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选集》读书笔记
2022-04-22 14:01:03 149 举报
AI智能生成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的重要著作,集结了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初期的主要思想和理论。图解版则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将毛泽东的深邃思想进行了直观呈现,使读者能更深入理解他的观点。这些图解包括了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持久战等重要战略思想的描绘,以及他对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等政治理论的解释。同时,图解还展示了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的决策过程和思考方式。总的来说,这部图解版的《毛泽东选集》不仅是一部政治理论书籍,也是一部深入了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重要参考。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谁是敌人,谁是朋友?搞清楚敌我关系是获胜的必要条件
地主和买办阶级
依附于帝国主义
落后的生产关系
极端反革命派
中产阶级
墙头草,左右倒,非常矛盾
在革命和反革命的时代背景下,他们没有独立空间,必须走向分化道路
小资产阶级
有余钱剩米的,怀疑革命,右翼派
刚好自给自足的,中立
境况每日愈下的,左翼派
整体而言,小资产阶级略微偏向于革命,在革命潮流高涨之时,是一部分力量
半无产阶级
半自耕农、贫农、小手工者、店员、小贩
农民根据条件好坏也分三类
因贫苦的经济生活,都极易接收革命的宣传
无产阶级
具体来说是现代工业无产阶级
200w人左右
中国新生产力的代表者
人员集中,易团结
经济地位低下——饱受帝国主义、军阀、资产阶级的残酷剥削,特别能战斗
游民无产阶级(黑社会)——引导得当可称为革命力量
总结
地主和买办阶级是我们的敌人
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
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
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需要时常提防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农民问题的严重性
同一件事情,在立场不同的人嘴中是完全不一样的
组织起来
农会前期组织得不到其他力量的关注,依靠低门槛和广泛的联系,后期以翻倍的速度迅速壮大起来
打倒土豪劣绅,一切权利归农会
有了权利,就有了一切
“糟得很”和“好得很”
不同立场的观点
所谓“过分”的问题
同上
所谓“痞子运动”
同上
革命先锋
十四件大事
农会发展壮大的重要事件
组织能力、整治打击、经济打击、建立武装力量、推翻衙门、推翻族权男权神权封建思想、
政治宣传普及、禁赌毒、清匪、费苛捐、文化运动、合作社运动、修道路塘坝
政治宣传普及、禁赌毒、清匪、费苛捐、文化运动、合作社运动、修道路塘坝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红色政权为何能够存在
国内政治情况
军阀统治、地主豪绅压迫、投降帝国主义,总体而言,百姓压迫更甚过往,没有得到解放
红色政权发生和存在的原因
不能发生在帝国主义统治下,必须在几方不同力量斗争的夹缝中才能存在
地方农业经济和帝国主义的分类剥削政策给与了红色政权成长的空间
曾经有过民主革命的经验
取决于全国革命形势是否在向前发展
必要条件: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
重要条件: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正确的决策
湘赣边界的割据和八月的失败
原因:白色政权的内斗不是一直发生的,在稳定的时候就会纠结力量攻击红色政权
湘赣边界的割据,是当局决策的正确选择,也是4-7月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多次成功的原因
