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2-社会心理学(史上最全)
2021-03-02 14:16:25 3 举报
AI智能生成
社会心理学是指研究个体和群体在社会相互作用中的心理和行为发生及变化规律。社会心理学在个体水平和社会群体水平上对人际关系进行探讨。在个体水平上进行研究的内容有:个体社会化过程,交往,言语发展,伙伴,家庭和居住环境及学校对个人的影响等。在社会群体水平上进行研究的内容有:群体交往结构、群体规范,态度、种族偏见攻击行为、风俗习惯和文化等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八)、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概述
定义
认知主体对社会性认知客体外在特征的认识、对认知客体内在特征的推理与判断,以及对认知主体与认知客体之间的关系的判断
分类
外显社会认知:有意识地对社会信息进行加工的社会认知过程
内隐社会认知:社会认知过程中,个体虽然不能回忆某一过去经验,但这一经验潜在地对个体的行为和判断产生影响
外显社会认知在某种程度上受内隐社会认知的影响
范围
对他人外部特征的认知
对他人性格的认知
对人际关系的认知
特征
社会性
社会认知涉及对人及人际关系等社会对象的认知活动,包含了一定的社会历史意义
沉积性
社会认知是在以往的生活经历中形成的,而且会对以后的行为产生影响,是长期积累的结果
互动性
认知主体和认知客体处于对等的主体地位
间接性
社会认知是认知主体综合应用所获得的外部信息来推理事件的内在本质的信息加工过程,是主体对客体的间接反映,而非直接反映
完形特征
人们倾向于对认知客体各方面特征加以规则化,在个体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形成完整的印象,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
理论
(一)"朴素科学家"假设
每个人都是一个朴素的科学家,在社会认知过程中,就像科学家一样寻找、确定事件发生的原因,以达到控制和预测的目标
海德的朴素归因理论
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
(二)"认知吝啬鬼"假设
人偏爱用最小限度的观察去进行社会判断的策略性加工,这是认知偏差产生的根源
(三)"目的明确的策略家假设"
人有多种信息加工策略可供选择,并在目标、动机、需要和环境力量的基础上对策略进行选择
人能够实用地选取适当的信息加工策略,灵活调节自己的认知过程,以应对当前的情景需要,并努力使事情得以完成
社会认知的信息加工
一、 自动化信息加工
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方法
反应时范式
启动效应
是指由于之前受某一刺激的影响而使得之后对同一刺激的提取和加工变得容易的心理现象
内隐联想测验
Go/NoGo联想测验
非反应时范式
刻板解释偏差
二、控制性信息加工
控制性信息加工需要认知主体更多的意识参与,并且对思维过程的控制程度更高,是有意识的、有明确意图的、需要付出努力的社会认知方式
控制性信息加工更易于获得准确信息、形成无偏差判断的动机、得到正确的认知结果
控制性信息加工所对应的的大多是外显的社会认知
三、社会认知的图式
图式的分类
个人图式:对某一特殊个体的认知结构,是一种被抽象了的人格品质或个人类型
自我图式:个体对自己所形成的认知结构,用来区分和描述自己
角色图式:对社会上的一类人或一群人的逾预期个性和行为的信息
事件图式:描绘日常活动中事件的有序组织和认知蓝本
图式的作业
图式能够帮助记忆
图式可以完善剧本信息
图式有助于自动化信息加工
图式中包含着情绪
社会认知的影响因素
一、认知主体因素
(一)原有经验
原有经验中的图式可以使认知判断更为简单
原有经验还会制约认知主体的认知角度
(二)价值观念
认知主体如何评社会事物在其心目中的意义或重要性直接受到其价值观念的影响
(三)情感状态
认知主体的情感状态会直接影响其认知活动的积极性
人们对认知对象的判断往往与自己的情感具有一致性
好恶感影响认知主体对他人个性的认知
(四)认知偏差
在社会认知过程中,个体的某些偏见经常会影响认知过程的准确性,使社会认知发生偏差。这种偏差往往比较难客服
光环效应
积极偏差
类化原则
首因效应
相似假定作用
隐含人格理论
(五)文化背景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认知主体面对同一事件可能产生不同的认知关注点
二、认知对象因素
(一)认知对象的魅力
外表特征
行为方式
性格特点
(二)认知对象的知名度
(三)认知对象的自我表演
三、认知情境因素
(一)空间距离
亲密距离(0~0.5米)
个人距离(0.55~1.21米)
社交距离(1.21~3.66米)
公共距离(3.66米以上)
(二)背景环境
在社会认知活动中,认知对象所处的背景会引起人们对其行为的联想,常成为判断的参考系统
印象的形成
一、印象形成的一般规则
(一)一致性规则:认知主体对客体的印象应该是一致的,而不是矛盾的
(二)评价的中心性
评价维度
潜能维度
行动维度
二、印象形成的基本模式
加法模式
平均模式
加权平均模式
归因理论
一、海德的朴素归因理论
每个人都是朴素心理学家,致力于寻找行为的原因解释
归因
情景归因:个体行为的根本原因来自外界力量,如运气、难度等
个人倾向归因:个体行为的根本原因是个人本身的特点,如人格、能力等
二、维纳的归因理论
三、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断理论
由人的外显行为来推断其内在动机和人格特质,内在动机和人格是外显行为的原因
受以下影响
行为的自由选择性
社会赞许性
行为是否为角色要求
结果的严重性
(四)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
归因过程涉及三个方面因素
客观刺激物
行动者
所处关系或情景
归因的三个维度
区别性
一贯性
一致性
(五)归因偏差
一、基本归因偏差
对他人进行归因时,往往将行为归因于内部稳定的个性特征,低估了情景的作业
二、自利性归因偏差
人们倾向于把自己的成就归因于内部因素,自己的是吧归因于外部因素
三、忽视一致性信息
四、低估情景的诱导
五、文化差异
(九)、人际关系
概述
人间关系的含义
人际关系是在人们的共同活动中彼此为满足各种需要而建立起来的相互间的心理关系
广义的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间接的人际关系(狭义人际关系存在的社会基础)
狭义的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广义人际关系的具体运行机制)
补充:人际关系的功能
整合功能
调节功能
信息沟通功能
心理保健功能
人际关系产生的社会心理学基础
亲和需要
人际关系的报酬
依恋
社会融合
价值确定
可靠的同盟感
得到指导
照顾他人的机会
摆脱寂寞
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人际关系的状态
零接触
单向注意/双向注意
表面接触
轻度卷入
中度卷入
深度卷入
人际关系的发展与自我暴露
人际关系是发展过程
定向阶段
情感探索阶段
情感交流阶段
稳定交往阶段
自我暴露:个人把有关自己的个人信息告诉他人,与他人分享自己内心的感受和信息,是发展亲密关系的重要途径
2分层
兴趣爱好及其有关的内容
真实的态度
人际关系状况及真实的自我评价
隐私
人际关系的理论
