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产品法,李立
2021-04-25 13:15:00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本书向读者完整地呈现了腾讯产品设计的底层思路,阐述了设计者如何发现问题、定义问题、拆解问题的全过程,从“产品思维”出发,以需求、战略、产品设计开发与运营的本质为落脚点,探讨了在互联网新产品时代来临之际,如何打通产品思维的脉络,找到产品设计的根源。同时,面向未来,作者也探讨了如何扩展“产品容纳用户心智的能力”等摆在互联网产品设计者面前更高阶的问题。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第四章 产品成长与运营
开发迭代
抓住运营的本质
精细化的核心模式
冷启动:种子用户与增长黑客
检验MVP成功的标准:自传播
从1到N:高增长背后的逻辑
数据分析的误区
误区一:对比分析新版总比旧版好
新旧两个版本的用户群性质存在较大差异
新版本用户池=旧版升级到新版的用户+首次下载产品的新用户
旧版本用户池=旧版升级到新版的用户+旧版未升级到新版的用户
误区二:平均数掩盖的真相
混淆不能级别的用户;忽视用户分布状况
误区三:被误判的渠道价值
误区四:辛普森悖论
产品营销=内容+渠道
渠道融合
互联网营销必杀技:免费
产品及渠道
慎选合作方
第五章 企业战略与产品
取舍之道
剪枝的力量
在整体中考量
构建堡垒
三种竞争战略
成本领先战略
差异化战略
集中化战略
错误一:崇拜金点子
错误二:创新就是绝对独一无二
开拓蓝海市场
后记 好产品会说话,但每个人听到的都不同
前言
思考力决定产品力
思考力的竞争
如何思考需求的本质
聚焦产品自身具备的功能决定,追求质量、美观(事与愿违)
善于思考的设计者反思自身
煽动需求(助推力)
成本(阻滞力)
*需求还会收到环境变迁的影响
设计者对问题的思考
片面、固化的眼光看问题,只看到零散的表象和静止的格局。解决方案呈点状分布
宏观的、系统的眼光看问题,能看到产品与产业、产品与其他产品的关系和位置。解决方案开始具有系统性特征
动态、演进的眼光看问题,能看到时间长河中问题变化的趋势。解决方案能够助推产品逆势成长
思考的阶段
思考的初级阶段
“站在公司内部做产品”——毫无设计章法,被动做出反应,哪里出问题修补哪里
思考的中高级阶段
思考的问题:用户在哪些场景使用产品、如何使用、怎样设计能让他们获得更好的体验等
恶补更多产品及战略方面的深度内容,思考过去“看到过”但从未“真正重视”的问题。
收获教训:自以为是,是产品设计者开始要停止思考的危险讯号;而不求甚解,则是一个产品设计者最致命的缺陷
摸索产品设计的底层思路
认为重要的永远不是工具、答案、甚至方法论,而是设计者如何思考问题。
阐述腾讯设计产品的底层思路
阐述设计者如何发现问题、定义问题、拆解问题的全过程
第一章 产品思维
五种最基础的产品思维
本质思维:第一性原理
产品设计都是在构建体系——产品设计者最重要的思维能力就是洞察问题本质的能力
意思解释:从头算起,只采用最基本的事实作为依据,然后再层层推导,得出结论
巴浦洛夫的狗与“标准情景框架”
人们执着于错误做法的核心依据:别人都是这么做的,过去都是这么做的(条件反射)
解决方法:看到任何一样东西,都清楚的认识到:它背后站着无数设计者,没有“本来就该是哪个样子的”产品
抛开别人怎么做 过去怎么做的参考,直接回归初始问题去进行推导,才有可能获得与众不同的视角
抛开别人怎么做 过去怎么做的参考,直接回归初始问题去进行推导,才有可能获得与众不同的视角
连环追问法
不断地追问“为什么”,是实践第一性原理的最佳方式
对问题的连环追问
马斯克和特斯拉同事的对话——将电动车拆解,电池等组成配件降低成本
对人的连环追问
苏格拉底:我们需要发自内心的理解对方。站在对方的立场上鼓励他将出自己的真是情感
微信群的设计
1.0设计认为“群功能”是中心:当你使用群时,要跑到“群功能”入口位置去创建,拉人的时候必须提供ID。人们也要通过ID 才能进群
2.0设计认为用户才是中心,至于群功能,让它无形地存在就好
大数据时代,“第一性原理”还有用吗?
