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二本学生》读书笔记
2021-04-28 19:42:10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作者黄灯在一所二本院校从教,长期的课堂教学以及课后的师生交流,使她成为这群学生成长变化的见证者。《我的二本学生》相当于她的教学札记,这里面有她15年一线教学经验的分享,对4500个学生的长期观察和长达10年的跟踪走访,也有两届班主任工作的总结思考,更有近100名学生的现身说法,是黄灯向读者描摹一群年轻人生活剪影的尝试。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第二部分|二本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精神气质
实用主义立场成了这些年轻人的精神生活底色
在作者看来,她面对的是一群毫无精英理念、只抱有实用主义立场的年轻人。这些人在本该最具活力的年纪,却表现得暮气沉沉,缺乏反思能力和学习精神。
她说,“在课堂上,充分感受到教育像一场慢性的炎症,中小学时代服下的猛药、抗生素、激素,到大学时代,终于结下了漠然、无所谓、不思考、不主动的恶果。学生内心的疲惫和大学时代的严苛压力,成为他们精神生活的底色。”
在中学阶段,老师、家长和学生都认为,只要通过高考、进入大学就万事大吉,但是,到大学以后才发现,经过这样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学习的自我驱动力。过去是有明确的考大学的目标,但在完成了这个目标之后,很容易变得空虚和迷茫。
更要命的是,从进入大学校园那一天起,他们还没来得及排解中学时代淤积的紧张和焦虑,就被告知要面对就业压力、买房压力和结婚生子的压力。他们曾经为上大学经过无数的应试训练,但进入大学以后,依然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意义。
高考,城乡学生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
对于让他们得以进入大学的高考制度,城市孩子和农村孩子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城市出生的孩子,不少人都对应试教育深恶痛绝,将高考比作一场不划算的赌博。
而农村学生虽然也感受到应试教育的残酷,但他们中的不少人,都很感谢高考提供了相对公平的机会,提供了一条让他们摆脱贫穷、走向富裕的道路。对他们而言,哪怕考上一所二本院校,也非常不容易,尽管从小到大,他们几乎都是班上成绩最好的学生。
Ta们的心理及精神面貌与在校课生活状态与学业表现
缺乏批判思考意识
在大学课堂上,黄灯看到这些经过考试机器千锤百炼的学生,表现得中规中矩、老成持重,很少有让她惊讶或意外的讨论和质疑。甚至,这些学生也不觉得在课堂上的讨论和质疑,应该是大学生活的常态。
黄灯说,从教13年,从来没有一个学生因为坚持自己的想法,和她发生过争论,他们的平和中正与她当年读大学时的张扬放肆,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当班主任的几年,她除了不定期地和学生交流,最核心的任务就是配合辅导员,做一些所谓“后进生”的思想工作。
不守纪,欠缺自律
这些学生逃课、考试挂科、不愿意打扫宿舍卫生、反感被迫去听讲座、不认同学校的评价机制,要说服这些学生去积极应对学校的考核机制,顺利获得学位,是最令她头疼的事情。
而学生们最困惑的事情,则是在失去了像高中一样严格管束的老师之后,无法控制随处可见的诱惑。比如,在人手一部手机的时代,很多学生在课堂上都忍不住刷手机,他们沉迷于网络小说和游戏,借此掩盖对未来的焦虑。
缺乏自身应对社会基本反思意识
尽管,他们明白在毕业后就要面对残酷的竞争,可能“一毕业就失业”,但他们很少去反思各种社会失衡问题的由来,也很少去追问制度、政策和历史,他们无法想象一个没有手机、没有网络、没有信用卡的时代,也无法想象一个不用租房、没有房贷、教育成本低廉的时代。
他们或许有奋斗的压力和意愿,但是,没有能力去思考个人与时代的关系,他们不明白个人的前途为何会如此逼仄,如此缺少可能性。
对二本学校课程的思考
在二本学校里,很多专业课程的设置都是实用型的,为了服务于某项具体的职业技能而开设,学生们求学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这种功利心态非常普遍。
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黄灯很难从学校制度层面做出改变,但她仍然努力尝试着唤醒学生的批判精神和思考能力。
她认为,相比于眼花缭乱的职业技能的灌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更为核心的任务。那些知识在应付完考试之后就会忘记,那些技能会随着社会发展而被淘汰;
但是,思维能力的训练可以让他们终生受益,不断释放他们的潜能。为此,她主要做了两方面的尝试,一是找到一批比较有学习热情的学生,在私下里以导师制的形式跟踪辅导他们。
另一个尝试是在她的当代文学史课堂上,她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从文学作品进入当代历史,以讨论文学的名义,重新审视祖辈和父辈的生存状态,也重新理解自己和时代的关系。在黄灯看来,激活对时代的感知和对自身的认识,懂得直面自己的生活经验,是一个人力量的重要源泉。
第三部分|二本学生的就业去向和发展前景
关于学生的就业情况
这也是最让人揪心的话题。从家庭出身,到就学,再到就业,一环扣一环,家庭背景、个人努力、社会资本,以及时代的机遇和限制,共同塑造了每一个人的命运。
那么,二本学生到底面临着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又承担了多少不为人知的压力呢?
