谈、辩论、讨论、连锁复述
TBLT模式
任务前(Pre-task)——包括任务呈现和任务准备
任务中(While-task)——分组讨论,完成任务
任务后(Post-task)——总结且给予评价
教学策略
听说结合,以听带说
采用多种口语练习活动
有效使用交际策略
积极回应对方
适当借用补白词
借助形体语言
迂回策略
回避策略
求助策略
掌握常规程序套语
教学活动
控制性或机械性活动
(Controlled or mechanical activities)
(Controlled or mechanical activities)
结构化活动——阅读、背诵、模仿、重复
交际活动——结构性对话、分角色朗读、复述
半控制性或半机械性活动
(Semi-controlled or Semi-mechanical activities)
(Semi-controlled or Semi-mechanical activities)
发现活动——通过提问发现故事或图片的顺序,寻找丢失的信息
重建活动——询问学生,重建图片、模型和故事的顺序
解决问题——如根据火车时刻表提出最佳路线
开放性或创造性活动
(Open or creative activities)
(Open or creative activities)
根据真实情境进行角色扮演、辩论、问卷访谈,使用卡片进行对话
第三节 阅读技能教学
教学原则
阅读材料难度适中
阅读任务应该提前展示给学生
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
发展阅读策略和阅读技巧并非只处理一篇阅读材料
教师起初应该多给学生提供帮助和指导
教学模式
自下而上模式(The bottom-up model)
自上而下模式(The top-bottom model)
交互补偿模式(The interactive-compensatory approach)
教学过程
PWP模式
读前阶段(Pre-reading)
读中阶段(While-reading)
泛读(了解文章大意)
略读(Skimming)
寻读(Scanning)
精读(掌握文章细节)
读后阶段(Post-reading)
教学活动
读前活动(Pre-reading)
激发学习动机
组织学生预测文章内容
提供有关主题的背景知识
呈现新单词
扫除语言和文化障碍
读中活动(While-reading)
略读——跳跃式阅读,了解文章大意
阅读后给出标题
阅读后匹配标题
阅读后撰写概要
寻读——利用主题词、标题或表格、版式及印刷特点
在规定的时间内查找要求的具体信息
信息图表填充
选择填空
补全图片信息
质疑、释疑和概括技能训练
识别替代词的技能训练
读后活动(Post-reading)
复述文章,讨论与辩论,小练笔,模拟写作
第四节 写作技能教学
教学原则
模仿性与应用性相结合原则
重过程与重结果相结合原则
写作与听说、阅读有机结合原则
学习性写作和交际性写作相结合原则
教学模式
重结果的写作教学模式(The product-oriented approach)
重过程的写作教学模式(The process-oriented approach)
重内容的写作教学模式(The content-oriented approach)
教学过程
明确写作要求,激发写作动机
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思维导图(Mind mapping)
列提纲(Outlining)
写初稿(Drafting)
修改,包括自改(Self-editing)和互相修改(Peer-editing)
订正(Revising)
校订(Proof reading)
练习的形式
控制性写作练习(Controlled writing exercises)
抄写(copy)
填空(fill the blank)
完成句子(completion)
句型转换(transformation)
指导性写作练习(Guided writing)
段落写作
摘要性写作
基于调查问卷的写作
交流性写作练习(Expressive writing)
随意性写作,如周记、日记
叙述和描写细节,如描写自己的朋友,对学生水平要求较高
第三部分 教学设计
第一章 教学设计概述
第一节 教学设计的概念
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第二节 教学设计的原则
目的性(Aim)
多样性(Variety)
灵活性(Flexibility)
可习得性(Learnability)
联系性(Linkage)
第二章 教学设计内容分析
第一节 教学内容
版本一:This is a reading lesson. It talks about...
版本二:The given listening material introduces/shows...
第二节 教学目标
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知识目标(Knowledge objectives)
技能目标(Ability objectives)
情感态度目标(Emotional objectives)
确定教学目标的原则
学生主体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
可测性原则
层次性原则
教学目标的四要素
行为目标的编写方法也叫ABCD模式,即对象(Audience)、
行为(Behavior)、条件(Condition)和标准(Degree),
也叫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
行为(Behavior)、条件(Condition)和标准(Degree),
也叫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
行为主体:是学生而非教室
行为动词:表明学生经过学习以后能做什么
行为条件:影响学生产生结果的特定限制或范围,一般有辅助性和限制性两类
表现程度:学生达到目标时表现出来的最低行为程度,可以从速度、准确率和质量三个方面确定
例如:Students will express their own opinions about wildlife protection
through group discussion correctly and fluently.
through group discussion correctly and fluently.
