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写作》读书笔记
2021-01-29 05:57:03 277 举报
AI智能生成
零基础学写作技巧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用户思维
有目的地写作
明确写作目的
明确阅读对象
明确阅读场景
用双向沟通的心态写作
平等的姿态、分享的口吻;禁止用说教的姿态
寻找目标的对象感、创造聊天的感觉;单纯地传递信息,会让文章枯燥
调动读者的参与感,时不时地提问
注意接收的准确性,而非表达的准确性
这种表达读者好理解么?
背景信息够多么?
有行业术语么?
讲的够通俗么?
用读者的逻辑写作
从表达逻辑到倾听逻辑:把自己先变成读者考虑这篇文章有没有诉求、题目能否吸引我、内容是否能打动我
从得到逻辑到给予逻辑:读者想要什么?读者能得到什么?
从自我逻辑到服务逻辑:
有吸引力的标题
颜值高的配图
提高阅读效率的排版
及时互动
选题能力
写什么
你对世界有什么想说的话:你的态度。
生活中的万事万物:多发现,多思考
充分了解写作领域:热情
写作公式
场景化写作,引出一个痛点话题
针对痛点话题,提出一个新鲜的观点
正面论证这个观点,小标题+案例
反面论证这个观点,小标题+案例
总结这个观点的意义和价值
给出具体的执行建议,呼吁大家去做
优质选题的逻辑
覆盖人群:有多少人可能会阅读
痛点程度:阅读时有多大共鸣
社交原动力:多少人会主动传播
选题的技巧
戳中普遍痛点:痛点是恐惧、是焦虑
引发群体共鸣:作者释放的情绪可以带动读者的情绪
制造身份认同:让读者感觉找到了同类
借用热点赋能:你尝试思考的内容,正好和当前某个热点事件有联系;不要蹭热点,对读者和作者都没有价值
选题的途径
分析人群的共性需求
生理需求:吃饭、睡觉、健康等等;比如吃饭--外卖--《那些被外卖毁掉的年轻人》
安全需求:人身安全、工作稳定、感情稳定等等;比如《感情的稳定,需要两个人的共同成长》
社交需求:同学关系、同事关系、朋友关系、恋爱关系、亲子关系等等;比如《感谢那个对我狠的领导》
尊重需求:他人对自己的尊重和认可;比如《职场上的真正体面,是你的工作成绩》
自我实现需求:对意义、美德、自我完善以及成为自己期待的那种样子的需求
挖掘自己关注的焦点
从自己关注的领域出发,列关键字,比如创业:投资、融资、创业、经营、管理、上市、创业者、投资人、合伙人
根据某一关键字,结合现实寻找这个领域读者的痛点,比如:如何找项目?如今的创业风口有哪些?
用输入触发思考
让知识和思考进行碰撞
读书、聊天、听课、读文章、看节目、看电影等等
关注热点以提取话题
朋友圈,看朋友都关注什么
刷微博,微博热榜
刷公众号
百度知识、微信指数、搜狗微信搜索、贴吧热帖、知乎热搜、行业垂直网站热帖
模仿借鉴和迁移转换
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看看别人怎么做
标题能力
好标题的核心价值
好标题是你写作的主题,内容围绕这标题去写,而不是写好文章再去想一个标题
给读者确定性,让读者判断要不要看这篇文章,降低读者的选择成本
吸引读者的目光,提高文章打开的概率,提高文章分享的概率
拟定标题的核心技巧
激发好奇心:《这个刺激的问题,你敢问男朋友么?》
激发认同感:《认知层次不同的人,是很难沟通的》
激发危机感:《大裁员的前夜》
展示回报值:《普通小人物,如何才能成功逆袭》
展示新闻点:《花 70 亿元,阿里入局酒桌文化》
拟定标题的五个思考途径
猎奇发问:把“非正常”的内容罗列出来
新鲜的
奇怪的
反常的
有疑问的
包装核心观点
“金句化”
更犀利:《是金子选对地方才会发光》-->《职场最大的谎言:是金子,在哪都会发光》
更有品味:《孩子的教育是对未来的投资》-->《投资孩子教育,就是投资你的未来》
更有优越感:《培养自己的“静能量”》-->《高手,都在培养自己的“静能量”》
挖掘危机关联
你内容中包含的危机可能和大部分人无关,所以需要找到和大多数人危机的关联
《比勤奋更能决定人生财富的,是复利思维》-->多数人恐惧一辈子都做穷人-->《不懂这四个字,你只能一辈子做穷人》
包装内容价值
刺激人性的需求,比如大多数人都想走捷径,《带你读懂“人类简史”》-->《没时间读“人类简史”,其实看完这 50 条书摘就可以了》
突出新闻时效
建立正确的标题价值观
足够重视标题,但是要明白标题并非万能的;提升内容价值,避免好内容被坏标题所累
真实、准确,不做标题党
让读者一眼就能看懂
既要吸引阅读,还有促进分享;没有人愿意在熟人面前展示自己阅读趣味的低级
标题是个杠杆,撬动你想要的读者
素材能力
搜索渠道
个人经历思考
身边人的经历
微信体系
公众号的内容发布机制倒闭运营者提高内容质量
微博体系
热点事件爆发和传播快
可以搜索到特定公众人物的素材
是一个诞生段子、金句的地方
评论区是一个素材金矿
知乎体系
内容质量高
素材挖的深
搜索效率高
百度体系
海量资源,信息量巨大
垂直网站
内容相对专业
书和课程
搜索效率高
素材稀缺性强
素材质量高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