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读书笔记
2021-04-28 19:58:58 0 举报
AI智能生成
《普通心理学》是国家教委推荐的一本高校心理教材,它适用于全日制高校心理学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自学高考心理学专业的本科学生,同时,也可作为广大心理爱好者,电大、函选修心理学课程学员的参考读物。学科在发展,教材要及时反映学科发展的现状。因此,更新教材内容是教材修订的和项基本任务。这里包括适当补充和增加新的知识、删除某些相对陈旧的知识。例如,第二章在讲到小脑的功能时,补充了“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表明,小脑在某些高级认知功能(如感觉分辨)中也有重要的作用。”在记忆一章中,对“记忆的SPI理论”重新做了解释。在动机一章中增加了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补充了成就目标理论。在情绪一章中,根据近年来感情神经科学的新发展,修订了情绪与脑一节,介绍了情绪脑机制的两个回路的假设和相关的一些研究成果,删去了原教材中“情绪与下丘脑”一节的内容。由于情绪调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我...
作者其他创作
大纲/内容
第一编 绪论
第Ⅰ章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第一节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心理学既研究动物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研究为主。
一、个体心理 概括起来分为 认知、动机和情绪、能力和人格。三者不可割裂、相互依存。
二、个体心理现象与行为
行为 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起作用。
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心理现象就像“黑箱子”
通过外部行为推测内部心理过程是心理学研究的一条基本法则。
三、个体意识与无意识
意识特点1:人类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能预先计划。
意识特点2:有时叫“觉察”,能区分“自我”与“非我”。
意识需要个体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会出现。
自我意识测量:镜子实验
无意识
四、个体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和个体心理学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第二节 心理学任务
基本任务:探索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
意义:科学预测、控制现象、提高生活质量。
心理学 即有自然科学的性质也有社会科学的性质,是一门中间科学。
好书推荐:《心理学职业生涯》
如何做一名心理学家
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方面的素养。
具备许多重要的能力和人格特质,如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谈判交往能力、基本的倾听和移情技巧、成就动机、对风险的承受力。
第三节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
一般场景
1.对研究对象无法控制
2.在控制条件下,可能影响某种行为的出现
缺陷
1.在自然条件下,事件很难严格按照相同的方式复现。
2.自然条件下,条件复杂,往往难以精确分析。
3.对条件未加控制,观察时可能出现不需要的现象,而研究现象没有出现。
4.结果会受到观测者主管因素影响。
心理测验法: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
相关法:寻找相关关系
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进行观察心理现象。分自然实验和实验室实验。双盲控制实验。
个案法
第四节 心理学历史
可追溯到古希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时代。
19世纪末 独立成为一门学科。
近代哲学为心理学的诞生提供了理论基础。
心理学的实验方法来源于实验生理学。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的独立。
重要学派
构造主义:主张研究人的直接经验,并把经验分为感觉、意象、激情。冯特、铁钦纳。
机能主义:强调意识的作用与功能。James、杜威、安吉。
行为主义:1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2.反对内省,主张实验。华生
格式塔:“整体”,维特海默、克勒、考卡尔。
精神分析学派:重视动机和无意识。弗洛伊德
现代心理学研究取向
生理学
行为主义
心理分析
认知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
第Ⅱ章 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第一节 神经系统的进化
单细胞生物->多细胞动物 感觉细胞和运动细胞联合组成网状神经系统->无脊椎动物的链状神经系统->脊椎动物的管状神经系统 出现脑->高等脊椎动物的脑开始有沟回
用脑指数EQ :脑大小与身体大小的比值。
EQ是来说明脑的进化水平是合理的,但是用脑重来预测同一物种内行为和智力的差异就不对了。
皮层指数CQ:新皮层的实际容量与某种哺乳动物新皮层的期望大小的比。
第二节 神经元
结构:胞体、树突、轴突
胶质细胞
为神经元提供生长线路。
在发育后期,为成熟的神经元提供支架,并在脑细胞受伤时帮助恢复。
形成髓鞘
给神经元传送营养。
神经冲动
静息电位->动作电位
神经冲动的化学传导,突触
第三节 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
脊神经:脊髓发出,31对。
脑神经:脑部发出,12对。
植物性神经:具有拮抗性质
交感神经,机体应对紧急情况的机构。
副交感神经,抑制体内器官过度兴奋,起到平衡作用。
中枢神经系统
脊髓,是脑和周围神经的桥梁;可以完成基本条件反射。
脑干
延脑:支配呼吸、吞咽、排泄、肠胃等活动。“生命中枢”
桥脑:延脑和中脑之间,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的必经之地。调节睡眠作用。
中脑:有视觉反射中枢和听觉反射中枢,调节面部表情和手脚动作。
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控制机体的觉醒和意识)和下行激活系统(加强或减弱肌肉的运动状态)。
间脑
丘脑 除嗅觉外的所有感官信息传入大脑。
下丘脑:调节植物神经,控制内分泌,保持内平衡。
小脑 平衡+协调动作
边缘系统
本能活动
记忆功能
与情绪有密切关系
大脑
结构
分区:额叶、顶叶、枕叶、颞叶。
灰质、白质。
左右两个半球,由胼胝体(pian zhī )相连。
知觉学习、动作学习、言语学习等,都能引起大脑功能和结构的变化。
第四节 脑功能的各种学说
定位说
定义:脑的各种机能是由大脑一些特定区域负责的。
代表人:始于加尔提出的颅相说。
表现:研究发现海马与记忆有关,杏仁核与情绪有关,下丘脑与进食和饮水有关。
整体说
定义:脑的各种机能是由大脑整体负责的。
代表人:弗罗伦斯
表现:①均势原理:大脑皮层的各个部位几乎以均等的程度对学习发生作用。②总体活动原理:大脑是以总体发生作用的,学习活动的效率与大脑受损伤的面积大小成反比,而与受损伤的部位无关。
机能系统学说
定义:脑是一个动态的结构,是一个复杂的动态机能系统。
第一机能系统,是调节激活与维持觉醒状态的机能系统,也叫动力系统。由脑干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等。
第二机能系统,信息接受、加工处理、存储的系统。
第三机能系统,行为调节系统。编制行为程序、调节和控制行为的系统。
模块学说
人脑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由高度专门化并相对独立的模块组成的。
神经网络学说
各种心理活动,特别是一些高级复杂的认知活动(如记忆、语言、面孔识别等),都是由不同脑区协同活动构成的神经网络实现,而这些脑区可以经由不同神经网络参与不同的认知活动,并在这些认知活动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第五节 内分泌腺和神经-体液调节
内分泌腺概念:分泌物由腺体细胞直接渗入血液或淋巴,并影响有机体内其他细胞的功能的腺体
内分泌腺的分类和机能
甲状腺,分泌甲状腺素,能促进机体代谢机能,增进机体发育过程。
副甲状腺:分泌副甲状腺激素,对保持血液和细胞内钙的浓度有重要作用。
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素和少量去甲肾上腺素。
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促性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生乳激素、黑素细胞扩张素,血管加压素、子宫收缩素、抗利尿素等多种激素。控制多种不同的内分泌腺。
性腺:分泌性激素,促进第二性征的发育。
神经—体液调节
定义:所有内分泌腺的活动都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与控制。神经系统通过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影响各种效应器官的活动,这就叫神经一体液调节。
有两种不同的方式:
一种是通过植物性神经系统直接支配的;
另一种是通过下丘脑神经核,先影响脑垂体的活动,然后由脑垂体分泌各种激素,进一步调节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
第三编 行为调控
第Ⅸ章 动机
第一节 动机一般概念
概念: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动机必须有目标,目标引导个体行为的方向,并且提供原动力。
动机要求活动(包括生理和心理活动),这些活动促使个体获得或达到他们的目标。
动机功能
激活
动机是个体能动性的一个主要方面,它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
指向功能
动机不仅能激发行为,而且能将行为指向一定的对象或目标。动机不一样,个体活动的方向和所追求的目标是不一样的。
维持和调整功能
动机具有维持功能,它表现为行为的坚持性。
动机与需求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在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
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在追求美好的物质产品时,同样表现了某种精神的需要,而精神需要的满足又离不开一定的物质产品。
需要的结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动机与行动效率
动机与行为的关系
一种动机有多种行为表现
同一个行为背后可能多种动机
在同一个人身上,行为的动机也是多种多样的,个体的活动往往不是受单一动机的驱使,而是由他的动机体系所推动的。
动机与工作效率
耶克斯-道德森定律
动机与价值观
价值观
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认识倾向,是价值观的初级形式,伴随着积极的情绪体验,对个体活动,特别是对个体的认知活动有巨大的推动力。
信念是坚信某种观点、思想或知识的正确性,并调节控制自己行动的人格倾向性。信念是认知和情感的升华,也是认识转化为行动的中介,它通过调节个体的需要来实现对行为的影响。
理想是个体对未来可能实现的奋斗目标的向往和追求。它与信念紧密相连,是信念指向的未来形象,比信念更具体、更丰富、更确定、更具有感染力。