教学目标的具体表述
知识目标
阅读
版本一:Students can know/understand/grasp/remember th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sentence patterns such as...
版本二:Students can grasp the general idea of the whole passage...
写作
版本一:Students can know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and the writing topic.
版本二:Students can know the background of the passage and some new words/long sentences such as...
版本三:Students will know the structure/form of the writing...
技能目标
阅读
版本一:Studetns will learn to read the passage by skimming/ get the main idea by using key words or key sentences.../
get the detailed information/retell the stroy in their own words.
get the detailed information/retell the stroy in their own words.
版本二:Students can improve their reading ability by ...
写作
版本一:Students can summarize/retell the passage correctly/freely, and they can also write a passage with a certain topic...
情感态度目标
Students can increase their interest in learning English.
Students will be willing to take part in the class activities and cooperate with other classmates.
Students will be more confident and willing to share their own ideas with others in public.
Students can develop their consciousness of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and public property.
Students can be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protecting our environment and paying attention to food sanitation.
Students will learn to treasure time and water as well as make good use of them.
Students can form good habits of being hygenic and polite.
第三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概述
教学重点(Teaching important/key points)
教学难点(Teaching difficult points)
确定教学重难点的依据
教材和课程标准
学生的实际情况
确定教学重难点的小技巧
教学重难点与教学目标的对应关系
教学重点的设置通常与知识目标或技能目标相对应
教学难点的设置与能力目标或情感态度目标相对应
教学重难点与教学目标在书写上的不同
教学目标的描述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即主语应为“学生”,而重难点则不需要遵循这个要求
为了避免重复,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一一对应时,一个可以具体描写,一个概括描写,如:
Knowledge objective: Students can understand the meaning and usage of different subjects and weekdays,
including history, PE, Monday, Friday, Saturday.
Key point: Help students master the words about different subjects and weekdays.
Knowledge objective: Students can understand the meaning and usage of different subjects and weekdays,
including history, PE, Monday, Friday, Saturday.
Key point: Help students master the words about different subjects and weekdays.
第四节 教学活动过程
PPP模式——知识型课程
语音课
词汇课
语法课
PWP模式——技能型课程
听说课/口语课
阅读课
写作课/读写课
导入设计(Lead-in)
定义
作用
指向
激励
铺垫
原则
针对性
趣味性
启发性
多样性
简洁性
常用方法
温故知新
设置情境导入法
音频、视频导入法
创疑导入法
故事导入法
通用模版
Step 1 Lead-in(XX minute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class, the teacher will show the picture/photo/video of ______ and ask one question "______".
Some students will be invited to share their answers.
(Justification: The picture/photo/video is vivid and interesting, which can arouse students' interest in
teaching activities. Meanwhile, it can also lead to the topic today naturally.)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class, the teacher will show the picture/photo/video of ______ and ask one question "______".
Some students will be invited to share their answers.
(Justification: The picture/photo/video is vivid and interesting, which can arouse students' interest in
teaching activities. Meanwhile, it can also lead to the topic today naturally.)
重点课型详解
阅读课
读前(Pre-reading)
设置与文章内容相关的问题、关键词或图片,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根据问题预测文章的主旨大意
在有故事情节的文章中,首先给学生展示与故事开头、结尾及主要部分内容相关的图片,之后让学生根据所展示的图片预测故事的发展情节
处理相关的单词、短语、句型
读前通用模版
Step 2 Pre-reading (XX minutes)
(1) Show the photos of ______, and ask students two question:
①_______?
②_______?
Invite several students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2) Ask students to read the title/key words of the passage and predict what the passage will talk about.
(Justification: The photos can activiate the class atmosphere and provide students with some clues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Prediction can arouse students' curiosity and make a preparation for the next step.)
(1) Show the photos of ______, and ask students two question:
①_______?
②_______?
Invite several students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2) Ask students to read the title/key words of the passage and predict what the passage will talk about.
(Justification: The photos can activiate the class atmosphere and provide students with some clues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Prediction can arouse students' curiosity and make a preparation for the next step.)
读中(While-reading)
快速阅读(Fast/Global reading)
略读(Skimming)
扫读(Scanning)
精读(Careful/Detailed reading)
设置细节性的问答题(What, How, Why)
判断题(T/F)
思维导图(Mind mapping)
连线题(Do a match)
填表格(Fill/Complete the table/chart)
读中通用模版
Step 3 While-reading (XX minutes)
(1) Global reading/Skimming
Ask students to read the passage quickly to check their prediction within 3 minutes and conclude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2) Scanning
Ask students to locate certain information by reading the passage quickly to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_________?