八月的失败,则是由于当局的错误判断,冒进托大,导致失败
湘赣边界的割据局面在湘鄂赣三省的地位
极其重要,影响力大,提高红色政权的力量
经济问题
物质基础是不可忽视的
军事根据地问题
完备的工事、充足的粮食、较好的医疗
井冈山的斗争
湘赣边界的割据和八月失败
必备条件
很好的群众
很好的党
相当力量的红军
便于作战的地势
足够给养的经济力
冒进OR保守
统治阶级内部发生破裂时期,应该更加冒进
仍然需要注意建立中心区域的坚实基础
仍然需要注意建立中心区域的坚实基础
统治阶级政权稳定的时期,应该逐渐推进
军事问题
红军成分少
加紧政治训练、提高思想觉悟(为了自己和工农阶级而战)
加强党代表的制度,提高党员比例,建立细分的党组织
没有训练的机会
避开战斗,尽量争取时间训练
物质生活差
全员统一待遇,践行民主主义,在精神上得到了升华和解放
伙食尾子
对敌军的宣传
释放俘虏、医治伤兵
土地问题
现状:地主总是占绝大多数,农民反之
中间阶级该怎么处理?中间阶级倒向哪一边哪一边就能胜利
割据地的现势
军事问题
党和群众要同心协力、必须要武装起来
红军的来源、成分的分析
政治教育:是为人民而战,不是为了钱
党代表制度,起到领导、管理和指挥作用
必须要争取到训练的时间和条件
物质条件保证,粮食和医疗
民主主义的贯彻
红军要集中,赤卫队要分散
田忌赛马的原理
对敌宣传:释放俘虏、医治伤兵、写口号
军事根据地:利用地理优势
土地问题
原来:地主占大头,农民占小头
现在:没收一切土地,重新分配
做好中间阶级的管理问题
政权问题
党在执行过程中一定要通过政府,这样才能保证政府的权威;同时也解决了党的力量分配不均的问题
党的组织问题
地方主义
土客籍主义
投机分子的反水
党的领导机关
革命性质问题
中国彻底的民权主义革命的纲领, 包括对外推翻帝国主义, 求得彻底的民族解放;
对内肃清买办阶级的在城市的势力, 完成土地革命, 消灭乡村的封建关系, 推翻军阀政府。
对内肃清买办阶级的在城市的势力, 完成土地革命, 消灭乡村的封建关系, 推翻军阀政府。
割据地问题
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关于单纯军事观点
关于极端民主化
关于非组织观点(会议意见不统一,不执行)
全面的获取意见
一次性解决问题
一切都是为了组织更好,不能针对个人
关于绝对平均主义
关于主观主义
关于个人主义
关于流寇思想
关于盲动主义残余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当时中国政治形势判断要点
我弱,敌也弱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要具备了合适的环境,抓住了要点,就可以快速发展壮大
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本质即是要点
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本质即是要点
对敌判断,也要抓住本质。
被表面现象迷惑,不能看到全局动态,一叶障目
反对本本主义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调查就是解决问题
调查现状和历史
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先头
只有蠢人,才会不做调查,冥思苦所
调查就是“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是“一朝分娩”
反对本本主义
盲目地表现上完全无意义地执行上级指示
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
同样,纠正本本主义,要的也是调查、调查、调查
违心,则不是机会主义,就是盲目主义
社会经济调查》阶级估量》斗争策略
要尽量细致全面,农村和城市,大类和小类,内部和外部都要调查
要选对人去做调查(客观、熟悉)
调查的技术
要开调查会做讨论式的调查(警惕一言堂)
调查会需要哪些人?
有经验的人、有进步思想的人、不同职业的人;
无关人员可以不用参加
无关人员可以不用参加
人多好还是人少好?
要看调查人的指挥能力,能力强可以多一点;
但至少要有3个人
但至少要有3个人
要定调查纲目
主题明确,不要偏题
要亲自出马
但凡担负指挥工作的人,一定要亲自下马,不能靠书面报告,这是两回事
要深入
通过深入的实践,可以掌握调查的方法论,未来也可以有其他应用
要自己做记录
不可假手于人
必须注意经济工作
为什么?