动机与价值观的关系
价值观对动机的调节和控制有直接影响,个体把目标的价值看得越高,由目标激发的动机就越强,在活动中发挥的力量就越大。
动机是个体行为调节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中价值观起着核心的作用。价值观决定着动机的性质、方向和强度。
第二节 动机种类
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
原始的动机与习得的动机
有意识的动机与无意识的动机
外在的动机和内在的动机
第三节 动机理论
本能理论
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麦独孤
内容:
人类的所有行为都是以本能为基础的;
本能是人类一切思想和行为的基本源泉和动力;
本能具有能量、行为和目标指向三个成分;
个人和民族的性格与意志也是由本能逐渐发展而形成的;
人类有18种本能,如逃避、拒绝、好奇心、好斗、获取、自信、生殖、合群性、自卑、建设等。
弊端:本能论不能确切地解释行为的原因。
应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驱力理论
驱力是指个体由生理需要(如食物的需要、性的需要、逃避痛苦的需要)所引起的一种紧张状态,它能激发或驱动个体行为以满足需要,消除紧张,从而恢复机体的平衡状态。
驱力唤醒理论
人们总是被唤醒,并维持着生理激活的一种最佳水平,不是太高,也不是太低。
三个原则
人们偏好最佳的唤醒水平
简化原理,即重复进行刺激能使唤醒水平降低。
个人经验影响偏好
诱因理论
驱力理论强调个体内在动力,它忽略了外在因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
诱因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它具有激发或诱使个体朝向目标的作用。
认知理论
现代认知理论认为,个体对来自外界的信息经过编码、存储、提取和输出等加工过程,在头脑中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观念。这些观念在刺激和行为间起中介作用,它既能引起行为,又能改变行为,在这个意义上,认知具有动机的功能。
早期的期待价值理论
达到目标的期待是行为的决定因素。行为的产生不是由于强化,而是由于个体对一个目标的期待。托尔曼将期待定义为刺激与刺激的联系(S1一S2)或反应和刺激的联系(S1一R—S2)。
归因理论
二维归因模型
自我决定理论
强调自我在动机过程中的能动作用,认为自我决定是一种涉及经验选择的人类机能品质,它组成内在的动机。
自我功效论
人对行为的决策是主动的,人的认知变量如期待、注意和评价等在行为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期待是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强化的效果存在于期待奖赏或惩罚之中,是一种期待强化。
班杜拉把期待分为结果期待和效果期待两种。
结果期待是指个体对自己行为结果的估计(或强化)。
效果期待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来完成某一行为的推测和判断,这种推测和判断就是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个体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和完成某一项活动,属于高自我效能感,否则就是低自我效能感。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的高低,直接决定个体进行某种活动时的动机水平,自我效能感是成就活动的一个重维度。
成就目标理论
掌握目标:个体的目标定位在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上,认为达到了上述目标就是成功。个体对自己的评价往往依据任务标准和自我标准;
成绩目标,个体的目标定位在好名次和好成绩上,认为只有赢了才算成功。这种目标常常表现在把自己和别人进行比较,并且根据一般标准来评价自身的表现。
逆转理论
阿普特尔等人提出的逆转理论认为,人们的心理需要是对立的,概括起来有四对相反的元状态,即:目的一超越目的、顺从一逆反、控制一同情、自我中心一他人取向,进而有不同的动机模式。每对动机状态都是按相反方向对应排列的,在当前任务中每对动机的两种状态中只有一种能被激活。
第四节 工作动机和组织行为
工作动机是指一系列激发与工作绩效相关的行为,并决定这些行为的形式、方向、强度和持续时间的内部力量。
工作动机的结构
内部动机是指由工作本身的挑战性、趣味性等使个体产生的工作欲望;
外部动机是指工作以外的因素,如报酬等所导致个体的工作愿望。
德西和瑞安认为,这二者是共存的关系,在某些情况下内部动机对外部动机有促进作用。
组织行为
动机的激发
提高满意度
良好管理
第Ⅹ章 情绪
第一节 情绪一般概念
情绪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是个体与环境之间某种关系的维持或改变,情绪是一种混合的心理现象。
情绪和情感区别和联系
人和动物都有情绪,情感是人独有的。
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且它又通过情绪来表达。
情绪也离不开情感,情绪的变化反映情感的深度,在情绪中蕴含着情感。
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适应环境
产生和调节动机
组织功能
中等强度的愉快情绪,有利于提高认知活动的效果。而消极的情绪如恐惧、痛苦等会对操作效果产生负面影响,消极情绪的激活水平越高,操作效果越差。
社会功能
情绪和情感在人际间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
情绪的两极性
增力—减力
激活—平静
强—弱
紧张—松弛
情绪维度论
三维论
认为情绪是由三个维度组成的,即愉快一不愉快;激动一平静;紧张一松弛。每一种具体情绪分布在三个维度的两极之间的不同位置上。
施洛伯格三维模式图。椭圆切面的长轴为快乐维度,短轴为注意维度,垂直于椭圆面的轴则是激活水平的强度维度,
普拉切克三维模型,情绪具有强度、相似性和两极性等三个维度,并用一个倒锥体来说明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锥体截面划分为8种原始情绪,相邻的情绪是相似的,对角位置的情绪是对立的,锥体自下而上表明情绪由弱到强的变化。
四维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伊扎德提出了情绪的四维理论,认为情绪有愉快度、紧张度、激动度和确信度等四个维度。
愉快度表示主观体验的享乐色调;
紧张度表示情绪的生理激活水平;
激动度或冲动度表示个体对情绪、情境出现的突然性,即个体缺乏预料和缺乏准备的程度;
确信度表示个体胜任、承受感情的程度。在认知水平上,个体能报告出对情绪的理解程度,在行为水平上,能报告出自身动作对情境适宜的程度。
情绪分类
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
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
积极情绪是与接近行为相伴随产生的情绪,有支持应对、缓解压力、恢复被压力消耗的资源三个适应功能
消极情绪是与回避行为相伴随产生的情绪,适度的消极情绪有时是有益的,过于强烈和持久性的消极情绪则对人的健康和社会适应有害。
情绪状态及分类
心境
激情
应激
第二节 情绪与脑
情绪的脑中枢
情绪的外周神经机制
情绪过程中总伴随着一系列的生理变化。
第三节 情绪外部表现—表情
面部表情
达尔文认为:面部表情是天生的、固有的,并能全为人类理解。
姿态表情
身体表情
手势
语调表情
感觉反馈
身体的的反馈活动可以增强情绪和情感。
第四节 情绪理论
詹姆斯-兰格情绪理论( 情绪外周理论)
詹姆斯: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如悲伤由哭泣引起。
兰格: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
坎农-巴徳学说
情绪中心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不在外周神经系统。
评定-兴奋学说
阿诺德:情绪产生的过程是刺激情景-评估-情绪。
沙特-辛格情绪唤醒模型
分支主题
拉扎勒斯
情绪是个体对环境事件知觉到有害或有益的反应,是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伊扎德:以人格结构为基础建立了分化理论
情绪是分化的,存在着具有不同体验的独立情绪,这些独立的情绪都具有动机特征。他假定存在10种基本情绪,即兴趣、愉快、惊奇、悲伤、愤怒、厌恶、轻蔑、恐惧、害羞与胆怯,它们组成了人类的动机系统。
人格是由体内平衡系统、内驱力系统、情绪系统、知觉系统、认知系统和动作系统六个子系统组成。情绪系统是人格系统的动力核心。
第五节 情绪的调节
情绪调节方面
具体情绪的调节
唤醒水平调节
情绪成分调节
格罗斯情绪调节模型
情绪调节特征
情绪调节的恒定性是指维持适度的情绪体验和表达。
情绪调节过程和等级
对于任何一个特定的情境来说,可能有许多不同种类的、有效的调节反馈环路。这些环路是按等级组织起来的,下级环路嵌在上级环路中。
情绪调节的个体和文化差异
情绪调节类型
内部调节和外部调节
修正调节、维持调节和增强调节
原因调节和反应调节
良好条件不良调节
情绪调节维度
生理调节
情绪体验调节
行为调节
认知调节
人际调节
情绪调节策略
回避 与 接近
控制 与 修正
转移策略
认知重评
表情抑制
合理表情
第五编 活动与发展
第ⅩⅢ章 学习
第一节 学习的一般概念
概念:学习是一定情景下由于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持久变化
社会情绪学习SEL(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
核心内容
自我意识
自我管理
社会意识
社交技能
责任决策
给家长建议:
情绪教育越早越好
父母参与学习
坦承与孩子讨论情绪
及时表扬孩子的进步
将SEL融入生活
记录自己和孩子的改变
给孩子的建议
通过日记增强自我意识和反思能力
与自己对话,给自己鼓励,而非匹配。
鼓励朋友说出对你的看法
注意那些策略能使你冷静,由不高兴变为高兴。
记住容易使你不高兴的事
寻找机会和他人合作
倾听本能,相信直觉
每天独处,倾听自己。
第二节 学习理论
联结理论
注重点:学习过程中的刺激与行为反应。
经典的调节作用
形成过程
规律
习得:
概念:在条件刺激CS与无条件刺激UCS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
同时条件下,cs与ucs在时间上同时存在。
在延迟性条件下,cs先出现一段时间,在cs没消失时,ucs出现,然后两种刺激同时消失。
消退
条件反射形成后,得不到强化 会消退。
泛化与分化
泛化:在条件反射形成后的初期,另一外一些类似的刺激也会引发条件反射。
分化:事物差异的反应。
二级条件作用:
在已有的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新条件反射。
操作性条件反射
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习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
认知学习理论
注重点:学习发生的内在机制。
格式塔的学习理论-顿悟
顿悟出现原因:
顿悟依赖于场景,当答案的部分与当前情景的关系较易察觉时,才容易出现顿悟。
顿悟产生后可以复现。
顿悟可以迁移到新场景。
托尔曼的认知学习理论
完整的行为
由外部环境或内部生理状态激发
经过某些中介变量(个体的认知)
由此表现出的行为和反应
位置学习-认知地图:认知地图是关于某一局部环境的综合表象,它不仅包括事件的简单顺序,而且包括方向、距离甚至时间关系等。而位置学习就是根据对情景的认知,在当前情景与达到目的的手段、途径间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符号系统。
潜伏学习:学习不仅需要知识,而且需要目标,如果没有目标,学习可能表现不出来,其结果不一定体现在外显的行动中。