清晰可见的天花板
在一开始的序言里,黄灯就做出了一个总体性的判断,根据她的观察,这些二本学生在严酷的就业竞争中,有着清晰可见的天花板。
层级分布, 要想跨越是极大地阻力
不同层级的大学,学生会流向不同的城市:顶级大学对应的是全球最好的城市;重点大学对应的是国内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一般大学对应的是中小城市和乡镇。
这样的层级分布,很少会有意外。任何人想要跨越“不属于”自己的城市和阶层,需要经历的内心风暴和阻力都极大。
多重因素共同决定 ,安于命运的安排
黄灯看到,自己的二本学生,从踏进校门开始,就无师自通地找准了自己的定位。“没有太多野心,也从未将自己归入精英的行列,他们安于普通的命运,也接纳普通的工作,内心所持有的念想,无非是来自父母期待的一份过得去的工作。毕业以后,他们大多留在国内、基层的一些普通单位,毫无意外地从事一些平常的工作。”
从她上大学的1992年,到她完成本书创作的2019年,近三十年的时间,她经历了几代二本学生。黄灯对这几代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了对比,发现了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是由教育制度、经济体制和房价等多重因素共同决定的。
首先,是她当年在岳阳大学的同学。在大学毕业十周年的聚会上,36个同学中,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就职的有29人,占到八成;在国营企业的有6人;在外资企业的有一人。值得注意的是,除了4位同学在工作中发生变故,存在二次就业,80%的同学一直都在同一单位或同一系统工作。
这种状况,充分显示了高校在没有市场化以前的就业特点:在国家包分配的前提下,个人、单位和国家的联系非常紧密,个人对单位的忠诚度非常高。
就业及生存状态
从同学的生存状态来看,他们通过高等教育获得干部身份以后,在单位早已成为骨干,有不少同学已经是单位的主要领导,个人的经济状况、社会地位,在当地都属于上等水平。
从就业地点看,班上的同学除了一名在北京定居、两名在广东定居外,其他同学都在湖南落户,在当地就业的比例超过九成,充分显示了地方院校的就业分布特点。
整体来看,对班上70%来自农村的大学同学而言,通过高考,确实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他们不仅获得了稳定的职业,还享受了计划经济时代单位分配的住房,或者购买了低价住房,得以在城市轻松扎根,充分享受了大学文凭带来的极高性价比。然后,再来看她第一次当班主任带的2006级学生,这批学生与她进入大学的时间相差了14年。
极少数获得了相对稳定的发展,实现了向上流动
在他们毕业8年后,黄灯做了一下统计,班上52名同学全部都在广东就业,其中定居广州的有17名,定居深圳的有4名,分布在其他珠三角城市的有8名,其余的则大多回到了生源地,遍布广东各个地区。
有意思的是,毕业的时候,班上没有一个人选择考研,8年过去,除了一个人选择在职读研,依然没有一个人全脱产考研深造。她由此推断,这些学生对自己的就业状况较为满意,并不需要通过文凭的提升去改变生存状况。
尽管这批学生接受大学教育的时候,文凭已经有所贬值,但因为地处广东,且他们大多赶在房价暴涨之前买了房子,所以都获得了相对稳定的发展,实现了向上流动。
二本大学的就业市场
最后,再来看最近几年毕业的二本学生。近年来,文凭进一步贬值,一线城市的房价已经高不可攀,已经买房的人牢牢锁住既有利益,建起一道难以逾越的护城河。对于新毕业的二本学生来说,再想要靠工资在广州、深圳这样的城市购房置业,难度极大,很多学生从未奢望过能留在广州。
另一方面,随着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多,就业竞争越发激烈。在遍地“985”、“211”和“海归”的时代,一张二本文凭毫无竞争力。因而,越来越多的二本学生加入考研的队伍,“仿佛他们读大学的唯一目的,就是获取一个考研的机会”,这与前两代二本学生的选择截然不同。考研一方面是缓解眼前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是提升未来在就业市场的议价能力。