为了革命的胜利
物质上保障红军的供给
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激发人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
在经济战线上组织广大人民群众
巩固工人和农民的联盟,加强无产阶级的领导
错误的观点
只有在革命胜利之后,在和平的安静的环境才能经济建设
如果不进行经济建设,革命战争的物质条件就无法保证,人民就会在长期的战争中感觉到疲惫
敌人搞经济封锁,会对红色区域的对外贸易造成极大的阻碍
只有开展经济战线方面的工作,才能使革命战争顺利开展,给战斗提供保障,给人民群众满足
这是一个伟大的任务
要组织上动员群众
动员群众的方式,不应该是官僚主义的
也不能是命令主义(只能做到形式,不能长久巩固)
要努力宣传,说服群众
要努力宣传,说服群众
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需要有很大数量的工作干部
经济建设在今天不但和战争的总任务不能分离,和其他的任务也是不能分离的
怎样分析农村阶级
地主
占有土地,自己不劳动,靠剥削农民卫生的
富农
占有比较优裕的生产工具和活动资本,自己参加劳动,但经常依靠剥削为其生活来源的一部或大部分
中农
许多占有土地,或租入,有相当的工具,生活来源全靠自己劳动,或主要靠自己劳动。
不会出卖自己的劳动力
不会出卖自己的劳动力
贫农
需要出卖小部分的劳动力
工人
需要完全的或主要的以出卖劳动力为生
我们的经济政策
经济建设的中心: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对外贸易和发展合作社
要解救人民于水火之中,除了战争,经济建设也是必要条件!有钱才能保证物资供应,有物资才能保证战斗的胜利,才能保证人民的正常生活
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
关于人民群众生活的问题
中心任务是要发动广大群众参与革命战争,但是不解决人民群众的问题(土地、医疗、教育、吃穿等一切问题),就没办法达到预期的发动的效果
汀州不关心群众问题,极少成绩;江西长岗乡、福建才溪乡,关注解决群众问题,所以这些地区从来都不缺人
和群众站在一起,集中力量,可以粉碎一切
总结:应该发现问题的因果链条关系,不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凭什么要求群众无私奉献?
关于工作方法的问题
不光要提出任务,还要有完成任务的方法;想要过河,没有船那就需要桥
主动解决薄弱问题;先进带动落后;先进更要更加先进
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目前政治形势的特点
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
原本是几个不同帝国主义都有份,变成日本独占的殖民地状态
中国各阶级的观点
工农阶级一定会反抗,他们是中国革命最坚决的力量
小资产阶级也会反抗,同样收到了帝国主义的迫害,基于小生产的经济地位岌岌可危
土豪、劣绅、军阀、官僚、买办:无论什么革命都比帝国主义坏,他们组成了卖国贼阵营,毫无国家观念,只顾自己的利益
是中国人民的死敌,是帝国主义的走狗
是中国人民的死敌,是帝国主义的走狗
民族资产阶级性质比较复杂,应该具体分析,没有过多的封建性和买办性,夹杂在殖民威胁和革命者之间,可能会动摇
在日本帝国主义打进中国本部之后,局势变化,改变了中国各个阶级的关系,扩大了民族革命阵营的势力,减弱了民族反革命阵营的势力
反革命阵营
阵营不统一,内部存在矛盾
应该利用敌人阵营中的一切斗争、缺口、矛盾,有利于革命阵营的战斗
中国革命阵营
红军的情形
三支主力红军的转移,有得有失
长征的完成,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
宣言书:向全世界宣告,中国的红军的英勇无敌;帝国主义和走狗蒋介石的无能
宣传队:让人民群众知道,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他们的道路
播种机:历经是一个省,在人民群众中发芽、张叶、开花、结果
南方游击战争
受挫严重,但是没有被消灭,在韬光养晦
以上所有的情况都在说明:革命已经从局部转为全国性,从不平衡转为平衡状态
在此情况下,党任务就明确了:应该把所有能够集中的不同阶级的力量都集中起来,形成统一民族革命战线
民族统一战线
这是一个伟大的任务:变中国为独立、自由和领土完整的国家
两个敌人
外国帝国主义
本国反革命势力
革命力量与敌人尚有很大差距,需要长久时间积蓄准备,没到决战时机,没有决战力量,绝不可冒然发动决战
两个不同策略
广泛招兵买马,围而灭之
单兵独马,同敌人硬仗
坚持:统一战线,反对关门主义;不能联合其他力量,根本无法与敌人抗衡
人民共和国
一定要把工农共和国改变为人民共和国,因为政府必须要代表民族