构建主义的学习理论
事物的感觉刺激(信息)本身并没有意义,意义不是独立于我们存在的,而是由人构建起来的。意义不仅决定于事物本身,也决定于我们已有的知识经验。不同的人由于已有的经验不同,对同一种事物的理解也不同。构建主义更注重新旧经验的反复、双向交互。
构建主义共识:
①知识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知识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得到改造。
②学习过程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建构就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形成和调整自己的经验结构。
③学习者在日常生活和以往的学习中,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教学应该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相互作用和转换
第三节 认知和动作技能学习
认知学习概念:认知学习是指以认知加工过程为对象的学习。
认知学习的特点
认知学习的特异性与非特异性:
认知学习表现出学习的特异性。研究表明,知觉学习对刺激的位置、朝向、空间频率、大小等性质都具有特异性。但是,当知觉学习发生在高级脑皮层位置时,被试则会对视觉刺激的朝向表现出非特异性知觉。
认知学习的阶段性:
尼和萨奇提出,知觉学习有两个阶段。第一个是快速学习阶段,发生在从未接受过训练的被试最开始的几分钟之内。第二个是慢速学习阶段,发生在训练停止后的6~8个小时,是一个缓慢的、能力大幅提升的阶段,知觉学习主要发生在第二个阶段。
连续性:认知学习的效应会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分支主题
动作技能学习
概念:动作技能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一定的动作方式。技能由一系列的动作组成,技能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经过练习获得的,人的技能的发展依赖于社会历史经验。
动作技能形成的主要阶段
认知—定向阶段:
人在开始掌握一种技能之前,要形成掌握这种技能的动机,学习与它有关的知识,在头脑中形成这种技能的最一般的、最粗略的表象,这就是技能的定向阶段。动作表象的形成在技能学习中有重要的作用。
动作系统初步形成阶段
在掌握局部动作的基础上,人们开始把个别动作结合起来,以形成比较连贯的动作。由于技能还处在初步形成的阶段,人们常常忘记动作之间的联系,在动作转换和交替的地方,会出现短暂的停顿;练习者完成动作的紧张度已大大缓和下来,但没有完全消失,还会出现错误的动作;在前一阶段经常出现的多余动作已逐渐不见了,这时候,练习者的头脑中已形成比较清晰而牢固的动作表象,他们能够评价自己的动作,并根据自己的动作表象来校正自己的技能。
动作协调和技能完善阶段
这是技能形成的最后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们学习的各种动作在时间和空间上彼此协调起来构成一个连贯的稳定的动作系统。他们在完成动作时的紧张状态和多余动作都已完全消失;意识对动作的控制作用减小到最低限度;整个动作系统自始至终几乎是一气完成的。
动作技能形成的特点
意识对动作的控制作用减弱,整个动作系统转向自动化
动作反馈由外反馈逐步转向内反馈
动作的稳定性与灵活性增加
逐渐建立起协调化的运动模式
第四节 学习的规律
练习及其在学习中的作用
练习是指在反馈作用的参与下,反复多次地进行一种动作。练习包括重复与反馈,两者都是技能形成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练习进程的特点
练习成绩随练习的进程而逐步提高
练习进程中存在高原现象
练习进程是不均匀的
练习中存在个别差异
提高练习效率的条件
确定练习的目标
灵活应用整体练习和分解练习
恰当安排练习时间
反馈在练习中的作用
学习的迁移
迁移是指人们在一种情境中所获得的知识或技能,可以影响到随后学习的另一种知识或技能。
学习与脑可塑性
脑可塑性是指脑的功能和结构在先天遗传和后天经验的相互作用下发生改变的能力。这些改变包括消除和增加新的连接,增加或者减少脑皮层的厚度和体积,增加或者减少脑皮层沟回的数量和分布范围,增强或者减弱脑活动的强度和面积等。
研究发现,仅是想象练习就能够使运动系统发生与实际练习同样的可塑性变化。但是,想象练习组的被试的行为成绩却要比实际练习组的成绩差。总之,心理训练为实际训练做好了脑功能方面的准备,而实际训练则很快将脑功能的潜力发挥出来,表现在行为成绩的显著提高上。
第ⅩⅣ章 人生全面发展
第一节 什么是个体发展
个体发展的阶段性
分支主题
关键期
心理发展关键期与脑结构和功能的可塑性密切相关。在关键期内,脑的结构和功能特别容易受到环境和经验的影响,因此,关键期也是可塑性最大的时期。
并非所有的心理功能都有明显的发展或习得的关键期,因此一些学者更主张用“敏感期”这个词。
遗传与环境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人格特质、兴趣、能力等复杂的心理特征通常是遗传和环境共同的结果。
行为遗传学研究发现,遗传对于人格五因素所有因素都有显著影响,遗传率约为40%~50%。认知能力地遗传率约为48%。
个体发展的主要研究方法
纵向研究
横断研究
群体联系研究
第二节 身体、动作与感知的发展
1.胎儿期的发展
新生命在母体子宫中的时间大约是266天。分为三个期
胚芽期(8~14天)
受精卵分裂形成 胚胞,着床于子宫壁。
胚胎期 (第3周~第11周)
胚胞的内层开始分化,形成主要的身体系统。心脏开始搏动,脑部、肾脏、肝脏和消化道的结构已经初步具备。胚胎期的时间并不长,但由于胚胎快速地生长和发展,因此这一时期胚胎最容易受到环境中不利因素的伤害。大约在第8周出现第一个骨骼细胞时,胚胎便成为一个胎儿。
胎儿期(第12周~出生)
从第12周起,进入胎儿期。
2.婴幼儿的发展
婴幼儿发展一般原则
由上到下的原则。婴儿首先发展与头部有关的动作,其次是躯干动作,最后才是脚的动作;
由中心到四周的原则。婴儿首先发展头部和躯干的动作,然后是双臂和腿部的动作,最后才是手的精细动作;
由简单的、无意识动作到复杂的、有意识的动作的原则。婴儿开始的动作主要是简单的大动作,意识参与的成分少,尔后逐渐发展起有意识参与的精细和复杂的动作。
婴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触觉:胎儿在第49天时就可以具有初步的触觉反应。在出生后,婴儿对外界的触觉探索活动主要是口腔触觉和手的触觉活动。
视觉:最初发生的时间是胎儿中晚期。4~5个月的胎儿已经具有了视觉反应能力以及相应的生理基础。
听觉:5~6个月的胎儿开始形成听觉系统,可以透过母体听到外界频率为1000 Hz以下的声音。
3.儿童期的发展
儿童出生后的最初两年,脑部发育迅速,头部占身体的比例很大。
儿童在1岁左右的时候能够独立行走。随着身体协调性的提高,儿童逐渐掌握跑、跳、攀爬等技能。
3~4岁时,儿童能够完成穿衣服、系鞋带等较复杂的任务。
10岁时,儿童头部发育基本完成,躯干继续增长。
4.青春期的发展
身体增长
性成熟
大脑开始有选择地清除很少用到的神经元之间的连接。边缘系统的发育早于前额叶的发育。边缘系统主要控制情绪,而前额叶掌管执行控制功能,这可以用来解释青少年易冲动、急躁、情绪激烈的特点。
第三节 语言与认知发展
语言获得理论
在语言发展的研究中,不同的研究者由于强调了其中某一因素的作用,因而形成了不同的语言获得理论。学习理论或经验论强调后天学习和经验是语言获得的基础,先天论则主张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语言能力。
语言发展的阶段
儿童口语习得阶段
除了获得正常的口语之外,现在绝大多数的儿童也在适当的年龄开始学习书面语言——文字
影响语言获得的因素
亲生父母的智力与儿童1岁前的沟通能力的发展速度存在显著的相关(遗传)
正常的语言环境对儿童的语言发展也非常重要。
儿童语言的发展与其他认知活动(如思维、记忆)、个性心理特征(如气质)的相互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认知发展
皮亚杰的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来源于动作,动作是感知的源泉和思维的基础
人的认识来源于动作,动作是感知的源泉和思维的基础。人通过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结构叫做图式。
而人类所有的心理反应归根结底都是适应,适应分为同化和顺应。同化是指将新信息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而顺应是指改变已有的认知结构以适应新的环境和信息。
认知发展阶段
感知运动(0-2岁)
产生“客体永存”概念,即知道某人或某物虽然看不见但仍然是存在。
前运算阶段(2-7岁)
他们开始学习并渐渐能够熟练地运用符号表征事物,并用符号从事简单的思考活动。
“守恒实验”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这一阶段发展最典型的标志就是儿童能够运用符号进行有逻辑的思考活动。儿童“自我中心”的程度下降,他们开始克服“片面性”而注意到事物的各个方面,发展了了解他人观点的能力,从而增进了自己与他人沟通的能力。
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
形式运算阶段的典型特征是抽象思维的发展和完善。
第四节 社会发展
1.依恋行为
人与人之间建立起来的、双方互有的亲密感受以及相互给予温暖和支持的关系叫做依恋
母子依恋关系的三种类型:安全型依恋、逃避型依恋和矛盾型依恋。
2.道德发展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两阶段理论
道德他律时期(5~8岁)
道德自律时期(8~12岁)
柯尔伯格的道德推理阶段理论
①前习俗性道德时期:儿童处于外在控制的时期,服从于得到奖赏、逃避惩罚的道德原则。
②习俗性道德时期:儿童将权威的标准加以内化,他们服从法则以取悦于他人或维持秩序。
③后习俗的道德时期:儿童的道德观完全内化,他们认识到道德原则之间的冲突以及如何从中进行选择。
分支主题
3.社会化与人格发展
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理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主张儿童阶段的道德行为是通过观察和模仿榜样来学习的。学习者是主动的个体。
第五节 成年以后的发展
成年后的生理与心理发展
中年人的力量、协调性、体能逐渐下降,动作开始变慢。而生理方面最显著的变化是女性的停经。停经会给女性带来一些生理变化,这一时期即所谓的“更年期”。男性的更年期只不过发生得晚一些,大约比女性晚10年左右,而且造成的生理影响也不同。
人到中年,感知觉方面开始表现出明显的变化:眼睛的水晶体的弹性会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减小,聚焦能力逐渐减弱;听力在中年期也逐渐降低,尤其是对较高频率的声音;味觉的敏感性在50岁左右开始下降。
中年人的思维活动在一个更加综合的层次上进行,他们不再像年轻人那样拘泥于客观事物的某一方面,而是根据事物对个人的意义来解释周围的世界;他们不是对刺激照单全收,而是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对刺激加以过滤。
成年后的生活适应
大多数中年人身体健康,但不可忽视的是,由于较大的生活和工作压力以及对健康问题的忽视,中年人得病甚至猝死的情况时有发生
终生学习——“活到老学到老”
社会人际关系,从结婚初期到老年期,婚姻满意度呈一个倒“U”字形。
面对死亡 —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机能的衰退,许多进入中年后期或老年期的人都会开始意识到死亡的接近。这时,人们会倾向于回顾自己一生的所作所为,寻找生与死的意义,并试图为自己的一生做个总结。在有限的生命中,没有人能实现自己所有的潜能,达到自己所有的愿望,体验到生命所能给予的一切经验。但是,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对人生目标的不断追寻和努力,在人类发展历史上留下自己生活的足迹。