大数据是基础,对于产品初创者,没有可靠量级数据前提下,直接使用第三方数据做出的判断极有可能是错误的。
数据能帮我们测试模型、发现意料外的事实,但如何使用和定义这些数据现象,又是另一回事
相对思维:日光与阴影
名言的由来与启示
乔布斯:Stay hungry.Stay foolish.
《全球概览》作者:斯图尔特·布兰德
物体是完整的,不以我们观察意志而发生改变。所有区域部分都是平等的,没有主次之分。随着时间的变化,主次之间。光亮和阴暗之间,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主和次是相对而言的,而且不是固化的,而是动态可变的。偶尔换个角度,就会很不一样。这种思维方式,有一种更好的叫法,就是“相对思维”
认知出卖设计水平
合格的产品设计这一定是思考着,而思考者不会是二元论者
万事万物都在“相对”中寻找一个平巷。一个产品设计者首先要保持“不下定义”的觉悟,才能看到事物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而不是只瞧见那些暂时悬挂在事物身上的标签
相对思维的运用
Macbook Air的超薄工艺就是相对思维思考的结果:传统笔记本制造工艺是组合多种金属片材,尽量将其精准的堆砌在一起,做的是加法。而苹果团队逆势做减法,采用一体成型的技术,从而得到史上最超薄的笔记本电脑制造方案
转劣势为优势的例子:手机QQ制定了差异化产品策略
聚焦年轻群体,以个性化、趣味化为主升级手机QQ;
凭借QQ在PC端多年的积累优势,在移动端推出满足PC场景联动需求的全新产品。
抽象思维:大圣的火眼金睛
白痴与上帝
产品人在事件中磨砺,最高境界就是拥有一对大圣的火眼金睛
在设计专家型视角和白痴级用户视角之间自由转换的能力,在腾讯内部被认为是产品经理必备的重要能力之一。
具象和抽象
抽象的过程就是个先分类、再提升视角的过程
考虑新元素而非新功能
不要考虑添加的新功能是什么,而去考虑添加的新能力(元素)是什么
微信摇一摇-听歌识曲
系统思维:镜中变色龙
当用户直接接触一件产品时,产品能够提供及时有效的反馈非常重要。
反馈系统
破局点:微信支付的逆袭
红包作为微信支付的破局点,燃遍了中国用户的人际网络
演化思维:自上而下的设计
无处不在的演化
经济学关心的是存活的条件
你的产品为何脆弱?
具有生命力的产品和环境息息相关。环境变了,能够存活的条件变了,它也会随之迭代更新、调整改变
极简方能演化
怎样的产品框架结构才具有扩展性,符合演化(及产品迭代)的目标
答案是极简
第二章 洞见需求
产品设计者的终身课题
修炼对需求的认知,是所有产品设计者的终身课题
需求是什么?
产品需求是指用户对某个具体产品的需要,而用户行动可以衡量这种需求
需要不等于需求,但需要是需求存在的前提
不能用行动表达的不是需求,人们对某种产品的需求和得到它要支付的成本密切相关
产品需求“四归一”
5W1H分析法
产品强度=体验-成本
成本
看得见的时间成本
看的见的货币成本
看不见的风险成本
看不见的行动成本
需求的弹性
人们的选择灵活可变,他不断挑战设计者的洞察力
第三章 产品设计
设计流程:传统设计与精益设计
用户研究:建立用户模型
用户研究最重要的原则:获取足量真实的用户反馈
如何获取真实的用户反馈?
1.选“对”的用户研究方式
2.遵循一些用户研究技巧
问卷设计时获取真实反馈的技巧
访谈时获取真实反馈的技巧
需求场景分析:角色、场景、方案
产品MVP:低成本试错
MVP的形式、功能都不重要,MVP设计的关键时:它能否以最低成本验证我们在需求和市场分析阶段提出的核心假设。支付最低成本判断产品选择的大方向对还是错,才是MVP存在的唯一理由。
产品规则:拒绝什么定义产品“三观”
方案出错,90%是问题错了
拆解问题的三种方法
1.将全流程拆解成各自独立的子环节
2.将内部问题拆解到外部去
3.将异常流程和主流程拆解开来
架构设计:技术方案的十字路口
交互与直觉
设计就是分类
如何组织产品中的页面
如何组织页面内的元素
拆解任务才能实现极简
如何打造“下意识”交互
视觉:对关系和情感的探索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