国际援助
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关系:革命战争都是正义之战,过去中国革命力量与世界革命力量被蒋介石隔断了,但是未来不会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如何研究战争
战争的规律是发展的
明确:战争的背景条件很多种,而我们要关注,特殊的,中国的,革命的战争
总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战争情况不同,决定着不同的战争指导规律,有时间、地域和性质的差别
战争的目的在于消灭战争
用战争来反对战争;用正义的战争来消灭不正义的战争
如果不打正义之战,那么大多数人都会饱受摧残
战略问题是研究战争全局的规律的东西
研究带全局性的战争指导规律,是战略学的任务
研究局部性的战争指导规律,是战役学和战术学的任务
研究局部性的战争指导规律,是战役学和战术学的任务
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不光是战略与战役,也包括战役与战术
任何一级的首长都应把重心放在全局最重要的地方
总结:全局和局部,需要联系在一起看;全局可以指导局部,局部不能脱离全局,
战略问题
敌我关系
战役之间或作战阶段之间的关系
前后方的关系,消耗和补充,作战和休息,集中和分散,攻击和防御,前进和后退,隐蔽和暴露,主攻和助攻,突击和牵制,
持久战和速决战,上级和下级,新兵和老兵,高级干部和下级干部,老区和新区,中心区和边缘区,热天和冷天,正规军和游击军,
消灭敌人和争取群众,扩大红军和巩固红军,军事工作和政治工作、、、、、、、、、、、、、、、
持久战和速决战,上级和下级,新兵和老兵,高级干部和下级干部,老区和新区,中心区和边缘区,热天和冷天,正规军和游击军,
消灭敌人和争取群众,扩大红军和巩固红军,军事工作和政治工作、、、、、、、、、、、、、、、
善于学习
要求:不存在常胜将军,只要求一般地打胜仗的勇敢而明智的将军
对敌我双方情况了解多:政治、经济、地理、气候、部队信息
书本上的不够,需要事件,从战争中学习战争
学习和认知的对象,是敌我双方,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战争
曾经中国资产阶级在一段时间可以参加革命战争,但存在着自私自利和软弱性,导致不愿意也不能改领导中国革命走上彻底的胜利
在这个时候,无产阶级走向政治舞台,中国革命战争的责任不得不落到中国共产党的肩上
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只有无产阶级中国共产党才最没有狭隘性和自私自利性,并拥有最远大的政治眼光和组织性
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
第一,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大国,且,经过了1924-1927的革命
第二,敌人(国民党)的强大(有世界反革命的援助,拥有强大的物资、军队)
第三,红军的弱小(政权相对落后,军队、物资落后)
第四,共产党的领导和土地革命(必然通过这一点,团结农民阶级,让弱小的红军发挥出巨大的力量)
“围剿”和“反围剿”——中国内战的主要形式
成因:红军的弱小,敌人的强大
战争的形式永远都是“围剿”和“反围剿”,但每一次的战争都是不一样的,规模越来越大,情况越来越复杂,战斗越来越激烈
战略防御
积极防御和消极防御
反攻是积极,退却是消极
“反围剿”的准备
时机选择非常重要,过早过晚都可能会吃败仗,所以必须要对敌人的政治、军事、财政和社会舆论等方面收集资料,确定时机刚好
红军的退却准备
政治动员
征集新兵
一方面要考虑到人民的政治觉悟和人口情况
另一方面,也要做好当时红军的情况和战役消耗(相当于企业的财务预算)
财政和粮食的准备
整治异己分子的处置
争取中立,民众监督,必要时采用严峻手段
战略退却
保存军力,待机破敌(田忌赛马原理)
拳击选手会故意漏破绽;春秋齐鲁之战,敌疲我打
吃苦是暂时的,为了赢得最终胜利是值得的
战略反攻
反攻与进攻的区别:反攻是在敌人进攻时用的;进攻是在敌人防守时用的
反攻开始问题(三大原则)
反攻的第一仗,非常之重要!!!必须打胜,可以影响全局。必须天时地利人和,都有利于我,不利于敌,有把握再动手
初战的计划必须是全战役计划的有机的序幕,也就是说,第一仗的胜利必须要有利于整体战役的胜利
还要想到下一战略阶段的计划,留有后招
集中兵力问题
看似简单,实则很难:指挥者缺乏战略头脑,看不清复杂局势,被环境支配,采取了应付主义
第一,改变进退的形式
第二,改变攻守的形式
第三,改变内外线的形式
敌军对我军大“围剿”,我军对敌军多个小“围剿”
敌军对我军战略优势,我军对敌军战役或战斗上的优势
围剿中的围剿;封锁中的封锁;防御中的进攻;劣势中的优势;被动中的主动
运动战
为什么要打运动战?