第二编 人的信息加工
第Ⅲ章 感觉
第一节 一般概念
定义
感觉是人脑对个别属性的认知。具有直接性。具有直接性特点。
分类
外部:视、听、嗅、味、触。
内部:运动感、平衡感、内脏感觉。
意义:1⃣️提供内外界信息。2⃣️保证机体与外界信息的平衡。3⃣️是高级、复杂心理的基础。
感觉编码
定义:感受器把外界输入的物理能量或化学能量,如光波和声音,通过换能作用,转化为神经系统能够接受的神经能或神经冲动
编码理论
神经特殊能量学说
定义:每种感觉神经只能产生一种感觉,而不能产生另外的感觉。
不合理:否认了感觉是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否认了人的感觉依赖于外界。理论上是错误的
合理:大脑加工的信息材料是神经冲动;承认感官器官形成感觉的作用;各种神经有自己的特质。
特异化理论:该理论主张,不同性质的感觉是由不同的神经元来传递信息的。
模式化理论:编码是由整组神经元激活模式引起的。红光不仅引起某种神经元的激活,而且引起相应的一组神经元的激活,只不过某种神经元的激活程度较大,而其他神经元的激活程度较小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在不同的感觉系统中,神经系统同时采用了特异性编码和模式编码。
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感觉阈限。人类感受这阈限的能力叫感受性。
公式 :E:感受性;R感觉阈限。不同条件下R会变化。
差别感受性和差别阈限
差别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最小刺激差别量。又叫最小可觉差JND。
差别感受性:在对差别阈限的感觉能力
韦伯定律:差别阈限与原刺激量是常量。只是于中等强度。
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的关系。
对数定律
乘方定律
信号检测论
第二节 视觉
一、视觉刺激要看见东西,就需要光。光是具有一定频率和波长的电磁辐射。可见光波长为380~780nm。
二、视觉生理机制
眼球结构
眼球壁
外层
巩膜
角膜
中层
虹膜
睫状肌
脉络膜
内层
视网膜
视神经内段
眼球内容物
晶状体
水房
玻璃体
视觉传导
分支主题
三、视觉基本现象
普肯耶现象:在阳光照射下,红花与蓝花可能显得同样亮,而当夜幕降临时,蓝花似乎比红花更亮些。
互补色:每种颜色都有另一种颜色同它相混合而产生白色和灰色。这两种颜色称为互补色
混色:从光谱上任意取三个颜色,按一定比率混合起来,就可以产生一切彩色和非彩色。这三种颜色称三原色。最好的三原色是红、绿、蓝三色。
视觉中的空间因素
视觉对比:由光刺激在空间上的不同分布引起的视觉经验,可分成明暗对比与颜色对比两种。
边界突出与马赫带:人们在明暗变化的边界上,常常在亮区看到一条更亮的光带,而在暗区看到一条更暗的线条。
视敏度=视力
视觉中的时间因素
视觉适应
暗适应30~40分钟。
明适应 5分钟左右
后像 视像暂留
正后像 后像品质与刺激物相同 例如久视灯光
负后像 后像品质与刺激物相反 例如 久视绿花在看白墙就能看到红花。
闪光融合 高频闪烁的日光灯,告诉旋转的风扇叶
视觉遮蔽 某种时间条件下,当一个闪光出现在另一个后,后者能影响到对前一个闪光的觉察。
第三节 听觉
一、听觉刺激
物理特性
频率 ~音调
震幅~音响
波形 ~音色
二、生理机制
人耳构造
传导机制
听觉的基本现象
音调 声波频率决定
音响 声波的响度或声压水平决定
声音的掩蔽
一个声音由于同时起作用的其他声音的干扰而使听觉阈限上升,称为声音的掩蔽。
第四节 其他感觉
皮肤感觉
触觉
冷觉
温觉
痛觉
嗅觉
嗅觉由有气味的气体物质引起,其感受器是鼻腔上部黏膜中的嗅细胞。
味觉
分布在舌面各种乳突内的味蕾。舌尖对甜味最敏感,舌中、舌两侧和舌后分别对咸、酸和苦最敏感。
内部感觉
动觉
平衡觉
内脏感觉
第Ⅳ章 知觉
第一节 一般概念
一、定义
定义: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器官在头脑中产生的整体认识。
感觉和知觉的关系
两者都是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产生的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
知觉受人的主观影响。
二、认知过程
观察
辨别
确认
三、生理机制
皮层感觉区、额叶在人的知觉活动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节 特性
选择性
人对外来的刺激进行有选择的加工的过程。被选择的是对象,未被选择的其他刺激成为背景。
整体性
知觉是对事物整体的反映,故整体性是知觉的基本特征。
理解性
人对事物正确、完整、深刻的知觉与人对该事物的理解程度有关。
恒常性
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
知觉学习
知觉学习是指由训练引起的知觉成绩的改变或知觉阈限的变化,发生在所有感觉通道中,如嗅觉、味觉、听觉和视觉等。
知觉定势:前面的知觉经验对后来知觉的影响。
知觉习惯:人们日常的知觉经验影响到对事物细节的知觉。如种族效应。
知觉适应
当视觉输入发生变化时,我们的视觉系统能够适应这种变化,使之恢复到变化前的状态
第三节 空间知觉
形状知觉
大小知觉
深度知觉
距离知觉
方向定位
第四节 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时间知觉
对客观事物和事件的连续性和顺序性等时间特性的知觉。
运动知觉
物体的运动特性直接作用于人脑,为人们所认识
第五节 错觉
一、大小错觉
缪勒-莱耶错觉
潘佐错觉
贾斯特罗错觉
垂直错觉
多尔波耶夫
月亮错觉
分支主题
二、形状和方向错觉
佐尔拉错觉
冯特错觉
爱恩斯坦错觉
波根多夫错觉
三、螺旋和运动错觉
螺旋错觉
运动错觉
四、明暗错觉
分支主题
第Ⅴ章 意识和注意
第一节 意识一般概念
概念 +如何理解:
是一种觉知。“观察者”觉察到了某种“现象”或“事物”,指觉察到了什么
是一种高级的心理官能。对个体的身心系统具有能动性和调节作用
是一种心理状态。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或水平。从无意识到意识到注意,是一个连续体
特性
局限性:意识经验有一定的局限性。有许多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事物或刺激,人们是意识不到的。
能动性:人们看到的东西不限于外界的刺激,有时候人们还可以看到、听到、触摸到和意识到事实上并不存在的东西。
无意识
概念:无意识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是个体不曾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弗洛伊德的观点:无意识包括大量的观念、愿望、想法等,这些观念和愿望因为和社会道德存在冲突而被压抑,不能出现在意识中。
常见的无意识现象
无意识行为
对刺激的无意识
盲视
第二节 不同的意识状态
睡眠
睡眠时并非完全失去意识,睡眠是意识的一种形式。
睡眠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为混合的、频率和波幅都较低的脑电波。在这个阶段个体处于浅睡状态,身体放松,呼吸变慢,但很容易被外部的刺激惊醒。其持续时间约10分钟;
第二阶段:偶尔会出现一种短暂爆发的,频率高、波幅大的脑电波,称为睡眠锭。在这一阶段,个体较难被唤醒,其持续时间约为20分钟;
第三阶段:脑电的频率会继续降低,波幅变大,出现△波,有时也会有“睡眠锭”。第三阶段大约持续40分钟;
第四阶段:大多数脑电波开始呈现为△波,个体的肌肉进一步放松,身体功能的各项指标变慢,有时发生梦游、梦呓、尿床等;
第五阶段:快速眼动睡眠阶段:脑的生理电活动迅速改变,△波消失,高频率、低波幅的脑电波出现,与个体在清醒状态时的脑电活动很相似。睡眠者的眼球开始快速作左右上下运动,而且通常伴随着栩栩如生的梦境。第一次快速眼动睡眠一般持续5分钟至10分钟,再经过大约90分钟后,会有第二次快速眼动睡眠,持续时间通常长于第一次。
睡眠的周期通常包括四个阶段,外加快速眼动睡眠阶段。每个周期一般持续90分钟,每晚重复多次。深度睡眠(第四阶段睡眠)的时间在前半夜远多于后半夜。大多数的快速眼动睡眠发生于睡眠的后期,持续时间也越来越长。第一次快速眼动睡眠大约持续10分钟,而最后一次则长达1小时。
睡眠的功能
功能恢复理论认为,睡眠使大脑和身体得到休息、休整和恢复。
生态学理论认为,动物睡眠的目的是要减少能量消耗和避免受到伤害。随着生物进化,睡眠演变为生理功能周期性变化的一个中性环节,是正常的脑功能变化的一部分。
梦境
奇异梦境的主要特征:①不协调性;②不连续性;③认知的不确定性。其中,不连续性是奇异梦境的一个主要特性,表现为一种思想、行为、表象或情境,快速转移到与前者完全无关的状态中。
奇异梦境中的梦境转换的现象:即梦中的情境或物体突然转变为另一种情境或物体。转换内容分为人物、生物及非生物三大类,没有发现生物转换为其他物体的情况。更重要的是,没有发生由非生物与人物互相转换的现象。
催眠
定义:催眠是一种对暗示有特殊的反应能力,并以在知觉、记忆、动机和自我控制感等方面发生变化为特征的另一种觉知的状态
每个人的被催眠的程度不一样。容易接受催眠的人的特征
经常做情节生动的白日梦;
想象力丰富;
容易沉浸于眼前或想象中的场景
依赖性强
对催眠作用深信不疑
催眠状态下的心理特征
主动性反应降低
注意层面狭窄;
旧记忆还原
知觉扭曲与幻觉;
对暗示的接受性增高。
对催眠的解释
社会认知或角色扮演的观点:在催眠中,他们只是扮演了一个特殊的社会角色——被催眠的人。这个角色意味着将无条件地接受催眠师的指挥。
意识功能分离的观点:人的意识有执行和监督两种基本功能:执行功能可以使我们控制和规范自己的行为;监督功能可以使我们观察自己的行为。在正常情况下,意识的这两种功能是连在一起的,但是催眠可以使两种功能之间的联系断开。通过分离这两种基本的意识功能,可以达到催眠的效果。在催眠条件下,个体进入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其执行功能正常,并接受催眠师的指令,而监督功能不起作用。
催眠广泛应用于心理治疗、医学、犯罪侦破。但是除非病人的动机很强,催眠一般不会立即获得明显的效果。如能配合其他的心理治疗,催眠的效果会更好。
白日梦和幻想
精神活性药物引发的意识状态改变
精神活性药物是指那些通过影响大脑而改变个体心境和意识状态的化学物质,通过影响神经递质来发挥作用,包括抑制剂、兴奋剂和致幻剂。
长期服用神经活性药物会使药物引起的意识改变的效果越来越小,神经系统适应了药物的破坏作用,服药者对神经活性药物产生了耐受性。随之对药物产生生理和心理依赖,最终药物成瘾。
当个体对药物成瘾后,会对药物产生不可抗拒的欲望,而将其他事物都置之脑后,判断能力降低,攻击性提高,道德感下降,荒废工作和学业,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
第三节 注意的概述
定义: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特性
指向型
集中性: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在一定方向上活动的强度或紧张度。心理活动或意识的强度越大,紧张度越高,注意也就越集中。
分类:
不随意注意: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注意的引起与维持不是依靠意志的努力,而是取决于刺激物本身的性质。不随意注意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注意。在这种注意活动中,人的积极性的水平较低。
随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当学习中遇到困难或环境中出现种种干扰学习的因素时,我们通过意志的努力,使注意力坚持在要学习的东西上。它是注意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形式。
随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从特征上讲,它同时具有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的某些特征。它和自觉的目的、任务联系在一起,类似于随意注意;但它不需要意志的努力,又类似于不随意注意。从发生上讲,随意后注意是在随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种类:
选择性注意
持续性注意/稳定性
分配性注意
第四节 注意的认知—神经机制
一、注意的三种认知理论
二、注意与认知资源分配
认知资源理论:对刺激的识别需要占用认知资源,当刺激越复杂或加工任务越复杂时,占用的认知资源就越多。当认知资源完全被占用时,新的刺激将得不到加工。该理论还假设,输入刺激本身并不能自动地占用资源,而是在认知系统内有一个机制负责资源的分配。这一机制是灵活的,可以受我们的控制,这样我们可以把认知资源分配到重要的刺激上。
双加工理论:
自动化加工: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不需要注意,是自动化进行的。发生比较快,也不影响其他的加工过程。在习得或形成之后,其加工过程比较难改变
受意识控制的加工 :受认知资源的限制,需要注意的参与,可以随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
第五节 注意的神经机制
朝向反射:是由新异刺激物引起的。刺激物一旦失去新异性,或者说人习惯了这种刺激,朝向反射也就不会发生了。
脑干网状结构:脑干网状结构是指从脊髓上端到丘脑之间的一种弥散性的神经网络。来自身体各部分的感觉信号,一部分沿感觉传导通路,直接到达相应的皮层感觉区;另一部分通过感觉通路上的侧枝先进入网状结构,然后由网状结构释放一种冲击性脉冲,投射到大脑皮层的广大区域,从而使大脑产生一般性的兴奋水平和觉醒水平,使皮层功能普遍得到增强。网状结构不传递环境中的特定信息,但它对维持大脑的一般性活动水平,保证大脑有效地加工特定的信号,具有重要的意义。
边缘系统和大脑皮层的功能:
边缘系统内部互相连接,并与其他脑区有广泛的联系。它参与感觉、内脏活动的调节并与情绪、行为、学习和记忆等心理活动密切相关。
大脑皮层是产生注意的最高部位,它不仅对皮层下组织起调节、控制的作用,而且是主动地调节行动、对信息进行选择的重要器官。其中,前额叶在注意中发挥重要作用。前额叶严重损伤的病人,注意调控能力低下,很难将注意力集中在所接受的言语指令或特别指示的事物上,容易受无关刺激的干扰。
第Ⅵ章 记忆
第一节 记忆一般概念
定义: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讲,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分类
1.感觉记忆
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被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感觉记忆。它是记忆的开始阶段,存储时间大约为0.25~2秒。
2.短期记忆
保持时间大约为5秒~2分钟。容量为7±2个单位。编码方式为以言语听觉形式为主,也存在视觉和语义的编码。
3.长期记忆
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这是一种永久性的存储。它的保存时间长,从1分钟以上到许多年甚至终身,容量没有限度。
三级加工模型
a.情景记忆:情景记忆是指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与个人的亲身经历分不开,受外界干扰,不稳定。
b.语义记忆: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地点、时间无关。它表现在单词、符号、公式、规则、概念这样的形式中。语义记忆受一般规则、知识、概念和词的制约,很少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因而比较稳定。
I.外显记忆
II.内隐记忆
α.程序性记忆:是指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这类记忆往往需要通过多次尝试才能逐渐获得;在利用这类记忆时往往不需要意识的参与。
β.陈述性记忆:是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它可以通过语言传授而一次性获得。它的提取往往需要意识的参与。
第二节 记忆的神经机理
1)与记忆相关的脑区
海马负责巩固记忆,从而使信息由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得以长久保存。
杏仁核在那些与情绪有着强烈关联的记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前额叶在情景记忆、工作记忆、空间记忆、时间顺序记忆以及记忆的编码、储存和提取过程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人脑左侧额叶的言语运动区受损伤,将造成言语记忆的缺陷,病人能记住别人的面貌,但记不住单词。
2)记忆的脑细胞机制
反响回路,指神经系统中皮层和皮层下组织之间存在的某种闭合的神经环路。当外界刺激作用于神经环路的某部分时,回路便产生神经冲动,刺激停止后,冲动并不随即停止,而是继续在回路中往返传递并持续一段时间,有可能是短时间记忆的基础。
突触结构,作为人类长时记忆的神经基础包含着神经元突触的持久性改变,这种变化往往是由特异的神经冲动导致的。由于涉及到结构的改变,因此其发生的过程较慢,并需要不断的巩固。这种突触变化一旦发生,记忆痕迹就会深刻地存储在大脑中。
长时程增强作用:海马的神经元具有形成长时记忆所需要的塑造能力。在海马内的一种神经通路中,存在着一系列短暂的高频动作电位,能使该通路的突触强度增加,这种强化被称为长时程增强作用。进一步的研究显示,海马是长时记忆的暂时性存储场所。利用长时程增强机制,海马能对新习得的信息进行为期数小时乃至数周的加工,然后再将这种信息传输到大脑皮层中一些相关部位作更长时间的存储。
3)记忆的生物化学机制
记忆是由神经元内部的核糖核酸的分子结构来承担的。由学习引起的神经活动,可以改变与之有关的那些神经元内部的核糖核酸的细微的化学结构。
皮质类固醇、后叶加压素和肾上腺素等激素的分泌对动物记忆的保持有明显的加强作用。
第三节 感觉记忆
也叫感觉登记。它是一种原始的感觉形式。
它们首先被转换成各种感觉信息,以后这些感觉信息经过组织,获得一定的意义,成为被识别的某种模式。研究表明,感觉记忆中只有能够引起个体注意并被及时识别的信息,才有机会进入短时记忆。相反,那些与长时记忆无关的或者没有受到注意的信息,由于没有转换到短时记忆,很快就消失了。
第四节 短时记忆
感官接收到刺激以后这些感觉信息经过组织,获得一定的意义,成为被识别的某种模式。研究表明,感觉记忆中只有能够引起个体注意并被及时识别的信息,才有机会进入短时记忆。
作用:
(1)扮演意识的角色,使我们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
(2)使我们能够将来自感觉的信息加以整合,从而构成完整的图像。
(3)在信息加工中起着暂时寄存器的作用。
(4)保存当前的策略和意愿。
影响编码的因素
觉醒状态即大脑皮层的兴奋水平。它直接影响到记忆编码的效果。记忆广度的高峰在上午10点30分左右,而整个下午都在下降,晚上效率最低。
在编码过程中,将几种水平的代码归并成一个高水平的、单一代码的编码过程叫组块。因此,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扩大每个组块的信息容量来达到增加短时记忆容量的目的。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个组块
认知加工深度也是影响短时记忆编码的因素。加工深度越大,短时记忆的效果也越好。
复述是短时记忆信息存储的有效方法。它可以防止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受到无关刺激的干扰而发生遗忘。复述又分为两种:
一种是机械复述或保持性复述,将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不断地简单重复;
另一种是精细复述,将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进行分析,使之与已有的经验建立起联系。精细复述是短时记忆存储的重要条件。
遗忘
在没有复述的情况下,短时记忆可以将信息保持约15秒~30秒。
工作记忆:是指信息加工过程中,对信息进行暂时存储和加工的、容量有限的记忆系统。巴德利等人主张用工作记忆的概念扩展短时记忆的概念。
语音环路:分为语音存储和发音复述过程。语音存储保存语音的信息,保持的时间非常短暂,大约两秒之内就会衰退。发音复述有助于不断加强要消退的记忆痕迹,使语音信息保持下来
视觉空间模板
情景缓冲器
中央执行系统
第五节 长时记忆
定义:存储时间在一分钟以上的记忆。它存储着我们过去的所有经验和知识,为所有心理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基础。长时记忆的信息在头脑中存储的时间长,容量没有限制。
高效记忆:
复习要及时;正确分配复习时间,分散复习比集中复习的效果好;阅读与重现交替进行;排除前后教材的影响
利用外部记忆手段
科学用脑
遗忘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第六节 内隐记忆
定义:指过去经验对个体当前活动的一种无意识的影响。由于这种记忆对行为的影响是自动发生的,个体无法意识到,因此又可称为自动的、无意识的记忆。
对比
1)对刺激项目的加工深度并不影响被试的内隐记忆效果,却对外显记忆有非常明显的影响。
2)回忆量会随着学习和测验之间时间间隔的延长而逐渐减少。而内隐记忆随时间延长而发生的消退要比外显记忆慢得多,能够保持较长的时间。
3)记忆的项目越多,越不容易记住,这是记忆的一种普遍现象。但是研究表明,这一规律仅适用于外显记忆,而内隐记忆则不然,内隐记忆不容易受到记忆负荷量增加的影响。
4)以听觉形式呈现的刺激以视觉形式进行测验时,这种感觉通道的改变会严重影响内隐记忆的作业成绩,而对外显记忆的效果没有影响。
5)外显记忆很容易受到其他无关信息的干扰,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现象的存在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但是,内隐记忆却很少受到干扰的影响。
第Ⅶ章 思维
第一节 思维一般概念
定义: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它揭示事物之间的关系,形成概念,利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解决人们面临的各种问题。
思维特征
概括性
间接性
对经验改组
思维过程
1.分析与综合
分析:是指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人们对事物的分析往往是从分析事物的特征和属性开始的。
综合: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特征、各种属性结合起来,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综合是思维的重要特征,只有把事物的部分、特征、属性等综合起来,才能把握事物的联系和关系,抓住事物的本质。
2.比较
3.抽象与概括
抽象是在思想上抽出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的特征和属性,舍弃其个别特征和属性的过程。在抽象的基础上,人们就可以得到对事物的概括的认识。
概括分为初级概括和高级概括。初级概括是在感知觉、表象水平上的概括,概括水平相对较低。高级的概括是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进行的概括,一切定理、定义、概念等都是高级概括的产物。
思维的种类
直观动作思维
解决问题依赖于实际动作。停止动作就停止思维,三岁前幼儿。
形象思维
它是指人们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表象)来解决问题。例如,去城市的某个地方参观,我们事先会在头脑中想出可能到达的道路,经过分析与比较,最后选择一条短而方便的路。
逻辑思维
当人们面对理论性质的任务,并要运用概念、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时,这种思维称为逻辑思维。例如,学生学习各种科学知识,科学工作者进行某种推理、判断都要运用这种思维。它是人类思维的典型形式。
经验思维+理论思维