_________?
(3) Detailed reading
Ask students to read the passage carefully and do the True or False task:
_________.(T/F)
_________.(T/F)
_________.(T/F)
(Justification: In this activity, students will comprehend the passage in detail and their reading ability of getting specific information
will be improved.)
(1) Global reading/Skimming
Ask students to read the passage quickly to check their prediction within 3 minutes and conclude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2) Scanning
Ask students to locate certain information by reading the passage quickly to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_________?
_________?
(3) Detailed reading
Ask students to read the passage carefully and do the True or False task:
_________.(T/F)
_________.(T/F)
_________.(T/F)
(Justification: In this activity, students will comprehend the passage in detail and their reading ability of getting specific information
will be improved.)
读后(Post-reading)
角色扮演(Role-play)
复述课文大意(Retelling)
讨论(Discussion)
做调查(Do a survey)
辩论(Debate)
讲故事(Story-telling)
读后通用模版
Step 4 Post-reading (XX minutes)
In this stage, students are asked to hold a debate. The best solution is to have no solution. The teacher will divide the class
into two groups. Grils' group is the pros and boys' group is the cons. The teacher is the judge.
(Justification: This task can attract students' interest and involve the whole class. Students can express their own ideas by
using the knowledge they have got in this lesson to improve their oral expression ability. Through the debate, students' critical
thinking and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ies can also be developed.)
In this stage, students are asked to hold a debate. The best solution is to have no solution. The teacher will divide the class
into two groups. Grils' group is the pros and boys' group is the cons. The teacher is the judge.
(Justification: This task can attract students' interest and involve the whole class. Students can express their own ideas by
using the knowledge they have got in this lesson to improve their oral expression ability. Through the debate, students' critical
thinking and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ies can also be developed.)
小结与作业(Summary and homework)
小结
小结通用模版
The teacher can ask students to act as assistants to conclude what they have learned from this class, and then
make a summary together.
(Justification: Reviewing the important knowledge in this lesson can deepen students' impression and help
them form good learning habits.)
make a summary together.
(Justification: Reviewing the important knowledge in this lesson can deepen students' impression and help
them form good learning habits.)
作业
常规性作业设计有习题(Exercise)、复述(Retelling)、改写(Rewriting)
实践性作业设计有对话(Conversation)、表演(Performance)、搜集资料(Information searching)、
调查(Survey)、讨论(Discussion)、辩论(Debate)等
调查(Survey)、讨论(Discussion)、辩论(Debate)等
作业通用模版
① Retell the passage after class.
② Search for more information about... and share it with others in the next class.
(Justification: Mind mapping can help students sort out the course content, while the task of
collecting information can help students actively explore more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
② Search for more information about... and share it with others in the next class.
(Justification: Mind mapping can help students sort out the course content, while the task of
collecting information can help students actively explore more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
写作课(读写课)
写作前(Pre-writing)
听/读(Listening/Reading)
说(Speaking)
范文阅读(Sample reading)
提纲(Outlining)
集体讨论:组织文章的机构、语言表达等
制作行文提纲
写前通用模版
Step 1 Pre-writing(XX minutes)
(1) Ask students to read the short essay and guide them to find the supporting ideas of ______.
① 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
(2) Divide students into groups of four, as them to talk about ______, and give detailed information
to support their ideas.
(3) Guide students to summarize the basic structure of ______, and ask them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topic sentence, transitional words and supporting ideas.
(Justification: Group discussion can arouse students' interest and strengthen their copperative spirit.
Moreover, students can get more details for the following writing.)
(1) Ask students to read the short essay and guide them to find the supporting ideas of ______.
① 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
(2) Divide students into groups of four, as them to talk about ______, and give detailed information
to support their ideas.
(3) Guide students to summarize the basic structure of ______, and ask them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topic sentence, transitional words and supporting ideas.
(Justification: Group discussion can arouse students' interest and strengthen their copperative spirit.
Moreover, students can get more details for the following writing.)
写作中(While-writing)
初稿(Drafting)
模版
While-writing
Students will write down the story within 15 minutes. The teacher will suggest that they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tense, sturcture, spelling, punctuation and so on. Help will be offered when needed.
(Justification: Students can finish the draft independently, and their writing ability will be developed.)