没有广大兵力,没有弹药补充;敌人强大,红军弱小
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走
游击主义有正规军,也有非正规军(幼年红军);需要不适时宜的正规化
速决战
国情决定战略需要持久;战斗环境决定战役和战斗要速决;两者共存
红军没有充足的弹药补充;而敌人却有很多支部队,可联合作战
歼灭战
对敌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击溃十个师不如歼灭一个师
歼灭战和集中优势兵力、采取保卫迂回战术,同一意义,同根而生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
民族矛盾和国内矛盾的目前发展阶段
过去长久阶段的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国直接的矛盾;封建制度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
现在的变化
一般的帝国主义与中国矛盾变成了特别尖锐的日本帝国主义与中国的矛盾
中日矛盾,有促使了国内各阶级开始简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中日矛盾,又变动了人民大众和共产党的情况和政策,掀起了更大规模的革命斗争
为民主和自由而战斗
日本帝国主义在局部加紧侵略力度
中国各方面在加强国防准备
中国的民主改革
反对一言堂,改国民党的独裁为多党的民主政体
人民的言论、集会、结社自由
中国革命阵营的多方敌对势力的破坏
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致电
成立特区,成立革命军,受南京中央政府及军事委员会指导
特区内,实行彻底民主
停止武力推翻国民党方针
停止没收地主土地
共产党认同三民主义
但是要根据历史变化而变化
同时,永远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有利于建立民族统一战线的事情,可以尽量去解决
我们的领导责任
资产阶级先天存在动摇和不彻底性,而无产阶级有革命的坚持性和彻底性
历史在告诉我们,如果让无产阶级当资产阶级的尾巴,那必定是失败的;只有资产阶级追随无产阶级,革命才会进步
如何领导?
根据历史行程提出合适的政治口号--动员口号
在行动时,共产党就是先锋队,敢为人先
建立合适的同盟关系
思想统一,纪律严格
两党合作要变和平,变合法
反对关门主义、冒险主义、尾巴主义
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
和平问题
已经争取到了和平,新任务是要巩固和平。时代在改变,军事斗争变成了政治斗争。没有人可以一下子解决所有问题,只能一步步来
民主问题
在当前局势下,民主和抗日相辅相生。不抗日就别谈民主;有民主也可助力抗日成功
革命前途问题
坚决领导好民族革命,是社会主义胜利的条件,
干部问题
伟大的革命需要伟大的党,伟大的党一定需要最好的干部
全国性的发展优秀干部和群众领袖
懂马克思,有政治远见和能力,有牺牲精神,忠心耿耿为人民服务
抛弃自私自利主义,英雄主义,风头主义,宗派主义
实践论
论认识和时间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
论认识和时间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的认知,主要的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离开了生产活动,就没有知识
人的社会实践不仅生产活动,还有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艺术等等
人的认知以及社会生产,是一步步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两个最大的特性:辩证唯物论是服务于无产阶级的;实践性,人的认知不能离开实践,实践第一位
认知如何从实践中产生,又如何服务于实践?