三维理论(舒茨:每个人都有与别人建立人际关系的愿望和需要)
需要
生物需要
人际需要
包容需要
控制需要
情感需要
六种关系取向,三种相容
社会交换理论(霍斯曼,人都希望获得的回报大于代价)
基本回报
爱
金钱
地位
信息
物品
服务
取决于
自己在关系中所得到的回报
自己在关系中所花费的成本
应得到什么关系或与他人建立更好关系的可能程度
两种比较标准
受益和成本比较
被择关系与当前关系的比较
公平理论对人际关系的满意程度是以交往中双方的报酬和代价的大小来衡量的
交换关系与共有关系
短期交往→交换关系→(投桃报李)→公平原则→较多谈论非情绪话题
长期交往→共有关系(爱人如己)→不期待回报→较多谈论情绪话题
人际吸引
人际吸引的基础
吸引的回报理论
直接回报(与他人交往时得到的积极结果)
间接回报(他人在令人愉悦的情景中出现或他人的出现带来其他好处)
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
接近性
费斯廷格的实验→住隔壁的优势
熟悉性
查容克:多看几次照片,你会更喜欢ta
莫兰德等:多上几次课,同学会更喜欢你
米塔等:总照镜子,你会更喜欢镜像的自己
外表吸引力
外表吸引力的影响
电脑舞会:外貌美的更受欢迎
评价期待:男性更在乎有魅力女性的评价
外表吸引力的力量源泉
颜值高的人工资更高
颜值高者的朋友容易获得更高的评价
评级标准
特定时期、特定文化下,标准相对统一
存在跨文化的一致性
受情景影响
受认知者情感的影响
其他个体特征
能力的影响
个性品质:"真诚"和"热情"的魅力
致命吸引力:最初吸引我们的某人身上的个人品质有时可能会成为两人关系中最致命的缺陷
相似性和互补性
相似性: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研究证据:态度越相似,越容易喜欢对方;人们倾向于选择与自己相似的伴侣;态度相似的夫妻生活满意度更高
相似为什么能增进吸引
对自己观点的认可是一种"酬赏"
喜欢与自己观点一致的人,更容易认知平衡
观点向左容易导致负性推论
相似的人更容易接受我们的喜爱
互补性:相容理论
研究证据:短期恋爱关系中,熟悉、外貌及价值观相似很重要;长期恋爱关系中,互补则是发展密切关系的重要因素
互补为什么能增进吸引
互补更容易实现"相容"
补偿作用:别人拥有我们所缺少的,则更容易被我们喜欢
不想和自己有相似缺点的人做朋友
相互性
实验证据1:夸我才可以一起愉快玩耍
实验证据2:人际吸引水平增减的影响
人际关系的测量
社会测量法(人与人之间在反映不同评价意义的各个方面的肯定性或否定性选择,实际上反映着人们之间的人际关系状况)
矩阵表示法
图式法
指数法
他-我融合度量表→用于测量被试和另外一个人的情感融合度或心理距离
爱情
爱情的含义
广义的爱情→存在于各种亲近关系中的爱,意味着人际关系中的接近、悦纳、共存的需要及持续和深刻的同情、共鸣的亲密感情
狭义的爱情→心理成熟到一定程度的异性个体之间强烈的人际吸引
爱情的三个主题
依恋
关怀和奉献
信任
爱情的行为与体验
爱情的行为(斯文森)
口头描述
身体语言
自我暴露
非语言方式表达情感
有形/无形的爱情表征
容忍和牺牲
爱情的体验
幸福感
注意力不集中
飘飘然、激动、紧张、眩晕、慌乱、失眠
爱情和喜欢的区别
爱情有较多的幻想,喜欢则由现实评价唤起
喜欢说单纯的情感体验且比较平稳、宁静,爱情则比较狂热、激烈且与许多互相冲突的情绪有联系
爱情往往与性欲有关,喜欢则不涉及性需要
爱情具有独占性和排他性,喜欢则并非如此
爱情的类型
哈特菲儿:→同伴式爱情vs激情式爱情
李(J.Lee)
浪漫式爱情
占有式爱情
最好朋友式爱情
利他式爱情
游戏式爱情
爱情的三角形理论(斯坦伯格)
择偶理论
择偶进化论
男性看重:生育能力、孩子是自己的、将来的孩子在择偶时更容易(白富美贞)
女性看重:生存条件、孩子能够成活(高富帅忠)
同类匹配论
人们倾向于选择与自己教育背景、社会阶层、人生观、价值观相似的配偶,即门当户对
择偶梯度论
需要互补论
父母偶像论
弗洛伊德:恋父情结和恋母情结
佩雷特:人们以父母的相貌、性格作为择偶标准
(十)、人际沟通
人际沟通概述
人际沟通工具
人际沟通的障碍和策略
(十一)、群体心理
群体概述
群体概念
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共同目标的个体按照一定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的集合体
群体必须具备的条件
成员之间的互动
成员间相互依赖
成员间关系相对稳定
共同目标和利益
成员有归属感和共同感
共同的价值和行为规范
群体的类型
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
初级群体
概念:也称首属群体,指个人直接生活在其中,与其成员有充分的直接交往和亲密关系的群体
特定:基点上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通常没有严格的群体规范
依赖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作用:社会影响的最直接来源;对个人的社会化有重要作用
次级群体
概念:也称次属群体,社会根据一定规范建立起来的、有明确社会结构的群体
特点是规模较大,分工明确
运转依赖于社会角色关系
作用:对个人自我同一性有重要影响
统计群体和实际群体
统计群体→实际上并不存在,只是为了研究和分析的需要,把具有某种特征的人在想象中组织起来
实际群体→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存在群体,有明显的界限和实际交往
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正式群体
概念:具有正式社会结构、成员有明确地位与社会角色分化,并有相应权利和义务规范的群体
参与是基础是理性的思考
参与的目的是参与社会,明确自己的社会立足基点和社会同一性概念
对应与次属群体(不重合)
非正式群体
概念:自发形成,没有明确社会角色分化和权利与义务的规定、由人们之间的情感联系为纽带联结成的人群
参与的基础是自己情感上的好恶
参与的目的是满足自己的情感需要
对应于首属群体(不重合)
隶属群体和参照群体
成员群体:个体为某个群体正式成员的群体,在这个群体中成员归属于这个群体,对这个群体有较高的认同度
参照群体: 不是人们所属的群体,而是个人心目中想要加入或理想中的群体,接受价值规范等的约束
群体的功能
个体功能
安全感
自尊需要
归属与认同感
达成目标成就
社会支持
社会功能
适应环境
传承伟华
个体与群体/形成过程
形成阶段(检测和依赖)
震荡阶段(冲突,竞争,分歧)
规范阶段(凝聚力、认同)
执行阶段(任务和目标)
终止阶段(解散)
群体表现
群体压力
说明
是指群体对其成员的约束力,他直接影响着群体成员一致性程度,影响着群体效力的发挥
四个阶段
辩论阶段
劝解说服阶段
攻击阶段
心理隔离阶段
群体凝聚力
说明
也称内聚力,指群体在其规范的基础上,使全体成员情感共鸣、价值定向相同或行为保持一致的内在聚合力
三个层次
彼此情感依恋↓
价值取向统一↓
活动目标统一
影响因素
群体成员的同质性和互补性
群体的规模
群体的目标
群体成员需求的满足
群体的领导者
群体的成熟程度
进入群体所付出的努力
外界的威胁和激励竞争
群体决策
群体决策的作用
减少偏见
满足自尊心、增强责任感
加强信息沟通
比个人决策效果好、准确性高
过程损失
过程损失是导致群体决策偏差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原因在于以下两点