Students will write down the story within 15 minutes. The teacher will suggest that they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tense, sturcture, spelling, punctuation and so on. Help will be offered when needed.
(Justification: Students can finish the draft independently, and their writing ability will be developed.)
写作后(Post-writing)
修改(Editing)
评价(Evaluation)
模版
Post-writing
① Ask students to exchange their writings with deskmates and do peer-editing.
② Invite several students to show their writings to the class, and then evaluate them
in detail and point out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Justification: Self-evaluation and mutual evaluation can help students find their own
shortcomings in writing, which can also form a good learning atmosphere.)
① Ask students to exchange their writings with deskmates and do peer-editing.
② Invite several students to show their writings to the class, and then evaluate them
in detail and point out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Justification: Self-evaluation and mutual evaluation can help students find their own
shortcomings in writing, which can also form a good learning atmosphere.)
小结和作业(Summary and homework)
参考阅读课
板书设计(Blackboard design)
板书的概述
单词、重点句型、文章大意、课程结构、练习题目等
板书的作用
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有助于加强学生的记忆
有示范作用
板书的分类
表格式板书
线索式板书
提纲式板书
第四部分 教学实施与评价
第一章 教学实施
第一节 提问与反馈
提问
概念
Questioning,依据英语学科的特点,课堂提问分为课堂程序性提问、课文理解性提问和现实情境性提问
课堂提问的作用
增进师生交流
集中学生注意力
引起学生兴趣
促进思维发展
锻炼表达能力
检验学习效果
问题的分类
封闭性问题与开放性问题
封闭性问题(Closed questions)——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回答时只需借助再认或再现
开放性问题(Open questions)——有多个不同的答案,注重解决问题的过程,回答时
需按照一定逻辑,借助相应的证据对自己的答案进行解释和验证。这类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
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需按照一定逻辑,借助相应的证据对自己的答案进行解释和验证。这类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
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展示性问题与参考性问题
展示性问题(Display questions)——教师已经知道答案或者答案能在相关工具书中找到,
用于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字面理解。
用于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字面理解。
参考性问题(Referential questions)——也成真实性问题,即教师不知道答案或者没有预设
的答案的问题,提问目的是让学生发散思维、获取更多的信息。
的答案的问题,提问目的是让学生发散思维、获取更多的信息。
布鲁姆的分类法(Bloom's taxonomy)
知识性问题(Knowledge questions)
理解性问题(Comprehension questions)
应用性问题(Application questions)
分析性问题(Analysis questions)
综合性问题(Synthesis questions)
评价性问题(Evaluation questions)
课堂提问的注意事项
要有针对性(围绕目标)
要有启发性(引导学生)
要有趣味性(灵活多样)
要有广泛性(面向全体)
要有积极性(鼓励引导)
反馈
概念
Feedback
反馈形式
口头反馈与书面反馈
Oral feedback,包括直接改正学生的错误、引导学生自行纠正、引导学生互相纠错等
Written feedback,如写评语、批改作业、打分等
直接反馈与间接反馈
Direct feedback,指教师直接打断学生,指出学生的回答有误并提供正确的答案
Indirect feedback,指教师不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直接纠正,而是通过重述(Recasting)、
强调(Pinpointing)或重复(Repetition)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进行改正
强调(Pinpointing)或重复(Repetition)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进行改正
反馈作用
纠正学生的错误
激发学生的兴趣
维持课堂交流
强调关键信息
第二节 课堂纠错技巧
课堂纠错原则
区别对待全局性差错与局部性差错
区别对待系统性差错与语误
合理把握纠错时机
合理变换纠错主体
课堂纠错技巧
直接纠错法(Explicit correction)——指学习者出现错误时,教师打断其语言训练或实践活动,
对其错误予以正面纠正(说出正确的语言形式,并让学生改正)