直觉思维+分析思维
幅合思维
辐合思维是指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也就是从给予的信息中,产生合乎逻辑的结论,它是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的思维方式。
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新组织当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产生出大量、独特的新思想。
常规思维
创造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许多心理学家认为,创造性思维是多种思维的综合表现。它既是发散思维与辐合思维的结合,也是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的结合,它包括理论思维,又离不开创造想像等
第二节 表象
概念: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特征:
直观性
概括性
可操作性
在思维中的作用
表象是认知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有直观性,又有概括性。从直观看,它接近于知觉;从概括性来看,它接近于思维。表象离开了具体的事物,摆脱了感知觉的局限性,因而为概念的形成奠定了感性的基础。
第三节 想象
概念:想像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这是一种高级的认知过程。形象性和新颖性是想像活动的基本特点。想像是在感知的基础上,改造旧表象,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想象的功能
1.预见未来结果,指导人们活动。
2.补充经验知识。
3.想像还有代替作用。当人们的某些需要不能得到实际的满足时,可以利用想像的方式得到满足或实现。
想象综合形式
粘合
黏合是把客观事物中从未结合过的属性、特征、部分在头脑中结合在一起而形成新的形象,受文化、风俗习惯影响,科学研究过程中也会使用。
强调(夸张)
典型化
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它是文学、艺术创作的重要方式。
联想
它的活动方向服从于创作时占优势的情绪、思想和意图。
想象种类
无意想像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像。
有意想象
再造想象
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创造想像
是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幻想
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像,它是创造想像的特殊形式。
理想:人们依据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来想像未来时,这种想像叫理想。理想指向于未来,与人的愿望相联系,这和幻想相同。但幻想不一定以客观规律作依据,因而不一定具有实现的可能。
第四节 概念
定义: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的认识。 概念分为内涵和外延,内涵是质,反映概念的本质特征,外延是量,反映概念的范围。
概念的种类:
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
合取概念、析取概念和关系概念
合取概念:取两个概念交集。
析取概念:根据不同的标准,结合单个或多个属性形成的概念。
关系概念:高低、左右等。
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
人工概念形成的途径
假设校验学说
由布鲁纳等人提出,概念形成的过程是不断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的过程。
样例学习说
分支主题
概念结构理论
层次网络模型
以结点的形式存储在概念网络中,每个概念具有一定的特征。概念的特征实行分级存储,各类属概念按逻辑的上下级关系组织在一起,组成一个概念的网络。
它所概括的概念间的关系类型较少,因此对说明概念间的关系还有其不足的一面。许多实验证实,这种概念结构不一定具有心理的现实性。
特征表理论
特征表理论把概念的语义特征分解为定义性特征和特异性特征。定义性特征是定义一个概念所必须具备的特征,它相当于概念的本质特征。
特征表理论重视概念规则在概念结构中的作用,其优点是可以很好地解释人工概念的研究。但目前还难以解释某些自然概念,因为有些自然概念的定义性特征是非常难以确定的。
原型模型
概念主要是以原型来表征的。所谓原型是指范畴中最能代表该范畴的典型成员。从概念结构来讲,原型理论认为,概念是由原型加上与原型特征有相似性的成员来组成的。
原型理论较好地解释了自然概念的组成因素,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概念都有原型,如抽象概念就很难确定其原型。因此原型理论关于概念结构的观点只适用于部分概念。
激活扩散模型
各种概念组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概念网络,在概念网络中,连线的长短表示概念联系的紧密程度,连线越短,概念间的联系越紧密
激活扩散模型不仅较好地说明了概念的组织结构,也成功地解释了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现象:语义启动效应。
第五节 推理
概念:
归纳推理:从具体事物或现象中归纳出一般规律。
演绎推理:根据一般原理推出新结论。
三段论
三段论推理是由两个假定真实的前提,和一个可能符合,也可能不符合这两个前提的结论所组成。例如,所有的A都是B,所有的B都是C,因而所有的A都是C。
推理错误的原因
气氛效应。
换位理论:错误的理解了前提条件。
心理模型理论:推理中的错误,是由于人们对前提的信息加工不充分,或者说受工作记忆容量的限制,人们只根据前提创建了一个心理模型,而没有考虑建立更多的心理模型造成的。
线性推理
定义:线性推理又称关系推理,在这种推理中,所给予的两个前提说明了三个逻辑项之间的可传递性的关系。如A在B右侧,C在B右侧,则 C在A右侧。
条件推理
条件推理是指人们利用条件性命题进行的推理。例如,“如果明天下雨,球赛就停止”,明天有雨,所以球赛停止。
证实倾向:在条件推理中,人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人们倾向于证实某种假设或规则,而很少去证伪它们,这种现象称为证实倾向。
第六节 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问题空间:纽威尔和西蒙用问题空间的概念说明问题解决的过程。问题空间是指问题解决者对所要解决的问题的一切可能的认识状态,包括对问题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认识,以及如何由初始状态转化为目标状态的认识等。他们认为,问题解决就是对问题空间进行搜索,以找到一条从问题的初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通路。
问题解决的策略
算法
算法策略的优点是它能够保证问题的解决。
费时费力
启发法
启发法是人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启发法不能完全保证问题解决的成功,但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较为省时省力。
手段
目的分析
逆向搜索
爬山法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知识数量和知识组织形式
无关信息的干扰
知识表征方式
定势
功能固着
动机和情绪
人际关系
想象
概念: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这是一种高级的认识活动,其基本特点是形象性和新颖性。
想象的功能包括:预见、补充知识经验、代替、调节机体生理活动过程。
想象综合过程:是从旧的形象中分析出必要的元素,按照新的构思重新结合、创造出新的形象的过程。想象过程是对形象的分析综合过程,它的综合有以下几种独特的形式:黏合、夸张、典型化。
分支主题
创造性
创造性不仅受智力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一系列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例如,人的坚持性、自信心、意志力等对创造性有重要的影响。此外,责任感、勤奋、热情、善于想像、兴趣广泛、独立性等非智力因素也是创造性的重要心理成分。
酝酿有助于问题的解决。酝酿还有助于重新形成问题的表征,进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当人们知道他人会对自己的成果做出评估时,创造性程度会降低;另外还有研究发现,人们在工作时,如果有他人在旁观,或创造者为竞争某种奖励,或在创造过程中他人限制了人们的创造性,这些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创造性的水平。
第七节 决策
定义:指在几种备选的方案中进行选择的过程。决策可分为确定性决策和风险决策。
决策的理性观
古典决策
古典决策理论认为,决策者具有完全的理性能力。
具体表现
①知道要解决的问题和达到的目标;
②能得到所有相关的信息;
③对解决问题的方案“无所不知”;
④深知各方案实施后的结果,并能对这些结果进行评价;
⑤决策者能够追求最优的方案。
行为决策理论
决策者的理性是有限的理性。因为人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加之决策情景的复杂性,决策者不可能找到所有备选的方案;不可能准确预测所有方案的结果等
西蒙等人提出决策的标准是满意性原则。所谓“满意性”是指决策时,个体并不考虑所有可能的选项及其可能的结果,而是仅仅考虑几个选项,一旦感到满意,就会立即停止搜索。
决策过程
卡尼曼等人提出了有关决策的前景理论。研究发现,人在不确定的条件下进行决策往往是非理性的,而且作出决策的偏差是有规律的,人更多的是根据几种启发式的方法进行判断和决策。
期望效用理论
期望效用值公式 EU=∑Pi·U(Xi)
U(Xi)是指结果i的效用,Pi是指事件Xi发生的客观概率。
前景理论
基本观点之一是:大多数人在面临获得的时候是“风险规避”的,而在面临损失的时候是“风险偏好”的。
代表性启发法:指人们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时,受它与其所属总体的基本特性相似性程度的影响。
易得性启发法:是指倾向于根据事件或者现象在记忆中获得的难易程度来评估其概率的现象,即根据事件或现象在记忆中是否容易提取到来做判断和决策。
锚定和调整启发法:指人们根据给定的信息作出最初的估计后,以后根据当前的问题对最初的估计做出调整,但是调整的幅度不大。这里最初的估计值相当于锚定,以后的调整是在锚定基础上的微调。
第Ⅷ章 语言
第一节 语言的概念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通过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通过书写符号、手势等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同时又是一种运用这种符号系统来交流思想的行为。
特征
创造性
结构性
意义性
指代性
社会性和个体性
语言的结构
音位
语素
词
句
语言种类
对话语言
独白语言
书面语言
手势语言
内部语言
第二节 生理机制
发音机制
呼吸器官
喉头和声带
口腔
鼻腔
咽腔
中枢机制
分支主题
运动语言中枢-布洛克区
产生详细而协调的发音程序,这种程序被送到相邻的运动皮层的颜面区,从而激活嘴、咽、舌、唇和其他与语言动作有关的肌肉。
受伤会引起运动性失语症或表达性失语症
听性语言中枢-威尔尼克区
主要作用是分辨语音,形成语义,因而和语言的接受有密切的关系。
接收性失语症。
视性神经中枢-角回
角回与单词的视觉记忆有密切关系,在这里可以实现视觉与听觉的跨通道联合。
受伤病人能说话,能理解口语,但不能理解书面语言。