近几年,每当毕业季来临,就会有很多学生敲开黄灯办公室的门,向她询问考研的细节,或者考公务员和创业的胜算。他们在穷尽各种可能之后,往往回到一个问题:如果就业的出路这样狭窄,那念大学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在书里,黄灯列举了一些学生毕业几年后的工作情况,考公务员、考研、进入银行是他们的首选,但真正能顺利考上的并不太多。
广东有浓厚的经商文化,广东人的性格传统、务实、低调、实干精神强,很多学生在大学阶段就开始在商业方面小试身手,向老师推销各种日用品和食品,毕业后顺理成章地做了微商;也有的做过服装网店、做纹绣师、开饮食店,或者回家学一门手艺,对这些人来说,那张文凭似乎没起过什么作用。
结语
2020年,豆瓣里的一个小组,叫“985废物引进计划”,意外地火了起来。那些外人眼里的“优等生”,居然自嘲为“废物”和“小镇做题家”,让很多人唏嘘不已。在黄灯眼里,她的二本学生倒是很少会陷入这种精神虚空的状态,他们的生存能力较强,因为在一开始的时候,他们就没有对自己寄予太多不切实际的希望,所以更能适应现实的平凡。
对于这种务实的态度,黄灯是有些矛盾的,一方面她认为年轻人应该有更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更高的精神追求,大学不应该办成技校;但另一方面,她知道现实有多么不容易,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下,能够努力活下来,才是首要目的。
对于这种矛盾,她的解决方法是,尽量帮助他们唤醒对真实生活的感觉,让他们说出自己真实的困惑,引导他们坦然面对个人生活中挫败和不堪的经历,诸如贫穷、自卑、无力等等。她发现,只有走过这一关,能坦然面对自己的过去、坦然面对真实的自己,才能更顺畅地进入社会,更好地承受社会的复杂和压力。
黄灯说,“二本学生作为中国最普通的年轻人,他们的信念、理想、精神状态,以及他们的生存、命运、前景,是中国最基本的底色,也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因而,关注二本学生的命运,也是关注中国的未来。
《我的二本学生》
关于作者
黄灯出生于湖南汨罗,曾就读于地方院校岳阳大学(今湖南理工学院),从中山大学博士毕业后,进入广东金融学院执教13年,教过4500多名二本学生。
她曾于2016年发表《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引发春节期间全国乡村话题大讨论,在微信公众号阅读量超过千万,中央电视台为之拍摄了纪录片《家在丰三村》。2017年,她出版了非虚构著作《大地上的亲人》,获“第二届华语青年作家奖”。
黄灯本人也曾经是一名二本学生,她在1992年考入家乡的岳阳大学(现改名为湖南理工学院)。当时大学还包分配,她毕业后被分配到当地一家纺织印染厂,但没干几年,就下岗了。幸运的是,她经过几个月的短暂备考,考上了武汉大学的文学硕士,此后又顺利进入中山大学读博,完成了从农村子弟到知识精英阶层的飞跃。
关于本书
这是一部二本院校的文学老师写的以二本学生为书写对象的非虚构著作纪实作品,作者从自己教过的4500多名二本学生中选取出数十名,讲述他们的故事,这些故事构成了一幅中国二本学生的群像。
作者立意高远,对几代二本学生的命运变迁从经济制度、教育制度、房价等多个维度做了分析,并指出二本学生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
这本书:第一部分,谈谈二本学生的来源,看看他们都有着怎样的家庭背景;第二部分,谈谈二本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精神气质;最后,再分析一下二本学生的就业去向和发展前景。
笔记人|敏敏之中
更多内容笔记: 深度阅读笔记|2021深度阅读书单|
核心内容
1)二本学生的生源特点是什么?他们都有着怎样的家庭背景?
2)二本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精神气质如何?
3)他们的就业去向和发展前景如何?