对其错误予以正面纠正(说出正确的语言形式,并让学生改正)
间接纠错法(Implicit correction)
重述法(Recasting)——对学生的表达进行部分肯定之后的纠正
重复法(Reception)——要求学生重新回答
强调法(Pinpointing)——指教师重复学生的话,有意重读和拖长出错部分的发音
或用升调以示强调,从而使学生发现明显错误所在位置的方法
或用升调以示强调,从而使学生发现明显错误所在位置的方法
启发法(Elicitation)
就学生的错误部分提问,同时放慢语速或稍做停顿
以目光或手势示意该学生继续回答问题
提供几个相关选项供学生选择
如果该学生依然不能说出正确的答案,则请另一位学生提示或回答
追问法(Pumping)——鼓励学生继续回答,直到他/她做出更合理的、更符合逻辑的回答
澄清法(Clarification)——教师因不明白学生说的话或发现学生的言语出现形式错误而发出
明确的信息要求学生纠正
明确的信息要求学生纠正
元语言反馈法(Metalinguistic feedback)——指学生出现言语错误时,教师并不直接说出正确
答案,而是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技术上的分析和描述,如指出词类误用、时态错误等。这种方法更适合
高中生,尤其是高水平学习者
答案,而是对学生的错误进行技术上的分析和描述,如指出词类误用、时态错误等。这种方法更适合
高中生,尤其是高水平学习者
第三节 课堂活动管理
课堂活动的组织形式
课堂讨论活动
合理安排小组人数(Arrange the number of members reasonably)
考虑学生实际水平,按层次分组(Divide students by different levels)
掌握好讨论的时间(Control time of discussion)
一般10-15分钟为宜
讲解知识点、练习巩固、灵活运用、总结复习
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Make full use of the teacher)
指导者(Instructor)
更正者(Corrector)
控制者(Controller)
多向交往和真实交往活动
多向交往(Multilateral communication)
真实交往活动(Real communication)
课堂活动实施策略
抓好“三度”,有效活动
活动的广度(Range of activities)
活动的深度(Depth of activities)
活动的延展度(Expansion of activities)
关注细节,讲究技巧(Notice the details and skills)
Offer clear orders and ensure that students have enough time to listen,
think, discuss and answer.
think, discuss and answer.
Listen to students who are answering questions.
Offer more questioning time to make students think, communicate and answer.
正确对待口语错误(Treat slips of tongue in a correct way)
课堂活动的实施方法
游戏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
课堂活动管理的基本办法
纪律与行为规范管理
纪律管理(Discipline)
行为规范管理(Regulations of the class)
调控课堂节奏
控制教学节奏(Adjust the pace of teaching)
调控学生的参与面(Adjust students' participation)
调节学生的情绪(Adjust students' emotions)
调控教学反馈(Adjust teaching feedback)
及时制止不良行为
软管理办法
运用幽默(Use humor)
创设情境(Create situations)
目光交流(Eye contact)
肢体语言暗示(Hint by gestures)
面部表情配合(Use facial expressions)
转换教学方式(Change teaching methods)
声音调控(Use different volumes of voice)
硬管理手段
互相制约(Mutual supervision)
突然发问(Abrupt questioning)
停止讲课(Termination of class)
教师的角色与作用
知识的传授者(Knowledge imparter)
指导者(Instructor)
教学活动的组织者(Organizer)
课堂教学的调控者/控制者(Controller)
交际活动的合作者/参与者(Participant)
语言环境的营造者(Creator of learning environment)
评价者(Assessor)
促进者(Facilitator)
资源提供者(Resource-provider)
研究者(Researcher)
第二章 教学评价
第一节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的类型——第一类评价类型
诊断性评价(Diagnostic assessment)——是为了让教师在课前了解学生的情况,
更好地组织课堂而采取的评价方式,是一种“事前评价”
更好地组织课堂而采取的评价方式,是一种“事前评价”
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assessment)——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
记录、反思而作出的发展性评价,是一种“事中评价”
记录、反思而作出的发展性评价,是一种“事中评价”
量化评价法
调查表
评价量表
质性评价法
优秀作品
概念图
录音或录像
创建与使用成长记录
教师观察
访谈/座谈
读书笔记
项目和演示
终结性评价(Summative assessment)——是指在活动后为判断其效果而进行的评价,
一般在学期或学年结束时进行,如期末考试、结业考试等,是一种“事后评价”
一般在学期或学年结束时进行,如期末考试、结业考试等,是一种“事后评价”
教学评价的类型——第二类评价类型
常模参照评价(Norm-referenced assessment)——又叫相对评价,是指评价时以学生
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常模),根据其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或名词)来报告
评价结果,主要用于选拔(如升学考试)、分组或编班。
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常模),根据其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或名词)来报告