1、最有能力的人提出最优方案,不一定能说服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
2、大多数人注意力集中在大家都了解的信息上,个人所拥有的独特信息难以分享
群体思维
群体思维的表现
不可战胜的错觉
群体的道德正确性
对异议者的刻板观点
自我压抑、缺乏自我检查
对反对者直接施压使其顺从
集体一致性的错觉:不说话就是默认
卫道士的存在
合理化
发生群体思维的条件
群体的高凝聚力
群体的封闭性
支配性的领导
解决问题的高压力,并且缺少更多的解决方案
群体的决策过程简单且缺乏自检过程
冒险转移
群体成员集合在一起比单独活动更具冒险精神。其理论解释有:
责任扩散论
文化价值论
领导者影响论
群体极化
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
群体极化的机制
社会比较、:通过群体讨论,人们会与别人比较他们的观点,比较的结果一般是他们会转变自己的观点,最终使其观点看上去与其他群体成员一样极端
说服作用:、当群体中一种观点获得最大程度认可的时候,这种信息会对其他成员造成影响,使某些群体成员被说服,从而改变他们的观点,转向支持这种有说服力的观点,从而使一种观点在群体中极化
群际关系(合作与竞争)
合作与竞争的经典实验
敏茨(1957)的窄口瓶实验
鲁斯(1957)的囚犯两难实验
多伊奇(1960)的卡车运输游戏实验
合作与竞争的原因
原发原因
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竞争
紧密合作,共同御敌的生存方式→合作
现实原因
非此即彼,利益专享→竞争
分工合作,利益共享→合作
合作与竞争的决定因素
目标奖励结构
竞争型的奖励结构→个体最终所得是以别人的失去为条件的(竞争)
合作型的奖励结构→个人利益的获得和提升需要他人的努力和配合(合作)
个人主义的奖励结构→每个个体工作绩效的评量是相互独立的(原发性竞争)
个体竞争价值观
合作倾向者
竞争倾向者
个人主义倾向者
人际沟通与互动
竞争型的社会文化
共同的外部威胁
过去经验
合作与竞争的社会作用
合作的社会促进作用
竞争作用的两面性
竞争的消极作用;产生偏见;降低幸福感;浪费资源
积极作用;提高群体效力、凝聚力;激发人的潜力;促进社会进步
(十二)、社会影响
第一节、他人在场
社会促进、社会抑制、与社会惰化
社会促进
也称社会助长作用,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与别人一起活动或是在电子监控存在的情况下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两类社会助长
观众效应:期望更好≠做得更好
共事效应:竞争vs责任vs推诿
社会抑制与社会惰化
指他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降低
如何减少社会惰化
单独评价
提高认识
控制群体规模
提高群体凝聚力
责任分散与社会影响理论
拉塔内:他人对个体总的影响取决于他人(影响源)的三个属性:数量强度和接近性
去个性化
群体中个体丧失了其同一性和责任感的现象,导致个体做出一些平常不会做出的反社会行为
原因
匿名性
责任分散效应
自我意识下降
第二节、从众
从众的类型
真从众: 不仅在外显行为上与群体保持一致,内心的看法也认同与群体
权宜从众: 迫于群体的压力,暂时在行为上保持于群体一致(顺从)
不从众: 就很牛逼
从众经典研究
谢里夫有关规范形成的研究
米尔格拉姆等人的高楼观望研究
阿希的线段判断实验
从众的原因
信息性社会的影响
渴望正确、相信他人的心理(行为参照,偏离恐惧)
规范性社会的影响
渴望被接受和喜欢(人际适应)
从众的影响因素
群体因素
群体的一致性
群体的规模
群体的凝聚力
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
情景因素
刺激物的性质
时间因素
个体因素
性别和年龄
个体特征
知识经验
保持自身独特的需求
个人的控制愿望
个人的自我卷入水平
文化因素
文化差异对从众行为存在影响 集体主义社会里比个体主义社会里人们更容易从众
第三节、服从
服从的原因
和法权利:社会赋予了卷入社会角色关系的一方更多的影响力 ,从而使另一方认为自己有服从的义务
责任转移: 被试在行为归因上,将行为的责任转移给了实验者,认为自己仅仅是帮助实验者达到研究目的的代理人,不对行为后果负有责任
影响服从的因素
命令者的权威性
他人支持与服从
服从者道德水平和人格特征
权威的靠近程度
行为后果的反馈
第四节、依从(顺从)
依从的原因
潜在损失危机
互惠心理
喜爱和熟悉
情感
促进因素
积极情绪
强调依从的互惠性
合理原因
依从诱导策略
"登门槛"效应与技术: 脚在门栏内从小请求到大请求
低球技术: 先提出一个小的要求,被满足后随即提出一个大的要求
"留面子"效应: 先提出很大的要求,被拒绝后再降低要求
折扣技术: 先提一个大要求,在对方回应之前赶紧打折扣或给对方其他好处
过度理由效应: 附加的外在理由取代人们行为原有和内在理由而成为行为支持力量,从而行为由内部控制转为外部控制的现象
相同处境策略
最低要求启动策略: 哪怕是一分钱也有帮助
逆反心理
超限逆反: 指机体过度接受某种刺激之后出现的逃避反应
自我价值包含逆反: 任何时候,当外在的劝导或影响威胁到人们的自我价值时,人们都会有意无意的进行自我价值的保护
禁果逆反: 理由不充分的禁止反而会激发人们的探究欲望
(十三)、利他与侵犯
第二节、侵犯行为
概念
违背社会规范的伤害行动
三个关键特征
社会评价
伤害意图
伤害行动
分类
敌意性侵犯
以人为定向,旨在伤害他人(身体、情感、和自尊等),如报复、支配等
工具性侵犯
指向渴望得到的东西(如财务或权利),以伤害他人作为达到非侵犯性目的的手段
理论解释
内在因素论
弗洛伊德是死亡本能说
洛伦兹的观点
侵犯是一种本能
侵犯是一种具有生物保护意义的生的本能的体现
侵犯是人类生活不可避免的组成部分
生物、遗传、激素观
生物进化学: 侵犯行为具有适应性意义,是获取资源、反击侵犯、赢得交配机会的重要策略手段。男性之所以高于女性,是因为男性要通过互相之间的暴力争斗,来增加自己的遗传信息传递到下一代的概率
行为遗传学: 遗传因素在人类侵犯行为中有重要作用
激素活动与侵犯: 雄性激素在动物的侵犯行为中发货着重要作用
外在因素论
挫折侵犯理论: 挫折导致侵犯
侵犯强度同目的的受阻程度成正比关系
抑制侵犯的力量,同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的强度成正比例关系
挫折强度一定,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可能性越小,预期惩罚一定,挫折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
武器效应
挫折只会产生一种侵犯的准备状态,当环境中存在侵犯线索的时候侵犯才会发生
武器作为一种有效的侵犯线索,能诱发侵犯行为
社会学习理论
儿童的侵犯行为并非生来就要,而是后天习得的。是直接经验和观察学习的结果。
侵犯行为的影响因素
直接外因
身体遭受疼痛刺激及言语辱骂(挫折)
高温
拥挤
酒精
个人因素
A型人格
非常有竞争意识,更能为成功而奋斗;有时间紧迫感,行事匆忙;遇事特别容易生气以及攻击性比较强
敌意性归因偏差
家庭因素
家庭冲突和暴力
过分溺爱
社会因素
媒体暴力:指大众媒体(包括电影、电视报刊、网络等)传达的暴力内容对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负性影响的现象
消减
个体层面
宣泄
移情能力培养
成熟个性培养
人际层面
改进双方的沟通
避免代替攻击
社会层面
减少暴力榜样