第三节 语言理解
语言理解是指人们借助于听觉或视觉的语言材料,在头脑中建构意义的一种主动、积极的过程。语言理解可以分为三级水平:第一级水平是词汇理解或词汇识别;第二级水平是句子的理解;第三级水平是课文或话语的理解。
第四节 产生
语言产生活动是受目标指引的一种活动,也是受认知系统直接支配和调节的活动。
语言产生的阶段
弗朗琴的七阶段模型
1.选择需要表达的意思;
2.为分句选择句法结构;
3.把内容词插入句法结构中;
4.指定出词的词法形式;
5.指定出代表分句的音位;
6.选择运动要求;
7.发出分句。
安德森的三阶段模型
构造阶段:根据目的确定要表达的思想;
转化阶段:运用句法规则将思想转换成语言的形式;
执行阶段:将语言形式的信息说出或写出。
语言的产生包括语义、句法、构词法、语音四种不同的加工水平,这四种水平的加工彼此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勒韦的三阶段模型
概念化阶段:对所要表达的概念产生前词汇的信息。
公式化阶段:把前词汇的信息映射到语言形式表征中
发音阶段:把语音通过发音器官发出。
第四编 人的心理特性
第ⅩⅠ章 能力
第一节 能力一般概念
能力的概念很复杂。一般认为,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知识和技能是能力的基础。
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依赖于知识、技能的获得。随着人的知识、技能的积累,人的能力也会不断提高。
能力的高低又会影响到掌握知识、技能的水平。一个能力强的人较易获得知识和技能,他们付出的代价也比较小;而一个能力较弱的人可能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掌握同样的知识和技能。
第二节 能力种类和结构
能力的种类
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液体能力和晶体能力
流体能力
是指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如对关系的认识,类比、演绎推理能力,形成抽象概念的能力等。
它较少地依赖于文化和知识的内容,而决定于个人的禀赋。
一般情况20岁达到顶峰,30岁开始下降。
晶体能力
是指获得语言、数学等知识的能力,它决定于后天的学习,与社会文化有密切的关系。
一生中一直发展 ,25岁以后开始平缓发展。
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情绪理解、控制和利用的能力
能力结构及理论
二因素论 (1927)
斯皮尔曼根据人们完成智力任务时成绩的相关程度,提出能力由两种因素组成:一种是一般能力或一般因素,简称G因素,代表人的基本心理潜能,是决定一个人能力高低的主要因素。另一种是特殊能力或特殊因素,简称S因素,它是人们完成某些特定的任务或活动所必须的。
许多G因素与S因素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人的智力。人们在完成任何一种任务时,都有G和S两种因素参加。活动中包含G因素越多,各种任务成绩的正相关就越高;相反,包含S因素越多,成绩的正相关就越低。
它把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区别对待,无法解释特殊能力,因此是不科学的。
对我们理解能力的结构有重要起了启发。
群因素论(1941 多因素论)
提出人:瑟林顿
个体的能力应该包括多种平等的基本能力因素,这些基本能力因素的不同组合便构成每一个人独特的能力整体。他提出了7种基本心理能力
语词理解:理解语词含义的能力。
语词流畅:迅速正确地进行词义联想的能力。
数字运算:迅速正确进行计算的能力
空间关系:方位辨别及空间关系判断的能力。
联想记忆:机械记忆能力。
知觉速度:借助知觉迅速辨别事物异同的能力。
一般推理:根据经验做出归纳推理的能力。
瑟林顿 根据上述7种能力编制了《基本心理能力测量表》测量结果很打脸。后来又提出了二阶因素。趋于二因素论融合
三维模型 (1971 SOI)
提出人:吉尔福特(J.P.Guildford)
智力是内容、操作、和产物的三维模型。
理论上有5x5x6=150种不同的智力,可以分别测量。
多元智力理论 (198*)
提出人:加德纳
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它由8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构成
言语智力:包括阅读、写文章或小说,以及用于日常会话的能力。大脑的“布罗卡区”负责产生合乎语法的句子。这个区域受到损伤的人,能够很好地理解单词和句子,但不能将单词组成句子。
逻辑—数学智力:包括数学运算与逻辑思考的能力,如做数学证明题及逻辑推理。
空间智力:包括认识环境、辨别方向的能力,如查阅地图等。大脑的右半球掌管空间位置的判断。大脑的右后部受伤的病人,会失去辨别方向的能力,易于迷路,并且其辨别面孔和关注细节的能力明显减弱。
音乐智力:包括对声音的辨别与韵律表达的能力,如拉小提琴或写一首曲子等。大脑右半球对音乐的感知和创造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脑损伤会造成成人的“失歌症”或音乐能力丧失。
运动智力:包括支配肢体完成精密作业的能力,如打篮球、跳舞等。身体运动由大脑运动神经皮层控制。大脑的每一个半球都控制或支配对侧身体的运动。
人际智力:包括与人交往且能和睦相处的能力,如理解别人的行为、动机或情绪。大脑前额叶在人际关系的知觉和处理方面起主要作用。这一区域受到损伤,虽然不会影响个体解决其他问题的能力,但会引起性格很大的变化。
自知智力:包括认识自己并选择自己生活方向的能力。同人际智力一样,大脑前额叶对自知智力也起着重要作用。
自然智力:包括认识、感知自然界事物的各种能力,例如敏锐地觉知周围环境的改变,善于将自然界中看似无关的基本元素有机地联系起来,对生物和环境感兴趣,向往自然,关心环境和濒危物种等。
分支主题
三元理论(198*)
提出人:斯腾伯格
一个完备的智力理论必须说明智力的内在成分,这些智力成分与经验的关系,以及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他对于这三个方面的解释构成了智力成分亚理论、智力情境亚理论和智力经验亚理论。在三元智力理论中,成分亚理论是最早形成和最为完善的部分,它揭示了智力活动的内在机制。根据这种理论编制的能力测验,能测量出人们是怎样解决问题的,因而对深入了解能力的实质,促进能力的训练与培养,都有重要意义。
智力成分亚理论
元成分:用于计划、控制和决策的高级执行过程,如确定问题的性质,选择解题步骤,调整解题思路,分配心理资源等。
操作:表现在任务的执行过程,指接收刺激,将信息保持在短时记忆中并进行比较,负责执行元成分的决策;
知识获得成分:是指获取和保存新信息的过程,负责接收新刺激,做出判断与反应以及对新信息进行编码与存贮。
智力情境亚理论
在日常生活中,智力表现为有目的地适应环境、塑造环境和选择新环境的能力,这些能力统称作情境智力。
一般来说,个体总是努力适应他所处的环境,力图在个体及其所处环境之间达到一种和谐。当和谐的程度低于个体的满意度时,就是不适应。当个体在一种情境中感到不能适应或不愿意适应时,他会选择能够达到的另一种和谐环境。
在另一些情况下,人们会重新塑造环境以提高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和谐程度,而不只是适应或选择现存的环境。
智力经验亚理论
一种是处理新任务和新环境时所要求的能力;新任务是个体以前从未遇到过的问题,新情境是一种新异的、富于挑战性的环境。
另一种是信息加工过程自动化的能力。
当个体初次遇到某个任务或某一情境时,应对新异性的能力开始发挥作用,在多次实践后,人们积累了对任务或情境的经验,自动化的能力才开始起作用。
PASS理论 (1990)
提出人:戴斯(J.P Das)
PASS是指“计划一注意一同时性加工—继时性加工”,它包含了三个认知系统和四种认知过程。
其中注意系统又称注意—唤醒系统,它是整个系统的基础;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统称为信息加工系统,处于中间层次;计划系统处于最高层次。三个系统协调合作,保证了一切智力活动的运行。
拓展:CHC理论(1993)
提出人:卡罗尔
“卡特尔-霍恩-卡罗尔”智力三层理论提出了认知的三个层次:狭义能力(第一层)、广义能力(第二层)和一般能力(第三层)。
其中第二层广义能力:
结晶智力(Gc):包括一个人获得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交流自己知识的能力,以及利用以前学到的经验或程序进行推理的能力。
流动智力(Gf):包括广泛的推理能力,形成概念的能力,以及使用不熟悉的信息或新的程序解决问题的能力。
定量推理(Gq):是理解定量概念和关系以及操作数字符号的能力
读写能力(Grw):包括基本的读写能力。
短期记忆(Gsm):是在即时意识中理解和保存信息,然后在几秒钟内使用它的能力。
长期存储和检索(Glr):是指在思维过程中存储信息并在后期流畅地检索信息的能力。
视觉处理(Gv):是感知、分析、综合和用视觉模式思考的能力,包括存储和回忆视觉表征的能力。
听觉处理(Ga):是分析、合成和辨别听觉刺激的能力,包括处理和辨别在失真条件下可能出现的语音的能力
处理速度:是执行自动认知任务的能力,特别是在压力下测量以保持注意力集中的能力。决定/反应时间/速度(Gt):反映个体对刺激或任务做出反应的即时性(通常以秒或秒的几分之一来衡量;不要与一般测量间隔2-3分钟的重力测量相混淆)。
第三节 能力测量
智力
智商IQ
情商EQ
第四节 能力发展与个体差异
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童年期和少年期是某些能力发展最重要的时期。从三四岁到十二三岁,智力的发展与年龄的增长几乎等速。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智力的发展呈负加速变化:年龄增加,智力发展趋于缓和。
人的智力在18~25岁间达到顶峰。
人的流体智力在中年之后有下降的趋势,而人的晶体智力在人的一生中却是稳步上升的。
成年是人生最漫长的时期,也是能力发展最稳定的时期。
能力发展的趋势存在个体差异。能力高的发展快,达到高峰的时间晚;能力低的发展慢,达到高峰的时间早。
能力的个体差异
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
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能力有高低的差异。大致说来,能力在全人口中的表现为常态分配:两头小,中间大。以智力为例,智力的高度发展叫智力超常或天才;智力发展低于一般人的水平叫智力低下或智力落后。
分支主题
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人的能力的充分发挥有早有晚。有些人“人才早熟”,有些人“大器晚成”
能力结构的差异
能力有各种各样的成分,它们可以按不同的方式结合起来。由于能力的不同结合,构成了结构上的差异,也使人们的能力互相区别开来。
能力的性别差异
女生在计算能力上具有一定优势,但这种优势只表现在中、小学阶段;
问题解决上,中学时期女性略好,而高中及大学阶段则表现出男生的优势。
对于数学操作来说,男生在标准化测验上普遍比女生好,而女生在学校所获得的学习评定等级上比男生高。
女生言语能力普遍比男生好。在各种言语能力中,以词的流畅性所显示的女性优势最为明显,而言语推理则显示了男性优势。
在空间知觉和心理旋转测验中,男性明显优于女性;而在空间想像力测验中,男女差异不显著。
能力形成的原因和条件
遗传因素
血缘关系接近的人在智力发展水平上确实有接近的趋势。同卵双生子智力的相关高于异卵双生子和同胞兄弟姐妹;
亲生父母与子女的智力相关高于养父母;
无血缘关系的人的智力相关很低。
遗传因素对智力的发展的确有一定的作用。
环境和教育对能力形成的影响
产前环境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出生后智力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研究发现,母亲怀孕的年龄、服药、患病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儿童智力的正常发展。