评价结果,主要用于选拔(如升学考试)、分组或编班。
标准参照评价(Criterion-referenced assessment)——又叫绝对评价,是基于某种特定的
标准来评价学生对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即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所规定的学习标准
以及要求的程度,更多地适用于合格考试、毕业考试及等级考试。
标准来评价学生对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即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所规定的学习标准
以及要求的程度,更多地适用于合格考试、毕业考试及等级考试。
个体参照评价(Individual-referenced assessment)——又叫个体内差异评价,是参照个人的
标准而进行的评价,包括对个体同一学科不同方面的成绩表现,或不同学科的成绩表现进行横向
比较评价,以及对个体不同时期内同一方面的成绩表现进行前后纵向评价。
标准而进行的评价,包括对个体同一学科不同方面的成绩表现,或不同学科的成绩表现进行横向
比较评价,以及对个体不同时期内同一方面的成绩表现进行前后纵向评价。
第二节 语言测试
语言测试的作用
检查学习进度
衡量语言水平
诊断语言程度
预测外语学习
语言测试的类型
根据测试目的划分
成绩测试(Achievement test)
水平测试(Proficiency test)
潜能测试(Aptitude test)
诊断测试(Diagnostic test)
结业测试(Exit test)
分级测试(Placement test)
根据测试的评分方式划分
主观性测试(Subjective test)
客观性测试(Objective test)
根据测试的参照标准划分
常模参照测试(Norm-referenced test)
标准参照模式(Criterion-referenced test)
语言测试评价标准
信度(Reliability)——指的是语言测试本身的可信度和评分的可信度
效度(Validity)——即有效性,指测试能够准确反应测试内容的程度
表面效度(Face validity)——指测试应达到的卷面标准,
即一套测试题从表面来看是否合适
即一套测试题从表面来看是否合适
结构效度(Construct validity)——指测试的结果是否能证实
或解释某一理论的假设、术语或构想及解释的程度如何
或解释某一理论的假设、术语或构想及解释的程度如何
内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指测试是否测试了应该测试的
内容或所测试的内容是否反映了测试的要求,即测试的代表性和
覆盖面的程度
内容或所测试的内容是否反映了测试的要求,即测试的代表性和
覆盖面的程度
经验效度(Empirical validity)——是一种衡量有效性的量度,
通过把一次测试与多个标准尺度相对照而得出
通过把一次测试与多个标准尺度相对照而得出
共时效度(Concurrent validity)——即将一次测试的结果
同另一次时间相近的有效测试的结果相比较,或是同教师的
鉴定相比较而得出的系数
同另一次时间相近的有效测试的结果相比较,或是同教师的
鉴定相比较而得出的系数
预测效度(Predictive validity)——即将一次测试的结果同
后来的语言能力相比较,或是同教师后来对学生的鉴定相比较
而得出的系数
后来的语言能力相比较,或是同教师后来对学生的鉴定相比较
而得出的系数
区分度(Discrimination)——是指测试对学生不同水平的区分程度
难度(Difficulty)——即测试题目的难易程度
第三章 教学反思
第一节 教学反思概述
教学反思的定义
指教师分析自己的教学过程是否有效、合理,是否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活动
教学反思的形式
口头
书面(有明显的优势)
书面教学反思的内容
对教学目标的反思
对教学设计的反思
对教学实施的反思
第二节 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
教学日志(Teaching journal)
是教师记录自己进行的教学活动以及这些活动实施的效果、影响课堂教学的
关键细节等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理解和反思,从而不断更新观念、
增长技能,促进专业发展的方法
关键细节等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理解和反思,从而不断更新观念、
增长技能,促进专业发展的方法
要注意亲历性、叙事性、启示性、典型性、即时性
叙事研究(Narrative research)
指的是描述和说明教学行为中的人际关系和相互作用,用个人的方式认识自己
的境况,使自己生活中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情境产生联系,即通过讲故事的形式,
了解事实,明确目的
的境况,使自己生活中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情境产生联系,即通过讲故事的形式,
了解事实,明确目的
主要包括研究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活动、教育对象即学生
教学实际讨论
教学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
情境性
合作性
参与性
自我评价
学生反馈
第三节 教学反思的改进思路
教学反思中教学目标的改进思路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教学目标的测量或评估方式是否合理
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及原因分析
教学反思中教学设计的改进思路
教学设计是否做到了主线突出、简洁明了、平稳流畅
如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偏离原教学设计的情况,是否分析说明了原因
通过课堂教学的实施,反观预先做好的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有效、是否应当调整
教学反思中教学实施的改进思路
是否反思了教学指导语的使用
是否对课件内容的设计与使用进行了分析
对板书内容与效果是否有所分析
教学实践掌控得是否合理,如果有延时,原因是什么
第四节 教学反思中需注意的问题
教学反思的内容要具体合理
教学反思的分析与表述要准确
教学反思要有客观性和实践性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