避免社会资源分配不公
第一节、利他行为
利他行为概述
指对他人有好处,没有明显动机的自觉自愿行为
特征
以帮助他人为目标
不期望有精神或物质奖励
自愿的
可能会有所损失
利他行为的研究范畴
常见的利他行为
人们看到陌生人陷入困境时所表现出来的助人行为
人们制止或干预犯罪的行为
个人约束自己不做出轨的行为
偿还行为
利他行为的理论解释
进化理论
动物为子代牺牲自己,并非违背进化论,而是在另一种意义上保全了自己更多的基因
亲属身上都有自己的基因,因此个体愿意给帮助亲属,特别是基因更为接近的亲属
由于生物学基础的差异,母亲比父亲给予后代的帮助更多
学习理论
帮助行为可以通过直接强化习得
帮助行为可以通过观察学习习得
关于何人应该帮助,何时帮助等规则也可以习得,并逐渐内化为价值观和人生准则
其实,帮助人的技能也是需要学习的
社会规范理论
由于亲社会行为通常对社会有益,就成了社会习俗或规范的一部分,被人们自觉遵守,并从中得到满足;违反规范会从中产生罪恶感和内疚感
社会责任规范: 有责任帮助依赖自己的人
互惠规范: 应该帮助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人
社会公平规范: 同等的贡献要求获得同等的报酬
社会交换理论
人们之间不仅交换物质性的商品和金钱,而且还交换非物质性的知识、友情、信息、爱、满足等
在助人行为中,施与者与接受者同样受益。后者得到帮助,前者得到的报酬既有外部的又有内部的(自我价值感的提升,内疚感的减轻和消极心境的缓解)
利他行为的唤起
是否注意到紧急事件的发生
是否意识到他人需要帮助
我有责任去帮助他吗
我的行动值得吗
我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吗
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
助人者因素
年龄与性别
一般认为,随着年龄增长,助人意愿应该是不断增强的。这种趋势和人的道德发展水平有关。
在陌生人需要帮助而且又有潜在危险的情景中,男性更可能提供帮助;但在较为安全的环境中女性提供帮助的比例稍大
个性特点的影响
自我形象建立和自我形象维护
自尊水平
移情能力
观点采择能力(指理解并推知他人情绪、情感反应、思想、观点、动机和意图的能力)
受助者因素
生理上的吸引力和相似性
是否值得帮助
性别等因素
情景因素
物理环境
旁观者多少(责任分散)
文化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匆忙与助人代价
情景性的内疚-补偿
(一)、绪论
1.学科定义
国外
G.W奥尔波特(社会心理学家,人格心理学家)
关注个体心理和行为如何受社会影响 社会心理学是试图理解人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为别人实际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的一门科学→
阿伦森(美国当代杰出社会心理学家)
社会心理学是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们的思维、感觉和行为是以怎样的方式受到真实的或想象中的他人的影响的
D.迈尔斯(当今版税收入最高的心理学家)
关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如何看待彼此,如何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科学
弗劳德·亨利·奥尔波特(Floyd Henry Allport,1890-1978)
美国心理学家,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社会促进"Social facilitation)概念的提出者,出版《社会心理学》(1924,实验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高尔顿·乌伊拉德·奥尔波特(Gordon W.Allport,1897~1976)
美国人格心理学家,现代性心理学创始人之一,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先驱。1939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主要成就:6种价值观;《偏见的本质》
国内
吴江霖(著名社会心理学家,F.H.奥尔波特的弟子)
社会心理学就是研究个体或若干个体在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心理活动的变化发展的科学
时蓉华
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规律的科学
金盛华(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中人的社会行为及其心理的科学
佐斌(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社会心理学是人们以社会生活情景中人的心理与行为对象的认识、理解和实践领域
乐国安(中国社会心理学家)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处于社会环境中的个人和群体的社会行为及社会心理的本质和原因、并预测其发展
2.研究方法
论述
哲学方法论
实证
使用主义
唯物主义
专门方法论
客观性原则
联系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有机统一的原则
批判和继承有机统一的原则
具体研究方法
正确看待实验法
提炼总结历史经验
借鉴其他学科与自我创新
类型
调查法
说明
根据被调查者对事先拟定问题的回答来收集和整理资料,通过统计分析了解人们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特征
分类
访谈法
说明
通过面对面、通信或电话采访的方式,了解被试心理倾向或反应的方法
特点
优点
灵活,可以及时了解并调整不明确信息
适用于各种问题和各种对象,且没有文化水平的限制
可同时了解被访问人的动机、个性和对特定问题的情绪反应
可通过建立与被访问者的融洽关系,使被访问者坦率直言,使结果可靠
局限
结果分析复杂,对研究者的专业素养要求很高
访谈者自己的价值观、信念和偏向有可能会影响被访问者的反应
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难于大面积收集数据,
问卷法
特点
优点
统一作答,效率较高
结果处理高度数量化、规范化
被试容易反应,对研究者要求相对较低,资源花费较少
可以匿名问答,真实反应被试
缺点
不够灵活,有时不能充分说明自己的态度
对文化水平有一定的要求
回收和组织作答容易出现问题
实验法
分类
实验室实验法
现场实验法
自然实验法
特点
优点
能够通过模拟实验或实验室实验,使人们在有精密控制条件下对所关心的问题进行反复研究
可以揭示特定变量与一定行为或心理表现之间的因果联系,因而可以用来验证理论假设实验的高度控制特征使实验的资料精确可信
缺点
特定情景下使得实验结果不可避免与实际生活有一定
实际生活中某一因素独立起作用的机会很少,实验法研究往往研究单一因素特定,使得实验结果解释能力收到限制
观察法
特点
优点
有直接接触事实的优势,来自观察的第一手资料,直接生动从而与研究要触及的现象之间有高度的对应性
研究是非介入性的,可以对一些敏感的问题进行研究
缺点
某些问题难以施加观察;如果观察者被发现,可能会导致研究中断