前言
中国的乡村问题:农村家族几代人的命运沉浮
2016年春节前夕,一篇名为《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的文章在全网刷屏,作者是一位出生于湖南汨罗的女博士,名叫黄灯,那篇文章讲述了她在湖北农村的婆家三代人的命运变迁。短短几天内,文章在微信公众号上的阅读量超过了一千万,引发了一场关于乡村问题的大讨论。
后来,中央电视台还派摄制组来到黄灯所讲述的乡村,拍摄了一部纪录片。此后,黄灯把自己和丈夫两个农村家族几代人的命运沉浮,写成了一部扎实动人的非虚构著作《大地上的亲人》,为中国数十年来的城乡转型,留下了一个珍贵的样本。
《我的二本学生》
在这本书里,黄灯笔下的主角,不再是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亲人,而是她所任教的广东金融学院的学生。2005年,她从中山大学获得文学博士学位后,进入了这所位于广州郊区的二本院校。此后的13年,她先后教过4500多名学生,见证了80后、90后两代二本学生的成长轨迹。
“二本”是中国高等院校里的一个等级
相比于“211”、“985”和其他一本院校,二本院校往往没有太多存在感。甚至就连“小镇做题家”、“985废物”这样的自嘲,好像都是名牌大学学生们的特权。
数目庞大的二本院校,虽然为社会培养了最广大的大学生群体,但他们缺乏足够的话语权。他们面临着一系列真实的困境,却被社会所忽视,黄灯的这部作品,第一次将“二本学生”作为整体来书写,因而引起了广泛关注。
从二本学生到二本老师
黄灯对“二本学生”这个身份有近三十年的观察和体悟。在大学任教的这些年,她不只是完成教学任务,她还当了七年的班主任,以导师制的形式私下里带学生,还指导学生论文、“三下乡”实习、“挑战杯”项目,并随时接受学生的咨询和求助。
更特别的是,她以文学老师的身份,给学生布置作文,让学生书写自己和家族的故事,这些书面文字加上多年的跟踪走访,让她对二本学生有了深入的了解。
中国未来的中产阶层
常言道,一个社会的稳定性是由它的中产阶层决定的,而中国现在和未来的中产阶层,很大一部分都出自二本学生,因而,二本学生过得如何,直接影响着中国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的基本面,意义不可谓不重大。
第一部分|二本学生的来源和家庭情况
序言
黄灯所写的是她亲自教过的学生的故事,虽然她教过4500多名学生,但是与全国数千万的二本学生比起来,仍然只是沧海一粟。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广东作为中国经济总量长年排名第一的省份,广东金融学院作为以金融为主打特色的院校,它的学生层次、就业机会在全国的二本院校里头肯定是靠前的。
二本学生的主要来源是哪里,他们都有着怎样的家庭背景?
中国二本学校的生源有两个共同特点
首先,从地域来看,二本学校的生源大部分在本省,显然,这是出于一种地方保护,地方院校会为本省的学生优先提供就学机会,而在选拔外省学生的时候,则会在分数上有更高的要求;
其次,从出身阶层来看,二本院校承接了更多贫困家庭的学生,因为教育资源的差距,这些学生难以考上清华、北大这样的顶尖名校,能考上重点大学的也是凤毛麟角,他们通常只能去到二本及二本以下的院校。
ps:城乡教育水平的分化,导致农村孩子向上流动困难,这也正是多年来被反复讨论的“寒门难出贵子”的问题。
学生的家庭背景
学校的生源接近一半来自广东的粤北、粤西和其他经济落后区域,很少有外省来的学生。这些学生大多出身普通,要么来自不知名的乡村,要么从毫不起眼的城镇走出来,身后有一个打工的母亲,或者一个下岗的父亲,还有一排排尚未成年的弟弟、妹妹。
务农、养殖、屠宰、当建筑工人,或者在大街小巷做点小生意,是他们父母常见的谋生方式;这和名牌大学学霸们“一线城市、高知父母、国际视野”的高配家庭形成了鲜明对比。
以黄灯担任班主任的2006级财经传媒系的一个班为例,全班共有52人,他们全部来自广东省,其中来自广州、深圳等大城市的学生仅有6人,其他大多来自韶关、化州、新兴、连州、肇庆、雷州、河源、阳江等非珠三角地区。
城乡教育资源的差距
不可否认,班上的不少孩子,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切身感受到了乡村城镇化进程带来的冲击。一方面,他们享受到城镇化带来的好处,比如更好的教育资源,以及因为交通便利导致的更多的流动可能;但另一方面,他们也不得不承受由此带来的代价,比如日渐扩大的城乡教育差距、父母外出打工引发的留守问题,以及贫富差距带来的内心冲击,等等。
黄灯发现,尽管广东属于经济发达地区,在常人眼中,学生的经济状况应该要比内地好很多,但事实上,因为班上的学生很大一部分来自非珠三角地区,这些地方的经济状况和内地相比,并无明显优势,有些地方甚至更为落后。
她列举了学院2016至2017年度的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全年级有160人向学校申请了困难补助,其中特困37人,贫困123人。也就相当于,在全年级的24个班中,有4个班的学生申请了困难补助,其中特困生有整整一个班之多。而且,根据她的观察,碍于名额的限制,有不少贫困家庭的学生还没有被统计在内。
案例:贫困生的家庭境况
她的一个学生,在开学不久后的一篇作文里写到自己的境况:“抱着贷款的最后一线希望来到大学,写‘贫困证明’、写‘贷款申请’等等,那么多的努力,今天可能却要被‘你父母才四十五岁,还很年轻啊’一句话宣告白费……如果贷不了款,我不知道等待我的会是什么?将来的日子该怎么过?