从现象到本质;从片面到全面;从外部联系到内部联系;从感性到理性
1、初级认识:只能看到现象、片面和外部的联系
2、社会实践的继续,使初级认识不断加深,产生质的飞跃,形成概念(产生了一定的经验,掌握了一定的规律)
举例说明
无产阶级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认知,初级认识--破坏机器和自发斗争,到深层认知--有意识有组织的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
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认知,初级认识--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笼统排外的斗争,到深层认知--帝国主义内部和外部矛盾,帝国主义联合中国买办阶级和封建阶级压榨中国人民大众的本质
矛盾论
两种宇宙观
形而上学
发展就是减少和增加
曾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在人类心里占统治地位,随着生产力、阶级斗争发展到了史无前例的水平,才慢慢被唯物辩证法代替
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世界
辩证法
发展是对立统一
其实在古代也早已诞生,但不具备完备理论支持,所以被形而上学所替代;发展重要人物: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
主张从事物内部,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去研究发展
矛盾的普遍性
马列等人发现: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不仅在人类历史、自然历史方面被验证,同样在社会变革和自然变革也都取得了巨大成功--证明了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恩格斯:人的内部无限的认知能力与此种认识能力仅在外部被局限的而且认识上也被局限的个别人们身上的实际的实现二者之间的矛盾,是在人类世代上的无穷的——至少对于我们,实际上是无穷的——连续系列之中,是在无穷的前进运动之中解决的
数学中的正负、微分和积分;力学中的作用和反作用;物理中的正负极;化学中的化合与分解;社会科学中的阶级斗争;战争中的攻防进退
矛盾的特殊性
物质运动形式中的矛盾都带有特殊性,所有运动形式都版喊着本身的特殊矛盾,以用来对事物进行区分
只有明白了特殊性才能对应的解决问题:无产阶级和资产解决矛盾,一定要用社会主义革命来解决;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的矛盾,一定要用民主革命来解决,殖民地与帝国主义的矛盾,一定要用民族革命战争来解决、、、、、、、、、、
一个大的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包含许多矛盾,每个矛盾都有各自特殊性,同时又有两面性,每一面也各有特点,需要具体分析
要求:研究问题,忌带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主要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
事物的矛盾必然存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的情况下主次地位也会发生转变
例:帝国主义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侵略,那么国家内部各阶级的矛盾暂时变成次要地位,可以团结一致民族战争
当帝国主义不使用战争压迫,而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形式进行压迫,那么国内的统治阶级就会向帝国主义投降,这时候主要矛盾又转化成了国内战争
当帝国主义不使用战争压迫,而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形式进行压迫,那么国内的统治阶级就会向帝国主义投降,这时候主要矛盾又转化成了国内战争
矛盾的主次关系会变化,然而,不论怎么变化,一定是主要矛盾起着领导作用,所以必须要看清形式,全力发现主要矛盾,抓住主要矛盾,才能解决问题
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同一性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种矛盾的量封面,各以和他对立着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重
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着其相反的方面转化
在历史上有过积极作用的国民党,因其固有的阶级性和帝国主义引诱,转化为反革命;
无产阶级经过斗争,与资本主义互换了统治与被统治的地位
无产阶级经过斗争,与资本主义互换了统治与被统治的地位
斗争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但是斗争性贯穿始终,无所不在,无条件的、绝对的;无条件的斗争性和有条件的同一性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
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
对抗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形式,不是一切形式
阶级矛盾,长久的存在与人类历史中,但是只会在双方的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双方才取外部对抗的形式,发展为革命
炸弹在点火之前,矛盾物质共存于一个统一体重,直到点火条件发生,才会爆炸
炸弹在点火之前,矛盾物质共存于一个统一体重,直到点火条件发生,才会爆炸
列宁说:对抗和矛盾截然不同。在社会主义下,对抗消灭了,矛盾存在着
事物矛盾的法则,既是对立统一的法则,也是自然与社会的根本法则,也是思维的根本法则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