针对某一特定群体或特定情景展开的观察,难以推广到其他情景或群体
大多数情况下观察是被动发生的,需要等待
需要研究者具有系统的训练背景和研究经验
档案研究法
特点
优点
无需被研究者做出反应,没有实验效应问题
可以追溯社会发展进行系统研究,也可以进行跨文化研究
费用低,简单易行
缺点
无法控制信息类型和质量,只能研究现有资料
获得完整、客观的档案资料也是问题
对研究者的素养和材料分析能力有较高要求
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
量化研究
说明
量化研究以统计分析探究社会现象
过程
定义研究问题(操作定义)→根据现有文献建立理论→建构因果建构图→确定对象并实施研究→检验因果定律
缺点
令人质疑的可信度
过度简化的因果关联
简单线性逻辑难以全面适用
质性研究
说明
质性研究不是以数字或统计来进行测量,也不会以结构性问卷来获得相关数据。而是依据对元化、多面化的资料间,互相交叉分析来增强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应用
触及人物的内心或心路历程
研究的事件或情景是在不具控制或者是非正式权威的情景中
适合探索性的研究
用于描述多元、复杂的现象
方法
深度访谈
焦点团体
叙事研究
名族志
3.学科关系
社会学
联系
都重视探讨社会环境与个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要使用一定的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区别
内容上,社会学侧重于探讨社会和各种群体的结构、变化及发展,而社会心理学的侧重点在于各种群体和个人的心理活动变化发展的规律。
社会心理学使用大量社会调查的方法,着重宏观的社会研究和分析;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更加关注微观领域的现象
相互依赖
相互渗透
相互影响
心理学
是心理学的重要分支和组成部分
4.潜在问题
研究偏向问题
研究者偏向
被研究者偏向
研究伦理问题
潜在的危害
基本原则
自愿参加原则
匿名和保密原则
风险最小化原则
制度保障
风险-利益分析
获得正式的许可
事后说明
(二)、社会心理学发展简史
孕育时期
苏格拉底、柏拉图
人性虽然不能完全摆脱生物遗传的影响,但是却会受到环境和教育的深刻影响
苏格拉底
社会来源于人的自然天性,理想国无法实现
形成时期
德国名族心理学→黑格尔、冯特
法国群众心理学→塔尔德、迪尔凯姆、勒庞
英国本能心理学→麦独孤
美国社会心理学→罗斯
1908年,罗斯Ross《社会心理学》和麦独孤McDougall《社会心理学导论》标志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诞生
确立时期
特里普利(Triplett)→在定速与竞赛中的动力因素
莫德(Moede)→群体效应实验
F.H.奥尔波特→群体效应实验
1924年,F.H.奥尔波特的《社会心理学》是实验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扩展时期
美国社会心理学危机
欧洲社会心理学的重建
塔基菲尔的社会认同理论
莫斯科维奇的社会表征理论
发展中的两种取向
心理学取向
社会学取向
(三)、社会心理学基本理论
精神分析学派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学说
本能与社会的冲突
生存本能:→指向生命的生长和增进的性本能和自我本能
死亡本能→
三我人格说
本我
最原始、无意识的人格结构部分,由本能和欲望组成,遵循"快乐原则"
自我
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
超我
道德良心和自我理想相结合的部分
人格发展理论→人格发展的动力是力比多
口唇期(0-1岁)
肛门期(1-3岁)
性器期(3-6岁)
潜伏期(6-12岁)
生殖期(12-18岁)
群体心理学思想→家庭动力关系(核心是俄狄浦斯情结)为基础
情绪联系
原来以"性"为目的的力比多在群体中转化为一种更广泛的、普遍意义上的爱,构成群体心理的基本成分
认同作用
群体成员用"领头人"代替自己的超我,在自己的自我中实现相互认同
成员对领袖的认同表现为:积极情感的投射&敌对情感的防御机制
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
1.阿德勒的追求卓越与社会兴趣说
以"追求卓越"为统一人格的核心和总目标
以缺陷(器官、心理、社会方面的)的自卑和补偿为人格发展的动力。(自卑-补偿 说)
追求卓越和补偿会形成特定的生活风格和人格特征
正确的生活风格是带有社会兴趣的生活风格,社会兴趣即全人类和谐生活、相互友好、渴望建立美好社会的天生需要,包括职业任务、社会任务和爱的任务
2.荣格的集体潜意识理论
分析心理学强调人格的整体论
把人格结构视为由意识(自我)、个体潜意识(情结)和集体潜意识(原型)所构成。扩大潜意识内涵,沟通个体和种族历史经验的文化关系
把力比多由性力扩展为生命力,并称为人格发展的动力
3.霍妮的基本焦虑学说
霍妮认为文化才是导致神经症的渊薮
一个人的心理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由他所处的社会文化条件所决定
儿童产生不安全的恐惧会产生基本焦虑,如果在后来的生活中没有摆脱,就会发展成神经性焦虑,
趋向他人
避开他人
反对他人
4.弗洛姆的社会潜意识学说
社会潜意识是被社会意识压抑的、为社会所不容许的个体的欲望与要求。
社会化的后果导致孤独感,社会化程度与自由度、孤独感的程度成正比
现代人的三种危机
逃避自由
疏离
机器人化
5.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
0-1岁→信任对不信任
(发展障碍者的心理特征,下同)面对新环境焦虑不安
2-3岁→自主感对羞耻
缺乏信心,做事畏首畏尾
4-5岁→自主感对内疚感
畏惧退缩,缺乏自我价值感
6-11岁→勤奋感对自卑感
缺乏基本能力,有失败感
12-18岁→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生活无目的无方向,时感迷茫
18-30岁→亲密感对孤独感
与社会疏远,常感寂寞孤独
39-60岁→充沛感对停滞感
不关心别人与社会,缺少生活意义
60-→完善感对绝望感
悔恨往事,遗憾终生
总结
情结→被压抑而持续在潜意识的心理矛盾症结
弗洛伊德
恋母情结
恋父情结
阿德勒
自卑情结
优越情结
荣格
自主情结
权利情结等
原型→种族先天而来的集体潜意识之一
人格面具
人格最外层的那种掩盖真我的假象
阿尼玛
或称女性意向,男性中的女性基质,如嫉妒、虚荣等
阿尼姆斯
或称男性意向,女性中的男性基质,如进攻性、追求权利等
阴影
或称阴暗自我,人格的最内层,具有兽性的低级的种族遗传,类似于本我
简要评价
贡献
探寻潜意识,打破了行为主义困与可直接观察行为的藩篱,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延伸至个体行为的内部动机
倡导假设演绎的科学方法,冲破了科学主义心理学严格的实验程序的束缚,使对人类行为的研究更多于社会文化变量相关联,关注心理与社会的关系
概念体系系统实用,着力探究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
不足之处
强调人类的"非理性",对"理性"的模式抹杀了个体能动性和创造性,因此面对高级社会心理现象(如利他行为)时力不从心
社会学习理论