早期经验的作用:从出生到青少年时期,是个人生长发育的时期,也是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某些实验研究表明,丰富的环境刺激有利于儿童能力的发展。
学校教育的作用:在学校中,课堂教学的正确组织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
实践活动的影响
人的各种能力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最终形成起来的。离开了实践活动,即使有良好的素质、环境和教育,能力也难以形成和发展起来
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影响
能力的提高离不开人的主观努力,即人的自觉能动性。一个人刻苦努力,积极向上,具有广泛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他的能力就可能得到发展。
第ⅩⅡ章 人格
第一节 人格一般概念
概念: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人格特性:
稳定性
独特性
综合性
功能性
对人生有重要影响,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人格结构
气质
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脾气、秉性。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受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所制约,无好坏之分。
性格
性格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在性格中包含有许多社会道德含义。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表现在他的行为举止中。性格是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同时也受个体的生物学因素的影响。性格是人的最核心的人格差异。
认知风格
自我调控
第二节 人格理论
特质理论
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1937)
提出人:奥尔波特
内容:
卡特尔的特质理论(1989)
提出人:卡特尔
内容:
研究方法:因素分析法。
测量方法:16PF测量表
五因素模型 (大五模型)OCEAN
代表人:塔佩斯
根据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再分析的到。
内容
测量方法:
NEO-PI-R 《大五人格因素测定量表》
类型理论
单一类型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人格类型是依据一群人是否具有某一特殊人格来确定的。
对立类型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人格类型包含了某一人格维度的两个相反的方向。
多元类型理论
气质类型学说
源于古希腊医生希波克里特的体液说,他认为人体内有四种液体:黏液、黄胆汁、黑胆汁、血液,这四种体液的配合比率不同,形成了四种不同类型的人。
巴甫洛夫(1927)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解释气质的生理基础。他依据神经过程的基本特性,即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划分了四种类型。
胆汁质:这种人情绪体验强烈、爆发迅猛、平息快速,思维灵活但粗枝大叶,精力旺盛、争强好斗、勇敢果断,为人热情直率、朴实真诚;但这种人遇事鲁莽冒失,易感情用事,刚愎自用。
多血质:这种人情感丰富、外露但不稳定,思维敏捷但不求甚解,活泼好动、热情大方、善于交往但交情浅薄,行动敏捷、适应力强;他们的弱点是缺乏耐心和毅力,稳定性差,见异思迁。
黏液质:这种人情绪平稳、表情平淡,思维灵活性略差但考虑问题细致而周到,安静稳重、踏踏实实、沉默寡言、自制力强;但这种人的行为主动性较差,缺乏生气,行动迟缓。
抑郁质,这种人情绪体验深刻、细腻持久,情绪抑郁、多愁善感,思维敏锐、想像丰富,不善交际、孤僻离群,踏实稳重、自制力强,但他们的行为举止缓慢,软弱胆小,优柔寡断。
在现实生活中,单一气质的人并不多,绝大多数的人是四种气质互相混合、渗透、兼而有之的。
性格类型学说
德国心理学家斯普兰格依据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六种形态,将人划分为六种性格类型
经济型,这种人注重实效,其生活目的是为了追求利润和获得财富,如实业家等。
理论型,这种人重视科学探索,以追求真理为人生的目的,如思想家、科学家等。
审美型,这种人富于想像力,追求美感,以感受事物的美作为人生的价值,如艺术家等。
权力型,这种人倾向于权力意识和权力享受,支配性强。
社会型,这种人能关心他人,献身社会,助人为乐,以奉献社会为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
宗教型,这种人信奉宗教,相信神的存在,把信仰视为人生的最高价值。
中国五行
太阴、少阴、太阳、少阳、阴阳平
多元类型理论直接对比
整合理论
艾森克四层模型
测量方式:艾森克 人格问卷。
第三节 认知风格
概念:认知风格是指个人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也叫认知方式。
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
场独立性
场独立性的人在信息加工中对内在参照有较大的依赖倾向,他们的心理分化水平较高,在加工信息时,主要依据内在标准或内在参照,与人交往时也很少能体察入微。
场依赖性
场依存性的人在加工信息时,对外在参照有较大的依赖倾向,他们的心理分化水平较低,处理问题时往往依赖于“场”,与别人交往时较能考虑对方的感受。
冲动性—沉思性
冲动的特点是,反应快,但精确性差。具有这种认知风格的人面对问题时总是急于求成,不能全面细致地分析问题的各种可能性,不管正确与否就急于表达出来,有时甚至没有弄清楚问题的要求,就开始解答问题。他们使用的信息加工策略多为整体性策略。当学习任务要求作整体性解释时,成绩较好。
沉思的特点是,反应慢,但精确性高。具有这种认知风格的人,总是把问题考虑周全以后再做反应,他们看重解决问题的质量,而不是速度。但是当他们回答熟悉的、比较简单的问题时,反应也比较快。这种人在加工信息时多采用细节性策略,在需要对细节进行分析时,他们的学习成绩较好。
同时性—继时性
继时性认知风格的特点是,在解决问题时,能一步一步地分析问题,每一个步骤只考虑一种假设或一种属性,第一个假设成立后再检验第二个假设,解决问题的过程像链条一样,一环扣一环,直到找到问题的答案。一般来说,女性擅长于继时性加工。
同时性认知风格的特点是,在解决问题时,采取宽视野的方式,同时考虑多种假设,并兼顾到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其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发散式的。一般来说,男性擅长于同时性加工。
第四节 人格测验
自陈量表法是让被试按自己的意见,自己的人格特质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自陈量表通常也称为人格量表。由于自陈量表所测量的是人格特质,因此在人格理论上,是遵从特质论的。自陈量表通常都由一系列问题组成,一个问题陈述一种行为,要求被试按照自己的真实情形来回答。
投射测验是以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的人格理论为依据的。人们难以通过问题直接了解一个人的情感和欲望,进而对他的人格做出评定。但是,如果给被试一些模棱两可的问题,那么他的无意识欲望有可能通过这些问题投射出来。
情境测验是主试在某种情境下观察被试的行为反应,进而了解其人格特点。情境测验可用于教育评价、人事甄选上,前者如“性格教育测验”,后者如“情境压力测验”。
自我概念测验:在人格理论中,“自我概念”是“自我论”的中心。在测量自我概念时,不仅要了解个人对自己的看法,还要了解个人的“自我接受”和“自尊”的程度,比较“现实我”“社会我”以及“理想我”三者之间的关系。目前,心理学家最常用的两种方法是形容词列表法和Q分类法
第五节 人格成因
生物遗传因素
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
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随人格特质的不同而异。通常在智力、气质这些与生物因素相关较大的特质上,遗传因素的作用较重要;而在价值观、信念、性格等与社会因素关系紧密的特质上,后天环境的作用可能更重要。
人格的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两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文化对人格的影响因文化而异。
社会对顺应的要求越严格,影响力越大。
行为对社会意义越大,影响力也越大。
家庭因素,不同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人格特征具有不同的影响。
权威型教养方式,采用这种方式的父母在子女教育中,表现得过于支配,孩子的一切都由父母来控制。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容易形成消极、被动、依赖、服从、懦弱,做事缺乏主动性,甚至会形成不诚实的人格特征。
放纵型教养方式:采用这种方式的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让孩子随心所欲,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有时达到失控的状态。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多表现为任性、幼稚、自私、野蛮、无礼、独立性差、惟我独尊、蛮横无理、胡闹等。
民主型教养方式:父母与孩子在家庭中处于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中,父母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和积极正确的指导。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使孩子能形成一些积极的人格品质,如活泼、快乐、直爽、自立、彬彬有礼、善于交往、富于合作、思想活跃等。
早期童年经验
人格发展收到童年经历的影响,幸福的童年有利于儿童发展健康的人格,不幸的童年也会使儿童形成不良的人格。
但是两者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溺爱也有可能使孩子形成不良的人格特点;逆境也可以磨练出孩子坚韧的性格。
早期经验不能单独对人格起决定作用,它与其他因素共同决定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学校教育因素
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产生着巨大影响。
自然因素
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空间拥挤程度等这些物理因素都会影响到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另外,气温也会提高人的某些人格特征的出现频率。但是起不到决定性作用。
自我调控因素
人格的自我调控系统就是人格发展的内部因素。
实现健康人格的四部曲:认识自我、愉快地接纳自己、延伸自我和创造自我。
综上所述,人格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在人格的形成过程中,各个因素对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不同的作用。遗传决定了人格发展的可能性,环境决定了人格发展的现实性,其中教育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发展的内部决定因素。
0 条评论
下一页