父母一个月加起来的工资还不到一千,一个弟弟要上高三,一个弟弟要上初三,想借钱也没处借,而自己也差不多半年没拿过生活费了。……我努力地去生活,打暑假工、勤工助学、去找兼职,却又发现想要生活是多么不容易,不是自己想去做就可以,条件的苛刻,身高、相貌的限制又让我自卑,让我更觉渺小。有时候想到生活的种种,我会连生活下去的勇气都没有。”
学生的故事
这些学生大多出身贫寒之家或者普通的工薪家庭,比如,她重点写到的以导师制带的四个学生:
第一个来自甘肃天水的农村,她的父亲脾气暴躁,因为在建筑工地上受过重伤,后半生失去了劳动能力,上门讨债的人经常络绎不绝,这个学生也因此长期精神抑郁,神经衰弱。
第二个来自广东汕头,他的父母是“超生游击队”队员,生了五个孩子,为了躲计划生育,常年不着家,还经常吵架。他从小没有玩伴,只能跟着爷爷、奶奶在乡下生活,与父母的关系一直很僵。
第三个来自广东湛江,父亲靠从事一些迷信活动为生,同样脾气暴躁、心胸狭隘,因为实在太穷,到40多岁才娶了一个从越南偷渡过来的女人做老婆,也就是这个学生的妈妈。而这个学生的弟弟因为从小缺少管教,成了一个经常与人打架斗殴的街头烂仔。
第四个来自广西贵港,她的父亲在东莞打工,母亲离家出走多年,她从小留守,吃百家饭长大。
为贫困生发起募捐
这篇诚恳的短文让黄灯深受震撼,她说难以想象,一个比她年轻十几岁的学生,竟然还在遭受着她童年时期同伴们所遭受的普遍困境。她为这名学生向全校老师发起了募捐,同时决心更多地走近自己的学生,关注他们的心灵成长和生活状况。
社会阶层分化带来教育资源不平衡
我们常说,出身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性格、视野和命运。幸运的是,这些学生通过努力克服了出身的不利条件,考上了大学,增加了未来的可能性。
美国著名学者罗伯特·帕特南的代表作《我们的孩子》,这本书谈到美国的社会阶层分化导致的教育资源不平衡问题,黄灯认为,这种现象在中国同样出现了苗头,人们为教育所付出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都在提高,两极分化的趋势已经出现。
曾对帕特南做过一次采访,他提到的一个细节让人印象深刻,他说他更喜欢这本书的中文版封面。在那个封面上,有几个孩子在赛跑,看起来他们都处在同样的跑道上,但其实他们的起跑点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在起跑前就已经超出了身边的很多人,他们在一开始就距离成功更近,这就是教育的社会性不公。这也印证了今天很多父母们的共同焦虑:“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然而,对大部分二本学生而言,他们并非出身优渥,“赢在了起跑线上”,而是需要靠后天的努力去弥补出身的缺憾,改变原生家庭的不利条件,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小结
分析了二本学生的来源和家庭情况,总体而言,他们大多来源于社会的中下阶层,但他们通过努力,挤过高考的独木桥,获得了在大学继续深造的机会。
那么,进入大学以后,他们的学习、生活和精神状况又如何呢?作为一个具有精英观念、抱持理想主义的中年教师,黄灯对这个问题特别关注。
0 条评论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