传统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华生的行为主义思想
不管多复杂的行为都是由一系列反应联结形成的,其关键在于先行反应的动觉刺激成了后继反应的条件刺激
赫尔和斯金纳的学习理论
赫尔重视中介变量和整体行为,认为有机体是环境中的一个自动化的学习系统,而驱力是这个行为系统的基石。强调有机体通过学习所获得的具体适应性作用的联结
斯金纳提出应答行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两个概念,认为后者更为重要:操作发生后,紧接着呈现强化刺激,操作行为以后出现的概率会增加
赫尔重视中介变量和整体行为,认为有机体是环境中的一个自动化的学习系统,而驱力是这个行为系统的基石。强调有机体通过学习所获得的具体适应性作用的联结
斯金纳提出应答行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两个概念,认为后者更为重要:操作发生后,紧接着呈现强化刺激,操作行为以后出现的概率会增加
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米勒和多拉德的模仿理论
人类的一切行为包括理性行为都是习得的,社会文化因素对人类学习行为具有影响
模仿是一种工具性条件作用学习过程
在社会环境中,模仿者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反应,能减少"尝试-错误"的次数,习得恰当的反应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人已经社会化后便不再依靠外在奖励来调节自己的行为,而是靠自我调节,即依据自己的内部标准、期望、评价等来调节自己的行为。
两种形式
直接学习
反应-强化模式,传统行为主义
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指个体可以不用通过亲自接受强化或惩罚,只需要榜样人物的行为,以及该行为的后果是强化还是惩罚,便可以学会该行为
核心概念
外部强化
自我强化
直接强化
替代强化
简要评价
贡献
将行为主义的研究原则扩大到两个人和群体情景中人的行为的习得和改变上
强调了认知因素(如对奖励和惩罚的认知)在学习起重要作用
突出了观察者的主观能动性,对儿童的社会化、行为矫正、观察学习、自我调节等领域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不足
不能有力地解释人类所特有的对外部环境的改造性活动等行为
不适用于社会阶层、社会角色等更高层次的问题
社会认知理论
理论渊源
勒温的场论
E:心理环境
准物理的事实
准社会的事实
准概念的事实
P:人
内部个人区域
知觉运动区域
社会认知的一致性理论
海德的平衡理论
P:认知主体
O:与P发生联系的另一个
X:与P和O发生联系的任意对象
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人有许多认知因素,这些因素之间是相互独立的,有些是相互关联的。有相互关系的两个因素之间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两因素之间呈协调关系,二是呈不协调关系
认知因素之间的失调会使心理上发生不愉快,因此人们会设法减轻或解除这种不协调的状态
认知因素之间的失调强调越大,人们想要减轻或解除失调的动机也就越强烈
归因理论
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理理论
和凯莉的三度归因理论 都见第八章社会认知第五节
信息加工观点
图示
说明
人脑中的知识单位,进行认知活动时的认知结构,可以影响人们对社会环境中信息的整合、记忆和理解
分类
个体图式
自我图式
角色图式
事件图式
社会认知理论的新发展
内隐社会认知
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虽然个体不能回忆某一过去经验,但这一经验潜在地对个体的行为和判断产生影响
具身社会认知
说明
人的心理状态与其身体和生理体验之间存在之接的联系
特点
不仅影响基本的个体心理过程(如情绪)也可以影响更高级的社会认知过程(如理解抽象概念、社会态度)
简要评价
贡献
关注人的心理过程,强调对认知过程的研究,动摇了行为主义的地位
强调认知与行为一致,肯定了人对外部世界的认知能力及根据认知结果进行决断的能力,张扬了人性的光芒
有实验依据,解释力强
不足
基本概念模糊不清
脱离个体的实践而只抽象地研究人的认知过程
研究局限于个体的心理认知过程,忽略群体社会心理现象
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米德(1863-1931)符号互动理论
符号:个体有意识地做出某种用以传递内部信息的姿势(包括语言和动作),并被互动对象理解,引起对方的反应
社会交换理论
霍斯曼采用经济学的观点来解释社会现象,认为社会行为有赖于相互强化而得以持续
成功命题:获得奖赏的频率和及时性→行为重复的频率
刺激命题:相同/相似的刺激→相同/相似的行为后果
价值命题:行为后果的价值大小→行动的重复
攻击-赞同命题:无预期的奖赏却有未预期的惩罚时,可能会导致攻击行为,
理性命题:价值和成功的可能性共同影响人的选择
欧洲社会心理学理论
社会认同理论
主要人物
英国社会学家塔菲尔
主要观点
个体努力获取或维持积极的社会认同
积极的社会认同取决于内外群体的积极比较
社会认同不满意时个体可能会离开或改变群体
影响因素
群体地位的稳定性
群体地位的合理性
群体边界的可渗透性
社会表征理论
主要观点
集体成员通过沟通形成的关于特定对象的"社会共识"
理论特点
社会共享性与群体差异性
社会根源性与行为说明性
相对稳定性和长期动态性
话语分析的社会心理学
主要观点
通过对实际使用中的语言的观察,探索语言的组织特征和使用特征,并从语言的交际功能和语言的使用者的认知特征方面来解释语言中的制约因素
理论特点
强调话语的建构性,反对传统实证观点的个体主义和心理实体(如态度、人格)的观点。(不存在脱离语言存在的客观心理实体)
在研究中引入了社会组织和社会结构,将话语置于研究的中心
意义是在实践中依照一定的规被生产出来的
(四)、社会化
社会化概述
社会化定义
社会化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文化而将自己整合到社会中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社会化历程
儿童期社会化
青春期和青年期社会化
成年期社会化
再社会化
核心概念
个体学习:知识、技能、价值、动机、角色、社会期望、社会规范等
个体内化:具备实现社会期望的条件、自觉接受规范约束和指导、从自然人变成社会人
社会教化:社会和文化得以继承的手段
理论关系
与个性化
个性化与社会化同步进行,同时实现
社会化与个性化过程相互影响,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两个方面
去个性化
说明
也叫个性消失,是个人在群体中感到个体性的丧失,降低了对行为的觉察与控制从而产生个人单独活动时不会出现的行为,即以非典型性的、反规则的方式行动
区别联系
相同点:都是受社会影响,与社会大众一致
不同点:社会化遵循社会规范,去个性化违背社会规范;社会化是合理的,去个性化是非理性的
理论影响
对于个体
社会化使个体适应环境,获得发展的基点
个性化超越现实,推动现实变革的独特性和创造性
对于社会整体
社会化使人类社会延续和文化继承
个性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促进机制
极端的后果
过度社会化:只许社会化而扼杀个性化-低水平的简单重复
社会化不足:过于强调个性而忽视了社会化-缺乏传承优秀传统的能力
理论内容
学习生存的基本内容
学习生活的基本技能
学习谋生的基本手段
学习和内化社会的行为规范
特殊领域的社会化
道德社会化
说明
道德社会化是指个体获得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并按这些道德规范去行动的过程
人物
皮亚杰儿童认知道德发展理论
无道德阶段
他律阶段
自我中心主义(2~5岁)
权威阶段(6~8岁)
可逆阶段(8~10岁)
自律阶段(公正阶段11~12岁)
有更多的自主性相互合作、相互尊重
科尔伯格儿童道德发展阶段论
前习俗水平<9岁
习俗水平10~29岁
后习俗水平
政治社会化
说明
个人逐渐接受与获取为现有政治制度所肯定和实行的政治行为取向与行为模式的发展过程,是个体的政治态度和政治信念形成的过程
内容
政治制度
政治生活
政策
政治观念
法律社会化
说明
关于法律信仰的形成、法律准则规范的内化及法律遵从行为等方面的社会化过程
性别角色社会化
说明
在不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中,人们对不同性别的人有着不同的角色期待;个人学习自己文化所规定的性别角色的过程即为性别角色社会化
原因
精神分析学派观点:生理解剖结构的特点、恋父情结;恋母情结
文化人类学的观点:社会文化对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影响
性别定型说和自我归类说:对男女两性的差异对待及个体本身对符合自己的性别角色模式的归类认同是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关键所在
社会化因素
遗传因素影响
具有人的遗传物质、生理结构、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这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基本条件,是社会化的潜在基础和自然前提
人类基因包含了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就是一种程式,规定了人类的社会行为
婴儿的生物、情感需求所导致的母婴互动、母婴依恋影响个体自我发展、社会性交往和亲密关系等方面
社会文化与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文化
说明
在某一特定群体或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并为期成员所共有的生存方式和思想观念的综合。包括价值观、信仰、艺术、法律、风俗习惯、风尚、生活态度及行为准则,以及相应的物质表象形式
特点
文化具有普遍性和共享性
文化是后天习得的(社会性遗传)
文化是以象征符号为基础的
文化具有整合性
社会化的主体
家庭(最重要的社会化主体)
儿童期是人一生社会化的关键期
儿童期在生理和心理上对家庭的依赖是一生中最强烈的时期
家庭是社会结构中的一个基本单位,各种社会关系通过家庭中介反射到儿童身上
学校
学校是家庭以外的最主要的儿童社会化主体
学校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化机构,其首要作用进行系统教育
学校是个体走向社会的第一桥梁。儿童在教室、同学、校规校纪以及责任、义乌的等因素的影响下,促进了儿童的社会化进程
学校文化、教师威信和教师的期望对儿童均有重要影响
罗森塔尔效应/教师期望效应
同辈群体
特点
无计划性
平等性
满足个人需要
开放性
区别性的价值观
满足社会性的需求
工作单位/现代社会的基础
关注于使个体符合职业要求
社会关系更为复杂
工作单位的性质与工作环境对员工的观念和行为方式有所影响
双向选择性
大众传媒
电视
积极作用
使个体有效地了解社会、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丰富个体的想象
灌输各种道德观念,强化社会价值,提高儿童明辨是非的能力
消极作用
过分重视经济效益,常迎合一些低级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制作和发行低级庸俗的作品
电视暴力直接影响侵犯行为和侵犯倾向
网络
积极作用
有助于个体学习文化知识,掌握生活技能
虚拟世界为青少年提功了扮演多种社会角色的实践空间
网络的匿名性提高了个体接受社会化的自主性,有助于个体个性的培养及独立自主意识的提高
消极作用
暴力,色情等垃圾信息对青少年社会化产生极大威胁。网络信息的异质性容易导致认知偏差
网络的隐蔽性使青少年的道德意识弱化,社会责任感下降
网络沉迷造成青少年对现实生活的认同危机
社会化理论
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
弗洛伊德的观点
社会化的过程就是促使人格的三个部分平衡发展
婴幼儿期的生活经验使构成个体人格的主要因素,也是社会化的最重要阶段
埃里克森的观点
人格的发展持续一生
主体的自我作用与社会文化的影响共同作用于个体的社会化过程
人格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具体的心理社会问题需要克服
认知发展理论的观点
社会学习理论
科赛特→符合互动理论
儿童的任务就是发现社会群体的共同意义
个体的社会化或发展是一个再生的过程,儿童不仅仅学习文化,而且还在日常互动中使用着他们发现或学习的语言和解释技巧
儿童通过互动来获得和再生文化
儿童不仅模仿习得的文化,还运用已有的知识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独特的同辈群体文化
强调生物因素的理论
格赛尔→正常成熟论
人的社会化并不是单纯的由社会规范,社会压力太大等外部力量塑造的,而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成熟过程
哈里斯→群体社会化理论
儿童青少年强烈地认同他们的同辈群体,比起家庭内获得而言,孩子更偏爱家庭外的行为体系。这源于人类长期群居的进化史,孩子可能从生理上就倾向于抛弃在生命早期就习得的东西
(五)、社会角色
角色的概述
角色的含义
社会角色:个人在社会关系体系中处于特定地位并符合社会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
描述
角色是一套社会行为模式
角色是由人的社会地位和身份所决定的,而非自定的
角色是符合社会期望的
角色的分类
角色存在形态维度
实践角色
领悟角色
理想角色
角色获得方式维度
先赋角色
自致角色
角色规范制约程度维度
开放性角色
规定性角色
角色权利地位维度
受支配角色
支配角色
角色扮演者意图维度
表现性角色
功利性角色
角色理论
概念
也叫拟剧论
20世纪20~60年代逐步发展确立
受符合相互作用学派的影响(米德)
代表人物
戈夫曼
结构角色论(林顿)
过程角色论(特纳)
以社会互动作为基本出发点,围绕互动中的角色扮演、角色期望、角色冲突与角色紧张等问题进行研究
人们必须建构一个角色扮演之
人们假定他人也在角色扮演所以努力构建隐藏在一个人行为背后的角色
在所有社会情景中,人们都试图为自己建构一个角色
互动是角色领会和角色扮演的连接点
角色的行为模式
角色学习
学习角色技能
学习角色观念
角色扮演
经典研究:斯坦福监狱实验
角色转换
微格转换→频繁,循环发生
宏观转换→较少发生,相对持久
角色冲突
角色规范法
角色合并法
角色层次法
角色偏差
(六)、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概述
自我意识
认知
自我概念
情感
意向
自我意识的结构
詹姆斯扩大自我
物质我
社会我
精神我
纯粹我
弗洛伊德
本我
自我
超我
罗杰斯
主观我
客观我
奥尔波特自我八成分说
自我一致性
自我增强
身体感觉
自我扩展
自我形象
理性执行官
面相未来的努力或动机
监控其他自我的知觉者
自我意识
自我认知
自我感觉
自我观察
自我概念
自我体验
自尊
自信
内疚
自我意向
自主
自我监督
自我教育
自我意识的内容
生理、社会、心理自我
物质自我
个体对自己躯体、性别、体形、容貌、年龄、健康状况等生理特质的意识
社会自我
我们被他人如何看待和认识
精神自我
能力、态度、情绪、兴趣、动机
现实、理性自我
现实自我
个体对自己受环境熏陶炼铸,在环境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综合的现实状况和实际行为的意识
理想自我
个体经由理想或为满足内心需要而在意念中建立起来的有关自我的理想化形象
自我意识特点
自我意识的社会性:社会化的产物
自我意识的能动性:分析、认识主观世界
自我意识的独特性:每个人在认识水平、体验能力调控能力方面的差异
对个体活动的影响
使个体活动具有同一性
是个体活动的觉察者、调节者和发动者
自我意识制约个体的活动范围和活动强度
把个体自身作为活动的参照
自我意识发生与发展
个体因素
生理因素
物-我知觉分化
人-我知觉分化
有关自我的词的掌握
心理因素
自我观察
自我内化
库利的镜像自我理论
米德的概化他人理论
佩提格鲁的参照群体理论
贝克等人的标签理论
社会比较
上行比较
下行比较
社会因素
家庭环境
家庭评价与自我意识
家庭阶层、社会地位与自我意识
特殊家庭孩子的自我意识
亲自关系、教养方式与自我意识
学校环境
教师态度、师生关系与自我意识
学生成绩与自我意识
同伴关系、参照群体与自我意识
社会文化环境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自我意识与人格
自我与人格关系
自我是人格的核心
罗特哈克:人格分为自我、人层和深部人格三个层次,自我是整个人格心理活动的中枢
G.奥尔波特:人格中有利于统一的所有方面称为"统我"
卡特尔:自我位于人格结构图式的中心
凯利:人格是人的"构念系统",而"自我构念"是构念的核心和基础
自我等于人格
鲍恩:自我与人格基本同义,"自我"(思想、情感和意志)和相对的"自主"(自我控制)就是人格的意义
自我的认知表征
自我图式
个体图式
自我图式
角色图式
事件图式
可能的自我
希望自我
预期自我
恐惧自我
自我不一致理论
希金斯:个体的自我意识与我导向之间出现矛盾或不协调,从而产生内部冲突
自我不确定
(七)、社会态度
态度的实质
定义及其特性
定义
奥尔波特:态度是一种心理的、神经的准备状态
迈尔斯:态度是对某事物或人的一种喜欢与不喜欢的评价性反应
乐国安:态度是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
特性
社会性
主观经验性
动力性
双重性
外显态度
内隐态度
格林沃德:内隐联想测验的创造者
态度的构成要素
态度的认知成分
态度的情感成分
态度的行为成分
态度理论
一、强化论观点的态度研究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的研究
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研究
某种态度→强化→信号增强
学习理论的研究
人们态度的改变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其实质是在强化原理的支配和控制下所进行的特点刺激与特定反应的联结过程
个体自身是介于刺激与反应之间不可缺少的中介环节
改变他人态度需要考虑的两个方面
精确的强化法则
作为中介环节的个体
二、认知论观点的态度研究
紧张减缓理论的研究
以认知统合倾向的态度形成与变化研究为核心
归因理论的研究
强调个体怎样知觉自己和怎样知觉他人的理论
社会判断理论的研究
接受区域
不明朗区域
拒绝区域
三、功能理论
工具性、调适性或功利性的功能 :态度的情感成分使态度主体对客体的评价和反应有趋避之分,趋利避害
自我防御的功能:需要自我价值和自尊的确立,形成积极的自我形象
认知的功能:认识世界的导向系统,影响人们的选择和加工
价值表达的功能:通过表明态度,来显示自己的价值观
四、态度改变的三阶段理论
1 服从
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物质或精神的满足或为了避免惩罚而表现出来的行为
2认同
个体自愿自觉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态度和行为,并有意无意地模仿他人,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一致
3内化
个体完全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从而彻底改变自己的态度
态度测量
量表法
等距量表
瑟斯顿1929年首创,又称瑟斯顿量表或沙氏通量表
语义分化量表
1932年,心理学家李科特提出,也叫李科特量表
总加量表
奥斯古德和苏西于1957年创制,用于测量某一概念或事物本身对人们所具有的意义
格特曼量表
其他方法
投射法
TAT
罗夏墨迹测验
造句测验
问卷法
行为观察法
生理反应法
情景材料测量法
内隐态度的测量
内隐联想测验
Go/nogo测验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态度的形成
环境因素影响
社会环境影响
选择性
持久性
多元性
家庭环境的影响
同伴的影响
团体的影响
团体规范与准则
团体一致性
团体对成员一致性的大小
个体在团体中所处的地位
个体的学习
古典(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与联想学习
工具(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与强化学习
社会学习与观察学习
态度的改变
劝说宣传法
信息的传播因素
单方面传播与双方面传播
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信息引起的恐惧程度
信息传播的渠道
传播者特性因素
传播者的特性因素
专家身份
社会身份
吸引力
相似性
可信赖性
被劝说者因素
原有态度
内化的态度vs表面的态度
自愿接受的态度vs迫于压力形成的态度
自身协调一致的态度vs自相矛盾的态度
旧态度与新态度之间的距离
人格特点
依赖性vs固执性
自尊、自信
社会赞许期望
信息加工
通过感知产生影响
通过记忆产生影响
情景因素
信息繁多的情景
各种信息之间的相似性或一致性越多、越明显,劝说效果越大
令人分心的情景
注意力的分散,影响劝说效果
信息重复的情景
一般来说,重复能加深记忆,增强信息的影响,但是过多的重复容易引起厌烦情绪和逆反心理
角色扮演法
通过个体对承担的角色所具有的约束和影响来改变个体态度的方法
团体影响法
团体讨论中态度转变的过程
"解冻"了原有的抵制改变的团体态度
建立起新的态度
"凝固"了新的态度
活动参与法
通过引导人们参加与态度有关的活动来达到改变人们态度的目的
收藏
收藏
0 条评论
下一页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